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来行家都是这么吃牛排?(组图)


牛排的烹饪中,方法往往是最重要的,而技巧则在次。

选料:
适合做牛排的牛肉一定是肥瘦相间的,这样在煎烤过程中,脂肪受热融化,成为肉汁,这样的牛排才能多汁(juicy),也才会好吃。

在超市选料的时候,要注意看牛肉的大理石纹。好牛肉不应该出现血管,而是红白完美相间,像大理石一样。


Aging:
有了一块好原料,不要浪费,让我们来age吧!

Aging是指把新鲜的牛肉在冰箱中放置一段时间,让肉中的酶在低温环境下慢慢分解肌肉组织,让牛肉变软的过程。

另一方面,因为酶的作用,牛肉会产生很复杂的香味,而味道复杂则是在烹饪中所追求的高境界之一。所以如果美国人均50美元以上的牛排店,他们的牛排都应该是age过的。一般在超市里买到的牛肉不适合age,因为不够新鲜。但是如果有机会直接从farmer's market买到牛肉,那么这是适合aging的好材料。

如果大家愿意讲究,其实在家庭厨房中就可以自己来age。

首先把新鲜牛肉(不要洗)用厨房用纸擦干,放在烤架上,然后在烤架下方2-5cm处放一大盘coarse salt,在放入冰箱冷藏。不需要特别好的盐,因为放盐的目的是为了吸收牛肉和冰箱中的水分,这样牛肉会边干,而不会腐败(这也是为什么超市买的肉不适合aging-在超市环境下放了太久)。每隔7天翻个面。 Age的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一大块牛排,age 20天会达到最理想状态。Age完的牛肉表层发黑,发硬,会失去很多的水分。要把这层黑硬的表层去掉,余下的部分才能用来烹饪。所以如果只是买了很薄一片牛肉,那就没必要age了,因为切掉表层后,剩下的可能厚度只能用来烫火锅了。好一点的超市有卖age过的牛肉,由于age时间长,成本高,再加上好肉本身很贵,age过程又失去了不少水分,直接买age过的牛肉不失为一种选择。Age过的牛肉零售价一般在20-50美元一磅。



锤子:

虽然女生们觉得拍脸可以让皮肤变紧,但是如果用锤子的话,肉是会变松的。在没有条件age,也没有条件买到age牛肉的情况下,用松肉锤成了让肉汁变松的cheap alternative。但是松肉锤没办法增加食物的味道,而真正肥瘦相间的牛肉,哪怕没有age过,也是可以入口柔滑的。

升温:

如果牛肉是从冰箱里拿出来,那一定要在室温下放置最起码半小时,让牛肉回到室温。

假如牛肉是冷的,会造成:

一来,在入锅时会让锅内温度迅速下降,二是,牛肉fiber组织还没有打开,没法在高温下表层迅速收缩锁住肉汁,三是,容易造成受热不均匀,外面糊了,里面还是全生的。所以这一步非常重要。

Seasoning:

season牛排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用盐和黑胡椒。

有些餐馆喜欢上重料什么balsamic vinegar,糖啊什么的,虽然也有他们的好吃的地方,但是要吃真正牛肉的原味,要体验牛血的鲜味,那最返璞归真的,还是盐和胡椒的搭配。黑胡椒一定要用现磨的,这样才够新鲜。

盐的把握则是最tricky的。不管用什么盐,请一定要用大颗粒的。因为大颗粒的盐不会迅速溶解,也不会在肉表面分布得特别均匀,这样最后吃的时候才有惊喜感,有层次感。一口下去,哦~这儿是牛肉味儿~哦~这儿有点鲜味~哦~这儿有点咸味。保持不断有咸味刺激味蕾,但要让其断断续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牛肉的味道。如果用细盐,精盐,则味道无趣,如同吃咖喱一般,没有层次感。

选锅:
锅,一定要用grill pan,有槽的那种,而最好的材质,应该是生铁锅,而不是不粘锅。接下来是为什么。

之所以要有槽,主要原因是:

一、在加热过程中,牛肉中的血会渗出,如果是平底锅,牛肉就会被泡在这些肉汁中,导致不能高温受热,或者受热不均,因为水的沸点只有100度,这样一下就降低了泡在酱汁中的牛排的受热温度。所以有槽的话,肉汁就会被引开,脱离和牛排表层的接触。

