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确地消除烦恼雜念
  •  
  • 消除烦恼依赖于正确 的方法与勤奋的练习,正确的方法是,此方法是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所开示的,所以具有完全正确的理论基础,勤奋 则是修行者个人的努力精神。 

    一、认出烦恼——这是重要的第 一步 
    1、烦恼包括生气、忧虑、哀伤、焦虑、愤怒、恐惧、牵挂、仇恨、嫉妒 等种种负面情绪; 
    2、开始注意你自己的某些情绪,当它们生起,不管因什么原因,你只注意这些负面情绪本身; 
    3、在留意你的负面情绪时,你一定会发现某些情绪对你最具杀伤力,也最困扰你;开始练习,找出这些最 让你痛心的情绪,起初,找到一、二个就可以了,然后专注地观注它; 
    4、若你是一个爱生气的人,随着生气你会大发雷霆,那么,每当生气出现的时候,要尽快地发现它,并在 心里快速地告诉自己:生气、生气、生气;如此告诉自己三次——这是认识烦恼的重要的第一步。 

    二、看见烦恼的产生,保持不动,观照它 
    1、以生气为例,如果生气出现,你要保持对它注意,专注地发现烦恼,是训练的第一 步; 
    2、不要找生气的原因,例如是因什么事情,因什么人惹怒了你,切记不要为你的这一次生气找原因。这个 训练是不需要找原因的——这是佛法修行的原则; 
    3、每当某种烦恼出现,你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发现,然后紧盯住它。例如生气刚刚出现,你要快速地意识 到生气的出现,并重复它的名子:生气、生气、生气;这意思是说,你不要把心思放在其他的地方,只需紧盯烦恼本身即可; 
    4、开始时,每天训练三、五次,每次保持五分钟就可以了。开始运用这方法时,轻松自然是重要的,只所 以如此,是避免给你带来紧张与压力,效果依赖于长期的训练。 

    三、象看戏一样看着烦恼,不要干预它 
    1、烦恼出现时,象看戏一样,烦恼是演员,而你是观众;不要干预烦恼,你只是观 众;尝试让自己保持观众的角色; 
    2、你可以试着做一段时间,如果你心思敏锐,你会发现,做个观众,其实非常困难。你的心非常不易调服, 它总想赶走烦恼,或者不断地要干预烦恼,努力保持平等心,只要看着烦恼就可以了; 
    3、当面对生气等,你并没有保持平等心,你干预了它,也不要生气,再次建立你的中道原则——平等心, 努力保持它。你刚开始接受这个方法,面对烦恼,没有人能完全保持不干预的心态; 
    4、功夫在于积累,当你不断地修习,努力保持不干预烦恼,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你自己可以面对 烦恼而不干预它,你会感觉一些轻松!虽有烦恼,但你反而轻松,这就是这个方法的神奇之处; 

    四、你会发现,烦恼的次数越来越少,烦恼的时间越来越短 
    1、如果你发现这个方法很有效,令烦恼的次数与持续的时间都减少,保持修习,但不要过分努力,只要自 然地面对烦恼就可以了; 
    2、如果你真切地感觉到生气的次数少了,告诉自己:真的!生气的次数减少了,每次生气的时间缩短了! 喜悦地告诉你自己。这有助于提高你的兴趣与信心; 
    3、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运用这个方法观照你的烦恼;例如,你今天要面对一个困扰你的人或 事,此刻,当你想起那件事或人,你就困扰不已,那就观照那个困扰;困扰也是负面的情绪; 
    4、如果有良好的效果,要继续修习,注意你的重要的负面情绪,尽早发现它,并盯着它,只有这样才能止 息这些负面情绪; 

    五、稳固地推进你的修行,烦恼会随 之而减少 
    1、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佛陀在2500年前所开示的,我会在后面列出相应的佛经,以便让你 更有信心;但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努力并体会其效果,如果你专注并勤于练习,你会发现烦恼会减少,有些人在几个小 时的时间内就得到很大的利益; 
    2、确认这个方法后,要继续稳固地推进你的修行,不要停下来。每天保持观照,虽然开始时可能并不习惯, 但要稳定地推进你的修行,以期从中得到利益; 
    3、修行的环境很重要,选择那些赞同断除烦恼是有益处的人,告诉他(她)们,你生气的时间短了,你生 气的次数少了!如此可以巩固你的成果,并可促进你的进步。 
    4、持续地训练是重要的,虽然效果在不同的人身上有所不同,但它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重点是观照你 的那一二个重重点烦恼,耐心地看着它。 

