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开恋情就叫炒作?那是你没见过300年前这位炒作大神 | 意外

今年艺术圈最重量级事件,莫过于前段时间在故宫开展的《千里江山——历代青绿山水画特展》。展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简直罕见。

在这个展览上,除了千里江山图,还默默放着非常非常非常多厉害的艺术家作品。

比如这幅:

贼可爱有没有?近看笔触甚至有点像小朋友的彩笔画。

可是,就是画出如此可爱的山水画的画家,300年来饱受极大争议,民间甚至还流传着关于他的恐怖传说……

他是谁呢?

明朝中后期艺术圈红人——董其昌

董其昌  明朝人(1555-1636)

你一定听过这个名字了,董其昌的字画,到今天都有大批粉丝。

董其昌不苦逼、不拼爹、不被潜,几乎是一个没有故事的男同学,却最终成为了明朝中后期艺术圈的大红人。

在字画、艺术创作上下足功夫,这点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不过这哥们儿还有更厉害的一手——营销炒作。

说起来董其昌进入艺术圈,简直是一个意外:

出生寒门的小董,小时候只是一心读书,要考取功名。如果事情顺利,他有可能入朝为官,稳扎稳打,最后有权有势。

可是谁知道,命运此时跟他开了个玩笑。

第一次考试时,他没拿第一名,理由很有意思:

他!字!太!丑!考官就把他从第一名挪到了第二名。

对于自信爆棚的学霸董其昌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然后他拍案决定:

哪里不行补哪里,字写不好,我练!

他借来了所有大师的作品,从颜真卿到王羲之,一笔一划地临摹。22岁的时候,他又开始接触绘画,同样也是临摹黄公望、董源等顶级大牛作品。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董其昌慢慢接触了艺术。

董其昌临颜真卿 《多宝塔碑》

边练边考取功名,34岁董其昌不止考中了进士,还因他绝妙的书法名满京城。

而且没过多久,董其昌就开始担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老师,他的社会地位一下变得迥异往昔。

不过此时,比起当官,董其昌显然已经跑偏了,他一头扎进了艺术里回不来。

当时的明朝,商品经济发达,收藏之风盛行。京城不仅有丰富的图集文物,而且人才济济。他开始结识一大批收藏家。作为最有影响力的书画家,又身居高位,董其昌一跃成为艺术收藏界的重要人物。

 董其昌 《方旸谷小传》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当时明朝正处在“国本之争”的混乱里,长达十余年来,朝廷内部为册立太子一事,党争不休。作为太子的老师,董其昌居然在此时全身而退,不问世事。

他向朝廷辞了官。不久,便奉旨以编修书籍为由,回故里“养病”去了。

辞官回乡后,董其昌的书画创作数量暴增,有学者统计,在人生最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董其昌的创作达到了高峰。慢慢地,他辞官回家这件事情,被传成了:董其昌不图高官厚禄,为艺术献身!

结果,董其昌名气越来越大。

这不就是………最早的炒作??

无论如何,这位追求洒脱豁达的人生,而弃官回乡的大名人,成了远近闻名的书画大家。来董家拜访求墨者络绎不绝。

然后,董大哥走上了“倒卖字画”的发家致富道路。

在当时,字画跟董其昌沾点边,那都是奇贵无比,《明史·文苑传》有记录当时董其昌书画受追捧的盛况,“名闻国外,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因此回乡之后,只拿干薪的董其昌,家产反而越来越多。

他的笔墨不仅贵,数量还“极多”。为什么呢?

