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52种致癌植物齐全图解备忘录第二部

27.结香

植物名称:结香

学  名: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

别  名:黄瑞香、打结花

科  属:瑞香科 结香属

    分布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及 河南、陕西等地。喜湿润凉爽气候,尚耐 寒,适生于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根肉质不 耐积水。 落叶灌木,高约2m,丛生。枝粗壮, 每枝常分生3小枝,质柔韧,棕红色,皮 ?L明显。叶互生,椭圆状倒披针形,两面 被毛。头状花序枝端腋生,花黄色,芳 香.花被筒状,外被白长柔毛,花期3~4 月。扦插和分株法繁殖。扦插在2月下旬 至3月进行,春季发芽前分株。主要病虫 害有病毒性缩叶病、白绢病、褐刺蛾等。 结香柔枝长叶,花多而成簇,芳香,先叶 开放,分外醒目。宜庭园栽植,也可盆栽 观赏。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落叶观赏灌木类,药用或绿地植物(绿地植物对人的健康无任何影响)

 


28.狼毒

植物名称:狼毒

学名:Stellera chamaejasme

别名:断肠草、华北地区的百姓俗称“闷头黄花”。

科属:瑞香科 狼毒属

花期:5—6月。

分布: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坡草丛中,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南及青海、甘肃等。

多年生草本,丛生,高20-50厘米,头状花序。花冠背面红色,腹面白色。叶互生,无柄,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全缘,无毛。生长于高海拔的山坡和牛场。

植物形态:

①瑞香狼毒,又名:断肠草、打碗花、山丹花、闷头花、一把香。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

②白狼毒为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干燥根,都切成类圆形的块片。 狼毒大戟又名:猫眼花根、东北狼毒。

狼毒花多见于我国的东北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其根、茎、叶均含大毒,可制成药剂外敷,能消积清血。亦可做农药,用以防治螟虫、蚜虫。但人畜绝不能食之。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极强,能适应干旱寒冷气候,周围的草本植物很难与之抗争。

狼毒花在我国某些地区,现已被视为草原荒漠化的一种灾难性的警示,一种生态趋于恶化的潜在指标。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类,药用纤维植物或观赏用、(用于盆栽摆花植物应引起注意)


29.黄芫花
植物名称:黄芫花
英文名:Lowdaphne Stringbush Flower and Leaf
别  名:河朔荛花、荛花、北芫花、芫蒿、药鱼梢(北京)、黄闷头花(河北)、叩皮花、野雁皮、雁皮花、羊冤冤、痒眼花、黄雁雁
科  属:瑞香科 荛花属
    落叶小灌木,枝细长,老枝棕黄色,嫩枝绿色。叶片披针形,光滑无毛,上面灰绿色,下面稍浅,核果卵圆形。黄芫花 与芫花相似,但多单朵散花,长0.8~1.2cm,直径约1.2mm。花被筒黄色,疏被短柔毛;花盘上是1枚鳞片;花柱很短。气微香。
    产中国广西、云南、四川、西藏等省区。印度、尼泊尔、阿富汗也有。落叶灌木,小枝、叶和花密被灰黄色柔毛或绢毛;花黄色,短穗状花序或组成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筒顶端4裂,雄蕊8枚,2轮,花盘鳞片1枚,线形,子房具柄,有纤毛;果实黑色,包被于宿存的花萼筒下部,具绢毛。花入药,有毒,可利水、破积和祛痰。茎皮纤维可造纸。②了哥王,又称南岭荛花、地棉皮、赤坡,产中国南方各省区,中南半岛至印度也有。灌木,小枝、叶和花无毛,花黄绿色,短总状花序,雄蕊8,2轮,花盘鳞片深裂为2~4个,果实鲜红色或暗紫色。根和叶入药,能清热解毒,破结散瘀;种子榨油可制皂,亦可毒鱼;茎皮纤维为造纸和人造棉原料。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落叶小灌木类,用于药用、土农药、纤维植物。



30.了哥王

植物名称:了哥王

英文名:Indian Wikstroemia

拉丁名:Wikstroemiaindica(L.)C.A.Mey.

