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话宝应湖历史渊源
漫话宝应湖历史渊源(上)
     白马湖南部、东南部是宝应湖。这片大湖地处运河以西,因宝应县名而得名。金湖与宝应分治时,界址就是这片大湖中的深泓——大汕。由于大湖的缘份,金湖地区又称宝应湖西地区。若加上东南高邮湖以西部分,则并称为高宝湖西地区。如此说来,金湖确与宝应湖血肉相连。一个金湖人,对大湖的那份感情,实在是难以名状的。宝应湖的形成,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又与淮河变迁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来追寻大湖演变的足迹吧。宝应湖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由于地质运动,形成了泻湖地貌。但泻湖里的水,除了老天落雨,或是周边涝水,其他水源不多。这使得湖面很小,水位也低。就在宝应湖地区,那时只有津湖一个小湖,它的位置大约就在今天宝应湖退水闸一带,其他地方还只是沼泽洼地。由于江淮不通,对南北的军队调动、经济交流、人民交往带来极大不便,先人们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称霸诸侯而开凿邗沟,津湖也辗转与淮水相沟通。邗沟开通后,成了北方齐、鲁等大国与南方吴国联系的热线,使臣、兵马往来不断,也产生了有关津湖湖神的神话①。有一年,齐王派大臣椒丘诉出使吴国,途经津湖时,特地下了坐骑,让侍从牵马到津湖边饮水。这时,津湖旁的官吏对他说:“津湖水中有湖神,见马就出来,将它夺走。还是到别处饮水吧。”椒丘诉以为自己是大国使臣,根本不予理会,还说:“壮士在此饮马,与湖神有何相干?”坚持让侍从将马牵往湖边。马刚低头饮水,湖神果然悄无声息地将马夺走。突然丢了马,椒丘诉怒火冲天。他袒胸露臂,拔出长剑,骂骂咧咧来到湖边,要与湖神决一死战。一连挑战几天,湖神终于出现。交战中,椒丘诉被湖神刺瞎一只眼睛。他不敢恋战,慌忙乘船前往吴国。
东汉末年,湖水位普遍升高,津湖与樊良湖连为一片。广陵太守陈登从津湖北口起,开凿马濑,将津湖与白马湖相连。这条新航道缩短了不少路程,也发生了很大作用。
     到了三国时期,湖水位开始下降,原有航道经常搁浅。魏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十月,魏文帝曹丕第三次发动讨吴战役,大批战船沿邗沟西道南下。当时正值秋汛,战船顺利抵达瓜洲,而返回时已是冬季枯水期,数千战船来到津湖时,再也无法前行,而一起滞留湖中。文帝只得轻舟简从先行回都,留下蒋济处理滞舟。
     西晋末年,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兴起,各自建立政权,与晋王室分庭抗礼。东晋偏安江南后,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征战并未停息。祖逖、桓温、刘裕这些当年北伐名将,数度往来津湖一线,取得赫赫战果。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年~356年),津湖的水位又有下降,有些本来就较浅的航道变成了浅滩。当时,正值桓温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为保证北伐将士的兵员补充与给养供应,东晋朝廷又派陈敏沿浅滩开凿深沟,以便于船只通过。今日宝应湖中的深泓——大汕,可能就是这条深沟的一部分。所以,后人又称大汕为永和沟。这条水道,也称永和故道。
     250年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仍是由樊良湖沿永和沟入津湖,再由永和沟人白马湖,最后进入淮河,走的也是晋永和故道。直到北宋初,津湖湖面都比较稳定,位置也仍在宝应湖退水闸一带。应该说,津湖是以邗沟与运河的一部分而著称于世的。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南下夺泗夺淮,分流冲进白马湖,并滞人周边的沼泽洼地。随着淮河河床不断被黄河泥沙淤垫,人海通道越来越窄,大股洪水就冲进白马湖、津湖。不仅白马湖湖面越来越大,而且白马湖东南部、南部的沼泽洼地积水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新的湖泊。到明代初年,自北而南形成有清水湖、汜光湖、洒火湖,再加上原有的津湖,共四个大湖。
