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拉萨观影社【电影流派介绍--法国新浪潮电影 】 豆瓣
电影之河,波浪滚滚,汹涌向前。50年代末在法国,在塞纳河畔掀起了一场"新浪潮"电影运动。它是继20年代先锋派、40年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之后,在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三次电影创新运动。这场运动不仅改变了法国的电影面貌,而且推动了世界电影的发展进程。
    
    
    (一)社会背景及兴起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流亡美国的法国电影家们陆续回到了法国,这不仅仅是因为工作习惯或工作节奏问题;更重要的是在于电影的观念和传统方面。
    
     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一般都强调情节的曲折、动人;而法国电影则更重视人物感情的细微变化或流露。自三十年代以来,法国电影一直是沿袭着这一传统在摄制影片。而这种追求使导演必须有较细致的拍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工作。也就是说,大部分电影导演都是适应内景的拍摄,而不太适应好莱坞式的创作和生产节奏(现场拍摄)。战后,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强调生活气息和真实性的表现手法产生巨大影响的形势下,这种传统的法国电影工作方法就显得落后了。但是,在战后的一段较长时期中,在面对意大利电影的巨大影响和美国电影的强大竞争面前,法国电影直至五十年代末,却一直未能在内容形式和生产体制方面进行必要的焕新,而是满足于对原有传统的沿袭和继续。特别是在内容上,长期以来主要表现的还是两类题材,一类是侦探片,另一类是爱情片,在形式上,也是仍满足于一般的戏剧结构。另外,战后的法国一直是处于动荡的年代 。在二战结束后,僵化的社会制度造成了青年一代的幻想破灭:对法西斯的历史性审判给法国右派沉重打击;对斯大林主义的怀疑使法国左派也陷入茫然。青年一代厌恶政治,扰绝走父母前辈的老路。他们蔑视传统,要求变革现实。1958年是法兰西历史的转折点。国号更改、总统易人,政府更换。这充分表现了当时法国人民变革现实的决心和精神。戴高乐执政后,法国开始进入了一个时期,新时期需要新电影,这自然也是必然的需要。因此,一批青年电影创作人员和影评家们,强烈要求改变法国电影现状,并勇于投身到电影创作实践中去,于是在1959年的法国,终于掀起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新浪潮"电影运动。
    
    
    (二)"新浪潮"的发展及特征
    
     "新浪潮"一经出现,就显示了两个令人注意的特征:这首先表现在"新浪潮"的掀起者并非电影创作人员,他们大多是当时一份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编辑人员,而且几乎都是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推崇者,如夏勃罗、特吕弗、戈达尔等。其次,他们最初的指责对象是法国电影的生产体制,认为一贯固守的传统生产体制主要是为了一些老导演服务,而对于新一辈的年轻导演出现或成长却受到压制。使法国电影难以焕新。不过他们却从未在电影美学或电影理论上提出应该进行的革新方向或路线。
    
     戈达尔等新浪潮的主将们大多属于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小就泡在电影院里和法国的电影资料馆里,广泛接触了世界各国历代优秀影片。他们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提出"心理现实主义"的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要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把电影改造成为个人化的艺术。法国电影史学家萨杜尔曾经指出:安德烈·巴赞是"新浪潮"运动的精神之父。虽然巴赞早与1958年逝世,他没能亲眼看到这个新的电影运动,但他的理论却为"新浪潮"电影开辟了一条道路,吹响了进军的号角,他推崇的美国奥逊威尔斯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导演德·西卡等人,成为"新浪潮"导演的楷模。他鼓吹的"作者电影",被后人付诸实践。
    
     1958年,法国影坛涌起了一股由年轻无名的青年竟相拍摄处女作的热潮,打破了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制片制度。法国新闻界报道时,称它为一股"新浪潮",不料这个不反映任何美学规定胜的用语,后来竟成为一场重要的电影运动的名称。1959年,夏布罗尔的《表兄弟》,特吕弗《四百下》,戈达尔的《精疲力尽》,罗默的《狮子属相》等影片面世。同年5月在戛纳电影节上特吕弗获得最佳导演奖,这就确定了他作为新人的地位,为"新浪潮"电影的涌起打下了基础。进入次年,潮流终于酿成巨浪,以其热不可挡之势奔腾向前。在1958年至1962年的5年间里,共有200多位新导演奉献出他们的处女作,形成了一股冲击法国影坛的确实相当壮观的创作浪潮。这是法国电影史,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奇迹。
    
