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6)《宝玉忏情录》之开篇


                《宝玉忏情录》之开篇

                         ——《从宝玉的“情不情”说起》

 

上月接连写了二篇侧写红楼梦的文章,本文还是回到正写红楼梦的方式来写,这篇文章名为《宝玉忏情录》(注:将分成几篇相对独立文章发表)

起意写这篇研红系列文章,主要还是受到了中外二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启示,而开始构思写作的。

这二部文学作品,一部是俄国文学大师的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一部是中国李欧梵的《范柳原忏情录》。

《复活》是托尔斯泰依据一个真实的故事为原始素材,用了十一年写出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以一个贵族青年的情场忏悔,心灵净化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诲小说,小说用生动的文学语言,把人间的种种苦难和罪恶,形象地表现出来。深刻揭露了沙皇专制官僚制度的反人民的本质以及教会的丑恶罪行,因此,被誉为“19世纪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复活》主要故事情节:

一个贵族青年引诱奸污了他姑姑家的一个婢女,婢女怀孕后,被主人无情逐出,沦落为妓女,后又因偷窃被法庭审判,而在法庭上,一个陪审员正是这个贵族青年。法庭上贵族青年见到凄惨落魄的婢女,想起旧人旧情,良心受到深深谴责,产生沉重的,无法排遣的负罪感,他为此愧疚,悔恨、而痛苦万分。为赎罪,向法庭要求与婢女结婚,但已经无法挽回婢女苦难凄惨的人生命运,造成了一个令人挥泪的悲剧。

托尔斯泰为什么对这个真实的人间悲惨故事,兴趣如此强烈,并耗费十一年心血,写出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是因为小说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托尔斯泰的道德宗教理想。他认为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与道德上的忏悔,是同世界邪恶斗争的唯一方法。贵族青年痛悔自己犯下的罪恶,并为了改正它,准备牺牲自己的社会地位。还有什么比这更吸引托尔斯泰呢!

“心有灵犀一点通”,在人类文明史上,思想、文学大师们的心都是相通的。

我非常惊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而在与欧洲远隔万里的东方中国,也诞生了一部在阐述人性情感方面,《复活》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另一部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红楼梦》。

但《红楼梦》比《复活》要早一百多年,论起写作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红楼梦》比《复活》更要严酷一些,所以说中国的红楼梦实在是太伟大了。

《红楼梦》中曹雪芹塑造的主要人物宝玉,也是一个贵族青年,他与大观园中好些个才貌俱佳的青春少女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发生了太多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的故事,或多或少地负情于这些可悲可怜的红楼女子,对这些负情情感,他备受心灵的挣扎和煎熬,有着很沉重的负罪感,并屡屡为之而忏情不已。

托尔斯泰、曹雪芹在创作《复活》《红楼梦》中,同样都运用了高超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性格的文学创作方法,达到了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在批判现实主义真实而又矛盾的文学艺术世界里,响彻着人道主义洪亮的颤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成为人类认识历史,认识心灵发展史,弘扬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伟大精神的千古巨作。

下面就将宝玉与她们的忏情故事一一道来……。

  


     《从宝玉的“情”不“情”说起》

古诗云:

人生有情,不知所起。何以致情,眼泪而已。

男女之爱,忠孝同旨。人而无情,不如犬琴。

女则必死,男则必憎。女而不死,何以为生。

男而不憎,尽失其情。痴男怨女,终古冥冥。

炼石补天,石化为玉。先天而生,智慧亦足。

斯人有憾,人世有情。一朝解脱,莫证三生.

                             ——清·陈昙(宇仲卿)《戏题红楼梦三首》

《红楼梦》第一回用了很多文字不厌其烦的来阐述红楼梦全书主题;

“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但为避封建专制文字之祸,躲“影射”之罪名,故书中所言,借“假语”、“荒唐言”隐晦描述手法,将含有政治背景的“真事隐去”。

“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待在下将此来历注明,方使阅者了然不惑。”

以致后人读红楼梦,各取所爱: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集外集拾遗·〈绛洞花主〉小引》

而在《中国小说史略》里,鲁迅则将《红楼梦》定义为是“清代人情小说”。

《红楼梦》第五回为总纲,乃是透析《红楼梦》主旨意的关键之处。

宝玉做梦神游太虚幻境,太虚幻境就是红尘中情场的幻境。太虚幻境又是秘藏红楼女子的命运图册《金陵十二钗》诸册的地方,太虚幻境宫门的楹联自然是红楼女子命运的点睛之笔。

楹联曰:“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横批更是“孽海情天”!

