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与思潮 发布者: admin ( 2008年4月5日)

引言  历史背景

战后的世界电影是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开始的。它在废墟上诞生,贫困和苦难构成了新现实主义的前提条件,形成了它特有的主题、样式、手法和风格。并由此产生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理论,从而使得新现实主义成为电影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电影美学运动,并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电影的走向和格局。

对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我们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会产生新现实主义?这要考虑到战后意大利的历史情况。第二,新现实主义“新”在哪里?它与此前现实主义电影的关系怎么样?第三,新现实主义是如何通过镜头和画面表现出来的?它对电影语言有哪些贡献?

在引言部分,我们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新现实主义在意大利萌生有它的特定性:

1、电影在美国是下层民众的娱乐方式,在意大利却不同,电影是中产阶级的爱好,因此浸润着中产阶级的文化趣味。早在格利菲斯时代,意大利就是一个电影大国,在国际电影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那时起,意大利人就热衷于拍摄巨片,放映时间一般长达4、5个小时,甚至更长。比如乔万尼·帕斯特罗内执导的《卡比利亚》(1914)等曾在美国放映,反响巨大。这些影片讲究场面宏大、豪华、壮观,服饰道具华美、昂贵。从30年代起,意大利盛行一种“白色电话”片。它得名于影片主人公家庭的客厅中常常摆放白色电话,这是当时意大利中、上层阶级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构成了意大利大众文化特有的趣味。它是一种带有浪漫、温情、感伤情调的喜剧和家庭情节剧。而意大利大众文化中,历来有一种追随、向往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倾向。新现实主义恰恰要破除这种倾向,倡导一种“新”的趣味。

2、在二战前后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意大利面临的社会困境始终没有得到改变,而且在二战后变得更为严重。社会各阶级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南方长期的贫困、工业城市的失业、文盲、分配不公、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之间严重隔阂。

3、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在下台,意大利投降。战争提前结束了,这使得意大利相对完好地保存了电影设备,使之免于战火的毁坏。这为新现实主义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

4、法西斯分子墨索里尼早年是一个“左”倾激进分子,深知电影的宣传作用,因此在他统治的20多年里,一向非常重视电影的建设和发展。尽管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宣扬法西斯主义的影片,但也不能否认训练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创作者。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中坚人物,比如,德·桑蒂斯、罗西里尼、安东尼奥尼等人都是在这时开始学习电影制作的。

 

第一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阶段与重要作品

一、             奠基之作

1942年,卢奇诺·维斯康蒂拍摄了《沉沦》。

1、   剧情

根据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凯恩的小说《邮差总是按两次铃》改编。这是一个充满情欲、杀夫谋财的故事。

在意大利外省、靠近费拉拉的一个贫穷小镇上,有一间街头咖啡馆。美丽的老板娘原本是一个穷人,有轻微的神经质,她嫁给了肥胖的酒店老板后。一个流浪汉来到小镇找工作,与酒店老板意气相投,被聘为汽车修理工。老板娘与流浪汉相互吸引,发生了私情。于是,她决定杀死丈夫骗取保险金。之后,她与流浪汉同居,但生活并不如意,俩人常常发生口角。最后,在一起躲避追踪时,驾驶的汽车滚下了山坡,老板娘当场毙命,男的被警察逮捕。

 

2、   艺术特点

影片的剪辑师马里奥·赛德朗看了样片以后,将影片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审美元素称为“新现实主义”。那就是指画面中出现了不同于“白色电话”片的形象,比如破败、肮脏的街道、汽车,影片的主人公是一些小贩、侍者、妓女,剧情涉及到普通人之间粗俗的感情、本能的肉欲、原始的仇恨和愤怒,以及盲目的罪恶动机……,所有这些都不加掩饰地展现出来。

比如,电影表现了在餐桌上,老板娘和流浪汉对对方身体的凝视,维斯康蒂把艰难困苦的物质生活和不受拘束的内心肉欲作了明确的并列。

 

3、   影响

电影史上一般不把这部电影史为新现实主义的发起制作。因为,它在电影界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原因在于,维斯康蒂在拍片之前并没有得到小说作者的同意。影片上映后不久受到了版权诉讼,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审理之后,影片取消了国外发行权。

