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撒谎后,父母的处理方式,藏着孩子的未来
userphoto

2023.01.05 内蒙古

关注

前不久,闺蜜和我吐槽,说实在受不了才7岁的孩子就满嘴谎言:
明明没有写作业在玩手机,偏偏要说自己写完了;
在学校说肚子痛要请假回家,在家里却活蹦乱跳;
上桌吃饭就说自己肚子饱吃不下了,一看到零食就两眼发直……
闺蜜说,孩子犯的也不是什么大错,可他偏偏选择隐瞒,怎么凶都不改,真担心这样下去会成为“说谎精”。
其实,现实中撒谎的孩子不在少数。
有的父母会善意引导,有的会严厉批评,还有的甚至责骂和体罚。
孩子撒谎,可大可小,我们既要教育孩子,更要走入他们的内心,去探究这一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说到孩子撒谎,绝大多数父母都会无法忍受:孩子那么小就学会撒谎了,以后长大了还不谎话连篇?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撒谎,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
根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心理学李康教授的研究:
差不多有30%的孩子在他们两岁那年开始第一次撒谎,而到了4岁的时候,已经有80%的孩子学会撒谎了。
曾看到过一个“妈妈灵魂拷问偷拿画画的儿子”的视频。
5岁的儿子和来家里做客的堂姐一起画画,不一会儿,儿子开心地拿着画给妈妈看。
妈妈知道自己儿子的画画水平,询问之下,儿子弱弱地承认,是自己拿了堂姐的画,只因为想得到妈妈的表扬。
因为想要获得夸赞,所以偷拿;因为想要吸引父母注意,所以撒谎。
这就是年幼的孩子,最简单、也是最正常的“撒谎”思维。
其实,很多孩子在童年时代都有过撒谎的行为。
钟南山院士曾透露,自己小时候也说过谎,把本应上交学校的伙食费私藏起来,买了零食。
母亲问起时伙食费有没有剩时,他撒谎说没剩。
当谎言被拆穿时,他以为父母会将他痛打一顿。
没想到,母亲没有过多的责怪,只是对他说:“你这么做是不诚实的。”
一向严厉的父亲则说:“南山,你好好想想,你这样骗我们,你到底对不对。”
钟南山说,那晚,他一夜无眠,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错误。
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正视他们的撒谎行为,理解撒谎背后的动机,才能放下内心的焦虑,也会收获一个更加诚实的孩子。
没有无缘无故的谎言,根据孩子的撒谎行为,寻找孩子背后撒谎的缘由,才能对症下药,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引。
《孩子总撒谎,妈妈怎么办》这本书里分享了一个案例:
册册每天放学后都要在外玩一会儿才回家,有一次实在太晚,妈妈毫不客气打了她一顿。
没想到,册册不仅没有因为妈妈的打骂变得听话,反而学会用谎言搪塞妈妈。
她还是隔三岔五地玩到很晚回去,妈妈问起,就谎称是路上堵车,或是老师拖堂。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吉诺特在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时说:
“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
在孩子看来,出于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为了逃避来自大人的责罚,他会想出各种理由来掩盖自己的错误或是推卸自己的责任,因此而撒谎。

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位犯人陈述自己幼时的经历:

有一天,妈妈买回几个大小不一的苹果,问我和弟弟想要哪一个。
我本想说要最大的那一个,还没等我开口,弟弟抢着说了。
不料,妈妈很不高兴地说:“好孩子要学会分享,把好的东西让给他人,不能总想着自己。”
我听了忙改口说想要最小的苹果,把大的让给弟弟。
妈妈听了很高兴,夸奖了我,还把大苹果分给了我。
撒谎使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从那以后,为了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不仅继续撒谎,还学会了打架、偷窃、抢劫,最后进了监狱。
很多时候,孩子们撒的不是谎,而是自己的恐惧与不安,是自己的愿望和诉求。
只是由于年龄的缘故,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去评判一件事情的好坏,更不知道自己撒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身为父母,不应只看见孩子说谎的事实,更应该听到孩子谎言背后想要表达的声音。

一位具有30多年处理儿童问题工作经验的教育专家曾坦言:

不要把说谎当作一个道德问题,它是孩子使用的一种不怎么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父母要做的是,指出孩子这样处理是无效的,教他们怎么处理才更有效。

那么,当孩子撒谎时,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智慧纠错,及时纠正孩子的撒谎行为
孩子说谎不仅是对自己的考验,考验自己是否诚实,更是对家长的考验,考验家长的应对技巧。
第一,用温和的态度询问。孩子犯错后,往往内心不安,这时候切忌用批评的语气去质问孩子。
第二,用既定事实让孩子无话可说。如果孩子撒谎,我们可以将他说谎的证据罗列出来,让他哑口无言。
第三,运用技巧给孩子一个补救的机会。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感受,让他知道家长是爱他的,要自己动脑筋去解决问题,养成对自己的错误负责的好习惯。
2、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不撒谎的榜样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
“说谎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很盛行,要使儿童不看到、不听到别人说谎非常困难。孩子经常看到、听到别人说谎,又怎么会不学?”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高手,大人不经意间的言行都能成为他们的模仿对象,且不分好坏。
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处理事情时说真话,不要为了达到所谓的教育效果而欺骗孩子。
其次,要做对孩子信守承诺的家长。不要轻易答应孩子的请求,一旦许下承诺,就要尽力做到。