掌管天下女子命运的女神警幻仙子接见了宝玉,用谶语的方式预示了《红楼梦》中女子们的命运结局,其中演奏“红楼梦曲”时的第一支是《红楼梦引子》,引子唱道: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很显然,《红楼梦》就是演绎“情种”们风月情浓的小说。
以我读《红楼梦》的理解,其主题应是一部以彰显人性主义,追求自由平等,反抗封建专制为全书总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基础,具有浓烈人文主义色彩的小说,而人性的核心就是这一个“情”字。

 因此,将红楼梦定义为一部大旨谈情”“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的怀情小说,较接近红楼梦之主题。再直白一些,说它是一部写主人公宝玉情场忏悔的书,更要贴合适宜。

而其他构思线索如封建大家族败亡,反抗封建包办婚姻,阶级压迫等等,都是属于依附在表达人性人情主题上面的,丰富复杂的人生理念、感悟人生,剖析炎凉世态的次要层次,起衬托主题作用,决不可以取代主题。文革时期的红楼梦研究,就是混淆了主次概念,将红楼梦政治化了。

 

清代人涂瀛在他那篇著名的《红楼梦论赞》中说“宝玉圣之情者也。

正如警幻仙姑所云,

“乃天下古今第一情种,第一淫人也”

情种也好,意淫也罢,在宝玉这里就是一种泛爱主义的表达:

“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

个宝号还更尊荣无对的呢”!

何谓“情”字?定义解释:

因其含意太多太深,若精研细究,非本文所能承载,故简释:

董仲舒云:“情者,人之欲也 ”;

系人在物质、精神、生理上正常的生存需求。

“情”即“人情”,泛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情”的内涵,有广义狭义之区分,广义包涵所有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如:爱情、亲情、友情、师生同窗情等很多人性主义的要素,狭义仅仅指男女之间的爱情、性爱关系,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男女之间的情感升华到了一种纯洁的精神思想上的交流,契合、相悦等多样化的情感模式。

“人情”者何?人是以感情而相互交际的“万物之灵”。故人之情,贵在有情,情即“通灵”的灵性,所谓“灵心慧性”,是为人的精神方面的精华表现。

若把“情”再放大一些,的高深来阐释红楼梦中的“情”,几乎就是囊括宇宙万物的思想感情与态度,即“世界“人生”范

本系列文章主要讨论的则是红楼梦中描写塑造的,男女两性之间的,狭义的人性人情关系,即通过剖析贾宝玉丰富内心情感世界,解读贾宝玉的人生精神追求,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曹雪芹笔下塑造的贾宝玉,“情痴情种”这一艺术典型人物形象。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塑造最成功、最具有艺术魅力的一个千古情痴的典型形象。

他情感细腻丰富,心地纯真,行为脱俗,追求的最高的人生精神价值是“情”,与世俗男人迥然不同。所以他落胎时就口衔美玉“通灵宝玉”。

《红楼梦》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可怜金玉质,落陷污泥中”、“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诗词里又“怜”又“叹”,从中读出宝玉的一片怜悯、痛惜、仁慈、牵挂……之心,“怜”和“叹”,就是曹雪芹书中“大旨谈情”时的真实感情之尽情宣泄也。

宝玉无疑是天底下最富有感情的人,而就是这样的有情之人,却让他或亲历、或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的人情悲剧:先是秦可卿之死,继之是秦钟之死,后有金钏投井,尤二姐吞金,尤三姐自刎,还有晴雯之死、袭人嫁人等等,但最令他刻骨铭心,伤痛欲绝的,断骨销魂的,还是他与黛玉、宝钗三者之间的爱情悲剧。

故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云:

“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宝玉对生活的感受,对悲凉的领会,是别人无法理解的,这使得宝玉的悲剧更为加重。

“人之生也,与忧俱在。”

宝玉是来历情劫的,他以为情是永恒的,为可恃之物。可是在现世中,他却总是深深感到:不但事物无常,人生易老,就是感情也不能永久保存。

而当他终于连恋爱、结婚的自由都被剥夺时,他只能是在出家的空幻中,完成了悲剧人格的一贯性,而且他的出家,也不是一时感情的冲动,而是根植于对整个人生感到幻灭而悲悯,所作的一种清醒的抉择,最后贾宝玉遁入空门便是悲剧世界观最好的诠释。

曹雪芹苦心塑造的贾宝玉这个艺术典型,不仅极深极广地,开拓了“儿女真情”的境界,还远远超越了男女爱情的狭小天地,不懈地追求人类自由平等,以情待人的人文思想。

贾宝玉“情不情”做何解?

