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一切疾病,源于四个字
一字曰:食
《黄帝内经》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美食当前,很少有人能保持自制力,吃饱喝足才算停的节也是疾病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暴饮暴食,也会给肠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如急性胰腺炎。
《黄帝内经》指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薄为痔”。
吃得太肥腻,足底容易生疮;饱食过当,不仅损伤筋脉,还会使肠壁变薄,形成痔疮。
《黄帝内经》里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三餐均衡搭配,荤素要吃、杂粮也要吃。
大鱼大肉、高盐高油偶尔即可,但在外用餐时最好还是要提醒自己多吃一些主食。
二字曰:居
《黄帝内经》云:“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民嗜酸,其病挛痹。”
居住环境的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惯相距甚远。
北方冬寒夏燥,随着年纪渐长,体内阳气渐渐不足以抵御寒热之邪,便会形成以脾胃虚寒为代表的脘腹胀满、以肾阳虚为代表的水肿病。
南方常年湿热容易伤及筋骨,症状则表现为筋脉痉挛,肢体麻木疼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湿。
与此同时,各地居民也逐渐形成了与之相对的生活习惯:
如南方人嗜酸辣,因辣能除湿、酸能解郁,从而起到温养筋骨的作用;
东北人穿貂皮、睡火炕,从根本上拔出寒气,强健身体。
关键就在于,要根据自身周围环境的特点来调节身体,从而达到防病养身的目的。
三字曰,:情
《黄帝内经》认为
心,在志为喜,喜伤心;
肝,在志为怒,怒伤肝;
肺,在志为忧,忧伤肺;
脾,在志为思,思伤脾;
肾,在志为恐,恐伤肾。”
情志为五脏所主,当然不是让我们不悲不喜,只是过度的情志会伤人,会影响相应的脏器健康。
这五种情绪,被称为“思想之患”。
这种患,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释放和发泄,逐渐在体内聚集就郁结成气。
气郁时间长了,身体就开始有结了,成了能摸到的有形物质。
这个过程,就是《黄帝内经》里讲的:“百病生于气也。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情志失度,过度的心情,可以导致人体气机的失调。
心情要清静安闲,排除杂念妄想,以使真气机顺畅,精神守持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
四字曰:劳
《黄帝内经》里讲:“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劳”是什么?“
劳就是指身体维持一种状态时间太久,过度了,导致身体疲力和心理憔悴的状态。
五种过度的疲劳,可以伤耗五脏的精气,比如久视,则劳于精气而伤血;
久卧,则阳气不伸而伤气;
久坐,则血脉灌输不畅而伤肉;
久立,则过劳于肾,伤骨;
久行,则过劳于筋脉而伤筋。
这就是五劳所伤。
因此,古人讲究:“形劳而不倦”。
让身体保持一种适当劳累,却不至于疲倦的状态,是好的。
无论劳动还是运动,都应适当。

一旦过度,不仅伤身,也会伤心,百害而无一利。

真正的中医理论

在现代中医学理论中,有关脏腑方面的理论,主要见于中医大专院校的中医教材中的《脏腑学说》。其理论中虽然按照中医传统理论,列举了脏腑各自的功能题目,并且少量地引用了古代经典和名医的相关论述,但对于各脏腑功能的解释大部分都是用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理学理论来进行的,而且,在教材中遇到西医理论无法解释的内容时,就会采取莫名其妙的回避和生硬的批判态度。这就失去了传统中医的本色,传统中医也就基本上名存实亡了。
    但是,中医药学院存在,还是必须要求学习中医的人,最起码要把现行教材中脏腑的主要功能和变化规律学懂吃透,还要烂熟于心,在临床辨证时,才能举一反二,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偏差,并有助于继续认真自修传统医学理论。否则,就会墨守成方,更容易成为庸医了。
    就现行的中医教材及相关书籍中,关于《素问·灵兰秘典论》这一篇章,至今也没有人真正将其内容翻译或解释清楚的,古代医学大家的解释基本都是正确的,却过于简单,往往令古文修养很差的现代人摸不着头脑。在书店几乎翻遍现代所有相关内容的书籍,所看到的解释至今还没有令人心服口服的,基本上都是用西医理论进行解释,而且,越解释,就越会使人觉得中医理论是不科学的理论,似乎是现代中医们在故意拆自己的台。这都是不懂“阴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缘故。
    我虽不敢说完全领会“阴阳”的含义,却对《灵兰秘典论》的内容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并能够引用道家经典和其它医学经典进行佐证,写出来以供学者品评。
    《灵兰秘典论》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第八篇,属于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最重要的篇章之一,用社会上人们常见的官职进行比喻,形象、简明地概括了人体脏腑的主要功能。文字言简意赅,其内容、机理全都搞清楚了,中医基础理论也就全都清楚了。
    现节录王正龙著《中西医论坛》如下:
    3、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注曰】:“气急而志怒,故为将军之官。主春生之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
官方专业肿瘤会诊机构