3、爱与宽容,陪爱撒谎的孩子一起成长

当我们知道孩子撒谎是成长的必要经历后,就要修炼一颗平常心,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过于纵容,而是平静地对待。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让撒谎的孩子变得诚实,鼓励的态度比批评的态度更有效。
父母可以蹲下来,认真倾听孩子说的话,保持同理心,鼓励孩子说出实情。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父母不会因为他的一次谎言就不爱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父母都会陪在身边一起面对和解决。

说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用错误的处理方式,影响了孩子。

好的教育,必定是基于爱和看见的。
因为被爱,孩子才不需要用谎言来吸引注意、逃避惩罚。
因为被看见,孩子才不需要用谎言来伪装自己、隐瞒责任。

愿所有父母都能看见孩子,关注孩子,用爱滋润孩子,让孩子茁壮成长。
愿每个孩子都能够活得真实、坦荡,勇敢自在地做自己。
作者 | 璇子,用文字记录爱、喜悦、平和的宝妈。
主播 | 楚翘,治愈系主播。喜马FM:楚翘_诗歌之王。

孩子撒谎的心理根源及应对方法
调查,孩子撒谎的种类并不亚于成人,包括无恶意的谎话、社交性的谎话、残酷的谎话、善意的谎话、隐藏事实逃避处罚的隐瞒性谎话,以及蓄意说谎以获利或增加威信的明显谎话。事实说明,无论你如何教孩子,他们迟早会对你说谎。孩子愈大,谎话越多越高明,而且说谎得逞又逃过处罚,谎也越扯越多。
  撒谎,或者是因为无知,或者是因为害怕,或者是因为逃脱责任,都会引起父母的恐慌:“孩子撒谎是品质问题,这可怎么办呢?”其实,反思自身,对症下药,对父母对孩子都是最有帮助的措施。
  孩子说谎的真实原因
  想象与现实混淆
  这大多发生在6岁以下孩子身上,他们常会将想像与现实混淆在一起,明明是自己的愿望,却说得像真的一样。
  学龄前儿童无法分清想象与现实,常常会把想像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在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和表现力的发展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即兴、随意地把自己听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经过自己的想像加工后套用到现实的人或事上去,出现没有逻辑、不真实的“撒谎”。但是他们的这种撒谎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属于幻想型撒谎。
  专家建议:
  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父母应该满足孩子想象力方面的表现欲。鼓励孩子自编一些故事,或者经常与孩子玩假扮游戏。如:可以将家里的一些玩具作为道具,可以把一些童话故事续编等,使孩子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得到充分地释放,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不应该一味地批评、指责,这会损伤孩子的创造与想像意识,或者对孩子的表现听之任之,会使孩子习惯性地将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导致孩子缺乏理智感,为成长埋下隐患。总之,幻想型撒谎往往没有什么目的性,有时是很即兴、很随意的,对于这类孩子应注意启发与引导。
  由于想长辈夸奖或者逃避惩罚
  孩子做事时不仅想做好,很大程度上也想让父母、老师高兴,从而得到更多奖励。成功难度较大时,为了不让父母、老师失望,只好“说谎”:“这次考试成绩还没有出来”、“考得还可以”等。还有,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特别是家里刚买来的东西,非要用手拿一拿,仔细看看,往往一不小心,就弄坏了东西,这时孩子内心紧张而恐惧,害怕父母训斥打骂,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有的孩子在做错事情以后,内心会受到一种压迫,担心受罚而诱发其说谎。
  其实,孩子并非生来就会撒谎,他们天性纯真、直率,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的探索,他们是诚实的人。但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父母的不满甚至是责罚,他就开始学会了装假说谎。父母虽然很多的时候,理智上强调诚实的重要,可当具体到某一件事情时,情绪会战胜理智,于是出现了不满愤怒、责备,于是父母表现出更在乎事情本身而不是孩子诚实的品质。
  专家建议:
  对于这种类型的说谎,聪明的父母不应该不分原因的责备和体罚孩子,该懂得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虽然爸爸妈妈不希望他做错事,但爸爸妈妈更不希望他撒谎。然后,给孩子承认错误的机会:理解孩子犯错误的动机,包容孩子的错误结果,给予孩子改正的机会,鼓励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切忌父母之间因教育态度不一致,一方袒护孩子的错误,而在孩子面前争执,给孩子以可乘之机,导致孩子继续撒谎。总之,对于惧罚型撒谎的孩子,父母要调节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与方式,给孩子改正的机会,不要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行为性撒谎
