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中学阶段,中学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心理发展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其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我国中学生中由于逆反心理的存在,或多或少地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些往往会导致他们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学习被动,工作消极WwW.zAidiAN.cOm 载.点网.整理,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出现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存在着逆反心理的中学生生活缺少了目标的指引,没有了追求,缺乏应有的激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警醒,此外,还应该引起全社会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高度重视。如何对逆反心理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将逆反心理作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源泉,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进行研究,有利于对中学生实施有效保护,为他们的成长创设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健康成长。由此,课题组制定了《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逆反”一词源于英文negativism,《英汉大词典》解释为:一是否定的态度、怀疑主义,一种心理状态:二是违拗、对抗,一种拒绝所要求的事,按所要求的反面去做,或任意做某件与所要求的事不同的倾向。“逆反心理”一词的意义最早于1966年由德国心理学者Brehm 提出,他将其定义为 “当个体丧失自由或自由受到丧失威胁时而产生的一种动机状态”。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引用逆反心理一词。由于不同的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对逆反心理的界定也众说纷纭。本课题组将逆反心理定义为,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响力量,我们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
三、课题研究目标
探讨中学生逆反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从家庭、学校、社会及中学生自身几个方面积极寻求对策,帮助中学生努力克服消极逆反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开拓进取精神。并为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提供实证研究依据,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基本内容
1、研究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来避免因逆反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2、对有逆反心理的同学进行教育,使他们的思想转变。
3、对初中生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
五、课题研究的工作步骤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2014年3月—2014年12月。
2014年3月—2012年4月:选择课题,进行问卷调查论证,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向市教研室申报;
2014年4月—2014年4月:研究阶段,对我校学生逆反心理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2014年5月—2014年6月:研究阶段,总结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成因,为探讨出逆反心理对策打基础。
2014年7月—2014年10月:研究阶段,总结逆反心理的对策。
2013年11月—2013年12月:结题阶段,准备资料收集,经验总结、撰写论文,准备结题报告填写。
研究方法如下:
1、问卷调查法;
2、个案研究法;
3、对比分析法;
4、经验总结法。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1、通过课题实施,教师增强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2、提高了教师科研能力
自从本课题开展以来,教师不仅学会了通过查阅大量的图书资料、调查研究、分析研究、课例研究等科研方法,而且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课题研究论文的结集,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开阔了教师的知识视野,增强了搞好教育教学的信心,激发了教师搞课题研究的兴趣。
(二)探讨出一些逆反心理的对策
一是创设和平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在中国现代家庭中虽然古老的“一言堂”作风已不复存在,但是某些传统思想仍残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家长就是家长,是一家之长,”似乎对孩子来讲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这无形中造成了家庭氛围的沉闷,在此环境中孩子很难有一个宽松的教育,更难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自在的成长。明智的家长就该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感受到气氛的和谐,父(母)子关系的融洽,家庭的温暖,进而自觉的融入其中,逐渐淡化消除逆反心理。
二是身教重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之师。孩子的生长过程同时也是在对父母的观察模仿学习中渡过的。在孩子的幼儿时期由于没有独立思维与判断能力,因而感觉到的都是父母美好的一面。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父母判断能力增强,他们不再局限与父母的口头语言。这就需要做父母的更要重视自己的行为,保持言行一致。即使是此时的“言”也要和彼时的“行”保持一致。如果由于某种原因随形势的变化不一致时,也要向知情的孩子讲明道理,让他们理解自己的“言”与“行”,以面给孩子造成“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印象,降低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份量。在无形中树立其为人的榜样。
三是心理疏导,情感沟通。心理学认为,当一种情绪产生后必须通过一定方式发泄出来。心理疏导的关键就是与孩子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创设一种情景,让孩子自由的表达受压抑乃至反抗的情感原因,把不满情绪全部发泄出来,以达到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心理沟通和内心平衡。
四是态度宽容,注意效果。让学生明白我们大家都会犯错误。特别是学习差、爱上网吧的学生,应采取一种更宽容和善解人意的态度。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认识并表示愿意改正时,就不要抓住问题不放,不要新帐老帐一起算,不必声色俱厉,应把握分寸,心中充满对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即使是批评学生也应建立在全面了解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如对性格暴躁、性烈如火的学生,不宜操之过急,先让他情绪稳定下来后,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服;对热情洋溢、性格爽朗的学生不必绕弯子,象朋友般畅所欲言;对个性敏感、自尊心强的学生,则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偶尔犯错误的学生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批评即可;对“软硬不吃、刀枪不入”的有严重行为过失的学生,将批评与关爱相结合,然后适度表扬启导,就有可能“点”石成金、培养成才。孟子曰:“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虽说教诲无涯,教无定法,但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的采用恰当的方法,肯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虽然研究中取得不少的成绩,但克服初中生逆反心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1、由于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包含诸多方面,同一个学生往往同时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有着相互的联系,而且这些心理问题在不断地相互转化着,因此,我们对本课题的研究并不意味着结题而终止,要在漫长的历程中一直研究下去。
2、初中生逆反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彻底消除逆反心理问题,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培养。期望通过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投入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研究目的。
3、《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实践经验表明,倾教师之所爱,尽教师之所能,是走向学生心灵的捷径,也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教师只有倾注了自己的“爱”,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教师只有竭尽了自己的“能”,才能更好地引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健康成长。
鉴于以上诸方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更加努力的去改善,让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成为祖国建设的合格人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个案: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小课题研究方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研究》(中期报告)
实施阅读策略,提升中学生英语学习动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_秦海燕
《初中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结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