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建筑之美——古建筑营造十二式
userphoto

2023.02.22 辽宁

关注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

但是这样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们和而不同,展现了中式建筑独特的美学魅力。


这些建筑营造你了解多少?

斗拱
斗栱,又作斗拱,别称斗科、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


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

唐代孔颖达说:“山节,谓刻柱头为斗栱,形如山也。”


有唐一代,斗栱硕大,屋檐深远,盛唐雄浑的建筑气象就此定格。

雀替
所谓雀替,鸟雀替木,通常被置于建筑的横材(梁、枋)与竖材(柱)相交处,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度从而增强梁枋的荷载力;减少梁与柱相接处的向下剪力;防止横竖构材间的角度之倾斜。



其制作材料由该建筑所用的主要建材所决定,如木建筑上用木雀替,石建筑上用石雀替。

雀替的雏形在唐代之前就已出现,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叫“绰幕”,有龙、凤、仙鹤、花鸟、花篮、金蟾等各种形式。



雀替除了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外,还可以减少梁、枋的跨距或是增加梁头的抗剪能力。

四水归堂
四水归堂以传统的“间”为基本单元,房屋开间多为奇数,每间面阔3至4米,进深五檩到九檩,每檩1至1.5米,各间以廊相连,围合成封闭式院落。

因为围合,中式建筑才有了向心的力量。



晴时阳光自天井泻入堂前,如同“洒金”;雨时雨水从四面落入天井,恍若“流银”,寓意水聚天心、天人合一。

鸱吻
鸱吻,又名螭吻、鸱尾,为中国神兽,龙的第九子。

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多有装饰小兽,在房脊上安两个相对的鸱吻,不仅能加固房脊,还有避火灾之意。

《青箱杂记》记载:“海为鱼,虬尾似鸱,用以喷浪则降雨”,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鸟嘴或鸱鸟尾状。

照壁
照壁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部分。

明朝时特别流行,一般讲,在大门外的屏蔽物。


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

在旧时,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一堵墙,以断鬼的来路。因为据说小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


另一说法为照壁是中国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称"影壁"或"屏风墙"。

照壁以形论有一字、雁翅、撇山、座山,以材质分有琉璃、砖石、木瓦。

唐时,照壁之美就已惊艳世人,诗人司空曙有“云母屏风光照壁”之叹。

飞檐
飞檐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多指屋檐翼角向上翘起,如飞举之势,《诗经》有云“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通过檐部上的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

建筑群中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和中国古建筑特有的飞动轻快的韵味。

平闇
为了不露出建筑的梁架,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的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这就是平闇。

唐代建筑,多采用方格平闇,这是唐代天花的一种做法。

铺首衔环
铺首是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建筑门饰。
门扉上的环形饰物,大多冶兽首衔环之状。
以金为之,称金铺;以银为之称银铺;以铜为之,称铜铺。



其形制,有冶蠡状者,有冶兽吻者,有冶赡状者,盖取其善守济。
又有冶龟蛇状及虎形者,以用其镇凶辟邪。


而兽首衔环之冶,商周铜饰上早已有之。
它是兽面纹样的一种,有多种造型,嘴下衔一环,用于镶嵌在门上的装饰,一般多以金属制作,作虎、螭、龟、蛇等形。



汉代寺庙多装饰铺首,以作驱妖避邪。
在民间门扉上应用亦很广,为表示避祸求福,祈求神灵像兽类敢于搏斗那样勇敢地保护自己家庭的人财安全。

门当户对
门当是中国传统建筑门口的相对而放置呈扁形的一对石墩或石鼓(因为鼓声宏阔威严、厉如雷霆,人们以为其能避鬼推崇)。

包括抱鼓石和一般门枕石,在古代,不同等级的家室门当的等级也十分森严。大门两侧,放置门当。圆形为武官,象征战鼓;方形为文官,象征砚台。



户对,中国传统建筑构建之一。与门当相对,为门楣上突出之柱形木雕(砖雕),上面大多刻有以瑞兽珍禽为主题的图案。
因一般成双数出现,故名“户对”。


“户对”仅为官者的院落才有。
“户对”是置于门楣上或门楣双侧的砖雕,木雕。


根据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学原理,大门前有“门当”的宅院必有“户对”,所以,“门当”、“户对”常常被同呼并称。


又因为“门当”、“户对”上往往雕刻有适合主人身份的图案,且“门当”的大小、“户对”的多少又标志着宅第主人家财势的大小。

瓦当
屋檐前端的一片瓦为瓦当。瓦者,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当者,瓦面上带有花纹垂挂的圆形或半圆形挡片。

青砖黛瓦之美,让人倾倒。
唐代瓦当以圆形居多,常以植物花草为纹饰。

长沙央著的瓦当,轻灵秀美,令人想起李商隐“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的诗句。

《说文》中记载“桥,水梁也”,或石或木,或平或拱。是连接,是仪式,也是记忆。


唐代,人们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大多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岸边柳枝相赠。



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整座桥给人以一种雄伟高大之感。


在这17个桥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水面未冻结时,桥洞与水中的倒影成纺锤形,十分美丽。

马鞍墙
马鞍墙流行于闽北,是风火山墙的一种。

承袭唐代分段筑墙的传统,多由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围合庭院,御风防火,祈福镇邪。


福州三坊七巷的马鞍墙,墙体形成马鞍状流线,墙头瓦片累叠,脊顶青灰抹平,造型丰富,自由舒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种营造,再现中式建筑美学。
只有中国人才懂的古建筑之美
青瓦白墙、镂空木窗、飞檐翘角……西巷带你重回明清王朝|古建筑|鸱吻
中国宅院:一见倾心,再见倾情!
中国古建筑中的“瓦当”与“滴水”
快拿走!牛年的100个“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