 

二、             全盛期

理论先导:

1943年,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的批评家温别尔托·巴巴罗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文,对当时国内电影中浮夸、虚伪、公式化的创作倾向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呼吁“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出现。这很快从德·桑蒂斯等人那里得到积极的响应,引发了《电影》杂志的热烈讨论。巴巴罗教授说的意大利影片并没有提到《沉沦》。

同时,宗教界的人士也提出了“现实主义”概念。其中,观点最鲜明的是凯撒·扎瓦蒂尼。他指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神圣的,有人格尊严的。他认为,电影必须无条件地表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物,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当前的事物。今天,今天,今天”。

不论每个人对“新现实主义”的内涵理解有什么不同,有一点是一样的。即反对或不满当时意大利影坛的浮夸、肤浅,为法西斯所谓的英雄鼓吹的风气,主张面向现实,表现真是,建立大众的、真实的民族电影。

 

1、   罗伯托·罗西里尼(1906-1977)

代表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游击队》1946,《德意志,零年》1947。

(1)       艺术经历

Rossellini,Roberto

意大利电影导演。生于罗马,卒于同地。

祖父和父亲是著名建筑家,罗马闻名的高级住宅区,就由两人开拓美化。由于家境富裕,罗伯托又是长男,所以倍受疼爱,他好奇心很强,凡他想要的东西,有求必应。

他少年时代同前辈一样,对机械特别感兴趣,常埋头于自己的实验室。到高中毕业,突然对电影十分热衷。于是,放弃升入大学,进入电影界,开始在布景方面工作。后来,他学习摄影、剪接。

1934年,他写了灵感来自德彪西德音乐“牧神的午后”的电影故事《牧神午后的前奏曲》。然后,把它拍成电影。因一部分场面过于露骨而未获审查通过,在意大利未曾上映。在他的作品目录里,被列为1937或1938年的作品。《牧神午后的前奏曲》创造性运用新鲜的视觉表现芭蕾的手法,但遭到禁映。罗塞里尼并未灰心,百折不挠地投拍第二部。

他从1936年到1940年在一家国营专拍新闻片和纪录片的公司导了几部纪录片,但缺乏资料可查。

他的作品目录一般列他的第二部剧情片《鱼的幻想故事》为第一部。该片描述了两条鱼在日常生活中的遭遇的变化和危机。拍摄时,他在罗马郊外一处别墅建了一个小影棚,希望把自己的梦想变成影象,企图把诗的梦幻拍成影象。他还建了一个小水族馆,搜集各种鱼类,并用长头发缚住鱼来控制行动,虽然十分艰难,他仍然贯彻始终,最终使该片于1937年完成,上映十分成功,获得很高评价。此后又执导不少短片,到1940年共自资拍摄6部。这些短片手法新颖,最突出的是《鱼的幻想故事》。

1938年,应邀撰写描写空军飞行员的战争片剧本。1941年海军司令让他拍摄一部海战纪录片,他前后拍了几千尺胶片的胶片,觉得作为纪录片使用太可惜了,最后决定改为剧情片,也就是他第一部长片,描写一艘医院船里的人际关系,上映后很受赞美。罗塞里尼的弟弟伦兹奥配乐,并从此开始合作。

1942年,他执导由维托里奥·墨索里尼(执政者的儿子,也是他上部影片的制片人)构想,安东尼奥尼编剧的《飞行员归来》,描述空军飞行员从集中营逃走的故事。1943年导演《带十字架的人》,从军牧师在俄国前线的故事。之后执导一部描写妓女生活的影片,因战火停拍。

二战期间,罗马被德军占领,他在逃亡中决心将这段日子拍成电影。1945年联军一解放罗马,他就开始活动。当时,意大利被分为南北两个,器材又严重不足,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运用纪录手法拍摄罗马市民的艰苦,以及由于纳粹扫荡而使市民和孩子们面临的灾难。罗塞里尼使用了过去从未见过的手法,把真实的现实世界作为影象,他在战前接近现实的作风得以在影片中开花结果。这部影片就是二战影片最大杰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同时又是开创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之作。