  有些孩子习惯于一切玩具、食品都归自己所有。再加上有些父母不注意教育孩子“不是自已的东西不能拿回家”,导致孩子有时会悄悄地把自己喜欢的幼儿园或小朋友的玩具放入自己的口袋。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孩子经常会编造一些谎言,如小朋友送的,或者是自己拾到的等。这种属于行为性撒谎,其表现比较严重,常常伴随偷拿和破坏等不良行为,对孩子自身成长的危害性比较大。这种类型的儿童与前面两种类型的儿童不同,他们的撒谎有明显的目的性,并且是事先想好的,在他们看来撒谎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利益或满足。这种类型的撒谎因为对孩子成长的危害性非常大。
  专家建议:
  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若孩子说谎后没有被发现,或者被发现了但父母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纠正,或者被其他人揭穿后,父母因顾及颜面而袒护孩子等,都会助长孩子的说谎意识。聪明的父母应该不能让孩子的“阴谋”得逞,让他知道如果撒谎后会有非常严重的后果。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撒谎是因为没有长大,不知好歹,而放任孩子任意所为,会使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影响孩子自我意识以及性格的健康发展。
纠正孩子撒谎坏习惯的策略
孩子:如果撒谎,她将用剪刀剪去他的舌头。以后孩子似乎乖多了。在坐的一些人认为这也是一个不得已的办法。但是,一位教育专家则提出询问:“如果孩子真的撒谎了,你真会剪掉他的舌头吗?”这位母亲理直气壮地说:“哪能呢!你以为疯了吗?”教育专家反问道:“那么,你是在向孩子撒谎啦?”做家长的用谎言来教导孩子不要撒谎,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但事实上,很多家长正是在不知不觉中教导孩子去撒谎。
现象一:小明的父亲是一位领导干部。一天,爸爸正在看录相,外面传来门铃声。爸爸让小明去开门,并教给他说:“爸爸不在家。”小明这样做了。但是,他迷惘地问爸爸:“你明明在家,为什么说不在呢?”爸爸笑笑说:“这部片子非常精彩,我不愿意别人打扰!”一次,两次,小明以为父母撒谎是一种应付的技巧,认为撒谎也不是什么大错误。因此,小明就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撒谎。
现象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为了诱导孩子做一件事,就轻易许诺,而事后就忘记了。孩子的希望落空了,他发觉父母在欺骗自己,在向自己撒谎。比如,妈妈嘱咐儿子,在奶奶家要听话。如果表现好,星期天有许多家务要做,就把日期推后,而且一推再推,不了了之。孩子因为妈妈的诺言没有实现,感到失望,并因受骗而愤怒。
孩子也从中得到了一些经验:
(1)为了要达到目的,夸张一点说话、许诺也无妨。
(2)父母在对自己撒谎,自己受骗了。
(3)父母的言行不一致。
(4)父母是会失信的,以后不能完全相信他们的话。
(5)撒谎是允许的。
策略一:先从父母做起。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受家长的影响很大,他们对父母的崇拜,会下意识地模仿父母的动作,吸收他们的思想,学习他们待人处世的态度。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形成了孩子的人格、个性和品质。所以,要纠正孩子撒谎的习惯,必须先从父母做起。
策略二:要提醒家长注意的是,孩子的撒谎,很多时候是无意的,特别是在幼小年龄的孩子中,常有这种情况产生。因为孩子的智力和识别能力发育不完全,所以,不能清楚地分辨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这个时期的孩子,脑子里充满了幻想,同时,他们的记忆力薄弱,常会把一件事同另一件事混淆在一起,也常会把脑中幻想的事情,当作曾发生的事实讲出来。如父母不了解情况,误认为这样幼小的年龄就会撒谎,甚至劳神伤气,则大可不必。
策略三: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有时孩子是在环境的压迫下撒谎的。比如,小宁从爸爸口袋里拿了一元钱去买不干胶贴画。爸爸发现钱少了,就问小宁,同时还许愿:“如果是你拿了,说实话,我就不打你。”小宁以为坦白了就可以不挨打了,于是,他承认了。爸爸得知孩子的偷窃行为,气上心头,完全忘记了许下的诺言,打了小宁。父母食言了,孩子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不会再被父母欺骗,同时为了不挨打,也不说真话了。如果小宁的爸爸听完了孩子的话,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导孩子偷窃行为是错误的,本不该原谅,但是他能认识错误,以后又能引以为鉴,是可以宽恕的。然后,父子共同磋商补救这次错误的办法。这样处理,父母履行了诺言,既鼓励孩子以后再不要撒谎,同时也可纠正孩子偷窃的行为,又提出补救的措施,可以收到教与导的效果。
