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卞玉京的故事
中国古典文学,其魅力所在是通过文学参证历史或通过历史印证文学,方寸之间为我们展示、复制过去岁月中也许早已为人们淡忘了的生动具体的细节,“一室图书藏风流,半间草堂阅春秋”,跨越历史的尘埃烟云,从高文典册、圣经贤传中寻找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当然,还有无数令人动容的故事,历史已经化作尘埃烟云,才子佳人的故事继续流传。
对于明末清初这段历史,尤其江南一带,大批文人奔走呼告而无从救国后,大多隐于山林,不承认清廷政府,但历史是不容承认不承认的,于是乎这批文人为了心中的历史,将许多风尘女子推上前台,而其却躲于后面,而也就是这些风尘女子将明末清初的历史充溢的更加丰满。明朝自来重文轻武,文人自认为就是历史的主宰,晚明文人更是这样,清初,这大批文人为了心中的仍然存在大明王朝,利用各种手段讲述着前朝旧梦,这篇小文的主角就是秦淮河长板桥的风尘女子,一位孤傲的女子,留待后人无限的追慕。
卞玉京,余怀《板桥杂记》中记录的南京秦淮河上的南曲名伎(后人多事,凑出秦淮八艳),倔强而痴?情的卞玉京因与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纠葛让后人动容,这位大才子让如此一位痴情女子等了一生都未等到的承诺,在其《琴河感旧》四首中略略晓得:“缘知薄幸逢应恨,恰便多情唤却羞”。
见过太多后人对于卞玉京身世的描述,大多逃不出余怀《板桥杂记》和吴伟业《琴河感怀》、《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过锦树临玉京道人墓》中对卞玉京身世描述的框架,或引用或演绎。历史留下的吉光片羽中,可能关于这位秦淮八艳中最为孤傲的女子的身世只有这些了。
久寻各类历史文献和杂记小说,始终未曾找到卞玉京的生卒年,只得从旁猜测。明末江南盛传的两句诗:“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卞玉京与陈圆圆年龄应相仿,陈圆圆1623年生人,再者据余怀《板桥杂记》中讲其“年十八,游五门”是在与吴伟业于崇祯14年(1640年)相见之前,猜其可能于1620年左右一年生人。
吴伟业,即吴梅村。这位江左三大家之一,其著名作品《圆圆曲》好像要比其名讳有名多了,两句绝唱“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更是妇孺皆知。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长于七言歌行,后人称之为“梅村体”。吴伟业1609年生人,猜测卞玉京1620年左右生人,如果成立的话,两人在年龄上应有1
0岁的差距。古人多成熟早,风尘女子更如是。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后出家为女道士,自称玉京道人,此即卞玉京名之来由。(注:“玉京”为道家语,指天界。)她原系官宦之家出身,因父早亡,家道中落,与其妹卞敏一同沦落风尘,明末清初于秦淮河畔以卖歌为生,卞玉京的名气略胜。卞玉京诗琴书画无所不能,《板桥杂记》中写其“知书,工小楷,善画兰、鼓琴,喜作风枝袅娜,一落笔,画十余纸。”如此性情,倾慕者不胜枚举,虽为青楼女子,却心比天高。官宦名人之后骨子里渗透着脱俗。
卞玉京最初的爱是献给王竹轩的。这是一个风雅深情的年轻俊贤,然而他偏巧是卞玉京家仇人的儿子。卞玉京对此无法释怀,冷静之后立即净手为王竹轩用蝇头小楷写了一篇《道德经》,从此绝断情缘。《道德经》即《老子五千言》,卞玉京只写此书送与王竹轩已无从考究,王竹轩此人亦无考证之处,权且知道。
卞玉京身上有种飘渺的气质,遇事总能体现出毅然决然的态度,令人惊异,绝非一般女子能有,了断王竹轩这份情缘即一例。卞玉京曾自画像一幅,并题诗一首“沙鸥同住水云乡,不记荷花几度香。颇怪麻姑太多事,犹知人世有沧桑。”与王竹轩分手,也就是她所咏叹的“人世有沧桑”吧。
