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校长的20条读书经,超实用

一位校长的20条读书经,超实用

pixabay.com

优秀的教育者同时一定是一位优秀的阅读者。校长和教师要把阅读当成积淀自己气质、素养,修炼自己精神生命的关键途径来看待。今天这位校长总结了20条读书经,内容包括了怎样读不同类型的书,如何分配读书时间,如何提高读书效率等,非常值得一读,推荐给大家。

1. 重要书我一般读三遍,第一遍快速阅读,不懂跳过去;第二遍重点阅读,同时圈画、批注;第三遍只阅读圈画重点,并做摘录。摘录内容有灵感随手写感悟、读书札记。

2. 特别难懂的书,我一般采用先读序言、诸论、后记、目录;再读网上本书书评、摘录、应用文章,最后才正式阅读。

3.普通的书,我主要采取双跳读方法,一是读书多了,一看作者引用理论、思想、观点就明白的,就跳过去:二是自认为无用章节,大致一浏览就跳过去。即采取二八读书原则,一本书最有用、最有价值的是20%内容。

4. 与教师同读一本书,定时分享读书心得;提前读,对教师导读,因导读逼迫自己读得细致、深刻。

5. 经典书目可以多次重读、品味。因阅历、经验积累,每次重读都会有意外惊喜,都有新的感悟、收获。

6. 一学期至少要啃一本难懂的理论书。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心智模式,提升自己阅读品质和理论素养。

7. 用思维导图、5R笔记法疏理、整理重点书结构、心得。

8. 再版变动大的书可以新旧版比照读。这样对作者研究渊源会有更深层次理解。

9. 理论性的书阅读时尽量运用多元思维,不要“死读”,要活读。可以对书中观点思考新的实例,可以从这个观点类比、联想提出新的观点,可以思考跨界运用,可以思考组合创新等。

10. 用“猜读”来验证自己思维,用“撕书读”来多次消化。猜读指的是有的书可以先看章节题目,自己先揣摩一下该怎样论证,后与作者论述比对;撕书读指的是把书里重要内容依次撕掉,装在口袋里反复读,觉得吃透、理解后再扔掉。

11. 在客车上或闲暇时借助冥想回忆刚读过的书,便于知识同化、顺应系统建构;读后自我追问,这本书对自己工作有何价值?书上理论如何与实践对接?这样深层追问,利于阅读转化为一种“工作力”。

12. 注重二重阅读时态切换,专注读书时是一种“显性阅读态”,遇到难懂地方可暂停下来从事别的工作,但大脑并未终断阅读,而是处于“潜在阅读态”,可能某一信息关联,让自己对书上内容一下顿悟。显性阅读态与潜在阅读态切换可以使读书不累,并且效率大大提高。

13. “用”是最好读,把读的书内化为自己语言,运用到自己工作中。

14. 与同事分享,讲给别人听,也是一种提高读书效率的方法。

15. 定期翻阅读书摘录、笔记、读后感进行二次消化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

16. 把自己周、月读书计划在朋友圈晒一下,逼自己为面子、承诺完成读书目标。

17. 珍惜节假日、星期天这二个黄金读书期,这两个时段至少要完成年度阅读计划的60%。

18. 坚持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可以把书放在自己办公桌、卧室、公文包里随时读;可以在出差候机、等车及旅途中挤整块时间静读,可以在睡前读几十页书,即睡前读。

19. 阅读一一工作一一反思(写作)一体化。阅读是输入、是思考;工作是验证、是运用、是创新,是行中知,是真知;写作是输出、是反思、是提升、是分享、是交流。工作需要读书,读书是为了更好工作,因此阅读、工作、写作是一件事三段,千万不要当成不相干的三件事。

20.阅读一一悦读一一越读。把阅读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把阅读上升为一种习惯,把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把阅读当成积淀自己气质、素养,修炼自己精神生命高度的关键途径来看待。这样,读书就是快乐着、成长着、幸福着。

学校读书会怎么就是开展不起来,这10点要素校长你掌握了吗?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教师、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我的专业成长得益于教师读书会的引领和熏陶。我从2009年开始参加教师读书会,后来又组织大学生和在职教师以读书会的形式进行专业学习。10年来,我见证了一些读书会组织得生机勃勃、风生水起,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也见过不少读书会虎头蛇尾,直至门可罗雀、偃旗息鼓。