别  名:南岭荛花

科  属:瑞香科荛花属

植物形态:

常绿小灌木,高达1m,全株光滑。茎红竭色,皮部富纤维。叶对生,纸质,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5cm,宽8~15mm;几无柄。花黄绿色,数朵排成顶生的短总状花序;花被筒状,顶端4裂;雄蕊8,2轮;子房椭圆形,顶部被毛,柱头大,近球形。浆果卵形,长约6mm,熟时鲜红色。花期5~9月,果期6~12月。

生于村边、路旁、山坡灌丛中。主产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南、贵州。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常绿小灌木类,用于药用、杀虫剂、纤维植物、油脂植物 。

   

 


31.土沈香

植物名称:土沈香

学 名: Aquilaria sinensis

英文名:Incense Tree

別名:水佟⒚巯闶鳌⑴恪啄鞠恪⒀老闶

科属:瑞香科 土沉香属

土沈香为常绿或半落叶性乔木,叶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常跟红树林植物混生在一起,所以也算是广义的红树林植物。因为木材含有树脂,燃烧会有香味,可以作为沈香的代用品,所以叫做『土沈香』。全珠含有毒性乳汁,若不小心碰触眼睛会失明。

叶互生椭圆形,似榕树。雌雄异花具香气,朔果细小呈球形,具有三列深沟,为其特征。受伤时会流出具毒性之白色乳液,为耐盐的红树林伴生植物。绿叶于春天转红,成片生长时宛如平地枫红,但族群数量已日渐稀少。

盛产于华南,包括海南、广东、广西、台湾、云南,与南洋出产的品种(Aquilaria agallocha)亲缘甚近,但不完全相同,故前者为称土沉香,后者称为沉香,由于前者产量少,故亦以前者较为矜贵。牙香树高约10米的中等乔木,树干灰色,小枝及被细小及柔软的毛。叶呈卵形及短柄,长约7厘米。叶面有革质,故底面光亮。长有黄绿色细花且有微香。每年5月聚生成簇由枝叶末端及叶腋生出,结成木质蒴果、扁及如卵形,长2.5厘米及长满灰色短毛,成熟时转成黑色。

土沉香是香港原生稀有的双子叶植物。因为树脂带有香气,被制成岭南名贵的香料,在宋朝时,在沙螺湾和沙田被大量种植作为经济树,且具有药用价值。由于土沉香在中国内陆遭到任意砍伐,因此属于易危品种,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树种。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常绿或半落叶性乔木类,用于药用、肥皂、打字蜡纸原料等     



32.细轴芫花
植物名称:细轴芫花
别名: 细轴荛花、野棉花(广东、广西)、地棉麻(广西)、野发麻(福建)、狗颈树(浪头岛)、石棉麻、册皮棉(广西博白) 
科 属:瑞香科 荛花属
描述: (原变种)(Wikstroemia nutans Champ. var. nutans) 
灌木,高1-2米或过之,树皮暗褐色;小枝圆柱形,红褐色,无毛。叶对生,膜质至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6 (-8.5)厘米,宽1.5-2.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白色,两面均无毛,侧脉每边6-12条,极纤细;叶柄长约2毫米,无毛。花黄绿色,4-8朵组成顶生近头状的总状花序,花序梗纤细,俯垂,无毛,长约1-2厘米,萼筒长约1.3-1.6厘米,无毛,4裂,裂片椭圆形,长约3毫米;雄蕊8,2列,上列着生在萼筒的喉部,下列着生在花萼筒中部以上,花药线形,长约1.5毫米,花丝短,长约0.5毫米;子房具柄,倒卵形,长约1.5毫米,顶端被毛,花柱极短,柱头头状,花盘鳞片2枚,每枚的中间有1隔膜,故很像有4枚。果椭圆形,长约7毫米,成熟时深红色。花期春季至初夏,果期夏秋间。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常绿灌木类,用于药用、纤维植物。
  

 


33.苏木
植物名称:苏木
学 名:Lignum Sappan
英文名:Sappan Wood.
别  名: 苏方木、红柴。
科  属: 豆科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树干有刺。二回羽状复叶互生,有锥刺状托叶,叶轴有棘刺;羽片9~12对,小叶10~15对,密生;小叶长方开长15~20mm,宽6~7mm,先端钝崦微缺,基部偏斜,两面近无毛,有腺点;无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裂,略不整齐;花瓣5,黄色,最下1片较小,雄蕊10,花丝下半部密被绵毛;子房线状披针形,密被短绒毛。荚果偏斜倒卵形,扁平,木质,顶端斜截形,有喙,红棕色,有光泽。花期6~9月,果期次年夏季。
 生于高温多湿、阳光充足和肥沃的山坡、沟边及村旁。产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类,药用、绿地植物(绿地植物对人的健康无任何影响)、染料等

 


34.广金钱草
植物名称:广金钱草
英文名:Snowbellleaf tickclover Herb 
别  名:落地金钱草、假花生、山地豆。
科  属: 豆科 山蚂蝗属
植物形态:半灌木状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或平卧,密被黄色长柔毛。叶互生,小叶1~3,近圆形,长2.5~4.5cm,宽2~4cm,先端微缺,基部心形,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侧脉羽状;叶柄长1~2cm;托叶1对,披针形,长约0.8cm。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苞片卵状三角形,每个苞片内有花2朵;花萼钟开,萼齿披针形,长为萼筒的2倍;花冠紫色,有香气。荚果被短柔毛和钩状毛,荚节3~6。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于山坡、草地、灌丛中。主产广东。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半灌木状草本植物类,属药用植物

