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午流注浅议

子午流注针法,其理论源出于《内经》、《难经》,形成于宋金时代,并发展于元明时期。“子午流注纳甲法”又称“纳天干法”,天干以“甲”开头,故名“纳甲法”,它是以天干地支配合脏腑、经络、阴阳及五输穴组成的一种逐日按时开穴的针刺方法。

《内经》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是有规律地有盛有衰的,气血流注按时辰流经五脏六腑。针灸时间治疗就是依据人体的流注节律,在固定时相内针刺补泻和提高经络治疗的敏感性,利用时间治疗的相对特异性,来扶正袪邪,提高疗效。

《素问.针解》说,针刺“补泻之时与气开阖相合也” 。与气开阖相合,就是与日月运行相合,这就是子午流注取穴的原理。

子午:分别是阴极阳极的标志,子代表一日之内的子时 (23~1 时),一年的冬季 (11 月),午是一日之内的午时 (11~13 时)及一年的夏季 (5 月),

子午又分别代表正北方及正南方。在气机升降方面,子时则气升,午时则气降,因此子午流注是阴阳、时辰及方位的两极标志。

流注:是指人体的经气不停地呈现子午阴阳的消长转化,及子午气机的升降浮沉盛衰规律。

古人用天干地支纪时。

天干10个: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自甲始,至癸终。甲属阳,乙属阴,丙属阳,癸属阴。

地支12个: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自子始,至亥终。子属阳,丑属阴,寅属阳,戌属阳,亥属阴。

古人将把天干和地支阴与阴、阳与阳两两相配, 从甲与子相配始,配成“甲子”,乙与丑配成为“乙丑”„癸与酉配成“癸酉”,至此十干轮完,再从甲始,甲与戌配成“甲戌”,乙与亥配成“乙亥”,如此循环, 在取到“癸亥”时, 若再取则又为“甲子”。这样, 从“甲子”到“癸亥”, 天干轮了5次, 地支轮了6次, 共有60对, 称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的代号, 循环使用, 从不间断, 叫作“干支纪法”它是我国古代历法中的一项重大发明和创造。

纳甲法以天干配合地支再结合阴阳五行及经气值辰进行取穴的方法。

经气值辰

《内经》依据人体经脉中气血流行盛衰现象以说明“天道” ,即外界环境变化规律对人体的影响,认为人体气血运行是有规律地有盛有衰的,就象潮水的涨落一样。以一天十二个时辰为例,寅时是手太阴肺经气血流注最旺盛的时间,依次卯时传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的十二经运行顺序和流注衔接关系。

五输穴

五腧穴是十二经脉井、荥、输、经、合五个穴位的总称,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五腧穴犹如河流的上源,故立足于五腧穴的阴阳调整,则可奠定全身阴阳调整的基础。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的“阴阳何谓也...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两阴交尽也” 。“两阳合明” 为阳明燥金,故阳经井穴属金;“两阴交尽” 为厥阴风木,故阴经井穴属木。这一木一金为一阴一阳一生一成,而为万物之终始。阳升之木根于阴经,阴降之金根于阳经,其中有阳升阴降及阴阳互根的规律。

李春源五腧穴相生关系表

纳甲法(亦称“纳干法” 或“天干子午流注”)

纳甲法是依据“年周期” ,并根据每日气血输注十二经,随每日值日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逢时开穴的原则,进行配穴治病的方法。

“甲” 是天干之首,纳甲法即以天干为主的按时开穴法。

纳甲法取穴方法

纳甲法有三种取穴方法:

1.按值日经天干取穴法

2.天干按时取穴法

3.逐日按时取穴法

1.按值日经天干取穴法

按值日经的天干,每日分配一经在这一天内取该经自起点至终点的任何腧穴,都可以治疗该经的病症。例如,肝经病,乙日一天不论什么时辰,都可开取肝经从期门至大敦的所有腧穴治疗。其它天干值日经亦依此类推。

2.天干按时取穴法

按时的天干,在这个天干时辰内,开取该经的五俞穴中的任何一个腧穴,都可以治疗该经的病症。例如,胆经病,不论日的天干如何,祇甲时,都可开取胆经的足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五俞穴中的任何一个腧穴治疗。其它时辰的天干亦依此类推。

现在使用以上两种方法的较少。

3.逐日按时取穴法

按天干值日经,逢时开取值日经的井穴,下一个时辰按阳日阳时阳经穴、阴日阴时阴经穴和“经生经” 、“穴生穴” 的原则开穴,逢输过原,最后阳日气纳三焦,阴日血归包络。

①取穴原则。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阴经穴。

②合日互用。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

纳子法(亦称“纳支法”或称“十二经母子补泻法”)

纳子法是依据“日周期” ,用本经的井、荥、俞、经、合五俞穴,配合木、火、土、金、水五行,再根据每日气血流注十二经的地支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开穴(应时为经气旺,过时为经气虚)。依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并配合五行相生相克穴位,取穴治病的方法。

开穴方法

1. 按时循经补母泻子开穴法

2、循经一时辰开五输穴法

在应时经脉中,每个时辰开该经五输穴治疗,由于一个时辰有两小时,故每 24 分钟开一个,主治应时经脉的病证,辨明虚实,进行补泻。

纳子法一时辰开合本经输穴表

现代医家对子午流注的争议

聂道芳等认为子午流注在理论和临床使用都存在缺憾,在理论方面:第一,子午流注的经络流注方式呈向心性亦可呈离心性,标本根结只呈向心性。第二,子午流注重视时间而忽略辨证论治。第三,子午流注有“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的理论,但在实际开穴时却存在了“阳日阴时开阴经穴,阴日阳时开阳经穴”的问题。第四,经脉的长短都不同,气血在不同的经脉流注的时间相同存在问题;合日互用气血如何循行;癸日的开穴跳过了十个时辰开穴存在问题。在临床使用方面:第一,子午流注拘泥于五输穴的使用,其他大量穴位闲置。第二,辨证论治与按时取穴治疗存在矛盾。第三,患者就诊时辰不一定是按时取穴的最佳时辰。第四,子午流注的开穴推算复杂,而且时间存在误差。

王继认为子午流注存在老人小孩气血流注因人而异的不统一性,按时取穴穴性不统一,同一时间存在纳甲法、纳子法、养子时刻注穴法等开取不同的穴位的缺憾。

子午流注应用

“因时制宜” 治疗法则

子午流注取穴法属于“因时制宜” 的治疗法则。注重“择时” 与“选穴” 两个方面,

“择时” 是依据人体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为主

“选穴” 则是优选十二经疗效最佳的“五俞穴

二者结合,就是子午流注取穴治病的中心内容。

治疗慢性病,要根据病情选择流注经穴与病情相适应的时辰,进行治疗,称为“择时选穴” 或叫“定时治疗” 。

例如肺病咳喘,采用“纳子法” ,实证在寅时泻尺泽,虚证在卯时补太渊;采用“纳甲法” ,可约定辛日乙未时针太渊或癸日辛酉时针尺泽,以提高疗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午流注法】的意思
子午流注配穴法临床应用体会 何邦爵
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
子午流注纳甲开穴法
15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_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高树中教授的针灸心得+针灸之髓 博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