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开始在19世纪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设计师兼艺术品商人)1895年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新艺术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深化和发展,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风格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萨穆尔·宾与一些同行朋友合作,决心改变产品设计现状。他们推崇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设计,推崇精工制作的手工艺,要求设计、制作出的产品美观实用,他们对建筑、家具、室内装潢、日用品、服装、书籍装帧、插图、海报等进行全面设计,力求创造一种新的时代风格。他们在形式设计上的口号是“回归自然”,以植物、花卉和昆虫等自然事物作为装饰图案的素材,但又不完全写实,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呈现出曲线错综复杂、富于动感韵律、细腻而优雅的审美情趣。1900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萨穆尔·宾的精美作品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在欧美各国引起广泛响应,并使“新艺术之家”的名称不胫而走,故以“新艺术”命名其运动。所以,法国自然成为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
       新艺术运动并没有统一的风格,在各个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和名称。在奥地利被称为“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在德国称为“青年风格”(Jugendstil),意大利称为“自由风格”  (Stile Liberty),法国称为“现代风格”(Modern Style),西班牙为“现代主义者”。

《吻》(点击视频赏析)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1907~1908 年     180 × 180cm 

银,金叶,布面油画    奥地利,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

       克里姆特的绘画风格,史称为"装饰象征主义",带有浓郁的伤感情调。所谓伤感,即他的主题总不大明朗,反映着画家在探索人生种种难以遏止的欲望中的苦闷。这是北欧艺术的一个共同特点。日耳曼民族素有严肃、深沉和富有哲理性的精神,我们从16世纪德国的丢勒等的作品中可以见到这种精神。有时,这种象征主义艺术还掺杂着神秘主义。"维也纳分离派"就是19世纪末奥地利最重要的象征主义派别之一,克里姆特属于这个"分离派",但他的象征主义与众不同,他十分强调东方的装饰趣味。这幅《接吻》即是典型的画例。 
        克里姆特有几幅表现爱情主题的油画,如《满足》、《爱情》以及这一幅《接吻》等。这些画上所体现的受情总是伤感的,哀愁的,而不是欢快的,甚至让人从中体察到某些颓废色彩。如他在1899年画的那幅《真理的女裸体》就给人以色欲的印象。在壁画《满足》与《接吻》中,他的风格与以前有所不同,渗入了大量装饰要素,当壁画完成并安装在墙上时,还用白色大理石作衬料,用贵重的镶嵌,包括金、银、铜、珊瑚、螺钿等名贵材料,在一些纸本画稿上,画家大量用蛋彩、金银箔等材料。
        《接吻》几乎用的全是金色调,除了脸部、手部和某些细节与花纹外,其余空间全用金色作装饰,成为一幅工艺性极强的装饰画。这种表现形式已超出了油画的范围,差不多让位于工艺了。 
        《接吻》上的图案纹样也很独特,有一种介乎日本趣味与拜占庭趣味之间的混合味。画家长期来一直在色块、图案、装饰线等方面不断地探索,转变手法,也从不满足于所获得的,但其探索的方向主要是东方的。画上一对情侣的侧部形象差不多就是日本浮世绘式的,使用了重彩与线描。 有人根据克里姆特一贯对性爱主题的关切,断定他的《接吻》上表现的是"色情内容",并说,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研究,被画家用可视的形象符号描绘出来了。"人类创造的最早图案--十字形纹样就源于色情。……假如我们现代人出于内心冲动,而用色情的形象把墙壁涂画得乱七八糟,那他就是罪犯或是一个道德堕落分子。"(见1908年维也纳一位反对装饰主义,主张表现主义的画家阿道尔夫·鲁斯对克里姆特的艺术的公开批评)又说,他的《接吻》之所以被检查官通过,并为观众所接受,乃是被画上布满的金、银的装饰色彩所迷惑了。 
        克里姆特的艺术的复杂性就在于此。不可否认,画家在表现女性的主题上有性的课题,但如果把装饰纹样也牵强地比作"色情"符号,把十字符、方形、螺旋形等带有始前人类的性神秘意义的符号,用于现实生活,这在19世纪末是否符合实际,是值得怀疑的。尽管弗洛伊德也把十字形的"直"看作男性符号,"横"象征女性符号,可是这种符号在现代人的心理反映中,即便学问再深的人,也不会联想到"性"。它已不存在实际的心理效果,因而也没有这种感染力。克里姆特使用这些抽象符号,完全采自东方艺术。这和他一贯喜爱东方美术的质朴性有关,决不意味着代表什么"性"与"色情"。 
        另外,人们习惯把克里姆特在画上大量使用金、银箔作装饰的作品,集中称之为"金色时期"。这个时期,他的一些作品上的图案装饰越来越多,以致妨碍了油画本身的性能,如他于1914年画的那幅肖像《伊丽莎白像》,在富有变形趣味的、以线条为主的妇女全身肖像的背景上,画上了许多从中国18世纪景德镇彩绘瓷瓶上摹下的古代历史人物(这一类瓷器尤以乾隆时期最多产,并出口到欧洲各国),显然是一种无理性的拼凑。

