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手抖,就是肾液被烧开
userphoto

2023.10.16 内蒙古

关注

村子里的老郎中说:手抖说白了就是肾液被烧开,和帕金森没关系!

村子里的老郎中说:手抖说白了就是肾液被烧开,和帕金森没关系!后来我才感叹道:所谓治不好的病,不过就是利益还没赚够!
多年前,我被派到一个村子进行援医。记得来到这个村子时,遇见一位老郎中,他很是奇怪,每当面对患者找他时,也总是凭心情出诊,心情不好,甚至还骂两句。以至于很多村民都不敢找他看病,不愿意受他的脾气。
有一次,来了一位手抖的患者,他手抖十分严重,以至于下地干活,播撒麦苗都做不到,麦苗被撒的乱七八糟。
了解到情况后,我说:你这有可能是帕金森,最好去做个检查。
这时老郎中刚好找我还药材,他听到我说的话,怒骂着说:你们城里来的医生,到底会不会看病,这手抖说白了就是肾液被烧开了,和帕金森有个毛关系啊!
随后,他便给村民开了方。我感到很是不可思议,这手抖和肾液有个啥关系?这完全就像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一样离谱。
可结果不到2周时间,我再次见到那位患者时,我发现他的手抖好了,地里干活也十分起劲。这时我才好奇,好奇为何效果这么快?好奇为何是肾液被烧开?
于是我赶忙去请教老郎中这究竟是为何?而老郎中只是将这张方子给我,说:你能明白多少,全靠你自己!
拿到方子后的我,便开始研究这里面的含义。后来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多,我才领悟这其中的含义!
随便说一位患者吧,我的一位手抖患者,他因为一次情绪激动之后,手抖的毛病就停不下来了,去看过很多医院,也吃了不少的药物,可是手抖依旧毫无改善,甚至还随着年龄的增长,毛病越来越重。
以至于完全影响到他的生活,平日饭不敢端,喝水也总是把水撒了一地,就连拿东西手也抖抖抖,更别说上厕所了,尿也总是歪了一地……
刻诊,见两侧尺部脉虚,而且左侧关脉弦细,舌红无苔。除此之外,他还有腿软,走路不稳当,眼睛模糊,时常头晕、头抖的症状。
随后根据他的情况,稍加修改用量,将老郎中给我的方子用给他。方:山茱萸、补骨脂、菊花、白芍、地龙、桑枝

结果,他服药15剂,双手颤抖已经稳定,自述腿上有力,大便一日一次。最终服药25剂,诸症平息,手抖的症状也消失了。随访4年,未见手抖复发。

手抖问题出在三焦不通
我在临床上一直坚持一个原则,能用最少、最便宜的药给患者治病,就绝不开昂贵、复杂的药方。

有人问我,你这老是用这么少的药治病,你怎么不宣传宣传,你咋又不爱名、也不爱钱呢?

我的回答只有一个:我怕患者的血汗钱,脏了我的白大褂!
就像我当初离开医院,就是因为医院里的各项业绩指标,彻底控制住了我,让我不能给患者开最少的药,还要给患者开检查。
这些都不是我喜欢的看病方式,我最爱的,还是这三根手指+一个枕头。
如果我去赚老百姓的辛苦钱,这会让我的良心一辈子不安的!
之前我有一个患者,快七十岁了,手抖都有7、8年的病史了,这些年,用过一些药,不能说是没效果,但是也没解决太多的问题。
我了解完他的情况后,给他开出方子:透骨草、鸡内金、猪板油、肝风草、皂角、丝瓜络。
结果患者服用10剂之后,症状是大大好转,效不更方,又让患者服用了30多剂,患者手抖的现象就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暂未复发。
那手抖我为什么要这样开方呢?
大家都知道,中医治病的理念,一般都来自于大自然,那大家联想一下,什么时候大自然的树枝会抖动呢?
有两种情况:
1.刮大风,风大的时候树枝自然抖
2.营养水分不够了,树枝也会抖动
所以手抖,一个是肝里边刮起了肝风,另一个就是体内的气血不够了,不足以抵御各种风寒湿。
所以单单清理掉肝风、补充气血是不够的,真正的核心问题是:肝风为什么会刮起来?气血为什么不够了!
因为患者年纪大,所以肝脾亏虚,这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三焦不通了。
当三焦不通的时候,水液代谢失常,气机的升降出入也会紊乱,这样的结果,就是肝风四起,痰湿、淤血聚集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如此,手怎么可能不抖?
所以方中:
1、透骨草——祛除风寒湿
2、肝风草——平肝熄风
3、鸡内金——健脾

4、猪板油、皂角、丝瓜络——畅通三焦

三焦不通,才是手抖的真正原因!真正的扫毒僧是丝瓜络、鸡内金!
三焦不通,才是手抖的真正原因

三焦不通,才是手抖的真正原因!它真正的扫地僧是丝瓜络、鸡内金,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患者知道!

