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对联 朱棣

朱棣(1360.5.2-1424.8.12),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东北)太平乡孤庄村人,元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出生于应天(今江苏省南京市)。即明成祖,太祖朱元璋第4子,即位后年号永乐,世称永乐皇帝(1402-1424)在位22年。自幼习练兵事,渐通经史兵法。善于治军,赏罚分明,常亲历战阵。用兵强调以主动攻势行动弥补军力的不足,指挥一系列大规模运动作战和远程奔袭作战,凭藉三府之地战胜建文帝,取得全国政权。明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拥有重兵,镇守北平(今北京市)。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三月,督率颍国公傅友德等出古北口(今密云县东北),乘大雪昼夜兼程趋迤都山,直捣北元大营,获丞相咬住和太尉乃儿不花等而还。屡率诸将出征,并受命节制沿边兵马。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卒,皇太孙朱允炆嗣帝位后削藩,危及燕王。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为夺帝位,援引《祖训》,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号称“靖难”之师。在靖难之役中,以北平为基地,主动出击,大战于真定(今河北省正定)获捷;袭取大宁(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以计挟宁王朱权入北平,并其所属3万兵马,始立中、左、右、前、后五军;再战于郑村坝(在今北京市东郊)、白沟河(今河北省雄县境)、灵璧(今属安徽省)等地,指挥大、小100余战。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南渡长江,攻取京师(今南京市),建文帝不知所终。即帝位,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朝臣,并株连亲朋,史称“壬午之难”。同时削藩,加强中央集权。两次大封靖难之役功臣。
  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始授宦官出镇和监京营军大权,位在诸将之上。永乐三年(1405年)设奴儿干卫(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一带),招抚海西、建州、野人女真首领归附,完成明朝对东北的统一。先后6次遣宦官郑和率舟师出使西洋诸国,寻找建文帝,耀兵异域,促进与东南亚、印度洋、非州东海岸等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友好交往;经拓中国南海诸岛,命名和行使管辖权。永乐四年(1406年)遣征夷将军朱能,副将军沐晟、张辅率师攻安南(今越南北部),设布政司。永乐六年(1408年)命安远侯柳升、丰城侯李彬、平江伯陈瑄等率舟师分道沿海捕杀倭寇,使海防益固。永乐七年(1409年)命英国公张辅等再征交阯,得火器之法,后置神机营练习。同时在东北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等地,派宦官亦失哈(女真人)10次巡视,加强对该地区的治理。对蒙古诸部抚战兼施,封瓦剌三首领为王。以鞑靼部扰边和杀明使,遣淇国公丘福率军10万往攻,因轻敌冒进,全军覆没,自责有不明知人之过。永乐八年(1410年)亲率50万大军征漠北,击败鞑靼部首领本雅失里,又败其太师阿鲁台。永乐十二年(1414年)率50万大军征漠北,击败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完善军屯制度。永乐十三年(1415年)诏各地将领率所部主力赴京受阅,始行京操制,促进军队训练和战斗力提高。永乐十四年(1416年)命蔡福为总兵,率兵万人赴山东沿海捕倭。永乐十七年(1419年)视倭患不绝,进一步加强海防,遣辽东总兵刘江在望海涡之战中全歼倭寇1000余人,致倭寇10余年不敢犯。永乐十八年(1420年)遣军镇压山东唐赛儿起义。永乐十九年(1421年)由南京迁都北京,大量使用军队营建和运输。将京营48卫扩至72卫,加强了京师防卫力量。永乐二十年(1422年)第3次亲征漠北,因鞑靼部阿鲁台避战,转攻兀良哈部,获胜还。永乐二十一年、二十二年(1423、1424年)又两次亲征漠北,皆因阿鲁台远走,寻战不成撤军。后改革京营,完善了明朝兵制。其军事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1424年8月12日),北征归途中病卒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终年64岁。葬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长陵,谥文皇帝,庙号太宗。皇太子朱高炽即位。

朱棣撰题联

五台映雪,晴朗若玉山照我;(寓意为白)
九宫闻夜,雨膏然沛泽下民。(寓意为乐)
——题河北省蔚县白乐镇驿站(堡门楹)
  白乐镇是蔚县历史上传统的八大集镇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后,首批经省政府批准的建制镇,和其他集镇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美丽动听的传说、不尽相同的风俗人情。关于白乐镇的来历说法有多种,但传说最广的只有一种,就是传说明朝永乐年间燕王朱棣扫北时,部队驻扎于此地,并常将军中的一头白骡子借给当地农户们耕耘,后来这头骡子病死于此地,人们为了纪念它,就将这里叫了白骡,再后就演化成了一座驿站,在站堡的堡门壁上有砖刻的一副对联,传说是明永乐皇帝朱棣所撰。上、下联分别寓意为“白乐”(地名)。