坦然面对孩子撒谎
  案例故事
  2岁11个月的玲玲跑过来要拿奶瓶喝水。爸爸说:“你都快3岁了,不要用奶瓶了,还是用杯子喝水吧!”可玲玲非要用奶瓶喝水。这时她看到妈妈走过来,就告状说:“妈妈,爸爸不让我喝水。”妈妈说道:“爸爸不是不让你喝水,只是让你用水杯喝水。”
  专家分析
  孩子混淆想像和现实
  这一阶段的孩子有时不免将想像的事情当做真实的,其实不是在故意说假话。例如,明明听了孙悟空的故事,会告诉妈妈他跟孙悟空一起玩,并一起打妖怪。又如,珍珍告诉老师:“我们家有汽车,是红颜色的。”其实,孩子不是在有意撒谎,而是他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想像。
  家长在引逗中无意强化
  例如,姥姥问3岁的青青:“你喜欢姥姥,还是喜欢妈妈?”青青说:“喜欢妈妈。”这时,姥姥板起脸孔,教训她:“好没良心的东西,从小我就带着你,给你买吃的,买穿的,你却喜欢妈妈!”青青一看这势头,马上改口说:“我喜欢姥姥,姥姥好!”于是,姥姥笑得嘴都咧开了,又是抱又是亲。从此,青青学会了看什么人说什么话,当着妈妈说妈妈好,当着姥姥说姥姥好!
  家长有时候不让孩子讲真话
  例如,4岁的文文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花盆。妈妈告诉文文:“如果有人问你,就说不是你打碎的,要不,邻居要打你的,妈妈还得赔花盆。”文文按照妈妈的话做了,妈妈夸奖道:“文文就是聪明!”从这件事中,文文能得到一个结论,妈妈喜欢撒点谎的人。
  还有时候,家长在家议论别人的短处,被孩子听见了,要求孩子别到外面说。
  孩子为了避免受罚
  当孩子说实话受到惩罚时,他就会用撒谎来自卫。例如,爸爸发现自己的钱少了,问到孩子,孩子承认是他拿了,爸爸不由分说,一顿饱拳,还大声骂道:“你这么小,就会偷钱了,今天,我要好好教训你!”孩子对这种教训记忆犹新,每遇到犯错误或不中爸爸意时,说话就要动脑筋了,要不就会受惩罚的。
  专家建议
  父母以身作则
  要时刻注意不要给孩子说谎的机会,既不要引逗孩子说谎,也不要让孩子出于自卫撒谎,更不要教孩子说谎。
  坦然面对孩子撒谎
  孩子说了谎,也没必要教训他一顿,而应当面对现实,想法让孩子明白撒谎是没有必要的,撒谎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可以用别的方法解决问题,任何人都不喜欢撒谎的人。
  故事引导
  家长给孩子多讲一些有关诚实的故事,如“华盛顿砍树”、“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等,使他认识到为人诚实的益处。
  强化孩子说实话
  孩子做了错事,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实话。当孩子真的说了实话后,要就事论事,首先要表扬他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他的错误。家长千万不能因为孩子说出了所犯的错误而狠狠惩罚他,致使他以后为了逃避惩罚而不再报告实情。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是值得借鉴的。一次,一个孩子打了另外一个孩子。陶先生批评了打人的那个孩子,同时因为他勇于认错、诚实可信而奖励了他四块糖。
  帮助孩子分清现实和想像
  当孩子想像与现实分不开的时候,如上例玲玲喝奶,家长只需要用正确的语言给孩子表达一遍,让孩子知道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用语言表达。对于孩子充满幻想的“谎言”,妈妈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而是注意引导孩子从幻想的世界中走出来关心现实。
正确对待孩子的真性与假性撒谎
 无论谁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撒谎,都免不了担心:这会不会是孩子学坏的的征兆呢?因此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撒谎行为,总会加以严厉地批评或惩罚。但是,在批评或惩罚之前,爸爸妈妈要先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撒谎,是真的还是假的?你知道宝贝真正的心声吗?
  宝贝宣言
  对爸爸妈妈来说,我们胡说八道,睁着眼睛说瞎话,就认为我们撒谎了,我们只好等着被打屁股吧。可是有的时候我们真的是被冤枉的!因为我们所谓的“撒谎”也分类型:
  撒谎只是幻想而已
我们这个年龄正是想象力特别丰富的时候,我们常常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我觉得书里的猫咪也会说话,我感觉到刚才布娃娃朝我笑了一下……这些奇怪的感觉可不是我存心和爸爸妈妈捣乱,而是我的年龄决定的。
  撒谎为了满足一下我的虚荣心
  妞妞的裙子特别好看,甚至她的发卡都是和裙子配套的,这太让我羡慕了!我可不想让她比下去,所以我胡编着说,我也有这样的裙子和发卡。
  撒谎为了开玩笑
  爸爸妈妈难得有空和我一起玩,我可高兴了。为了逗乐,当爸爸出门买菜的时候,我主动把外套递给他,并声称已经把钱包放在口袋里了。结果爸爸回来却气鼓鼓地大骂我撒谎,真扫兴!
  撒谎为了保护自己
