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策略研究

 

一、家校合作相关概念界定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合作这三个名词人们已经很耳熟,但是,人们对其含义的理解往往会有所差异。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对三者的概念做个界定。

(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家庭教育从其含义上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接受的来自家庭其他成员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作用;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之前,由父母或其他家庭长者对其所施加的有意识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指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有系统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

(三)家校合作

家校的合作是一种互动的形式,是指合作双方(家庭和学校)在对学生的教育中为达到共同教育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助方式。“家校合作”一词多见于外国资料,英文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有“home-schoolcooperation,”与之相关联的词还有“educationintervention”(教育介入)、“parent-teachercollaboration”(家长——教师配合)等。我国早期的合作活动多称为“家校联系”,到目前为止,仍未有确切的、统一的、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实践证明,在家校合作的活动中,很多学校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整合了校内外的多种教育资源,形成了合力,效果很好。当然,也有一些家校的合作随意性强,整体计划性差,流于形式。这主要在于合作双方的重视程度不够,合作的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国教育研究者马忠虎同志通过对家校合作的深入研究,强调了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的平等地位和作用,改变了以往教育界认为家庭教育是从属于学校教育的看法,摆正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深入到了家校合作的本质,对家校合作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尽管“家校合作”尚无确切定义,但是,教育研究者们已经达成了以下共识:

(1)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家校合作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服务对象。

(2)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形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

(3)家校合作离不开社会大背景,它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家校合作的意义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关注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家校合作问题。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为具体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1994年8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第156条明确提出了“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联系,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吸收家长参与德育过程。”《90年代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在“策略与措施”中,指出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起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和家庭环境。”1999年6月13日出台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26条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专门阐述了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家校合作的意义主要在于:

(一)有利于家庭教育走出误区

现在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但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却比较普遍。韩玉琳在《共筑当代立体家教战略工程》一文中说:“触目惊心: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竟多是‘师盲’。……家庭教育是一门大学问,绝不能无师自通。重教必先兴师,家长的再教育任务已历史地摆在我们面前”1。目前,实际的状况是,大部分家长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教育观念落后,对教育一知半解,教育方法不科学,不懂得又不善于教育孩子。缺乏必要的教育素质和教育技巧,仅仅是凭着经验进行教育。在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著的《父母必读》一书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家庭教育问题是一个最困难和最少加以探讨的教育学上的问题。每一对年轻的父母通常总是沿用着父亲和祖父传统的经验,来提心吊胆地从事这种既复杂又责任重大的教育子女的工作。在个别的情况下,在面临着某种困难的时候,缺乏经验的父母就求助于旁人的、往往靠不住的忠告,有的是为害非浅的忠告。在父母对教育工作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他们本人对社会所负的责任缺少明确认识的情况下,隐藏着家庭教育的错误、失败,甚至灾难的因素。”这一段话准确地概括了年轻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被动处境。显然,“祖教父,父教我,我教子”的纯经验型、传统型的僵化的教育方式已不可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在的父母普遍没有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没有教育生活在富裕中的孩子的经验,没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孩子的经验,没有信息时代教育孩子的经验。大都处在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明的窘迫与困惑之中。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基本上一直处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状态,所以,至今还基本处于自发和盲目的阶段。家庭教育水平还普遍较低。目前,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也长期困惑着孩子的家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处于不协调的状

态。可见,只有家校教育相结合才能使家庭教育摆脱困境,走出误区。在合作中,学校可以发挥出强有力的主导作用,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提高教子水平,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和谐统一。

(二)有利于家庭教育的规范化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实质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家庭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就是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子女和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教育是在家庭中起始的,父母是子女的最早启蒙者,父母的教育观念、知识素养、言行举止以及方式、方法,无不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思想品质的塑造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对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我国家庭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王进兰撰文指出: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一些家长仍将教育孩子视为自己的家庭私事,没有把教育好子女与提高全民素质联系起来。有的家长不是把儿童看作“独立的人,正在生长发育着的人和终将独立走向社会的人”,而是不尊重儿童的人格,缺少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教育儿童的儿童观。有的家长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子女必须绝对服从自己。缺少亲子平等共进的新型亲子观念。有些家庭“有家无教”,一些家长重养轻教。重智轻德,不了解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教育特点,缺少当好孩子第一任教师的意识。1这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必然会导致错误的教育方法,造成了许多家庭教育的误区。通过家校的合作,可以较好地纠正这些错误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一般来说,家长尊重老师,特别是教自己孩子的老师,愿意向老师咨询教育孩子的方略,愿按老师的意见做。这就是规范家庭教育的好的前提。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联系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个体家教的问题所在,如果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就可以对家教行为予以规范,使之与学校一致。

(三)有利于家校教育的同步与和谐

在中小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们都有这样的同感,那就是,如果家长能积极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家校教育步调一致,则孩子的精神面貌就好,学习成绩也好。反之,结果就相反。学校教育的效果若能达成与家庭教育和谐统一,二者形成合力,那就可以加强或放大学校教育效果,提高教育整体效益。反之会影响学校教育作用的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我国中小学教育现在遇到的许多困难都与家庭教育的低水平有关。困惑于家教中的家长们急需帮助,特别渴望得到学校的帮助,希望学校能伸出手来拉一把。所以,学校应该主动地责无旁贷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帮助家庭提高教育能力,使家校教育同步与和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在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上均具有一致性,就是共同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家庭与学校虽属不同的教育环境,但都必须向儿童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使之成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但在目前社会比较浮躁、功利的大环境下,家庭教育往往会产生偏差,走入重智轻德、重养轻教的误区。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误区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目前家校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合作的层次低

