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滕州所辖各村名的来历及村史演变——官桥篇

一座现代化城市经久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城铁、高架桥、摩天大厦、商业圈,更重要的是给后人留下多少这座城市特有文化延伸出的记忆和地理符号以及怀旧的印记。如同滕州的西门里、书院街,接官巷,尽管这些老街在繁华如梦的年代显得沧桑和落寞,但依然是这座城市怀旧情感的依附,温暖的记忆的所在,是后人寻找这座古城历史风貌的根系,是怀念和感慨的驻足之地。

村名是代表聚落实体的一种语言符号,同时也蕴涵着浓厚历史文化和复杂的民俗传承,与居民、民居和居住民俗都有相当大的关系。在聚落形成的过程中,人口由少变多,渐成村庄。1990年前后滕州市地名委员会在各村村头立了村名碑,村名碑的背面都刻有村子的历史演变和村名的来历,小编费尽周折整理出滕州各乡镇、村庄名字的由来;即日起,陆续推送每个街道(乡镇)的村落名称来历。谨愿给滕州留下记忆的符号,给滕州留住回忆的痕迹。



官桥镇

官桥

位于滕州南18公里,京沪铁路东侧,木石至曲房公路东南侧。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此处已有村庄,因近古薛城北门,为孟尝君迎接门客的地方,为迎仙村;汉代于村南修桥,名固本桥,俗称官桥,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始称官桥镇,后简称官桥至今,历代为区、社、乡、镇驻地。

史庄

位于官桥东南2.3公里,官桥至三家林公路东侧。明洪武二年(1369年),史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史家庄,今称史庄。

上魏楼

位于官桥南3.2公里,京沪铁路东侧,小魏河西岸。明中期(1460—1552年),魏氏自山西省汾阳来滕经高庄,迁此为佃,后聚居成村,名魏楼,1980年改称上魏楼。

吕楼

位于官桥南2.5公里,京沪铁路东侧,小魏河西岸。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吕氏由吕坡迁此建村,名吕家楼,今称吕楼。

狄坡

位于官桥南偏西1.8公里,京沪铁路东侧,古薛城东北隅。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狄氏由官桥迁此建村,名狄庄,1982年更称狄坡。

后掌大

位于官桥南2公里,小魏河东岸。唐代(618—907年)建村,名安乐村,后改称掌戴;明初(1368—1398年),李氏自山西洪洞县迁入,相传,某年灾荒严重,村民“以吾村一掌之地,连年灾荒,衣食无着”为由,求查免税,被官府批准,因以一掌之地更名为掌大村,后经发展,村分为二,本村居北,称后掌大。

前掌大

位于官桥南2公里,小魏河东岸。唐代(618—907年)建村,名安乐村,后改称掌戴;明初(1368—1398年),李氏自山西洪洞县迁入,相传,某年灾荒严重,村民“以吾村一掌之地,连年灾荒,衣食无着”为由,求查免税,北官府批准,因以一掌之地更名为掌大村,后经发展,村分为二,本村居南,称前掌大。

西王庄

位于官桥南1公里,小魏河西岸。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王氏自薛城迁此建村,名王家庄,1958年改称西王庄。

西康留

位于官桥东1公里,小魏河东岸。相传,唐代即有此村,名杏花村,元末毁于战乱;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孙氏由孙家岗迁来,继有何、蔡等姓来此共建成村,后村分为二,本村居西,改名西康留,今称西康留。

东康留

位于官桥东1公里,小魏河东岸。相传,唐代即有此村,名杏花村,元末毁于战乱;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孙氏由孙家岗迁来,继有何、蔡等姓来此共建成村,后村分为二,本村居东,改名东康留,今称东康留。

太平庄

位于官桥东南1公里,小魏河东岸。北宋年间(公元960—1127年)建村,因居玉水河之官桥南,名河南村,亦称桥南村,后因历年河水上涨,村名从未受灾,故取村名太平庄。

西王公

位于官桥东偏北8公里,薛河与温水河之间。五代后唐期(公元923—936年),王、巩两姓迁此建村,取名王巩村,渐演为王公村,后以村内大沟为界,析立为二,本村居西,称西王公村。

东王公

位于官桥东偏北8公里,薛河与温水河之间。五代后唐期(公元923—936年),王、巩两姓迁此建村,取名王巩村,渐演为王公村,后以村内大沟为界,析立为二,本村居东,称东王公村。