 读书会办不好的十大原因

读书会的本质是专业学习共同体,许多教师读书会开展不好往往与以下十种因素有关。 
一是读书会的愿景和目标不清晰,缺乏长期规划,混淆专业阅读与消遣阅读,在选择共读书目上缺乏专业规划;
二是校长等领导不支持,读书会缺乏场地、时间的支持与协调;
三是缺乏真正的学术领头人,读书会成员彼此的思维“同质”,对话讨论犹如“萝卜汤熬萝卜”,熬来熬去,一个味道;
四是缺乏稳定的骨干成员;
五是没选对书,要么太深奥读不懂,要么太浅显激发不起求知欲望,要么所读内容无法与实践打通;
六是急于求成,把读书当作“吃药”,期待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七是缺乏明晰的规则,过度强调自由,导致一盘散沙;
八是过度依赖外在的制度约束或者行政推动,没有形成主动自觉的文化;
九是知行分离,为读而读,为消遣而读,读书没有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生产力;十是没坚持,面对困难不是积极寻找对策,而是退缩放弃。

办好读书会的十个要素

要组织读书会,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读书会发起者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组织读书?我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为之而付出努力?我是否有强烈的愿望和决心来做一件事?我是认真的还是一时兴起、图个新鲜?
组织读书会看似理想、浪漫,但真正要做好、产生效果,困难很多,颇为不易,而最关键的还是信心与决心。如果这几点没有想清楚,就容易虎头蛇尾,畏难退缩。除此之外,以下十个要素,非常重要。
  
校长支持是前提。要在学校组织教师读书会,没有校长的支持很难开展和长久。校长的支持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提供合宜的场所;二是号召鼓励教师参加;三是提供经费,用来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四是协调安排课程、会议等,保证读书时间;五是亲自参加,行动就是姿态,出席就是支持。
  
学术主持人是核心,骨干人员是关键。如果把读书会比作一棵大树,学术主持人是树干,骨干人员是树枝,其他人员是树叶。学术主持人的知识底蕴和学术水准要高于读书会教师的平均水平,而且被读书会的教师们认可,这样他就能在共读中带领大家的认知“飞起来”。除此之外,学术主持人还要有积极性和责任心来长期参加共读。读书会要有若干骨干人员,他们对于阅读发自内心地喜欢,除非特殊情况,都能保证参加,而且有热心和责任心,积极参与读书会的组织工作。
  
场地、时间和设备是保障。读书会的场所尽量不要选择在教室或会议室,最好设在一个舒适、幽静、雅致的空间,让大家来此感受到休闲甚至享受,有身心愉悦的感觉。每次共读建议2—3小时。超过3小时,时间太长,参与者会感觉疲劳;不足2小时,时间太短,又无法使阅读、思考和对话充分展开。读书会的场所要备有热水壶、纸杯,以便参加者饮用,要有投影仪和白板,以便展示,准备录音笔或手机,方便将录音整理成文字。更重要的是确保人手一本共读之书。
  
流程要规范。共读频率建议每周或每半月一次。间隔太短,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间隔太长,淡化阅读的效果。共读前一周(或半月)发布共读公告,布置预习题。预习非常重要,共读的水平、对话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预习的质量。
  

现场朗读非常重要。共读时,由朗读水平高者朗读,或者参与人轮流朗读。朗读其实不是简单地阅读,而是一种演绎、一种解释。有的读书会省却朗读程序直接开始讨论,我不赞成这种方式,原因一是参与者水平再高,大多数也不如经典书分析透彻,不如老老实实读懂经典书;二是大量实践证明,许多教师缺乏提前预习的习惯,如果没有现场的朗读,对话就缺乏共同的知识背景,常常跑题,甚至只是把文本作为讨论自我意见的话题或引子。
  
朗读完一章,开始讨论和对话。讨论和对话提倡自由发言,但对跑题或无效发言要及时提醒或中断。讨论完毕,学术主持人要作一个总结梳理,凸显共读主题,廓清认识误区,点评对话质量,布置下一次阅读内容,让参与者总能有新的启迪和收获。
  