    六、开始时不要把它复杂化,越简单 越好 
    1、开始运用这个方法时,只要观照一个烦恼即可,你认为带给你最痛苦的情绪是哪些一个,就把这方法用 在那里;不要贪多,多了效果并不好; 
    2、你可以自由选择,例如愤怒、焦虑、恐惧、生气等,这方法很易操作,但在开始时,力争只观照一个烦 恼,并训练自己快速地认出烦恼; 
    3、对于烦恼,一定要说出具体的名子,如愤怒、焦虑、恐惧、生气、困扰、迷惑等,不要笼统地说那些只 是烦恼,必须具体。 
    4、观照一个烦恼是快速认出它的好方法,如此反复地观照,你会越来越熟,每当那个烦恼出现时,你就能 快速地认出它。 


    说明: 
    1、如果你信仰佛教,就让它为你带来真切的利益,它可以断除烦恼;不要停留在信仰的阶段,良好的信仰 可以带来真切的利益。 
    2、这种观照烦恼的方法,可能与你以往的方法很不相同,如果你困惑并不能明白这其中的原理,不要试图 理解这个原理,对初学者而言,这很困难,重要的是坚持去做。 
    3、这方法是依照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教导的原理与方法编制而成的,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是佛陀发现 的断除烦恼的方法,非常有效,而无任何副作用,因它源自佛陀,你可以因此而建立信心。 
    4、每一种烦恼都可以成为你每日练习的最佳素材,应用这法则,你终将会从中受益。 
    5、这方法的有效在于你的动机,你要以断除烦恼为唯一目的,这是最重要的修行正见; 
    6、也许你比较不愿意接受这个类似的修习方法,如果你很想断除自己心中的某些烦恼。现在又没有更好的 方法,不妨先试一下这方法; 
    7、你可以这样说服自己,我不愿意与这些烦恼为伍,没有人愿意生气、牵挂、担忧、恐惧、愤怒,这些负 面情绪是一股摧毁一切的力量,消除它们对我自己很有益; 
    6、开始训练时,面对许许多多的烦恼,你依然不会在它们刚一出现时就能敏锐地发现它们,这不要紧,你 是生手,重要的是坚持不断。但每次发现与省察不要超过五分钟的时间。 

    附录:《大念住经》中关于心念住的经文 

    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呢? 
    比丘们! 
    当心有贪爱时,比丘清楚了知心有贪爱,当心没有贪爱时,清楚了知心没有贪爱; 
    当心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有嗔恨,当心没有嗔恨时,清楚了知心没有嗔恨; 
    当心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有愚痴,当心没有愚痴时,清楚了知心没有愚痴; 
    当心收摄时,清楚了知心收摄,当心涣散时,清楚了知心涣散; 
    当心广大时,清楚了知心广大,当心不广大时,清楚了知心不广大; 
    当心有上时,清楚了知心有上,当心无上时,清楚了知心无上; 
    当心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专注,当心不专注时,清楚了知心不专注; 
    当心解脱时,清楚了知心解脱,当心未解脱时,清楚了知心未解脱。 
    于是他就内在的心观察心,就外在的心观察心,同时就内在、外在的心观察心。因此,他观察心中不断生 起的现象,他观察心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心!」修成了只有了知 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著,不再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心观察心。 