朱棣合撰、应对联

容易;(解缙)
色难。(朱棣)
——明大学士解缙应对成祖朱棣
  据明冯梦龙《古今谭概》载,有一日,明成祖朱棣见到大学士解缙,在谈起对联时,说读经书时见到“色难”两字,苦思多日难以对出属句。解缙知这二字出自《论语为政》篇,便应声告知:“容易。”朱棣还未理解,见解缙良久不语,催问道:“既然你说容易,为何久久不对?”解缙又说:“刚才所言便是对句。”朱棣方始醒悟,大笑起来连声称好。盖“色”者,指脸色也,;“容”者,指容貌也,都是指人的面貌而言。“易”与“难”,均为形容词,互为反义匹对,对之无情句绝佳。

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元璋)
雨打羊毛一片毡。(朱允炆)
日照龙鳞万点金。(朱 棣)
——明燕王(皇四子)朱棣、皇太孙朱允炆应对洪武帝朱元璋
  对联上、下联的关联不仅仅是内容要相关,而且还要求上下联容量、语气、意境相当,否则就至少不是一副成功的对联。据《坚瓠集》记载,朱元璋在禁中观猎,见马疾驰而过,出此上联。长孙朱允炆对以:“雨打羊毛一片毡。”单就文字、结构、比喻来讲,还都可以,就是立意不太高,用语琐屑,形象不雅。朱元璋听了不悦。其四子朱棣见父亲皱眉,知侄子所对之句欠佳,忙以“日照”句应对。朱棣的对句气象大开,而且很有王者之气,用“万点金”喻“龙鳞”确有气魄,又寓含帝王之意,与上联可谓珠联璧合。朱棣后来果然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得帝位,成为明成祖。

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作主;(姚广孝)
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朱 棣)
——姚广孝应对明燕王朱棣
  据《明史》中描写的姚广孝和方孝孺,一为“目三角,形如病虎”的方外和尚,一为“双眸炯炯”,“虽粗蔬粝食,视其色,如饫万钟者”的读书种子;一为“颇毁先儒,识者鄙焉”的左道旁门,一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讲学不倦,陈说道德”的一代学宗,两人几乎找不到共同点。虽然姚广孝“少好学,工诗”,“宋濂亦推奖之”,按说,方孝孺出宋濂门下,应该与这个看来不三不四的和尚,有些往来才对,然而史无记载。不过,一个正襟危坐,过于严肃的方正君子,与和尚坐不到一条板凳上,说不定有点鄙视和不屑,也有可能。但是姚广孝能张嘴向朱棣说情,其见识、气度,就不是书呆子方孝孺可比。方孝孺应该做学问,姚广孝才是玩政治的,从其一生行状看,是一个不那么安分的和尚,不安于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日子,是一个迫切追求成就感的知识分子。恰巧马皇后逝世,朱元璋把儿子从分封地集中到南京来守孝,据《明史姚广孝传》,“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于是通过关系,与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挂上了钩。这个和尚私下里对朱棣许诺:“你要用我的话,我会给王爷一顶白帽子戴。”如此露骨的暗示,连黄口小儿都猜得出来,“王”字上面加一“白”字,不就是一个“皇”字吗?朱棣心领神会,引为知己,遂将这位主录僧,带回北平。从此便成了燕王的思想库,进行反中央的地下活动的总指挥。“阴选将校,勾军卒,收材勇异能之士。燕邸,故元宫也,深邃,道衍练兵后苑中。穴地作重屋,缭以厚垣,日夜铸军器,畜鹅鸭乱其声。”他那时“住持庆寿寺”,但“出入府中,迹其密,时时屏人语”,朱棣当然想造他侄子的反,因为建文帝接受了齐泰、黄子澄,还有方孝孺的削藩建议,正准备收拾他。但是以一隅反天下,朱棣也不由得不心虚。有一天作对联,刚吟出下联句,姚广孝立刻应口而出对以上联句。对句“王”字出头,即为“主”,看似文字游戏的小手段,却起到坚定燕王朱棣信心的作用。所以没有姚广孝的煽动,朱棣未必敢举事,没有姚广孝的擘画,朱棣也未必能成事。起兵以后,靖难军经过两三年与中央军的拉锯战,姚广孝突出奇招,建议轻骑挺进,径取南京,“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这场无妨说是姚广孝与方孝孺的角力,玩政治的行家,终于把只会做学问的书呆子摆平。朱棣很快渡过长江,取得天下,当他的永乐皇帝了。

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朱 棣)
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彭印山)
——元宵节京城秀才彭印山应对明成祖朱棣(无情对)
  最早的元宵节,起源于秦汉年间。据有关史料记载,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可见元宵节是从“敬神送年”这一民族风俗演变而来的。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在东华门开辟了两华里长的灯市。到清代,灯节更是盛极一时,花灯种类样式更多。现在的元宵节,制灯工艺更加先进,人们的观灯乐趣更高。每年的元宵灯节,不仅吸引了中国的八方游客,而且还吸引了大批的外国游客。传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一秀才彭印山,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彭印山十分机敏,立即对出下联。上联“大明一统”一语双关,既指耀眼的花灯照得天地大明,又指天下一统的大明王朝;下联也是一语双关,既指君民“永乐”万年,同时“永乐”又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不管秀才是有意还是无意,对永乐皇帝拍马屁可谓恰到好处。朱棣闻之龙颜大悦,遂赐彭印山秀才为状元。

