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古汗国灭亡记.上】大汗本部察哈尔的败北

1583-1587年,科尔沁翁阿岱等攻打了女真的哈达部。

1593年,为灭女真,嫩科尔沁右翼翁阿岱、左翼芒古斯、明安等科尔沁王和一些反建洲的女真人组成联军向诺尔哈赤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九部联军之战,在和建洲女真的第一回正面交锋里,蒙古人就以惨败而告终。此役以后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建州借此开始收复大量其他女真部落,而蒙古人也就在无狭余时间和精力来限制女真人的崛起了。

1594年,内喀尔喀部落老萨同科尔沁明安遣使通聘诺尔哈赤。(内喀尔喀是继嫩科尔沁以后又一大与爱新国建立联盟的蒙古政治集团。)

1597年,努尔哈赤以被科尔沁侮辱为名,派大将穆哈连征讨科尔沁,结果穆哈连兵败被俘。——《清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

1604年,年少的林丹汗继承蒙古大汗位,称呼图克图汗。

1605年,内喀尔喀巴约特部恩格德尔台吉与爱新国建立了贸易关系。

1606年,还是此人引领内喀尔喀五部使者到建洲女真引驼马,并给诺尔哈赤授汗号,对建州在女真各部里的主导地位予以肯定,诺尔哈赤摇身一变成了名义上的女真王。在游牧部落之间当一个新兴部落达到一定实力时,传统强部处于外交考虑会承认其新的政治地位,付之行动的话,一般来说就是授予汗(王)号,这个汗用老蒙文写为ha+n(王),而不是ha+ga+n(皇),而且内喀尔喀授诺尔哈赤汗号,并不是说两人为臣仆关系,而仅仅是前者对后者的地位表示认同罢了。

1608年,诺尔哈赤长子率军攻打乌拉部,由于乌拉部紧挨嫩科尔沁,所以奥巴随其父翁阿岱打败了来犯的建州军队。不久叶赫部又告急,随即嫩科尔沁部派兵出击,不但大败建州女真,并且杀死了诺尔哈赤的虎将布杨古。嫩科尔沁左翼明安趁机携三子深入建州境内,并大掠建州部牲畜民众。《皇清开过方略》卷12。

1612年,诺尔哈赤与科尔沁的明安连姻,这也是女真分化嫩科尔沁诸部之始。

1614年,内喀尔喀扎鲁特贝勒钟嫩以女妻诺尔哈赤子大贝勒代善,不久内齐汗以妹妻女真芒古尔泰贝勒。

1616年,诺尔哈赤建立爱新国(AISIN GURUN,满语,意为“金国”,为了区别历史上的女真金朝,也称后金)。

1619年,爱新国取得击败明军的萨尔浒大捷。

1619年,爱新国攻占开原后,继尔又攻下铁岭,但此两城是东蒙古与明朝进行贸易的互市。爱新国此举必然遭东蒙各部的报复,随后科尔沁与内喀尔喀的弘吉拉特和扎鲁特组成联军,攻打了由女真人控制的铁岭,结果联军不但惨败,还被爱新国俘虏了众多东蒙首领。此役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重大。最重要的是爱新国在此役俘虏了内喀尔喀的宰塞,并把此人扣为了人质,以此来威胁诱惑内喀尔喀诸部就范,并趁机离间其与林丹汗的关系。但内喀尔喀并没有束手就擒,以乌济叶特为首的内喀尔喀诸部趁诺尔哈赤攻打辽阳之际,为救宰塞攻打了沈阳城,未果后才以一万牲畜的代价(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换回了宰塞。总之通过此役诺尔哈赤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实力对比,从此女真作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已经可以左右东蒙局势了。

1619年8月,趁爱新国灭叶赫部之际明安三子又掠夺了爱新国俘虏的牲畜。

1619年11月1日,女真以俘虏的科尔沁和内喀尔喀诸台吉为筹码,邀请战败的东盟各部在噶尔察莫冈干塞忒勒黑和女真举行会盟。此次会盟以后正式确立了爱新国与东蒙各部(科尔沁、内喀尔喀等)对明朝的攻守同盟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日后形成反察哈尔联盟也其定了一定的基奠作用。除此以外此次会盟最引人瞩目的事件就自科尔沁迁入嫩江流域后,第一次和女真诸部签署了“停战书”。

1621年,爱新国和其蒙古联军攻陷了辽阳、沈阳,此役不但取得了影响深远的胜利,而且也暂时稳固了爱、科、哈三部的联盟关系。经此役,爱新国正式成为了能抗衡明朝、威胁蒙古大汗本部的新兴力量。