规则要明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读书会要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但没有规则的自由是乌合之众。我发起的常春藤读书会拟定了章程来规范读书会,比如一年中有半数没有参加线下共读、两次未提交自我阅读故事、日常未展示阅读批注,同时满足上面三种条件者,将取消共读资格,请出共读群。
  
人数要适中。读书会最佳的人数是5—25人。不足5人,共读缺少气氛;超过25人,就很难保证每一个参与者充分对话。组织者要把探求真理当作核心目的,不要把参与者数量当成重要目标,不需因为人数多寡患得患失。把焦点过度放在他人参加与否,就容易丧失阅读和探求的自由。
  
整理文字实录。之所以要整理成文字,一是将思维的火花固化下来,二是方便因有事而未参加者学习。现在,手机软件功能非常强大,在整理文字实录时,可以通过微信或讯飞软件语音输入。做文字实录虽然有一定工作量,但整理是二次学习、是学习内化的契机。在我组织的读书会中,每次都有人抢着整理实录。
  
仪式和庆典是点缀。不断有创新,参与者就有新鲜感。读书会可以适当举办一些活动、庆典和仪式,提高读书会的品位,激发参加者的兴趣。比如在年终举办朴素而隆重的年会,表彰年度阅读人物、年度读书榜样等;在春夏组织会员集体郊游,户外阅读;邀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或报告等。

读写结合是要点。阅读要和写作结合起来。写作是思维的“体操”,书写才是真正思考的开始,不动笔墨不读书,只阅读不写作,专业发展的空间就很有限。想通了但写不出来,就是没想通;想清楚写不出来,就是没想清楚。对于不擅长写作者来说,可以从摘抄开始,逐渐养成批注的习惯。读书会还可以建立一个“打卡群”,每日阅读,随时书写,彼此交流,互相激发,让打卡成为一种像呼吸一样自然的学习方式。
  
文化是灵魂。读书会在初期需要依靠规则,但要想长期坚持必须形成内在的文化。让读书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内化为每一个参与者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一旦规则上升为文化,读书会就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会因为意外的因素而中断。
  
共读共写是形成文化的最佳途径。在我主持的新教育实验网络师范学院,为了形成“新网师文化”,我坚持写“新网师一周观察”,或者围绕某一知识点深度剖析、详细阐述,或者探讨网师学员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或者发掘网师榜样以激励鼓舞更多教师见贤思齐,这些文章或启迪智慧,或教授方法,或委婉劝勉,或直言批评,成为网师学员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通过共读共写,让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学员成为有共同愿景、使命、价值观“尺码相同的人”。此外,读书会还可以构建自己的文化符号——会徽、海报、文化衫,创办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

  组织读书会六大忌

一忌选择质量低的书。宝贵的时间用来读最有价值的书,教育经典或者真正的名家写的书是首选。经典虽然不太好懂,但直抵本质,揭示规律,历久弥新。

二忌消遣性阅读。对经典之书,宜慢读、细读,多批注,画思维导图,反复与文本对话。读得透比读得多更重要,切忌蜻蜓点水,不求甚解。

三忌行政化。读书会的权威不是领导做学术主持人,当然,如果校长真正领悟共读之书,也可以是学术主持人。

四忌不能坚持。读书会的效果和魅力唯有长期坚持,才能显现。如果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止步不前,反而会引发对读书会的误解。

五忌强制全员参加。自由应该成为读书会的核心文化之一,一旦强制参加,哪怕出发点好,也很难有理想的效果。不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多激励喜好阅读的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最关键的是让参与阅读的人有收获、有成长、有成就,这才最有说服力。当然,也不是不可以用行政的力量,理想的方法是用行政的力量要求教师们参加,但要给教师们退出的自由。

六忌知行割裂。读书会的阅读要与教育教学实践打通,不要成为屠龙之技。读书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参加者要带着实践中的困惑去阅读,通过阅读去破解教育教学中的难题。

读书会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有成长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大多数读书会要经历五个阶段:形成期、混乱期、规范期、创造期和文化期。在形成期,发起者发布信息,选择场地,招募会员等。读书会组织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困惑,如读什么书、选择什么时间、经常有人来不了、感觉不到收获等,这时就进入了混乱期。

