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生不良道德倾向与心理行为矫正 策略研究》阶段总结

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无原则的表扬,过多、过分的表扬不利于孩子成长。要让孩子有是非观,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问题,不能在虚伪中生活“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有反思才是成功之母”。“严爱结合,刚柔相济”,“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习惯,应加强言语上的说服教育,突出语言的情感性、科学性。要以理服人,切忌讽刺、挖苦;要简练、深刻,切忌唠唠叨叨;要有情感性,切忌空话、大话;做到“事先备课”,切忌盲目性;切忌脱离实际,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在以身立教上,应以行导行、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趣激趣、以美求美、以情动情、以性养性等。

而柳南中学小学部养成教育现状究其原因如下:

一、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素养偏低

现在的家庭结构大多是“四二一”结构,即4个老人,2个大人,1个小孩构成的家庭关系,6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必然使小孩处于家庭中心的地位,而且隔代溺爱,使年轻的爸爸妈妈对子女的正常教育也难以进行,更重要的是农村老人普遍缺乏文化知识,谈不上具有科学育人的观念,即使是年轻的父母,大多也只有初中或高中的文化水平,他们对现在的知识更新缺乏认识,由于工作和劳动的关系,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新时代的知识信息,去观察指导自己孩子的道德行为表现,学习态度方法等,这就造成了在家庭中对子女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出现了真空地带。

二、父母外出打工普遍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目前农村中不少年轻的父母出门打工挣钱,把孩子交给老人照管,有的父母尚且能早出晚归,对孩子还能起到一点督促的作用,而更多的父母都是长期在外,对孩子的管理是鞭长莫及,最多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孩子的习惯表现和学习状况,而越是习惯不好的学生越是不说实话,明明是考试不及格,他也说成良好甚至优秀,一骗而过,对家中老人是一哄二蒙,长此以往,在习惯和成绩两方面都成了问题。

三、独生子女的客观现象

   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现在的小学生乃至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过度关心造成了孩子对父母对家庭对环境的过度依赖,孩子们应当具有的自我探索活动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没有独立性的实验机会,他们会变得越来越依赖父母去获得每一项新的经验,依赖父母的保护去抵御危险,靠父母的暗示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替代活动中,独生子女最终失去了“自我”,而实际上,过多的保护束缚了少年儿童的活动自由,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抗,行为不规范,难以承受严格的训练,听不进家长有益的劝告,也不听老师的教导,其依赖性、反抗性、利己性、孤独性和任性便显现出来。

针对这些现象和实际情况,应该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五个到位成效显:

(一)思想认识到位。

提高老师的认识:学校组织教师讨论、学习,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人的素质的最基础工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本保证。结合学校实际,更使教师认识到:我们学校生源复杂,各方面基础薄弱,学校工作更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才能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组织建设到位

   建立学校开展行为养成教育的体系:学校实行以校长负责的德育工作领导机制,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经常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和行为规范教育工作,并把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工作列入各项工作计划,做出具体安排。做到学校计划有要求,少先队、卫生等责任工作计划有相应活动安排,班主任计划有具体落实的措施。为了使学校行为养成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学校制定了严格的《一周常规检查评比加、扣分细则》和“流动红旗”评比竞赛制度,对各班级学生做出具体的要求,并把这一项工作与教师工作考核、班级工作考核结合起来,以制度保证这一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工作有计划、制度有保证、措施能落实、责任到专人”的学校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体系。

(三)行为训练到位。

我们都知道,养成教育必先明理,再导行,为了抓好课间文明、环境卫生、放学路队等常规训练,搞好检查、监督、巡视护导工作,成立了领导值日岗、教师护导岗,还有学生监督岗,我们采用日日查、周周评、月月结的方法,每周颁发循环红旗,每月评比优胜中队,学期结束评比优秀班集体,有凭有据,公开竞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从而提高了全体学生守规范的整体水平,收到了实效。

(四)评价激励到位

要想让这些孩子养成真正的好习惯,必须经历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强调。每发现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对孩子充满爱心,耐心和恒心,让他们慢慢养成好习惯。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典型,把优秀学生作为典范在班上、全校宣传,这样的典型生动具体、实在,更富有激励性和教育性。如在扫墓、体操比赛、校园歌曲大赛、文娱汇演、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各种十分有意义的活动中,老师可结合学生参与的活动,及时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有关的遵守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公物,相互关心、团结合作、助人为乐、为集体争光等方面的教育,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在班上、在全校公布表扬。通过及时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出现了“比学赶帮超”的喜人景象,这种教育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总之,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过程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是时代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教育者的宗旨,也是顺乎国情、全乎民意的。“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叶圣陶先生这句话,精辟地揭示了教育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进行能力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的真谛所在。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用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用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一定能获得好的效果。

                                    2016.12

 

 

 