贾宝玉“情不情”出自红楼梦古版己卯本、庚辰本第19回脂批:

“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黛玉情情”

“情不情”,囫囵语的重要内涵之一,为宝玉所独有,“移之他人不可”。

关于“情不情”的释义,从原著探寻,感到非常模糊虚幻,后人又有多种释读说法:

红学家梁归智对“情不情”做了极为精辟的解释:

“贾宝玉的“情不情”就是“用情于无情的对象”。他让生气的晴雯撕扇子就是“情不情”,他要去安慰画上的美人更是“情不情”。”

——梁归智《曹雪芹思想的超前性》

 也有人认为,第一个情字是单字动词,指有情,用情,和不情分开,不情是名词,指有情者爱情的失败,用一句话形象概括:“有情人难成眷属”。

情不情”泛指宝玉本人,以及和宝玉有着情感关系的,几个红楼女儿的爱情悲剧总称。

除了“情不情”,书中对贾宝玉的情感世界,还有一个重要定性论断“意淫”

 

 

那贾宝玉的“意淫”又做何解?

首先必须要明确一点,曹雪芹讲的“意淫”一词并非贬义。读者不要一见到“淫”字就大惊失色,想当然的理解为:“意淫”就是一个人要起意做淫秽之事。”

这个“意淫”词是警幻仙姑对宝玉的一个褒奖评语。

因此,正确理解研究贾宝玉的“意淫”问题,对贾宝玉的“意淫”作正确辨析,对分析贾宝玉的“行为偏僻”的“乖张”性格,把握《红楼梦》“大旨谈情”的内涵主题,都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成为把握贾宝玉整个形象以至领悟小说的关键线索。
 
清代文人给“意淫”的表述是
“既悦其色,复恋其情”,宝玉是色、情皆悦恋,特别是情恋,为一般人所不具。

而吴宓先生对“意淫”也作过精辟定义,他说意淫指的是“想象中的爱;审美的或艺术的爱”,这种理解我认为是太理想化了,将其义用脱俗易懂,不加修饰和夸张的语言读成:

“意淫”是一种近似“痴情”的感情,其内涵至为丰富而复杂。

 “是指人们对现时现地不能得到,却渴望得到的一切美好精灵的“企慕”。

这种解读可能比较得体,也易被读者阅读接受。

但不管做何种解读,“意淫”有别于“皮肤滥淫”这一定论是毋容置疑的。

“意淫”是一种近似“痴情”的感情,其内涵至为丰富而复杂。

警幻所说的皮肤滥淫是指只专注于肉体上满足,追求生理感官上的刺激,贾琏、贾赦等就属于此类好淫者。

贾宝玉的“意淫”和“世之好淫者”的区别,在于并不“云雨无时,恨不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

他同样“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同样觊觎“天下之美女”,只不过所要的不是“片时”而是男女两情相悦,体现了一种纯洁的,率真的,永恒的,高级的精神情感范畴内的唯美境界。

“意淫”虽然与皮肤滥淫有区别,但并不排斥情欲。
警幻仙子之所以欣赏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敢于向色袒露真性情的人,第一个敢于显示健康、正常的基本人性的人。书中对宝玉爱“美色”有不少描述。这种爱是一种泛化的模糊的爱,是青春期的纯情,带着诗意的意蕴,而并非对异性的玩弄。“情到深处必主淫”(第五回),但这种淫必须以爱为基础,以情为先导。它既不同于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更不同于世上只专注于肌肤之亲的庸俗之辈,而是以情为铺垫的灵与肉的统一。这也即是警幻仙子所说的“淫虽一理,意则有别”的真正含义。

在意淫中,“情”的状态占了很大的比重,而皮肤滥淫(生理上的性欲望)退居次要。
《红楼梦》有好几个情节描写和脂批,精准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意绵绵静目玉生香”描写宝玉因怕黛玉睡出病来,一进她的房间就将其唤醒。脂批曰:“若是别部书中写此时之宝玉,一进来便生不轨之心,突萌苟且之念,更有许多贼形鬼状等丑态邪言矣。此却反推唤醒他,毫不在意,所谓‘说不得淫荡’是也。”

当宝玉闻到黛玉袖中的一股香味,就“醉魂酥骨”,脂批曰:“却像似淫极,然究竟不犯一些淫意。”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对宝黛之间的戏语,脂评:“儿女情态,毫无淫念,韵雅之至!

