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上都有哪些坏了大事的小人物?

2位“小人物”出场,影响清朝268年国祚,是对是错,由后人评说。

一、章寿麟,一个充满故事与传奇的人物,清朝“中兴”的功臣

1853年,咸丰下达圣旨,允许各地官员、地主办理团练,协助八旗、绿营剿灭太平天国运动。得知消息,曾国藩欣喜若狂,作为在家“丁忧”的礼部侍郎,他有责任创办团练,为皇帝排忧解难。

收拾包袱,兴致冲冲,曾国藩来到长沙,准备找兵马买,干一番事业。谁知,曾国藩遇到了麻烦,所谓的“团练大臣”有名无实,掌握不了实权,要看地方官脸色办事,还得罪了不少绿营将领。

湖南提督鲍起豹是个粗人,率兵闯入曾国藩的办公室,准备砍了他。湖南巡抚骆秉章赶紧出来,让提督大人不要动怒,这才避免了一场风波,否则曾国藩早就完了。

绿营兵不满意,长沙注定无法久留,曾国藩只好前往衡阳,远离湖南政治斗争中枢,训练湘军,分为水师、陆军,总计17000余人。即便如此,曾国藩的处境还是没有改变,长沙的官员、地主、绅士还是看不起他。

1854年,太平军西征进入高潮,林绍璋率2万人攻打湘潭,曾天养、石祥祯率数千攻打靖港,准备两面夹击长沙。此时,八旗、绿营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

曾国藩没有跟太平军交手,不知对手实力如何。训练湘军这么长时间,耗费的银两也不少,长沙官员都催促他赶紧出兵,不要犹豫。曾国藩动作很慢,又被他人嘲讽,非常难过,只好硬着头皮上去。

出征之前,曾国藩写好“遗书”,一旦战败就“殉节”,还让随从幕僚不要跟着自己上船,大有决一死战的架势。曾国藩这么一来,吓坏了李元度,他赶紧找来章寿麟,授予他方案。

章寿麟,曾国藩的幕僚,李元度的朋友,力气很大,也有谋略。李元度让章寿麟躲在船舱下面,时刻关注曾国藩,不要让他“胡来”,一定要保护主帅安全,章寿麟欣然从命。

来到靖港,曾国藩终于见识到太平军的厉害,几次交战下来,湘军水师、陆军都惨败,将领跑得比士兵还快。曾国藩狼狈不堪,也许担心被俘虏,也许是觉得没面子,便投水自尽,打算“殉节”了。

章寿麟见状,赶紧跑出来,跳入湖中将曾国藩捞起来。还没缓过神,曾国藩又投水自尽,章寿麟再一次将他捞起来,两人都筋疲力尽。章寿麟怕曾国藩想不开,便撒谎:“塔齐布在湘潭击败了太平军,长毛也没什么可怕的。”

说完,章寿麟立刻背着曾国藩,在亲兵掩护下突围,跑回长沙。此时,太平军主力在湘潭,靖港的兵马不多,所以没能深入追击,章寿麟得以顺利将曾国藩带回长沙。

曾国藩,清朝中兴名臣,门生故吏遍天下,还是洋务运动的地方领袖,以他为代表的湘军集团,影响着晚清的政治走向。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湘军,八旗、绿营搞不定太平军,清朝的国运也许就到此为止,被太平天国取代了。

李元度评价章寿麟:“援一人而援天下,不言禄,而禄弗及。”肯定章寿麟对清朝中兴的巨大“贡献”,也讽刺曾国藩忘恩负义,不知道知恩图报。

章寿麟有能力,却只能担任知县,曾国藩没有提拔他,也不推荐给朝廷。章寿麟也不主动“要官”,曾国藩就当做不知道。1872年,曾国藩病逝,章寿麟料想自己前途渺茫,便辞职回家。

回家路上,章寿麟故意经过靖港,在位于铜官渚这个地方,也就是曾国藩跟太平军交战之地,停留了很久。章寿麟触景生情,绘画《铜官感旧图》,还自我谦虚地说到:“曾国藩是天生圣人,注定要拯救天下,就算没有我,也会有人救他。”

章寿麟并非出自本心,因为《铜官感旧图》又送去给左宗棠、李元度、王闿运等十几位湘军元老“题跋”。其中,李元度说了一句:“不言禄,而禄弗及”,将章寿麟比喻为介子推,曾国藩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落难十几年,颠沛流离,饥寒交迫,介子推则偷偷来到一个角落“割肉侍奉君王”。晋文公回国后,跟随他的人都得封赏,介子推故作谦虚,晋文公居然真的不封赏,后来“意外”放火烧山,介子推死于火中。

介子推死了,晋文公痛哭流涕,直言自己愧对先生,便每年祭祀。寒食节,就是纪念介子推,他还是端午节的形象大使之一,隋唐时期屈原笑到最后,成为端午节的形象大使。

二、张皮绠,“捻军”小将,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有“南曾北僧”之说,曾国藩、僧格林沁,都是清朝的顶梁柱,但僧格林沁的地位要高很多,也更加得到慈禧的重视,毕竟他才是“自己人”。