    这句话,至今没有几个人将其解释得令人信服,一般都是依文解字。绝大多数人认为“谋虑”应该出自大脑,绝对不会出自肝脏,甚至将其归咎于“中国古代医学不发达”。
    因为“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怒气直中肝脏而不能疏泄,就会感到胸中憋闷,呼吸加快,情绪急躁。从古至今,凡是上阵杀敌之前,将帅必作战前动员,目的在于使将士愤怒,怒则临阵不惧,从而能够做到“一鼓作气”;不怒者,面对敌人必会胆怯。如果将军临阵不怒,就不能鼓舞士兵的斗志,就会“再而竭,三而衰”。所以,用“将军之官”来形象地比喻肝的疏泄生发的特性。就像竹笋破土生发,连石头都能顶翻。但这里所说的将军不是现代老百姓常说的鲁莽好斗之人,古代的将军都是沉着谨慎、文武双全的人,用将军来比喻具有勃勃生机而又不失约束的正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有的书籍关于这方面的解释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怒气冲天,就会抑制大脑思维,就会感情用事而没有了理智,思考问题时就会产生偏颇,于是也就没有了谋略;如果一个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怒气,郁滞之气就会得以疏泄,气血才可以调和顺畅,这样才能够理智地看待事物,思考问题时才能够面面俱到,如此才可以“深谋远虑”。
    所以说,发挥聪明才智的最大关键在于肝。肝气舒就会头脑清醒,肝气郁就会感情用事;肝血充足就会稳重踏实,肝血不足就会轻浮烦躁。肝的功能是一个人能否发挥聪明才智的关键,这就是“谋虑出焉”的意思。
    但这是较为浅显的解释。因为不能把比喻与客观实际相等同,比喻就是比喻。
    “主春生之气,潜发未萌,故谋虑出焉”。张仲景根据肝的特性,将其定为“六经”中的“(足)厥阴经”。厥阴,就是阴气凝聚到了极点。物极必反,阴极则阳生,由收藏转化为生发。所谓“主春生之气”,就是冬天结束,春天来临,天气寒冷到了极点而温度刚刚开始回升的时候。
    “潜发未萌”,就好比植物的种子,生机萌动却未发芽的状态。就好比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之前的谋划、考虑一样。若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先有谋虑,谋虑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才是“谋虑出焉”的真正含义。
    在《易》中,坤〖〗卦表示纯阴,阴之极点就会生出一阳,就是复〖〗卦,即所谓“一阳来复”。所以,《易经》上说:“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tè 音特,差错),上坤〖〗下震〖〗,则为复〖〗。……。复则见天地之心乎?为大义矣哉!”
    所谓“气急而志怒”,是指肾精充盈就会使得生机强劲(志怒。肾藏志,怒就是非常满。气急。气就是生机,急就是勃勃)。
    《灵枢·本神第八》中说:“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其中的“思”就是肾精充盈的意思,“远慕”就是生机将要勃发的意思。
    肝主疏泄”,疏泄,实际就是生发之机。“谋虑出焉”就是对此生发之机的比喻。犹如种子发芽,上下伸展,无有阻碍,全赖生机;生机如果被压抑,整棵植物也就不能继续生长了。人的生发之机全都仰赖肝的疏泄功能。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或郁闷,就会抑制肝的疏泄生发功能,就会气郁,气为血之帅,气不行则血流不畅,必然导致浑身无力、四肢冰冷。如果肝的生发功能长期被抑郁,就会影响其它脏腑的生长和营运功能,哪个脏腑虚弱,废物就不能及时排除,经过积累,就会在哪个脏腑生癌。
    由此原理可以引申出“肝无补法,亦无舒法,只有破法”的结论。因为“已癸同源”,厥阴的生发力量来源于少阴的收藏容量。精气不足,则生发之机也不足;有生发之力,才能有疏泄之功;若无生发之力,疏泄之功也就无从谈起。
    生发之力被比喻为“将军”,说明力量强劲。“木主生发”,生发之力强,精气才能通行十方,才能发挥疏泄条达的功能。肝的气血不足,必定是由于肾精亏损,就会造成肝气郁滞而不能疏泄,只有通过“祛邪扶正”法恢复真阳精气,才能发挥肝的生发舒泄功能。许多身体虚弱的人会经常感到心情郁闷,却不是因为生气,实际属于生机不旺造成的气血不畅的缘故。
    而“舒肝丸、逍遥散”之类的舒肝药物在临床上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因为舒肝药物是不能祛除肾中寒邪的,也不能消除患者的郁闷情绪。只有用回阳救逆的药物才能消除寒邪和无名懊恼,只有用“四逆散”才能破除积滞。所以说,若要补肝,只能补肾,因为“水能生木”;若要舒肝,只能破瘀,因为“金能克木”(金,在味为辛;木,在味为酸。辛胜酸)
    总之,所谓的“蕴含生机”,就是“谋虑出焉”的真正含义。治疗肝病,只在“生机”上做文章,则无所不治。否则,便有“越俎代庖”之嫌。
    谢谢大家!