多年前,我从医院离开,在一个偏僻的巷子开医馆(因为没啥钱,主街道开不起)的时候,支持我的人一个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接一个的讥讽:
“这人是不是傻了?医院好好的薪资福利不要,非要瞎折腾?”
“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不撞南墙不死心?”
“咱打个赌,不出一年,他就干不下去了,肯定会灰溜溜的回来的”
“等着吧,他这么下去,他媳妇肯定跟他闹离婚”
面对无数的不理解和讥讽,我除了一笑了之,还能怎么办呢?我之所以离开医院,是因为那个没有一丝人情味的地方,我干的不开心,为啥呢?
三根手指+一个枕头,这是咱中医传承了千年的看病方式,对吧?可是如今呢?
每个月都给我分配很多的业绩指标,要求我:来的每个患者,都得先把各项检查过一遍,一般情况下,全部开西药,特殊情况下可以开方子,但是方子里面必须有人参、鹿茸等一些很贵的药材。
这不是让我去赚老百姓的辛苦钱吗?如果我这么做了,我良心一辈子都会不安的!
有一个患者,快七十岁了,手抖快7年了,身体不动的时候不抖,伸手去拿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容易颤抖,有一回,他想试着自己拿一杯水喝,结果,这杯水从拿起来就开始抖,洒了一床,自己没喝着一口。
他以为是帕金森,但到医院检查,医生并没有给确诊,理由之一就是,帕金森多为静止性震颤,而他静止状态下几乎不抖,这些年,用过一些药,不能说没效果,但是没有解决太多问题。
我看完他的情况,开方:透骨草、鸡内金、猪板油、肝风草、皂角、丝瓜络。
结果,5剂以后,症状大大好转,然后稍作加减,前后共40剂,他手抖等现象完全消失,随访没有复发。
手抖,为什么要这么开方呢?
中医治病的理法,都来源于大自然,咱不妨想象一下,自然界的树枝,为什么会抖动呢?
1、刮大风,风大的时候树枝自然抖
2、营养水分不够了,树枝也会抖动
道理都是一样的,手之所以抖,一个是体内刮风(肝风)了,另一个是人体的营养水分(气血)不够了,然后无法抵御各种外邪(风寒湿)。
所以,清掉肝风,补充气血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肝风为什么会刮起来?气血为什么不够了?这才是核心问题。
两个原因,一个是肝脾亏虚,这个患者年纪大了,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三焦不通,三焦是啥?
三焦其实就是我们脏腑之间的缝隙,它包括上焦、下焦、中焦三大部分,主要的功能有:
1、运行我们身体里的气(元气、宗气、卫气、脏腑之气),这些气以三焦为通道来进行运转、升降、出入。
2、运行水液,津液在体内周流、运转、代谢,它的通道就是三焦。
所以,当三焦不通的时候,水液代谢失常,气机的升降出入也会紊乱,这样的结果,就是肝风四起,痰湿、淤血聚集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如此,手怎么可能不抖?
所以,要想解决手抖,就要做好4件事:
1、透骨草——祛除风寒湿
2、猪板油、皂角、丝瓜络——畅通三焦
3、鸡内金——健脾
4、肝风草——平肝熄风
这里说下透骨草、丝瓜络:
肝风草,它又被叫做玉帘、白花菖蒲莲、韭菜莲、葱莲,因为它的叶子长得像葱,《本草纲目》讲,丝瓜络能通人脉络脏腑,这丝瓜络就是一团网络结构,如同人体经络系统,又像三焦网膜,所以血水气机,都能够在它的斡旋之下,沟通对流起来。
这手抖究竟和肾液被烧开有何关系呢?
这是因为,中医认为'久病入络’,血行不畅,就会导致经络不受滋养。而现在的人压力大,情绪不好,这就会消耗大量的肾火。肾火不足时,肾液就会被烧干。而肾液不足,就没有办法推动气血的前行。
这时,津液被烧干,血液就推动不了,于是就会血行不畅,血液就被堵住了。经络没有办法受到血液的滋养,那么经络就会出现问题,如此一来肢体抖动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这就像是一锅水,本身底下的柴火是慢慢烧的,而压力大,情绪不好,就等于一直给柴火加量,如此一来,锅中的水越烧越少。
慢慢地水烧干了,锅底就糊了、黑了。而手抖也是如此,消耗了大量的肾火,肾液就被烧干了,这时血流不动,像一潭死水一样堆积,于是导致经络失养,手抖出现。
而他舌红无苔,尺脉虚,这提示肾阴不足。因为肾主骨,肾阴不足,就会导致筋骨失养,所以走路时腿软,容易摔倒。
又因为肾阴不足,则肝阴亏虚。所以他左侧关脉弦细,提示肝阴不足。肝气不和,克伤脾土,于是消化不良,便溏拉稀。脾虚,气血不得化生,所以双目失养,眼睛就跟着视物模糊。
所以说,这一切的原由,都是因为肾液被烧开,精血没有办法滋养经络。这就好比,身体这一片沼泽没了水分,变成了荒漠,必然伴有风暴。风暴一起,人人的肢体就会出现颤动。
所以这幅方子就很简单了,先让肾液降火,恢复体内肾液,然后滋养经络,如此一来身体的抖动自然就好了!
1. 滋补肾液——山茱萸、补骨脂
山茱萸用于滋补肾阴肾精。补骨脂,用于滋补肾阳,使得阳生阴长。同时,补骨脂还善于止泻。
2. 清肝补血——菊花、白芍、地龙、桑枝
菊花,用于清肝热而明目。
白芍滋补肝阴肝血,再配合地龙通经熄风,如此,肝风夹痰内动之势,可以得到遏制。
桑枝,用于通肢体经络,如此一来,肢体颤抖、麻痹,就可以被有效控制了。
我很感谢当年的老郎中,因为他让我学到了很多,也帮助到了很多手抖的患者。
行医这么多年,我一直认为治病就像是抓小偷,身体的某一样东西被小偷偷走了,才会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如果抓到小偷,那么偷走的东西,也就会还回来,身体自然也就恢复了。
而这些年来,为何越来越多的病治不好了?为何人们不愿治病,觉得'小病治不好、大病不用治’了呢?
难道是因为现在的医者,医术都落后了吗?答案肯定不可能。其实说白了就是因为利益。
只有利益的不断出现,那么病情自然才会反反复复。这就像是鱼饵的不断出现,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鱼上钩。
我很看不惯这种行为,这完全是把患者当猴耍,只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可能有的人觉得我假,但事实却是,看多了利益的名场面,便不愿让更多的患者在'误入歧途’!

帕金森,手抖不停,我却始终坚持中医思维,不治手而抖自消!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性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多出现以肌张力增强,运动减少,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有“慌张步态”,精细动作较难完成,严重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帕金森病在中医学属于“颤振”“振掉”和“头摇”范畴,在我多年的临床中将本病的发生归结为5类:
一是肾气不足,肾精亏耗,精亏髓少,不能上荣于脑,脑髓失养,血脉不利,神失所荣,不能主持于下而成振颤之患;
二是七情所伤,神伤则精损气耗,脑髓失养,脑气亦亏,气亏则神动摇,上不能应下,下不能应上,上下不能合作,经络失用,筋血失主则颤乃生;
三是脾气亏伤,气血亏虚。脾伤则中气不足,不足则不运,不运不化,则谷气不消,精血不生,致使气虚血少,不能荣养四末,筋脉动而生本疾;
四是心血不足,心气衰少,血少则阴亏,阴亏则阳亢,阳亢则波及于肝,肝阳独炽,炽则化火,火性炎上,上冲于头,散于四末,则振掉而成;
五是痰饮为患,多由肺脾肾不足,为痰为饮,痰盛则阻塞经络,经络不通,气机不畅,致使魂升魄降阻滞,上不能治下,筋脉失主则颤动乃生。
去年的时候就有个患者,自述2年前出现右肢震颤,不能拿东西,情绪波动时会加重,去医院被判定为帕金森,服用“美多巴”治疗仍然无效。
四诊之后,我给他开了个方子:
鳖甲,龟板,煅龙骨,煅牡蛎,生地,柴胡,白芍,炙甘草,阿胶,麦冬,半夏,白术,茯苓。
结果,患者诊治四次之后,右肢震颤的情况消失,不但生活能够自理,而且还能下地干活。
那么这个方子凭什么能够对患者的帕金森有用呢?
患者老年女性,肝肾交亏,肾虚髓减,脑髓不充,故导致身体不自主震颤。症状加重于精神紧张、激动后,系肝风内动之象,由于肝主筋,筋失养,风邪侵袭。