此时,需要进入规范期,发起人与大家一起重新梳理读书会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制定清晰的规则,甚至要淘汰一些人。经过规范期,读书会重新焕发生机,阅读有序开展,活动灵活组织,甚至不断有新的创意和新点子,这就进入了创造期。


如此运行若干年,读书会的规则已经内化到参与者的灵魂中,读书的效果和价值也逐渐显现,大家已经由过去的被动参加转变为主动投入,而且,不会因为其他人的退出、不会因为地点的变迁而停止读书,甚至有的人还会创建读书会的分会,这时,读书会就进入了最理想的文化期。


来源 | 中国教育新闻网

怎么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书读了很多,没学到多少。怎么破?本文将教会你如何将书里得知识转变成自己的。

01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一本书看完,回头再想想什么也记不起来,全忘记了。又或者书看的是不少,但到头来啥也记不住,于是心里很郁闷,又跺脚又垂头丧气的。什么情况?钱也花了时间也消耗了,这书不是白读了,越想越不爽,昂首长叹,宝宝心里苦啊。

02

我爸从小身体虚弱,为了让自己更健康,30岁以后开始习武,也没拜师,一开始通过朋友找了一本武警擒拿拳自己练习,慢慢地20式学会了,后来又在新华书店买了几本关于气功和少林功夫的书籍自己研读。

我记得小时候睡一觉醒来老爸还在练武,还经常看见他练硬气功,手掌劈砖,就是电视上武警练的那种。有一次看老爸练手掌劈砖,老厉害了,一掌劈下去手掌没事,砖也没事,呵呵。不过,老爸功夫确实不错,跟别人过手从没输过,无论对方多么高大魁梧。所以,从小至今都十分崇拜老爸。

老爸怕我以后受欺负就从小教我功夫,上大学时迷上了李小龙,尤其是他的截拳道和双节棍,于是就到图书批发市场买来截拳道和双节棍的教程。晚上下了晚自习就在宿舍练双节棍,我们宿舍是8人宿舍,我练习的时候舍友们都用被子蒙着头,告诉他们打不到他们就是不信。

那几年我出门的时候都带着双节棍,算是自我心理安慰吧。我练熟了以后,宿舍一哥们叫老牛(老牛的来源是牛顿,长得像头牛反应还挺迟钝,呵呵),也想学,我就在宿舍教他,两人各站宿舍一头,我一个人练的时候大家都害怕,两人练就可想而知了。后来下完晚自习自己就跑到操场练,人家下了晚自习都到操场谈情说爱,我去练周杰棍的双杰伦,看我的命啊。


后来,也是断断续续地练,但始终没用过,光会练不会用。会练和实战差别太大了,因为没挨过几回揍练不出来好功夫。

以上说明,光会理论不实践,一点用没有。

03

老驴喜欢上了一个女孩,那女孩长得人高马大的,极其漂亮,让人羡慕不已。但追求了半天,没追到手,过了几年再问他那女孩,音容相貌都已经很模糊了,为什么会变模糊啊?因为没追到手呗,要是追到手了成为自己的女人还敢忘记啊。

其实,读书也是一样,不想办法把它追到手成为自己的估计看完后很快就忘记了。

04

为什么读书会忘记得一干二净呢?看看下面的习惯你有吗?

读书像钓鱼
读书和生活两条线
只进不出

一遍过
不动笔
只求数量
不求方法

① 读书像钓鱼

我们当地有个地方叫花庄,小时候还有水,就和小伙伴一起钓鱼,钓鱼就是一条一条的钓,零零散散的,一天下来钓不了几条。这就有点像我们看书的方式,总是习惯去记书中零散的知识点,用我们的大脑钓书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却没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所以书看后不久就忘得差不多了。

读书应该像捕鱼,一网打尽。用逻辑结构这张大网,网尽书中的主要内容,所有的重要内容用一根线就能全部牵出来。这个过程其实和捕鱼是一模一样的,要想读书高效就得学会捕鱼而不是钓鱼。