     清水湖,在白马湖东南,宝应县城以西,从山阳往南,直到刘堡一片,长约15公里。境内阮桥以东,都在清水湖范围。清水湖的水都来自于白马湖。浑浊的黄淮交汇之水,经过一路沉淀,再经白马湖过滤,水色自然澄清。再加上清水湖湖床处在低洼沼泽地,水草很少。所以,这片湖就称作清水湖。汜光湖,从清水湖往南,直到今天宝应中港与汜光湖两乡交界处,为汜光湖水域,南北长约7.5公里。这时,从清水湖往南,到汜光湖已经是20多公里,再往南又是津湖,绵延近40公里。晴好天气,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远望这片大湖,都好像泛着银光,由此得了汜光湖这个美名。在今日金湖境内,阮桥以南,大汕河(指石港往东北到宝农、淮胜、前锋、白马湖一线的河道,不是金湖与宝应的界河大汕)以东,公司河以北这一片,都属于当时的汜光湖湖面。
     津湖,在汜光湖以南,涂沟河以东,并伸人高邮地域,都属于当时的津湖。洒火湖,这完全是在金湖境内的一个湖。衡阳河以北,白马湖以南,石港、应集到吕良桥河口一线以东,大汕河以西,这5片地区就是洒火湖。这是一片浅水湖,捕鱼小船很多。入夜,湖面渔火点点,像是洒了一片的火星在湖上,所以称作洒火湖。
明代中叶以后,黄淮交汇的洪水直接进入白马湖、清水湖,而且水势越来越大。这四个大湖完全连成了一片,水天相接,碧波万顷。人们就俗称这片大湖叫汜光湖道路。又因为这片大湖属宝应县地域,就正式称之为宝应湖。就这样,四湖并一湖的宝应湖形成了。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北岸决口,它夺淮年的历史宣告结束。这时,进入宝应湖的水势逐渐减弱,湖中滩地开始显露,湖面也相对缩小。大湖变化了,湖的名称也有了改变。大汕以东,运河以西,刘堡以南,子婴河以北,被统称为汜光湖。在洒火湖的西北一隅,湖水位较深,被称作泗湾湖。除此以外,仍然称作宝应湖。这一演变,可以说是宝应5湖一湖变三湖。至于清水湖、津湖、洒火湖,早已失去了原先的称代作用,慢慢从人们的口头上消失了。宝应湖水位降低、湖面缩小后,为了生存的人们开始了与湖争地,在湖边筑起一道道小圩,小圩又不断被联并成大圩,以增强抗御洪水的能力。到清末民初,金湖境内就有大小圩堤300多座,成了宝应湖的一大景观。张集大圩,在阮桥以西的宝应湖与白马湖之间,由早期所筑的罗家圩、伏李圩、王家圩、潘尖圩、华家圩联并而成,总长21.25公里(俗说42里半),当时称作同乐大圩。后来挑筑白马湖隔堤,将张集大圩圩区一分为二,北部白马湖边的是张集内圩,南部宝应湖边的叫张集外圩。
     郑家圩,在阮桥东北,宝应湖与白马湖之间,是在被称做四套沟的地方,挑筑成的小圩。开始时圩很小,后来不断扩大。如今郑家圩圩长10公里,圩内有5个村,6000人,耕地近万亩。同心圩、德兴圩、振兴圩、王尖圩,都在宝应湖东南部。同心圩,在涂沟河以西的涂沟、银集、淮建一带,圩长21.25公里,因筑得较为牢固,很少破堤沉圩。德兴圩,在唐港河以南,圩长也是21.25公里。振兴圩,在唐港河以北,圩长20公里。王尖圩,在振兴圩东南圩外,圩长5公里。该圩处在迎湖段,水大极易沉没。所以,当地有首民谣说:“铜打铁浇的同心圩,纸糊灯笼王尖圩,豆腐做的德兴、振兴圩。”
     由于湖水位降低,湖中滩地面积不断扩大。建国初,在宝应湖南部刘圩往东到公司河一带,建立了宝应湖农场。宝应湖中滩地虽然大片露出,但行洪时仍是一片汪洋。来源:宝应生活网

漫话宝应湖历史渊源(下)
     今日大汕子隔堤以南,高邮新民滩以北,是碧波万顷、浩淼无际的高邮湖。高邮湖地跨江苏、安徽两省的金湖、高邮、宝应、天长四县,是江苏的第三大湖。每座大湖都有它不平凡的历史,高邮湖呢,更显得雄奇阔大、瑰丽斑斓。翻开史册,高邮湖正向我们走来。
     春秋时期,如今的高邮湖地域,有两座著名的大湖。一座叫樊良湖,又称樊梁湖,意思是攀附在天长石梁溪溪尾的湖。另一座叫津湖,也写作精湖,这是地跨高邮、宝应两地的湖。