1621年,察哈尔本部出现裂痕,本属察哈尔八大部里的兀鲁特部达尔汉巴图鲁台吉以及明安(并非科尔沁的明安,而是察哈尔无路台吉之后)等十名台吉因对林丹汗的高压统治表示不满,率领所属部投奔女真,成为了第一个正式投靠满清的蒙古部落。

1622年-23年,间在内喀尔喀做间谍的伊沙木等人多次通报诺尔哈赤,内喀尔喀将与察哈尔联合征伐嫩科尔沁。接到情报的诺尔哈赤利用这个机会,不但向奥巴、明安等人警告了这个危机,并且致书建议和其一同组成反察哈尔联盟。与此同时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多次劝阻林丹汗,希望其放弃攻打嫩科尔沁。

1623年,由于扎鲁特台吉昂安夺走了女真使臣的财物,诺尔哈赤派阿巴泰、德格类深入蒙境攻打昂安所部,结果昂安被杀,部众被俘。作为内喀尔喀五部名义上的首领,年事已高的卓里克图洪巴图鲁不忍看到爱新国对东蒙如此疯狂的扩张渗透,向林丹汗提议趁秋季马肥兵壮,合兵和女真死磕到底。可这时林丹汗并没有选择攻击女真,而是甩掉了同情奥巴的卓里克图洪巴图鲁,声东击西,以假装攻击女真的姿态向前推进,等接近奥巴驻地以后又按原计划突然折兵向北,率少数精锐部队偷袭了奥巴驻地。由于奥巴早就做好了准备,所以林丹汗在偷袭未果后就撤退了。总之林丹汗这种为渊驱鱼的做法,至此开始逐个把东蒙古各部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更给了女真人向东蒙各部渗透和控制的可能。

1624年,奥巴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和爱新国在伊克唐嘎里杀马结盟,爱新国与嫩科尔沁部正式联合成立了反察哈尔联盟。事实上包括老档在内的满文史料,也承认当时这个军事组织仅仅是内部平等的联盟关系,随着林丹汗在东蒙的扩张,联军的规模不断扩大。

1625年,林丹汗派卓尔济喇嘛当说客,希望能和嫩科尔沁和解。但奥巴在和女真杀马为盟后已经确定了自己的立场,卓尔济无功而返。不久,林丹汗亲征科尔沁部奥巴,诺尔哈赤派兵解围,不知为什么林丹汗又一次选择了撤兵。

1626年,诺尔哈赤授(注:不是封)奥巴以土谢图汗号,并妻之以女,正式和奥巴建立了姻亲关系,使科尔沁这个女真各部的心腹巨患,成为了爱新国最为重要的“盟友”。值得一提的是,在老档上奥巴的汗写作了皇(ha+ga+n),而不是王(ha+n),也就是说诺尔哈赤承认奥巴为嫩科尔沁诸部之皇,这个行为等于承认嫩科尔沁不在隶属于察哈尔,而是认同它为犭虫立的汗国。至此在反察哈尔联盟里,嫩科尔沁与爱新国继续保持平等地位,而不是从属关系。顺便说一个题外话,等奥巴死后,爱心国取消了其子的汗号,而是改成了jinon(副汗),等到奥巴的孙辈时则降到了亲王级。

1626年四月,内喀尔喀诸部为了领取可观的赏金,答应了明朝的要求,断绝了其与爱新国联盟的关系,还堵截了爱新国的使者。于是爱新国决定出兵讨伐内喀尔喀,在这关键时刻嫩科尔沁以内喀尔喀为同族之由拒绝了爱新国合兵的请求。这样爱新国只好以一己之力与内喀尔喀展开正面的较量。不得不说,两方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战术素养,这场恶战整整厮杀了近5个多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喀尔喀因为之前曾几次大伤元气,开始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支,内喀尔喀右翼的巴林、巴约特、乌齐叶特三部开始退入左翼弘吉拉、扎鲁特的地界,一点一点的朝当时驻扎在东蒙的察哈尔部方向撤退(当时的察哈尔大部紧邻战场,林丹汗的查干浩特就在今天阿鲁科尔沁旗境内)。10月,爱新国重创了扎鲁特部为首的内喀尔喀残军,几乎与此同时,看到内喀尔喀开始败北的察哈尔,作为其盟友非但没有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出兵援助过它,还在这紧要关头落井下石,拥军杀入了内喀尔喀左翼。这对陷入背负受敌的内喀尔喀而言无疑等于巨石压卵。之后不久内喀尔喀大部开始溃败,除了巴岳特在战争初期即被女真吞并外,作为其核心的乌济叶特、弘吉拉大部已经被灭。就在内喀尔喀眼看就要遭受到灭顶之灾时,一直在旁边观望的爱新国“盟友”嫩科尔沁终于坐不住了。嫩科尔沁诸王不计当年之仇,集合全部兵力越过特金汗山东坡的无水草原,直接插入战场在今天巴林右旗北部一带,接应保护了内喀尔喀余下的两个残部——扎鲁特、巴林还有少量弘吉拉。看到内喀尔喀已经和嫩科尔沁联合,爱新国也只好就罢。不过也就在此时,爱新国与察哈尔部再一次拥兵相持,虽然爱新国取得了对内喀尔喀的胜利,但毕竟损失不小,这对以逸待劳的林丹汗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但不知为何,号称拥有10万铁骑的林丹汗,在次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主动选择了退兵。之后林丹汗不但使自己陷入了唇亡齿寒的困境,还因落井下石的行径使得自己的声誉大损。