② 读书和生活两条线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读书和生活是两条平行线,没有交集,也没想过他们会有交集。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的目的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读书是读书,生活是生活,我们生活也不会有所改变,更谈不上美好。


③ 只进不出

我们从小都习惯了这种教育方式,在学校各种知识一股脑地向我们灌输,到家里家长也给我们“唠唠叨叨”,到了单位就是一个劲地学习各种讲话精神。我们总想好好学习,看书,可我们很少想过知识输出,把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领悟到的好东西说出来,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④ 

读书就是翻翻就过,懒得深入思考书中的内容,按照逻辑关系整理成自己的知识放入自己的知识库,以便用时随时提取。

⑤ 一遍过

看一遍就扔到一边,觉得看一遍这本书就算读过了。

⑥ 不动笔

读书就得动手动脚,动手记笔记,把书中的重点摘录下来,再画出金字塔思维导图加深记忆,再努力实践。

⑦ 只求数量

追求看了多少本书,以数量为荣,数量成为炫耀的资本。

⑧ 不求方法

书看了不少,理论也懂得很多,但不去探究把知识、理论变成具体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工作。

05

上述不好的读书习惯妨碍了我们有效地吸收知识,了解这些不好的读书习惯还需要了解下读书的不同层次,以便使知识高效利用。

我个人对把读书、知识的掌握程度分为7个层次,层次越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读书效果越好,掌握低层次是进阶高层次的基础。

△读书掌握测层级

①记忆
②理解
③输出
④融会贯通
⑤方法
⑥修正
⑦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记忆

记忆对读书、知识掌握的第一个层次

记忆是读书,学习的基础。我们小时候学任何东西都是从记忆开始的,学语文要背声母、韵母,还要背唐诗宋词,名家名段;学数学要被乘法口诀,然后是各种公式、函数;学英语要先背26个字母,再深入点就是背单词、背语法、背整篇课文。

记忆是进行思维、想象、思考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读书记不住,学了就忘,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理解

读书死记硬背不是目的

死记硬背容易忘记,建立在记忆基础之上的理解是读书的第二层次。

我们经常感觉思维混乱,思考问题不够透彻,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对关键的概念,关键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造成的,概念不清无法进行深度思考。

读完一本书,我们说读懂了,理解了,这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理解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明白了书中所讲的逻辑关系。

在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对理解的标准是这么定义的:
第一、可以用自己的话重述作者的观点;
第二、就作者的观点可以举出例子来,也就是举一反三。


我觉得对理解的定义还得加一点,就是能够不在别人的指导下可以独立完成所需的工作。


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应用起来就越得心应手。


输出

输出是对读书掌握程度的第三个层次

输出就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比如:我们看了一些理论书籍,研究了当前的产业形式,找出了企业发展的战略机会,并以此建立了企业战略,但我们向员工讲不明白,说不出来,说不出来怎么让大家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让大家乐意跟随你。

输出就是把自己掌握的东西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分享,或说或写或讨论。


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是对读书掌握程度的第四层次

心理学教授Barbara Oakley对融会贯通是这样理解的:知识被压缩成“块”,每一块都有一个固定的神经回路,用得越频,神经回路越牢固,就像小路越走越平坦。学新知识时,神经会自发地选择那些平坦的路径,也就是会与已有知识块进行连接,称为“融会贯通”。

原有的知识块很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连接,每个人都看到过苹果落地,但只有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当看的东西多了,懂得东西多了,就能把各类知识融会贯通起来。


方法
掌握方法才能掌握改变世界的工具

我在微信公众号是这样介绍自己和公众号的:“本人爱折腾、不安分、爱看书,喜欢从书中找办法。我不是文艺青年,也不是写手,不会文嗖嗖,我讨厌无价值的文字游戏。本公众号讨论思想、方法论、价值观,能触及方法论的文字才有意义,本质上只有信仰、使命、方法能改变世界。”

这段文字介绍了我的公众号的定位,在公众号发布的原创内容不仅要说明理论更重要的是要介绍方法,只有掌握方法才能掌握改变世界的工具。

如果把知识掌握程度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没有把理论变成方法,那理论在现实面前会无比苍白。


修正

把知识变成方法后

用这些方法来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对方法、理论进行修正。


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对学到的知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的打磨、修正,最后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

