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们为什么喜欢以鸡为题材的国画作品?

卢士杰,男,1966年11月出生,山东济南人,齐鲁闻韶书画院院长。2014年开始,连续在国内外多地举办展览,受到广泛好评和赞誉。作品深受书画爱好及收藏者的青睐。作品被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爱好者收藏。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对鸡有着特别的情感。在中国画的表现上,鸡也成为了被广泛运用的题材。主要的原因大概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信。鸡在古时候,也被称为“知时鸟”。可理解为,鸡善于把握时间,每天早上,公鸡会打鸣,唤醒人们该早起干活了。古时候,人们没有手机、闹钟,无法判断时辰。早晨起床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鸡打鸣。所以,数千年以来,鸡发挥着重要的报时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每天按时坚持打鸣,是一种诚信的表现,是一种优秀的品质。

二是文。鸡头上有着红红的鸡冠,如同文人的帽子,身上披着各色不同的羽毛。有的纯白,有的五彩,有的金黄,让人看着就有精气神,是美的化身。如同风度翩翩的文人君子,受人尊敬。中国的地图外形酷似一只雄鸡,故有“一唱雄鸡天下白”的经典诗句。

三是武。鸡有着利嘴和尖爪,还能够展翅高飞,不仅能够战斗,还能够“飞檐走壁”,是实实在在的“武林高手”。有的农家养的鸡不仅能够捉害虫,有的还可以看家护院。

四是勇。鸡虽为家禽,但却有着一颗勇敢的心。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传统的斗鸡,双方为了打败对手,取得胜利,可以全力以赴,毫不畏惧,从不贪生怕死。一些农家养的鸡甚至能够与猫狗进行较量,甚至能够占了上风。


五是仁。鸡在吃食时,发现哪里有吃的,通常是呼朋唤友,引得同类一起觅食。有食同享,体现了互爱互助的精神,是仁义之举。

另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鸡肉、喝上鸡汤。或者是产妇生孩子、老人或病人体弱,才能吃上鸡补补身子。现在生活富裕了,想吃随时可以到市场去买,是居家待客必备的食材,羽毛可制成各种生活用品,比如掸子、毽子等,可以说,鸡浑身都是宝。

正因为如此,人们把鸡视为吉祥、大吉大利的化身。在中国画的表现上,鸡也成为了被广泛运用的题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家挂一幅以鸡为题材的中国传统画,迎面而来的是吉祥和喜庆,是居家必选的题材之一。

卢士杰老师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从小帮着家人干农活之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帮着家里养鸡。这使得他从小就对鸡有着亲近感,也对鸡的生活习性和各种姿态,有着细致的了解。成为一名画家后,他的画作里,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画鸡。

他画的鸡形态各异、生动鲜活、色彩喜庆,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作品被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他也乐见自己的画走进千家万户,通过这种艺术的方式,送给大家吉祥安康。

卢士杰作品欣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鸡吉向上、活灵活现 | 画家笔下的鸡
家中有鸡富贵运
画家李军格——用笔墨描绘山河 用画卷诉说历史
鸡年里的珠宝“鸡”,咯咯哒,咯咯哒!
是时候展现强大的传统文化,玩艺术我们是认真的!*
“福建传统的福文化”专题 | 建筑中的蝙蝠造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