所以方中,我用龟板、鳖甲、煅龙骨、煅牡蛎、阿胶可育阴潜阳,平肝息风。柴胡、白芍疏肝揉肝。'见肝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以用半夏,白术,茯苓健脾祛湿除痰。生地、麦冬补益肝肾,滋阴养血润燥,甘草调和诸药。同时芍药、甘草合用为芍药甘草汤,有舒筋缓急之效。

手抖不过是 “痰”飘上来了,一张化痰方搞定手抖|枳实|黄芪|白芍

2年前,我去社区义诊,遇见一个手抖5年的患者怎么抖呢?身体不动的时候不抖,伸手去拿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容易颤抖。有一回,他想试着自己拿一杯水喝。结果,这杯水从拿起来就开始抖,洒了一床,自己没喝着一口。老爷子一个人,平时不舍得吃穿,日子过的特别紧。见他面红耳赤,舌红苔腻,舌体胖大,而且一边说话一边咳嗽、吐痰。几天有点感冒咳嗽。平时胸口位置还有些发闷。脉滑。

给他开方:

黄芪、莱菔子、半夏、枳实、茯苓、竹沥、僵蚕、白芍

结果,服用后,双手颤抖逐渐稳定,咳嗽、胸闷的症状也消失了。最终,诸症平息。随访2年,未见复发。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他舌红,苔腻,有黄痰,胸闷,这说明他体内有热痰啊。这个热痰,郁积久了,就会生风。生了风,人的肢体就容易摇颤。其次,这个'痰',又怎么能和手抖有关系呢这个'痰'不是口里吐出脏兮兮的痰,而是体内的津液聚化成痰。这个痰,蕴结在身体里头,时间长了会动风,即形成内风,从而诱发手抖头摇,肢体麻木。
这个时候怎么办?
就去化痰、清热、熄风。热痰下去了,内风就止住了。
来看配伍!
黄芪一一健脾益气
莱菔、半夏、枳实、茯苓、竹沥一一清热化痰.
僵蚕、白芍-一熄风通络。

治病必须'求其本',任何一个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得的,是很多年的不良习惯才导致,所以想靠10多天就治好根本不可能。

抖就是血太稠了,哪有什么治不好的帕金
当医生挣钱了,这世上就没有能治好的病了。
刚开始听到的这句话我也不懂只是傻傻的听着,我问爷爷是什么意思,他说我长大了就明白了。爷爷膝下有4个孩子,有3个在医院工作,另外一个就是我的父亲。
三个叔叔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在市里买了房子,很少回乡下来,但是一回来就被爷爷劈头盖脸的一顿骂,我当时觉得爷爷平时也是个很和蔼的人为啥会这么凶。
后来有次爷爷告诉我说,我的教育是失败的,四个儿子最有点出息的就是你父亲可是,他并不喜欢中医,是我逼着他学的。所以会点但不多,帮不了太多的人。
我说:我的三个叔叔都在市里买了房子村里人都羡慕呢,这不给你长脸了吗?
爷爷说:这脸长的耻辱啊,我情愿不要这老脸,我把所有心血都用在你的身上了,希望你不要和他们一样。
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就在爷爷的监督下背着《药性赋》,《汤头歌诀》,别的孩子在外面玩耍的时候我就要跟着爷爷抄方子,背医案。
不到几年的时间我已经可以独自看一些简单的病症了,有天来了一个五十多岁的患者,看样子是赶着远道来的,扶他坐下的时候感觉他好像在颤抖。
给他倒了一杯水,我还没有回头呢,他已经把一半水全撒在裤子上了,一边擦一边说自己这是帕金森多年了,开始只是紧张受刺激就会手抖,但是现在一直抖的连筷子都拿不住了,生活自理都成了问题。
医院检查之后说是需要把神经烧毁吗,还要对脑部进行电击刺激,关键是需要花不少钱呢,所以想着看中医能不能行。
我帮他看了之后准备拟方,爷爷说你这都是祛风的药不行,手抖是血太稠了,需要调整下,于是方:血蝎,白僵蚕,当归,黄芪,枳实,白术,白扁豆,赤芍,丹参。
结果药用了11天的时候他的手抖明显的已经减轻了,一个月不到的功夫手抖基本上消失,这另患者不可思议。

而我更觉的是不可思议,爷爷说中医就是这样,看似很复杂的病其实原因并不复杂,这是看病的人给搞复杂了。你三个叔叔的治疗方式就是花上万块钱,做神经烧毁,关键是换不一定治得好。
这时候后我才明吧为何同是大夫的父亲如此家徒四壁却深受爷爷喜欢,反而挣钱多市里买了房子的叔叔们却总是被爷爷训。
为何手抖是血瘀导致的呢?
其实这就像是大树一样当根部能吸收上营养的时候,树枝挺拔粗壮有力即使遇到大风也能纹丝不动。但是如果输送营养的管道别堵上,那么树枝自然就会随风摇曳。
脾胃即使消化食物的地方也是生血统血的地方,可是现在的很多人饮食不节,加上熬夜作息不规律导致脾胃受损,一些油腻肥厚的无法被很好的消化从而直接进入了血液。
慢慢的就导致血稠了,从而堵塞脉道。另外中医里讲血为气之母,血不行气自然也就无法正常升发,气血都被堵上了手不抖都不行。
因此这个方子中:
1、活血化瘀,打通脉道——血蝎,赤芍,丹参。
丹参是医家常用的活血通於的药,赤芍和血蝎的加持下阻塞的血瘀不在是问题。
2、补气养血,恢复机能——黄芪,当归,白术,白扁豆。
黄芪不仅可以补气还能利水当归活血养血促进新血的生成,新血有了旧血自然被替换,白术和白扁豆健脾益气。
3、祛风行气,标本同治——白僵蚕,枳实。
血瘀会有血虚,血虚自然生风,所有白僵蚕祛风固本,枳实行气理气。
如今的医院何尝又不是像三个叔叔那样呢,如果简单的几副药能这好这病,那医院的绩效何在创收何在?
现如今,人心变得开始复杂,总想着赚钱。而任何职业都可以赚钱,但唯独医生不能,因为医生的钱财来源于患者。
这也就是为什么患者每当来到医院,一套检查猛如水,实际屁毛病也没有。实际上这都是患者在给医院、医生获取提成罢了!我常常感叹:当医生挣钱了,世上便再无治好的病!

