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一家肉铺到估值百亿的社区菜场之王,钱大妈的增长秘诀都在这

一句「不卖隔夜肉」,让所有人都记住了钱大妈。

广深一带,钱大妈是所有的菜市场的劲敌,老中青各年龄层,几乎都有它的忠实客户。市场上,钱大妈一路披荆斩棘,不久前斩获了高达10亿元的D轮融资,估值达到85-100亿,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黑马。

钱大妈的兴起揭示了行业的机遇。

社区生鲜特点是高频刚需,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一条拥有万亿规模的赛道。艾媒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2.04万亿,同比增长6.8%。

数据来源:艾媒报告

尽管生鲜市场潜力巨大,却也不是所有的「大妈」都能从风口上飞出来。

2019年,不少生鲜品牌出现关店潮,行业优胜劣汰趋势逐渐明朗。行业规模化的同时,市场也对入场玩家的供应能力和运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速前进的钱大妈,一面抓紧占领全国各地市场,一面向生鲜电商、新零售转型,迄今为止,门店扩张至1700+,营业额年复合增长超200%。

从东莞农贸市场一家肉铺,到今天社区生鲜头部品牌,钱大妈只用了8年。受到行业瞩目的钱大妈,有什么值得企业借鉴的经验呢?

将社区生意做到极致

同样是「妈」,老干妈成为国民调味之光,用了二三十年时间;而钱大妈走进用户心里,却只用了短短几年。社区生鲜品牌林立,钱大妈是怎么走出来的?

秘诀在于,他们将社区生意做到了极致。

1.用户心理洞察:不卖隔夜肉、定时打折

具有老广血统的钱大妈,深谙用户心理。

广东人口味清淡,对食材新鲜品质要求极高。钱大妈选择了高频刚需的单品「猪肉」,打出「不卖隔夜肉」的口号,建立注重品质的品牌形象,快速打入消费者市场。

为了贯彻「不卖隔夜肉」,钱大妈采用了定时打折的方法:每晚7点开始打折清货,每隔半小时再打一折,23点半后全场免费派送。这为钱大妈带来三重好处:

1)立品牌形象:「不卖隔夜肉」将新鲜述求极致化,更容易得到用户认可;

2)消费者分群:不同类型的用户都能在门店满足需求。注重生活品质用户买新鲜,价格敏感的用户买晚点折扣;

3)实现0库存:规定时间内全销,达成门店及供应链0库存,极大减少运营成本。

定时打折以向消费者让出部分利润的形式,保证了终端零售日清的执行,更能验证门店对新鲜品质的要求,加速用户信任的过程,为门店长期盈利铺路。

2.行业模式定位:社区生鲜便利店+社群运营

生鲜消费渠道主要分为4种:菜市场、生鲜电商、社区生鲜门店、超市。钱大妈给自己的定位是「社区生鲜便利店」,服务社区周边住户。

1)社区生鲜便利店:生鲜最后一公里

在「买菜」这个场景中,线下消费占了很大比例。

钱大妈门店遍布生活社区,占据买菜群体主流量入口。相较密度小的菜市场,钱大妈扎堆分布于社区,用户下楼就可买菜,真正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生鲜消费难题。