    当我们拜读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不论是长部、中部或相应部,可以清楚地看到,佛陀在2500年前 的教导非常简明而直接。他的教导没有高深的理论推理,而是直指修行者的身心。这些修行方法简洁明了,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通 过他人对修行方法的解释而直接进入实际修习,从中获益。 
    让我们以《长部.大念住经》为例,佛陀在教导受念住时说:“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呢?比丘在经历快 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 不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在他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执着于快 乐的感受。」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快乐的感受。」在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 正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没有执着于痛苦的感受。」当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他 清楚了知:「我执着于不苦不乐的感受。」 
    于是他就内部的感受观察感受,就外部的感受观察感受,同时于内部、外部就感受观察感受。因此,他观 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 「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比丘们!这就是比丘如何就感受观察感受。” 
    以上是佛陀在《大念住经》中所讲述的修习受念住的全部经文。可以看到,其中的话言平实而具有操作性, 修行者在理解时也不会发生歧义。如果照此修习,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例如,当你感觉快乐时,你清楚地知道这是快乐的感受,做 到这一点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如果修行者略有正念,就可以觉知到他当下正在经历的感受。 
    如果进入实修,佛法就是如此简洁明了。我们每天要经历多少快乐与不快乐呢?如果在经历这些情绪时, 即时生起观照,当下就是很实在的修行。我们不用阅读全部浩翰的三藏经典,也不用去寺院寻找佛法,更不用去高山或清净之地修 行,修行就在当下的感受当中,如果我们观照这些感受,就是实实在在的修行。 
    泰国著名禅师阿姜查早期的僧侣生活,遵循着研习佛教教义和巴利经文的传统模式,虽然经论中的阐述极 为详尽而精细,但阿姜查却无法明白,如何把浩翰的经典理论付诸实践。于是他徒步跋涉几百公里,拜见了被誉为上世纪最伟大的 禅修大师之一阿迦曼,他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尊者阿迦曼告诉他:“虽然佛陀留下来的教导无所不包,但论到它们的核 心实际上却非常简单,有了念住(觉知)的建立,如果见到内心当中生起的每一个事物——当下便是修行的真实之道。”这样简 洁而直接的教导,对阿姜查的修行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而改变了他的修行方式。 
    阿迦曼尊者的教导可以帮助所有修行者理清思路,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典虽然很多,佛陀教法无所不包,但 是,若论到它们的核心,其实只有一个,觉察当下的身与心,就是止息痛苦之道。所以,我们的修行只要抓住要领,只要能掌握修 行的精要,然后认真地修习,我们就能达到止息痛苦的目的。 
    对内心生起的事物保持觉知,这是修行的核心。阿迦曼尊者说:“虽然佛陀留下来的教导无所不包,但论 到它们的核心实际上却非常简单。”他用简单这一词语来形容佛法的核心。我们无须也没有必要探讨所有的佛陀教法,人生有限, 只要修行者抓住精要,领会佛法的实修原则,我们就可以开始修习佛法。 
    我们常常用佛法深似海来形容它的博大精深,是的,佛法确实是博大精深,但是,佛陀的诸多教法是针对 不同类型的人。一位修行者,无须学习佛陀的所有修行方法,只要能真正学会一个,我们就可以完全解脱烦恼了。如果能认识到这 一点,我们就能如实地看待佛法的修行,如此,佛教修行的效益与实用性才能展现出来。 
    象任何伟大的思想一样,佛陀的教导平实而简洁,具有最佳的操作性与实际效益。许许多多善良的修行人, 无法走上修行的正途,正是因为迷失在佛法的外在现象中。还有更多的人,迷信外道,相信错误的理论,人们把太多的时间与精力 投在了一些不太实用的事情上,而朴素简洁,真正有益的佛法实修法则却被人们遗忘了。 
    佛陀在世时一再强调,真正的平静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内心。迷失于外在的事物上的修行人,不断地 寻找,希望从外面找寻到解脱痛苦的方法。因为这种寻找,造就了人们的迷惑,也使人们开始崇拜权威,对自己缺乏信心。 
    我们已经看到,佛陀不会教导超出人类能力之外的法则,也不会教导不可能修行的方法,佛陀的教导最朴 实,最具效率。同时,佛法不需要太多外在因缘的配合,只要观察自己的身与心,一切都具足了——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简而言之,修行是了解身心的本质。***夜与身心相处,但并不了解身心的真正本质,这让我们一再地受苦。 人类之所以受苦,主要原因是迷失在自我的怪圈中。我们一直受苦,从一生下来到最后的时刻,一直烦恼不断,这源于对自己陌 生,不曾真的认识身心的本质。身心的本质是什么呢?佛陀说,身心的本质是无常、苦、无我,只要依照佛陀教导的方 法实际修习,我们就有可能象佛陀一样,亲自看到身心的本来面目,从所有的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 
    禅修的主题是如此清楚,五蕴身心是禅修的唯一主题。对此主题的正确观察,可以消除我们内心的一切迷 惑与烦恼。我们通过修习,可以完全了解,在此世间,无非名法与色法的生生灭灭;而在这个世间的彼岸,则只有涅盘的存在。 
    让我们专注在当下生起的感受上,知道它的生起,知道它的消失。如此修习,我们会发现,宇宙间没有一 法是恒常不变的。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对你所熟知的事物进行检验,你也可以用几年的时间进行这个工作——这就是修行,你会发 现佛陀所发现的法则:“诸行无常、诸行皆苦,诸法无我”是最究竟的自然法则,自然界与人类,没有一个会在此法则 之外。 
    修习内观的目的就是亲身体验无常的法则。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刻体验内心生起的感受,无论感受有多么不 愉悦,它生起之后一定会消失;无论感受多么愉悦,它生起之后也会消失。无论是愉悦的或是不愉悦的,或是中性的感受,它们都 具有无常的特质。显然,我们已经对佛法的核心“诸行无常”有所体证。我们可以看到,佛法的修行并没有那么困难与 高深。 
    修行者可以通过观察,直接体证佛陀曾经体验过的真理。直接体验是修行的精髓,我们不是因为信仰才相 信“诸行无常”的法则,也不是因为经典这么说才相信,我们确切地相信“诸行无常”的真理,是因为我们的直接经验。在修行的 道路上,佛陀指出修行方法与修行的结果,而修行者,必须把这些方法与结果变成行动的指南,投身其中,亲身体验。 禅修的本质是,要把闻、思得到的知识与智慧,转换成亲身体验的智慧。
     
    帖子由 乾法 于 2009-11-25 修改编辑过 
    本文引用地址: http://free.yes81.net/alh/view-6862.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正确地消除烦恼
把修行法则变成行动的指南
探究真实的存在
本来无一物
使自己内心宁静祥和的方法
阿姜查回答有关修行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