浅识《黄帝内经》之“肾藏志”

这是我交厚朴的作业,我个人不是很喜欢现在的所谓学术论文,所以就借了论文的壳,装了一些我近期学习的心得,它看样子就是一篇形式上接近论文的个人学习总结而已,呵呵。

浅识《黄帝内经》之“肾藏志”

    本文拟就《黄帝内经》内容和徐老师讲课内容,梳理并勾勒我对《内经》之“肾藏志”的粗浅认识。

   《内经》中多处明确提出“肾藏志”的说法,现举三例: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第八》)

   1.一般教科书上这样解释“肾藏志”:

   肾藏志,生理学名词。指肾的一种生理功能。指人的记忆力或意志,与肾关系密切。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精气充盛则脑髓充而精力旺盛,记忆力强;肾精气不足,则精神不振,健忘。

   “志”指志向,属精神活动。志虽出于心,但其坚定不移,须依赖于人体精气的充盛。肾藏精,是一身精气之根。肾精充足,志方能坚。

   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需要辨识的地方不少,比如,髓和精的关系不清楚,肾气和精气混为一谈,“志”的概念模糊不清等。

   2.试厘清以上概念含混不清之处。

   2.1.关于精和髓。

  “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也就是说,精是人的物质基础。

   这个物质基础是从神引申出来的,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创造,《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是说父母之精结合的瞬间诞生了新生命的神,在中医哲学观里,精气神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谓炼精化气,练气化神,反之,神也可以推动气凝聚而成为精。所以说新生命的化生是秉承了父母赋予的先天之精,同时自己的神也开始进入到这个循环系统中来。

   在人的一生中,精的消长变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胎儿期,这个阶段是化母血为儿精的过程,是精的积蓄过程;其次是出生后至身体发育结束的阶段,这时,人的生长发育还给会精一个积累补充的机会,同时人依靠将异物(即饮食)化成自己,对精也可以有所增益,虽然人的生理活动会造成精的部分损失,但总体看,还是损耗小于积累的;第三阶段就是人停止发育以后直至死亡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人通过饮食对精的填充远远无法抵消对精的耗损,所以这个阶段是一个纯粹流失精的过程。