都知道,湘军、淮军、楚军,这是区别于八旗、绿营的一支武装力量,并非清朝直属兵马,而是私人武装,也就是所谓的“军阀”。如此,清朝对曾国藩防备很深,不希望他壮大力量。

1860年,“江南大营”第二次被摧毁,清朝南方八旗、绿营一败涂地,曾国藩终于从“炮灰”变成主力,节制江苏、浙江、安徽、江西4省军政,俨然就是一方霸主。

太平天国战争十四年,江南各省几乎都成了湘军的势力范围,清朝很无奈,好在北方还是朝廷的人,总算让慈禧睡个安稳觉了。清朝北方,“捻军”起义频繁,纵横中原,还有太平军北伐部队协助,更加猖狂。

僧格林沁,蒙古名将,也是满蒙集团最后的名将,他是成吉思汗弟弟合撒儿的后裔。僧格林沁不但能打仗,他节制的蒙古马队、八旗马队,是清朝最后的王牌劲旅,也是清朝的本钱。

入关之后,八旗衰败严重,但留在关外的八旗,以及驻防蒙古的八旗,还是有很强的战斗力。那么,这支军队究竟多厉害呢?简单举几个例子。

其一、消灭了北伐军,林凤祥、李开芳等十几位将领被处死。林凤祥麾下只有2万兵马,几乎都是太平军“老兵”,半年不到就杀到天津郊外,可知这支军队并不差,却最终被八旗马队干掉。

其二、张乐行的“捻军”,纵横中原,以骑兵为主,也是栽在八旗马队手里,父子都被僧格林沁凌迟处死。

其三、多隆阿,僧格林沁一手调教出来,后率200多八旗马队协助胡林翼。区区数百八旗马队,陈玉成就是打不赢多隆阿,毫无脾气。

其四、抵御英法联军,八旗马队敢于血战拼杀,虽然战败,但八里桥之战也留下他们精彩的故事。冷兵器对先进火器,以血肉之躯冲向联军的环形方阵,可歌可泣。

僧格林沁在,清朝就能牢牢掌握北方,但张皮绠改变了这个局面。不能否认,僧格林沁确实能打,但赖文光、张宗禹、任化邦重新组建后的“捻军”,机动性太强,采取流动战术,人数有限的八旗马队,疲于应付。

重组后的“捻军”,又称“新太平军”,因为张宗禹、任化邦都打着太平天国旗帜作战,且接受册封。这支部队,以骑兵为主,步兵数量很少,还是采取“流寇作战”模式,在北方几个省来回冲杀、劫掠,让清朝焦头烂额。

1865年5月,僧格林沁连续转战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山东,跟着“捻军”绕了一个大圈子,疲惫不堪,连骑马都困难。即便如此,僧格林沁还是发起高楼寨之战,结果中了埋伏,八旗马队阵亡7千余人,几乎是清朝的最后家底了。

僧格林沁受了重伤,躲进一片麦子里,小兵张皮绠前去搜查。张皮绠,安徽涡阳人,张乐行的族侄,才16岁,但已经上阵杀敌。看到僧格林沁,张皮绠不知道他身份,但衣服很抢眼,应该就是大人物。

张皮绠二话不说,直接砍了僧格林沁,抢夺身上的衣物,然后回到军中,人们才知道他干掉了僧格林沁,这位被慈禧誉为“帝国柱石”的名将。

长期作战,奔波不定,又被清军追击,张皮绠的兄弟都阵亡了,母亲又年迈,便离开“捻军”,回到涡阳。回到家乡,张皮绠立刻改了名字,叫张凌云,并娶妻生子,育有一子,名叫张武。

高楼寨之战,张皮绠得了不少战利品,腰包充足,银两众多,便在家乡开设几个米店,兼营酿酒、榨油,生活很滋润。如果低调做人,不张扬,张皮绠也许可以善终,但他太高调,害苦了自己。

1873年,丁宝桢派人去安徽涡阳暗访,搜捕张皮绠,却没啥效果。但是,张皮绠酒后失言,说自己当年如何英勇,却暴露了身份,被清兵抓捕,凌迟处死。

僧格林沁被杀,慈禧面临一个大难题:“八旗精兵没了,满蒙也没将帅,但捻军还在,该如何办呢?”为了大清的江山,慈禧只能让曾国藩、李鸿章督师,负责剿灭捻军,湘军、淮军的触角伸到北方,晚清格局就此改变。

章寿麟、张皮绠,这两位“小人物”,改变了清朝格局,即便他们自己从未想到这样。僧格林沁败亡、曾国藩湘军崛起,清朝在许多事情上都得想湘军让步,例如“刺马案”。

1870年,非湘军阵营的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死,疑点重重,却不敢深究,只是处理张汶祥而已。清朝也知道,深究下去没必要,如果动了湘军的奶酪,岂不是自讨没趣。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僧格林沁山东曹州之死
揭秘僧格林沁之死对晚清军事的影响
步大明后尘,清朝最精锐的骑兵军团竟然也亡于流寇之手
僧格林沁之死为什么是晚清的转折点?总不能靠苏乞儿保卫大清
裁撤湘军
此僧王不死,曾国藩纵有100次称帝机会成功率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