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北故宫博物院绘画典藏精品 (三)
元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
卷纸本水墨画纵:33公分横:636.9公分
黄公望(1269-1354),江苏常熟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大痴,又号一峰道人,晚号井西道人。父母早逝,继永嘉黄氏,其父九十始得之曰:「黄公望子久矣。」因而名字焉。与吴镇(1280-1354)、倪瓒(1301-1374)、王蒙(1308-1385)合称为「元四大家」。 至正七年,年岁渐老的黄公望回归浙江省富阳县富春乡,同门师弟无用师同往,黄氏为无用师描绘富春山景色,到至正十年(1350),历三四年方完成,时黄氏八十二岁,是其传世最重要的作品。 幅中描绘的是黄氏晚年山居的景色,有春明村、庙山、大岭及富春江等一带的山川景致。画中有坡陀沙岸,房舍散聚,以及冈陵起伏,山势层层叠叠,林木交错。景物排列疏密有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皴画山石皆用披麻皴法,运笔时快时慢,线条有长有短且不平行排列,所以有巧妙的交错组合。(撰稿/许郭璜)
元吴镇
双松图
轴绢本水墨画纵:180公分横:111.4公分
吴镇(1280-1354),浙江嘉兴魏塘镇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又尝自署梅沙弥。吴镇工诗文,善草书。擅画水墨山水和墨竹。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四大家」。 吴镇早年常临摹北宋名家的山水画,五十岁以后,画风逐渐成熟。幅左款题:「泰定五年(1328)春二月清明节,为雷所尊师。吴镇。」知此画为吴镇四十九岁的作品,是他传世的画迹中,署有年款最早的一件画作。 画中双树擎天而立,树后有一条蜿蜒的溪流渐渐地向后推延,几户房舍座落在岸边,空间深邃。虽然这件画轴的画题是「双松图」,可是从画上两棵树的枝干看来,吴镇画的应该是桧树才对。画中桧树的枝桠纠结,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画树的风貌。树皮以长披麻皴来表现,笔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矾头,也是董巨山水画的重要特色。全作的笔力雄劲,墨气沉厚,有一种平淡天真的韵致。
元王蒙
具区林屋
轴纸本设色画纵:68.7公分横:42.5公分
王蒙(1308-1385),吴兴(浙江湖州)人。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是赵孟俯(1254-1322)的外孙。明初因胡惟庸案受到牵连,死于狱中。画风以王维(701-761)、董源(活动于十世纪上半叶)、巨然(十世纪)为宗,但能自立面目,与黄公望(1269-1354)、吴镇(1280-1354)和倪瓒(1301-1374)齐名,合称为「元四大家」。 这件画作描写江苏太湖林屋洞之景色。玲珑的洞壑、层叠的山石、繁密的树林、错落的村舍和粼粼水波填满了整幅画面,大胆地摆脱了自然景象的拘囿。全作的构图几乎密不透风,但因画家有虚实相济的观念,故在画幅的右上角营造出「透」的部分,使得全作毫无迫塞的感觉。王蒙用牛毛皴皴擦山石,长披麻皴画树干,又杂以繁密的苔点,笔法变化多端,细腻丰富。墨色层层点染,浓淡分明,同时又用了赭石、藤黄、朱砂和朱标点染,使得全作秋意满幅。
元倪瓒
容膝斋图
轴纸本水墨画纵:74.7公分横:35.5公分
倪瓒(西元一三0一至一三七四年)字元镇,号云林、迂翁。家富饶,筑清閟阁蓄古书画,善山水,为元四大家之一。 此幅成于洪武壬子(西元一三七二年),七十二岁所作。此帧先写赠其友檗轩,檗轩藏之三年,又寄赠医师仲仁,请云林补诗,容膝斋即仲仁居处,是先有画而 ??后有题者也。此幅笔墨极为淡雅,画树墨色层次较多,中锋多于侧笔,近坡皴多染少,皴笔亦特觉清劲。
元唐棣
霜浦归渔图
轴绢本浅设色画纵:144公分横:89.7公分
唐棣(约1287~1355年),字子华,晚号遁斋。吴兴人。幼聪颖,年方弱冠,诗画均为乡人推重。初画山水学赵孟俯,得其华润森郁之趣。继窥郭熙,晚纵笔入韦偃,而其中对郭熙用力最深。 画松树二株,挺峙几达于顶端,枯树三株左右偃仰横斜,秋树四株穿错杂于其中。渔夫三人,背着网罟负荷渔具,边走边谈笑。中段为岚雾横隔,虚淡杳远。石头用云头皴,坡则略带披麻,干笔为多,运笔虽微用侧势,然大皆出以中锋,轮廓线条均匀,故觉圆厚。巨石下缘近水处不施勾皴,形成上丰下锐,并状水气空蒙,此乃法郭熙「早春图」。背景用淡层层托染,墨色丰郁,使主景更显突出。
