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养生经典著作《老老恒言》
老年养生专著。又名《养生随笔》。清·曹庭栋撰。五卷。
前二卷叙起居动定之宜,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物,末附粥谱一卷,借为调养治疾之需。主张养生要适应日常生活习惯,不可勉强求异;养生实践要寓于日常生活起居琐事之中;重视调摄脾胃,推崇食粥,列粥谱达一百方(自创14方),强调老年养生要重省心养性。全书所论,多有独到之处,而又浅近易行,切于实用。其引证书目遍及经史子集,凡307种。
本书为清代重要养生专著,甚为后人称道。
这是一本清代的养生随笔。    如开篇的安寝即说“邵子曰:“寤则神栖于心。”又曰:“神统于心。”大抵以清心为切要。然心实最难把捉,必先平居静养。入寝时,将一切营为计虑,举念即除,渐除渐少,渐少渐无,自然可得安眠;若终日扰扰,七情火动,辗转牵怀,欲其一时消释得乎!”这是讲睡觉的。
又如“ 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这是讲散步的。
再如“春探梅、秋访菊,最是雅事。风日晴和之时,偕二三老友,支筇里许,安步亦可当车。所戒者,乘兴纵步,一时客气为主,相忘疲困,坐定始觉受伤,悔已无及。”这是讲旅游的。
“学不因老而废,流览书册,正可借以遣闲,则终日盘桓,不离书室。”则是讲老年读书。
“人藉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老年人虽事值可怒,当思事与身孰重,一转念间,可以涣然冰释。”这是在讲修养了。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心理养生“总之养生之道,惟贵自然,不可纤毫着意,知此思过半矣!《黄庭经》曰:“物有自然事不烦,垂拱无为心自安。”《道德经》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如“程子曰:“我尝夏葛而冬裘,饥食而渴饮,节嗜欲、定心气,如斯而已矣!”盖谓养生却病,不待他求。然定心气,实是最难事,亦是至要事。东坡诗云:“安心是药更无方。”我记得东坡还说过“身无病、心无忧,乃人生至乐。”这些强调的都是心理养生。
书中除了衣食住行方面的诸多养生法外,还有许多粥谱,真是非常喜欢这本书。周氏说此书可作为60寿礼,那就姑且提前送给自己享用吧。
基本资料
养生就靠好习惯(首次解读清代养生经典著作《老老恒言》)
内容简介
清朝文学家、养生家曹庭栋善养生,高寿而终,读遍古代医书,结合自己亲身实践,写下《老老恒言》5卷,涉及老年人生活方方面面。为后世医家所倚重。周作人尤其推崇。但非常遗憾的是,该书一直未曾普及大众。为使此传世经典为普通读者所用,本书特《老老恒言》进行解读和延伸。以养生经典《老老恒言》原框架为主体,加以通俗的译注和解读,其中养生准则,根据古今的生活差异和现代医学的验证予以适当的扬弃和补充,其中会适当加以现代的案例,融以趣味性,使之容易被当代中老年人接受。
书  目:
网易书库
