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文言文翻译口诀

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句不离段,词不离句。
难解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补出本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常见虚词,因句而异。实词活用,考查全句。
领会语气,句子流利。对照原文,尽量直译。
 
    忠实原文,不违原意;
  掌握实词,活用虚词;
  辨析词义,弄清语序;
  遇到难句,前后联系;
  固有名词,前后翻译。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专家介绍说,能翻译浅易的文言文,是高中生学习古诗文的重点和难点。

  虽然在教学中老师会讲授翻译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但因为种种原因,学生在翻译时仍会出现各种问题。有的学生缺乏相应的文言文知识储备,对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词类活用和文言特殊句式等知识掌握不牢固,例如不会翻译“已而”等常见的时间名词。

  有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历史知识。2007年高考安徽卷《古砚说》中有这样一句: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有个学生竟然把五代翻译成“五个朝代”,让人哭笑不得。

  有的学生翻译时不结合语境。《宋史?薛奎传》——奎出俸钱与之,戒曰:“若复失养,吾不贷汝!其母子遂如初。”中间一句应翻译为“如果再不赡养你的母亲,我就不宽恕你了!”有个学生把赡养翻译成抚养,虽然二者都为动词,但“赡养”是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给予帮助,而抚养是爱护并教养,常和子女搭配。有的学生翻译时写错别字,常会把“俸禄”中的“禄”偏旁多写一点,影响翻译的质量。

  翻译句子时语句不通顺也是常见问题。通顺在句子翻译5分中占2分,不可小觑。例如有的学生把“再次”的“次”写掉了,造成句子不通顺。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种种情况呢?专家分析说,文言文本身离我们年代久远,存在语言理解障碍是不可避免的。在现实生活中,文言文除了作为考试内容似乎实用价值不大。并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缺少精心设计,教学效果不太好。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不多的文言文,在考试中正确翻译文言文呢?专家建议同学们要有相应的文言文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同时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专家将其总结为一个口诀:“忠实原文,不违原意;掌握实词,活用虚词;辨析词义,弄清语序;遇到难句,前后联系;固有名词,前后翻译”。

  同学们要把课内教材中的相关篇目熟读成诵,培养文言文语感。专家建议同学们课外阅读《史记》、《古文观止》、《资治通鉴》等古籍以开阔眼界。考试中所选文言文有不少出自这些书目。需要注意的是,考生要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翻译时填补的内容要用括号括起来。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使译文既不改变原意,又符合现代语法的要求。专家总结文言文翻译的规律为“落实字词为要着,明辨句式尤重要;区分辞格求文采,依据情境不跑调”。

    中学生很怕学习古诗文,是因为古诗文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文人遗留下来的思想精华;与现代人距离间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文字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字词的意义有了很大的差别,中学生难以理解。学习了一篇古文或一首古诗之后,似懂非懂,可以意会而不能言传;而在平时的作业或考试的过程中就是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在课堂中听到的内容,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用现代汉语完整地"言传"出来;中学生要想能清楚完整地将古诗文的意思讲出来 ,必须要通过"翻译"这一关。

学生能把古诗文的意思准确完整地翻译出来,才能很好地理解它表达的内容,通过对内容透彻理解,才能分析出它所表达的思想实质,才能对它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理解得准确贴切。

很多老师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教给了学生们一些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但亦有可能有一部分老师,没有系统完整地教过一、二节关于古诗文翻译方法技巧的专题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些翻译古诗文的方法,由于没有经常训练,或者学到了方法而实践少不会综合运用,灵活变通,所以古诗文翻译的水平仍然不高。

针对上述情况,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进行到了古诗文翻译的教育。

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直译和意译。

直译就是针对那些一般的判断句、陈述句,逐字逐句地用组词法一一对应地翻译。但是有些语句完全直译有困难,这时就要运用意译的方法了。意译即是把原文的大意,用描述法将语句所表达的意思准确完整地反映出来。在翻译一篇文章的时候,总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例如:⑴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侵伐我国。(指鲁国)

⑵晋太元中,武陵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作为职业。

⑶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漫步徐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任意游览。

⑷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

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限。

以上这4个例子中,⑴⑵句是直译,而例⑶⑷则是意译的成分较多。

即使学生知道了古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这两个原则,还是要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组词法:所谓组词法就是在原句的每一个字以加字变成双音词的办法来解释,当然所组的词要是最准确最贴切,最能恰当地反映原句意思的词。

例如:(5)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仅仅

译为:一个屠夫傍晚归家,担子中的猪肉卖尽,只有剩下的骨头。

(6)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戊守巴陵郡。

〈二〉译准关键字词的意义。

例如:(7)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译为:那些吃肉的人目光短浅,没有能够深远谋划。

(8)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译为: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三〉       译准通假字的意思:有些句子办要译准了句子中通假字的意思,其他的内容就可以不言而喻了。

