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漠孤烟直,长陵落日圆——访明成祖朱棣长陵有感

出北京德胜门往北,经沙河,至昌平;再北行七八里路,就到了天寿山。此地距北京故宫大约一百许里,埋葬着明代十三位帝王,号称十三陵。当年,顾炎武和龚自珍,都曾循着这条路,一袭青衫,一马一驴,前来观览山川形胜,探寻历史遗迹。

天寿山

2021年立秋过后,暑热难耐,便思去山里一游,于是重访十三陵。这里先前曾来过数次,不仅游览了开放的陵寝,也曾参观过封闭的后妃和太监墓。

此次十三陵之行以长陵为主。长陵游览区分为神道和祾恩殿两个部分,分别售票。虽然时隔数年再度前来,依旧感到长陵的神道是真的“长”:从大红门、下马碑到石像生尽头的龙凤门(棂星门),大约五里路,再到七孔桥大约三里路;从七孔桥到祾恩殿,又要六里路。这样算来,整个神道竟然要走十四里路。

曾有资料说中国帝王陵寝中神道最长的是河北遵化清东陵的顺治孝陵,那里我也去过,感觉它的神道要比长陵短不少。

长陵,是明成祖朱棣效仿乃父洪武皇帝朱元璋所修建的孝陵,为自己和徐皇后营造的又一座帝后合葬陵寝。长陵的得名,大约取自国祚长久之意。明清两代帝王,生前有年号,死后有谥号、庙号,还有陵号。比如朱棣,年号为永乐,谥号为文皇帝,庙号初为太宗,后为成祖,陵名长陵。在文献中,这些名号都可以指代朱棣。

长陵的第一位主人,是朱棣的徐皇后。永乐五年徐皇后在南京逝世,她的灵柩一直停放在南京的皇宫内,直到六年后,才落葬于北京的长陵。南京有朱元璋的孝陵,离南京不远的凤阳,还有大明的皇陵,不仅如此,凤阳还是徐皇后的故里(她是徐达的女儿),朱棣之所以没有在南京和凤阳两地为徐皇后谋划陵寝,而是在北京的天寿山修筑长陵,显然和他盘算已久的迁都计划有关。

明代立国之初,朱元璋一直想在家乡凤阳建都,并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修建了明中都,但最终作罢。朱棣也想在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建都,这个念头,估计他在南京登极之时就已经有了,十九年后,他终于把心愿变成现实。

长陵神道

长陵的修建,促进了朱棣的迁都计划:自南京去长陵祭祀,千里迢迢,对皇子和大臣来说,无异于一件苦差事,若迁都北平,就轻松多了。

长陵所处的天寿山地区在风水上是个绝佳所在,估计朱棣在修建长陵时也为后世子孙预留了位置,所以长陵的神道修得格外漫长,使它具备了后世陵墓共享的总神道地位。长陵神道的石像生分跪、立二姿,和南京明孝陵一样,有十八对。凤阳明皇陵(朱棣祖父母陵墓)的石像生,则有三十二对,是现存石像生最多的皇家陵寝。

祾恩殿

走过神道,首先进入的是祾恩门。遗憾的是,门上的匾额,有一个明显的错字——稜,本来应为示字旁,却写成了禾木旁。对比后面的祾恩殿的匾额,这块匾显然是新修的,写错了,没人发现,也就将错就错地挂上了。

所谓祾恩,通俗地说,就是“给你给我”——后人祭祀先祖,先祖荫庇后人。长陵的祾恩殿,建筑等级和故宫太和殿一样,都是重檐庑殿顶,九开间,五进深,寓意九五之尊。殿内有六十多根黑乎乎的巨木大柱,均用伸手摸不到顶的塑料挡板围住。不过,在殿外的建筑说明牌上,并未解释这些大柱子为何种木料,为何要包裹起来。其实,这些都是珍贵的金丝楠木,直径在一米以上,均采自西南深山,据说,当年采木料的人,进山一千,出山的只有五百。