东洪林

位于官桥东7.5公里,薛河南岸。元至正年间(1361—1368年),杨氏由济南章丘常旺庄前此建村,名东杨庄村,后因在洪家林东部,改称东洪林。

中洪林

位于官桥东7公里,薛河北岸。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倪氏来洪家林北建村,名为洪林,亦称洪里,明末以方位改称中洪林。

西洪林

位于官桥东6.5公里,薛河东南岸。明末(1628—1644年),冯、陈、程三姓来洪家林西建村,名西洪林。

小河

位于官桥东7.7公里,东邻温水河,南濒薛河。五代后唐时期(公元923—936年),黄姓来此建村,因村小而邻温河,故名小河。

望河庄

位于官桥东7.2公里,大山之阳,薛河北岸。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杨姓来此建村,因背山面水,故名望河庄。

前管庄

位于官桥东偏南3.8公里,薛河北岸。南宋末年(1279年),管氏来此定居,以摆渡为生,名管家河口,后称管家庄,亦称管庄;明中期(1460—1552年),因村北又建一管庄,本村改称前管庄。

北辛

位于官桥东5.5公里,薛河之阳,南与柴胡店小南辛相邻。早在七千三百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期,即有氏族部落聚居于此,唐代(公元618—907年),辛氏兄弟二人来此定居于薛河南北两岸,各建一村,本村居北,名北辛,村北有北辛遗址。

轩辕庄

位于官桥东3.5公里,薛河故道之北。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轩辕氏由河南迁此建村,名为轩辕庄,弘治年间(1488——1505年),张氏由河北省河间府迁入,沿用原名,后一度称为轩庄,1982年复名为轩辕庄。

良里

位于官桥东6.5公里,薛河之阳。此处宋代即以成村,因居薛河北岸,河底筑有许多捕鱼的石围子,俗称梁子,故取村名为梁子村,后演为梁里村,1982年更称良里。

王园

位于官桥东4.8公里,北、西两面濒临薛河故道。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王氏来此建村,名王家庄,1958年改称东王庄,1982年更名王园。

大康留

位于官桥东2.7公里,北邻薛河故道。战国时期(公元前480—222年),奚仲后裔任氏分支来此建村,名仓留坝;唐末毁于战火;宋代(公元960—1279年),任氏返故里重建,名康留;明初(1368—1398年),村西建小康留村,本村改称大康留。

坝上

位于官桥东部5.7公里,东临薛河。明洪武二年(1369年),周氏迁来薛河故道坝上建村,取名康留坝村,1956年殷家河口和禄村并入,统称坝上村;1973年因煤炭开采,迁至今址重建新居,仍沿用坝上之名。

后管庄

位于官桥东4公里,薛河北岸。明中期(1460—1552年),狄、张、王、朱等姓迁来管庄之北建村,名后管庄,一度称为后官庄,1982年复名后管庄。

前公桥

位于官桥东北2.5公里,西邻小魏河。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杨氏自东洪林迁来公孙桥东建村,村以桥名,又一度称为后公桥,1931年改称东公桥,1984年村分为前公桥和后公桥二个村委会。

后公桥

位于官桥东北2.5公里,西邻小魏河。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杨氏自东洪林迁来公孙桥东建村,村以桥名,又一度称为后公桥,1931年改称东公桥,1984年村分为前公桥和后公桥二个村委会。

西公桥

位于官桥东北2.2公里,木曲公路东侧,小魏河东岸。明初(1368—1398年),李氏由夏邑县迁来公孙桥西南侧建村,名为大西庄,后改称西公桥,沿用至今。

大韩村

位于官桥东北3.7公里,木曲公路东侧,小魏河东岸。南宋时期(1127—1279年),韩氏迁此建村,名为韩村,后为区别于村北的韩村,本村改称大韩村。

东莱村

位于官桥东北4.5公里,木石至官桥铁路专运线东侧。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张、周、时等姓来此建村,时因村东有蓬莱岛,岛上有蓬莱阁,故取村名为蓬莱村,简称莱村,后经发展,分为三村,本村居东,称东莱村。

后莱村

位于官桥东北4.8公里,木石至官桥铁路专运线东侧。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张、周、时等姓来此建村,时因村东有蓬莱岛,岛上有蓬莱阁,故取村名为蓬莱村,简称莱村,后经发展,分为三村,本村称后莱村,1968年因煤炭开采西迁至此,仍称后莱村。

