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明的脐带:农耕文化

文明的脐带  ——农耕文化(上)

    

作者:风之末端  编辑:吴曦

     

     看那些假想人类文明被毁灭之后再度重建的国外科幻电影时,我总是忍不住想:幸存者们吃什么呢?要知道,在地球上,无论是人类文明的发端,还是假想中的文明重建,只可能表现为一种形式——农耕文明。

     农耕,中国人最熟悉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遗址保存有6500年前古人种植的粟;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保存有7000年前古人种植的稻谷。《白虎通》记载:“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从原始社会人们以打猎为食,到人口增多之后,神农氏“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无论是传说还是考古发现,都揭示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史。

     啊!想像吧,在数千年前,碧蓝如洗的蓝天下,一望无垠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挥舞着简单的农具耕耘、播种、收获。在他们的眼里、心里,老天是父亲,它带来阳光、雨露;大地是母亲,它的胸怀孕育出果实,抚育了它的子民。

     与天和地发生了亲密关系的中国人从此有了天地崇拜。就像《西游记》里,在那个生长着人参果的五庄观里,镇元大仙的大殿里并没有供奉神像,却是供奉着“天地”二字。中国人心中的“天”,不是拟人化的偶像,而是四季轮回的规律,是大自然的力量。农业生产要顺天应时,人要顺天敬天,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贵在天人合一。天地之间,人们以自己的辛苦劳作,呼应着天与地的脉动,在大地上创造出人类智慧的产物——农作物。

     过去,每户人家家里的正堂堂屋都供奉着一尊“天地君亲师”牌位;在意含人类繁衍之重大意义的中式婚礼中,有着“一拜天地”的郑重仪式;无论是供奉的牌位或是文化生活中的礼仪,人们都淋漓尽致地表达着对天地的感恩之情。

     翻开中国人的日历,在公元纪年的阿拉伯数字下面,那些以天干地支推算出来的甲乙丙丁的纪年方式,我们称之为“农历”。几千年的农耕传统,使中国人摸清了大自然的规律。通过农历,我们从小就知道“月到十五分外明”。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两个节气,春分冬至、清明谷雨,与廿十四个节气相关的农谚,都是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见 。

    根据农历和节气,一年里的若干重要日子在中国文化里逐渐形成,这些就是被我们称为中国民俗的内容:立春鞭泥牛,冬至饺子夏至面,清明插柳,中秋赏月,民间唱大戏踩高跷点灯火,饭桌上的元宵粽子,重阳糕月饼,祭祀先人逛庙会祈求丰收纳福,年年依次轮换,这些有着浓郁文化色彩的农耕时代民俗,今天被展示在电视上、网络上,不但中国人看着开心,就连地球村里的外国人也拍手称赞、深深羡慕。

     不过,农耕文明并不仅仅意味着节日里的喜庆和放松;农人们把对天地的感恩,更是融汇进精耕细作的辛勤躬耕上,并以此来获得天地的奖赏,换来甜蜜的生活。农具的演进展现出中国人在农耕文化上的大智慧。从最早教人稼穑,制作木制农具的神农时代,再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从犁铧到耒耜的发明改造,再到石磨碾子牲口套,无一不体现着农耕文明与时俱进的顽强根系。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里的重要环节——水利建设,由于必须调动大规模的人力物力,从大禹治水“决九川距四海”的疏浚河道;再到现在依然发挥作用的都江堰、大运河,都带动了农业社会里大规模的文化交流;而中国历史上无数次战争以及改朝换代又都起源于对农业生产土地的争夺和分配。

     中国的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人天性里的勤劳智慧,也决定了几千年来中国的社会形态。古时,中国皇帝们每年开春都要象征性地在田里扶一下犁杖,以表自己身体力行于农耕生产。而各级地方官员也如《牡丹亭》里的杜丽娘父亲一样下乡纷纷下乡去“劝农”鼓励农民勤劳生产。进入新时代,这些作秀明显的劝农表演被束之高阁,1958年,当过农民的人民领袖毛泽东,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总结出农业八项增产技术措施,“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中国农业“八字宪法”,在后来的几十年间成为中国农业生产的指导准则。

    在农业耕作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的传统中国农业社会里 ,由于生产区域固定,富有劳力的家庭和家族构成了农村社会里的基本单元,这些单元之间以血缘、宗法家规形成联系纽带,而家族、姓氏、籍贯的个体之于社会的从属关系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国社会生活里的根本认证方式。

    曾经平淡无奇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的田园生活,逐渐成为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烙印。这个烙印更成为常年出没于高楼大厦,远离土地的市民们一碰就心襟荡漾的情结,他们渴望躲避烦躁的生活环境和紧张的工作压力,渴望飞到大自然之中,飞到田野中,去与天地相亲相爱!

