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启篆刻之旅的一匹自由之马 ——品读汉玉印“桓驾”

开启篆刻之旅的一匹自由之马

——品读汉玉印“桓驾”

文/王伟

2012年,我回老家路过徐州,在龟山汉墓看到了一方楚王刘注的龟钮银印,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近距离感受汉印的风采。它严谨工致,典雅庄重,线条工整丰厚,转折方劲圆润,遒劲而秀丽的风格,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西汉·刘注

几年后的2016年,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发掘结束,共出土青铜器、金银器、玉器、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万余件,其中,一方“刘贺”玉印的横空出世,使墓主人身份尘埃落定。这方玉印,玉鸮钮,印材考究,线条粗细一致,空间布局匀称,端庄中带有灵动。同样是王侯汉墓,为什么有银印,有玉印?这样一方精美的印章到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它与现代的印章有什么渊源?我的心中,对于这方寸之物无形中又增添了几分兴趣。而伴着这更多的疑问,我在想,什么时候,我能刻出这样一方印章该有多好啊!


西汉·刘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20年,“金石印坊”微信公众平台上,毓慧老师网络篆刻培训班招生,我欣喜若狂,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正应了那首偈子:“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8月,培训班正式开课。在第四次作业中,有一篇读印心得,这方印就是“桓驾”。由此,我想起了刘注的银印,想起了刘贺的玉印,“桓驾”也是一方玉印,应该也是陪葬品吧?

所以,在解读“桓驾”这方印前,我首先对汉代的墓葬习俗做了一番的了解。古人认为“玉”是圣洁的化身,认为“玉”是可以沟通神灵、祈求吉祥如意的祥瑞之物,稀有珍贵。汉代讲究“事死如生”,所以有厚葬传统,因而玉器就常常会作为陪葬。 

西汉·桓驾

这方“桓驾”玉印,也是陪葬品,1990年出土于长沙的汉代墓葬。玉印覆斗形钮,上有穿鼻,印面正方形,边长2.6厘米,高2.1厘米。印面无边栏,篆书白文“桓驾”两字,线条均匀和谐,精致秀丽,是汉代玉印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

“桓驾”两个字左右均分,所占比例对等,不偏不倚。印面中以汉印缪篆典型的平直均匀线条为主,整个印面十分协调。而平直中更具变化的是“驾”字的左上部“力”字的斜势和曲笔,增加了此印的情趣与生动。“桓”字右边的“日”字有意拉长,使字形变瘦,整体十分匀称而协调。

这番解读,并没有满足我的好奇心。桓驾究竟有怎样的社会地位?历史上是否还有更多的记载?他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说法一,桓驾是汉代桓氏贵族。早在1959年,毗邻桓驾墓也发掘了一座西汉大墓,出土了一枚“桓啟”玉印,与“桓驾”印的形制、材质、字体等基本相同,推测“桓啟”与“桓驾”当属同一家族。这个桓啟墓的规格很高,表明桓氏家族在当时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西汉·桓啟

还有另一种说法。2016年,湖南一刘氏老人,自称是汉文帝第91世孙,据《刘氏族谱》,史书中“恒”字,应为“桓”字的错写,刘氏一直沿袭“邦公三子桓即文帝,桓公之子景帝……”。他否定了长沙出土的汉墓是桓氏贵族墓,并认为把“桓驾”和“桓启”归为同一贵族,是不负责任的张冠李戴,他的理解是“桓驾是汉文帝驾到,桓启是汉景帝刘启代父行使职权如父亲临。”

那么,历史的本来面目又是怎样?一切,还有待于新史料的佐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无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当我再次与“桓驾”对话时,一切的尘俗往事竟与我擦肩而过,突然感觉它像极了一幅画。“桓”字右边上下两横,好像代表着“天”和“地”,中间的“日”,那就是一枚太阳。“木”象征着参天古木,而“驾”字正如一个人威坐于马背之上。我仿佛看到,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一个人骑着高头大马,身体微微倾斜,在斑驳陆离之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不管怎样,通过这方寸印章,我发现自己又找到了走进历史、探索未知的新视角,这或许就是细节中展现的历史的迷人之处,也许更重要的,那就是印章本身所具有的迷人魅力。


作者:王伟,2020年金石印坊“遇见毓慧”网络篆刻培训班第1期学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篆刻知识概述
《中国书法报》汉玉印专题
汉玉印
篆刻
书画常用印章全解读
篆刻印章在教学中只应用软石头吗?硬石头入印可以吗?古玉玺叫不叫篆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