苗寨连干6碗米酒,老中医送我一张“手抖”方子,手抖原来是血太脏了
苗寨连干6碗米酒,老中医送我一张“手抖”方子,手抖原来是血太脏了,我不禁感慨:好的药物,永远也比不上好的商品!
04年的时候,老中医狠狠的给我上了一课!
当时我受邀去参加苗族的吃新节,大家杀牛宰羊,俨然一副过新年的气象。而在这样的日子里,当然少不了酒席。
当时有一个80多岁的老中医,一时兴起跟我说:你要是能连干6碗米酒,我就把珍藏多年的方子送给你。
听到这话我打起了12分精神,强干了6碗米酒之后,老中医果真送给我一张方子。但是研究了很久我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
后来随着临床经验的丰富,我才明白了这张方子的真正含义,原来手抖就是血太脏了。
虽然治疗效果很好,但是很少有患者来找我。不禁让我感慨:好的药物,永远也比不上好的商品!
去年有一位手抖患者,坐着不动看不出一点毛病。但是不经意间动作,我才发现患者的手抖这么厉害,患者打开保温杯,还没喝进嘴里,瓶子就像跳舞一样,撒了一半。
我说:手抖很久了吗?
他说:对,可能这就是帕金森吧。
我说:这手抖就是血中毒了,哪有什么帕金森。信得过我的话,就让我帮你调理一下。
他思索了一会说:行,你给我看看。
细问才知道,患者曾经是大车司机,4年前手抖的不行,才放下了这份工作,刚开始只有情绪波动手会抖。后来压根不分场合,一动就抖的厉害!
四诊合参拟方:山楂、白芍、代赭、川穹、钩藤。
结果,用药7剂以后,手抖的毛病得到患者,最起码能自己吃饭、喝水;效不更方共用30剂,手抖就消失了,随诊未见复发。
为什么说手抖是血太脏了呢?
人体依靠气血的濡养,才有活力去运动。同样,作为人体一部分的经络也是如此。这就像一条大河,河水充足的时候,河底有鱼、水草,河水枯竭之后,鱼死了、草枯了。
而当经络没有了血液的滋养,就会出现抖动的现象。
但是为什么血液会变脏呢?
《内经》中记述:'肝主血海故也。’人的一身之血来自于肝。身体血液流通,需要肝的正常运转。现在的人,压力大,情绪也得不到释放,就会导致肝郁。
肝主血的同时,又负责排毒,肝郁以后,血液里的垃圾,不能随着大小便排出,自然血液就脏了。
这个时候就像用污水浇花,自然而然会导致花的枯萎,同理经络被脏血浇灌,就会导致手抖。
所以想要解决手抖,就需要从根本上出发:
1. 清洁血液——山楂
山楂行散淤血、降脂消食、化痰去积。
淤血、脂肪、痰湿都能被它散开,这种情况下血液才能得到清洁。
2. 疏肝养血——白芍、代赭石、川穹
白芍、代赭石可以平肝潜阳、熄风镇惊。对于内风引起的抖动属于专药专用。
而川穹属于血中气药,可以用来滋补肝血,血液充足自然就会流通。
这就像下大雨的时候,河流就会非常湍急,同时还会裹挟着河中的垃圾,相当于给血管做清洁。
3. 熄风安神——钩藤
钩藤作为治疗“手抖”的第一首选,可以熄内风,收敛镇摄。让气机和血液收敛,从而达到止抖的效果。
药物虽少,却样样精辟,治疗手抖,就如同捏住了它的七寸。
现如今的社会太过于浮躁,很多人只想着如何赚钱、如何获取更多的利益!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没有错,真正错的是医生罔顾患者的情况。导致患者到了医院,就算没什么毛病,也得花个几百块。
如今的医生,真是没有良心,拿着患者的钱胡作非为!如今的好药不是好商品,而如今的好商品,却是十足的'好药’!
五脏藏神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好神奇

在我们觉得饿的时候,民间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去吃点什么祭一下五脏庙”。

中医认为,五脏藏五神,吃饭就是给我们的“五脏神”祭献供品。
可你知道为何“五脏”被称为“庙”吗?五脏藏神听似玄学,却有据可循,《灵枢》中有说:“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意思是说,只有形神兼备时,“人”才能称为一个健康、有活力的人。
其中,形指的是五脏:心、肝、肺、脾、肾;而神指的是五脏中蕴藏的精神心理:神、魂、魄、意、志,也就是中医中的“五志”。
“五志”不是凭空臆想出来的概念,它具有物质基础,也就是精气,它以精气的形式贮藏与五脏之中。
什么是“五脏藏神”说?中医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有主神明的功能,意思是心主宰了人体的精神活动,现代医学的脑部疾病多从心着手治疗。但是中医还有“五神脏”之说,认为精神活动又分别由五脏所主,分别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称为“五脏藏神”。五脏藏的神分别指什么呢,它们又与五脏有何关系?
五神:魂神意魄志,简单地理解,神主要是指精神活动变化莫测的意义,魂主要指人的“潜意识”,魄主要指人的“冷热等感知觉”,意主要指人的思维、意念、灵感,志主要是指记忆力和意志力,它们都与脑的功能有关。五神之间并非绝对独立,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难以截然区分,共同维持人体精神状态的正常。

(1)神与心:

中医神的意思十分广泛,将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统称为神,把感受、认知过程、记忆过程及意念产生的思维过程归属于心,称为“心主藏神”,这是我们感知、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所以心的功能已经渗透到其他“四神”之中,作为其他四神的基础与前提,在这个意思层面,心神只是统领而不代表具体。但是如果将五神并列,这里的神就是指人的精神、思维等玄妙神奇、变化莫测的意思。心神清楚,那么我们所有精神活动正常,并且变化灵敏。反过来,心神不清楚,像精神病患者或昏迷的患者,精神活动就不存在,更不用提变化了。

