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岁老夫妻——汤楚璞和陆盘珍。膝下无子女。孝心传递 侄子侄孙18载接力照顾百岁夫妻
http://i
老人的身体都还康健。
汤建国在照顾老人。
在鼓楼区古平岗37号院里,居住着南京市唯一的一对百岁老夫妻——汤楚璞和陆盘珍。他们相濡以沫,只是膝下无子女。18年来,老人的侄子汤怡祖一家爱心接力,无怨无悔地贴身照顾两位老人。
寿星夫妻携手80多载
百岁老夫妻的丈夫汤楚璞,今年105岁了。由于听力退化,与老人交流就靠书写。不过老人精神不错,仍然能看看报纸,写写字。
妻子陆盘珍,104岁,身体健康,经常还能穿针引线,缝补衣服。
“七岁就定的娃娃亲。”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两位老人的婚姻也没有逃离传统,但这其中却也有着些许曲折。陆盘珍虽然心灵手巧,却没有读过一天书,而汤楚璞自小就进了私塾,后来还考取了浙江大学的机电专业。成亲的那年,汤楚璞23岁,陆盘珍22岁。成亲后,汤楚璞一直在外求学、工作,而在南通如皋老家的陆盘珍便撑起了整个家,挑水种田,伺候公婆……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汤楚璞安顿下来后,年过半百的他们才安安定定地生活在了一起。
两位老人相濡以沫80多载,只是膝下无子女。随着年事已高,二老日常生活无人照料,而请来的护工和保姆也无法完全顾及到老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侄子侄孙18年爱心接力
1996年,汤楚璞老人的侄子汤怡祖得知此事,果断地辞去了自己的工作,从老家南通如皋来到南京,独自照顾80多岁的叔叔和婶婶。每天烧饭做菜,洗衣叠被,带老人去医院就医,扶着老人去古林公园晒太阳,尽心尽力地给予最大的照料。
2007年末,汤怡祖已过花甲之年,身体也越发不如从前。摆在汤怡祖面前的最大问题是,一旦他回家乡养老,两位老人怎么办?经过再三思考,汤怡祖联系了自己远在北京工作的儿子汤建国和媳妇曾玉梅,表达了希望他们能够回到南京照料爷爷奶奶的想法。当时,汤建国和曾玉梅远在北京做服装生意,已经小有起色,一家人生活得也不错,在听闻了父亲的想法后,两人毅然结束了生意来到南京。
2008年初,汤建国和曾玉梅带着双胞胎女儿在南京扎了根,一同担负起两位老人的生活,与老人同吃同住。为了照顾老人饮食的口味,汤建国一家也做出了很大的改变。记者了解到,老人在饮食口味上偏素,并且要煮得很烂。为了迎合老人的口味,买菜和烹饪的方法就不是按照年轻人喜欢的口味去做。晚饭经常以稀饭馒头为主。
汤建国夫妇每天还推着老人去公园散步,为了便于老人在家中行走,汤建国和曾玉梅在门边、过道、床头都绑着长长的绳子,起到固定和协助的作用。
只要有能力就要照顾下去
2010年5月,汤建国生病,修养了好几个月才恢复,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曾玉梅的身上,她没有怨言,默默地担负起照顾两位老人的重担,直到汤建国的身体康复。
2012年春节之后,汤楚璞老人身体有些不适,睡眠短浅,半夜时常起身,汤建国和曾玉梅也不敢睡,一旦听见响动,就立刻起来,两人轮换守着老人,常常一夜都无法入眠,帮助老人翻身,喂老人喝水,不能有任何懈怠。不仅如此,汤建国夫妇白天也不放松,轮流照顾二老,保证身边不离人。原本曾玉梅曾在超市找到一份收银的工作,以补贴家用,可是为了照顾老人,她又一次辞去了工作,全天在家照顾二老,一家六口人只能依靠老人的退休金、补贴和汤建国在外的零工收入生活,两个孩子还在上学,生活条件较困难。记者了解到,古林社区已为他们申请民政补助,以缓解他们的压力,每逢过年过节,特别是重阳、春节、中秋、端午,社区都会上门探望两位百岁老人。
面对媒体采访,汤建国夫妇非常低调,婉转谢绝。他们认为,照顾老人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会一直照顾爷爷奶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嫖20年?“山东青岛,男子53岁才结婚,因膝下无子,3个继子
七旬老人膝下六个子女,拥有百万房产竟然无家可归
117岁老人杨明运,从光绪23年活到2014年,没有子女却活过3个世纪
“我给你们送终,房子就得给我”丁克夫妻没老,财产已被侄子盯上
一位70岁母亲的醒悟:步入晚年才发现,亲人之间的权衡最寒人心
有一类人生娃,坑娃又坑爹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