1626年,八月诺尔哈赤死,其子皇太极称帝。

1627年,二月皇太极以反其父的风格,主动遣史察哈尔,希望能和察哈尔和解。谁料此举却引发了察哈尔各部溃散的雪崩效应。由于主和派的奈曼和敖汉首领受到了林丹汗的排挤,此两部于当年6月正式反叛本部,向东出走套靠了反察联盟。

1627年(下半年),因奈曼、敖汉两大部的叛敌,形势迫使林丹汗只好率主力鄂脱克西迁。在西迁过程当中,苏尼特、乌朱穆沁、部分浩奇特等部又因不满林丹汗,越过翰海投奔了外喀尔喀的塞奥奇尔台吉。而察哈尔八大营里的阿喇克绰特部也与大汗本部不合,并未选择随和其一同西迁,而是选择了驻留在旧牧地观望。至此,察哈尔八大部(浩齐特、苏尼特、乌珠幕沁、克什克腾、阿喇克绰特、兀鲁特、傲汉、奈曼)里的兀鲁特、傲汉、奈曼三大部投奔爱新国,而阿喇克绰特部不听调遣,苏尼特、乌珠幕沁、甚至部分浩齐特属部(浩齐特,是8大部里最强大的一部―大汗本部,蒙名:HUUCHID)投靠了喀尔喀右翼。至此作为大汗本部的察哈尔万户未战即败,其实力一落千丈,从此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1627年9月,原属察哈尔万户的奈曼部奥齐尔台吉出征林丹汗。

1627年,林丹汗在西迁期间突袭了对大汗本部毫无设防的喀喇沁部(西喀喇沁),致使其部涣散,被俘上万人口。其残部随土莫特万户首领博什克图汗暂时退居河套地区,部众藏匿山野。年底喀喇沁部伙同其他右翼万户发起了对察哈尔部的反击,一度收回了库库和屯,但很快又被林丹汗击溃。林丹汗以所剩无几的力量和强大的右翼三大万户进行了惨烈的火并。与此同时,爱新国则众坐山观虎,看着自己最大的敌人和他最大的潜在敌人之间残杀,兵不血刃的解决了他的两大心腹巨患。

1628年,在看到林丹汗和右翼万户之间的斗争以林丹汗的胜出而告终后。为了不给林丹汗喘息的机会,爱新国随即西进,并灭掉了原属察哈尔万户八大部之一的阿喇克绰特部,但由于西进时,科尔沁并未参与攻打阿喇克绰特部,而是选择了半路撤退,于是爱新国也未能在扩大战争的范围,此时喀拉沁万户已经在林丹汗凌厉的攻击下,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界,并遣使加入了爱新国的反察联盟。而西土莫特残部直到1629年才归附爱新国(由于距离较远些),从此以后右翼喀拉沁万户实际上也失去了犭虫立自主的地位,成为了爱新国的附庸。