以上脂批清晰道明:贾宝玉的意淫是纯洁自然的人性之爱情的流露,是对黛玉人性、人体之美的欣赏和怜惜。它超越了“淫”的低俗,显得那么纯情、雅致、脱俗,崇高。
更可贵的是,宝玉的“意淫”并不只对自己所爱女性,他认为女子汇聚山川日月之精秀,几乎对大观园中的女孩,包括丫鬟,都莫不如此,视如亲姐妹般的体贴、呵护,爱惜、照顾,并乐此不疲。(如对平儿、香菱、鸳鸯等)

贾宝玉的这些所谓“意淫”行为,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博爱的进步价值观,是对中国儒家文化精髓“真善美“仁爱之心”的完美诠释和身体力行。

确实也并非曹雪芹自己创造出“意淫”这一概念。他是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启发以后才用“意淫”来区别于通常贬义的“淫”(吴宓称之为“体淫”)的。

《管锥编》《全汉文》卷五六“飞燕外传”写道:“樊通德语;‘夫淫于色,非慧男子不至也。慧则通,通则流,流而不得其防,则百物变态,为沟为壑,无所不往焉。’

还有好些经典文学作品也引用了“意淫”概念:《诗经》的“兼茵”,《 离骚》 ,《 洛神赋》 ,李商隐《无题》诗,《西厢记》、苏东坡、李清照等人悼念亡妻亡夫的词等等。

其共同特征都是“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 ( 西厢记唱词)

所以,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傅雷先生所说的“真实的艺术家,名符其实的艺术家,多半是在回想中和想象中过他的感情生活的”,这段话乃是对广义上的“意淫”意义最到位的阐释。

 

扑朔迷离的“情榜”之考:

说到宝玉的“情不情”,就必然要牵扯到情榜,因为情榜中对宝玉人格人性的考语正是“情不情”。

古本《石头记》第十七、十八回讲到妙玉的时候,有一条署名“畸笏”的提示批语,“叫“至末回《情榜》”。红学家们从中考出,在雪芹流失残稿里,原本应该有一张“情榜”,类似明清小说的传统形式,如《封神演义》有封神榜,《水浒传》有忠义榜等。

这个“榜”之存在,有何根据?

曰:有脂砚之批为证。一次是说估量正、副钗等的名姓、数目;

又一次是说宝玉虽历经各种“警教”、“觉悟”,而终不能跳出“情榜” ,他生死忠于“情”,是谓“情圣”。                 ——周汝昌【红楼十二层】

“情榜”列出了全体诸钗名单,每个人名下给予一个“考语”(上字一律是“情”,下字配以各人的“特征”。)每人给一个“情×”的定品考语,这种笔法明显借鉴了明代冯梦龙《情史》,又名《情天宝鉴》,这就是“情榜”所仿照的“范本”:
 
黛玉是“情情”,金钏是“情烈”,晴雯是“情屈”……极少几个略可推知,大部分已无从臆拟。最奇者,宝玉非“钗”,却为群钗之“贯”(或作“冠”),所以倒能高居榜首。

在《红楼梦》真本中,宝玉看到的记录金陵十二钗女性的册子中,读者能够见到的,确证无疑问的只有这三本,它们分别是正册、副册和又副册。在这些册子中,曹雪芹为主要人物写下的判词和曲子为后人研究他们的命运结局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但是据考证,曹雪芹在全本《红楼梦》中构思的册子远不止这三本,(有人臆猜共有九册)而这些册子最终组成了完整的红楼《情榜》。

那么,再看看曹雪芹究竟是只给正册的女子加了考语,还是给副册、又副册的女子全加了考语?

后来,研究者们通过对古本中批语的仔细研究后发现:

曹雪芹不但在全书结束时排出了《情榜》,而且还给上榜的角色加了考语,宝玉是“情不情”,黛玉是“情情”等等……

《情榜》汇集了所有册子中的红楼女性;记载并加考语的年轻女性多达一百零八位。

若这个所谓“情榜”果真成立存在,那么就随之产生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为什么在这个《情榜》中,除了惟一一位男性——贾宝玉外,其他人上到皇妃,下至低位低下的丫鬟,全都是女性?且这个惟一男性居然还名列“十二钗之首”,令人费解?

