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扶正祛邪第一方
它被誉为“扶正祛邪第一方”,不仅用于感冒、咳嗽,还有更多妙用

从《黄帝内经》开始,就一直倡导要重视人体的正气。因为正气充盈和足够强大,才不会被病邪所侵扰。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重要体现。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足够充盈、足够强大的正气,于是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出现了,也就是说,如果人体的正气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病邪实在太过强大了,这样人体的正气也会受到损伤,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中医的方法是——扶正祛邪!

说到扶正祛邪,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扶正,二是祛邪。所谓扶正,就是培补人体的正气,已达到治愈疾病或者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邪能力的作用,从而实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祛邪,就是消除侵害人体健康的病邪,已到达治愈疾病或者祛除病邪的作用,从而实现邪去而正复、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扶正祛邪,虽然时常联合在一起,但其实二者各不相同,只不过它们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扶正是为了祛邪,也就是所谓的“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也就是所谓的“邪去正自安”。然而能够把扶正祛邪联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

那么,扶正祛邪这个治疗原则中,有没有一个“无缝衔接”的经典良方呢?还真有,它就是千古名方——人参败毒散。对于人参败毒散的最早出处,有人认为是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简称《直诀》),也有人认为是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简称《局方》)。当然,学术界公认的,《局方》才是人参败毒散的最早出处。

那么,人参败毒散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记载,全方由“柴胡(去苗)、甘草、桔梗、人参(去芦)、川芎、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独活(去苗)各三十两”组成的。具体用法是,将以上中药按炮制方法炮制后,打成粗末,每次服用的时候,取药末二钱,用水一盏煎煮,煎煮的时候加入生姜、薄荷各少许,一起煎煮至七分时,去掉药渣,随时可服,不过服用时有个特点,那就是“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人参败毒散究竟有什么作用呢?又适合哪些病症呢?人参败毒散具有扶正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的作用,还有益气解表、散风祛湿的作用;适用于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等病症。

对于人参败毒散的配伍奥秘,至今仍然存在争议。因为历代不少医家认为,这个方剂的君药是羌活而不是人参,而也有不少历代医家认为这个方剂的君药是人参而非羌活。尤其是温病学派四大家之一的吴鞠通,他认为,“以人参为君,坐镇中州;为督战之帅,以二活、二胡合芎?,从半表半里之际领邪外出,喻氏所谓逆流挽舟者此也,以枳壳宣中焦之气,茯苓渗中焦之湿,以桔梗开肺与大肠之痹,甘草和合诸药”。

总体来说,人参败毒散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将扶正与祛邪的完美结合,正如明代医学家吴鹤皋所说,本方“培其正气,败其邪气,故曰败毒”。正因为人参败毒散的这些独特作用,所以古代也有医学家发出“时疫初起,用人参败毒”(见《张氏医通》)的感慨,而现代也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疾病,辨证属于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均可辨证使用。

综合来看,人参败毒散不仅仅可以用于感冒、咳嗽、头痛、发热等病症,还有更多妙用,它既能解除外感风寒湿邪,又能补益气虚的困境。也正是这样一个千古名方,被誉为“千古扶正祛邪第一方”,可谓是当之无愧。

人参败毒散
  组成:柴胡9克,前胡9克,川芎6克,枳壳9克,羌活9克,独活6克,茯苓9克,炒桔梗6克,人参6克,甘草5克,生姜2片,薄荷2克,麻黄5克、紫菀14克、苏子10克。这个量小孩吃不了,一天的量小孩两天吃都行,你可以先找人看看
  主治: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证。
  解释:针对外感风寒之邪所设。方中羌活独活并用,祛风散寒除湿解表,辅助正气祛邪外出,为君。柴胡前胡,一升一降,一表一里,宣肃气机;柴胡助羌活独活以解表,前胡助桔梗枳壳而理肺。风寒邪气侵犯皮肤肌表,皮毛内合于肺,皮毛受邪则肺气不利为咳嗽。方中桔梗宣提,枳壳肃降,令肺气和平,以助解表。此四药合力助君,为臣药。肺主气,现在肺受风寒邪气所困,气机不利,气不行则血不行,气不行则津液不行。故方中又以茯苓除湿,川芎行血,以防气滞之后出现进一步的津血问题。方中另用人参(今常代之以党参),其意在辅助正气,托邪外出,兼可固护人体,防邪深入。正气不足时,参之用尤其重要。此三药或防患于未然,或祛邪于轻微,为佐药。生甘草调和表里上下,为使药。
  本方制法完备,考虑周详,倍受历代医家推崇。并在此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形成了一批败毒散类方。本方除可治疗风寒外感外,对于咳嗽、脾胃虚弱也有良好的效果。被后世称作“咳门第一神方”