二、另外有槽的话,也可以烧出好看的grill mark增加些美感。

用生铁锅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了保证高温。

牛排的肉汁是其最宝贵的酱汁,所以一切烹饪方法都围绕着如何锁住酱汁,高温煎其表面让其迅速固化,有利于把肉汁锁住。生铁锅比一般的涂层锅要更厚,蓄热能力强,食材下去后对于锅内温度的改变小。另外生铁锅是天然的不粘锅。

选油:

最理想的油,是动物油脂,譬如说牛油,而不是植物油。

所有的植物油,包括橄榄油,在高温煎烤中都会产生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而动物油总体来说耐热度明显高于植物油,所以更适合高温烹饪。有朋友告诉我extra virgin和extra light的区别,我相信有这样的讲究,但我没有觉得有很大的区别。在一些做鱼的菜中,鱼的味道比较delicate,为了保持这种味道,会用白胡椒代替黑胡椒,因为白胡椒的味道更轻。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用extra light代替extra virgin是有意义的,甚至可以用没有味道的油,例如canola之类的。而牛肉的味道本身比较浓郁,可能这样的讲究对味道的提升不是非常明显。

煎:

起锅一定要让锅非常烫非常烫,smoking hot。怎么样叫smoking hot?就是施一点植物油在锅中,等到油开始冒烟了,那就smoking hot了。很直白。如果没有grill pan硬要用不粘锅的,那么先打湿手,在锅热后把手上的水撒向锅中,水结成小水珠在锅中开心得乱窜,那就是smoking hot了。(补充:用油烟来预估smoking hot一定是用植物油,而不是动物油。因为动物油的烟点[smoking point]通常要比植物油高。)具体怎么煎,这个事没有定论,完全取决于想要的熟度:比如,2分钟翻面,完全没问题,迷信米其林大厨Heston,喜欢20秒翻次身的,那也可以。不过我个人还是会2分钟翻一次,这样会有好看的grill mark。如果是明火烧烤的话,我应该会用Heston的方法。

熟度:

关于牛肉的熟度,分为raw,rare, medium-rare, medium, medium well和 well done六种。其中文翻译往往取奇数值。也就是说三成、五成、七成分别对应medium rare, medium和medium well三档。我很少听说1成,或者9成。可能因为真的这么吃的人到底是少。medium rare和medium是最常见的选择。

牛排通常不会煮至全熟,而是可以以个人喜好调较生熟程度。

生熟程度以奇数区分,主要分为:

全生(Raw):

完全未经烹煮的生牛肉,这种做法只会用在某些菜式例如鞑靼牛肉、基特富(Kitfo,埃塞俄比亚菜肴)或生牛肉沙拉。

一分熟(Rare):

仅表面煎熟,呈灰褐色,剖面为血红色,核心温度约48.9 °C(120 °F)。

三分熟(Medium-Rare):

外围呈灰褐色,剖面为血红色,核心温度约52.2 °C(126 °F)。

五分熟(Medium):

外围呈灰褐色,剖面为粉红色,核心仍有血红色,温度约57.2 °C(135 °F)。

七分熟(Medium-Well):

大部分呈灰褐色,核心为粉红色,温度约62.8 °C(145 °F)。

全熟(Well-Done):

表面稍微烤焦,剖面完全为灰褐色,核心温度约73.9 °C(165 °F)。

肉品如果非常新鲜,老饕喜欢叫三分熟或五分熟,而一般人叫七分熟比较习惯,而路边摊的肉品较为低廉,老板会主动煎到全熟。

至于怎么知道熟度,这个有很多方法,有的像中医一样靠经验,有的像西医一样看指标。曾经看过一个老中医,哦,对不起,是老厨师,用的是五指定律(我给他起的名字)。

一、他说左手拇指和是指捏在一起,然后右手按压左手拇指根部那块肉,那个感觉就是rare;

二、拇指与中指、无名指。小指在一起,分别是medium rare,medium,和well done。

当然,这个相当不精确,这个跟手指长度,用的力度什么都有关系。

最精确的方法,是用探针温度计,插入牛排,看其里面的温度。我一般都是靠经验,一块6-8ounce的ny strip,煎7分钟以后得到的应该是medium rare。而其他的则在此基础上作出调整。

