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龙乡】这位开州人修了一座诸葛亮墓,做过5次知县、1次知州、1次厅同知、3次知府、4次乡试同考官,还活了84岁。
有个了解濮阳文化 一定
关注我哟

      ☀ 定期推送厚重濮阳、文化新看点、濮阳人物、历史点滴等诸多优质内容,专业微信平台、特色文化内涵!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本站出品 
必是精品 

1

文化龙乡

文化龙乡

一一翻开陕西省《沔县志》,有如下记载文字:

一一马允刚,直隶开州人,举人。崇正学,毁淫祠,性刚介,不可挠以私,军兴时结寨团勇,屹然为一方保障。

一一今天,我们就聊聊马允刚。马允刚这个名字大家猛一听,可能不知为谁?如果说到濮阳县梨园乡后朱寨的“恩荣坊”,估计有一些人可能会知道,这个坊就是为马允刚立的。马允刚的一生可以说历经清季的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做过镇安、甘泉、沔县、华阴、安康5县的知县,又做过商州知州、定远厅同知、汉中府知府、池州府知府。据马允刚在《家谱中》自述为“诰授奉政大夫、陕西汉中府定远同知、前延安府甘泉县知县、汉中府沔县知县、兴安府安康县知县、署华阴县知县、镇安县知县、署商州直隶州知州、两署汉中府知府、定远俸满礼部候选知府,甲子丁卯戊辰庚午,陕西乡试四次同考官、乾隆庚寅恩科副榜、甲午科举人、丁未会试场前大挑一等举人,发陕西试用、十二世孙允刚熏沐敬述”。

  年  谱  

一一乾隆五年(1740),1岁。马允刚,字雨峰,号见一。据《家谱》:传十二世出见一公,生而岐疑,早岁入庠食饩。可见马允刚为谱传之十二世,早年通过经学考试成为廪生。

一一乾隆三十五年(1770),31岁。这一年马允刚参加了恩科乡试,因为名额所限,没有选中举人,鉴于他的成绩不错,名列副榜。在这一年他拜在了浙江钱塘人汪师韩(雍正十一年进士)门下。据《家谱》:中式乾隆庚寅恩科副车…顺天恩科榜时方从学钱塘汪上湖先生中了副榜就可以直接授学正、教、训导等教育方面的官了,但不入流。也可以入国子监读书,还可以继续参加乡试。

一一乾隆三十九年(1774),35岁。马允刚这次参加乡试中了举人。据《家谱》:甲午科举人。

一一乾隆五十二年(1787),48岁。这一年马允刚参加恩科“大挑”,被选为一等举人。据《家谱》:由大挑一等。清朝的“大挑”制度要求“近四科举人不准与挑”,参加会试没有中进士的举人,可以参加当年的“大挑”直接授官,但需要间隔4科,也就是12年前中的举人才能参加,马允刚就是在13年头上参加的“大挑”,结果被选中一等举人,可以做县官了。另外从侧面也可以反映马允刚长的仪表堂堂,因为大挑的标准就是看身材外貌。

一一乾隆五十七年(1792),53岁。初署陕西商州镇安县知县。据《陕西通志》:镇安县知县,马允刚,直隶开州人,举人,乾隆五十七年任。

一一乾隆六十年(1795),56岁。据《家谱》:(马允刚父)乾隆癸丑归里以道路崎岖不再来,乾隆乙卯年寿终於家。其冬刚始归里,丙辰冬同先妣石太宜人安葬於祖茔之次。本年逢覃恩、敕封文林郎、陕西延安府甘泉县知县、妣封孺人。由此可知,在乾隆五十八年(癸丑),马允刚父亲从陕西返回开州,由于嫌道路不好走,不再随官。到了乾隆六十年(乙卯)马允刚父亲在家去世,到了冬天,马允刚因丁父忧返回开州。第二年,连同先前去世的母亲一起安葬在祖坟。当年,马允刚父亲被赠封为甘泉县知县,母亲被赠封为孺人,同时可以推断出马允刚至少在乾隆六十年任延安府甘泉县知县。《甘泉县志》所列知县中却没有马允刚的名字,或许这可以填补该县志的空白。