 


35.红芽大戟
植物名称:红芽大戟
拉丁名:Knoxia corymbosa Willd.
英文名:Knoxia Root, Peking Euphorbia Root
别名  :红大戟、邛钜、紫大戟、下马仙、京大戟、南大戟、红毛大戟、红芽戟。
科属:茜草科 红芽大戟属
多年生草本,生林下或灌丛中。块根药用。有小毒。泻水逐饮,消肿散结。高0.3~1米。块根通常2~3个,纺锤形,红褐色残棕褐色,直径0.5~2厘米。茎直立,分枝少或不分枝,小枝具2行小绒毛;托叶通常4枚,与叶柄合生,呈刚毛状。叶对生;有短柄或几无柄;叶片长椭圆形成线状披针形,长2~10厘米,宽0.5~3厘米,先端窄或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短茸毛,,尤以脉上为多。顶生聚伞花序;花两性,淡紫红色或有时白色,无柄;花萼4齿裂;花冠筒状漏斗形,长2~3毫米,喉部密被长毛,先端4裂;雄蕊4,花丝线形,长约1毫米,花药长圆形,黄色;子房下位,2室,花柱细长,柱头2裂。果实卵形或椭圆形,有4~8棱。种子2枚,具有肥厚的珠柄。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于低山坡草丛中的半阳地。分布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类,属药用植物

 


36.猪殃殃
植物名称:猪殃殃
别名:拉拉藤、锯锯藤、细叶茜草、锯子草、小锯子草、活血草、小禾镰草、锯耳草、三宝莲、齿昆草、锯锯草
科属:茜草科 拉拉藤属
猪殃殃为多枝、蔓生或攀援状一年生或越年生杂草,直根系,高通常20~35厘米;茎有4棱,棱上、叶缘和叶下面中脉上有侧生小刺毛。叶通常6~8片轮生,偶有4~5片,近无柄;叶片纸质或膜质,线状披针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1~5.5厘米,顶端有针状凸尖头,基部渐狭,1脉,干时常卷缩。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常退化至单花;花3~7月开放,黄绿色或白色,4数,有纤细的花梗;花萼被钩毛,顶端近截平;花冠辐状,裂片长圆形,长不及1毫米,镊合状排列。果干燥,有1或2个近球状的分果片,直径达6毫米,密被钩毛,果梗直而粗壮,长达2.5厘米。 
生于荒地、菜园、路旁、田边土壤肥沃处。除南海诸岛外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日本、朝鲜和巴基斯坦均有。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草本植物类,属药用植物或野外杂草

 


37.黄毛豆付柴
植物名称:黄毛豆付柴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草本植物类,属药用植物

 


38.假连翘
植物名称:假连翘
拉丁名:Duranta repens Linn
学  名: Duranta repens ‘Variegata’
别  名:篱笆树、花墙刺
科  属:马鞭草科 假连翘属
产地分布: 
原产墨西哥至巴西,中国南方广为栽培,华中和华北地区多为盆栽。 
形态特征: 
假连翘为观花、观果植物。终年开放着蓝紫色或白色小花,入秋后果实变色,着生在下垂长枝上,十分逗人喜爱。可盆栽布置厅堂,也可地栽作庭院绿篱或丛,栽为灌木群。
假连翘直立常绿灌木,高2~3米。枝无刺或有刺,常下垂或卧地。叶对生或轮生,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6厘米,先端短尖或浑圆,基部楔尖,边缘在中部以上有锯齿。总状花序腋生,排成一顶生的圆锥花序,柔弱而扩展;长约10厘米,花常生于中轴的一边;萼管状,5裂,裂齿尖而小;花冠5裂,裂片不等,紫蓝色或白色,径约1厘米;雄蕊4,内藏,花丝短,着生于冠管的中部;于房8室,每室有胚珠1颗。肉质核果卵形,橙黄色,有光泽。为扩大的萼所包围。花期5-10月。
栽于路旁、园边。分布广东、福建等地。果实入药,治疟疾、跌打肿痛;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小灌木植物类,属观赏植物(用于盆栽摆花植物应引起注意)。 药用

 