在西方发达国家,家校合作教育的层次比较高,家长往往参与学校日常事务的运作。

在我国,家长一般不参与学校的具体管理。中国的父母参与教育的侧重点和西方父母有

很大的不同,用西方的参与模型来讲,中国的父母参与教育的程度都非常地低。家长把

教育学生的责任全权交给学校,家长对学生校内受到的教育基本不干涉,只是在校外生

活中补充和巩固学校教学。可见,我国家校结合方面还没有定型,其应有的作用还有待

于开发。

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大庆市有的学校虽有家长委员会,但很少活动,一般都是学校遇到了行政方面的难题时,才把家长委员会的家长找来,请他们出面帮助解决。例如,学校在收费方面就经常遇到困难,这时就由家长委员会来解决难题。可见,家校之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校还没有把家长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力量,家长还没有真正地参与和监督学校的日常管理。有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家长的素质低,参与学校的管理会到处挑毛病,扰乱学校的正常秩序,也给教师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所以,不欢迎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这样学校就成为了封闭的“独立王国”。这种局面长期地存在,家长就习惯地放弃了参与的权利。大庆市第14中学张校长说,“我们邀请家长到学校来,学校的课堂都向家长开放,可是家长不来,他们认为孩子在我们学校他们很放心。”根据管理学责权统一原则,家长没有了参与学校的责任也就等于放弃了权利。所以,目前家校合作的层次较低。

(二)合作计划性差

在家长学校方面,家校合作明显表现出计划性差。家长学校作为家校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式,被广泛采用,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地开办了家长学校。据统计,2006年底,黑龙江省的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已达30705所。家长学校开办的数量越来越多,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创建了许多可行的办学模式,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由于计划性差,虽然大多数的家长学校都建立了管理机制,但培训课程不系统,不连续,只是偶尔搞个教育讲座,开展一些形式较单一的活动,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专职的教师。所以总体来说,多数家长学校流于形式,办学效果不理想。

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学校面向全体,往往解决共性的问题,而就个案问题关注不够,个案的问题需要跟踪式地研究解决,这是家长学校难以解决好的。

另一方面,很多学校虽然开办了家长学校,但重视程度不够,属于搞形象工程,表面上“红红火火”,实际效果并不好。

访谈中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家长学校很有用,问题是什么样的家长学校有用呢?我们觉得家长平时工作很忙也很累,让他们坐下来长期地听长篇大论的培训课程,效果不一定好。”

家长学校不是一种正规教育,而是家长自愿参加学习的一种成人业余学校。家长学

校的办学模式,效果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

为了进一步搞清楚家校合作的现状,本研究者去了大庆市妇联进行调研。大庆市妇联家庭教育学会是专门负责领导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政府部门,我们对负责此项工作的李女士进行了访谈,访谈记录如下:(访谈时间:2007年11月5日下午)

问:近些年来市里组织过哪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学术活动?

答:没统一组织过,目前市里的家庭教育还主要依靠各中小学、幼儿园自己搞活动。

问:到目前为止大庆市中小学开办了多少所家长学校,市里有统计吗?

答:没有统计。应该是都办了家长学校吧!家长学校都是各中小学、幼儿园自己搞,市里没有组织进行。

问:大庆市的家庭教育工作有无规划?

答:有规划。2004年出台了“十五”规划。现在应该是“十一五”了,因为一直没有接到省“十一五”的规划通知,所以市里也没有制订出“十一五”的规划。

从对家庭教育学会李女士的访谈中可以看出,市政府部门对全市指导家庭教育工作还不是很重视,虽有规划,但组织、管理上没有形成体系,缺乏对指导效果的监督、考核与反馈。这样的规划必然流于形式。

(三)校方单向灌输多

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简单,如家长会、家访、请家长到校面谈等方式。其中家长会是学校采用比较多的一种家校结合方式。但是,家长会往往是单向灌输多,双向交流少,大部分学校的家长会都成了学校的报告会,缺乏互动性。调研中我们得知,大庆市第14中学非常重视家长会,每学期要召开四次家长会,期中期末的家长会都是校长先9讲话,然后是班主任、课教师讲。虽然14中学很重视家长会的实效,但家长会还是属于校方单向灌输多。很明显,家长会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创新,才能使家校合作的实际效果更好。

(四)家校沟通不畅通

学校和家长之间挑剔多,合作少,这是当前家校教育结合的一个问题,沟通不畅导致双方不能互相理解,不能换位思考。家校双方都对合作的认识不清,直接影响到合作的成效。学校和家长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互相挑对方的毛病。学校埋怨家长不懂教育,不会教育孩子,可又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当孩子育出了问题时,家长也往往指责学校工作没做好,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还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孩子的教育是需要学校和家庭通力合作的,离开了哪一方都不行。可见,家校应加强沟通,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的了解,可以化分歧为统一,良好的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必要条件。

 

文章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切实做好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构建家校和谐桥梁,共建三赢教育效果
柳南中学召开“家校共携手、养成好习惯”主题家长会总结
家校筑梦、共赢未来—衡阳市六中召开期中家长会来源:市六中 颜耀辉
连云港市青口中心小学家校社共育行动方案
家校共育设计方案(通用5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