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年写了西城60条胡同,看看有您家吗?(下)

西单路口东南角

胡同,是北京的筋脉骨血,其名称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自一条胡同的名称开始,我们往往能在其中找到旧日生活的痕迹,或是风物古迹,或是沧桑旧事,抑或是旧日的生活形态

了解北京,特别是北京的胡同地名,我们可以知晓历史,传承文化,地名便成了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

今年写过的部分胡同(底图: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

今天是特殊的一年。年初因为疫情,写胡同的计划一直未能成行,从3月16日,刘季英先生投稿的察院胡同开始,今年的“名说北京”系列正式启动了。

从年初起,截至今天,已经写了21条胡同,如果加上专题策划的内容,已经有60条了,其中涵盖了从复兴门内的按院胡同到府右街、六部口,从宣内的油坊、西绒线、嘎哩胡同到缸瓦市的大小酱坊胡同,从丰盛胡同到受水河胡同,从白纸坊到西直门内的桦皮厂,从马连道到广安门再到珠市口……

今年写了西城60条胡同,看看有您家吗?(上)

今天,我们接着昨天的内容来讲后面这20多条胡同,您不妨继续跟着我们的脚步一起逛一逛~

05

这些胡同里曾有手工作坊

油坊胡同、大、小酱坊胡同、西单手帕胡同、西绒线胡同、大木仓胡同、堂子胡同、前、后牛肉湾、炭儿胡同

北京的胡同名,大多都很接地气,像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这些日常所需,都包含在胡同的名字里。

比如西单以南的油坊胡同,过去就曾有过榨油的作坊,而胡同里更为有名的则是曾经的北京漆雕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可以算得上整个北京工资待遇最好的企业之一了。

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漆雕厂最红火的年代,出口的订单非常多,工厂有2000多名工人,每月能拿到1000多块的工资。很多人都托关系走人情想把自己的子女安排进厂,毕竟,进了厂就相当于捧上了“金饭碗”。

油坊胡同 不仅藏着油盐酱醋 也曾见证北京雕漆行的兴衰

比如西单以北缸瓦市的大、小酱坊胡同,曾是酱菜作坊的集中地,据老街坊介绍天源酱园的作坊就曾在小酱坊胡同南口不远的院子里。

有意思的是,虽说名字中有大小,这两条胡同的规模却是小酱坊胡同更大一些。

小酱坊胡同竟比大酱坊胡同大?

因为地近皇城根,这两条胡同附近便聚集了两座王府、一座贝勒府和一座镇国公府邸,可谓是“风水宝地”。到了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据传傅作义也曾在胡同里居住。财政部原部长吴波也曾住在大酱坊胡同20号。

皇城边上大、小酱坊胡同,藏着王宫贵胄的深宅大院

过去北京有很多条手帕胡同,西单路口西南角上就有一条,形成于明代。因地近西单,1965年整顿地名时定名西单手帕胡同。

因为是复兴门内大街南边第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就此猜测元代时这里是大都城的南护城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胡同东口挨着西单牌楼,是商家必争之地,有着长安街“八大春”之一的同春园、又一顺、元长厚、中国书店等名店老号,街坊四邻最爱的冷面老店——延吉餐厅,最早也是开在胡同的西口。

除了商业位置优越,胡同的文化气息也颇为浓厚:龚自珍的故居坐落于此,成舍我在这里创办了《世界晚报》,迈出了独立办报的第一步,张恨水当时就在这里给他做助理编辑,梁启超的幺子、著名的火箭设计师梁思礼曾和母亲一起在这里生活,以及,北京最牛的小学之一——北京实验二小在这里深耕了94年……

西单手帕胡同 龚自珍和梁启超的缘份交点

消失在西单的手帕胡同

而西绒线胡同里的“绒线”,除了有用棉、丝、毛制成的线的意思之外,在北京人口中还曾将杂货铺叫做绒线铺

尽管名字这么接地气,但因位于中南海对面、挨着千步廊,这里可以说得上是真正的“天子脚下”,虽说胡同里有不少杂货铺、油盐店、裁缝铺、修鞋铺等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小商店,但也不乏四川饭店、崇德中学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

其中的四川饭店我们在之前介绍贤孝里的时候详细讲过了,如今这里已是霱公府旧址,从外面看来是座四合院,红墙黑瓦,古香古色,好不气派。

崇德中学,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不仅是北京建校最早的普通中学,还曾培养出诸如杨振宁、邓稼先、梁思成等这样的大师,令人肃然起敬。

西绒线胡同,真正的“天子脚下”舒适的“京味儿”生活

说到大木仓胡同,其实并没有木仓,也没有木厂,而是曾名打磨厂,因有很多打磨石器、铁器的工匠而得名。

胡同里最为有名的是便是有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郑亲王的王府,府邸之中曾有座花园,“引池叠石,饶有幽致”,是公认的京城王府中的“最优”花园

郑王府的临街门,是1933年中国大学所建,门前铁柱门灯为中国大学毕业学生同仁捐资所建。

民国之后,这一带的学风逐渐浓郁。王府中路和东路主要建筑在民国时期改为由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马邻翼等人创办的中国大学,抗日将领李兆麟、白乙化以及小说《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等,都曾是中国大学的学生。如今这里则是教育部所在。