---------------------------------------------------

小结:至此,爱新国成功的孤立了林丹汗。不但大大的削弱了察哈尔本部的实力,还迫使林丹汗西迁。于是眼下对爱新国来说,其最大的问题就成了如何在反察哈尔联盟里争夺盟主之席。事实上嫩科尔沁首领奥巴早在诺尔哈赤在世之时就已经开始和其争夺联盟里的统领地位了,可以说在诺尔哈赤时期还算是维持了彼此平等的关系,但皇太极跟其父相比更具英谋,实力的天平也开始朝着爱新国的方向倾斜。第一次西征林丹汗之役,对于嫩科尔沁与爱新国的同盟关系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因为在反察联盟里唯一能和爱心国一较高下的势力就是嫩科尔沁,而其他蒙古部落不是像奈曼部这种大万户里的小部,就是被林丹汗重创的大万户残部,他们以无实力再在联盟里谋求地位,自然盟主之争的暗流早就涌动在嫩科尔沁与爱新国之间了。还说此役,嫩科尔沁部在接到爱新国要求汇兵西征林丹汗时,由于同情林丹汗的处境,并没有先和爱新国的军队会师,而是擅自行动在察哈尔的阿喇克绰特部的边境附近“象征性的走了一圈后回了老家”——皇太极闻之盛怒(〈旧档〉第六册2840-2841页,〈老档〉太宗一,177页),很明显这是一种变相报信行为,虽然阿喇克绰特部并没能在此之后逃脱厄运。但由于嫩科尔沁部的变相报信行为,使得阿喇克绰特部提早警觉,并让正在西迁的林丹汗觉察到从后方即将形成的危机。更由于嫩科尔沁部没有参加爱新国的联军,使得皇太极不能在灭阿喇克绰特部以后按原计划乘胜追击林丹汗。何况皇太极如果真追击林丹汗,万一在其后方的科尔沁与察哈尔联合,这样爱新国将陷入背负受敌的不利局面,所以形势迫使他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行动,这样就给正在征战右翼万户的林丹汗提供了喘息的机会,毕竟科尔沁的目的也仅仅是保全自己,而不是要灭掉察哈尔。

虽然这样减轻了林丹汗的负担,但却因此巩固了爱新国在反察联盟里的地位。由于这次对察哈尔的讨伐嫩科尔沁部并没有参加,使得这次参加行动的其他反察哈尔联盟里相对弱小的成员:奈曼、傲汉、(内)喀尔喀(指巴林和扎鲁特)、喀拉沁部通过此战都被怀柔到了爱新国一边。〈大清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五,一月15日条记载:科尔沁、傲汉、奈曼、(内)喀尔喀、喀拉沁五部落,尽入满法――这是在科尔沁部没有参加西征时,爱新国立的一条法律。而这条法律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科尔沁部并不在的情况下,直接逼迫其他弱小蒙古部落接受了此律,尽管科尔沁并不在场,也强行把科尔沁写了进来,要知道此律条的真正意义为以上所提诸部将在此联盟里受制于爱新国。爱新国利用这次嫩科尔沁部没有参加联军的有利时机,在此次战役中对除科尔沁以外的其他反察联盟的蒙古部落充分实施了这个律条,且还让这些部落首领承诺战时听从爱新国的调遣。等回师后,皇太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遣使往奥巴处,严厉谴责了自九部联军以来嫩科尔沁部以种种机会来反对建州——爱新国、以各种借口不断破坏反察哈尔联盟的行动,甚至还暗示其他参与反察联盟的蒙古部落都将以“反察联盟的利益”誓死站在爱新国一边,必要时爱新国会动用武力等来威胁奥巴(〈旧档〉第六册2846-2852页,〈老档〉太宗一,181-185页)。奥巴见势无奈于天聪三年一月亲自“来朝谢罪”(〈旧档〉第六册2852-2860页,〈老档〉太宗一,185-191页)。就这样皇太极以强大武力使奥巴屈服,自然嫩科尔沁部也随即入了“满法”,至此正式确立了爱新国在此联盟里的统领地位,皇太极退一步却进两步。——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爱新国在此时获得的只是盟主地位,和联盟里的其他蒙古部落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君臣关系。

在漠南蒙古的形式基本稳定后,漠南以北的阿鲁蒙古诸部随即成为爱新国新的猎取对象。阿鲁蒙古——指除嫩科尔沁以外的东道诸王所统领的各部落,乌拉特、四子王、茂明安、阿鲁科尔沁等四部也被称为阿鲁科尔沁诸部,和嫩科尔沁一样都是哈萨尔王的后裔属部。阿巴嘎、阿巴嘎纳尔为成吉思汗的弟弟比勒古台的后代属部,翁牛特、伊苏特、喀喇车里克为成吉斯汗三第哈赤温后代所部。这些部落由于当时驻牧在今天赤塔——呼伦贝尔——克鲁伦河中上游——鄂嫩河流域,所以在当时也叫阿鲁诸部。

---------------------------------------------------


1629年,为了拉拢阿鲁蒙古诸部,皇太极以探亲的名义派遣早先投诚爱新国的察哈尔诺颜昂昆绅杜棱前往阿巴噶、阿巴噶那尔等部通好,献马十匹,从此阿鲁部开始于爱新国交往。――――《清太宗实鲁》卷三。