39.射干
植物名称:射干
学名:Belamcanda chinensis(L.)DC.
英文名:RhizomaBelamcandae
别  名:金扁担、蝴蝶花、乌扇(《滇南本草》、扁竹、兰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扁竹根、紫金牛、野萱花、地萹竹、较剪草、黄花扁蓄、开喉箭、黄知母、冷水丹、冷水花、扁竹兰、金蝴蝶、金绞剪、紫良姜、铁扁担、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山蒲扇、剪刀草、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
科  属:鳶尾科 射干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以野生为主。具有清热解毒、降气祛痰、散血消肿之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流感。 射干不但入药,而且还是名贵花卉,是外贸出口产品。
      射干高0.5~1.5m。根状茎横走,呈不规则结节状,外皮鲜黄色,生有多数须根。茎直立,下部生叶。叶二列,嵌迭状排列,宽剑形,扁平,长约70cm,宽2~4cm,绿色,常带白粉,先端渐尖,基部抱茎,两面无毛,叶脉平行。聚伞花序伞房状顶生;总花梗和小花梗基部具膜质的苞片;花橘黄色,直径3~4cm,花被片6,椭圆形,散生暗红色斑点,内轮3片较外轮3片略小,基部渐狭,合生成短简状;雄蕊3,著生在花被片基部;子房下位,3室,花柱棒状,柱头膨大,3浅裂,被短柔毛。蒴果三角状倒卵形至长椭圆形,有3纵稜,成熟时沿缝线3瓣裂,每室有种子3~8枚。种子黑色。近球形,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8~9月。
    生於原野草地、山坡路边、水边或沟边,但一般常栽培供观赏用。台湾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类,属观赏植物以野生为主(用于盆栽摆花植物应引起注意)。 药用、兽药

 


40.鸢尾
植物名称:鸢尾
学 名:Iris tectorum
英文名:RoofIrisRhizome 
别 名: 蓝蝴蝶、土知母、铁扁担、紫蝴蝶、紫罗兰、乌鸢、扁竹花
科  属:鸢尾科 鸢尾属
     鸢尾叶片碧绿青翠,花形大而奇,宛若翩翩彩蝶,是庭园中的重要花卉之一,也是优美的盆花、切花和花坛用花。其花色丰富,花型奇特,是花坛及庭院绿化的良好材料,也可用作地被植物,有些种类为优良的鲜切花材料。
  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高约30-50公分。根状茎匍匐多节,粗而节间短,浅黄色。叶为渐尖状剑形,宽2-4公分,长30-45公分,质薄,淡绿色,呈二纵列交互排列,基部互相包叠。春至初夏开花,总状花序1-2枝,每枝有花2-3朵;花蝶形,花冠蓝紫色或紫白色,径约10公分,外3枚较大,圆形下垂;内3枚较小,倒圆形;外列花被有深紫斑点,中央面有一行鸡冠状白色带紫纹突起,花期4~6月,果期6~8月;雄蕊3枚,与外轮花被对生;花柱3歧,扁平如花瓣状,覆盖着雄蕊。花出叶丛,有蓝、紫、黄、白、淡红等色,花型大而美丽。蒴果长椭圆形,有6稜。变种有白花鸢尾,花白色,外花被片基部有浅黄色斑纹。
    生于林下、山脚及溪边的潮湿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主产广东、广西、四川。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多年生宿根性直立草本植物类,属观赏植物(用于盆栽摆花植物应引起注意)

 


41.银粉背蕨
植物名称:银粉背蕨
学  名:Aleuritopteris argentea (Gmel.) Fée
别 名:通经草、金丝草、铜丝草、金牛草
科  属: 中国蕨科 粉背蕨属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4-29厘米。银粉背蕨株型小巧,叶形奇特,质硬有光泽,叶背银白清晰,其适应性很强,是难得的一种小型蔗类。它属蕨科粉背蕨属植物,根状茎直立或斜升,外被红棕色边的亮黑色披针鳞片,叶簇生,表面暗绿,背面有银白色或乳黄色粉粒,叶呈五角星状,羽片基部彼此相连或分离,顶生羽近于菱形,侧生羽片又为三角形,叶柄栗褐色,有光泽。
    此植物在我国南北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日本、朝鲜及远东地区都有,为石生蕨,多生于石灰岩缝隙中,性喜阳也耐阴,耐寒也耐旱,喜生长在疏松的钙质土壤中,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也能生长。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类,也可作为观赏植物(用于盆栽摆花植物应引起注意)。药用、钙质土指示植物 
银粉背蕨   药用、钙质土指示植物

 


42.黄花铁线莲
植物名称:黄花铁线莲
拉丁名:Clematis intricata Bunge
别  名:狗豆蔓、萝萝蔓、狗断肠、透骨草
科  属:毛茛科 铁线莲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茎攀援,多分枝。叶对生,二回羽状复叶,灰绿色。聚散花序腋生,通常具2-3花,花萼黄色4枚,雄蕊多敬。瘦果顶端宿存羽毛状花柱,长达5厘米,瘦果多数聚集呈丝绒般球状。花期7-8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丘陵、低湿地、沙地及田边。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用途:全草入药,有微毒,能祛风湿;外用主治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常将全草捣烂加白矾涂患处可治牛皮癣。果实可供观赏。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类,属观赏植物(用于盆栽摆花植物应引起注意)。药用