(2)魂与肝:
我们常常听到“魂不守舍”“魂牵梦绕”“吓得魂飞魄散”等词语,这里的魂主要有注意力、潜意识、谋虑判断等意思,并且与睡眠有关。中医认为“肝主藏血”,肝能保持我们的精神舒畅,被认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血虚,神失所养,会出现注意力难于集中、多梦、说梦话,甚至梦游等问题。

(3)魄与肺:

一般认为,耳朵的听觉、眼睛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等这些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性的、较低级的感觉功能为魄。中医认为,肺主气,助心行血,主全身皮毛,气血充足,布散全身,则感觉功能正常。
(4)意与脾:
意有“思考、思虑、意念、灵感”的意思。中医认为脾在情志主管“思”,只有思考了才会有意念、灵感的产生。脾为消化系统的主管,后天之本,是产生气血的基础。只有脾胃消化功能好,气血化肾就充足,脑才有足够的气血供养,思维才清楚。如果脾胃虚衰,气血生成不足,脑失营养,则“意”不灵。

(5)志与肾:

志,指的是记忆力及意志力。脑是一切情志活动的解剖基础,在动物进化的过程中,随着脑容量的增大,变得越来越聪明。中医认为,脑髓的充盈取决于肾精的多少。肾主藏精,肾精可以化生脑髓,肾精充盛则脑髓充盈,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我们在慢慢变老的过程中,随着肾精的减少,大脑逐渐萎缩,记忆力也会逐渐下降,大不如前。所以,补益肾精、填补脑髓也是治疗脑病的重要方法。

总之,中医认为,五脏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人的神志活动魂神意魄志分属于五脏,但以心为主导。脑的功能与心息息相关,但又与五脏有关。对于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活动异常的病证,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心与脑的病变,而应从五脏论治。

我是中医药科普胡医师,每日分享中医正统知识
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

五脏有七神,各何所藏那?

然: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黄帝内经》中曾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以称五脏为"五神脏"。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惊)。
五脏衰老有先兆
肝衰先兆 眼花爪枯,为常见的肝衰先兆。故肝衰老的先兆为眼花爪枯。
心衰先兆 舌萎脉露,因为舌为心之苗,心气通于舌,心衰则舌不灵,心功能的变化可通过舌直接反映出来。
脾衰先兆 萎肉脱为脾衰先兆。
肺衰先兆 涕出皮皱,为肺衰先兆。
肾衰先兆 齿摇发落,腰酸耳聋。   
五脏各有声、色、臭、味、液,皆可晓知以不?
然:《十变》言:
肝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
心色赤,其臭焦,其味苦,其声言,其液汗;
脾色黄,其臭香,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
肺色白,其臭腥,其味辛,其声哭,其液涕;
肾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声呻,其液唾。
是五脏声、色、臭、味、液也。
肝藏魂
无名指的指根,正是肝魂所藏身之处的“门户”! 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很多小宝宝都会把大拇指掐在掌心里,如果你把他的小手掰开,他的大拇指往往正好掐在无名指的指根下面。小宝宝正是因为这么握拳,才不会“害怕”! 藏传佛教的高人,把这个叫做“金刚印”,意思是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
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志活动藏于肝。魂为随神气而往来的精神活动,寄居于血,肝藏血,故藏魂。“随神往来者谓之魄。”“肝藏血,血舍魂。”张景岳注:“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则魂有所舍;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出现梦游、梦呓及幻觉等症。情志因素亦可伤及肝藏之魂,出现神志失常症状。《灵枢·本神》:“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肺藏魄

“魄”属于精神活动的一部份,《类经.脏象论》(卷三)指出: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说明人体一些知觉和动作是“魄”作用的结果。

魂与魄
魂、魄:有人云其具有感知觉之功用。另外,综合中国传统文化所论,以形气阴阳动静分魂魄,则魂阳而魄阴,魂支而魄静,魂气而魄形。故《灵枢·本神》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即说明魄是与身俱来且以形体为基础的;而魂则是建立在神气活动基础上的,是逐步发展完善的,是活跃的。何氏对魂魄进行了分析,认为,与身俱来的、本能性的、较低级的、偏于掏的、被动的为魄,如新生儿啼哭、嘴触及乳头吮吸等非条件反射性动作和四肢运动、耳听、目视、冷热痛痒等感知觉及记忆等;后天发展而成的、较高级的、偏于兴奋的、主动的为魂,类似于今人所说的思维、想象、评价、决断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即魂以魄的活动为基础,但是是比魄更高级的精神心理活动。此说具有一定道理,但是就魂“随神入来”,受“志意”支配之特性及临床、日常生活之“魂不守舍现象而言,魄当被理解为具有“注意”之性质;从古人常以魂魄对举,魄指一般感觉而言,当被理解为感觉基础上的知觉,当然此知觉的建立则需记忆、思维、想象、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上的参与。至于魂魄与五行五脏的关系,《内经》认为“肝脏魂”、“肺脏魄”,正如陈撄宁《黄庭经讲义》云:“《朱子全书》曰:'魂属木,魄属金’。所以说三魂七魄,是金木之数也”。木行为春,主动、主生机、兴奋;金行为秋,主静、主禁制、肃杀,可以说二者分别代表了魂魄的某些特性,故将之分属木与金、肝与肺。另外,中医学还将魂与人之睡眠联系起来,认为魂安藏则寐,魂不藏则失眠出现多梦、梦游等现象。梦象、梦游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但属于人所感知的,故若从病理而言当属感知觉异常,是魂不受意志所支配而产生的现象,由此也说明当有人体感知觉之含义。
心藏神
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注〉云:心藏神,脉舍神。心者,神明之舍,中虚不过径寸,而神明居焉,事物之滑,如理乱棼,如涉惊浸,或怵惕,或惩创,或喜怒或思虑,一日之间,一时之倾,径寸之地,炎如火矣。或嗜欲一萌,即不善也,归而勿纳,是与良心竟也。凡七情六欲之生于心皆然。故曰:心静可以通乎神明,事未至而先知。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盖心如水之不挠,久而澄清,洞见其底,是谓灵明。宜乎静可以固元气,则万病不生,故能长久。若一念即萌,神驰于外,气散于内,血随气行,荣卫昏乱,百病相攻,皆因心而生也。大概怡养天君,疾病不作,此治心之法也!神为一身之主。
    《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也,〈回春〉曰:心者,一身之主,清静之府,外有包络以罗之,其中精华之聚萃者,名之曰神,通阴阳,察纤毫,无所紊乱,邵子曰:神统于心,气统于肾,形统于首,形气交而神主乎其中,三才之首也,注云:神安则寿延,神去则形弊,故不可不谨养也。
脾藏意与智