1630年,阿鲁阿巴噶(阿巴噶)、阿巴噶那尔、翁牛特、阿鲁科尔沁四部的济农、台吉们派使通好爱新国。――――――《满文老档》(下)第1084页。

1630年3月24日,在与爱新国结为同盟的誓书里出现了翁牛特、阿鲁科尔沁等首领的名字。

1630年4月11日,阿鲁部落四子部落主动归降爱新,并且为了协助爱新国的军事行动,越过兴安举部南迁至东蒙境内。――见《太宗实录》卷七。

1630年的4月27日,阿鲁的伊苏特部在游牧内迁时被察哈尔部攻击,当时正值爱新国使臣察汉喇嘛在阿鲁一带游说,于是干脆投奔爱新国。这样本属于翁牛特大部里的伊苏特部也正式归附了爱新国。――见《太宗实录》卷七。

至此阿鲁诸部大多都于爱新国建立了联盟关系。在察哈尔部先锋部队的不断骚扰下已经有了于察哈尔为敌的意像。

1631年,春皇太极开始策划和实施征讨察哈尔部的行动,但是由于嫩科尔沁奥巴以蒙古马不中用等理由拒绝了随爱新国出征的要求。这样又给予了林丹汗喘息的机会。―〈藩部要略〉卷一。
自然征讨察哈尔的事宜,不得不推迟到下一年了。――见《旧满洲档》3425-3426页。

1631年,察哈尔逃人带来了林丹汗得到明朝赏赐后由哈喇汗(进正蓝旗境内)一带往东北一代移动,试图拦截阿巴噶济浓投奔爱新国,并伺机抢掠翁牛特与四子部的消息。――见《旧满洲档》3442-3443页。

1632年,初为防止嫩科尔沁部奥巴在找理由推辞出征而耽误对察哈尔的行动,皇太极专门对其上书敦促,并让其调整驻地。――〈满文老档〉太宗2,596页。

1632年,四月在精心准备后,皇太吉开始征讨察哈尔部。此次西征直入厚和后屯城,又入明边,导致察哈尔的彻底崩溃,有趣的是林丹汗并未选择拼死一搏,而是在次西迁,部分学者认为林丹汗如此选择,也有受当时已经爆发的藏传佛教派系之争的影响。――见《满文老档》天聪六年四月初九日条、十三日条。

1633年,阿鲁蒙古的原哈萨尔科尔沁部后代所属的的乌喇特和毛明安两部(今天达貌旗的茂明安)正式归降爱新国。

1634年,林丹汗病死,察哈尔部完全溃散。于同年6月就有1000察哈尔人来归爱新国(皇亲开国方略,卷19),不久察哈尔额林臣岱青等王宰桑两千七百余人来归爱新国,紧接着巴图济侬和阿牙克等人也率千余户归爱新国,就连察哈尔部最有实力的贵族多尼库鲁克四大宰桑也率众六千及家口归附爱新,进十一月甲午一次“来归”的即达五千户两万口。此时察哈尔汗室还在困守大漠深处。

1634年5月23日,嫩科尔沁部噶尔珠塞特尔、海赖、布颜代、白谷垒、赛布垒等台吉因不满爱新国的统治,试图往征北方索伦部落,取贡自给,向北叛去。得知消息后皇太极令索伦部来朝首领巴尔达火速返回部落,防止噶尔珠塞特尔袭击占领索伦部(〈内国史档案〉天聪八年档)。此事同年6月21日被爱新国搞定……

1634年秋,外喀尔喀诸王遣使青海,希望察哈尔残部退居到外喀尔喀右翼境内,以保“国体”。——引自苏赫巴托的蒙古国通史,这个说法在原文里没有给予文献出处,大家知道就行了。

1634年10月,皇太极派人到外藩蒙古,大会于硕翁克尔,完成了蒙古八旗与外藩蒙古的编旗化地一事儿。

1635年4月,林丹汗三福晋苏泰率部众东迁到今天乌伸旗脱里图苏木,皇太极发精兵一万将其包围,额哲母子见大势以去,随降于爱新国。大元正式覆灭……

1635年10月15日,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

1636年4月手握大元玉玺和麻哈噶啦佛像的皇太极,在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贝勒的拥护下登基蒙古汗(皇)位,被蒙古诸部拥为博格图车臣汗(和忽必烈的汗号一样)。皇太极随即改国号为大清(daichin),改元为崇德,[s]改族名为满洲[/s]成了名副其实的满蒙大汗…… 而包括嫩科尔沁在内的众多蒙古部落,以前如果仅仅和爱新国是联盟关系,现在也都正式降于满清了。