例(9)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译为:河曲智叟没有(说话)来应答。

(10)亲戚畔之。《孟子》三章

译为:亲人外戚都背叛他。

〈四〉       将古今词义相同的词照抄,指的是原文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器皿名度量单位名,年号、国号、帝号及今义相同的词照抄下来,不必再翻译。

例如:(11)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

译为:扁鹊拜蔡见桓公。

(1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

译为:太守谓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五)补后译:古文在行文的过程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这样在翻译时,就要先把省略了的内容先补上再翻译出来,这样句子才通顺,才完整补充的内容一般要用括号括起来,以示区别。

例(13)(   )①缘溪行,(    )②忘路之远近。(     )③忽逢桃花林,(   )④夹岸数百步,(  )⑤中无杂树。

这段话中的①②③处省略了主语渔人,而④⑤两处省略了主语桃花林,翻译时都应该先补上再译主样意思就清楚明白了。

(六)调整语序后再译,古文在表达的过程中,常常改变现代:主语+谓语+宾语这样的结构,在翻译时要将它们的倒装形式罗列出来,并教给学生们调整好词序的方法再按现代汉语的顺序来译。

(1)主谓倒: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这句话的语序应该是:汝甚不惠矣。(你很不聪明啊!)

(2)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陋室铭》。译为:(它)有什么简陋?

(3)宾语后置:马之千里者。《马说》

应为:千里马者,(那些千里马呢)

(4)状语后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出书表》

这种句子应该将它调整为:(我)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

(七)省后译:这个方法是说古文中有些虚词,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记号,无法翻译,不译它们也不影响句子的意思的表达,翻译时就可以省掉它们再译,如作为发语词的"夫",表示判断或提顿语气的"......者......也",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就是这样。

例如:(14)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为:作战,(主要靠)勇气。

(15)陈胜者阳城人也,名字叫涉。

译为:陈胜,是阳城人,名字叫涉。

(八)译准字(词)类活用,每一个词一般都属于固定的词类。但在古文中有时也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环境活用作另一类词用。这种由固定一类词用作另一类词的现象叫做词类的活用。在古诗文的翻译中,有些句子,只有很清楚地知道了哪个字词活用的情况,才能将译得更准确更贴切。常见的词类活用有以下几种: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愿为巿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巿:到巿上购买]

②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鼓:击鼓]

(2)名词用作状语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犬:象狗一样]

②而分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日:一天天]

(3)动词用作名词:

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埋伏的军队]

②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射:射等的技术]

(4)形容词作动词

①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亲:亲近 远:远离]

(5)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众妙毕备。《口技》[妙:妙处]

②日星隐耀。《岳阳楼记》[耀:光辉]

(6)使动用法

①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使.....劳累]

②汗牛塞屋。《黄生借书说》[汗:使......流汗]

(8)意动用法

①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毒:认为......痛苦]

②天下苦秦久矣。《陈涉世家》[苦:以......为痛苦]

(8)被动用法

①升死其印为予群所得。《活板》[为:被......所得到]

(9)译准多义词的不同含义,古文有很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代表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准确地译出它们指代有意义。

例①屠大宭,恐前后其敌。《狼》[其:它,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狼》[其:指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狼》[其:指柴草堆]

④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卖油翁》[之:他指陈康肃公]

⑤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之:他,指卖油翁]

⑥又何问焉?《曹刿论战》[问:参与]

⑦又问令吴广之厕所旁.........《陈涉世家》[问:暗中]

⑧立有问。《扁鹊见蔡桓公》[问:一会儿]

(十)译准有转折、假设、反问、疑问等语气的句子:

例①此用武之四,而其主不能守。《隆中对》[表转折]

②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隆中对》[表假设]

③人病主坛场,呜角振铃。《越丞》[表假设]

④岂信然邪?《墨池记》[表反问]

⑤岂其学不如彼邪?《墨池记》[表反问]

⑥然则何对而乐耶?《岳阳楼记》[表疑问]

⑦戎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表疑问]

翻译古文,要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符合作者原意,不但要把文中有实在意义的词语翻译过来,而且语气,感情色彩也要和原文相符。翻译时,不能机械地将文中的词语一一对应翻译壶过来,还要考虑上下文,使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俗语说:"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做得多。"熟能生巧,在将上述翻译古文的方法技巧教给了学生以后,最重要也是最关键一个环节,就是,要学生多实践,多练习,运用者师教给的方法,多做一些古文翻译的综合性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在评讲的过程中纠正错误,指出不足,在纠正错误的实践中,提高学生们的翻译古文的能力。

在练习的过程中对照教师教给的方法,选择最恰当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决不是孤立地记忆一些实词、虚词的意思、用法。而必须学会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将有关知识融汇贯通,把方法锻炼成为一种能力。如此,提高古文翻译水平就会成为可能,而语文考试成绩的提高更有希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文翻译解题指津
高考文言文翻译应对策略
在文言文阅读中,特殊句式这个知识点重要吗?考的多吗?
文言文翻译诀窍全在这儿
古文教学如何化难为易
黄慧 《中考文言文复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