  药太苦了,我就告诉妈妈我已经吃过了;把花瓶打破了,为了保护我的屁股,我说是风刮的……
  撒谎是为了自己的隐私权
  大人有事,总是对着我说:“大人的事,小孩别管!”那小孩有小孩的事,大人们也别管。牛牛和小明打架,纯粹是孩子之间的误会,你们问我,我就通通都说不知道!
  第一种所谓的“撒谎”只是我犯的小错误而已,后面四种撒谎才是有目的的撒谎,但是无论是有无目的的撒谎,我都是没有恶意的。
  撒谎的根源
  孩子们有目的地撒谎,主要源于他们自我意识的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讲,孩子们学会“撒谎”,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一般来说在3岁左右,孩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我和客观世界的分离,自己不同于爸爸妈妈,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从这个时期开始,他不再跟随爸爸妈妈称呼自己“宝宝”或者“妞妞”,逐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与此同时,宝宝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事情,其他人未必知道;并明确知道,自己不同于其他人。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们“阅历”和“履历”的增加,他们追求独立和自主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有着自己的审美观、自己的恶作剧、自己的秘密、自己的友谊,他们迫切希望可以象成人那样生活,有自己的自由。
  大约到6岁之后,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和“觉醒”,他们开始试图通过撒谎来保护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撒谎的目的仅仅在于,保护属于孩子自己的秘密,而不要受成人过多的干涉。
  应对宝贝的撒谎行为
  孩子们撒谎并非“心怀鬼胎”,如果谎言只是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爸爸妈妈可以一笑了之,不必过于苛责或是附和。任何苛责或是附和的行为都可能强化孩子对谎言的印象,从而使得孩子以后将撒谎作为取悦他人或引起他人注意的手段。
  但是另一方面,对孩子这种行为的发生频率要加以注意。如果孩子频频撒谎,就要警惕不要让他形成撒谎的习惯。
  预防篇
  ◆ 保留孩子处理秘密的权利
  和成人一样,孩子希望自己被他人承认是一个独立自主、有思想的个体,他也需要在自己的内心保留一块空间。秘密未必是不健康的,只要不涉及道德品质等原则问题,对于孩子的秘密不必深究,否则孩子就会心生反感,将撒谎作为反抗的手段。
  ◆ 保留孩子自行解决冲突的权利
  不要小瞧了孩子之间的各种游戏和规则,但也不要为了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去过多干涉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否则孩子就会在同伴集体中受到鄙视。为了维护他的尊严,很有可能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孩子就会隐瞒起来。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也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保留情感上的相互信任
  最理想的状态是孩子能主动和爸爸妈妈分享秘密,这就需要相互间无比信任的情感基础。平时对孩子的宽容和尊重,可以引发孩子的信任。对孩子偶尔一次没有恶意的撒谎,只需淡然处之。
  矫正篇
  ◆ 慎用“撒谎”的字眼
  孩子在6岁之前说话和事实情况不符合,多半是他们的想象力发挥了作用,并非是孩子存心撒谎,所以爸爸妈妈不用高度戒备,也不必批评孩子。6岁之后,孩子的谎言有可能是他们故意编造出来的,但是未必都是为了逃避责任或逃避惩罚,所以爸爸妈妈不要动不动就用“撒谎”的字眼,否则很容易让孩子背上心理负担,导致他以后习惯性的撒谎。
  ◆ 慎用当场戳穿谎言的方法
  孩子都有自尊心,虽然他的谎言十分拙劣,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尽量不要当场戳穿他的谎言。不如对于事件来个冷处理,使得孩子保留自尊。但是在事后一个星期内,帮助孩子反省。
  成功妈咪事例:
  林林应该每天都带手帕去幼儿园,可是他老是忘记,又怕妈妈会责怪他,所以每天都撒谎说自己带手帕了。妈妈一直没有出声,等到周末,故意让林林帮忙洗手帕,并淡淡地说:“你这个星期都没有带手帕,我洗衣服的时候都没有看到你的手帕。”林林见妈妈不骂他,又这么“火眼精睛”,以后再也不感撒谎了。
  ◆ 表扬诚实的行为
  教育孩子总要有取舍。要改正孩子撒谎的行为,有的时候就不得不原谅他们的卤莽,表扬他们诚实的行为。“如果你告诉妈妈实话,妈妈就不怪你”这句话虽然老套,但是十分管用。既然都不会责罚孩子,他还有什么可害怕的,自然是一五一十把真相都说出来了。
  ◆ 召开秘密大会
  当发现孩子因为有心事而心神不宁时,爸爸妈妈不妨可以召开一个揭露秘密的会议。爸爸妈妈先讲讲自己最近的秘密和丑事,搞活气氛。孩子们多半藏不住秘密,慢慢地就会说出自己的心事。