------------------------------------------------


总结:先说时局,在达延汗以后,由于蒙古大部都被平分给了众多皇子,使得已经统一的蒙古部落又陷入了新一轮割据分权。达延汗死后乌梁海万户反叛,在镇压完强大的乌梁海万户以后,左翼三万户的实力大为削弱,虽然喀尔喀和察哈尔瓜分了乌梁海万户的大部,并把喀尔喀一分为二用外喀尔喀填补乌粱海留下的空缺,但左右两翼的实力已经严重失衡。随后实力强健的右翼万户在阿拉坦汗的领导下东征西伐,继续扩充自己的实力。所以不论在博迪汗时期还是在库登汗时期,察哈尔作为左翼第一万户、蒙古汗廷所在却一直谦让于右翼各万户。以至在库登汗时期被逼无奈,只好带着内喀尔喀和大部科尔沁(以后的嫩科尔沁)等亲信部落,东退到原属三卫辖区的东蒙地界。

虽然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右翼万户的实力也有削弱。右翼三万户在阿拉坦汗死后,陷入了钟金皇后的政治恐怖当中,人心早已涣散。何况前后几次讨伐卫拉特使得右翼诸万户损失不小。尤其鄂尔多斯万户在几次远征哈萨克未果后,实力一落千丈。与此同时外喀尔喀不但继续着和世仇卫拉特的战争,还陷入了左右两翼的争斗。同时西蒙古劲旅和硕特部为了避免和绰罗斯系决裂,开始准备南下加入茜臧的教派战争。而在其东边,自库登汗以来,避居东蒙的蒙古大汗一直和内喀尔喀、嫩科尔沁等心腹部落保持着非常友好的关系。一些学者认为,在翁阿岱死后,奥巴就开始主动疏远林丹汗,好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但史料显示,在林丹汗偷袭他以前,他一直都在极力讨好林丹汗。在记录奥巴与林丹汗的关系时,满文老档意味深长的提到过三件“小事”。第一件事,奥巴有一匹无比骏亮的坐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上被诺尔哈赤看到,诺尔哈赤非常喜爱那匹马,随即想用重金购买,但就在第二天,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奥巴就当着女真使臣的面把此马献给了林丹汗。第二件事,奥巴有一个容貌极其美丽的女儿,众多蒙古部落首领过来提亲都未曾同意,诺尔哈赤也对其充满了迷恋,希望奥巴能把女儿嫁给他,结果奥巴非但未允,还羞辱了前来的使者。第三件事,诺尔哈赤为拉拢奥巴,不计前嫌把自己的掌上明珠许配给了奥巴,但奥巴非但不对格格示好,反倒经常打骂虐待她。可以从这些事情看出起码女真人对奥巴是有怨言的。

其实就时局而言,当时的大环境是对林丹汗是非常有利的。首先女真诸部在当时还并没有完成统一,而且因为地理上的关系,诺尔哈赤所统领的建州部落一直被辽东的明朝军队所牵制,根本不能腾出手来直接与蒙古为敌。相反当时的嫩科尔沁王在九翼之战前,还曾数次战胜建州女真,并间接的控制了很多女真部落。而且在在林丹汗执政早期,嫩科尔沁、阿鲁诸部、内喀尔喀、甚至部分鄂尔多斯、和外喀尔喀贵族都是定期前往察罕浩特觐见林丹汗的。嫩科尔沁在翁阿岱时期、奥巴早期,内喀尔喀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阿鲁部的诸阿巴嘎王、外喀尔喀的车臣汗都在一段时间里和林丹汗都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试想如果当时林丹汗利用这些近枝组成联军,先灭素来和科尔沁和内喀尔喀有矛盾的区区几万女真人,在灭右翼旁系皇室,进而收复卫拉特蒙古,以当时林丹汗的实力来看并不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何况作为全蒙古实力最强悍的察哈尔万户的统领、名正言顺的蒙古大汗,本是其大显身手、统一全蒙的最好时机,但无奈蒙古人命苦,摊上了这么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