影片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大奖,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开端。它在国际上的成功使新现实主义电影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次年他的《游击队》又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此后,他开始导演表现资产阶级精神道德空虚堕落的影片,1948年的《德意志零年》(Germany Year Zero)被欧美评论界认为是他的战后三部曲之一,也是一部重要的新现实主义杰作。影片主要讲述战争给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战争不仅使人民陷入饥饿贫困,还是儿童的心理产生畸形。影片中的主角是个儿童,他把卧床不起、患有心脏病的父亲毒死,因为他认为父亲对社会豪无用处。事后,他又因内心不安而自杀。影片表面上把这个儿童产生杀父和自杀的心理归咎老师的教育错误,实际上则是在揭露德国的纳粹主义,认为他们才是这一切罪恶的根源。影片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全盛时代曾引起广泛而激烈的讨论,它在意大利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8年,他与瑞典女明星英格丽•褒曼展开了一段轰动的恋情,当时褒曼被其的名作《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深深感动,并写给他一封信表示期望能与之合作,罗西里尼也为之动容,后来两人于1950年合作《火山边缘之恋》(Stromboli)时坠入情网,英格丽·褒曼并怀上了罗西里尼的孩子,当时她还与瑞典医生彼得·林斯特龙保持着婚姻关系,不顾大量誉论的抨击,褒曼很快与林斯特龙离婚,并与罗西里尼结婚。结果两人遭到了以好莱坞为首的电影界的抵制,两人后来合作的电影大都在业内颇有口碑却难以与观众见面。但是这段感情最终在1958年以离婚告终。而罗西里尼又与一印度女郎结婚,数年后又离。

1959年罗西里尼的作品《罗维雷将军》(General della Rovere)获得了第二十四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这部二战题材的影片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应。

60年代的罗西里尼更是自由发挥,导演的作品大都颇富争议性,比如1966年的《路易十四的崛起》(The Rise of Louis XIV)就被认为太过沉闷。不过罗西里尼并未理会这些意见,而喜爱这种风格的影迷也大有人在。

这位开创一代门派的电影宗师到最后都有没有离开过电影,1977年5月他担任戛纳电影节评审会主席,影展结束后的,因心脏麻痹而去世。他的作品还有《秘密炸弹》、《自由何在》、《欧洲,51年》、《圣弗兰西斯科》、《印度1958年》、《罗马的夜晚》、《意大利万岁》等。

(2)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A、              剧情

根据塞吉欧·阿米迪的原著改编。

1943-1944年冬天,意大利政府已经投降,罗马被宣布为“非军事区”。住房在当地的军队只能担任维护治安的工作,但是法西斯占领军公然违反国际法准则,在治安的藉口下,大肆追捕、迫害地下抵抗分子。由左翼自由主义者、天主教徒和共产党员组成的地下抵抗组织同盖世太保展开殊死斗争。

二战结束前夕,占领罗马的德军仍大肆搜捕游击队。意大利的地下反抗组织领袖,工程师曼发第遭德军追缉。在平娜的帮助下,他见到了唐·皮得罗神父,请神父将一笔巨款转交给党组织。弗兰西斯科为了掩护他而被捕,平娜也中弹身亡。后来曼发第仍被一吸毒女人密告,被纳粹逮捕入狱。纳粹故意在神父唐·皮得罗面前严刑拷打曼发第。最终两人都在敌人的酷刑和枪弹下英勇牺牲。

 

B、              艺术特点

事实上,战争尚未结束,罗西里尼和合作者们(塞尔乔·阿米代依、安娜·玛尼亚妮、阿尔多·法布里奇、费德里科·费里尼)已经开始筹划影片的拍摄事项了。据萨杜尔说,当时,罗西里尼与阿米代依根据一个抵抗运动的领导人的口述,详细的记录了他们为解放而进行的秘密斗争。

在罗马解放后的几周内,他们就开始拍摄了。由于制片厂部分设备毁于炮火,也没有足够的资金,他们只能将摄影机架在罗马贫民区、破碎的街道、楼房之间进行实景拍摄,而质量低劣的胶片造成了粗糙的画面,反而产生出一种奇妙的新闻纪录片的效果,这一切同影片所要求表现的残酷现实恰好吻合了。