祾恩殿内景

出祾恩殿,即到明楼和宝顶,这里是朱棣和徐皇后合葬的墓冢所在。在明楼下面的门洞里,有一方巨大的碑碣,上书:成祖文皇帝之陵。从这几个字表明,石碑不是原初的旧物,而是立于嘉靖以后——因为成祖这个尊号,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出于一己之私,硬派给朱棣的。

朱厚熜是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堂兄弟,因武宗亡故时并无兄弟子嗣,以杨廷和为首的一班朝臣便拥立远在湖北安陆的朱厚熜作为明孝宗朱佑樘(读如橙,年号成化)的嗣子来继承大统。此时朱厚熜年仅十五岁,既颇有心计,又充满叛逆。自湖北安陆北上进京时,就开始和朝中大臣斗智斗勇,并逐渐在所谓的“大礼议”中占据上风。

祾恩门

惯于朝廷内斗的杨廷和,在有早慧之名的少年面前,显得束手无策。比如,他本来安排朱厚熜从故宫东华门进入,那是太子和朝臣的进宫路线,但朱厚熜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我不是来当太子的,我是来做皇帝的!必须从大明门(今不存,原址在人民英雄纪念碑附近)、奉天门(今天安门)和午门进入奉天殿(今太和殿),否则就打道回府,宁愿放弃皇位。最后,大腿拧不过胳膊,杨廷和等妥协了。后来朱厚熜又得寸进尺,要把自己的生父搬进太庙祭祀,并为此进行了一些列操作,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措施,是将朱棣的庙号由最初的“太宗”,升格为“成祖”。

朱厚熜为什么一继位就迫不及待地抬升朱棣呢?他这样做,主要出于两个私心:一是借尊奉朱棣而凸显他父子二人的嫡传地位;二是利用祭祀规则,便于在太庙中将他父亲的牌位塞进去。

神道石像生

由太宗一变而为成祖,这个免费升级,朱棣本人恐怕不想要。在他之前,历代王朝只有开国皇帝才能被尊称为祖,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等,而那些继位者,再怎么英明神武,也只能称宗,如唐太宗李世民。

朱棣的庙号本为太宗,这符合他作为朱元璋合理继承人的身份。作为明成祖,虽然戎马一生,但不同于后世被尊为清圣祖的康熙,朱棣实际上对国家并无多少力挽狂澜的再造之功,而且,“祖”隐含“打天下”的经历,也与他所标榜的“清君侧”、“靖难”身份有所不同。

神道石像生

朱棣身上有个洗刷不掉的标签:篡位。如果说朱元璋是“始为僧,继为王,终为帝”(凤阳龙兴寺联,孙家鼐撰),朱棣则可说是“始为王,继为叛,终为帝”,这是他成就帝位的三部曲。而太宗这个名号,是继开国君主之后第二个皇帝的传统尊号,尽管有时不是和平交接,如唐太宗之于唐高祖,宋太宗至于宋太祖(有杯弓蛇影的嫌疑),但庙号显示的却是合理过渡,能有效洗刷篡位的嫌疑,所以朱棣心里可能会更喜欢这个庙号。

何况,太宗文皇帝,历史上一共只有三位,一是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二是贞观之治的成就者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就是永乐盛世的开创者朱棣,能与前两位著名的帝王并列,朱棣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终其一生,朱棣都在努力证明自己不是个篡位者。一是在血统上表明自己的正当性,如宣称自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嫡出,并先后四次前往凤阳祭祖;二是努力建功立业,以表明自己这个皇帝当得不比朱元璋差,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在这一点上,朱棣的使命感爆棚,他一生乐此不疲地做着一件又一件大事。

长陵陵门

长陵的特别长的神道,其实也体现了朱棣的好大喜功。此外,南京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朱棣为纪念父母所修建,历时二十年,堪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又如南京城东的阳山碑材,利用整座山体开凿,重量达三万余吨,是空前绝后的天下第一碑。今存于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重达四十六吨,上有被朱棣誉为”我朝王羲之“的沈度所书二十三万字,是中国最大的青铜钟。耗时六年编辑完成的《永乐大典》,汇集了古往今来的八千多种图书,共两万多卷,是有史以来的最大的图书集成(百科全书)。始于永乐三年的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更是一直为后世津津乐道。征服安南(越南)将其再度纳入中国版图,也是朱棣的壮举。还有,修筑宏伟的北京城以及美轮美奂的紫禁城,也是朱棣给历史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当然,不必讳言,诛杀方孝孺十族,更是朱棣在历史上首开的暴行。