     吴王夫差为北伐齐晋,下令开凿邗沟。这条沟从邗城(城址在今扬州北)东边通过,经江都山阳河往北,从陆阳湖和武广湖之间穿过入樊良湖,继而在界首附近往东北人博支湖,再入射阳湖,最后又折向西北,经白马湖到淮安末口人淮。这是著名的邗沟东道。东汉时期,樊良湖水位抬高,与津湖连成一片。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广陵太守陈登在津湖与白马湖之间,开凿马濑,舟船由樊良湖入津湖,再经马濑人白马湖后抵达淮河。这是邗沟西道。不过,无论是东道,还是西道,樊良湖都是必经之道。
宝应湖这样的百里长湖,又处在京杭运河这样的黄金水道上,势必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
     翻开地方史志,查阅文人诗集,令我们怦然心动。不仅当地文人,如朱日藩、吴敏道、乔莱、陶潋、刘中柱、陈珏、王嵩高、刘宝楠等,置身于大湖之中,尽情地吟咏歌唱它;而且许多举国知名的文人学士,如范仲淹、杨万里、萨都剌、王世贞、王士祯、宗臣、孔尚任、蒲松龄等,也为大湖所感动,吟诗作赋借以抒怀。 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公元1465年~1505年)的文渊阁大学士、诗坛领袖李东阳,与宝应进士仲本关系亲密,晚年常游宝应湖,其中《过宝应湖》一诗写道:“地圻山平野,烟深水抱城。湖天四面阔,风舸一时轻。鹳鹤飞扬意,鱼龙出没情。相爱总相得,吾亦爱归程。”我们从中看到宝应湖“地圻”、“烟深”、“湖天”、“风舸”以及“鹳鹤”、“鱼龙”这样的美景,感受到苍茫壮阔、飘逸闲适的意境,这里隐隐透露出诗人辞官归田的心曲。 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1566年)的进士、号称“广五子”之一的吴维岳,在赴巡抚任中,路过宝应湖,宝应湖又是另一番境界。
     请看诗作:“远水映空浮,星分芦荻洲。鱼虾湖上饭,箫鼓雨中舟。击楫成孤咏,扬帆出乱流。春还信可乐,前路是扬州。”我们看到的宝应湖水天相接,气势磅礴;片片芦滩,不时浮出湖面。活蹦乱跳的鱼虾,虽属美味佳肴,却是湖上家常便饭;笙箫鼓瑟的助兴,即使雨中泛舟,也是兴趣盎然。
     荡舟击楫,诗人就会诗兴勃发;扯起风帆,舟船定能冲过急流。这样有情有景、有声有色的景象,加上百舸争流、跳跃行进的节奏,当然也是诗人雄心与抱负的写照。
     明清时期,滚滚的黄淮交汇之水,直冲宝应湖。尽管大湖一再包容,但还是使周边百姓深受水害,苦不堪言。许多正直的诗人,写出如泣如诉的诗篇,洒下一掬同情的泪水。如朱应登的《田居秋水暴至》,吴敏道的《宝应叹》,蒲松龄的《挽船行》,叶燮的《河漕堤》,刘中柱的《湖啸叹》、《决堤叹》,陶潋的《牵船苦》、《河水决》、《筑堤苦》、《潦水溢》、《饥民谣》等等。清康熙间兵部主事、户部郎中、宝应人刘中柱的《湖啸叹》是其代表。不妨抄录于下:“盲风吹浪高于山,洪泽东下翻狂澜。蛟龙鼓鬣走万顷,尽驰平地如海宽。河伯仗剑排云下,雷师弯弓 l~Iiili射。下土作孽天降诛,湖村不使留片厦。银沟古集屋压屋,金钗涧里无人哭。艾塘庙接吕梁桥,家家裹束波间宿。可怜命忽伤黄泉,昨日湖边炊晚烟。扬帆打鼓官船来,犹望船头呼报灾。”诗中所写都是昔日金湖境内惨景,令人不忍卒读。
     清康熙《宝应县志》载有当时宝应十二景,分别叫湖山云起、水村布谷、春帆上闸、晴湖晒网、荻洲起雁、清溪落鹜、松冈载酒、柳岸闻莺、莲叶接天、画川别业、中流箫鼓、霜林晓发。十二景中,有五景是宝应湖中的。其中有三景还极具宝应湖的特色,是宝应湖藏金纳银的象征 一是晴湖晒网。晴天丽日时,宝应湖上风平浪静,渔舟点点,鱼网翩翩,满湖渔船来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这就是晴湖晒网的含意了。
     事实也正如此,宝应湖里,鱼类品种上百种,有土生土长的鲤鱼、鲫鱼、鳊鱼、舶鱼、鳜鱼、鲢鱼、塘鳢鱼、黄鳔鱼等,有夏秋两季从长江人湖觅食育肥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刀鱼、鳗鱼、鲴鱼等,还有夏季从淮河上游随淮水人湖的红鳍白等。贝类有三角帆蚌、褐纹冠蚌、背角无齿蚌、黄蚬、螺蛳、田螺等。虾蟹类则有青虾、白条虾、草风虾、竹节虾、中华绒螯蟹等。其中,三角帆蚌、白条虾,还是宝应湖的特产。这就难怪宝应湖里渔船云集了。二是清溪落鹜。枯水期的宝应湖,湖滩分隔,似一泓泓清溪。鹜者,野鸭的雅称。湖滩与清溪,又是野鸭觅食、栖生的乐园。宝应湖里,栖息有野鸭、獐鸡、大雁、鹭鸶等野生水禽,其中野鸭还有鸳鸯、绿翅鸭、花脸鸭、罗纹鸭、绒鸭、鹊鸭等种类。浅水湖面上,人们可以见到密密麻麻的野鸭在嬉戏、觅食。