 

(3)     《游击队》1946

罗西里尼、阿米代依、费里尼编剧。

有六个互不连贯、独立的片断组成,表现了美军1943年在西西里登陆到1945年德军在波河被击溃这一段,意大利解放时期美军士兵与意大利人的六次相遇。

 

(4)     《德意志零年》1947

在战争废墟的柏林拍摄。

剧情:

影片主要讲述战争给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战争不仅使人民陷入饥饿贫困,还使儿童的心理产生畸变。

这是12岁的埃德蒙特·凯拉的世界,他患有遗传性精神病,他看到的世界,只有动荡和暴力。他的父亲因营养失调患了心脏病;哥哥以前是纳粹士兵,为避免被逮捕而躲在家里;他的姐姐则慢慢沦为娼妓。

凯拉遇到了老师海宁,后者为他提供希特勒的演讲录音到黑市上去卖,并将一篇出色的纳粹宣传品灌输给这个小男孩,教育他鼓足勇气击败软弱。在他的影响下,困惑的小主人公走上了悲剧之路。他用逐步加大剂量的办法,谋杀了患病的父亲,因为父亲是社会的累赘,但他在得手后又因为内疚而自杀。

 

2、   维斯康蒂的《大地的震颤》1948。

在《沉沦》之后,经过长期的沉默,卢奇诺·维斯康蒂创作了《大地的震颤》。他原本打算拍摄一组反映战后西西里渔民、矿工、农民生活的三部曲,但最后只完成了这一部反映渔民生活的影片。

这部影片以19世纪西西里现实主义小说家乔万尼·维尔加的小说《马拉沃利亚一家》为基础改编。讲述了1881-1947年间一户家境殷实的渔民,在渔霸和商人的盘剥和欺诈下逐步衰败的过程。

 

3、   朱塞佩·德·桑蒂斯的《罗马11时》1952。

桑德斯曾经参与《沉沦》剧本的编写,但他独立执导新现实主义影片相对晚些。

他主要关注解放后意大利农村的艰苦生活和不平等现象。《罗马11时》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剧情:

这部影片是根据1951年1月发生在罗马一条大街上因应聘人员过多而引起楼梯倒塌,死伤多人的真实报道改编而成的。

 

4、   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1948

(1)     艺术经历

意大利导演兼演员。

16岁登上银幕,21岁跟他人一起搭台演戏,成为舞台剧的偶像巨星。1932年开始成为电影明星,主演浪漫喜剧。1939年初执导筒,出师不利,未显才华。

来开始跟罗西里尼和维斯康蒂一起关注老百姓的生活,1942年以《孩子在看着我们》掀起一场电影的革命。

德西卡参加新现实主义的时间最长,受到恺撒·扎瓦蒂尼的理论影响最深。从1946年起,他俩合作创作了一系列集中反映战后意大利城市问题的影片。1948年的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将新现实主义美学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作品对战后意大利底层人民流露出深厚的人文关怀,而且风格极其朴素自然,毫无矫饰。

之后因导演作品的商业失败,将主要经历转向表演,一辈子共参演了150多部影片。60年代曾执导少量佳片,但总体份量远不如前。

(2)     剧情

这是战后最重要的影片,也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最经典的影片。

根据C.柴伐蒂尼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后的罗马。在百废待兴之际,男主角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张贴海报的工作。不料,第一天上班便被人偷了他工作上必须的脚踏车,于是跟他的小孩子踏破铁鞋到处找车,最后无可奈何地下手偷别人的车,却被逮个正着。

(3)     艺术特点

实景拍摄。主人公破旧的服装、简陋的住房、罗马脏乱的街道、匆匆往来的行人等。

直接叙述。以丢失的自行车为线索,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表现出社会的贫困、危机以及它们带来的后果:失业、黑市、卖淫、人的自私等。并通过这些表象去揭示政治的  、经济的甚至哲理的深层内容。

1958年,在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上,评为电影史上12部最佳影片之一。

 

三、             尾声

1、   德·西卡《温别尔托·D》,1951。

剧情:

讲述了一位退休老人和他的狗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50年代初的尚未在战后贫困中复苏的意大利,没有子女的温培尔托D从他当了几十年公务员的市政当局退休了。微薄的养老金使他的生活非常艰辛,他参加了领养老金的老人们的示威请愿运动,被军警驱散。他付不起房租,几乎被女房东赶出大门,但女房东的小女佣对他的同情使他感到人间尚有温暖存在。然而生活是无情的,在金钱统治的社会里,要有钱才能生活,身无分文的他最终沦落到上街乞讨的地步。对生活绝望的他想甩掉他心爱的小狗,然后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小狗却又找到了他,象平时一样依偎在他的身上,这又使他看到了生命中仍存的一丝光亮。

 

2、   彼特罗·杰米尔《以法律的名义》1948,《希望之路》1950。

前者建树了西西里黑手党对当地生活的影响;后者则是战后一群来自贫困小岛的农民穿过长长的意大利最后到达法国定居的艰难旅程。

 

这时,新现实主义影片已经逐渐消退了。其中既有来自政府的压力,也有这一运动自身的问题。

 

第二节      新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一、             思想来源

新现实主义的核心是“真实”。但“真实”是电影艺术的传统,不是新现实主义独有的特征。我们来追溯一下它的来源。

1、 苏联学派

意大利有两本最主要的电影杂志《黑与白》、《电影》,分别有两派观点对立的人主办。在关于现实主义的讨论中,他们介绍了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巴赞等人的文章,并发表了大量的理论和影评讨论这个问题。《黑与白》成了新现实主义导演们的大本营,而《电影》主要提出、介绍、讨论新现实主义的理论观点。

苏联学派注重电影的思想倾向,强调电影的政治宣传功能,这与新现实主义是一致的。

 

2、 美国影片

好莱坞对电影题材采取开放的态度,它表现的生活面特别广,涉及到各个阶层、各个人种、各种思想倾向,而且,它非常强调画面的真实感。比如,《公民凯恩》的长镜头、西部片的场景设置等,这对意大利电影产生了影响。

 

3、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1934年,让·雷诺阿派了一部故事片《托尼》。讲的就是意大利人移民法国的故事。当时,很多新现实主义导演都曾在法国导演手下工作过。比如,卢奇诺·维斯康蒂做过雷诺阿的助手。安东尼奥尼做过马赛马尔·卡纳的助手。

雷诺阿对新现实主义最大的影响是,对待真实的态度(反对浮夸、虚假的创作倾向,主张真实自然的画面感)、长镜头的运用、自由松散、在场面中自然流露出思想倾向的编剧手法。

 

二、             创作特点

1、 道德立场

当罗伯托·罗西里尼被问到是不是新现实主义者时,他回答说:“新现实主义,那指的是什么啊?您知道在帕尔马召开过一次新现实主义讨论会,对这个术语讨论了很长时间,但仍未作出定义。在绝大多数场合,它只是一个标签。我认为它首先是一个观察世界的道德立场。它后来变成一个审美立场,但它是从道德开始的。”

从这一运动的重要导演和作品中,我们看到一些最基本的共性:如实地观察战争、贫困,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与人的冲突、心灵的冲突。新现实主义勇于面对社会现实,揭露社会的贫困现状和法西斯的统治。它的很多作品都带有左派和共产主义色彩,有的作品在拍摄中还得到了共产党的资助。这些体现了新现实主义在政治和价值上的取向。

而这并没有得到战后新政府的认可,也没有受到广大电影观众的欢迎。

1949年3月,意大利加入“北约”,反共势力抬头,主管电影的政府部长朱里奥·安德里奥蒂在看了《温别尔托·D》后,给德西卡写了封信:“我们要求文化人感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应局限于描写一个制度和一代人的弊病和痛苦……对最阴暗的方面作无情的揭露确实能战胜邪恶,而如果人们都以为二十世纪中叶的意大利仍像《温》里那样,德·西卡也确实是为他的国家办了一件坏事。”而天主教民主党政府的总理办公室声明:“电影是商品。如果说政府有权禁止腐烂的蔬菜和水果出口,它也就有权、有责任制止沾染了新现实主义精神的影片流通。”