神道石像生

清高宗乾隆,到处宣扬自己有十全武功,若和朱棣比起来,他那些小肚鸡肠的算计,有些根本就不叫事。若盘点起自己的武功建树,朱棣简直可以秒杀乾隆。因为和养尊处优的弘历不同,朱棣的许多伟业都是不顾体力、不管年龄的亲力亲为,并不惜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

五次统帅大军亲征漠北,朱棣将历史上的帝王事业推向了一个顶峰。虽然当时和后世都有人对这种劳民伤财的做法表示异议,而且这五次亲征所取得的功效,似乎也不怎么大,但是,仅深入漠北腹地这份壮举,尤其是在六十五岁高龄还策马颠簸于扬尘黄沙之中,自古及今,又有哪一个帝王够做到呢?康熙、乾隆的巡游江南,和朱棣的扬鞭漠北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神道牌坊

朱棣对漠北蒙元势力的五次征伐,体现了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的执着与顽强。他的父亲朱元璋,那么雄才大略的一个人,当初对漠北草原发动了十余次讨伐,尤其是大将蓝玉,在捕鱼儿海获得大捷,但始终没能彻底铲除蒙元残余势力。面对朱元璋的无奈,朱棣则不依不饶,接过了朱元璋的指挥棒,一心一意对蒙元穷追不舍。虽然他最终也是劳而无功,但足迹所至,已经超过汉代的卫青霍去病和唐代的李靖,可谓超唐迈汉。

遗憾的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在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朱棣染疾病逝于榆木川(今海拉尔)。如果不死,可以想见,顽强的朱棣定当还会发动第六次北伐。

朱棣死后,与他一生既敬又爱的徐皇后合葬于长陵。在徐皇后生前,朱棣没有册封任何妃嫔;在徐皇后死后,朱棣也没有再立过皇后。朱棣一生有四个儿子,除一个早夭,存活的三个,均为徐氏所出。长陵这草木茂盛的土丘,有幸见证了朱棣一生的情感。

站在朱棣的坟前,看着满眼的翠绿,不觉又想到六百年前漠北的烟尘。修好了紫禁城的朱棣,没有在自己发祥的皇城内安享晚年,而是亲率大军孜孜不倦地追逐、驰骋于草原大漠,这不同于满清皇帝到避暑山庄去围猎、享乐,而是要寻找蒙古人的主力决一死战。杜甫替诸葛亮感到惋惜的两句诗,其实也可以加在朱棣身上——志决身歼军务劳,出师未捷身先死。

漫步明楼,放眼望去,远山如屏,绿树如障,长陵就静卧在这群山环抱之中。不禁又为朱棣感到一丝庆幸。时光流逝,岁月难宁,长陵躲过了明清易代的硝烟,躲过了清末、民国时的战火,也躲过了数十年前吴晗郭沫若等人明火执仗的发掘。而今,秋风又起时,长陵依然在。

离开长陵时,已是夕阳西下,再看一眼朱棣与他情有独钟的女人的合葬墓,忽然想到王维的两句诗,若改动一个字,就是对朱棣一生最好的描述:大漠孤烟直,长陵落日圆。前者是他想要的生活,后者是他理想的归宿。人生如此,夫复何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淳皇后---明太祖朱元璋母,陈氏,今扬州人。生四子二女,分别为朱兴隆、朱兴盛、朱兴祖及朱元璋、太原长公主和曹国长公主。 葬在凤阳的明皇陵。
无标题
人物-明朝
她是大明朝第一国母,历史上没有一个人知道她的名字
什么是石像生?这到底有啥用,看看朱元璋的神道就知道了!
朱元璋的一品夫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