 


43.金果榄
植物名称:金果榄
科  属:防已科
英文名:Arrowshaped Tinospora Root
别  名:金楛榄(《药性考》)、金苦榄(《柑园小识》)、地胆、天鹅蛋(《分类草药性》)、九牛胆、铜秤锤、金银袋(《广西野生资源植物》)、金榄(《陆川本草》)、地苦胆(《四川中药志》)、地蛋、破石珠(《湖南药物志》)、金牛胆(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山茨菇、九牛子(《江西草药》)、黄金古(《广西中草药》)、九龙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雪里开(《江西草药》)
植物形态:
缠绕藤本。茎粗糙、有槽纹。叶互生,箭状披针形,长7~13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箭形或戟状箭形,两面被短硬毛。花近白色,单性异株,总状花序;萼片6,花瓣6;雄花雄蕊6,较花瓣长;雌花花瓣较小,匙形;退化雄蕊棒状,心皮3~4。核果近球形,红色,内果皮坚硬,背线具不明显的疣状突起。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生于疏林、灌丛中或石隙间。主产四川、湖南、广西。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常绿缠绕藤本类,药用

 


 44.曼陀罗
植物名称:曼陀罗
学名 Datura stramonium L.
别  名:天使的号角、魔鬼的喇叭
科  属:茄科、曼陀罗属
    一年生草本。花、叶、种子均可入药。分布在全国各地,叶有麝香味;花喇叭状,气味独特;蒴果上有尖刺。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的波状浅裂或疏齿,具长柄。脉上生有疏短柔毛。花单生在叶腋或枝叉处;花冠漏斗状,白色至紫色。蒴果卵圆形,表面有硬刺,熟时四瓣裂。种子稍扁肾形,黑褐色。分为大花(白花)曼佗罗、红花曼佗罗、紫花曼佗罗等种类。
     茎直立,高1~2m。叶宽卵形,先端渐尖,基部不对称楔形,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浅裂,裂片三角形,脉上有疏短柔毛。花萼筒状,有5棱角,长4~5cm;花冠漏斗状,长6~10cm,上部白色或紫色;花药长3~4mm。蒴果直立,卵球形,长3~4cm,表面生有坚硬的针刺,成熟后4瓣裂。种子黑色。
     曼佗罗花全株有毒,以果实以及种子毒性最大,干叶的毒性则比鲜叶小,其叶、花、籽均可入药。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它的作用是使肌肉松驰,汗腺分泌受抑制,因此古人将此花所制的麻醉药取名为“蒙汗药”。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类,属观赏植物(用于盆栽摆花植物应引起注意)。药用、兽药、土农药、工业用油等

 


 45.三梭
植物名称:三梭
英文名:Common Burreed Rhizome
科  属:黑三棱科
别  名:芩根(《抱朴子》)、京三棱(《开宝本草》)、红蒲根(《本草图经》)、光三棱(《药材资料汇编》)、黑三棱(《救荒本草》)、芩草(《字林》)、三棱草(《千金翼方》)
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高60-120厘米;叶线性,宽2-3厘米,长50-100厘米;花被片三枚,白色;聚花球果头状。浅水池塘,湖边生长。全国广布种。全植物为优良饲料。 
主产于江苏、河南、山东、江西等地。冬季至次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切片生用或醋炙后用。
三梭 ; 苦,辛。 肝,胃。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类,属药用植物

 


46.红凤仙花
植物名称:红凤仙花
别  名:指甲草、透骨草、金凤花、洒金花
学  名:Impatiens balsamina Linn.
英文名:Garden Balsam
科  属:凤仙花科
     凤仙花,又名指甲花、染指甲花、小桃红等。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凤仙花属凤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产中国和印度。
     凤仙花茎高40-100厘米,肉质,粗壮,直立。其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白黄、洒金等,善变异。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凤仙花多单瓣,重瓣的称凤球花。据古花谱载,凤仙阴200多个品种,不少品种现已失传。因凤仙善变异,经人工栽培选择,已产生了一些好品种,如五色当头凤,花生茎之项端,花大而色艳,还有十样锦等。根据花型不同,又可分为蔷薇型、山茶型、石竹型等。凤仙花的花期为6-8月,结蒴果,状似桃形,成熟时外壳自行爆裂,将种子弹出,自播繁殖,故采种须及时。
     凤仙花种子亦名急性子,茎亦名透骨草,均可入药,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之功效。鲜草捣烂外敷,可治疮疖肿疼、毒虫咬伤。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类,属观赏植物(用于盆栽摆花植物应引起注意)。 凤仙花(种子)可药用、榨油 

凤仙花(种子)药用、玩赏、榨油

 