一有动静,则如疾风突起,黑压压一片冲向空中。宝应湖的野鸭出口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可以说是中外闻名。这湖上清溪落鹜图,酷似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写下的美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是荻洲起雁。荻洲,是湖中的芦苇滩。冲进宝应湖的洪水,夹带大量泥沙,在湖里淤积而成。湖滩上遍生芦苇,成为大雁临时歇脚之所,还不时成群结队飞出芦苇滩。这大概是荻洲起雁图了。芦苇,俗称芦柴,是宝应湖的又一特产。
     宝应湖的芦苇有白柴、红柴之分。大白柴株高3.5米~4.5米,叶片淡绿色,茎杆粗直,杆径2厘米左右,白色,耐折,宜于编织芦席、折席等。红柴株高3米~4米,杆径1.5厘米左右,红褐色,叶片细长有绒毛,茎杆坚硬,宜于编织帘子、簖箔。白柴、红柴还是建房材料,更是人造纤维、造纸的上好原料。宝应湖中芦苇,金湖境内约有20万亩,年产芦苇6000万公斤左右。一到冬季,农民纷纷上滩割柴,通过与滩主分成,得到一些收入。宝应湖可说是人们一年四季的寻宝之地。 随着宝应湖的演变,人们并不满足于从湖中觅宝,还在不断开发大湖,让大湖生财。 清咸丰年间黄河北徙后,人们在大湖边筑起一道道圩堤。圩堤内,洼处种上一熟水稻,高处则既种一熟水稻,又加一熟三麦。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宝中之宝啊1 1954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四师开进宝应湖,在6万亩滩地与水面上,建起宝应湖农场。建场当年种麦3700亩,翌年就收获麦子11 万公斤。    1969年兴建淮河入江水道,第二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开进退湖成陆的泗湾湖,在1万多亩湖滩上,建起泗湾湖农场。还在1969年冬,金沟公社东部行洪道内的胜利、十友、万庄、高沈、柏湾、永祥、永兴7个大队54个生产队 7200多人,集体迁入泗湾湖与宝应湖中韩家滩、人字头、二十三份、二十八份等芦苇滩,建起淮胜公社,垦殖荒滩万余亩。 1973年就收获粮食640万公斤,成了远近闻名的超《纲要》公社,《新华日报》还作了长篇报道。 人们都知道山区有森林,什么原始森林、深山老林等等。可令人惊讶的,宝应湖中还有一片水上森林。
     原来,宝应湖成为内湖后,芦苇滩不再没入湖中去接受湖水与泥沙的滋补,芦苇逐年退化。
于是,唐港东部嵇圩一带的芦苇滩,被开垦栽上水杉林。如今万亩水杉林郁郁葱葱,成为宝应湖中一大景观 宝应湖成为内湖后,毕竟还是湖,还有荡有水,金湖人民继续向开发的深度、广度进军。1976年冬,涂沟镇(当时叫渔业公社)出动1000多名渔民,在浅水沼泽地伏家洼,打响开发第一仗,开发出沼泽、水面1万多亩。1989年8月,2000名渔民二度开发伏家洼,建成鱼蟹混养水面5900亩,河蚌育珠基地600亩,荷藕基地2300亩。白马湖乡东北郑家圩外,有一方五六千亩的湖荡,叫郭家荡1991年春,乡政府投入资金 40万元进行开发。2000多名劳力,10多台推土机,数台两栖式挖泥机联合作战,挖土43万立方米,将这片水荡改造成9 片养殖区、39个塘口,成为鱼鳖、鱼蚌养殖基地。 不仅滩地、浅水沼泽地,而且大水面也成为金湖人民的开发目标。1983年,长荡湖围栏养鱼经验传人宝应湖。当年,宝应湖农场就率先在湖中围栏养鱼100亩,获得成功。为了合理利用宝应湖水面,县政府还将宝应湖(除大汕外)的水面,划为10块水域,分别承包给有关乡村与宝应湖农场,进行围栏养殖。 如今,宝应湖里较大水面均为围栏分割了。
     宝应湖真是篇大文章。人们说宝应湖“湖中皆宝、寸水寸金”,完全名副其实!
    来源:宝应生活网 http://www.ibaoyin.com/article-3405-2.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邗沟十三变——京杭大运河史话
古代水利工程:夹耶渠
白马湖印象
漫游金湖|董明祥
说说金湖县的来历
【魅力家乡】大运河高邮段十八变,原来是这么形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