  或者在这个时机,爸爸妈妈可以趁孩子心情好,把他以前的谎言再来一个“解读”,没准宝宝就会坦白交代了,也省得爸爸妈妈再费心如何戳穿他的谎言。

美国心理学博士:孩子谎言的背后,都藏着不同的“小心机”
不管是2岁还是6岁,绝大多数孩子都撒过谎,他们说的谎话虽然不那么老练,但也足够把父母气得脸色发紫。

孩子说谎,一定有他的理由。

有可能他搞不清楚什么是真实的。

有可能他还弄不清除你问他的问题是什么,或处于害怕不知道如何回答。

有可能他是选择性忘记,发生的不好的事情他忘记了,不愿意再回想。

有可能他想逃避自己的行为后果。

也有可能,他只想得到爸爸妈妈的赞同。

……

撒谎的孩子并不是不道德或者有缺陷的。

”心理营养”理念的创始人、亚洲顶级心理导师——林文采老师说:“每个孩子行为背后,都有他自己的内心需求

事实上,孩子“撒谎”的背后,是向家长的“求救”

我想做好,但不知道如何做,我需要指导。

我感到害怕、恐惧,我需要安全和温暖;

我很茫然,我需要支持;

……

通常孩子害怕被惩罚、被不认可或者遭到拒绝,而撒谎,如同成年人也会撒谎一样。父母经常不能完全理解孩子的想法,给予积极的倾听。

>倾听,不需要你赞同孩子的感受,只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机会,去探究并澄清那些神秘的冲动

当错误发生后,抑制住惩罚,训斥或贬低,去倾听。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听到了,并让他们知道任何感受都是可以的。

他会从你的处理方式中感到接纳、安全和温暖。

带着爱和理解认可一个孩子的感受时,会打开真正情感联结和处理问题的大门

对于你来说,你的焦点会从“担心孩子撒谎成性”,转移到“孩子的感受是怎样的?他此刻最需要的支持是什么”。

因此,你不再纠结孩子的错误,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引起一系列的愤怒、冲突和压抑。

对于孩子来说,孩子被倾听,会感知到来自妈妈的接纳、安全和温暖,为他进一步探究自己的感受打开了大门

他不会像以前那样,身体紧硼、情绪沮丧,而是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地在行动上进行补救。

有的时候,孩子的全部需求就是有人倾听,并理解他们

拷问孩子的技巧

拷问撒谎的孩子,就好比扔了一颗炸弹,会引起孩子迅速的反击,“我说的都是真的!”“就是这样的!”

他们会更加坚持他自己说的都是真的,仅仅为了自我保护。

直接拷问,无疑让孩子无言以对,他们只能捍卫他们所谓的诚实

1

如果我们对孩子是否撒谎仅仅是怀疑,而不确定,建议不要轻易地去寻求问题的真相。

如果父母过于较真儿,去求证孩子是否撒了谎,孩子会觉得“你无论如何都觉得是我干的,那我就做给你们看!”

如果怀疑孩子撒了谎,可以说:“这听起来是一件好玩的事,那快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参与进去,让孩子觉得是在有声有色地讲述一件故事,而不是在被拷问自己做了什么。他会很愿意开口讲述事情的经过

2

很多家长一旦有证据,确定孩子犯了错,就很喜欢用逼问的方式,“你最好告诉我实话!”“不说实话,你就别看电视!”。

孩子在威逼利诱下,终于讲了实话,然后面临的就是爸爸妈妈的惩罚。

如果被剥夺出去玩的机会或者被罚“靠墙反省”,是对自己犯错的惩罚,那毫无疑问,孩子会直接想到这是“说实话”的后果。

说实话,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那么下次,他再也不会说实话。

如果孩子说出了实话,理智的父母应该表示谅解:“谢谢你的真诚,你愿意告诉我这些。知道自己犯错了,你也肯定很难过。宝贝,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了。”然后,我们就让事情过去了。

孩子诚实的高贵品质,是在我们处理问题的实际行动中学习到的,而不是强行命令之下,或者在威逼利诱之下的。

gn: center;margin-top: 10px;margin-bottom: 10px;box-sizing: border-box;"> 如何让孩子不撒谎

3-6岁的孩子,大多数都能理解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后果,但他们还没有判断能力,需要大人去教。

他们不是天生就理解说真话和谎言之间的区别,也不会意识到什么是“诚实”,需要父母慢慢去引导。

要有计划地教育孩子说实话很重要

01

编造谎言,是童年早期的一种正常行为

“妈妈,我昨晚看到恐龙了。”

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幻想和现实往往会混在一起。

撒谎的孩子,往往想象力、创造力很强。父母要看到孩子优点的一面。

当孩子的谎言,听上去是编造而不是撒谎时,要参与到孩子编的故事中去,享受这种乐趣。

甚至你可以深入挖掘这个故事,帮孩子编这个故事。或许,你会造就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

02

什么样的父母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当孩子出现撒谎苗头时,你和家人都要分析一下,给孩子做了什么榜样。

是否当着孩子的面,不知不觉地说谎。

明明在家陪孩子玩,接到客户的电话却说:“我在开会。”

或者,带孩子去度假,却向公司请假说病了。

这些,或许是小事,但其实这些细小的事,对孩子的影响,比我们一天一夜的说教,要巨大的多!