47.剪刀股
植物名称:剪刀股
学名:Ixeris japonica (Burm. F.) Nakai
别  名:假蒲公英(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蒲公英(《广西药植名录》、低滩苦荬菜
科  属:菊科 苦荬菜属
植物形态:
剪刀股,多年生杂草,无毛,具匍茎。花茎直立,高10~30厘米,稍呈乳白色。基生叶排列成莲座状,叶质薄,长圆状披针形或倒卵圆形,或篦状椭圆形,长5~15厘米,宽1.5~3厘米,全缘或具稀疏的锯齿或下部呈羽裂状;有柄;花茎上的叶很少,仅1~2枚,全缘;无柄。头状花序1~5枚,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圆筒状,无毛,外层苞片极短小,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钝,边缘干膜质;花黄色,花冠舌状,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黄色;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黄色,花后卷曲。瘦果长圆形,扁平,具短喙,成熟后红棕色;冠毛白色,细软。花期4~5月。生于海边、路旁及荒地上。分布华东及中南各地。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多年生杂草类,属药用植物

 


48.坚荚树
植物名称:坚荚树
拉丁名:Viburnum semperuirens D. Doch
别  名:白花坚荚树
科  属:忍冬科
常绿荚蒾 常绿灌木,高可达4m。树皮褐色,当年生枝淡黄色或灰褐色,四角状,去年生枝变紫褐色或灰褐色,近圆柱状。叶对生;叶柄长5-15mm,带红紫色;叶片革质,叶椭圆形至椭圆状卵形,有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4-12cm,宽2.5-5cm,先央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至钝形,长4-12cm,宽2.5-5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渐狭至钝形,有时稍圆,全缘或上部具少数浅齿,上面有沟泽,下面有微细褐色腺点,侧脉3-4(-5)对,最下一对伸长而多少呈离基3出脉状,上面深凹陷,下面明显凸起。复伞形聚伞花序顶生,直径3-5cm;总花梗很短,第1级辐射枝5条,花生于第3-4级辐射枝上;萼筒筒状倒圆锥形,长约1mm,萼檐具5微齿;花冠白色,辐状,直径约4mm;雄蕊5,稍高出花冠;花柱稍高出萼齿。核果红色,近于形或卵状,长约8mm;核扁圆形,腹面凹陷,背面凸起。花期5月,果期10-12月。
坚荚树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救荒本草》载有坚荚树,云:"生辉县太行山谷中,其树枝干坚劲,可以作棒。皮色乌黑,对分枝叉。叶亦对生,叶似拐枣叶而大,微薄,其色淡绿;又似土栾叶,极大而光泽。开黄花,结小红子。其叶味苦,采嫩叶煠熟,水浸去苦味,淘净,油盐调食。"美国植物分类专家 A.Henry于1888年首先将其考定为忍冬科的 Viburnum sempervirens K.Koch,以前我国学者也继承了 Henry的结论。 但是,现在学者考证认为,坚荚树属常绿阔叶树种,仅见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地区,不可能分布于温带地区的辉县太行山一带,又《救荒本草》所载的坚荚树为黄花,与常绿荚蒾的白色花不符,因此,不应是本种。为避免混淆,现以白花坚荚树作为药名。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常绿观赏灌木类,用于药用、兽药、绿化,绿地植物(绿地植物对人的健康无任何影响)

 


49.阔叶猕猴桃
植物名称:阔叶猕猴桃
学  名:Actinidia latifolia (Gardn. et Champ.) Merr.
别  名:多果猕猴桃(海南植物志)、多花猕猴桃(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科  属:猕猴桃科 猕猴桃属
     阔叶猕猴桃(原变种)中型落叶藤本;着花小枝长8-12厘米,直径2.5-3毫米,密被茶褐色茸毛,皮孔小而少,很不显著;隔年枝灰褐色,直径2.5毫米,秃净无毛,或薄被灰白色残存的皮屑状茸毛,皮孔小,可见,不显著,茎皮常自皮孔两端开裂纵伸;髓白色,片层状。叶纸质,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6-9厘米,宽4.5-5厘米,顶端短渐尖至急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硬头突尖状小齿,腹面绿色,幼嫩时疏被短而小的糙伏毛,成熟时秃净无毛,背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星状短绒毛,主要叶脉上的毛带淡褐色,侧脉大多7对,横脉和网状小脉均甚显著;叶柄长12-20毫米,厂密被茶褐色短绒毛。聚伞花序2回分歧,5-7花,密被茶褐色短绒毛,花序柄长4-8毫米,花柄长5-7毫米;苞片钻形,长2.5-3.5毫米;雄花橙红色,直径13毫米左右;萼片2-3片,卵形或近圆形,长约5毫米,两面均被茶褐色茸毛;花瓣5片,长圆形或长方倒卵形,长6-8毫米;花丝丝状,长4-51毫米,花药长圆形,长1.2-1.5毫米;雌性花子房未见,雄花退化子房颗粒状,被茶褐色茸毛。果未见。花期5月中旬。