安寝:好睡眠是好身体之本 睡眠一直是身体最好的休息方式。无论你是繁忙,还是悠闲,在24小时的一天中,你总是需要几个小时,闭上双眼,停止思考,让自己完全进入睡眠状态。只有这样,人体才能得到修整,恢复活力。
1.睡前清心才有好睡眠2.快速入睡好方法3.卧姿以舒服为准(1)3.卧姿以舒服为准(2)4.饭后不能立刻入睡5.睡眠保暖的学问6.熄灯而寝的好习惯7.好睡眠需要冻首暖腹8.好睡眠需要轻装上阵好习惯小结:睡眠的八个好习惯1.洗头发也有学问2.正确洗脸可养颜3.洗浴方法有讲究4.饱饿之时不应洗澡5.洗浴后要注意防风6.香芬浴有助老人养生好习惯小结:沐浴与养生1.四季饮食要有区别2.老人饮食应偏淡3.调理脾胃有方法4.饮食冷热需注意5.吃动物肝脏有讲究6.长夏时节的养生7.老人“吃饭”的学问8.老人食物应熟烂有度9.老人饮食切忌“杂”1.散步可舒筋活络2.散步也需做准备3.散步时间选择有讲究4.散步也要讲方法5.散步需量力而行好习惯小结:走走更健康1.养静是养生关健2.饮食滋养精气3.家中起居多养神4.养生心养最重要5.遇事不要发怒6.着衣养生防疾病7.顺应阴阳最好好习惯小结:静下来,更健康1.不宜出行的天气2.茶果暖衣随身带3.行程交通计划好4.鞋袜要舒服合脚5.椅帽不离身6.步伐应缓慢7.在外住宿东西要带全好习惯小结:老人出门的七条箴言1.常闭目养神2.老人养生切忌“久”3.夏季扇凉勿扇背4.防瘟疫要防风5.饱食后不能急行6.养生需顺正逆邪7.四季防疾小妙法1.卧房:卧房养生经(1)1.卧房:卧房养生经(2)2.床:床与养生(1)2.床:床与养生(2)3.帐:蚊帐与安眠的秘诀(1)3.帐:蚊帐与安眠的秘诀(2)4.枕:选好枕头益养生(1)4.枕:选好枕头益养生(2)5.席:坐谈养生席(1)5.席:坐谈养生席(2)6.被:被子里的养生(1)6.被:被子里的养生(2)7.褥:垫褥上的养生(1)7.褥:垫褥上的养生(2)好习惯小结:卧房养生八项注意
老老恒言
孟子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庭栋久失怙恃,既无吾老之可老,今吾年七十有五,又忽忽不觉老之及吾,宜有望于老吾者之使吾克遂其老也。嗣孙应谷,年甫弱龄,未能老吾之老,并不知吾之老,吾惟自知其老,自老其老而已。老之法,非有他也。宋张耒曰:大抵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起居寝食之间尔。昨岁壬辰,自秋而冬,以迄今春,薄病缠绵,动多拂意,此正老态毕现,欲得所以老之法,能荟萃其类者,卒罕成书也。爰于卧室呻吟之余,随事随物留心体察,闲披往籍,凡有涉养生者,摘取以参得失,亦只就起居寝食琐屑求之。《素问》所谓适嗜欲于世俗之常,绝非谈神仙讲丹药之异术也,纵无解于老,亦自成其为老,更无待于老吾者,而所以老之法在是,而吾所以自老其老亦在是,随笔所录,聚之以类,题曰《老老恒言》。其中有力易办者,有力不易办者,有易办而亦非必办者,有不易办而不可不办者,概存其说,遂付梓以公诸世,是即所谓及人之老,可各竭其力,各老其老,俾老者起居寝食,咸获康宁之福,竟若不自知其老,优游盛世,以享余年,吾之老与人之老,得同为太平安乐之寿民,岂非大幸与!岂非大幸与!