3

对于3-6岁的孩子来说,犯错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犯错被当作是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惩罚、责备,那么,孩子犯错就不用去掩盖,他撒谎的几率就会减少很多。

大多数孩子是为了自己能免受惩罚和责难而说谎。

相比长篇大论的说教、惩罚,营造一个没有威胁的环境,孩子更能感到说实话是安全的

4

说话的语气,是所有非语言沟通工具中最强有力的一个。孩子对于非语言沟通的细微差别是特别敏感的。

如果你选择用特别冷漠或者特别严厉的口气说话,即便是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这样无伤害的话,也会变成讥讽或责骂。

通常,是你说话的口气,而不是说了什么,在传递着信息。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无条件爱着他们的,孩子就不会因为“怕说实话让父母生气”而撒谎。

05

大多数孩子时不时都会撒谎,如果你想你的孩子撒谎的次数变少,那么你就要愿意倾听,克制住“惩罚”。

惩罚只是表面上管用,让孩子不得已屈服,实际上,它通常使孩子害怕,极力逃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当事情出现时,关注解决方案,而不是指责

你表示对孩子的理解,愿意和他一起去解决,孩子就没有隐瞒事实真相的理由,就不会去撒谎。

消除孩子对惩罚的恐惧感,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能够帮助他们说实话。

6

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说出真相,也不要把孩子逼到墙角进行“拷问”。

忽略孩子的谎言,并通过问启发式问题,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原由。

当杯子被摔碎时,要好奇地问:“发生什么事了吗?杯子怎么跑到了地上?你怎么看?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吗?”不要证明他在说谎而问这些问题,当你真正地对孩子的看法好奇时,问题才会有效解决。

07

跟孩子聊聊信任的含义,不要认为他还小听不懂。

要用实际行动,让孩子看到“说实话”和“信任”之间的联系。

不要仅仅盯着孩子的不良行为,要专注于“与孩子建立亲密和信任的关系

当孩子不想告诉你时,就要尊重他的隐私,防止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而说谎。

8

家长要懂得孩子内心的“求救”

父母要充分理解孩子的内心,通过说谎这件事来看到孩子真正的需求。

明明你知道孩子已经吃饭了,他仍然说没吃饭,你要关注他。

是他饿吗?还是他想与妈妈多一些相处的时间?要与孩子一起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如果他是想得到一些关注,那么,就要解决对于“关注”的需要。

父母要懂得如何跟孩子进行心灵联结,孩子会发现自己并不会因为一次犯错而失去爱。

在被接纳、被理解和安全的前提下,孩子才有勇气面对真相、寻求支持、主动弥补过错

从去年开始,我们推出《从诞生到婚礼:林文采教你如何为下一代营造幸福的原生家庭》课程一段时间后,很多父母都受益匪浅。

著名亚洲顶级萨提亚亲子专家、“心理营养”首创者、美国心理辅导学博士林文采:

从诞生到婚礼,教你为下一代营造幸福的原生家庭

孩子撒谎,有哪些最忌讳的教育方式?0o0

了解孩子撒谎背后的心理需求;

如何使用正面管教处理孩子撒谎;

如何建立与孩子之间的真正情感联结;

发现孩子的优点,化解谎言;

使用无条件的爱、拥抱、耐心、支持与鼓励,消除恐惧,帮助孩子说实话,使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解家长之惑:孩子为什么爱说谎

当家长第一次听到

从孩子口中说出和事实不相符的话时

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这么小的孩子

怎么就会'说谎’了呢?

从哪里学的?”

