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人这支笔,何以成为敲诈利器?

文人这支笔,何以成为敲诈利器?

作者:金满楼

“21世纪网”因以负面新闻敲诈各大公司而于近日被上海警方查获,多人锒铛入狱。这事不免让人想起北齐的无良史家魏收,这货奉命修《魏书》时,曾不无狂妄地对人宣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也!”其言外之意,谁要对他好,就可以褒之扬之、使其上天;谁要得罪了他,那就在史书中大大歪曲一笔,青史上留个千古骂名。如此,《魏书》成后众口喧嚷,人皆曰“秽史”,魏收不得不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吴思在《潜规则》书中提出一个名词叫“合理伤害权”,其大意是,有公权力的人,可以用合法的暴力甚至消极的渎职来对付、伤害被管理者;而近代社会以后,随着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被称为“无冕之王”的新闻记者,他们手里的那支笔实际上也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合理伤害权”,如所谓“负面新闻”,即有很强的杀伤力。

不可否认,当前社会的某些制度仍不健全,尤其在一些经济领域,很多操作手法并不规范甚至完全在黑箱中运行,由此漏洞百出、腐败丛生。也正是这样一种环境,才让一些人浑水摸鱼、有机可乘。如饱受人诟病的中国资本市场,很多公司都一窝蜂的想要上市融资,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如果媒体在审批的关键节点上曝出相关负面新闻,足以让当事者的前期努力付之东流。当然,这些公司也未必全部干净,所谓“负面新闻”也不全是伪造,其中真真假假,假中有真,各种解读都可以有,全凭记者一支笔如何写、媒体一张纸如何说,要想息事宁人的话,也好办——拿钱来!

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说,从各种迹象看,“21世纪网”的新闻敲诈案决非个例而几乎成为行业的毒瘤。这话是有些事实根据的。如近日央视经济频道的总监等人相继落网,其中被人多方猜测的“三一五晚会”、“中国经济人物评选”等重头节目的利益勾连可想而知;再如前些年,甚至有记者靠敲诈出事的矿主甚至政府而大发其财者。媒体从业人员的这种做法,不仅触犯法律,而且挑战了新闻职业最基本的操守底线,与分赃的强盗何异?

新闻记者是靠文字吃饭的,而文人大多是清贫的。很多记者,在入职前都怀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但入行以后,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在坚硬的社会现实面前,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之下,最终把持不住,越陷越深。更有甚者,某些新闻机构所制定的内部考核标准,从本质上说完全是不顾是非、唯利是图,如“21世纪网”涉案人所说的,每年需完成4500万的指标,这种可怕的内在驱动力,无疑是快马加鞭地将自己往犯罪道路上赶。

文字是有力量的,发表在媒体上的文字更是如此。新闻记者原本是舆论监督的主力军,是社会公平、公正、透明的排头尖兵,但一些人为谋取私利而公器私用,沦为全行业、全社会的害群之马,这种非法牟利行为不仅严重危害新闻行业的公信力,同时也让他们丧失了自己的前程与幸福。

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如果新闻记者管不住手中这支笔,守不住最基本的清廉操守,最终丢弃的,将是文人最基本的廉耻。廉耻丧尽后,还有什么做不出来呢?所以说,文人这支笔,用好了可以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但用不好,可就成了敲诈勒索的利器,最终害人害己,悔之晚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人冒充记者以报道负面为由敲诈企业
21世纪报系涉新闻敲诈 30余人被调查
部分新闻记者,新闻“把关人”的角色你们扮演得合格么?
新闻记者》2012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发布
发负面敲诈知名地产商,感叹“删帖圈太好赚钱了”
记者,记着心疼自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