   可以看出,精是人最宝贵的东西,它是有限的,徐老师就用沙漏的模型来形象地说明人的一生就是在耗损精的过程。

   以上所谓的精,是狭义的精的概念,也就是肾精。广义的精可以说是所有有形有质的构成人体的物质,包括固体的骨、筋脉肉皮、脏腑;半固体的髓、膏肓脂肪;液体的津液。而只有狭义的精,才藏于肾,《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五》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这个肾精是化生髓的物质基础,所以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骨髓、脊髓、脑髓皆由肾精所化生,储存于骨中,其中脑是髓最大的储存地。《灵枢·经脉第十》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所以,应该说“肾精充盛则脑髓充”。

   2.2.关于精气和肾气。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素问·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八》)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首先说气,在中医哲学观念里,气大致相当于一种能量,它是推动阴的、静的物质运化起来的推力,即所谓生生之气。广义的精,也就是我们身体所有的物质基础,都是有形也有气的,精能化气,气也能成形,所以两者是构成生命和维持生命的物质和功能的体现。

   从以上《黄帝内经》中各处出现的“精气”来看,它们多数时候用于泛指物质和功能,具体语境中它们又特指某种物质和功能。

   如果专指肾的生殖之精和功能,那么在(《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中可以看到,是使用“肾气”一词来明确指代这一含义的,如: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泄,阴阳和,故能有子。”(《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所以说肾的精气充盈与不足是和人的记忆力、意志力关系密切的,泛泛地说人体精气是不准确的。

   2.3.关于志。

   翻看一下目前《黄帝内经》的各种注本,可以发现中医对“志”的解释,大体记忆力、神志、意志、情志、情感、志向、志愿等等似乎都有,其结果是“志”的确切含义反而有些含混不清。所以,关键之处是要追本朔源,搞清楚“志”的原始字义。

   2.3.1. “志”的金文和小篆写法:

      



   《说文》:“志,意也。从心,之声。”

   显然,许慎认为这是个形声字。不过,在早期汉字中,我们都知道形声字的比例很少,摹形会意的字占大多数,所以,“之”应该不仅仅是个声旁。后世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就说:“从心之,之亦声。”就是说,“之”在字中也有表意的作用,既是形旁,也是声旁。

   所以,两个形旁联系起来,合成其意,“志”的字义应该是心之所之,心想要去的方向。

   《说文》解释“志”为“意也”,所以再看看“意”的字义:

   《说文》:“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指事字,从言含一。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

   综合起来看,生于心,发为言,是“音”字,音下加心,是心之所存,是为“意”,就是今天我们常说的“内心的声音”。

   也就是说,内心的想往,存之于心,就是“志”。

   《康熙字典》:“志者,心之所之也。”可做佐证。

   2.3.2.小篆时期,又出现了“誌”和“識”两字,这二字的功能,之前是由“志”来承当。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志古文識。盖古文有志无識。小篆乃有識字。”

   关于“誌”字,后世一直将其作为“志”的繁体字,《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志”这样解释:

   志1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志2

   (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志3 (誌)

   (1)(动)记:~喜|~哀。

   (2)(名)文字记录:杂~︱县~。

   (3)(名)记号:标~。

   意思是这三个“志”在现代汉语中是三个同音词,即同音同形而不同义。不管这个说法妥当与否,至少可以看到“志3(誌)”说的是,两者是繁简字的关系。

   “誌”和“識”两字都有“记录”、“记忆”的意思,在文献中可以看到不少同一含义的“志”:

   (1)记录。

   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大畜》)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小史掌邦国之志。(《周礼·春官》)

   (2)记忆。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所以,“志”也有“记录”、“记忆”的意思,这是字义演化的结果,各义项之间的关系待考。不过,既然有演生的关系,那么各义项之间必定是有联系的。