意:一指注意,表现为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开端,如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所云:“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二指记忆与意念的产生,如《灵枢·本神》云:“心有所忆谓之意。”三指测度,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意之训为测度。”另外,《内经》既言“脾藏意”,又言“脾在志为思”,故有人认为意的另一层意思通“思”,即思考、思虑。也正因为脾主思虑,智虑出焉,所以《难以·四十二难》称“脾藏意与智”、《素问遗篇·刺法论》称“脾为谏议之官”。土主孕育、培植,以稼穑为性,脾位中央,为孤脏以灌四傍,故脾属土。注意虽然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但却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且伴随人的各种精神心理活动始终,因为有了注意才能清晰地反映周围世界中的某一特定事物,同时摆脱在当时不具重要性的其余事物的干扰,所以任何心理活动过程总是由于注意指向它所反映的事物才能产生,正如土养万物一般。记忆,是人思维、想象、意志过程的基础,犹如土为万物之母一般。而思考、思虑、测度,则是人思维过程、想象与意志过程的关键之处。思维过程就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想象则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思考对象,属抽象思维活动的继续,使人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形象;而意志则由采取决定与执行决定两阶段心理活动组成,其中“意之所存”属前者,而“存变”、“远虑”、“因虑处物”则属后者。可见思维、想象、意志过程均以思考、思虑、测度为其重要环节,这一点又正如土居五方之中央、四时之中间、五行次序与方位之中央,如脾为调节人体五脏气机之枢纽一般,故属土气,归属于脾。

肾藏精与志

志为人的思维过程终结进而形成坚定不移的目标,这一目标靠自觉地确立,含有藏伏之性,故具备藏伏、终结之水行特征。肾主冬主藏为春季升发之基础,志意的确定也是人们具体完成一种事情活动的前提,故曰肾藏志。另外,《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即把伎巧之智也归属于肾,而这种认识则与肾主骨生髓、髓藏于脑有关。