一一嘉庆二年(1797),58岁。调任陕西汉中府沔县知县。据《沔县志》:马允刚,直隶开州人,举人,嘉庆二年任。

一一嘉庆十年(1805),66岁。出任华阴县知县。据《续陕西通志》华阴县:马允刚,直隶开州人,举人,嘉庆十年任,十一年去任。

一一嘉庆十一年(1806),67岁。署任商州知州。据《续陕西通志》商州:马允刚,直隶开州人,举人,嘉庆十一年署任。

一一嘉庆十二年(1807),68岁。署任安康县知县。据《安康县志》:嘉庆十二年,马允刚,直隶开州举人。

一一嘉庆十三年(1708),69岁。据《家谱》:(其父)敕封文林郎、陕西兴安府安康县知县,妣封孺人。

一一嘉庆十六年(1811),72岁。任定远厅同知。据《续陕西通志》定远厅:马允刚,直隶开州人,举人,嘉庆十六年由沔县知县升任,道光元年以升安徽池州府知府,告病去任。

一一嘉庆二十五年(1820),81岁。据《家谱》:(其父)嘉庆二十五年,又逢覃恩,诰封奉政大夫陕西汉中府定远同知,妣封宜人。

一一道光元年(1821),82岁。升安徽池州府知府。

一一道光三年(1823),84岁。因病辞任,回到开州故里,当年病逝。

  修诸葛亮墓  

一一说起修诸葛亮墓,对马允刚来说也是无奈之举,时间定格到清嘉庆四年(1799),马允刚时任沔县知县,陕甘总督松筠率大军到汉中来清剿白莲教起义军,驻节沔县期间专到武候墓凭吊。松筠的随行幕宾中有一人叫谭炳,自称“精通堪舆之学”,竟然妄言双桂大树下的大冢是假墓,真墓应在大冢西南百步的山坡上。松筠对谭炳的话深信不疑,当场命随行的知县马允刚就地造墓,立碑作念。没办法,马允刚只得按照松筠意思办,在谭炳所指定之处山坡上造坟树碑。时间到了民国五年(1916)又生波澜,沔县警佐倪益和县署二科主任王杰三,二人捐资立碑,上刻“汉丞相诸葛忠武侯之真墓”,并由前任旬阳县知县的余经权撰跋捧场,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马允刚又负总责重修了武侯墓祠,“其规模之宏,垣墉之整,数倍于前”“嘉庆八年七月十六日,皇上亲洒宸翰,颁赐匾额”,由沿途各驿站奉旨发往沔县,并派钦差工部右侍郎管理钱发堂事务初彭龄,捧着御香,同年九月与“忠贯云霄”匾来到沔县,将匾额悬挂于祠大殿之中,彭龄代表皇帝致祭武侯墓、祠。

武侯墓中主殿马允刚撰书的对联(靠殿门)

松筠让马允刚修的"武侯真墓"

一一马允刚文化基础深厚,诗文和书法均属上乘。他在沔县十余年职上,大力兴办教育,以倡向学之风。另外,还给沔县武侯墓祠、马超墓祠撰写了诗文、匾联,诗合格律,联对精工,文辞出众,大气磅礴。其书法出自传统、功底扎实,字体厚重,笔法飘逸,洒脱大方。武侯墓大殿的对联为马允刚撰书,“数亩疏筠,山光犹擬南阳卧;几林翠柏,鹃血常啼蜀道难。”写景贴切、恰当、生动,深感武侯当年克服艰难,呕心沥血忠心维护蜀汉事业,读之真挚动人。在武侯祠戟门还有一联:“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文辞简凝,对仗工整,评价精当,心悦诚服,和武侯墓对联均为上佳之作,一挂就是二百年。他在马超墓写诗缅怀:“一阜岿然起北风,青山埋骨是英雄。人如昭烈才堪主,战胜西川未了功。汉业偏安终是耻,魏仇不复恨何穷。当年义服诸羌远,岂独勇推信布同。”全面客观,评价公允,生动恰当,卓然大气。