友情提示:
本植物为落叶藤本类,食用、药用为主等

 


50.海南蒌

植物名称:海南蒌

海南萎    药用

 


51.苦杏仁
植物名称:苦杏仁
英文名:Bitter Apricot Seed 
拉丁名:Semen Armeniacae Amarum 
别  名:杏仁
食用、药用
性  味:性温,味苦;有小毒。 
化学成分: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脂肪油、苦杏仁酶(emulsin)、苦杏仁甙酶(amygdalase)、樱叶酶(prunase)、雌酮、α—雌二醇、链甾醇等。 
生 长 地:多栽培于低山地或丘陵山地。主产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
来  源:蔷薇科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 L.的种子。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6m。叶互生,广卵形或卵圆形,长5-lOcm,宽3.5—6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 细锯齿或不明显的重锯齿;叶柄多带红色,有2腺体。花单生,先叶开放,几无花梗;萼片5,花后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雄蕊多数;心皮1,有短柔毛。核果近圆形,直径约3cm,橙黄色;核坚硬,扁心形,沿腹缝有沟。花期3—4月,果期7—8月。 多栽培于低山地或丘陵山地。主产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 
功能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用量4.5—9g。 [附注] 同属植物山杏P.armeniaca L.var.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P.sibirica L.、东北杏P.mandshurica(Maxim.)Koehne 的种子亦作苦杏仁入药。

 


52.怀牛膝
植物名称:怀牛膝
别 名:对节草、土牛膝、牛膝、百倍、鸡胶骨、山苋菜、对节菜、积名牛茎
来  源: 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intata Bl.的根。
药用植物
怀牛膝为“四大怀药”之一,在我国栽培和应用历史悠久,是常用中药材。
多年生草本,高30~110cm。茎直立,方形,有疏柔毛,茎节膨大。叶对生,椭圆形或阔披针形,顶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幼时密生毛,成长后两面有疏毛。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每花有1苞片、膜质,上部突出成刺;小苞片2,坚刺状,略向外曲;花被片5,绿色,披针形,雄蕊5,花丝带状,基部连合成筒。胞果长圆形。花期8~9月,果期10~11月。栽培于疏松肥沃的土壤中,野生者多生于山野路旁。主产河南。 多栽培于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主产云南、四川。
根呈圆柱状,长达100cm左右,直径约(0.1-1.5cm),外皮土黄色、肉质、色白。地上部高30cm-80cm左右,茎方形直立,略显紫桃红色条纹,节膨大似牛膝盖状,节上有单叶、对生、分枝椭圆形状和广椭圆状、披针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浅绿色,嫩时有柔毛。穗状花序,腋生兼顶生,密生绒毛,苞片顶端芒刺状,苞片2-3个真状,胞果长圆形,骨有褐色种子1枚,花期7-9个月,果期9-10月。
牛膝(亦称怀牛膝),苋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根呈园柱形,茎有棱角,节部膨大,状似牛的膝盖,故称牛膝。 

怀牛膝:古今中医学家称其“性善下行”,其主沉降作用非一般药物所能比拟,此药具有引导结聚于胆囊、肾脏、膀胱、尿道部位的结石下行并使其排出体外的功能。

牛膝,在四州、湖北、陕西等省均有生产,但怀牛膝质量最佳,数量也居全国之首,1959年,曾占全国总产量的46%[/size]。

 


附加提示
  不少人认为中药为“纯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其实,不仅有些中药有毒性,还有致癌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等人从1992年开始,研究了1693种中草药及植物,结果发现52种中草药及植物含有促癌物质。如凤仙子、铁海棠、红背桂、假连翘、射干、青牛胆、怀牛膝、土沉香、芫花、狼毒、巴豆、泽漆、甘遂、鸡尾木、红雀珊瑚、木油桐、独活、金钱草、苏木、曼陀罗、乌桕等中草药中都含有促癌物质。千里光,农吉、猪尿豆等含有千里光生物碱,是一种强致癌物。苏铁中所含的苏铁甙是一种致癌物,可诱发肝、肾癌肿等,槟榔中含有水解槟榔碱,是一种致癌物质,细辛、桂皮、八角茴香中含有黄樟素,是一种可诱发肝癌的物质。中药巴豆、砒石、砒霜、甘遂、瑞香、芫花根、狼毒、苏木、三棱、金果橄等,都有致癌活性。  
    