因为生意太好的时候,董其昌会请人代笔作画。

他的好朋友陈继儒曾赠一札给沈士充,说“送去白纸一幅,润笔银三星,烦画山水大堂,明日即要,不必落款,要董思老出名也”。

为什么人们争先恐后要董其昌的字画?因为在那个时候,他的山水画和书法真的很有特点啊:

就跟我们开篇那一幅故宫展出一样,毛茸茸的,可爱极了,画一笔一画的不像大手笔的泼墨,倒像是认认真真的素描,

董其昌山水画

人们一直说他效仿古法,师崇黄公望,在大气老成的山高水阔构图里,董其昌的笔法确实很奇特,他的书画有种孩童般的趣味,董其昌就像一个天真的宝宝:

 董其昌仿杨升 《青绿山水图》

而董其昌的字,又是另一番气象,却也被人爱不释手,看他的草书,总有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董其昌运笔很流畅,而且从表面上看去,字迹有轻有重,有虚有实,整个布局看起来甚至有种“设计感”。

据说,为了写出这样的字,他只用一种丝滑无比的高丽纸,顺着他的字,隔空临写一遍,估计都会感觉身心舒畅,有通筋活血之奇效。

董其昌 《早朝诗》

董其昌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明明是多么精明的一个人,却在作品里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再洒脱豁达不过的艺术家。

这才是营销最厉害的地方啊!

最让人吃惊的是,这位老大哥不光营销自己,还借着营销别人来营销自己。

董其昌非常聪明,他意识到,光自己的字画出名是不够的,他要成为艺术圈的风向标。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他手上有一批收藏,且数量据说也有五六百件之多。

那么,怎么捧红手上这些作品呢?

制造舆论啊!炒作啊!

如果你熟悉中国古代艺术,你一定听过一个分法,叫“南北宗论断”。就是把山水画分成南北两派,这东西就是董其昌搞出来的。

他提出这个南北派分法,来推崇某一些他自己喜欢的画和画家。

大致上把自己喜欢的就分到南派,不太喜欢的就分到北派,以此来制造舆论导向。

可是呢,因为南北派分法的美学标准非常地模糊,基本按照董其昌自己的喜好来的,于是就很混乱,举个栗子:从大致上看南派偏文人画,比较淡雅平和,但是因为董大哥喜欢范宽,于是就把范宽也归到南派里去。

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

因为美学标准模糊,所以南北宗论断给画论画史带来了不太好的影响,这也是他多年以来饱受争议的一个点。

在董其昌的评论里,他先后评出了很多个天下第一:

他说,天下第一山水,是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还说,《溪山行旅图》也是天下第一;结果:

董其昌题跋董源 《韩林重汀图》

你看 ,董源又成天下第一了!

这样看起来,也挺滑稽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所谓的画论,贡献倒也不是全然没有,比如他推崇王维作为南派开山,认为他是文人画的开端,推崇王维的山水画。

这一点,到今天毋容置疑。

这么折腾了一番,董其昌要比其他艺术家幸运多了,生前享尽了功与名。

今天看来,如果按照一向以来中国评定艺术家的方式,这个人的“艺德”估计要打零分,但是“艺术”有时候就是如此矛盾重重。

他自己难道不矛盾吗?当然矛盾。

一辈子从寒门到大官到大艺术家,董其昌上蹿下跳,不断实现着孤傲的人生理想。

可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他82岁写的绝笔《紫茄诗》行草长卷里,却有这样一句话:

董其昌 《紫茄诗》

讲的是茄子开会结果的一生,“累垂贪结子,低亚巧藏身”。你看那三个字“贪结子”,写到连在一起,字字用力均匀,在笔触之间不是洒脱,是脱口而出,是万分感慨。

诗歌虽然讲的是写的是一个茄子的姿态,但是写到这里,一个“贪”,一个“巧”,这说的是茄子还是自己?

估计到了一把年纪,在艺术家、营销者之间,董其昌忽而有种“世人逐势争奔走,沥胆隳肝惟恐后”的感慨吧。

拼尽全力去获得,然后回看一地鸡毛,这不就是人生。

PS:大家看完了千里见山图,记得展览里还默默放着一个董其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名家字画赏析
新春:书画同源 字画协同
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画家林德坤国画真迹欣赏
书画收藏诀窍分析:如何选择有收藏价值的书画
收藏字画,看得眼前路,顾得身后身
富豪为何钟情于书画收藏?原因竟然在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