1641年,崇祯十五年春,吴伟业于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吴继善赴任成都知县,席间遇见为吴继善送行的卞玉京姐妹。此年吴伟业32岁,卞玉京20岁余。卞玉京题七绝于扇面寄赠吴继善:“剪烛巴山别思遥,送君兰楫渡江皋。愿将一幅潇湘种,寄与春风问薜涛。”卞玉京的慧丽聪敏令吴伟业一时倾倒。
而第一次遇到名满三吴的名士吴伟业的卞玉京,亦为之一见倾心,以致使这位心比天高的才女抛弃了孤傲与矜持,于席间竟向吴伟业表示了倾慕之心,愿以身相许。这一段记载于吴伟业《过锦树临玉京道人墓》小序中,不过那时卞玉京已是美人归于黄土,想吴伟业垂暮之年写及此亦有几分得意之处吧。
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今人自有了解,卞玉京敢于表露感情仍然源于她身上飘渺的气质,遇事毅然决然的态度。而此时的吴伟业却自作聪明,装傻不明白,“固为若弗解者”,即一再假装不懂卞赛的意思。这种态度源于中国文人自古有的清高之气,自认为是世界的主宰。吴伟业没有给予卞玉京任何承诺,今日看来,其晚年的悔恨咎由自取,感情面前岂能似真似假。
此次饯送吴继善之宴,成了后人记诵才子佳人温婉爱情故事之宴,令人嗟叹不已又感怀神伤。卞玉京经此宴会之后,心高气傲的她自然深受打击,但是并未放弃,且两人往来相交日深,然吴伟业患得患失中一再犹豫,也使卞玉京最终明白以自己的身份不可能得到吴伟业的承诺。
纵然没有承诺,痴情女子仍然坚守着这份感情,吴伟业《琴河感怀》第三组诗:
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
车过卷帘徒怅望,梦来褍袖费逢迎。
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
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
吴伟业若无这份痴情,焉有“罗敷未嫁情”。
吴伟业对卞玉京是一见倾心的,从《琴河感怀》、《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诸多吟咏中可见一斑,卞玉京亦是钟情于吴伟业,然两情相悦却最终演绎成此恨绵绵。后人对于吴伟业的佯装不解风情诸多猜想,吴在官,而卞出身青楼,吴时年31岁,定是要保护“官声”,此有道理。
吴伟业憾负卞玉京一生,与明朝文人的清高亦有相关,再者胆小怕事,吴这类人逢场作戏时甜言蜜语,真遇与身相许者却故作清高,说他假意,他真有情;说他真心,他又负不起责任。这种作风,与他后来在涉及千秋名节时的患得患失与临事怯步是如出一辙的。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1644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南明王朝于南京建立,次年春夏之交南京陷落,此年卞玉京约25岁。清廷随即在南京广征教坊歌女,艳名远播的卞玉京一是怕被征召,二是卞玉京心怀爱国气节,不甘沦为欺侮杀戮同胞的异族的取乐工具。秦淮八艳多有民族气节,如柳如是、李香君等,卞玉京同样有。卞玉京悄然改换一身道装,随身携带一张古琴,来到江边,恰遇一艘丹阳来的民船,于是顺江东下,逃离是非之地。此事记载于《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即“私更妆束出江边,恰遇丹阳下诸船。剪就黄絁来入道,携来绿绮诉婵娟。”从那之后,卞玉京惯着道装,自号“玉京道人”,这便是“卞玉京”的来历了。这一身道装,虽是为了应急才穿上的,其后却长久地不愿脱去,当中正包含了国破山河碎,宁做化外人,不为清朝民的决心。
卞玉京这一走,就离开秦淮五六年,无人知晓其下落。吴伟业《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中如是记载:“寻遇乱别去,归秦淮者五六年矣。”
公元1651年,顺治七年,新朝换旧朝已经七年矣,时年吴伟业42岁,卞玉京30岁余。枫林尽染之秋,吴伟业不经意间得知卞玉京就在南京,一日做客钱谦益居所,席间偶尔谈及与卞玉京的难解情结,钱谦益见他言语之间极为关切,有意撮合这一段姻缘,便当场拍下胸脯,命人接卞玉京一同赴宴。