乾隆三十八年岁在昭阳大荒落之涂月上浣慈山居士曹庭栋书于观妙楼
本书用文言文写成,不适合文化程度低和医学知识薄弱的朋友阅读,我们对原文进行了注释、改译,并作了简短的阅读提要,这样就方便了读者。
老年养生专著。又名《养生随笔》。清·曹庭栋撰。五卷。前二卷叙起居动定之宜,次二卷列居处备用之物,末附粥谱一卷,借为调养治疾之需。主张养生要适应日常生活习惯,不可勉强求异;养生实践要寓于日常生活起居琐事之中;重视调摄脾胃,推崇食粥,列粥谱达一百方(自创14方),强调老年养生要重省心养性。全书所论,多有独到之处,而又浅近易行,切于实用。其引证书目遍及经史子集,凡307种。本书为清代重要养生专著,甚为后人称道。
《老老恒言》为清初文苑之秀曹廷栋撰写的一本老年养生专著。曹氏字偕人,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1699年生于浙江嘉善鼎贵世家,生性恬淡,勤奋博学,亦长书画,寿臻90余岁。他于74岁生病之后,在床第呻吟之际,写成此书。曹氏谈养生具有如下特点:
1.认为养生指导思想惟在顺应自然。曹氏一生养生不求助于医药,不求助于引导,惟以顺应自然为宗法,以求颐养天和,克享遐寿。主张养生要适应日常生活习惯,不可有半点勉强。曹氏批判汉乐府诗所云“努力加餐饭”,认为“老年人不减足矣,加则必扰胃气,况努力定觉勉强,纵使一餐可加,后必不继,奚益焉”。他指出:“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妙药。
2.强调养生着眼点在于起居饮食。指出久坐则脉络滞,闲居时在室内缓步盘旋数十周,可使筋骨活动,脉络得以流通,又能增强足力,防止“久坐伤肉”之弊。书中说,凡步行,应当先起立,振衣定息,进行导引,徐徐行一度,然后从容展步,则气血不惰,精力足力倍增。饭后食物停胃,必须缓行数百步,可以帮助消化。在行步时,不宜与人语,以防“气遂断续而失调”。行走时应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散步之远近,须自揣足力,不宜勉强,随其意之所便。散步回家以后,即应“就便榻眠”少顷,并进汤饮以和其气。这些方法,对老人都很适用。
3.重视调理脾胃对恢复元气的作用。曹氏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老人更以调理脾胃为切要”。因为胃阳弱则百病生,脾阴足则万病息,故而古人调理脾胃之法,注重饮食,“服食即当药饵”。曹氏在书中将调理饮食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进食为例,他主张在夏季早晨起床,不要马上进食物以实胃,而应先进米汤以润肺。若在冬季早晨,应当拥被披衣坐少顷,先进热饮如乳酪莲子园、枣汤之类以养脾,或饮少量黄酒来鼓舞胃气。在季节变换时,更应重视调理脾胃。夏至以后,秋分以前,应注意勿进肥浓,慎用瓜果生冷诸物,以免伤及脾胃。平日进食,老人总宜少食少饮为有益,脾易运磨,乃化精液。否则即便是补益力量很强的饮食,也会导致脾胃受伤。假若老人偶患小病,应当吃一些具有治病作用的食物,一般食物应当少吃,使腹常空虚,则络脉易于转运,元气渐复,“微邪自退”。4.推崇食粥对老人的调养疗疾之功。曹氏指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每日空腹食淡粥一小盆,能够生津快胃,“所益非细”。此法简单,易得易行,无病可调养,有病可疗疾。书中认为,就调养而论,粥宜空心食,或作晚餐亦可,但勿再食他物加于粥后。食粥勿过饱,粥虽不至于停滞胃中,但觉上腹胀满,即是胃的功能受到损伤。粥宜温热时进食,吃粥过程中微微出汗,能起到通利血脉作用。在吃粥过程中,不要让人奏乐或献玉帛劝人进食,使粥不能收其益。若嫌粥味太淡,可咸味沾唇,稍稍改善一下口味即可。此外,在精神调养方面,本书要求老人应定心、戒怒、知足、善于自我排解,才能保障身心健康,寿度百岁。
目录:
序一
序二
卷一
安寝
晨兴
盥洗
饮食
食物
散步
昼卧
夜坐
卷二
燕居
省心
见客
出门
防疾
慎药
消遣
导引
卷三
书室
书几
坐榻
杂器
卷四
卧房
便器
卷五
粥谱说
择米第一
择水第二
火候第三
食候第四
上品三十六
中品二十七
下品三十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老恒言》的养生观点、养生粥及全文在线
老年养生读读《老老恒言》
终于找到了,老老恒言里的老年人养生观,越活越健康的8个好习惯
大道至简,古人养生理念最根本的一句话: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24节气养生之处暑养心益肺】
四季养生篇----秋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