06

最后根据对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层次的要求,介绍下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具体方法:


建立金字塔思维导图

一本书最重要的在于:内容关键词、关键句和逻辑关系,对读过的书建立金字塔思维导图的目的就是便于记忆,在对全书主要内容进行理解的基础上,用逻辑关系把整本书的内容串联起来。

建立金字塔思维导图后,就能够按照自己的语言依据建立的逻辑关系把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复述出来


写作

我觉得写作是最重要的输出方式,自己写的东西更不容易忘记。请大家一定不要误解我写了这些文字就觉得我比别人懂得多,比别人厉害,就能自称老师,其实不然。我写东西的目的就是想把我了解的,也许不太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因为我坚信知识共享是互联网真正强大的力量。哪儿说的不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写作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深度思考和学习的过程。

我1月19号在公众号发布了第一篇原创文章《深度思考决定人生》,没想到文章发布以后被各大公众号争相转载。这篇文章不知道写得多费劲,我写东西有个习惯,就是先把内容写在纸上,然后一个字一个字敲到电脑上,晚上从9点钟一直写到凌晨2点,第二天又电脑前敲了半天。因为不写在纸上,直接在电脑上敲,啥也写不出来。

后来由于这种写作方式太浪费时间,就略作改进。首先在纸上把整篇文章的树干、树枝写出来,文章到了树枝这个层面就知道写什么了,剩下的就在电脑上敲打文章的树叶。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

写文章是深度思考的过程,它能把潜藏在大脑各个角落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每个人都会时常迸出来一些灵感或观点,若不记下来,过会都忘了。忘了真是太可惜了,后来当我突然脑子闪现一个灵感或观点我就拿本记下来,比如之前写的文章标题,《深度思考决定人生》,《干死你的都是局外人》,《效率从管理自我开始》,《我理解的互联网精神实质和盈利模式》等等,一方面这些灵感和观点是我写作的来源,更重要的是我能通过这个观点可以学到一大片知识,这些观点就像窗户上的小孔,看着小走进它能看到外面一大片世界。


带问题读书

问:青春痘长在哪儿不担心?

答:长在别人脸上不担心。

没长在自己脸上担心什么,读书其实也一样,我们看到别人写的书都是解答别人心中的疑惑或者是问题,别人的问题自己肯定不担心,所以看别人写的书会容易忘记,印象不深刻。

但带问题读书就不一样了,自己心中有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读书寻找解决办法,答疑解惑,这样读来的内容恐怕一辈子也忘不了。


把知识变成方法

读书的时候要常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些内容对我的生活有什么用?努力把读到的内容变成指导生活,实践的方法。书中的内容用过几次就变成自己的了。