赤脚医生对我说:手抖,就是肾液被烧开了,和帕金森没有一点关系!后来我才明白:在利益面前,良心算个屁!
早些年前,我去甘肃的一个村子里义诊。到了村子后,就遇到了当地的一位赤脚医生,我发现他这人奇怪的很,每次都是晚上才出诊,白天就到处瞎溜达,下棋喝茶,反正就是不看病。
有回来了个手抖患者,他手抖的连水都端不住,特别影响正常生活。
我告诉患者:你的手抖挺严重的,赶紧去医院做个检查吧,应该是帕金森。
这时,赤脚医生正好来找我还医书,他听了我说的话,大骂说:你们这些城里的医生,就知道整些名词来哄骗患者,昧着良心的挣患者的钱!这手抖不过就是肾液被烧开了,和帕金森没有一点关系!
然后赤脚医生让患者晚上去找他,我有点好奇,这手抖和肾有什么关系,要怎么治啊?
可结果如何?过了一个多月,这位患者再来复诊的时候,手抖改善了不少,正常生活是没问题了。如此快的效果让我很震惊,于是,我赶紧去请教赤脚医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但他只递给我了一张方子,说:你能领悟多少,全看你自己的悟性了!
我拿到方子后,就立马钻研其中的道理,临床时间久了,经验越来越丰富,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之前,我接诊过一位手抖患者,他发病是在一次情绪激动后,手抖的毛病就出现了。药吃了不少,但症状没有一点好转,甚至还变严重了。
刻诊,见患者两侧尺部脉虚,而且左侧关脉弦细,舌红无苔。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觉得腿软,走路不稳当,有眼睛有些模糊,头晕、头抖的情况。
于是,开方:山茱萸、补骨脂、菊花、白芍、地龙、桑枝。
结果呢?患者服药一个月后,手抖的症状好转了不少,走路也有力了,大便一日一次。这时,原方稍作加减,患者继续服药一个多月后,最终诸症悉平,手抖的症状完全消失。
这到底是什么道理?为什么手抖是因为肾液被烧开了呢?
如今,每个人的压力都很大,情绪低沉,这就会消耗大量的肾火。肾火不足了,肾液也跟着被烧干了。肾液不足了,气血就无法被推动运行。
这样一来,血行不畅,经络得不到滋养,所以,肢体抖动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这就像是烧壶水,本来下边的柴火是慢慢烧的,但压力大、情绪低沉,就像是给柴火上倒了汽油,火更大了,壶里的水很快就被烧干了。
患者舌红无苔,尺脉虚,能判断出肾阴不足。肾主骨,肾阴匮乏,筋骨就失去了滋养,所以患者会腿软无力。
患者左侧关脉弦细,能判断出肝阴不足,这也是肾阴不足导致的。肝气不和,克伤脾土,所以患者消化不良,便溏拉稀。脾虚,气血不能化生,所以患者双目失养,眼睛会模糊。
所以,究其根本,就是肾液被烧开了,经络得不到精血的滋养。所以,在治疗上,先让肾液降火,恢复体内肾液,再滋养经络,患者的手抖就好了!
方中,山茱萸能够滋补肾阴肾精;补骨脂能够滋补肾阳,使得阳生阴长,并且补骨脂还能够止泻。
菊花,能够清肝热而明目;白芍能够滋补肝阴肝血,再配合地龙通经熄风,如此能够遏制肝风夹痰内动之势。
桑枝能够通肢体经络,可以有效控制肢体颤抖、麻痹。
后来我用这张方子,为很多患者消除了手抖。我也明白了,如今的医者总是想着用患者的病痛,来换取钱财!
就拿手抖来说,患者去医院就要做各种检查,再开一堆上千元的药物,最后却不见效。但医者就能拿走一半的提成,所以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不是做检查就是做手术。
可谓是丝毫不顾及患者,只想着敛财,所谓的良心,在利益面前屁都不是!
“流氓大夫”告诉我:手抖,就是肾里起了风。我从不信到佩服,到如今用得游刃有余,真是应了那句话:当年流氓真君子,今日君子真流氓 。
前段时间,得知了一个消息,一时觉得不能接受,我曾经结识的一位“流氓大夫”去世了。
这个大夫是我下乡支医的时候遇到的,因为他对妇科和男科很擅长,而且他年轻时长得也很帅,有很多人追他,一辈子娶了4个媳妇,所以,村民都打趣他是“流氓大夫”。
那次,我们一起分析医案,他告诉我:手抖,就是肾里起了风。
我嘲笑他说话不明不白,本来我也不相信他说的,可后来我不得不佩服,不仅搞懂了其中的道理,如今在临床上,更是用的游刃有余。
 “流氓大夫”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医术好,他走的那天,方圆十里的村民都来给他送行。他留给我的唯一念想,就是那张手抖的方子了。
我接诊过一位患者,大概在一年前,她发现自己有手抖的情况。后来,忽然感觉两条腿走路迈步费劲,好像有点筋伸不直的感觉,一个劲儿发紧。再后来,就是到了夜晚时分,她的两条腿就开始颤抖。
这个现象,一开始还算少见。后来,发作频率越来越高。最近那半个月,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发作。家里人一看不行,就带她看中医了。
刻诊,见患者脉弦而细数,舌红无苔。细问得知,患者近来心烦失眠,常常觉得头晕耳鸣。耳鸣声音细小,绵绵不绝。另外,腰膝酸软乏力。
于是,开出方子:生地、熟地、龟板、钩藤、鸡血藤、牛膝、山萸肉、白芍。
结果如何?患者服药一个月后,手抖腿抖的症状明显减轻。这个时候,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服药一个月。最终,患者诸证悉平。随访一年,患者未曾复发。
这里边是什么道理呢?
颤抖,在我们中医看,就是“风象”。自然界,树枝摇摆,这是有风在吹。同样,体内有风,肢体也会颤抖。那这个风是哪里来的?根据患者的表现,可以判断是肝肾阴虚导致的肝风内动。
怎么看?患者舌红,无苔,脉弦细数,此肝肾阴虚,虚热内扰,阴津受损。平时腰膝酸软,此肾阴不足,肾气亏虚,腰部失养。肝肾阴虚,虚风内起,则头晕。肾,开窍于耳,耳鸣是肾阴亏虚,耳窍失养的表现。肝肾阴虚,肝魂失藏,故而患者心烦失眠。
 总之,这个人的问题,就在于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这个时候怎么办?就得滋补肝肾之阴,平息肝风。
 方中生地、熟地、山萸肉用于滋补肝肾之阴。龟板可以滋阴潜阳。白芍可以用于平肝阳。钩藤平息肝风。牛膝、鸡血藤用以养血舒筋,补肝肾,疏通下肢经脉。
 记得那时,很多看病的村民都没钱,但流氓大夫从不在乎。可现在呢?医院大门朝南开,有病没钱莫进来!
那些医生为了业绩,眼里是利益而不是患者,这还能治好病吗?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当年流氓真君子,今日君子真流氓。
做一个好中医,过程很难,但是,我不想等到我的生命到了最后一刻,回首往事,发现自己一辈子争名逐利,做了金钱的奴隶,那样,就真的白活了。
我对患者说:手抖,就是胃里的垃圾太多了,清理一下垃圾,手自然就不会抖了,但患者却扬言,砸了我的科室,但事后他却给我送来100万!
记得前几年,我正在诊室午休,这时来了一位患者,他手拿着手机,不停地在抖抖抖,我都怕他把手机抖掉。
我说:你是来看手抖的吗?
他说:你怎么知道?
我说:你的手都抖成这样了,不是来看手抖的,还能是看啥的。
他说:医生啊,帮帮我吧,我现在都没有办法正常生活了。
我说:你说说具体的情况。
他说:我手抖都3年了,我之前还去过医院检查,人家也没告诉我啥病,就说疑似帕金森。但后来用了一些药,唯一的效果就是,我的钱变少了。
而且我每次手抖,都是身体不动的时候不抖,伸手去拿什么东西的时候,就容易颤抖。
常常都是想喝一杯水。结果,这杯水从拿起来就开始抖,洒了一身,自己没喝着一口。
刻诊,见他面红耳赤,舌红苔腻,舌体相对胖大。
了解到情况后,给他拟方。方:墨旱莲、白芍、钩藤、延胡索、白附子、莱菔、茯苓、甘草。