王府的花园则是改为了弘达学院,也就是后来的二龙路中学王小波就是从曾在这里上学。

二龙路中学对面则是北师大实验,这在西城乃至整个北京也是排得上号的中学。

西单和二龙坑中间的大木仓 王爷府变教育部

堂子胡同里的堂子,最初指妓院,据传来自苏沪方言;满清入关之后有了新含义,即一种萨满教的皇家祭典,不过原址设在玉河桥东,并不在这里;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之后,又有了“私坊”的含义,即传授演剧技艺、传承昆曲的地方(可以认作“小科班”),也有着接待来客、侑酒佐欢以求盈利的一面(即“打茶围”)。

西单北的堂子胡同形成于明代,应该是第一种含义,与在西单北到西四之间的粉子胡同、前后英子胡同、大小院胡同等应该曾是勾阑堂院的集中之地

西四一带,勾栏瓦舍、曲班乐户无所不有。 底图: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

到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厚德商场、福德商场等六座商场的接连建立,临时商场南侧的堂子胡同的人气也逐渐兴旺了起来。

建国之后,商场公私合营后,挨着堂子胡同的是西单食品商场,1968年曾发生过一场大爆炸,震惊了整个北京城。商场后挨着红光电影院,也是街坊四邻看电影的首选之地。

红光电影院

而在堂子胡同南边是曾经的民族大世界,如今已经腾退,曾经这里是绵德贝子府、吴额驸府、右翼宗学、“新月沙龙”、国立蒙藏学院,吴应熊、曹雪芹、徐志摩、李大钊等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

西单堂子胡同 是怎么从花街柳巷变成城中闹市的?

前、后牛肉湾胡同,明代称牛肉胡同,清代因胡同弯曲改称牛肉湾,1911年析为前、后牛肉湾胡同。和牛街一样,牛肉湾原本是回民聚居地,还曾有座清真寺,不过如今也都已拆掉了。

胡同挨着西单路口,胡同附近有庆丰包子铺长安大戏院天源酱园四川饭店等老字号,胡同里大多是青砖灰瓦的小门小户,除了礼拜寺,还有正心堂膏药铺、中医骨科诊所、牙科诊所、久恒泰酱油厂、绘图仪器厂、起重搬运社和德顺煤厂等。

消失在西单的牛肉湾

与以上几条胡同位于西单附近不同,炭儿胡同则是在北京另一处老商业中心——前门外大栅栏。

炭儿胡同地处琉璃厂以东,是曾经的琉璃窑厂烧炭存炭的地方,而胡同以东正是取灯胡同、廊房二条,正是珠玉锦绣的珠宝玉石市场,炭儿胡同里也有不少古玩玉器铺以及专门制作玉器的作坊。

数九第一天 聊聊前门外的炭儿胡同

炭儿胡同,藏着琉璃厂烧炭存炭的秘密

胡同里的炭儿胡同小学,曾经是民国时期“贿选总统”曹锟的宅子。在曹锟被冯玉祥软禁在中南海延庆楼之时,他的手下耿朝珍住进了这里,开始经营古玩生意。并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为在京津上海等地颇为有名的鉴定好手,美籍华人老古董商李汝宽称他为“古玩行中眼力最好的一位”。

06

这些胡同曾有寺庙道观

宏庙胡同(红庙街)、白庙胡同、观音寺街

北京城有“五步一寺十步一庙”之说,以寺庙而得名的胡同也不少,西单附近就有一条红庙街(今宏庙胡同)和一条白庙胡同,这两座庙其实都是关帝庙。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关庙遍天下,而京师尤胜。”据1928年北平特别市寺庙登记资料记录来看,整个北京城里登记了的寺庙共有1631座,其中关帝庙就有267座。

关帝庙的叫法有很多,比如老爷庙、伏魔庙、白马关帝庙、双关关帝庙、关帝高庙、红庙、白庙、倒座关帝庙、铁老鹳庙等,其中的红庙和白庙,则是以庙宇围墙的颜色而言的。

西单的宏庙胡同和白庙胡同里 “庙”到底指的是什么庙?

其中宏庙胡同里曾有“北京市宏庙小学”,原是清代义塾,后改为镶蓝旗官学,如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老舍先生及其夫人胡絜青、中国近代油画先驱卫天霖曾在校任教。

白庙胡同已经拆了,原址之上如今是中国银行总行大厦。上世纪四十年代,荀慧生曾从椿树上三条迁居此处。

今年十月,大栅栏西街启动申请式退租,其实胡同东口的牌坊上标着的胡同名是“观音寺街”,老街坊还爱这么叫。

胡同东端三岔路口有座护国观音寺,文献记载,正阳门外西侧斜街为“龙脉交通车马辐辏之地”,在路口建寺庙,是为“率诸威神镇之斯可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胡同(184)宏庙胡同
东富西贵:说说西单附近那些以清代王公贵邸为名的胡同
义达里、高华里、贤孝里,建在王府上的北京“里弄”
这是哪儿?西单“丁字路口”,准确的说是“西长安街”的起点 长安街
北京的西单西四、东单东四具体在什么地方?有些老北京都说不清
新街口街道变迁及文化积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