坚信信仰、使命、方法才能改变世界,信仰是你对什么坚信不移,使命是对信仰肩负的责任,方法是完成使命的工具,改变世界三者缺一不可

坚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1.目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
   课改以来,我去过一些学校,接触了很多教师,应当说,许多教师的学养都达到了较高的层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青年教师的专业追求意识,可以说,这批教师的理论素养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最好的。他们的特点是读书的领域宽,积累丰厚,有较扎实的哲学、思想文化史功底;他们对中外教育理论,特别是现代外国教育理论极感兴趣(个别教师甚至能读原著);他们的写作能力一般比较强,能够利用各种渠道发表独到见解。虽然他们的教学工作繁忙,但仍以极大的精力关注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与此相反,也有相当一些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仍未达到最起码的要求。一些教师不但严重缺乏专业意识,对一切需要接触的新事物,也充满抵触情绪;特别是对课改,他们始终有一种莫名的怨愤。去年曾看到一些言论,很惊讶也很困惑。例如,有老教师撰文批评新教材,不是理性地分析教材的结构、选文及编排水平,而是埋怨用新教材得“重新备课”,嫌新课文多;有教研员说,用旧教材,编“教辅”卖钱,剪刀浆糊加网络下载就够了,换新教材,还得看一遍再编;也有教师公开叹息,靠以前的教案混了多年,“没想到一夜之间成了废纸”等等。这些,都令人无法理解。如果以这样一种态度来教学,休说教学改革,放在过去,有没有资格当教师尚且还是个问题。
   应试教学模式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教学经历的老师都清楚,辅导高考学生未必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但是有可能需要教师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而目前通行的评价方式误导了教师,使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无所作为。有些教师仅仅因为所带班级高考成绩好,便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甚至“特级教师”,这比钻研学科教学、增强专业素养、形成一定的学术背景要容易得多。这些年我注意到,一些教师除了谈高考,对教育、教学领域其他东西几乎没一点兴趣;有些教师听学术报告,只要听到谈教育理想或教育理论,立刻站起来退场;某市许多教师公开要求学校直接发“书报费”,不要再凭票据报销,因为他们根本不想买书订杂志;有一回听说某校教师买了不少史书,我大为推崇,在一些场合说起此事,不料有知情人大笑不止,原来,那所学校语文教师正在编一套“高考文言文选读”,他们买书是为了编“教辅”……
   又如,一些高师毕业生对从事教学工作缺乏长期打算,同时又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专业优势,眼高手低。其实,在应试教学成风的当今,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受到影响。我们注意到,一些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知道本专业知名学者的姓名,对一些很重要的专著,也茫茫然无所知;绝大部分来应聘的毕业生,在高校四年或七年连一篇短文也没发表过(他们最重要的经历就是三四个星期的实习)。我同时还注意到,中文系毕业生的历史、哲学知识普遍缺乏,书上没有的东西,不知道到哪里去找。
   我已经不敢往下说了。还有的同行告诉我,一些基层学校情况更严重。形成这种状态的因素很多,也比较复杂。不过我认为,不能简单地把板子打在教师身上,也不能一股脑地把原因都推给社会。
    2.当务之急,是树立自觉学习的观念
   同样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在一些学校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反应。有些教师认为,用新教材是挑战,如果学科教学没有一点难度和高度,不但毁了学生,最终也毁了教师。这些教师读书多,爱思考,肯钻研,有自己的追求。可是这样的教师目前在学校所占比例并不高。
目前最需要做的事,可能还在于树立一种自觉学习的观念。教师需要认清形势,端正思想,确立专业意识。我们干脆把话说得更直白一些:专业水平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如果教师在专业上没有“两下子”,怎么能把课上下来?
   然而目前很多教师既缺乏这样的意识,也缺乏一个学习环境。经常听到一些学校打击压制教师自觉学习的例子。有几位青年老师说起,因为在业余时间读了一些教育理论书,发现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的问题,提了些建议,引起了教师的共鸣,校长却因此不快,罗织罪名,打击报复,大会小会都吹风暗示,煽动学生家长攻击教师的教学方法。如果学生成绩不好,校长就煽动家长说,教师可能只顾自己看书了,让家长来攻击教师的读书。奇怪得很,有些教师理论基础比较好,竟也让领导不快。这些校长自身专业水平较低,有的并不具备从事教育教学的素质,也无心把自己从外行变为内行,在他们眼里,学校是刮钱捞钱的名利场,是加官进爵的阶梯,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跑官捞钱。这样一批不学无术、不作为者来管理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不少学校,除了外行领导内行、业务差者领导业务精英之外,还多一条:职业道德差的人管理品德高尚的教师。这种导向,就是宣扬不读书、不思考,就是倡导“奴才精神”,就是公开地鼓吹专制文化。
   在这种风气下,专业水平高的骨干教师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用,无法成为课改的核心力量。时下高考成绩成了一些学校“管理”教师的法宝,有的学校甚至搞“末位淘汰制”,逼使教师参与恶性竞争。当全体教师都上了应试的轨道、疲于奔命时,一些校长反而轻松了,他也就不用再担心管理水平低、缺乏专业修养而被嘲笑了,从此万事大吉。这种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学校中,严重地干扰教师的读书和学习。