《学生不良道德倾向与心理行为矫正

策略研究》阶段总结

柳南中学 梅树林

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更是当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柳南中学地处城乡区,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忙于日常家务,家长教育方式单一或属于“放羊式”教育。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少年时期的过渡期,他们的人格尚未成熟,对各种新奇的事情充满了好奇,没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对社会的复杂性又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的不良习惯若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影响。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1、 学习上的不良习惯

1)课堂上的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及成因

上课铃响后,部分学生急忙跑进教室,部分还在教室外逗留,等待教师的到来;上课时不注意坐姿,腿想放在哪里就放在哪里,尤其喜欢把脚套到凳子下,起立时,整个教室只听见“轰隆隆”的声音,严重的影响了上课的正常秩序;不能端正坐姿,趴在桌面上感到很舒服;考试时更严重,怕别人照抄,一股脑地趴在桌面上;上课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上课铃响,还忙于做其它作业,老师需要练习册时,急忙在桌子里翻,不能及时进行相关活动。这些习惯的形成,一方面学生从低年级就没有进行良好的教育、督促;另一方面当教师面对新的情况,不能及时进行处理,以至于问题累积过多,使学生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惯。

2)学生有关作业方面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部分学生丢三落四,作业写一半丢一半;部分学生写作业态度不端正,草草了事、不管对错;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练习,总是找各种理由解释或照抄别人的作业。例如,六年级二班的刘悦同学,平时上课表现突出,但是只喜欢上课,不喜欢完成各项练习。记得一次,刘悦和她同桌都没有完成练习,先问刘悦,刘悦说她不会做;再问同桌,同桌说刘悦抄她的练习。这样的场景时常发生,部分学生这招屡试不爽,当教师进行说教时,学生表现的很真诚,但并没有从思想上进行反思。部分学生认为是给教师写作业,学生喜欢说“老师,我给你把作业写完了”,尤其是中等或学困生表现更为明显。他们只关注完成了没有,而没有注意完成的质量。这些习惯的形成,一方面教师没有与部分家长进行深度交流,同时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练习的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1)饮食不良习惯的表现

   小学儿童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他们需要从外界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以保证正常生长的需要。但部分学生没有吃早饭的习惯,一般吃些零食或吃学校发放的蛋奶。小学生喜欢吃廉价的零食,如五角钱的麻辣类、糖果、烤面筋等;部分学生午餐以方便面、面皮、冒菜为主。

2)活动中不良习惯的表现

低年级小朋友习惯咬指头或指甲;学生吃营养餐时,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课间吃鸡蛋喝牛奶时没有洗手的习惯,尤其是低年级同学,手伸出来都是黑的,鸡蛋上都是黑手印;低年级学生课间活动时喜欢趴在地上玩耍。

以上是延安保小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一些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有个体差异,他们的不良习惯有许多种,我们也不能一一罗列出来。虽然有的小学生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但是只要教师教育得法,就一定能矫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一、矫正不良习惯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要想改变一个人对某事的习惯,一定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对孩子简单的发号施令是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师要逐渐地要求,不能简单地进行训斥或命令,要时刻提醒学生,使他们的坏习惯在递减,一定不能急于求成;而且需改掉的坏毛病教师一定要具体要求,逐一改掉。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正面教育,给学生做好榜样,发挥榜样带头的作用。

二、加强责任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当教师发现学生行为或学习出现不良的苗头时,要及时处理,不要使其养成经常性的习惯。老师如果第一次发现学生没完成作业或撒谎,就应采取果断的措施,直接与学生面对面沟通,从学生的思想上进行教育,但不能一次就会取得成功,教师应随时跟踪、教育、指导、帮扶。那么,学生的不良行为就会得到遏制,就不容易形成习惯。因此,教师要多留心学生,多与学生接触,多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

三、对学生言行要求恰当

教师可能对学生要求过高,缺乏弹性,导致管教过严,特别是对一些平时习惯较差的学生。这样学生就从思想上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反而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教师也可能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低,导致管教过宽,对学生言行缺少特定、具体的要求。

四、教师一定要做好榜样引领

老师是学生的镜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对于学生的课前准备、坐姿等不良习惯,教师要常抓不懈,上课提前到教室,提醒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学生相互监督,互相改正。

五、加强零食零饮的管理

学校安排少队监督岗,专门监督学生的饮食,学生尤其喜欢中午吃饭后买零食。同时教师利用上课、周会课、公共场合时宣传零食零饮对学生身体的伤害,多列举一些教育事例,使学生从思想深处接受。同时学校与家长要密切配合,形成家校合力,共同杜绝此类坏习惯的形成。

总之,小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的影响,有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果这些习惯不加以矫正,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我们就一定能取得教育的成功,一定能让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孩子改正自己的缺点,养成良好的习惯。

                                         2017.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年级养成教育工作总结大全
小学家长会教师发言稿
家长会学校领导讲话稿*
七年级家长会材料
牢记育人使命,志做“四有”教师演讲稿
如何做好一年级班主任工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