   2.3.3.很奇怪文字学家没有用《黄帝内经》的解释来说明“志”的含义,其实最贴切、最简洁的解释是《灵枢·本神》的一句话:“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是将“志”的本义和引申义综合起来解释得最清楚的一家。

   人内心的声音是什么呢?其实我们头脑中每时每刻都会产生纷繁的念头,它们都是我们内心的声音吗?显然不是。我们要从众多的“我要干什么……”中辨析,聆听到底哪个声音才真正是内心的声音。中医说心就是神,所以只有静下来,找到自己的神,才听得到神的声音。自己的神的声音、神的意愿才是真正的内心的声音。

   “心有所忆谓之意”,而神的意愿不是空穴来风,不是臆想,它是来自某个记忆,某个印痕,我们的感觉就是,真正我们喜欢的人事,和我们想要做的事,以及擅长做的事,总是用理性难以说清的,而似乎总是循着某个记忆或梦境才追寻得到的。

   所以将“记录、记忆、意愿”这些碎片整合,就是“志”的含义,换种说法就是,我们的神把我们灵魂的记忆告诉我们,告诉我们能干什么、该干什么,以此作为努力的方向,就是志。

   这样的志向不同于空想,不同于妄念。区别是,前者是从我们个人的先天禀赋出发的,或者是不是也可以说根器,它和社会加诸于你的种种价值观念、价值标准无关,古人说,坚定不移的是志,就因为它来自我们的神,所以我们会不遗余力达成它。而后者更多考虑的是社会的衡量标准和他人的评判,所以如果我们失志,就会随波逐流,去追逐外界对自己的肯定和认可,经常我们会发现,即使获得了我们想要的肯定,我们的追逐似乎也还没有停止,有时甚至会发觉连得到的肯定都似乎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妄想是幻化无穷的。

   我看过一份资料,说小海龟出生后在茫茫大海里生长,到了一定时间,它们会神奇地辨认出方向,然后跨越几千公里的海洋,回到母亲当初繁殖它们的海滩。自然界中有无数神奇的故事,我们无法解释小海龟凭借着什么样的记忆找到它们从未去过的海滩,但这样的故事让我们对自然、对造化生出无限的敬畏。

   3.中医认为肾藏志,肾与志的关系,与心与神、肝与魂、肺与魄、脾与意的关系一样,两者是互生的关系,互为佑护。这其实也就是精和神的关系,它们是处于精气神的循环系统中的。

   保护好肾,肾精足,肾气足,我们就越有可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神的声音;这意味着你唤醒了灵魂的记忆,你会认定某件事情是自己想要去做的,觉得那是上天要自己完成的一项功课,这就是知命,此时你就会相信仿佛有什么力量在支持着自己,从而生出确信自己可以做出一个什么结果来的一种力道,似乎完成这个功课,灵魂就会进步,自己就会得到升华的快感。志的力量就是这样的,否则我们很难理解那些矢志不渝的人。

   反之,如果我们不养护自己的肾,那么轻则记忆力退化,严重的就会丢失了灵魂的记忆,产生找不到自己的那种感觉,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这时你很可能就会选择逃避现实,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所谓行尸走肉是也,还有一种因为茫然而什么都不敢放下,什么都要赢,从而导致焦头烂额的情况,看似这个人很进取,但实际上他没有明确的目标。

   另一方面,一个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一直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事,他身心不分裂,不冲突,那么排除意外情况,他的肾受到伤害的可能性通常比较小,我们常看到一些与世无争,安静专注做事的人,他们身心往往都很健康,李渔有句话,我很喜欢,他在《闲情偶寄》里说:“本性酷好之物,可以当药。凡人一生,必有偏嗜偏好之一物……癖之所在,性命与通,剧病得此,皆成良药。”而一个人如果总是顾虑重重,不断扭曲、压抑自己,总是违背自己神的意愿,长期下来定会使肾首先受到严重损伤,出现肾的各种问题,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问题。

   关于情志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现在已得到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证明,我们可以查到有关方面的资料,恕不引证。