纪念、题咏、嵌典朱棣联

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旧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清武定府太守金澄题云南省武定县狮子山正续寺藏经阁建文帝(朱允炆)神龛像
  武定县城西南有山,山势雄奇,状如蹲狮,故名狮子山。山上古木参天,殿堂隐约,山泉叮咚,飞瀑溅玉,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相传明朝建文皇帝曾在这里为僧隐居,狮子山陡然增添了几分神秘。形胜兼以名传,数百年来,引来无数游人,登山探谜,凭吊古人。登山望远,苍山如海,群山逶迤。狮子山虽不高,视野却极开阔。长风浩荡,林涛呼啸。沿着林间小道,踏着芳草苔藓,来到正续寺山门。石牌坊上横陈“西南第一山”巨匾,凌空高悬。正续寺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曾扩建,是著名的佛教丛林。拾级而上,至大雄宝殿。殿前两株孔雀杉高耸入云,传说为建文皇帝所植,历600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绿荫蔽日。大雄宝殿后有藏经楼,横匾楷书“帝王衣钵”。藏经楼是按皇宫格式建造的宫殿式建筑,所以又称为“惠帝祠阁”。神龛内塑三尊僧像,大小与真人相仿,中为建文帝朱允炆,身披袈裟,背靠龙椅,正襟危坐,面目清癯,慈眼善眉。神龛额书:“明惠帝”。龛柱上雕双龙抱柱,龙张牙舞爪,相向而立,气度不凡。藏经阁及建文帝像,是清朝康熙初年建造的,阁前有这副对联。此联脍炙人口,概述了明朝开国皇帝的身世,以及他的儿孙们为争夺皇权,骨肉残杀的事实。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朱允炆的同情,对朱棣的嘲讽。对联是清朝金澄在武定府做太守时所题,为狮子山增添了一层迷雾。在中国悠悠几千年封建史中,到过云南的皇帝寥若晨星,明代却有两个皇帝落脚云南,一个是明初的惠帝朱允炆,一个是明末的永历帝朱由榔。朱允炆被亲叔朱棣轰下台,朱由榔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逼死坡。

附录:【朱棣轶事、趣闻】

成祖
  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只有众人自己把握了。朱棣11岁就被父亲朱元璋封为燕王,21岁就藩北京,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到了大草原上,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并不断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因此北京并不安宁,他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可谁知就是这个四皇子,竟利用手中的兵权最终夺取了皇帝的位子,这是当初朱元璋无法预料到了。在北京期间,在众多忠臣猛将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合格的军事指挥家,并在对元朝的作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自己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在洪武末年已经成为北方最强的一镇诸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即位之初除了进行一系列的必要的改革之外,便在齐泰等人的提议下开始削番。在先后削夺了五位番王后,建文帝的矛头直指燕王朱棣。朱棣也立即采取行动,杀死了朝廷派到北京的驻守大臣,发动靖难。
  由于洪武时期的功臣已经被朱元璋杀戮殆尽,因此朝廷只得派一些年轻将领挂帅。但由于朝廷的兵力强大,双方还是处在一个拉锯战的形势下。而此时建文帝的软弱就暴露了出来,由于它的一些列决策错误,加之朱棣直捣南京策略的成功,建文四年,朱棣占领了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在群臣的“劝说”下,朱棣在南京即位,年号永乐。永乐初年(1403年)为清除建文余党,朱棣采取了血腥的政策,“瓜蔓抄、杀十族”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有的文人犯了罪,不光他的亲戚九族,而且他的朋友也要被株连处死,这就叫杀十族。当时的恐怖气氛可见一斑。太监的势力在永乐朝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许多太监都参与到了政治中来,并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也是明朝宦官专政的祸根。永乐时期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二,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因为当时有人传说建文帝从海上逃跑了,朱棣担心建文帝会卷土重来,就派自己的心腹太监郑和下西洋去寻找。另一个原因就是朱棣为人好大喜功,当时中国被认为是世界中心,四海都应该来朝贺,因此他派郑和下西洋去接各国的国王来朝贺,以衬托盛世。
  朱棣的另一个壮举就是建造紫禁城,当时北方还不安定,随时都有战争的可能,南京距离较远,指挥不便,因此朱棣下旨建造紫荆城,准备迁都。永乐十年(1412年)以后朱棣开始了北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北争的频率越来越快。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始修建阿北京宫殿,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永乐大典》是解缙等人组织编修的,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他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而《四库全书》却有很多内容被编者修改了,使古籍的原貌遭到了破坏。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朱棣一生共发动了5次北争,除前两次有所斩获外,其余多为劳民伤财,使得刚刚恢复的经济又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424年7月朱棣在第5次北争时,病逝于榆木川,在位22年,终年64岁,葬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下的长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第一奇人姚广孝是“奸僧”,还是披着袈裟胸怀天下的政治家?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
从燕王到明成祖,是朱棣的运气爆棚,还是建文帝的政治觉悟太低?
姚广孝:披袈裟,兴杀戮,靖难第一功臣,105年后为何被移出太庙
朱棣造反之前,买来500只大鹅,姚广孝:靠它们争取时间
“奇人”姚广孝:不走寻常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