收汁:

等牛排煎好以后一定要静止5-7分钟。其原因是为了让牛排把肉汁锁住,而不是为了把肉汁释放出来。这一点Heston的视频里,他也用实验说明了其效果 - 收过汁的牛肉,哪怕用脚踩,都几乎踩不出肉汁,肉汁全在牛排中;没有收过汁的牛肉一踩(对应切牛肉的时候)则汁都漏了出来,也就浪费了。

酱汁:

总体不提倡。中国人吃牛排流行黑椒汁,我不敢说这个在国外没有,但是我从没见过。好的酱汁应该要充分挖掘食物本身的味道,而不是盖过其味。而这个味,包括气味和香味。做过牛排都知道,就算只有盐和黑胡椒,煎完以后的牛排都是香的不行的。如果用浓汁,则破坏了香氛。当然更破坏了口味。也因此,牛排的酱汁完全来自于牛血、肉中的水分、脂肪。这三样在一起就是最好的酱汁。这也是为什么上文说到一切烹饪方法都以锁住肉汁为主。

有一些店做marinated steak,也就是腌过的牛排,那样的牛排当然不属于我讨论的范畴,因为那样的更适合明火烧烤,而不是传统的煎牛排。

补充:

黄油:有些朋友提到用黄油来煎,也许是考虑到黄油会有一点奶味,可以调味。

从我的角度来说黄油更适合在收汁之前稍微抹上一点。不适合牛排还在锅中的时候去抹,更不适合用黄油来煎。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普通黄油中含水,黄油在高温下其中的水会开始沸腾,锅里会有呲呲声,一旦呲呲声消失,水就蒸发完了,接下来黄油就开始焦糖化(caramelize),在这个过程中黄油味道会发生变化,一开始产生焦糖味、坚果味,但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苦味,而煎牛排时间在高温下好几分钟,黄油一定会变苦;

第二是就算黄油是后抹,黄油在受热后也会分层,奶质白沫让我看了有点难受。但是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如果一定要用黄油,可以用清化黄油(clarified butter)或者印度的ghee。clarified butter从普通黄油中滤走了奶的部分和水的部分,以此提高烟点和耐热性。也因此clarified butter没有那么浓的奶味。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做,在wiki搜索一下就会有做法,但是自己做实在是不划算。

牛排补知识

牛排,或称牛扒,块状的牛肉,西餐中最常见的食物之一。牛排的英文“steak”一词则源自古诺尔斯语词“steik”,后者意即烤牛肉。

牛排种类

夏多布里昂牛排:

牛腰肉(tenderloin),一头牛只有五、六磅。

牛肩胛肉小排:

从颈部到肋骨(ribs)。

牛小排:

取自牛的前胸肋骨部位,油脂甚多。

菲力牛排:

腰内肉部分牛腰肉(tenderloin),最嫩处切出,是牛脊上的肉,形状头大尾小,脂肪含量少,适合三分熟,吸吮甜美的肉汁,肉质鲜嫩,菲力牛排包裹在牛腹腔中,所以肌肉都没运动到,故肌肉纤维不粗。是牛排中单价最高的。

侧腹牛排:

自腹侧取得。

牛肩膀牛排:

牛肩膀部份切出。

烤腹肉牛排或(法式)onglet:

从中心附近的膈肌. 中间有点硬(sinewy)。通常被称为“屠夫的牛腰”(butcher's tenderloin)。

纽约客牛排:
取牛前腰脊肉(Strip Loin)的部份,大理石油花(Marbling)均匀,肉质与西冷牛排接近,有嚼劲,是美国人的最爱,故名。






肋眼或肉眼牛排:

靠近胸部的肋肌部,肉质鲜嫩,大理石纹多且分布均匀,中心部位有一块明显的油花,由于鲜嫩多汁,深受大众喜爱,售价较高,适合干烤方式烹调。

后腿肉牛排、腹腿牛排:

后腿近臀部部位切块牛排,如果没有妥善烹煮,口感可能会较坚硬。

西冷牛排:

英文为Sirloin,粤语称“西冷牛排”,在英国、香港等地指牛胸脊肉部分,肉质细嫩度次于菲力牛排,售价也较低于菲力牛排,上端部分的西冷牛排较为鲜嫩,售价亦稍高。在美国指牛后腰脊柱两侧的肉,肉质细嫩,价格高。




