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可法守扬州一天就被破,是真的吗?


经常见到有人以此黑史公于社稷是无能之人,空有气节云云,这个说法源自明史,似乎言之凿凿,原文如下:


时大兵已取山东、河南北,逼淮南。四月朔,可法移军驻泗州,护祖陵。将行,左良玉称兵犯阙,召可法入援。渡江抵燕子矶,得功已败良玉军。可法乃趋天长,檄诸将救盱眙。俄报盱眙已降大清,泗州援将侯方岩全军没。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讹传定国兵将至,歼高氏部曲。城中人悉斩关出,舟楫一空。可法檄各镇兵,无一至者。二十日,大清兵大至,屯班竹园。明日,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岐凤拔营出降,城中势益单。诸文武分陴拒守。旧城西门险要,可法自守之。作书寄母妻,且曰:“死葬我高皇帝陵侧。”越二日,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扬州知府任民育,同知曲从直、王缵爵,江都知县周志畏、罗伏龙,两淮盐运使杨振熙,监饷知县吴道正,江都县丞王志端,赏功副将汪思诚,幕客卢渭等皆死。



按照明史的说法,清军此前一直向扬州集结,二十日兵临城下,两天后发动总攻,随后城就破了,扬州城防简直不堪一击。


但明史对于攻城的记载,显然是过于简单了,只有“越二日,大清兵薄城下,炮击城西北隅,城遂破”一句,这难免让人心生疑惑,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要将其一带而过呢?


而在钱海岳先生的南明史中史可法的传记里,却发现了很多和明史不一样的地方:



按照钱先生南明史的记载,可以看出:


第一,清军很早就开始用红夷大炮攻城了,而非明史那样只记载在攻城当天使用大炮;


第二,清军很早就开始了猛烈的攻势,按照南明史的记载,扬州守军和清军“相拒七昼夜”;


第三,多铎在这期间曾有孤军深入的顾虑,想要撤退,被汉奸制止,试想,如果扬州守军没有进行激烈抵抗,清军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吗?


第四,在攻城细节上,南明史也更为详细,指出清军用大炮轰破了城墙,但扬州守军并没有乱了阵脚,清军是踏着攻城者堆积如山的死尸登上城墙的,这时扬州守军才寡不敌众而失败。攻城的死尸能堆到城墙顶上,足见当时清军伤亡的惨重,难怪明史会对攻城的情况讳莫如深,也可以此而明白清军为何残忍的屠城十日了。



说到屠城,明史也是不提一字,只在后面加了一个小暗示:可法死,觅其遗骸。天暑,众尸蒸变,不可辩识。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领。


所谓“众尸蒸变”,大概就是扬州十日的遇难者吧,对于这个历史事实,明史的编篡者是不敢讲的。而钱先生在南明史中,则无此顾忌,直书“清军留城十日,屠其民”。

可以看出,明史对于扬州之战的这段历史,显得语焉不详,欲言又止,很明显是想掩盖一些东西的。而史公在扬州保卫战中的表现是否就真如很多人所说的表现那么不堪,也是值得商榷的,至少在南明史的记载中,史公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让清军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而对史公到底该如何评价,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妄言,姑且也引用钱先生的评价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忆。扬州】(五)史公祠
残明痛史 - 南明,南明 (六)
扬州十日,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中国史上十大悲壮瞬间,英雄末路令人惋惜(2)—【世界之最网】
清军究竟有多残暴?扬州十日不封刀,十天八十万人被屠戮
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