就这样虽然时局对林丹汗有利,但在整个布局上他却完全走错了棋。首先它不但不应该攻击内喀尔喀和嫩科尔沁,何况对大汗地位真正有威胁的是女真、明朝等外敌和其他嫡系皇室。他不但不应该与此两部为敌,还应该利用这两个一直忠于蒙古汗廷的部落,去讨伐女真和其他旁系皇室。但事与愿违,嫩科尔沁和内喀尔喀本是和女真诸部有着深仇大恨。从九部联军在到科尔沁-内喀尔喀联军,此两部数次纠集军队力图扼杀掉羽翼还未能丰满的建州女真时,作为一个驻牧于当时东蒙的蒙古实力第一强部,林丹汗居然在自家门口毫无动作,从未支持过嫩、喀两部一兵一卒,错失了历史上的多次良机。而且当察哈尔八大部之一的兀鲁特叛逃于爱新国之后,林丹汗并未果断出击爱新国,而是默认了此事。这使得本来就因推崇红教而名誉败坏的林丹汗彻底脸面扫地,其后非但没有报复女真的越界行为,而是莫名其妙的攻击了历来和大汗本部不和的嫩科尔沁。当然如果诺尔哈赤没有事先提醒嫩科尔沁,也许林丹汗就会吃掉实力强大的嫩科尔沁,进而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实力。但问题就在于这是一个成功则已、失败成仁的行动,既然兵都去了,那就应该一直打下来才对,可他最后不知是心虚还是因为什么,却选择了退兵,逼得自己最为重要的盟友成为了自己的对立面。不是我说,和努尔哈赤高超老辣的政治手腕相比,林丹汗简直就像一个政治白痴。而且不久之后当爱新国开始把触手伸向内喀尔喀之时,如果前几次嫩、喀两部对诺尔哈赤用兵败北时,他仅仅还是过于自信、判断错误的话,那这一次他的行为,彻底像世人崭露了他真正的本意,他居然趁火打劫和自己最大的敌人-异族女真人一同灭掉了内喀尔喀大部。

在这次瓜分战当中,他本来和爱新国再次拥兵相持,可他却又选择了退却。难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他不明白吗。事到如此,做为最挺大汗本部的内喀尔喀和嫩科尔沁都先后遭到了林丹汗的攻击。就连察哈尔八大部里的兀鲁特、傲汉、奈曼、苏尼特、乌朱幕沁、甚至部分浩齐特属部都弃他而去,这些本是大汗最为亲近的部众,先后都无奈选择了离开。再看林丹汗对嫩科尔沁的偷袭,以及对内喀尔喀的落井下石等小人行径,哪有点蒙古大汗的样子,大家可以从这一系列的事件里看出,林丹汗只是一个极其缺乏政治手腕、性格莽撞残忍的人。

在说布局,其实当敖汉、奈曼两部叛走之时,林丹汗本来可以往走北上的。说到这,以前就有人说过,当时在外喀尔喀东北部是车臣汗的地盘。孰不知外喀尔喀的塞奥齐尔台吉,正是成功把乌珠穆沁、苏尼特、浩奇特等部离间到他的帐下后,才使得他的实力大振,之后才被这些部落拥为车臣汗的。何况当时的塞奥齐尔台吉作为林丹汗的妹夫,一直想把自己那摊做强做大,甚至他不顾其他喀尔喀部的反对,多次邀请林丹汗进入由他控制的人口稀少的克尔伦中上游地区。但可惜的是当得知林丹汗要西迁而不是北上之后,他才翻了脸硬是给林丹汗的背后来了一刀。咱们假设如果林丹汗当时选择北上,那他就不是侵略,而是名正言顺的受邀而去,这样其他蒙古部落多少也会减少对他的误解。最关键的是如果他这么做了,起码也不至于让乌、苏、浩三部脱离自己的控制。即使当时他的名声并不好,但蒙古各部考虑到女真这个外族的威胁,也肯定会支持林丹汗的。如果他真的能和居住在额嫩—呼伦贝尔一带的阿鲁诸部以及生活在杭盖岭一带的外喀尔喀修成兼顾的联盟关系的话。那以大戈壁、东部无水草原为天然屏障,以逸待劳,也是很容易守住自己的余下的那点老底的。而且一旦察哈尔北上,那爱新国肯定会和右翼三万户直接接壤,之后拥有惊人人口的右翼三万户,肯定不会让爱新国好过的。倒时察哈尔和阿鲁、喀尔喀、土默特、喀喇沁、鄂尔多斯等蒙古大部同仇敌忾,相比爱新国之后也很难会有什么作为的。就算满清能保持长盛,咱们就已满清大概50年才能拿下一个蒙古大部的速度来算,就是耗到清末蒙古诸部也不会全部灭亡的。而且只要携有大元玉玺的察哈尔不被爱新国吃掉,爱新国就不可能让所有的蒙古部落都甘心降于他的门下,至多维持联盟的存在而已。何况察哈尔在漠北的话,北接西伯利亚,即使被败在逃,也不至于像去茜臧那样水土不服而病死啊。