钱大妈招揽顾客的招牌

钱大妈门店几年内短短扩张至上千家,则是借助其「便利店」优势。

规模化的前提是标准化。钱大妈区分了6种门店类型,面积从40㎡到100㎡不等,有固定的SKU配置。这种便利店模式可复制性强,灵活走进更多线下场景。

现下,钱大妈加盟门店已经超过所有门店90%。标准化运营与社区销售组合,推动了门店高密度扩张,进一步拓展了品牌集聚优势。

2)社群:留存线上客户,驱动门店消费

钱大妈的线下门店很早就建立了顾客群:门店活动推出促销福利,吸引客户入群。

这些社群以门店为单位,主打服务交流:店员添加熟客进群,在群内发布当日进货,熟客们在群里可以提前预定、下单,到店自提。

社群有两个优势:提升用户黏性、锁定用户消费。

对于门店来说,客户买完即走是常理,社群成了维护客户关系的重要渠道:店员通过日常问候、促销信息、肉菜知识分享等方式,加强与客户的维系,培养熟客。

通过微信激活客户,可以为门店持续带来流量。

店员每日发布门店肉菜上新,为用户提供了便利选菜场景,高度拟合门店消费,符合中老年群体的消费思维。用户自然养成了「社群下单+门店自提」的习惯,带动更多门店消费。

这些社群集聚了一批精准客户,他们信任品牌,养成活跃习惯,是钱大妈打造私域营销的关键入口,钱大妈可以通过团购、分销等形式等挖掘社群客户变现潜力。

生鲜品牌线上拓客之道

社区零售以外,钱大妈也构建了线上拓客渠道,并行发展,互相赋能。

相比其他生鲜电商,钱大妈的线上布局相对晚了些。如京东到家、永辉买菜、每日优鲜等品牌,早早都有自己营销领地:电商平台、外卖平台、自有APP等。

钱大妈至今仍然没有APP,他们深耕社区,一边借力电商平台流量,拓展目标用户圈,一边在微信布局品牌营销阵地,开展多触点线上生意。

其中,小程序成了钱大妈线上布局的重点场所。它补充门店缺失的产品线和服务,同时加入了更多营销玩法:钱大妈精选商城、钱大妈会员family。

钱大妈精选商城主打生鲜电商,创建多元线上消费场景;钱大妈会员family完善会员福利体系,深挖客户价值。两个小程序互相打通,承接微信流量。

1.钱大妈小程序如何构建多维消费场景

小程序流量来自于钱大妈自有用户体系,主要由3个渠道组成:搜一搜「钱大妈」品牌官方区、公众号推文链接、线下实体店消费后提示。

为了快速还原钱大妈的微信营销打法,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场景逐步深入,拆解钱大妈如何从0到100,搭建「拉新-促活-复购-留存」的完整路径。

1)引流:快速拉新的「新人优惠券」

商城平台留存初始流量,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程度让利获取用户关注。

钱大妈精选商城结合了自家的产品和服务,以抵用券为出发点,为新用户提供多品类的「新人礼包」。

新用户授权登录商城,将得到这样一份新人礼包:10张不同门槛的抵用券,适用于两种品类:次日达、及时达,分别对应预售产品和门店外卖服务。

优惠券覆盖全平台商品,保证不同消费者都能满足需求,平台也能低成本获客。

2)促活:黏住用户的「限时秒杀」和「周年活动」

线上环境有更多营销空间,商城可以通过常规活动或限定活动来吸客促活。

常规活动,以首页「限时秒杀」为例:每日固定4场,分别为10点、11点、14点、15点,选品基本以客单价低爆品为主。稳定的活动频率和明确的福利形式,降低优惠参与门槛,勾起用户参加的热情,提升小程序活跃度。

限定活动,以官方4月底推出八周年节日营销为例:商城每日安排不同品类促销活动,如「水果日」、「蛋奶日」、「粮油日」等,这些营销动作串联整个活动周期,通过满减、赠券不断加码优惠力度,增加用户参与感和回头率。

平台流量赋能线下销量,门店不承担多余成本。

促活产品源于钱大妈整个供应平台,除了门店自有SKU,还包括水果、零食、粮油、海鲜等,满足用户多元需求,吸引更多潜客。

其次,用户在商城消费,由平台整合订单后向供应商采购,次日统一配送及时送达,最大化减少配货成本及供应链压力。

3)复购:「及时达」搭建用户习惯

买菜是日常高频消费,也是最快建立用户习惯的消费场景。

当下,越来越多人通过点外卖来买菜。为了适应用户习惯的迁移,钱大妈上线了「及时达」服务,用户进入小程序定位到最近门店,可选配送或自提。

「及时达」的自提服务与社群下单是相似的原理:一方面,门店自提缓解配送的压力;另一方面,因为顾客「进店」还可以带动线下客流,促成二次消费,增加门店盈利。

4)留存:会员family深挖用户消费价值

市场流动需求时刻变化,为了保证客户消费频率,减少生鲜同类品牌干扰,钱大妈推出充值和积分商城组合拳,提升用户留存率,深度发掘单客销售潜力。

会员小程序的「充值有礼」,结合了储值卡和抽奖的玩法,利用两层福利引导用户充值:完成定额充值可以获得现金券奖励,还可抽取「888代金券」。

用户得到多重激励,充值意愿提升,平台借此锁定用户未来消费。

另一种锁客方式,是将用户沉淀为会员。钱大妈为会员搭建了多重福利体系,例如消费得积分,可以在积分商城兑换无门槛现金券,进而促进用户消费,持续提升单客转化率。

回头来看,钱大妈仅用了两个小程序,就实现了体系完整、层层推进用户购买欲的营销玩法。

体验也极尽简洁,一切功能入口都在首页显眼处,任何需求只需要操作两步就可以完成。路径短、门槛低,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自然就可以吸引更多用户沉淀。

2.品牌提升线上拓客率,还能怎么优化?

