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阆中过一个年【年味】

  二月,不紧不慢,今年的年有些晚。一年又一年,或许是时过境迁,心里对过年的感觉日益平淡,再也不象儿时那样日思夜盼,甚至有些厌倦。年前去了阿联酋,原想多领略几日阿拉伯的风情,奈何父亲的电话接二连三。春节是咱中国人最大的节日,好吧,还是乖乖的回家过年。毕竟中国人的新年,年味儿,就该是亲情的回归、温暖的陪伴。

  年三十,照例陪爸妈看无聊的春晚。年初一,喜欢东奔西跑的我有些坐不住,与弟弟一商量,便决定带爸妈到阆中,去感受一下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年味儿。

  汉代,汉武帝下令重修历法,阆中人落下闳的《太初历》脱影而出,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太初历确定孟春正月朔日为立春日(农历正月初一)前一日为除夕,除夕的次日为春节。至此,中国春节的时段便因落下闳的《太初历》而固定下来,一直沿承至今,这便是阆中春节文化的唯一性。在阆中民间,落下闳被尊称为"春节老人"、"春节先圣"。 春节由此发展而来,而阆中在09年被国家授予"春节文化之乡"的美誉。

  据说到阆中古城过年,可以观看张飞巡城、民俗婚嫁、秀才赶考、春节老人赐福、阆苑仙乐、亮花鞋、竹马、牛灯、灯戏、打春牛、舞龙、逗幺妹、亮花鞋舞狮、烧花舞龙、提灯会等春节民俗文化活动。想来那浓浓的年味儿,一定甚为有趣。于是在阆中过一个年的期待,便又多了几分。

  照旧例,初一不出门。可现在是新时代,人们的观念早已发生了改变,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过年出游的家庭越来越多。我们早上8点出发,高速路上车水马龙、车流不息,原本3个多小时可以到达的阆中,硬是多花了一倍多的时间。好不容易到古城外,停靠的小车绵延了几公里。只好在很远的地方找了个位置停车,再乘景区的观光车,进到古城里。这年头,想感受下年味,还真是不容易。

  

  阆中古称保宁府,迄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我国四大古城之一,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齐名,有“南丽江、北平遥、东歙县、西阆中”之称。

  “阆”是高门的意思。阆中周围山形似高门,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也有一说:嘉陵江流经阆中一段,古称“阆水”。嘉陵江绕城三面,城在其中,所以称“阆中”。

  正所谓“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 深契传统风水理论,具有典型的古代城市建设风格和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故而又称为中国最大的风水古城。

  “秦砖汉瓦魂,唐宋格局明清貌;京院苏园韵,川渝灵性巴阆风。”这幅对联高度概括了阆中历史风韵和古城特色。

  ——有关阆中古城介绍摘自网络

  

  

  

  

  

  

  

  

  中天楼是阆中古城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以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其余街巷,均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登高一望,可以俯瞰到古城的灰色屋瓦和交错的街巷,古城街道纵横走向一览无余。

  

  

  穿行在明清风貌的街道上,沿街青瓦素墙木板门,古香古色中透着浓浓的古意。百余条古街巷韵味悠长,古城的魅力令人回味。

  

  

  爸妈年事已高,虽游兴甚浓,多少还是有些疲倦。第一要事自然是安排住宿,进得古城,城口这家名为镇江楼的客栈,便吸引了我的注意。据说这里是原镇江寺遗址,历史文化悠久。客栈三进庭院的格局复古、典雅。最吸引人的是满满的书香味,难怪这里又称为书院,屋里屋外,院落里,随处摆放着各式书籍,得闲的时候来住个三五日,还真是不错的选择。

  

  

  

  

  

  

  

  

  

  

  客栈古旧的院子里居然还有间家庙,香火萦绕中,忽然有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安顿好一切,急不可耐的开始在古城里转悠,找寻那些有关年味的记忆。

  今年是猴年,“猴”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中具有多元的面相和丰富意涵。年初一的古城,不时的看见不同扮相的猴哥,在人群中穿行,平添一丝年的喜庆。

  

  

  

  阆中一绝——张飞牛肉

  

  川北皮影戏

  

  不经意间,一些时尚小资的元素也在古城中呈现

  

  

  阆中远近闻名,最具特色的东西,是手工醋。品种繁多,不光吃,还用来保健泡足。于是这古城里,到处都能见到10元一次的泡足坊。古城很大,近百条街巷,这一圈逛下来,用醋泡泡脚,自是美事一桩。

  

  

  

  阆中作为古时地方科举考试之地,贡院墨迹斑驳,历经千百年的科举,阆中出了48个解元,而成都只出了一个。解元指的是第一名,考中的叫举人,可以进京赶考。遥想当年,古人在科举中追逐功名,留下多少千古传奇、文坛雅趣。而今,均已成过眼云烟,古城成为游人返古的开心地,随处可见头戴官帽的男男女女,欢天喜地满是喜气。

  

  

  城中大量的民居院落上千座,主要为明清建筑,也有小部分唐宋时期的。歇山单檐式木质穿斗结构,鳞次栉比,青瓦粉墙,雕花门窗。什么水码头、秦家大院,李家大院、孔家大院、蒲氏宅邸、杜家客栈,聂家小院.....无论是打尖还是住店都不成问题,居于古宅中,自有另一番情调。

  

  

  

  入夜,月轮初上,古城的天空繁星闪闪。亮灯了,一个接一个红灯笼微微摇晃,影影绰绰、灯影人影交映,有漫步在唐街宋肆中的恍惚。就像旁边的嘉陵江,若隐若现,宛若阆苑仙葩。

  

  

  

  

  

  

  

  

  

  

  

  

  

  

  

  

  

  熙熙攘攘的人流并没有减少,家家户户、街铺、院落透出的光亮,暖暖地,热热闹闹的年味,似乎更足。我被眼前的光影、年味温暖、感动。九大碗、叶儿耙、香肠、白糖蒸馍、牛筋牛腱、秘制豆腐乳、麻辣鱼丝、保宁压酒、酸菜豆花面、川北凉粉、锭子锅盔、酥锅盔、吊汤扯面……各色小吃美食让人垂涎,样样透露着四川人的风俗。

  

  

  

  

  清晨,为了感受古城的宁静,天还蒙蒙亮,我便早早起床。随意漫行于一条条的街巷,无人的感觉真好呀,青石板路上回响着脚步的声音,除了远处几声鸡鸣犬吠,周遭安静极了。迎着晨曦的第一缕曙光,任清风拂面,我的想象绵延得更加空灵、悠长。想像着,在心里放上一缕光,暖而亮。暖色,总是好的。暖暖的晨曦,暖暖的新年,暖暖的思绪,暖暖的时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时间仓促,除了年初二看到的春节赐福的老人,并没有容我有更多的时间留在这里,看到期待中那些传说中的春节习俗活动。有时候,留些遗憾也是一种念想。

  过年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新的开始,我们一边抱怨着年味的消逝,一边仍然努力的寻找着记忆中的年味。苏东坡曰,“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年就像是一段生命的符号,饱含韵味,传承希望。

  爸妈携手的背影,就象这年的味道,很多的感概在心间……

  题外话:

  今天是正月初七,也是西方的情人节。有日子没有写文,借这篇小文,檐子给各位好友拜个晚年,祝大家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阆中古城:“文化度假”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探索
三面江光抱城廓
【吃货、摄影家天堂】千年妖精山水古城【阆中】
阆中古城
遇见阆中,情定古城!
嗅古城韵味,恋旧日时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