   这里我只想和大家分享我听过的哈佛的一门课程,叫“幸福课”,也叫“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它研究的是与人的消极心理、负面思维相对的一些东西,它强调说,人们获得的成功和幸福是与人的积极心理有关的,而仅仅致力于摆脱抑郁、痛苦、焦虑的研究是于人们获得幸福快乐事无补的。它的一位祖父级人物在70年代进而提出了关注健康的理念,叫“健康本源学”。

   “健康本源学”提出一个问题,说,把疾病治好了就是健康吗?这个问题和“摆脱了抑郁、痛苦就是快乐幸福吗?”是本质一样的。

   接下来,他引用卢梭“沉默的压抑”和弗洛伊德“舒适的麻木”来形容这个状态,并且举了一个例子来解释:有两个人,同样每周工作80小时,甲专注工作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私事等等,乙专注工作是出于对工作的热情。表面上看两人是处于同一种状态,但事实上不然。显然甲是所谓“舒适的麻木”和“沉默的压抑”状态。而乙的状态则叫做“创造性的紧张状态”,我想起徐老师课上的一句话:“专注做事接近于入定,本身就是修炼。”也就是说这种灌注了热情的专注态度,它是积极心理的一种表现,对我们的身心都是有益的。同样,把身体的疾病治愈了,如果人并没有产生追求健康的心态,这个人还是不能说是健康的。比如说一个容易反复感冒的人,治愈了他的一次感冒,能说明他健康了吗?一个胃溃疡的病人,切除了部分胃,能说他健康了吗?

   所以“健康本源学”强调,你只有去追求让你健康的东西,你才可能得到健康。这与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思想是相契合的。

   我想,对有形物质和无形心神的关系认识得比较透彻,且给予极大关注,是中医较其他学科都更具魅力的地方,也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说老实话,我决定加入厚朴学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徐老师是个出色的“身心医学专家”,徐老师那个“一楼整形,二楼调气,三楼调神”的中医院让我神往不已。的确,只有把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都理顺了,人才能真正达到健康的状态。

   本文的内容是对经典的学习总结,可惜的是没有我自己的临床观察作为实证,我想,既然中医的长处在于不割裂人的身心,整体地看待身心与疾病的关系,那么我在此想提出个人的希望,希望临床的中医们,以及未来将要走向临床的师兄们,在这个领域多做些积累和记录,以发扬祖国医学的长处。

这个部位,轻轻捏一捏,能调全身病

究竟是捏哪个部位就能调百病呢?主要是捏按指甲这个部位,各位网友千万不要轻视这个方法,只要你方法得当,抓住要领,它能够调理很多疾病哦,而且它是一种不分时间、地点,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操作并且行之有效的自然疗法。该疗法是由日本植物神经免疫治疗研究会理事长“福田”与日本新鸿大学研究生、齿科学综合科教授“安保彻”二人历程十年的研究发明。他们经过多年的验证,该法对以下病症都有不同程度的奇效:

腰椎盘突出、心悸、头痛、肾病、尿频、滴尿、精力减退、肝炎、麻痹、肥胖、痛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更年期综合症、面部神经痛、植物性神 经失调、易恐惧、抑郁、眼病、耳鸣、听力下降、溃疡性肠炎、局部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虚、先天性过敏症、咳嗽、哮喘等病能不药而愈。该法经一位同道验证:屡试屡验,因感此法简单实用效好,故将此疗法推荐给大家,以便与更多的反射疗法及养生爱好者共享,具体方法如下。

一、指甲按捏的操作方法:

1、按捏的部位:

按捏两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小拇指的指甲生长边缘的角部(见照片所示),由于多数疾病是因为交感神经处于优势状态时引起的,所以原则上不按捏无名指。

2、按捏的方法:

(1)、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从两侧捏住另一只手的指甲生长边缘的角部进行按捏。

(2)、两只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和小拇指每个刺激10次(约30秒)。如需要治疗某种疾病,请找与疾病相对应的手指(如图所示)每个刺激20次(约1分钟)用这种方法,每天坚持2——3次。