侧腹横肌牛排:

从隔膜(diaphragm)取得。非常美味,也十分难以料理。

丁骨牛排及牛柳或上等腰:

由纽约客牛排与一小部分的菲力牛排组合而成。一边为纽约客(Striploin),另一边则为牛柳(菲力),中间被腰脊骨隔着。

一些食物雖有「steak」之名卻非真正的牛排

漢堡牛排:

梳士巴利漢堡扒等做成的肉饼,也被稱為“漢堡牛排”。

韃靼牛排:

剁碎的牛肉加上洋蔥、洋香菜以及刺花蕾(俗稱酸豆),通常上桌時會佐以生蛋。

醬汁:
不提倡酱汁,但非要加酱汁,那就黑胡椒醬、磨菇醬吧。

【行家吃牛排的3大绝招】

菲力,沙朗,肋眼,纽约客,丁骨,红屋,肋排,牛小排……这些牛排屋菜单上常见的字眼,全指的是牛排肉取材的部位。

啊哈,又想选菲力吗?其实,真正的牛排行家,会依自己喜好的口感质地,来选择适合部位的牛排。而且通常,都不会是菲力。


菲力牛排

取自长长一条的“腰内肉”,相当於猪的里肌肉部位,是牛身中运动量最少的一块,所以质地超嫩得没话说,相对也精瘦得油花极少。很多人认为菲力高贵又不会太肥,实际上菲力纯粹是因每头牛就那一小条而“物稀为贵”,太嫩太瘦的肉质,也意味著较缺乏肉汁及咬劲,并且烹煮过头一点就显得老涩,反而与讲究多汁嚼感的本地食客不太合。因此多推荐给牙口不好,消化较弱的老人家或小朋友食用。

沙朗牛排
就像猪肉要带点肥才会好吃,牛排行家偏好的,反而是带点油花嫩筋的部位,一般简称为“沙朗”,基本上皆取自牛只背脊一带最柔嫩的牛肉,但其中各有千秋。

正宗的沙朗则取自“後腰脊肉”,也是牛只运动量极少的部位,肉质细嫩还油花满布,像大理石纹般美豔动人;相对於菲力的精瘦,好的沙朗是超嫩鲜腴到入口即化的地步,让食客第一口就惊豔於牛肉的极致鲜甜。

纽约客
例如和菲力同属於“前腰脊肉”的纽约客,它的肉质纤维较粗,微微带有嫩筋,油花分布不那麼均匀漂亮,却是标准的“嫩中带腴”,“香甜多汁”,嚼起来满口肉感,非常过瘾,豪迈又具个性的风味,是许多行家最爱。

食量够大又懂牛排的美国饕客,乾脆就点丁骨(T Bone)或红屋( Porter House)牛排,大块肉排中间夹著 T 字形的大骨,一边是菲力,一边是纽约客,肉质一细嫩一粗犷,或油腴或爽俐,点一块统统吃得到。

肋眼牛排
另一种便宜、口感又受行家肯定的牛排是肋眼(Rib Eye),顾名思义,它取自牛肋脊部位,或许比不上腰脊肉那样嫩,但“骨边肉”向来好吃,肋眼就有这种味道,油油嫩嫩的肉丝中夹著Q而有劲的油筋,比沙朗耐嚼,比菲力够味,而且油花十分丰郁,请年轻男食客享用此味,好评总不断。

牛小排
至於取自牛只胸腔左右两侧的牛小排,它带骨带筋又够肥腴的肉质,本来就很多汁耐嚼,特别是采用牛的第六,七根肋骨烹制成的“台塑牛小排”,嫩而不涩,肉量丰郁的全熟肉质,即使是怕生的本地食客也可怡然享用,更创造出牛小排的另类魅力。

除了以上几个品项,像牛肩胛部位的板腱肉,上肩胛肋眼心,牛肚部位的腹胁肉,上後腿肉等,这些部位虽然肉质纤维较粗,但或因油花丰富媲美沙朗,或修去脂肪後的精瘦口感神似菲力,价位又只要高级肉排的三分之一,常被价格诉求的业者拿来充作牛排。如果上餐厅付高价,却吃到名不副实的牛排,当然令人火大,但若拿来自家用,煎薄片牛排,涮火锅,烧肉,这些品项的肉品却非常物超所值呢。