《呐喊》

关于这幅画的创作,蒙克自己曾有一段记述:“我和两个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阳快要落山了,突然间,天空变得血一样的红,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深蓝色的海湾和城市上方是血与火的空间,友人相继前进,我独自站在那里,这时我突然感到不可名状的恐怖和战栗,我觉得大自然中仿佛传来一声震撼宇宙的呐喊。” 画家运用了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燃烧的血红色彩云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 。

 《逆光下的裸女》博纳尔

博纳尔所表现的裸*女受德加的影响很深,他和德加一样不画在画室中装模作样的裸*女,多选择处于自然生活状态的裸*女,以表现生活的快乐感。

在这幅充满阳光和空气的室内,裸* 女逆光而立,丰满健康的身体反射出耀眼的色彩。画家运用类似点彩的碎小笔触,不画阴影但使整个画面充满光感和鲜亮的色彩感,光与色互相融合后,交织成一曲富有韵律的合奏。在博纳尔的裸* 女画中,理想的女性美和生活的现实感达到完美的结合。

 席勒《死神与少女》,1915,布面油画,150×180cm

画上这形容枯槁的男人是席勒本人,而那身着彩衣的女人,则是他21岁时开始交往的同居女友Wally。(她似乎也是Kilmt介绍给席勒的,十几岁就做了画师的模特,结识席勒之后,更留下了许多在当时算是Provocative的画作——席勒本人的画风相当不羁(这纯属我个人认为),题材也常牵涉到裸体,甚至为此入狱过个把月,法官当庭焚毁他的画作,而他大概也没受什么太大刺激,在监狱里照样用水彩画狱门——但即便是画狱门,也相当好看。)

这幅画是他们分手前画的,也就是1915年,其时他们同居已经4年,而分手原因是,席勒有了新欢,甚至想迎娶新欢。于是他需要和旧爱告别。而他们交往伊始,Wally曾写过一份简短的文字:“I declare today, that I'm not in love with anyone in this world.” 有人猜测是席勒为了不被拴死在一棵树上逼她写的,也有人认为Wally本来就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子,同居行为和爱情于她而言彻底是两码事。 
      而席勒的分手倒是挺光明正大,一点都不苟且——他堂堂正正地约了Wally到自己常去的台球店,告诉了她自己想和另一个女人结婚。然后,他又掏出了一张纸给Wally,上面写着:“我承诺,每年一定会有几周和你在一起。”纪录片提到Wally此时哭笑不得,没有多说什么,就走掉了。表情既不愤慨也不激动,只是纯悲伤。 
     但是我觉得,Wally应该更多地是松了一口气,可能连不舍都没有。同居四年,对方才华横溢,而自己却停滞在原地。要主动离开是不舍的,所以这样是最好的结局。现代透视技术显示,在席勒的最初作品里,Wally的臀部居然是裸露的。评论家认为其实最初席勒想表现的是自己要抛弃Wally,而Wally却紧紧地抱住自己的场面。结果有个朋友警告席勒,这样画也未免太有争议性了,席勒想想也对,这样对Wally也不够尊重,于是堆了无数颜料上去,将裸露的臀部遮掩在衣物的纹理中。 
离开了席勒的Wally想要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于是去了战地医院做护士,但很快就染上热症,死了。若干年后,席勒和妻子也没能逃过西班牙大流感。席勒死的时候才28岁,遗言是:我的画应该挂在美术馆里,给许许多多的人看。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要紧的是,这幅画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其中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个心里隐约知道将要面临不幸,却不愿面对;一个要将不幸加之于人,却好似遭受良心谴责。于是一个极尽温柔地坚持不放,一个想挣扎却不敢乱动。这种对抗,就好像一无所有的人反而不怕面对,而有所保留的人就犹犹豫豫起来。 
      面部表情的刻画更是绝妙无比。画上的Wally,环抱着席勒,眼睛被头发遮住,看不出是悲是喜,其余五官奇妙地勾勒出一种细腻的表情,有些依恋,有些不舍,更有种“不必也不想知道明天什么样”的安宁,活在当下,享受能够拥抱席勒的每分每秒,甚至想时间停留,可以永远拥抱。而席勒的脸上却充满了令人不安的表情,更不用说似乎想挣脱那环抱的肢体动作。他瞪大神经质的眼,不由自主地捧着女友的秀发,却因为察觉感情的流逝而失语。 
      再怎样都是要告别的。 
      再怎样都是要死去的。 
      席勒思考死亡的频率,简直和他迷恋自己一样多。 
      而这幅画的题材,虽然是刻画现实,却也非常传统。在德语区有过许多副类似结构的名画,都是以骷髅和少女做主体。有时是骷髅搂着熟睡的小女孩;有时是骷髅抓住少女的头发,少女脸上显出痛苦的神色;有时甚至是骷髅和少女交合。 
少女所代表的生命和青春,最终也离不开死亡。 (
文字来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和色情的边界在哪里?
理解了维也纳分离派你才会懂现代设计
世界上最贵的十幅画
关于分离画派--赤裸见真实
从克里姆特、席勒到柯克西卡:男人、女人、鲜花、爱情与死神
象征主义绘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