  《中药大辞典》中载入有毒中药495种,占该书收藏的中药8.58%。1990年版《药典》记载的药物虽然不多,还载有有毒中药65种。常见的有毒中药如砒石、砒霜、生川乌、生草乌、生马钱子、生甘遂、雄黄、红娘子、生白附子、朱砂、生巴豆、白降丹、生千金子、生半夏、斑蟊、青娘子、洋金花、生天仙子、生南星、红粉、藤黄、蟾酥、雪山一枝蒿、生狼毒、轻粉、闹羊花,蛇胆、鱼胆等等。 
  
  上述这些有毒的中草药如自购服食,误用,乱用或过量使用,均会中毒或致癌。有些患者盲目抄用某些有毒或含致癌物质的中药偏方或所谓的“祖传秘方”,结果导致中毒或致癌。有些人使用有毒或含致癌物质的中药如配伍失宜,炮制不当,长期使用等,将会造成机体各系统及重要器官的损害,甚至发生癌变或致死。因此,在没有科学指导下滥用有毒性及含有致癌,促癌物质的中药,是极其危险的。  
    
  为了防止中药中毒或致癌,人们在使用有毒或含有致癌、促癌物质的中药时,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应用,不可滥用

 

 

 补充说明:

52种促癌植物可变害为宝

 

 

     
 

    本报讯  (记者刘小霓)本报7月7日 A7版刊出《52种观赏花木是致癌杀手》后,多位专家已在本报作出不必过于紧张的解释。不少读者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些植物中有10多种是中草药,其中的苦杏仁、怀牛膝、苏木、金钱草、射干等还是常用药,使用这些促癌植物制成的中药会不会患癌症?有读者甚至提出,医药管理部门应尽快下文严禁医生再在处方中开这些有促癌作用的中药,并严禁销售。记者连日来采访了多位专家,答案是不必恐慌,是药三分毒,在用量、炮制、配伍、辨证施治等方面掌握正确方法,能够化险为夷。

    省中医院的黄春林教授说,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用药可以提高对病症的疗效,不适当的用药则可能令患者受到药物毒副作用的损害。

    一些中药久煎可去毒

    各位专家的说法可以概括为四。

    一是中药炮制可去毒或减毒。中药的炮制方法有晒干、烘焙、浸泡及各种煎制时间火候等等,不同制作方法会有不同的药性,同时也是为了降低毒性。52种促癌植物中的巴豆、了哥王、苦杏仁就都是如此。有关资料早就指出,只是巴豆油才是一种促癌剂,有人从中分离出了11种促癌成分。但实际使用巴豆时,是将巴豆反复去油后,烘干研成粉,制成巴豆霜供使用。苦杏仁的尖和皮含有氢氰酸有毒成分,入药的苦杏仁因此都是去皮去尖的。了哥王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煎时有久煎的特殊要求,需煮3~4小时以去毒,方能服用。

    二是合理配伍组方可抑制毒性。省中医研究所专家解释,配伍,是指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配伍合理,可增强药效,降低药物毒性,反之则降低药效甚至增大毒性。如半夏是毒的,但与甘草同用,就无毒。实验证明,甘草提取物对于诱变致癌物———苯并芘、萘胺,以及大黄、番泻叶的乙醇提取物的诱变性具有抑制作用。中药文献则认为,甘草调和诸药,具有解毒作用。因此中药方剂中80%以上含有甘草。

    三是控制用量以避毒。国家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管理局早在1979年就规定,现代中药材中的毒药应用有严格限制,其中生巴豆、生狼毒、生甘遂等都榜上有名。如生甘遂,每次的药量仅0.5~1.5克,蔓陀罗是0.3~0.6克。有毒的药,控制在一定的用量之内就不会出问题。而且,很多有毒之药目前都很少用了。如52种中的巴豆、甘遂、芫花、狼毒、蔓陀罗、红花大戟等,如今在医生所开的处方中已难觅踪迹。

    以毒攻毒促癌植物可治癌

    四是以毒攻毒。现代医学已用芥子气(氮芥)治癌症,用砒霜治白血病,这都已不是新闻。但现有的资料也说明,所有抗癌药物对多种实验动物都有致畸和基因诱变作用。如砒石可以治癌,但长期使用,其砷类化合物可能会致皮肤癌、支气管癌、肺癌等。

    省中医院肿瘤科徐凯主任说,药物会否致癌,还取决于动物遗传倾向,给药方式、剂量、伴发的病变、肌体的营养、有否促癌物质的跟进,等等,并非一接触就会得癌症,这些因素与药物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由医生来把握。治疗时会尽可能发挥药物有益的一面,抑制其毒性的一面。就像自然环境中从来都存在着各种致癌因素,但并非人人生癌一样,不必谈虎色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草药图谱6
常用中草药附图解(续五)
帮你来认识塞罕坝的花卉植物之二十五
中药图片【止血药】
中药图片【泻下药】
100种常见园林绿化植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