 

 

 

中国式农耕的梦幻旅程——农耕文化(下)

     

    香港狮子山公园里有一片土地,被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每块地上种着一种蔬菜。香港朋友告诉我,因为香港的农田现在已经很稀少了,在公园里种植这些蔬菜,是为了小朋友们来玩的时候,可以认识到平时吃的蔬菜在放进菜碗之前是什么样子。我想,现在恐怕不仅是小朋友需要这种认识,城市里长大的成人也不一定叫得出菜地里蔬菜的名字。

     几年前,网上一个“开心农场”的游戏很火,大家忙着偷菜的同时,也体会着虚拟的播种、培育、收获的快乐心情。由此可知,无论是古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还是现代都市里被重重工作和生活压迫得透不过气的人们,都有一个萦绕于潜意识中的田园理想。

     中国的城市市民,往上数三辈,大部分的先人都是农民;中国传统文化中,代代流传的神话和传说,都带着典型的农业文明烙印,比如行云布雨的龙王,得遇仙女的种地后生,农耕文化的种子不知不觉地被埋在了我们的心灵深处。

    农耕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单纯关系,简单的快乐,以及城市里稀罕难寻的清洁空气、甘甜的饮用水和新鲜美味的原生态食物都勾引着我们做着一个又一个的田园梦。

     上世纪60年代,更早进入工业社会的西方国家中 ,西班牙率先把乡村的大农场、庄园进行规划建设,提供徒步旅游、登山、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这些乡村旅游一时门庭若市,被很多国家效仿、创新。这种旅游方式带来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为城市人提供了休闲和放松身心的新途径。

     中国本来是农耕大国,新中国成立以后,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被逐步建立,更由于对外改革开放等政策,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权重降低,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被大量转移到田园之外的地方,而田园经济和农耕社会受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极大冲击,濒于勉力维持的边缘。

当高楼大厦水泥路蚕食了大量田地,田园风景大量消失,田园离普通中国人越来越远的时候,一部分率先清醒的中国人把眼光移向了有着先天血脉关系的田园。

     早期的“农家乐”可以算是田园之旅的雏形,但是,这种休闲方式仅且只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而要全面展示“天人合一”的中国农耕文化,深度打造农事景观为主题的旅游新方式,是中国这个世界第一的传统农耕大国现在以及未来若干年的使命。

    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地。获评理由是“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这一评语表明了中国的农耕文化遗产在国际上沉甸甸的分量。

    其实早在哈尼梯田“申遗”之前,中国各地就已经掀起了打造农事景观的热潮。2013年,农业部下发推荐“中国最美田园”的活动,就给中国农村的传统农耕经济带去了新的变化。

     现在不是有句话吗?“城市创造财富”,城市工业、服务业、金融业创造出来的巨额财富不能只在城里流通,让它们也流向乡村,乡村不止是供给城市粮食蔬菜,也可以是给城市人提供休闲娱乐,增长农事知识的地方。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当地带去经济收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乡村旅游所产生出来的旅游效应,将直接带动当地运输、餐饮、服务业的发展。

     以哈尼梯田为例:2013年旅游总人数达107.38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13.154亿元,全县农家乐、农家旅馆已达160户,参与旅游工作群众上千人。

     更重要的,农耕文化涵盖面极广,物质上有农作物、耕作方式、农耕器具、农耕服饰、农用建筑等。文化上有岁时节日、农事礼仪、神话谣谚等等,让游客了解体验这些文化传统,也是增长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的一种寓教于乐的便捷路径。并且客观上起到保护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流行过一句口号:“到乡村去”,时代不同的今天,我们又在说“到乡村去”了,以前到乡村去是为了救国救民,匡扶社稷,今天我们到农村去,是为了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品尝更美味的食物,赏心悦目不事雕琢的自然环境,学习农田文化知识,体验祖辈的劳作艰辛和他们简单质朴的快乐,是去圆我们的田园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农耕文化
二十四节气|时间里的人he自然
(转载)休闲农业,如何实现养生
康养旅游,回归田园生活本真!
康养农业正在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主流
“田园综合体”怎么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