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夜:失眠的李商隐写下一首诗,每一句都是妙笔,读过的是高人

公元842年前后对李商隐来说可谓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可他却将自己一步一步地推向了深渊。

五年前(837年)他在恩师令狐楚地提携下进士及第,可不到一年的时间令狐楚就去世了,而他自己还没有通过吏部诠选,没有任何官职。

料理完令狐楚的后事,李商隐收到了未来岳父王茂元的聘书,当了他的幕僚。在这里他结识了一生的挚爱王宴媄,从此深陷牛李党争无法自拔。婚后不久的他参加吏部诠选时在复试中被除名(因为他得罪了恩师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他属于牛党,而此时牛党得势)。

838年的春天,他再次参加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没想到不久他就被调离京城,来到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任县尉。远离权利中心的李商隐在弘农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他替死囚减刑得罪了上司孙简,处处受到刁难。

李商隐感觉到非常屈辱,无奈之下打算以请长假的方式辞职。好在这时孙简被调走,加上接替着姚合(晚唐另外一位诗人)四处周旋,他留了下来。可只干了不到两年时间,任性冲动的李商隐再次提出离职,获准,赋闲了近两年时间。

842年,他再次进入秘书省工作,没多久母亲过世,他必须要回家守孝。这意味着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最好的机会。这次变故对李商隐的打击不小,因为他在家丁忧期间,岳父这边的李党正得势。三年后唐武宗去世,李党失势,李商隐已经很难找到仕途上的知己了。

丁忧期间的李商隐生活非常颓废,游山玩水,以酒为伴,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期间写下了很多咏诵花草景观的诗文,表面来看很是潇洒,可他对仕途的执念始终没有完全放下。

比如他的这首《花下醉》:“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大意是,出门寻芳,不知不觉醉于流霞,靠着花树酣眠,夕阳西下。客人都散场了,醉酒醒来,已经到了深夜,未能尽兴,再点燃红烛欣赏即将凋残的花朵。

表面来看他是醉心于花草,身心也仿佛很是轻松,可事实却是他麻痹自己的一种方式罢了。他惜花,也是自惜。他哀悼残花是假,哀叹自己满腹的才华无用武之地才是真。

了解了他的这段经历,有助于理解今天要解读的诗文——《春宵自谴》,因为除了诗题中的“自谴”二字直截了当地表露李商隐的心迹以外,内容上很是含蓄,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误解。

春宵自遣

唐·李商隐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身处景色优美的地方可以暂时忘却凡尘的俗事,身心悠闲之时就会不经意间心生美好时光易逝、老大难成的喟叹。

从诗的布局来看,首联是诗人的议论性语言,有统领全篇的作用。后面的内容紧紧围绕“地胜”和“身闲”展开。

难点就在于对“遗”和“念”两个字的理解上面。“遗”是忘却之意,是诗人刻意为之;“念”有挂念、感叹之意,来自诗人的内心深处。

“尘事”指的是世俗之事,“岁华”的本意是指年华、时光,有时也泛指美好的景物。

表面来看诗人所处的环境景色非常优美、诗人的身心也十分悠闲,实际上他的内心并没有放松,非常纠结。

“地胜”何如?“身闲”何见?颔联和颈联给出了答案。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春日的夜晚天气晴朗,清风徐徐,吹过竹林,发出簌簌的声响,月光皎洁如水,映照在春花上。

前句写的是动态之景,后句写的是静态之景。

“当”并不是当做的意思,不是把月亮当成花儿,而是映照、对的意思。

一个“晴”字为画面的清晰度提供了良好的气象条件;一个“夜”字点则出了具体的时间、呼应了诗题的同时,还是画面静谧性不可或缺的因素。

这就使得“风过竹”的听觉效果和“月当花”的视觉效果更加饱满。既可以聆听风吹竹林的悦耳之声,又能感受到月移花影动的美妙景致。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晓首联“地胜”的具体所指。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山泉在乱石中流淌,发出幽咽的声音,小径斜斜延伸,上面苔藓遍布。

前句依旧是动态之景,后句同样是静态之景。

颈联是倒装句,正常的语序是:泉咽知石乱,径斜任苔荒。为何呢?

诗人头顶月光漫步在山间小径上,听到了泉水流动之声,又由声音的急缓和呜咽判断出溪流经过的地方有很多乱石。之所以“知”是因为诗人的听觉起了主导作用。

虽说月明当照,可行走在山间的小路视线并不是很清晰,自然就无法清楚看到地上的苔藓,只能凭借步伐上的高低来感觉小径的弯曲,越走越远,来到了人迹罕至的地方,人少自然就苔藓遍布。之所以“任”就是因为诗人通过脚步的高低判断而出。

颔联和颈联紧扣首联的“地胜”二字,有动有静,又以动衬静,春夜的山间更加静谧了。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身心畅快无比,寄情于琴音酒香,忘记了自己是在深山的人家里。

月光如水,清风徐徐,春花独立,泉水呜咽——春夜的景致非常美好,但也难免有幽寂之感,春夜漫步的诗人身心悠闲,但也会有落寞之感。

诗人为了排遣心中的不快,依赖(“恃”的意思)上了琴和酒。诗人一边喝酒,一边弹琴,优雅的琴声飘荡在春夜的山间,陶然自乐,忘记了身在何方。诗人的思绪也随着这琴声和酒香飘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诗到这里又回到了“自谴”上,呼应了首联。

古典诗词中琴和酒常和隐士挂钩,这就很容易对诗意造成误解。李商隐并不是真正向往隐士生活,一个“恃”就出卖了他,真正的隐士是不会依赖琴和酒的,它们只是隐士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必须品,真正的隐士更看重修心。

—君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商隐《春宵自遣》赏析
〖诗词鉴赏〗唐代诗词赏析:《李商隐篇》104首<61-80>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二)
探寻李商隐的内心世界
七律第十九讲~咏物诗的写作(二)
李商隐玉阳学道及其道教无题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