人参羌活散

【处方】前胡、羌活、人参、防风、天麻、赤茯苓(去皮)、薄荷、蔓荆子、川芎、粉草、黄芩、枳壳、桔梗、独活,各一两。

【功能与主治】治风壅痰实,头目昏晕,遍体拘挛,头项强急,肢节烦疼,壮热烦渴。

【用法与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桑白皮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感冒的辨证治疗

山东中医学院教授  窦钦鸿

感冒,为常见病、多发病,四时皆有。虽属表证。病邪轻浅,但治不及时或治不恰当,致邪气深入,常累及肺脏或诱发宿疾,甚或引起心、肾病证。该病虽极普遍,但若恰当辨证用药,欲收到最佳疗效,却须仔细推敲。现将笔者长期临床辨证诊治体会整理如下。

1,风寒感冒

①风寒表实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疼身痛,鼻塞流涕,甚则胸闷息粗气喘,舌苔薄白,脉象浮紧。治以辛温散寒,解表宣肺。方以麻黄汤加味:麻黄10g,桂枝10g,川芎12g,防风10g,柴胡10g,桔梗12g,杏仁10g,甘草3g。

②风寒表虚证  恶寒发热,自汗乏力,头疼身痛,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而弱。治以发汗解表,调和营卫。方以桂枝汤为主:桂枝12g,柴胡10g,川芎12g,白芍15g,桔梗12g,黄芪12g,生姜12g,甘草6g,

风寒表实证与风寒表虚证之关键区别,前者是无汗,脉浮紧,后者是有汗,脉浮而弱。

③风寒湿表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重如裹,肢体酸重疼痛,鼻塞流涕,舌苔白或腻,脉浮或浮濡。治以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方以九味羌活汤加减:羌活12g,防风10g,川芎12g,香薷10g,柴胡10g,苍术12g,苏叶10g,桔梗12g,枳实12g,甘草3g。

④外寒内饮证 多为素有咳喘痰饮(包括慢性肺及支气管疾患)或肺阳(气)偏虚,外感风寒所致。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疼身痛,胸闷咳喘,痰稀量多,或吸寒背冷如掌大,舌苔白滑,脉浮而弱。治以解表散寒,宣肺化饮。方以小青龙汤为主:麻黄10g,桂枝10g,防风10g,川芎12g,白前12g,桔梗12g,茯苓15g,瓜蒌15g,清半夏12g,莱菔子12g,枳壳12g,五味子3~6g,甘草6g。

⑤外寒内滞证(气滞或湿滞) 恶寒发热,无汗,头疼鼻塞,胸闷脘痞,恶心呕吐,或腹痛便稀,舌苔白腻,脉浮。治以解表散寒,理气化湿。方以藿香正气散为主;藿香12g,香薷10g,苏叶10g,白芷10g,苍术12g,厚朴12g,清半夏12g,茯苓15g,滑石20g,扁豆花15g,桔梗12g,枳壳12g,荷叶1080

⑥表寒里热证 多为表寒未解,化热入里,或素有内热,复外感风寒所致。症见恶寒较轻,发热较重,无汗或有汗,头疼鼻塞,口干或渴,咽痛或肿,或咳嗽有痰,舌红苔黄,脉浮滑数。治以疏表散邪,清热生津。方以柴葛解肌汤为主:柴胡12g,葛根15g,川芎12g,白芷10g,防风10g,银花15g,生石膏20g,桔梗12g,牛蒡子10g,沙参15g,甘草3g,若咳嗽吐痰明显者,可酌加炙麻黄10g,前胡12g,浙贝母15g,瓜蒌15g。