从原著中可以浅解曹雪芹在书中封宝玉为“绛洞花王”的寓意:

《红楼梦》37回写贾宝玉与众姊妹结社做诗,先起雅号,如“蘅芜君”、“潇湘妃子”、“枕霞旧友”、“稻香老农”等等。宝玉要大家替他想一个,宝钗笑道:“你的号早有了,‘无事忙’三字恰当 得很。”李纨道:“你还是你的旧号‘绛洞花主’就好。
这就是宝玉“绛洞花王”名号的来历。

和警幻所说的“意淫”概念一样,把宝玉写入情榜,说明宝玉这个男性的地位与书中的女性是何等关系密切,这个总花神“绛洞花王”就是统领情榜的“情圣”。

为了充分表达作者的这个创作思路,作者特意安排了几回篇幅来描写: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描写:尚古风俗芒种节祭饯花神,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大观园中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满园里绣带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所以大观园中女孩子们,个个都是美丽无比的花神。

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参加夜宴的红楼梦女儿们皆称“群芳”,行的酒令是“花名签”,唱的曲子又叫“赏花时”,“群芳”所抽到的花签都是对每个人自己的“判词”,其深意大都隐藏在其前后未引出来的诗句中(参见《花名签酒令》的注释和评述)。而意味深长的是“怡红公子宝玉没有抽花签。因为他身为管理众花神的总花神,名分已定,无须抽花签卜花名,只要在一旁赏花品花即可。

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宝玉祭晴雯时与小丫头的一番对话,他对小丫头说:“不但花有一个神,一样花一位神之外还有总花神。“他”指晴雯就是管芙蓉花的化神”,在这里,作者明白地告诉了读者,宝玉与大观园中众女儿们情丝万缕的关系。

即: 情榜对应大观园;

   情榜中红楼女儿对应花神;

情榜中唯一男性人物宝玉为统领众花神的总花神。

情榜六十名女子,而以宝玉为首,是“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道理。

我想,这就是红楼情榜中,宝玉成为“独一无二的”,“移之他人不可”的,获得“情不情”“情圣”考语的一条重要依据。

 

以上关于“情”“情不情”“意淫” 情榜”几点论述,都是为后面进入《宝玉忏情录》正文论述部分,做一些预先引导功课而已。

除此,还有一个重要的“色空”思想与宝玉忏情行为也是息息相关的,(见第一回“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其意义深邃难懂,须要花很大精力方可解悟释读,这里就不做集中阐述了,留待后面几篇文章里,做一些旁征博引。

写到结尾处,一定会有人要问,宝玉既然对这些红楼女子那么有情,那么怜爱,那他为什么要负情于她们,伤害了她们对他的情感,向她们忏情呢?

 

 请看《宝玉忏情录》系列文章第二篇《宝玉忏情黛玉篇》

   
附录《情榜》资料:

古本《石头记》第十八回批语,:“妙卿出现。至此细数十二钗,以贾家四艳再加薛、林二冠有六,添秦可卿有七,再凤有八,李纨有九,今又加妙玉,仅得十人矣。后有史湘云与熙凤之女巧姐儿者共十二人。雪芹题曰金陵十二钗,盖本宗红楼梦十二曲之义。后宝琴、岫烟、李纹、李绮皆陪客也,红楼梦中所谓副十二钗是也。又有又副册三断词,乃晴雯、袭人、香菱三人而已,余未多及。想为金钏、玉钏、鸳鸯、素云、平儿等人无疑矣,观者不待言可知,故不必多费笔墨。”

又有一条批语说:“前处引十二钗,总未的确,皆系漫拟也。至末回《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讳。壬午季春。”

 

点评:

这个壬午年,应该是乾隆二十七年,即一七六二年,那一年春天,曹雪芹可能还在世,并且完成了最后一回的《情榜》。曹雪芹因为在设计金陵十二钗册子的名单上殚精竭虑,来回来去地调整,他甚至一度主张把所写的书就叫做《金陵十二钗》。畸笏虽然跟他关系很密切,但是直到看见他写出的《情榜》,才终于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把书中众多的女子分成几组排列起来的。那么,已经看到了《情榜》的批书人,就说曹雪芹所排出的金陵十二钗除了正册、副册、又副册以外,还有三副、四副。这不是批书人的猜测,是看到了《情榜》以后的一个说法,因此是可信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闲侃红楼人物——警幻仙子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曹雪芹写《红楼梦》,他真正的目的,是想告诉世人们什么?
贾宝玉三次亲近秦可卿,显露对秦可卿异样情愫,曹雪芹一字概括
脂砚斋滴露研硃,“泪流满面”批阅红楼:石破天惊鬼夜哭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