   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规定也会干扰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前些年,不知哪来一阵风,流行“统一教案”,而且给使用“统一教案”的教研组、备课组发重奖。我对此很不理解。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课堂教学设计有自己的主张,而且课堂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学生也未必适应这种统一的教学方案(如果这样做行之有效,中小学只要把远程教育模式搬过来,全国只要几十名教师就够了)。这类做法,是对教师作用的漠视,表现出对教师专业作用的贬低——当然,也暴露出某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无知。
   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认识差距。因为遇到过挫折,因为工作安排不理想,因为对领导有意见,因为同事猜忌——有些教师总是诉说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作为自己不读书、不学习的理由。
   其实,教师把不读书、不学习归咎于学校也没有道理。对一个有自觉学习意识的教师来说,永远会有动力,永远会有时间,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事。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以读书为业,我们目前可能做不到(也没有必要),但认真读几本书,读通了,读透了,有了新的思维方式,新天地就在眼前出现了,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也就从这里体现。读书、学习,是人生需求,而不应当仅仅为了文凭(当今中国,获得文凭也真不难)。目前是中国教育有史以来教师学历最高的时期,可是却是教育界较混乱的时期,真是耐人寻味。
   所以,在读书、学习问题上,可以公开地鼓吹“利己”意识,不要说大话,放空炮。教师有了自觉学习的意识,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3.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问我教师生涯中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是什么,一时很难回答。很多事都使我获益。对一个有自觉学习意识、想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教师而言,工作和生活的一切,都会对他有所启迪。
   年近退休,回顾自己的教学经历,教训比经验多。有人声称教师的教育、教学不能失败,否则误人子弟云云,其实是大言惑众,因为这种观点本身就违背了认知规律。二十多年来,我逐渐明白,在教学中,既要尊重规律,也必须创新。如果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他的学生也不会有多大的出息。教师要把培养创新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每节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情境以及教师的状态都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不能因循守旧,照搬照套。在教学中只有不唯书、不盲从,独立思考,才会有更多的发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是他读书和实践的结晶,即使是借鉴来的,也会有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并非是刻板的教学模式本身能包含的。
   我想,多年以来,我一直能作为一个学习者,保有学习意识,也许是自己能取得一些长进的重要原因。我一直建议学校以“学习委员会”取代“学术委员会”,教师老老实实读点书,提高自身素质,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硬充理论家、学者去吓唬同行。
   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克服功利意识。不久前,有几位青年教师问我怎样才能成为特级教师,甚至有一位直接问“怎样才能出人头地”,这让我不知说什么是好。我建议青年同行不要追求成名成家,做任何工作都不能注重功利,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更是如此。也许问者会觉得这样的回答南辕北辙,然而我说的是真心话。我建议他们最好能趁着年轻、精力旺盛时,多读一些书,读得“杂”一些,有条件的,多读点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打好底子。此外,还有件事必须做,即积累你的教训,总结你的经验。我在1985年到1987年那三年里,几乎每天写一两则笔记。这些笔记记录了教育、教学中的体验,大多只有四五百字,有叙事,也有感悟,还有一些是设想、杂感。我从自己的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我把这些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仅此而已。多年后回头看这些笔记,我发现当年的观察和思考很有价值,特别是我关注的一些教育、教学细节,日积月累,最终形成了一系列想法。教师的工作是实践型的,很紧张、很具体、也很琐碎,不大可能形成很深的理论背景,写专业论文的机会也不太多,但是教师的经验体会远比从事理论研究的人要多,为什么不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呢?我曾向一些同行提出这个建议,经常性地写“教学一得”或教学随笔,因为这种形式不拘一格,要求不高,比教学论文好把握,对教师的积累发展也有价值。
   青年同行要戒浮躁。现在文教领域风气不太好,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急功近利。有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上刚有些想法,马上就吹成了经验;事情还没做完,报刊上就吹出来了,甚至书也出版了;校长急于要成绩、要成果,作为自己升迁的“政绩”。在这种情势下,教师要有负责任的态度,不能随机起哄,因为我们的工作直接面对学生,不能把这种背弃学习原则的恶习传染给下一代。
   此前写过一篇《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讲述了我的愿望,实际上已经谈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认为,比起“研究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要求实在不算高,希望同行朋友能朝这个方向努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长读书会预告】全国自主教育第四期校长读书会预告
2.2 目标评价理论与教学目标评价
阅读|经典书籍的阅读方法
年盈利500万+的机构校长都读了这10本书!
教师职业规划书
体验名校理念 拓宽管理思路 提升实际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