风寒感冒,服药后要避风寒,一般要发汗(或加盖衣被),发汗时,以全身微汗为佳,切不可大汗淋漓。

2,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发热重,微恶风寒或不恶寒,头痛,无鼻塞,无汗或有汗不畅,口干而渴,咽痛咳嗽,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以银翘散为主:银花30g,连翘15g,柴胡15g,葛根15g,川芎12g,桑叶15g,蝉蜕12g,桔梗12g,前胡12g,牛蒡子10g,沙参15g,芦根20g,甘草3g。

3,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不外乎风寒感冒或风热感冒而兼有正气(气、阳、阴、血)虚者。此时,临证切勿忽略正气不足,且解表方药不宜用烈性之品,否则,解表祛邪而易伤正气,致感冒反复不愈。

①气虚感冒  恶寒发热,头疼鼻塞,无汗或自汗,气短乏力,倦怠肢软,舌苔薄白,脉浮无力。治以发汗散寒,益气解表。方以人参败毒散为主:羌活10g,防风10g,川芎12g,柴胡10g,苏叶10g,前胡12g,桔梗12g,枳壳12g,黄芪15g,党参12g(或人参6g),生姜12g,甘草6g,

②阳虚感冒 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头疼身痛,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浮弱或沉弱。治以发汗散寒,助阳解表。方以再造散为主:桂枝12g,羌活10g,细辛3g,熟附子9g,防风10g,川芎12g,柴胡10g,羌活12g,白芍12g,黄芪15g,党参12g(或人参6g),甘草6g,

③血虚感冒 发热微恶寒,无汗头痛,头晕心悸,面白无华,舌质淡苔白,脉浮细弱。治以养血解表。方以柴胡六合汤加减:柴胡10g,川芎12g,葛根15g,苏叶10g,葱白20g,防风6g,当归12g,白芍15g,麦冬飞5g,太子参15g,生姜12g,甘草6g,

④阴虚感冒 发热,微恶寒或不恶寒,无汗头痛,咽干口渴,干咳少痰,或心烦及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细数。治以滋阴解表。方以加减葳蕤汤为主:五竹12g,白薇12g,秦艽12g,青蒿10g,柴胡10g,葛根12g,桑叶15g,薄荷10g,沙参15g,麦冬15g,桔梗12g,前胡12g,太子参15g,甘草6g。

感冒方药,不宜久煎,一般急火煮沸后5?0分钟即可。1剂药的煎液分2次服用。若病情较急较重者,可一昼夜服1?剂:若呕吐明显者,可少量多次饮服。

女人经常四肢冰冷、抽搐怎么办?中医泰斗张锡纯:这个配方最合适

近代医学史上的这位中医界泰斗——张锡纯,一生勤勤恳恳致力于临床一线,并且不停地将自己的毕生所验通过文笔记载下来,这位医贤在古今医学之间为我们搭建起了一座桥梁,通过他的这个关口去掌握古代医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不仅如此学会用他的方子,我们亦能受益无穷。
中医看病非常注重“看病的这个人”,而不是“这个人得的这个病”,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当中,有这么一个方子,他特地点名了“女人”最为适合。
一说到女人,这本就是有别于男性的,中医看病还分男女的吗?是的,女性身上具有特质,男性身上未必有,反之也是如此。自然就是这么分别的。
咱们先把这个方子提上行程,不少人应该是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方子!