 书法大家 

一一马允刚从学于钱塘人汪师韩汪师韩,号上湖,工诗善文,名闻四方,中进士后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马允刚入其门时,他正在保定莲花池书院任山长(院长)。俗话说:挨金似金、挨玉似玉,马允刚在古诗、书法方面也因此造诣出众。马允刚撰写了许多诗文、匾联,诗合格律,文气磅礴,联对精工,且书体飘逸,洒脱大方。

《敕士子文》

乾隆撰 马允刚书 清乾隆57年 现立镇安县

《奎文阁碑》

清乾隆57年 马允刚撰并正书  现立勉县武侯祠  

《後出師表》

诸葛亮撰 马允刚正书并跋 清嘉慶5年 现立勉縣武侯祠  

《重修诸葛武侯廟碑记》

马允刚撰  嘉庆7年 现立勉縣武侯祠  

《忠武侯梁父山吟琴吟》

诸葛亮撰 马允刚正书 清嘉庆6年

一一清嘉庆五年(1800),马允刚撰并书一篇建威将军固原军门王公祠堂记》。并由王忠刻立了一通石碑,该碑:残高0.79米,宽0.73米,厚0.14米。正文楷书28行,满行33字。原立于勉县马公祠东侧的王公祠,现藏勉县武侯祠。

《唐诗正声》

一一《唐诗正声》,是马允刚编写的诗集,共四十七卷。据马允刚弟子苏成额序及马氏自序所述,《唐诗正声》系马氏历时八年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七十七岁时编成的大型唐诗读本,目的是为初学者“正其基”。他还另辑有《唐李杜韩白四家诗》又名《唐诗正声李杜韩白四家诗》。

一一陆耀遹唐诗正声序》中写道:今年夏,以所刊 《唐诗正声》 见示,曰:此吾平生心得,欲以公之同好者,其为我叙之。受而卒读,计所选四十七卷,凡二百二十七人,诗万三千一百余首。人有小传,诗有跋语。以初盛为宗,以中晚为辅。其间陈时事,咏景物,写怀抱,沉实高华,词无定格,要皆不诡于正,而纤巧绮靡僻涩之作概无取焉。其李、杜、韩、白四家,别为一集,亦犹岳渎之大,不宜与一邱一壑等量比观也。夫选者之性情既正,必求作者性情之正而选之,而读者之性情亦因之以正。是以古人之性情范今人之性情,使之各得其正者,皆先生之力也。马允刚也在《唐诗正声》中自述道:韩昌黎在唐之中叶,不屑趋时,独追踪李杜。今其诗五七言古,直逼少陵,余体亦皆硬笔屈盘,力大气雄,而用意一归于正,得雅颂之遗,有典诰之质,非同时柳子厚、刘梦得所能及,鼎足李杜,非过论也。

一一2005年4月15日,有人在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购得一本《唐诗正声》(存卷一)。版心题“耘径堂选刊”。前有“刻唐李杜韩白四家叙”,落款为:“诰授奉政大夫,陕西汉中府定远同知,甲子丁卯戊辰庚午四科乡试同考官,直隶开州马允刚见一氏撰。”此书开本阔大,刻印精良。15.5 26.5,半页八行,每行24字,单鱼尾。

  铁铉后裔  

一一马允刚,为明建文帝时兵部尚书铁铉一脉。铁铉在靖难之变时不肯投降造反夺位的燕王朱棣,并召集溃败的士兵坚守济南,击退燕王朱棣,在朱棣夺位后被施以磔刑。据《铁马氏家谱》:见一公乃前明初铁忠定公十二世孙也,谱言忠定公先世本邓人。公遇难时,其二子长福安、次康安惧族灭从义,仆自济南逃至开。一投彭贯寨李氏改姓李,一授朱二寨马氏改姓马,为铁马李氏,遂家於开。意思是铁铉的两个儿子,当时逃到了开州,一个投了朱二寨的马氏,一个投了彭贯寨的李氏,改姓埋名,成为开州人。落户朱二寨(后朱寨)的即为马允刚的祖上。