元刘贯道
画元世祖出猎图
轴绢本纵:182.9公分横:104.1公分
刘贯道(约活动于十三世纪后半期),生卒年不详,大概在元世祖至元年间(1264-1294)在世。河北人,字仲贤,善画。至元十六年称旨,补御衣局使。所画道释、人物,全宗法晋、唐。画山水宗李成、郭熙,佳处逼真。花竹鸟兽,亦能集合诸家之长,成为当时画坛的高手。 此画作于西元1280年,属于大幅作品,画北方沙漠地带,一片黄沙坡地,景色单调。在沙丘无垠的远方,正有一列骆驼驮队横越。近处 ??人骑数众,或张弓射雁;或手架猎鹰;或绳携猎豹,皆为马上行猎之状。其中骑着黑马、身穿白裘的,应为元世祖,与世祖并驾的妇女,似为帝后,其余八人,应是侍从,其中尚有中亚黑奴一名。 图中人物、马骑无论衣着、装备皆刻画精细,表情神态自然生动,而世祖的面容,更与本院所藏<元历代帝后像>册中的元世祖半身像相似,足证两图的写实。虽然刘贯道的画作传世甚少,但由此轴中人物的传神,可明刘氏善画的美名,非凭空得来。
明不详
明人画出警图
绢本设色画纵:92.1公分横:2601.3公分
這支龐大的皇家謁陵隊伍,由北京城得勝門出發,畫家沿途舖設,盛大的衛儀陣容,直至皇帝謁陵的目的地,離京城四十五公里外的天壽山,這裡是明朝歷代皇帝的陵寢區。
「出警圖」與「入蹕圖」雖是各自分開的二幅長卷,但是所繪的卻同是掃墓、巡視的過程,因而通常被合稱為「出警入蹕圖」。
畫家將皇室謁陵的整個時空歷程出發→抵達→返回,濃縮於二幅長卷之中。傳統觀賞「出警圖」是由右往左;「入蹕圖」則由左往右。「出警圖」繪皇帝騎馬,由陸路出京,「入蹕圖」畫皇帝坐船,走水路還宮。這兩幅圖不但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畫作中最長的兩幅(「出警圖」的橫長有26公尺,「入蹕圖」更是超過30公尺),人物眾多,場面宏偉,更是歷代繪畫作品中少見的超級鉅作。
這二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確定的是,得出動許多宮廷畫師的合力創作,才能完成這二幅佈局精采生動的鉅作。
明不详
明人画入跸图
绢本设色画纵:92.1公分横:3003.6公分
这支庞大的皇家谒陵队伍,由北京城得胜门出发,画家沿途铺设,盛大的卫仪阵容,直至皇帝谒陵的目的地,离京城四十五公里外的天寿山,这里是明朝历代皇帝的陵寝区。 「出警图」与「入跸图」虽是各自分开的二幅长卷,但是所绘的却同是扫墓、巡视的过程,因而通常被合称为「出警入跸图」。 画家将皇室谒陵的整个时空历程出发→抵达→返回,浓缩于二幅长卷之中。传统观赏「出警图」是由右往左;「入跸图」则由左往右。「出警图」绘皇帝骑马,由陆路出京,「入跸图」画皇帝坐船,走水路还宫。 这两幅图不但是国立故宫博物院所收藏手卷画作中最长的两幅(「出警图」的横长有26公尺,「入跸图」更是超过30公尺),人物众多,场面宏伟,更是历代绘画作品中少见的超级巨作。 这二幅作品,均未署名作者姓名。但可以确定的是,得出动许多宫廷画师的合力创作,才能完成这二幅布局精采生动的巨作。
明沈周
庐山高
轴纸本设色画纵:193.8公分横:98.1公分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石田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山水少承家法,四十岁前师王蒙,中年后以黄公望为宗,晚乃醉心吴镇,期间又兼参南宋夏圭笔意,然皆能出入变化。用笔劲捷有力,布墨含蓄蕴藉,融揉参杂,而具自家风貌。其画以水墨山水为主,另其写意花卉鸟兽亦甚佳,其影响后人既深又远,无愧称明四大画家之首。 此幅画于成化丁亥(1467),为先生41岁作,画祝乃师陈宽(号醒庵)70岁寿庆,故精力专注,特为杰出。画中山石林木笔法全仿王蒙,益以本身功力,更觉浑朴雄健。,几无空处,山石皆用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层层皴染,再施以浓墨逐层醒破。笔法稳健细谨,不恣意逞任,用墨浓淡相间,于满幅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觉实中有虚。而画悬泉百丈直泻冲下,涧水轻柔,云光山色极为精采。(撰稿/许郭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砚池滳音(十六)
中国传世山水名画全集
传世山水名画~五代篇
访古|黄宾虹的勾古画稿
中国古代名画欣赏
云庐|《砚池滴音》:宋元绘画庋藏(之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