3、按捏的强度:

  按捏时需要让指尖感到稍微有点痛,过轻没有效果,过重会导致皮肤破损,患者不能忍受。

4、按疾病症状的不同进行按捏。

 呼吸系统的病变及症状——按捏拇指;

 消化系统的病变及症状——按捏食指;

 耳部的病变及症状——按捏中指;

 循环系统的病变及症状——按捏小指;

 泌尿系统的病变及症状——按捏小指。

5、脚趾如和手指一同按捏效果会更好。

  在脚上,按捏的部位是脚趾指甲生长边缘的角部,按捏大拇趾(相当于手的大拇指)、第二趾(相当于手的食指),第三趾(相当于手的中指),第五趾(相当于手的小拇指)的指甲生长边缘,第四趾(相当于手的无名指)原则上不按捏。按捏的方法及强度的掌握,与按捏手指相同。

6、按捏配合呼吸的方法

进行指甲按捏时,可结合腹式呼吸法一起操作,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是吸气时,鼓起小腹,呼气时,收缩小腹,其关键是注意按捏刺激和呼吸在时机上的配合:在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应减少刺激;呼气时,副交感神经兴奋,应加强刺激。所以一定要在呼气的同时进行指甲按捏;在吸气时,不要用力进行按捏。其原理后面有较详细的介绍。

二、典型病例:

  1、失眠:张某,女,59岁,患失眠多年,常吃安定来维持正常睡眠。2005年7月15日,开始进行指甲按捏,早晚各一次,主要按捏小拇指,按捏时间为每次10分钟。3天后,在晚上按捏时就睡着了。半月后,停止用药。每天坚持指甲按捏,一直没有间断,睡眠每天8小时左右,自觉精力充沛,浑身轻松。

  2、降血压:毕某,女,38岁,2005年1月上午9时的血压值均为160/110mmHg,自觉头有点涨。2005年7月10日开始进行指甲按捏,两周后,同是上午9时,血压降到130/80mmHg。现在一直坚持指甲按捏,血压虽然有时也有所变化,但大体上均保持稳定。

三、讨论:

  从中医的经络学角度上讲,十二经络的“井”穴都位于手足之端(足少阴肾经涌泉穴除外),是两经脉气流的交接要点,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分为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把位于手足之端的井穴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因此,经常刺激这些部位,就可以通气血、调经脉,使阴阳平衡、协调,从而达到治病祛邪的目的。

从西医学的角度上讲,我们的内脏活动是靠植物神经来调节的,植物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当交感神经持续处于优势状态时,肾上腺素的作用增强,血管收缩,可引起血流障碍,使细胞得不到所需的氧气和营养,废物和有害物质就会在体内堆积,同时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减少,颗粒细胞过度增多,对机体组织产生破坏作用,造成排泄、内分泌功能失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为指甲生长的边缘是神经纤维密集的地方,并且敏感度较高,刺激后,能迅速传导给植物神经,以调整其平衡,促进其运动,调节其功能,从而达到恢复免疫力、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指甲按捏疗法的同时,结合运用腹式呼吸法的原理:吸气时,小腹鼓起,膈肌下降,肺泡通气量增多,呼气时,小腹内收,膈肌上升,肺泡排气量增大。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做指甲按捏时不用力,减少了对交感神经的刺激,呼气时,副交感神经兴奋,用力做指甲按捏,增加了对副交感神经的刺激,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但大大增强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而且对身体的各个脏器也起了促进运动和内部按摩的作用。

通过实践体会到:“指甲按捏疗法”是一种既经济、又方便,并且很有效的健康疗法,藉此机会,我把这种方法推荐给广大的反射疗法及养生爱好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正的中医理论
事半功倍!把中医的精华常识融为一篇的文章
中医的五脏都发挥什么作用,最主要的知识都在这篇文章里了
心、肝、脾、肺、肾,最喜欢的动作!及保养窍门
中医治疗孤独症的研究与应用
心肺气虚的症状表现(附语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