前莱村

位于官桥东北4.3公里,木石至官桥铁路专运线东侧。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张、周、时等姓来此建村,时因村东有蓬莱岛,岛上有蓬莱阁,故取村名为蓬莱村,简称莱村,后经发展,分为三村,本村称前莱村。

北韩村

位于官桥东北4.5公里,长山东麓,木曲公路西北侧。南宋时期(1127—1279年),韩氏迁此建村,名为韩村,后为区别于村南的韩村,本村改称小韩村,明代,张姓迁入,更为北韩村。

中韩村

位于官桥东北4.5公里,长山东麓,木曲公路西北侧。南宋时期(1127—1279年),韩氏迁此建村,名为韩村,因居大韩村与北韩村之间,本村称中韩村。

前善庄

位于官桥北部偏东4.5公里,长山西麓。明初(1368—1398年),黄、岳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初名恶庄,后觉不雅,改称善庄,1984年分成前、后两个行政村,本村居南,称前善庄。

后善庄

位于官桥北部偏东4.5公里,长山西麓。明初(1368—1398年),黄、岳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初名恶庄,后觉不雅,改称善庄,1984年分成前、后两个行政村,本村居北,称后善庄。

时村

位于官桥北部偏西6.4公里,北与南沙河镇冯庄为邻,滕州至官桥公路东侧。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时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名时家村,今称时村。

倪楼

位于官桥北偏西3.2公里,京沪铁路东侧,滕州至官桥公路西侧。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倪氏由江苏东海昌闾县迁此建村,因建有楼房,故称倪楼。

渠村

位于官桥北偏西3公里,滕州至官桥公路西侧,西邻京沪铁路,东近小苏河。明洪武二年(1369年),渠氏自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迁此建村,以姓取名渠家村,今称渠村。

苏叶

位于官桥北3公里,西邻小苏河。明代(1368—1644年),苏姓来此于苏河渊子旁建村,名苏渊;清初(1644——1661年),王姓由山西洪洞县迁入,更名苏叶。

东磨庄

位于官桥西北5.5公里,西邻京沪铁路。此处原有石磨交易集市,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张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取名磨庄,后为区别村西之磨庄,本村称东磨庄。

时店

位于官桥西北6公里,西邻京沪铁路,北与南沙河镇冯庄为邻。清初(1644——1661年),时姓由时村迁于驿道旁开店为业,聚居成村,名为时家店,今称时店。

北吴庄

位于官桥北5.5公里,滕州至官桥公路西侧,北邻南沙河镇境。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吴氏由郅县迁此建村,名为吴家庄,1982年更为北吴庄。

志门

位于官桥北偏西4公里,京沪铁路东侧,滕州至官桥公路西侧。明万历年间(1537—1620年),孟氏由邹县迁来建村,取名孟庄,继有刘、倪、李、宋诸姓迁入,因近处为古滕、薛两国交界之标志门,故取村名为至门口村,简称至门,今称志门。

巴庄

位于官桥北部4.6公里,滕州至官桥公路西侧。明代(1368—1644年),巴、戴二姓来此建村,名为巴庄;清康熙年间(1662——1732年),刘姓由苏疃迁入,沿用巴庄至今。

苏疃

位于官桥西北4.3公里,西近京沪铁路,东邻滕州至官桥公路。宋代(公元960—1279年),刘氏由徐州来此建村,村民多从事苏木制作,名为苏疃,沿用至今。

金马庄

位于官桥北偏西3.8公里,滕州至官桥公路西侧。清康熙年间(1662——1732年),马氏由望庄西马村迁此建村,名为马庄,1982年更名为金马庄。

东郑庄

位于官桥北偏东2.4公里,丰山西麓。明万历三年(1575年),彭氏自彭山口迁至正庄东首定居,继有王、邓二氏迁入,随称正庄,后演为郑庄;后为区分西邻之郑庄,本村改称东郑庄,明末,马氏迁入,沿用原名。

西郑庄

位于官桥北2.2公里,西邻小苏河,东靠罗汉山。明代前期(1368—1459年),张、李等姓来此建村,名正庄,渐演为郑庄;正德元年(1506年),王氏迁入定居,后为区分东邻至郑庄,本村改称西郑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滕州人熟悉的地名, 不熟悉的历史
荐读│于立强诗写大同·安彩萍粉画大同
赵领月:家乡的桥
收藏!滕州市21个镇街名称来历和行政区划变革历史!
明朝时广西全州十五大驿铺地名是怎样来的?
苏州百巷(186)大觅渡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