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琴顾氏家族与蜀派

顾氏家族与蜀派

顾氏琴学自顾玉成以下递传已经4世,弟子遍布国内,对近代琴坛影响很大。

顾玉成(1837~1906),号少庚,别署百瓶老人,乃现代著名川派琴家顾梅羹之祖父,祖籍四川华阳。其父亲顾庚山为成都名士,擅书画。清咸丰六年(1856),顾玉成遇四川青城山道士张孔山,得其亲授,尤以“七十二滚拂”《流水》称绝唱。当时同门有欧阳书唐、谭石门等人,均臻妙诣。顾玉成之侄顾熙(字劲秋)、长子顾隽(字哲卿)、次子顾茕(字卓群),以及诸姑姐妹咸能琴,可谓古琴世家,风雅萃于一门。

同治初年,顾玉成宦游至湖南长沙定居,并在家中传琴。民国元年(1911),顾氏兄弟在长沙设“南薰琴社”。民国七年(1918),与同在湖南的琴人彭祉卿、沈伯重、饶肖三、李亟农等在长沙又设立“愔愔琴社”。

顾氏传有琴谱《顾氏百瓶斋传本》,收有《高山》、《流水》、《梧叶舞秋风》、《梅花三弄》等共24操。其琴风格遒劲,诚如唐人赵耶利所谓“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

顾梅羹(1899~1990)字焘,别署琴禅,为顾隽之子,顾玉成之孙。幼承家学,从12岁始从其父顾哲卿、叔父顾卓群学琴。1921年,顾梅羹在“山西育才馆”和国民师范学校雅乐班任教。1947年起至1949年末,在湖南省音乐专科学校教授古琴。1956年起在北京参与了查阜西先生主持编纂的《存见古琴曲谱辑览》、《存见古琴指法辑览》的整理工作,并撰写了《广陵散古指法考释》、《古琴古代指法分析》等学术论文。

1959年,顾梅羹调任沈阳音乐学院,从事古琴音乐的演奏、教学和研究,晚年更致力于发掘古谱的工作。“文革”中,顾梅羹被迫回乡12年整,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仍然整理劫余残稿,编撰完成了30余万字的《琴学备要》。此书之手稿本已于2004年3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其中倾注了顾一生对古琴音乐的心血。

当代琴家丁承运、龚一、朱默涵等,曾从顾梅羹学琴。其子顾泽长、顾淡如均传其学,不坠家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瓶斋琴谱研究
唐中六老师——《百瓶斋琴谱》出版前言
古琴指法歌,琴友唱起来
视频丨书院琴学入门篇· 剔
古琴|指法·定吟
钧天琴院古琴指法:大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