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祝之友 《本经》从药性到临床 柴胡

   【经文】茈胡,味苦平。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熏。

     柴胡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茈胡”。“柴胡”一名则始见于宋·《本草图经》:“柴胡,生弘农山谷及冤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谓:“茈胡生山中,嫩时可茹,老则采而为柴。”故有茹草和柴胡之名。


   经文要义

   茈胡:“茈”zi音紫。《说文解字》:“茈草也。”即紫草。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茈胡项:“茈字有紫、柴二音;茈姜、茈草之茈音紫;茈胡之茈音柴。茈胡生山中,嫩时可茹,老则采而为柴。故苗有芸蒿、山菜、茹草和柴胡之名,而根名柴胡也。

   心腹肠胃:泛指胃、肠、肝、胆、胰等疾病,柴胡常用于治疗以上各部位所产生的疾患,代表方剂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四逆散;龙胆泻肝汤等。

结气:即气结气滞,“胃肠中结气”就可用柴胡来治疗。柴胡最擅长疏肝解郁。柴胡归肝、胆经、为疏肝解郁要药。凡胃肠道气滞之肋痛,可选用四逆散来治疗。对于“按之心下满痛”,为少阳阳明合病,为大柴胡汤证。治疗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最为常用。

寒热邪气:此条“经文”急指寒邪或热邪所致诸证,也指邪入少阳而表现为寒热往来。无论寒邪或热邪,其入侵部位均在少阳,即可用柴胡来治疗。

推陈致新:“陈”即陈、旧、陈腐之意,指体内陈旧之淤血,痰饮等。“新”即新生之意,气血精微物质。“推陈致新”应理解读为祛邪以扶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柴胡“推陈致新”的典型病例。

轻身明目益精:柴胡配伍补益肝肾之药,以治疗肝肾不足,目晴失养之视物昏花,故而轻身明目益精。

   



药物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处方用名】柴胡       伞形科Umbelliferae.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辛、苦。归肝、胆、肺经。

【功能主治】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肋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

【药材鉴别要点】

北柴胡      习称硬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根部膨大,顶端残留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习称“扫帚头”,根呈圆柱形,下部分枝。上细下粗,状如鼠尾;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纤维性,木都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习称“软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习称“扫帚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具有较浓的败油腥气,味微苦,辛。

  柴胡入药部位柴胡自古以来均以地下根入药,但是在建国后有不少省区在使用柴胡地上部位,在加工炮制时将地下根茎部位去掉,造成中医用药部位不统一,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疗效,乃至造成中医药的很多科研成果的不可证(重复性)。长期以来,柴胡窃肝阴之争,(柴胡根无窃肝阴之弊,北方所用;而南方各地用其地上部位,有窃肝阴之弊),从清代至今。柴胡究竟以什么部位入药才能体现中医用药意义。祝之友等在《中国医药学报》1988年第5期“浅谈柴胡的药用部位”一文中较为详细的加以考证和论述。历代本草文献均记载柴胡只能以根部入药。建国后,历版,《药典》亦收载柴胡只能用其根。由于一些大、中专教材,在论述柴胡基原时,用了“根或全草”入药,而造成半个中国柴胡用药部位不统一,影响了中医临床和学术成果之不可证性。

   相传苏东坡在杭州担任知府时,与当地一位名医在一起谈诗论道,切磋医道及养生之道。名医看见园中翠竹葱绿茁壮,赞叹道:“中暑最宜淡竹叶。”苏东坡随口对道:“伤寒犹妙小柴胡”。可见柴胡主治伤寒病在古代属于常识,人尽皆知。柴胡临床疗效可靠,在中医界使用频率最高。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发明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尤其是“小柴胡汤”(柴胡、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黄芩)为中医经典方,千百年来,解救过无数伤寒的病患,为中医药津津乐道。亦为国外医界所推崇。

  【现代应用】

    1.和解退热。柴胡轻清上升,宜透疏达,和解少阳半表半里。凡邪入少阳有寒热往来者,胸胁苦满,可配伍黄芩为用,,黄芩清半里之热,柴胡透半表之邪,一清一透,和解少阳泄热。

     柴胡芳香疏泄,味苦,性微寒,入肝、胆经,善长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如《伤寒论》之“小柴胡汤”。若风寒感冒,邪郁化热,头痛肢楚,眼眶疼痛,心烦失眠,舌胎薄黄,脉浮者,常配伍黄芩、羌活、葛根、白芷、石膏等,如《伤寒六书》之“柴葛解肌汤”。

        疏肝解郁。柴胡入肝胆,能疏肝解郁,和络止痛,并能调理肠胃,凡肝气郁结之胸胁腕腹诸痛,或肝胆疾患,胃肠气滞等,可配伍当归、白勺、香附子、郁金、枳壳、白术、木瓜、陈皮、党参等,以疏肝解郁、调和肝胃,行气止痛。若妇人痛经,月经失调,则可配伍丹参、益母草、生地黄、白勺、川芎、醋香附、郁金等疏肝调经。

      升举阳气。柴胡主升浮,能鼓舞胃气,升举清阳,常与升麻同用,使生发之气升腾,清阳敷布,中气自搌。凡气虚下陷,发热,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肾下重等症,常配伍人参、炙黄芪、蜜炙升麻、陈皮等,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类药比较】

    柴胡、升麻、葛根均为心凉解表药,均具有解表升阳的功效,可用于外感表证及脾胃清阳不升之泄泻。然柴胡主入少阳经,善和解少阳,疏散少阳经半表半里之邪,主要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亦用于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柴胡具有良好的疏散退热,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升阳举陷作用,可用于各种表热证,以及肝郁气滞,中气下陷之脱肛、内脏下垂等。升麻主入肺、胃经,功善升散解表透疹,升举清阳,风热表证较少应用,主要用于麻疹不透及阳明头痛。其升举之力较柴胡为强,为治疗脱肛,内脏下垂等气虚下陷证要药,故常与柴胡相须为用,共同辅助补中益气剂,以升阳举陷。此外,升麻尚能清热解毒,可治斑疹不透,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及热毒疮疡等症。葛根主入阳明经,功善解肌退热,生津止渴,为治疗表证发热无汗、头痛、项背强痛之要药,又可治疗斑疹不透,热病渴口及消渴病。其升阳作用主要体现在煨葛根,升阳而止泄泻,很少用于中气下陷脱肛,内脏下垂等症。

     注:中医有“柴胡不见黄芩,无解半表半里之功;柴胡不见黄芪,无升阳之能”之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中最出名的药对!你都知道吗?
“燕京刘氏伤寒学派三代用药经验,临证用药秘传心法”重磅推出---柴胡
【黄煌:《中医十大类方》小柴胡汤】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第四单元 (高教授主讲)
和解剂
【药知道】和解祖方——小柴胡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