战后的意大利电影观众,大多也不愿回首往事。50年代中后期,“玫瑰现实主义”取代新现实主义轰动一时,那是表现城市中产阶级生活、男女情色、富有浪漫色彩的影片。

 

2、 真实原则

新现实主义从当前的现实问题出发,直面严峻的社会形式,毫不回避地揭露生活中迫切的问题。虽然这些作品中有的过于粗浅,没有深度,就事论事;在美学上有的更注重呈现纯粹体现新现实主义精神的人,而有的更注意影片的结构,但是,这种“如实地观察”的精神是不可比拟的。这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尤为可贵的是,他们在战争年代,面对强大的传统文化、政治和经济压力,主动选择了这个方向。即使影片被贬斥、资金短缺,甚至人格尊严受到损害,他们还是坚持了新现实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真实的追求。

 

3、 整体审美原则

现场实拍、松散的情节、非职业演员,这些都只是影片的局部特征。而新现实主义在追求真实方面作出的努力,是整体性的。就如巴赞所说:“新现实主义是通过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对现实作整体性描述。”也就是说,新现实主义将现实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审美的整体,它运用镜头对现实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

事物的整体性是新现实主义的核心。

巴赞特别推崇“罗西里尼的场面调度”,即让·雷诺阿创建的长镜头方法。长镜头如果作为一种审美原则,那么它所能展示的,将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解的事物,是事物的真相。这正是新现实主义的审美对象。

例如,《游击队》中,美国大兵结结巴巴地向意大利姑娘表白爱情,姑娘却因为不懂英语而陷入茫然与窘境之中,这个场面是一个镜头拍完,中间没有剪切,反而使画面具有思想的张力。《德意志,零年》中主人公在到处是废墟道德街上行走,也运用了长镜头,充满了人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张力。

 

4、 对白中运用方言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中运用了罗马方言,《大地的震颤》中运用西西里渔民的土语。美国电影史家戴维·奥费贝认为,方言的运用体现了新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和道德倾向。

意大利有40多种方言,当时全国3/4的民众是文盲,他们都在使用方言。而国家的话语权在知识分子手里。新现实主义否定了知识分子的话语权,把它交还给普通民众。选择说哪种语言,其实是选择面向谁的问题。

 

三、             新现实主义的影响:

50年代初,新现实主义开始消退,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右派政府的打压,二是新现实主义表现的社会问题开始逐步解决,三是它自身审美上的粗陋浅显。

它对后来的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把它看作一种审美原则,有的学习借鉴了它的创作手法。

1、 电影人:弗朗西斯·罗西。费里尼、安东尼奥尼。

罗西为新现实主义许多名导做过副导演和助手。他的电影中保留了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内容、普通人题材、现场实拍等,但运用的手法更为多样,不拒绝采用蒙太奇或别的方法。

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是最大受益者。他们把表现对象从工人、农民转向了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从表现外部世界转向表现内心世界,把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和呼吁转向对人类自身困境的反思。在对真实的追求和对整体事物的分析上,与新现实主义的精神一脉相承。

 

2、 开启了战后电影的方向:

决定了战后的新方向。直接影响了法国新浪潮的创作方式,esp对世界各地的独立制片和私人创作起着榜样作用。

 

3、 丰富了巴赞的理论。

为巴赞等的电影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材料。

 
 

(略)

第三节      巴赞和本体论电影理论

一、              生平与贡献

二、              主要理论思想

1、    影像本体论

(1)           心理学依据:木乃伊情结

(2)           再现世界的完整性

(3)           影像与现实中拍摄对象的同一性,摒弃“人的介入”

A、    社会现实还是心理现实。

B、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2、    电影语言的进化观

(1)           不同电影美学主张之间的分歧与有声电影的出现引起的电影工艺的革命之间是无关的。

如何看待这种不同风格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吴丽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佳片U约】意大利电影:《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电影史上的三次美学运动:2、意大利
【电影笔记】将摄影机扛到街上去!——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 《罗马不设防》影评
欧洲电影介绍之意大利篇 狂爱欧洲电影 电影
伟大编剧罗伯托·罗西里尼 Roberto?Rossellini
走过红色沙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