然而,此时的卞玉京已经不是当初秦淮岸边的纤弱女子,经历感情变故、国亡家破的伤悲,亲睹江南陷落后许多佳丽被清军劫掠凌辱的悲惨遭遇,心境已经大不如前,因此这次宴请,卞玉京没有出现。首先下车后直奔内室与柳如是交谈,托词更衣妆点,不久又称旧疾骤发,异日再访吴伟业,到最后,终究没有出现。
咫尺天涯,情何以堪?吴伟业惆怅若失,黯然神伤之余,唯以四首诗赋寄托相思,诗中写尽“缘知薄倖逢应恨,却便多情唤却羞”的追悔之情,这便是著名的《琴河感旧》四首的来历。吴伟业写罢搁笔,怅然长叹:“吾自负之,可奈何!”这段故事《琴河感旧小序》和《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中均有记载。
应该讲卞玉京对这份若有若无的感情是非常怀恋的,不然在钱谦益的邀请之下,直接推脱不至即可,正因为剪不断,理还乱,不知相见之后如何为情。再者吴大才子自始至终未发表如何安置这份情感的任何言辞,那几首诗亦如此,只谈情、不讲婚嫁。这也就注定了两人无法长久,只能是此恨绵绵了。
钱谦益宴请,卞玉京未曾出现,但其允诺异日再访吴伟业,果不食言,第二年初春,带着一身料峭春寒,卞玉京乘一叶扁舟翩然来到姑苏,携侍女柔柔专访吴伟业,在历经了八载别离之后,终于又和吴梅村重聚了。此时的卞玉京已然披淡黄长衣,作道人服,平淡雍容,命柔柔取所携琴来,为吴伟业歌弹一曲,说及清人入关后烧杀抢掠的情景时道:“吾自沦落分也,又复谁怨乎!”卞玉京的倾诉深深震撼了所有在座宾客。吴伟业《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中如是记载:“坐客皆为出涕”。
卞玉京的此次深沉浩叹,成就了吴伟业《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这首沉郁苍凉、寓意深远的时代悲歌,诗中浸透着对民族兴亡的心心牵念和良深感慨,故国之思,黍离之悲,尽在五弦之中,便是由此而来。这次相会成了吴伟业与卞玉京的最后一次见面,从此,他们到死也没有再相见。关于卞吴这一次的相会,有人根据吴的词作认为二人曾有巫山云雨之事,以酬十载相思。但是,无论如何,吴梅村经此一会后仍旧没有任何迎娶卞玉京的表示。可以想象卞玉京转身离去时,对依旧毫无表示的吴伟业是何等的失望。
两年后,即1653年,卞玉京33岁,嫁给了浙江一户世家子弟,但婚姻并不如意,不久后由她的侍女柔柔以身相代,卞玉京自己则乞身下发,依附于吴中良医郑保御。郑保御已经年过七十,是卞玉京前夫的亲戚,极其敬重卞玉京的人品才情,为卞玉京“筑别宫,资给之良厚。”之后卞玉京长住郑保御处,开始潜心修道,持课诵经,戒律甚严,在晨钟暮鼓中度过了余生。她感于郑保御的恩德,用三年的时间蘸着自己的舌血为郑保御写成一部《法华经》,作为对他的报答。十多年后在平静的生活中去世。这些故事记载于吴伟业《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中。
如果以上时间推算合理,卞玉京去世时不过50岁,死后葬于无锡惠山柢陀庵锦树林中。康熙七年,年届六十的吴伟业来到墓前,以一首极其伤感的《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为他们的半生情缘划下了句点。
以上便是卞玉京和吴伟业的故事。余澹心的《板桥杂记》成书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吴伟业的《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写于康熙七年九月(1668年),显然吴作在前,从两部作品对于卞玉京的描写内容来看,余作有模仿吴作之意,故吴作相较真实可信,余作可辅之。
历史已经化作尘埃烟云,只希望才子佳人的故事继续流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淮八艳之一的卞玉京为什么会出家当尼姑?
吴伟业与卞赛:此生终负卿卿
无锡惠山卞美人墓
这八位青楼出身的女子,除了美貌,气节令同时代的文人们汗颜
秦淮八艳资料收录
【原创】《『板桥杂记』与秦淮八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