当然就像你我所知的那样,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林丹汗在没有灭掉女真的情况下,因贪图明朝的赏赐等多种原因的促使下(后来和明朝翻脸,进行毫无意义的消耗战就是后话了),最终选择了实力强健的右翼三万户为敌。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他能在拥有少量残部的情况下,能和三个大的万户同时宣战,却不能在察哈尔部还算完整之时不可和实力比右翼三万户弱小的多的反察联盟做战呢?我想也可能是人被逼到绝路,自然会有很强的爆发力吧,想想当时林丹汗在众叛亲离的境况下,估计也就只能做出偷袭右翼喀喇沁万户的事情了。还好当时他赢了,虽然被他俘虏的一万多人也不算太多,但对察哈尔来说多多少少也算是补充了一些实力吧。当然这完全没有战略头脑的行为,的确给他带来了更多的麻烦。要知道偷袭喀喇沁就等于向包括土默特、鄂尔多斯在内的其他右翼万户宣战。虽然右翼三万户后来联合明朝的行为也不太地道,但毕竟也是被逼上了绝路没有办法(当然林丹汗一开始联合明朝也不地道)。其实林丹汗在攻打右翼和明朝的时候,不知是他本人还是他手下的四大宰桑,在这些战争当中由他率领的察哈尔军体现出了惊人的作战能力(篇幅较多,就不细谈了)。虽然以鄂尔多斯左翼诸巴托尔和土默特卜硕图汗为核心的右翼万户曾差点灭了林丹汗,但林丹汗在兵败如山倒的时刻居然还是给逆天了(本人认为在艾巴格河畔的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当时内亚战场上最为精彩的一役了)。

虽然他赢了,但是林丹汗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还是没能克服的了自己的弱点。他并未趁热打铁赶紧备战,而是对除了曾帮过他的部分鄂尔多斯部落外的右翼部落,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屠杀抢掠,当然林丹汗在报复俘虏时也损耗了很大的兵力。那时就连明朝政府都看不下去了,还向林丹汗上书劝其不要那么残忍。满文老档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很主观,但是相对汉文文献的确要公正的多。根据满文老档的记载,察哈尔在和人口众多的右翼万户开战后,右翼诸部十有七死。要知道在土默特鼎盛时期的右翼三万户在合兵时,居然能凑到近40万花甲(光打仗的就有40万)。结果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满清在西土默特建旗时居然才勉强凑够了两个旗的人。即使把所有的鄂尔多斯、喀喇沁万户的遗部加起来,也没有那么多人了。在达#赖孙汗东迁以后,从今天的乌拉特后旗,一直到锡林郭勒腹地,曾几何时可都是右翼诸部的驻地。但历经战乱的洗礼之后,以至于满清为了防止喀尔喀和卫拉特向人烟已稀少的右翼万户所辖地区发展(当时的满蒙边界),不得已才把驻牧在外贝加尔——呼伦贝尔——额尔古纳一带的阿鲁科尔沁诸部进行了南迁。总之林丹汗如此血腥的屠杀右翼万户以后,最终使得那些选择和女真联合的蒙古部落更加坚定了反抗林丹汗的意志,至此以后林丹汗再也没有能力打败爱新国,其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读到这,相信那些不了解蒙古历史的蒙古人都会感到困惑,性格刚烈的林丹汗为何从未和自己最大的敌人一决雌雄呢?1619他怂了、1621怂了、1623怂了、1626怂了、1627怂了、以至于到以无任何退路的1632年他还是怂了,平常他打自己人的时候不挺勇猛的嘛,怎么一见女真人就立马不行了呢。我承认如果他哪怕和女真人正面只交锋过一次,我都不会这么看他,比如说葛尔丹这个人虽然有点“自不量力”之嫌,但他毕竟是一个敢拿3万铁骑和10万满清大军数次对磕的英雄,即使他败了,也是虽败犹荣。所有的蒙古后人也都不会因此而忘记这样的一个英雄。而且请不要说是当时的蒙古各部都各怀鬼胎,因为这绝对不是借口。要这么说,诺尔哈赤起家的资本能和作为当时拥有全蒙第一强部的林丹汗相提并论吗。既然一个女真人到最后都能怀柔如此之多的蒙古部落,做为一个手握大元玉玺的正宗蒙古大汗,他难道就不能吗?说白了就是他这个人能力不行。试问一个连本部和亲信都摁不住的人,怎么可能有能力去统一全蒙古呢。以至于最后,一辈子与女真为敌,却和女真人连一次正面交锋都没有,这和外蒙那个一辈子没见过满洲人的,“反清英雄”朝克图台吉可真是有的一拼。爱之切才恨之深,那些喜欢林丹汗的同胞,就请无视这里我对他的评价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帝国视角下明朝的灭亡
蒙古为何会划分为内外蒙古 那成吉思汗是属于内蒙还是外蒙
16、17世纪之际东亚全辽地区的满蒙关系——以努尔哈赤对东部蒙古的策略为中心
困扰大明300年的蒙古问题,为何后金20多年就搞定了?
蒙古八旗的来历,成吉思汗的子孙为何对女真人俯首称臣
蒙古为什么要区分为外蒙古跟内蒙古,两者有什么重要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