紧接着,

怒气冲冲地质问孩子

且慢

家长在责怪孩子之前

先要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说谎”

01.不明就里

小于3岁的幼儿,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物关系等概念比较模糊,经常说了“假话”自己不知道,比如他们可能把以前统称“昨天”。

02.逃避责任

多数情况下,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惩罚,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淘气惹祸了怕家长责罚。

03.模仿大人

孩子有时会看到父母或者电视上有撒谎的镜头,他们抑制不住好奇心,跟着学。

04.获得认同

有的孩子想象力丰富,描述事情时,常常掺杂着自己想象的场景、人物,说得绘声绘色,炫耀自己。

05.表示对抗

还有的孩子说谎,与父母干涉过多有关,比如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叫他喝水,一会叫他吃点心,孩子很不耐烦,随口说“不渴、不饿”,以表示对抗。

家长困扰:面对爱“说谎”宝宝该怎么办?
一、不要随意给宝贝“贴标签”

当宝贝的说谎往往并不是为了故意伤害他人,父母不要轻易将宝贝的说谎行为与宝贝的品质划等号,不能因为宝贝的某一次谎言就给宝贝定性,给宝贝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

这样做不但对宝贝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宝贝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可能会促使宝贝今后更加努力地说谎。

二、帮助宝贝区分现实和想像
宝贝说谎并非都是有意的,尤其是年龄小、想像力、创造力丰富的宝贝更易进行想象型撒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告诉宝贝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像的,让宝贝逐渐把现实和想像区分开来。

当父母怀疑自己的宝贝说谎时,应该首先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搞清楚宝贝是不是真的在说谎,因为有的时候父母的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如果没有搞清事情真相就鲁莽行事,可能会给宝贝的心灵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

三、弄清宝贝说谎的原因

当宝贝预期事情会有负面后果而说谎时,父母应了解宝贝的需要,订立更实际的规则;假如是宝贝可以做得到且愿意做的,他自然不用说谎了。

另外,有些宝贝会因为跟父母的接触机会少,所以用说谎的方法去争取父母的关注。换句话说,父母平日应加强与宝贝沟通互动,多了解宝贝的想法,让宝贝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将计就计,将谎言转化为智慧

可能妈妈们没有想到,在小孩的谎言背后还孕育着智慧种子吧!对小孩而言,说谎,尤其是幻想性说谎是他们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最好见证。

只要妈妈根据小孩说谎的情况分别对待,并进行恰当引导,小孩的说谎就不再是令妈妈头痛的问题。相反,利用小孩的说谎行为,妈妈可以培养出一个更加充满想像力与创造力的聪慧小孩。

五、让责罚变得更策略些

当小孩做错事,为逃避责罚而说谎的时候,妈妈不要如临大敌般地对待他们。这样会给小孩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见得能立竿见影地改变小孩的说谎行为,相反还可能让小孩更加依赖说谎来逃避责罚。聪明的妈妈可以利用小孩的这次错误做点别的文章,既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又不失时机地利用说谎行为开发小孩的智力。

比如,妈妈可以直截了当地指出小孩的错误,温和地提醒小孩以后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给他们提出要求:你可以通过别的方式弥补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免于惩罚,比如编一个自己想像的故事等。

六、给孩子一次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

如果小孩发生行为性说谎,妈妈一定要相信小孩会改正错误,并可给小孩提供一个设想补救方案并实施方案的机会。这样,既可以让小孩自省,同时也可通过给予小孩设法补救方案的机会,让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养成自己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的习惯。

比如,小孩拿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回家,妈妈可以让小孩自己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错误?

聪明的小孩可能会想出很多方案,如把玩具还给人家并道歉;把玩具还给人家的同时,把自己的玩具借给人家玩;把玩具先还给人家,然后再与人家商量,说服小朋友把玩具借给自己玩一会儿等。如果小孩想不出方案,妈妈可以给小孩一些提示:“菲菲的玩具被你拿走了,她会很难过啊,你怎么办她才不会难过呢?”

七、如果你明知孩子说谎,不要对他一再追问

其实,父母是希望能够再给孩子一次说实话的机会,结果反倒又给了孩子一次说谎的机会。因此,如果父母知道真相,就不要再反问孩子;当父母不知道真相,但是能够肯定孩子的答案也不可信,那么也不要向孩子提问题。

总之,不要向对你说谎的孩子提问题。否则,只能迫使孩子再用谎言遮掩他先前的谎言,既加深了孩子心理的内疚和不安,也使父母更加火冒三丈。与其这样,还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断,告诉孩子你希望或要求他如何去做。

八、面对习惯性说谎的孩子

如果习惯性的说谎,就先告诉孩子你知道他说谎,然后允许他给一个更好说法。

很多孩子在说谎之前根本就没想他们还能说点别的理由。因此,父母可以先发制人:“我知道,如果我问你,你肯定不想对我说实话。不过,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更好的说法。准备好了吗?我要问了。”然后向孩子提出问题。

这种做法好处:

● 它给孩子时间去决定是张口就说谎呢还是说些其他的; 

● 它避免了相互争执激烈化;

● 既然父母允许孩子说谎了,有了心理准备,那么父母就不会生气或者烦躁不安了。

| 来源:坤上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不会撒谎?说明你被骗惨了!
孩子偷东西、说谎话,家长责怪孩子,家长的行为正在伤害着孩子
不怕说谎的孩子,就怕不会处理的家长
孩子撒谎的心理根源及应对方法
解家长之惑:孩子为什么爱说谎
发现孩子撒谎怎么办?聪明的爸妈都这样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