微信的优势,在于用户触点密集,有助于品牌拓宽流量入口。

钱大妈开发小程序商城的动机不言而喻:导入线上流量,保障门店持续盈利。从拓客变现的视角出发,钱大妈的社交触点利用率,还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社群:群员来源渠道单一,社群、公众号、小程序之间的用户流量缺少流通节点。商家可以通过菜单栏、小程序导流,将公众号用户转化为社群里的社交流量,增加用户触达频率。

公众号:推文与商城进一步结合,可以提升内容转化率。以「下厨记」为例,该板块提供实用性菜谱,可以将食材与商城产品关联,及时承接用户消费需求,提升内容转化率。

小程序:小程序与社群有机结合,可产生更多营销玩法。目前,小程序内直播、团购、接龙、分销等功能正在逐步上线,促活社群的同时,可以借助微信社交优势推动裂变增长。

基于微信开放生态,钱大妈创建营销场景、转化路径、用户交互语境,还有更多可能性。整体优化的关键,还是在于强营销、短路径、触点互通。

驱动长期盈利的基本盘

跳出门店经营模式,回到整个生鲜生态,钱大妈代表了一种零售解决方案。

在这里,钱大妈产销生态也遵循「人、货、场」的逻辑。其中,人是消费者,场是门店、小程序、社群,底层的「货」则串起了整体运营流程。

从门店的角度理解「货」,货是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从行业的角度深度理解「货」,它可以是SKU、供应能力、配货能力、运营能力。

传统生鲜业务有这样几个痛点:渠道流通环节多,销售末端缺乏议价能力;流转低效率,导致产品高损耗;产品同质化严重,毛利率普遍较低。

从问题反推可看出,生鲜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本质就是「货」的问题。

从生产到流通,钱大妈的「货」连着两个端口。前端是直接触达用户的销售场景,包括门店、社群、小程序商城,后端即平台支持,包括集采、拣货、配送流程。

前端主导「货」的售出。

钱大妈为门店端提供了500多个标准化SKU,其中120个左右的必备单品,其他品类则由门店自行选择,各分店可以通过地区偏好、销售反馈灵活设置。

小程序商城补充门店缺失的产品线,门店相当于0成本增加SKU。用户进入商城小程序下单,隔天可在门店自提。线上用户引流至门店,满足用户多元需求。

后端主导「货」的输出。

钱大妈与多家供应商合作,采用了供应商管理系统(SRM)。这是一个共享信息平台,打通销售供应之间的数据,让「神经末梢的信号可以快速传递到神经中枢」。

举例理解,门店每日下午三点钟之前,将次日订货单交回总部,总部将其汇总后向供应商下订单,送至钱大妈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进行分拣、打包、配送,凌晨五点半之前送达门店。

回溯这2条路径,不难发现钱大妈的优势:

打通了C端与供应端,最大限度减少了「货」的流通环节,以产定销,减少运营成本,实现精细化管理。

前端包括门店、社群、小程序商城,都共用一套生鲜采集配送方案。

线下门店可在常规订货流程下,根据运营数据、市场偏好调整进货量。线上商城产生的次日达订单,整合到单店配货方案中。一次配送,服务多方需求。

从输出到售出,钱大妈迭代出标准化运营方案,也塑造出自己的模式壁垒。

随着门店规模化,订单量级累积,平台可向供应端争取更优产品单价。借助这套成熟的运营系统,钱大妈可以广泛布局新媒体,创建更多用户消费场景。

人、货、场各个环节通过协同组织串成完整闭环,打造了一套生鲜行业O+O(线下与线上并行发展)的商业模式,助力品牌健康地实现增长。

/ 新媒体时代的街坊生意 /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所有的生意都是街坊生意。

传统的「街坊」生意,是基于共同区域内人与人之间最朴素信任;新媒体时代的街坊生意,可以延伸为品牌与客户之间的联结,有更多的交互方式。

年初环境变化,让越来越多人开始尝试线上生鲜购物,居民消费习惯逐渐形成。微信的优势在于,用户参与门槛低,多渠道引流线下,社交属性适合承载街坊关系。

钱大妈线上化尝试,也是通过微信拓展用户触点。

从「不卖隔夜肉」的坚持,到社群里的悉心服务,再到小程序商城多元便利的购物选择,钱大妈立足微信,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累计留存和信任,赢得消费者偏爱。

善用微信延展商业优势,可以成为新媒体时代街坊生意的新起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想要圈住线下客户?钱大妈用一张「电子会员卡」吸纳百万粉丝!
私域流量40条直播带货实战经验分享
梦洁玩转私域的六个关键步骤
一场直播10万 观看,直播间日成交破百万!草动营销助手直播功能为品牌延展导购营销场景
选品、选人、流量,餐饮直播带货要规避哪些坑?
操作篇|小程序直播带货运营路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