    
    (三)"新浪潮"电影的艺术特征
    
     首先,在题材内容上,"新浪潮"电影具有强烈的"个人性质"。其中一种表现方式是"导演的自述",比如特吕弗的影片《四百下》就是在改头换面的自传形式下,导演叙述了自己的童年。影片中的主人公安托万·杜瓦尔实际上是导演的代身或代言人。特吕弗后来还以这个人物为中心拍摄过五部一套的影片,继续叙述自己的少年时期、服兵役时期的景况和感受。此外,皮埃斯·卡斯特的《美好年华》和约克·多尼奥尔--瓦尔克罗兹的《馋诞欲滴》等影片,也都是在传达导演自己的体验,带有明显的传记色彩。另一种影片的表现方法虽然不具有直接的自传性质,影片中导演塑造的人物与他本人有很大的距离,但这些人物仍然有导演本人的影子。片中人物反映了导演本人的影子。片中人物反映导演的趣味,爱好乃至社会观和政治信仰。观众从这些人物身上看到的也就是导演自己。戈达尔的《精疲力尽》即是影片反映了导演的存在主义的人生观,反映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传统道德观念的蔑视和反判。"新浪潮"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有不少可谓染上了"世纪病"的青少年形象。在《四百下》中描写了一个得不到社会、家庭温暖的男孩安托万的犯罪的故事。他感到世道不公继而盲目性地胡来,去反抗社会,用逃跑,奔向大海寻求自我解脱。《精疲力尽》中的米歇尔则我行我素,随心所欲的偷车和偷钱,甚至不惜打昏人来抢钱,他还开枪打死警察,随心所俗地与女人鬼混,从传统的道德观念看,这是个胡作非为的歹徒。但影片并不试图塑造正反人物形象,而是力求反映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社会中某一类青年人的生活行为,表现他们的真实面貌。影片中塑造的这些人物形象,由于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没有信仰,他们对社会流露出一种冷漠和麻木的情绪。这些人物形象的出现,首先在于它们的认识价值,而不在于教育意义。
    
     其次,在美学特征上,具有明显的纪实性风格。"新浪潮"电影运动是在巴赞的电影美学思想影响下掀起来的。巴赞提出的长镜头理论及照相本性论",被"新浪潮"电影视为"真实主义风格"的座佑铭。"新浪潮"电影追求的是向生活靠拢,向真实深入,具有一种真实诚恳的格调。戈达尔说过,"新浪潮"的真诚之处在于它很好地表现了它所熟悉的事情,而不是蹩脚地表现它不了解的事情。"特吕弗的《偷吻》,《二十岁的爱情》、《夫妻生活》夏布罗匀的处女作《漂亮的塞尔杰》,《表兄弟》等影片,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与诚恳征服了观众。
    
     再次,在拍片方法上,由于制片费用低,周期短,因此多主张即兴创作,多在实景中拍摄,他们聘不起大明星,也不想聘大明量,坚持奉行"不用大明星也可以拍片赚大钱的影片"的原则,大胆起用一大批不知名的年轻人作演员,为电影表演带来了新的气息。例如戈达尔的《精疲力尽》就是他以即兴的手法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影片打破了传统的电影语言,镜头可以自由跳跃,后期剪辑不注重传统的连续性和逻辑性,是第一部打破法国陈旧电影语言的影片。在本片拍摄时,戈达尔事先没有准备完整的剧本,只有三页手稿,勾划了影片的大体轮廓;没有分镜头剧本,以即兴手法拍摄而成。到了现场时摄影师还不知道摄影机的位置应放在何处?而由戈达尔临时指定。人物对话在拍片过程中即兴发挥,演员自始至终进行即兴表演。突破了过去的影片制作"规范",带来了新的创作方法。
    
    
    (四)"新浪潮"电影的影响
    
     "新浪潮"电影1958年诞生,1960年是高峰年,1961年是没落平,1962年是危机年。前后不过五年,但其经历的时间虽短,影响却巨大、六十年代中期以后,美国、英国、西德、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出现了"新浪潮"电影运动,我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作品,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的新浪潮"。只是比之其他,整整晚了二十年。
    
     "新浪潮"电影的积极意义,"新浪潮"的电影艺术家们大胆创造的各种独特,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虽然有些探索未必符合电影的艺术规律,但是这种创新,却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冲击波,有力地冲破了因袭已久的传统形式的束缚,使电影创作家们开拓了新路,推动了电影语言的演进。"新浪潮"电影对于世界电影从戏剧化走向纪实化,从形式贫乏僵化到丰富多样的重大变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新浪潮"电影也有其局限性,在形式内容上都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这是任何新兴事物或艺术探索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这些不足均会在不断的发展演译中改善、消失。电影艺术也不例外,尤其是电影艺术发展的历程中,在每一时期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发现,进而完善的。"新浪潮"的创作精神将会在电影艺术的发展演变中永放光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告诉你一个法兰西
特吕弗86岁诞辰!新浪潮最有力的一击
【单向历】12 月 3 日,宜自由创作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25部必看的经典法国电影推荐介绍
电影史上的三次美学运动:3、法国“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