济南城隍(铁铉

  政绩斐然  

一一马允刚的家教甚严,就在他父亲马丕孟随官到陕西期间,“刚每理词讼堂事毕,必面禀其原被之谁是谁非,惟恐或枉断焉。”就是说,马允刚每次断完案回到后堂,都要亲自向父亲回禀原告与被告的是非对错,让父亲来听听自己判案有没有问题。有这样的父亲,自然马允刚本人也就不敢罔断乱判案件了。

一一实际马允刚不仅文才出众,而且清正廉洁、兴县有方,文治武功、政绩卓著。他于嘉庆十六年(1811)升任定远(镇巴)厅同知。定远厅设于嘉庆七年(1802)析西乡县二十四地而设,因处巴山腹地、荔枝道上的秦关蜀门,属战略要地类。也曾在定远任过同知的严如熤(后任汉中知府、陕安道、陕西按察使)说“定远固,则全陕可安”。马允刚到此任职,即安排保境安民、劝促农桑、兴修水利等事宜,还下力气除邪祟,正教化,建祠庙,易风尚。大力兴办厅学,奠基教育,倡导文风,培养人才,开定远文化教育事业之先河,创学堂教学授业之局面,倡山民子弟向学科考之风气。

一一他在《建修正教寺记》一文中说:“予捧檄来此,日思所以化导之者。”他在《创建学宫明伦堂记》中写:“于十七年(1812)先捐修文庙一所”“十八年又捐修崇圣宫一所”“十九年又捐修戟门前东西斋房各三间,灵星门三间、大门三间;二十年制祭桌、祭器、杯爵、木豆、烛台、香炉等件;二十一年又捐修明伦堂三间……”。他在定远先后建了“先农坛”、“文昌庙”、“吉星祠”、“正教寺、东岳庙、肖曹祠、关帝庙、三义庙、文公庙”等等。他下令把各地随意建造的不合正统礼教的“淫祠”全部拆除,不允许随意祭祀。他坚持正教化以易旧俗,巴山重镇的社会教化体系基本形成,广大乡民风气为之大变。

一一《定远厅志·地理志》这样记载:“一遇暴雨,冲泄浮土,淤塞城壕,漶漫为患”,给厅城的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马允刚到任后看到这一情况,他积极采纳乡绅胡万顺等人的建议,他首先捐款并发动官民出资共襄,把平溪山买下作为官山,明令禁止耕种、砍伐,在山上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维护了厅城安全,受到广大百姓的称赞,事迹记入史志。

一一马允刚恪尽职守、勤勉干事、清正廉洁、亲近百姓、政绩累累。“八十四岁卒于家,州人请祀乡贤”也是清朝入开州乡贤的唯一一位。马允刚去世后,消息传到定远厅,广大百姓为之痛惜和怀念,“善政及人、士民感戴”(《定远厅志·祀典志》),与第二任定远同知严如熤并祀德政祠。

一一数十年后,第35任定远同知沈际清(浙江归安人,现代大学者、书法家沈尹默的祖父)有感于马允刚的政绩和百姓的好评,欣然赋诗赞颂:“经济文章仰马融,至今遗爱挹清风。耆英人瑞钟燕北,终古神灵式汉东。野老尚能传德政,士林长此慕宗工。衙斋勉葺承棠荫,还忆艰难缔造功。”

恩荣坊


开州之印

现藏河北博物馆

植根濮阳文化,学文化、聊文化、品文化。 

深耕龙乡故事,看故事、听故事、写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省通志稿人物志 第八卷 名宦 八
在上封村欣赏清代圣旨碑
文廷式年谱·家世【文四海】
保德州志●卷六  官师第六
道光沂水县志下
列传二百六十四循吏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