它叫做活络祛寒汤,这个方,张锡纯特地点名了女性。他创制的这个方:“治经络受寒,四肢发搐,妇女多有此证。

大家应该常听到一些女性讲,她们的四肢无论冬夏,都是冰冷的,在被窝里都是暖不起来的,但是大家却很少有听到男性说这种症状(男性也存在,但不及女性数量之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说到底还是很女性的体质有关。我们知道,根据阴阳属性的划分,男女分阴阳,那么男归阳,女归阴;人体存有气血,气血分营养,那么气归阳,血归阴。女主阴,血也归阴,其性属寒,性质相近的,常容易两相感应。所以也能够理解,为什么女性会多容易出现体寒的现象。

在人体的肌表也分布着很多的经络,我们知道,寒主收引,此道理同电线受温度的影响出现“冬短夏长”的道理是一样的,冬天受冻,电线会的长度看起来并不如往常的长度,同理,经络受寒,经脉收引,也就会出现四肢冰冷、抽搐的表现。女性身上常发生这种现象也同样比较好理解。

那么,在人体身上出现的症状,我们又该如何解决呢?中医泰斗张锡纯认为,这个配方最适合。

来看看张锡纯的活络祛寒汤方:

生黄芪五钱、当归四钱、丹参四钱、桂枝尖二钱、生杭芍三钱、生明乳香四钱、生明没药四钱、生姜三钱。

这个方子,药用生黄芪、当归、丹参、桂枝、白芍、乳香、没药、生姜共8味,张锡纯言:“寒甚者,加干姜三钱”。

首先明确一点,这个“寒”是在经络,而不是寒在脏腑。而经络在于肌肉之间,所以用温补的黄芪作用于肌肉间,方中黄芪是君药,意在使得形体壮旺,或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这就好比给自己身体里的士兵分配了钱粮一样,它们收到了钱粮的供应就有了对抗外邪的力气,黄芪在这个过程中就是起到这个作用!其他中药配合黄芪可以达到温经络、通经络的作用,不仅能祛寒,还能够散风,这就是所谓的“血活风自去”的道理。风寒既去,血脉活泼,那么抽搐的症状就会停止。

从张锡纯的这个方子和作用来看,它应该是治疗“风寒”肌表流滞与经络的方子,什么意思的,也就是说,活络祛寒汤所治疗病症的病邪不是只有寒,应该还有“风”,四肢抽搐这个症状具有“动”的特点,而风主动,寒主的是收引,故会引起疼痛,寒凝血脉,也可以进一步发生瘀血阻络的病理特征。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方子来推测它所治疗的症状都有什么,黄芪具有温补之功,特别是补益脾气,脾主四肢肌肉;当归补血养血;桂枝尖(用桂枝可)温通经络;芍药柔肝养血;乳香、没药,一对常用的药对,它们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非常好,加上丹参这味中药,又是活络效灵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类痛症的止痛效果可以说是效如桴鼓;生姜,具有温中散寒之功。寒的表现较为严重的,加干姜。

因此,活络祛寒汤所治疗的症状,除了四肢发搐以外,或兼有怕冷、疼痛的表现。

这个方子,实际上不光是适用于女性的,有同样表现的男性也是可以的。但应切忌,孕妇是不可以用的。一般用一个星期左右,如果没有症状,建议不要随便用,并非是因为药方不好,方子是好的,只不过很多人需要收到这样的提醒,它并非是补药,就算是补药人参,也是不能当饭一样来吃。它的作用,它的效果和大多数方子一样,需要的情况下用,效果才能感受的到!

中医护理原则之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是对于正虚为主、因虚致实的病证,应采取扶助正气为主,使正气加强,从而达到驱除病邪目的的治疗原则。

护理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使其向有利于疾病好转的方向的转化。

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

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有:饮食营养的补充、精神的调摄、适当的休息、体育锻炼以及药物预防、药膳、气功、养生法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邪能力。多用补虚法以扶正,护理法则:“虚则补之”。

祛邪: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

适用于以邪盛为主要矛盾的病证,多采用“实则泻之”的方法。不同的邪气、不同的部位,其治疗护理方法亦不相同。如病在上者,采用催吐法及护理;病在下者,采用攻下法及护理;病在表者,采用发汗法及护理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参败毒散
感冒的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感冒(中医辨证,柴胡,甘草,川芎,桔梗)
中医治疗发热之人参败毒散
【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方剂学各论——解表药(三)
打卡学习:邓中甲方剂学讲稿(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