牛排熟度:
三分熟,就想到血淋淋的肉汁,所以还是指名“全熟”的牛排吧……如果你也这麼想,那表示你还未真正领略牛排的菁华风味。

真正合格的三分熟高级牛排,端上来见不到血水的,看得到的只有一样漂亮的焦棕褐色,表面浮渗著香甜的肉汁,嫩汪汪地绝对很诱人。就算下刀,切开的也不会是触目惊心的豔红生肉,而是像 Baby 脸颊般嫩嫩的粉红肉质,叉入口中,只待轻轻嚼动便温润即化,留下满口的鲜甜馀香。这样,才是“三分熟”。

如此曼妙的口感若煎烤到全熟,可能比牛肉面里的牛肉还乾涩难当,所以一般专业大厨的建议,牛排都以三至八分熟为宜;但肉质不同,各有适合的熟度。

美国肉类出口协会处长吴秋衡的建议是:
精瘦的菲力,三至七分熟;
油腴的沙朗,肋眼与纽约客,四至六分熟;
带骨的丁骨及红屋,五至八分熟;
牛小排,选择全熟。

补点牛排的术语:
Raw:几乎生的(但绝不会是全生的,而是外熟内温),
Rare:三分熟,
Medium-rare:三至四分熟,
Medium:五分熟,
Medium-well:七至八分熟,
Well-done:全熟。
除非是熟悉的店家,不然建议先选择较生的熟度,等送上桌来,不满意再请师傅加熟。不过遇上真敢点 Raw 或 Rare 的食客,厨师也会有点怕怕,因把肉弄熟很简单,但要煎烤到恰恰好的半生熟,还真是经验技术的挑战哩。

就像吃鱼一样,只要鲜度佳,就绝对好吃,牛排亦然。愈来愈多餐厅饭店采用冷藏牛肉,也就是从工厂出品,运送进货到切割烹调前,全程都以 0 至 2 度的低温监控,以保持牛肉的鲜嫩风味。因为牛肉是红肉中最敏感娇贵的肉品,一路小心呵护再煎烤出来的牛排,就是比冷冻牛肉来得鲜活,腴嫩,多汁而甘美,只要吃过便可辨出箇中差别,虽然成本要贵上数倍。

产地及等级,也会影响牛排的风味品质。本地牛排肉主要来自美国,其他还有加拿大,纽澳,日本及阿根廷。

根据资深肉商的说法,纽澳,阿根廷的牛以青草放牧饲育,肉质较纤瘦而具嚼感;美加取玉米谷物为饲料,以科学化圈养而成,运动量低,自然柔嫩肥腴,口感多汁带甜。

而以“喝啤酒,听音乐,享受按摩”出名的日本牛,油脂极丰郁,肉质极细致,但多吃几块便容易感腻,且实际进口量极少,有些店家号称是日本牛肉,其实拿美国牛顶替。

至於肉品分级,以高级牛排最大宗的美国牛肉为例,美国农业部根据肉品的成熟度及大理石纹脂肪(油花)含量,将牛肉评定为8 个等级,最好的两个等级才适用於牛排,分别是 Prime 极佳,Choice 特选,而 Prime 意味著油花纹路最细致,多馀脂肪最少,纤维最鲜嫩的肉质。目前只有少数五星级饭店及高级西餐厅,采用 Prime 级牛排。

另外在某些高级牛排屋正当红的“美国安格斯牛肉”,指的是耳朵下垂,没有混到乳牛血统的纯种安格斯牛,美国有专门协会饲育此高级肉牛,只供应 16至30个月龄,肉质符合Prime 及 Choice 两等级的优质牛肉。重点是获得授权贩售安格斯牛肉的餐厅,不得供应其他肉牛产品,堪称名副其实的“贵族”牛排。

好了,有关牛排,小编就介绍到这儿了,你是想吃哪种牛排?吃几分熟的牛排?自己做牛排还是去选家牛排店?那就决定吧。

小编最后懦懦的问句:你流口水了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牛排文化<西餐>
红酒配红肉,如何在家煎出一块好牛排?
最全牛排烹饪指南,并没有八分熟!
想学烹饪牛排?这些知识你怎么能不知道?
你真的会煎牛排吗?!
点一块适合自己的牛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