我说:你别急,这手抖,其实就是胃里的垃圾太多了,清理一下垃圾,消消食,手自然就不会抖了。
他说:你在骗我吧,我虽然不懂医,但我也不是白痴,这手是手,胃是胃,这两八竿子打不着,能有啥关系呢?你到底会不会治病?真是个庸医。
我说:我是庸医?那你既然那么能行,你自己给自己治治就好了,找我干啥?
他说:我要是懂医,我来找你干啥,有病吧,我真是要把你这科室给你砸了,让你这种骗子在医院抬不起头!
我说:你要是不信,大可不必找我,出门右转不送。
说罢,他便离开了,而我平复了一下心情,又开始整理医案了。
但是没过多久,他又一次回来找我了。他说:我打算试试你的方子,毕竟死马当做活马医。
而病人来了,也没有赶走的必要,所以我将这副方子又给他拿了出来。
结果,他用药5剂,手抖的症状就明显减轻了,起码一杯水能喝到嘴里了。最终一共用药23剂,他手抖的毛病消失了,就像是从未来过一样。
于是,等他再次找到我时,却非要给我100万的支票,说我救了他的命。但被我拒绝了,行医治病就应该认认真真,拿属于自己最本分的钱,否则这不就是像商人一样了吗?
这究竟是为何呢?
手抖,其实就是体内的痰湿太多了。
而这个痰并不是我们常说的,从嘴里吐出来脏兮兮的痰,而是体内津液运化不当,所聚集的痰湿。
痰,蕴结在身体里头,时间长了会动风,即形成内风。为什么形成内风啊?
因为痰湿严重,意味着脾虚。脾属土,肝属木。脾虚了,土壤无法固摄草木,肝木就会变本加厉地欺负脾,于是肝木就得意忘形,左右大摇大摆,然后就有了肝风。这就形成一个局面,就是风痰互结。
风痰之邪袭扰四肢和头部清阳之地,于是我们就手抖头摇,肢体麻木。
而这些痰湿是从何而来呢?
脾胃主运化,运化的则是吃进来的水谷精微;还可以代谢水湿,使之不至于成痰,同时气能输布津液,可以维系津液的正常输布,使之不结成痰湿。脾虚气弱,运化和输布失常,人当然有痰浊聚集在体内了。
所谓的痰湿其实说白就是吃的一些东西无法运化,被身体是吸收而出现养分堆积,等到痰湿发病时,在西医上就有这各种各样的名字,而在中医上叫做痰湿。
而脾虚就会生湿,湿阻脉道。脉道被痰湿阻滞,就会变成痰热,这就好比一个湿了的毛巾,长时间被捂着,会被捂得又臭又热一样。
'痰浊引动肝风’。里头肝风夹带痰湿这么一吹,人的经络受阻,手抖就出现了。
既然如此,那么肯定就需要健脾养胃,去除痰湿了。
1. 治标——墨旱莲、白芍、钩藤、延胡索、白附子、莱菔
墨旱莲来滋阴,用白芍来柔肝,用钩藤来熄风,以延胡索来疏解肝气。
这4味药,则是用来滋阴熄风的,防止体内乱起风,引发身体内动。
白附子也有化痰之功。
莱菔,善于消食、下气、化痰。《随息居饮食谱》里头明确记载,这个东西'润肺化痰,祛风清热’。
由此,痰热引动肝风的局面,基本被控制了。
2. 治本——茯苓、甘草
茯苓来健脾益气,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把脾胃养好,那气血就能源源不断的化生出来,也是攻补兼施的思路。
甘草可以健脾养胃,还能中和药性,使药物具有补而不滞的效果。
如此一来,脾胃好了,痰湿自然就不会存留体中。手抖自然就消失了啊。
中医治病,向来都是透过表象看内在,只有这样身体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治疗。
可现在越来越多人,不愿相信中医,觉得中医不会治病,不能治病。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传承下来3000多年的中医,究竟有何用处呢?
我很心痛,也很无奈,明明也是为患者治疗病痛的,为什么就被说的如此不堪。
手抖,是血不够了,也是痰太多了。一张方子消除手抖,我终于明白:中医,救不了中国人。
前几天三八,同事问我给媳妇送了什么,我说都是老夫老妻了,回家做一顿饭就是最好的礼物。他哈哈大笑,还是你实在!
不过说起这个我想起我曾在医院工作时候。有个同事,三八给媳妇买了一个最新款内存最大的水果牌手机,大家知道后都投去了羡慕的目光,大半天时间,他们都在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换好手机,于是一个个开始讨论“卓越”的“治病门道”!
有的说“如何让患者心服口服去做检查”,有的说“如何一直开和平药,和患者保持黏度”,甚至还有人说“如何让患者听从定期复查,到时候直接手术治疗.......”
越说越离谱,我一个字也听不下去。君子合而不谋,小人谋而不和。也许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我 也只能在心里骂他们不要脸,是医者的败笔。
而在世俗的眼光中,我可能也是一个失败者,自我从业以来,我的第一辆电动车都是那年院里比赛奖励的,多年我骑着它风里来雨里去,上下班从不担心堵车,而且永远不会耽误我救人治病。
记得有次下班,我接到一个电话,有位手抖的病人,他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方便,家人给请的家庭医生那天临时出了点岔子,经人介绍给我打了电话。电话里简单了解后,我骑上电动车就去了。
到了之后,详细了解病人的情况,早在3年前,患者就开始有手抖的表现了只是那会没太当一回事,紧接着吃饭,写字,有时候整合人说话就开始手抖乱颤,严重的时候话也说不清,去医院后说是帕金森吧也没有确诊,总之医生也说不出个一二,就开了不少药,让控制着。
后来一边吃药,家庭医生定期诊疗保健,一直就这样持续着。
经过一番辩证后,见患者脉象弦细滑数,舌根黄腻,舌尖红。
拟方:竹沥,胆南星,钩藤,全瓜蒌,天麻,丹参,珍珠母,黄芪。
结果,用药后两个礼拜,双手的抖动幅度明显小了,也有感知自我控制,接着我随症稍作加减,继续用药两个礼拜后,抖动很少,端碗,写字基本看不出抖动。
很多人稍微懂点中医的人明白手抖可能是阴虚,或者肾虚,或者肝风,或者痰热。而这个患者其实阴虚和痰热同时存在。也就是说,血不足了,痰又太多了。
首先从患者的苔脉为突破,舌红少苔,脉弦细数,这是典型的阴虚,脉道得不到滋养,阴虚生热,热迫血行,所以脉数。如果这样大家不是特别理解,我这样说吧:
尽管是血虚,但还不足以为血枯的局面,脉道得不到滋养,则血行不畅,热和血夹杂瘀滞 ,就会生淤生痰,更加阻滞脉道。被它们这样一闹,就引动了肝风,肝风夹杂着淤血,夹杂着痰,这样一吹,手就开始抖动了。
所以说,是血虚,也是痰热,是两者结合的双重产物。
清痰热——胆南星,竹沥,全瓜蒌。
胆南星,竹沥是化痰的名将,也是老将,除了手抖,很多和痰热有关的问题,用上它俩都能大显身手。全瓜蒌则擅长对付那种黏腻的痰湿,《医旨绪余》中说它'柔而润滑,于郁不腻,肝缓润下,又如油之洗物,未尝不洁。不会像其他化痰药那般温燥,可见用在这效果有多好了。
镇肝风——钩藤,天麻,珍珠母。
道路畅通了,接着就要把风控制住。上面这三味药都是熄肝风,平肝养,清肝热的尚品,我就不用多说了。
活气血——丹参,黄芪。
把前面的问题处理好了,再用丹参活血化瘀,黄芪升阳补气,养血生津。这不就是引入鲜活的气血。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点滴,我很庆幸一直坚守初心坚持用中医中药治病,而想起原来那些同事,我忍不住想起鲁迅那句话:“中医,救不了中国人。”

手抖就是体内的盐分太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抖”,明明60就能搞定,凭啥患者花了6000
鸡子黄、凌霄花,才是“手抖”真正的扫地僧,可惜的是,没有一个患者
帕金森:头抖手抖就是帕金森?用好这五个穴位,拿东西不哆嗦
痰湿在五脏,表现大不同——教你找出痰湿藏在哪
精彩摘录:任之堂经验用药
中医治疗帕金森病经验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