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欣赏

2023-10-14 03:07·在逢时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座落于台北基隆河北岸士林区外双溪,建于1962年,1965年落成开放,占地16公顷,是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研究重镇。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共约70万余件,院内藏品多是来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处,还有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国子监等多处皇家旧藏里精选的珍宝。有“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这一说法。

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为保护中华文明免遭日本侵略军洗劫,1933年初,故宫博物院精选出大批珍贵文物装箱,分五批装载启运至南京朝天宫故宫分院(民国中央博物院)存储。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随着淞沪抗战爆发,在日本即将进逼南京的时候,故宫文物再次紧急启运。

抗战胜利后直到1948年5月,所有西迁文物终于全部运回南京。然而随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政府下令原“西迁”文物转移到台湾。于是从1948年12月到1949年12月,国民政府动用大批军舰先后五次将5606箱珍贵文物运往台湾。

整个20世纪50年代,这些从大陆转移的文物一直栖身于台中雾峰北沟山洞充当的库房中。1959年,国民党高层决议在台北外双溪兴建“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由中央园林与步道、博物馆正馆建筑、文物储藏山洞与廊桥三个部分所组成,其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设计者称之为“北平午门”意象。

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屋顶则采用绿色饰金黄色收边之琉璃瓦“盈顶”形制,风格清丽典雅。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充满了中国传统的宫殿色彩。

商末周初 铜亚醜方觚

西周早期 祖乙尊

周早中期 铜服方尊

方尊口径19.7 c厘米,高22.6 厘米 ,底径11.2 X 10.8 c厘米,腹围50.3 厘米 ,腹深17.5 厘米。此方尊原藏于清宮内府,制作年代在西周昭王、穆王时期。和传统方尊的形制相比,最特別的地方在于器腹两侧有向上延伸弯转的象鼻形双耳,是相当罕见的设计。铸铭三行十四字:“服肇夙夕明享,作文考日辛宝尊彝。”大意是说本器主人“服”为了纪念先父“日辛”而铸做此件宗朝礼器,用以早晚向先祖献祭酒食。

西周中期 夷曰匜

西周晚期 铜人足兽鋬匜

铜人足兽鋬匜高24.5 厘米,器身宽广如水瓢,一侧有流以便倒水,另一侧有兽形柄方便持握。器身口沿下饰以变形兽纹组成钩曲纹,腹饰瓦纹。四足作立人形,立人交臂,以头顶接于器腹侧底,观其装扮,似为异族为仆役者。巨兽两只前足搭在口沿上,似入器内饮水状,四足攀附器身形象生动自然。敞流口曲线优美,极为精雅。

西周晚期 铜散氏盘

铜散氏盘口径55.4厘米,高20.6厘米,腹深9.8厘米,底径41.4厘米。

散氏盘于清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寿,散氏盘是贡入宫中的寿礼,从此成为内府重器。盘内共铸铭文350字,记述西周时矢国向散氏转让田地的过程。起因是矢国侵犯了散邑,所以用田地来赔偿散,铭文详细记述踏勘田界的路线。此铭是《周礼·秋官·司寇》中“书于宗彝”的“治地之约”之实例,是考察西周土地契约制度的珍贵材料。

西周晚期 铜宗周钟

铜宗周钟高65.6厘米,为清宫旧藏,见于《西清古鉴》之中,是西周晚期历王自作用器。器身铸有17行共123字的铭文,记载了历王亲征南国,令南夷、东夷等二十六国俱皆臣服,功业非凡,于是铸钟铭记,祈求福泽子孙,江山永存。本钟在鼓部正中和侧边可以敲出两个不同频率的声音,故可称为双音钟。

西周 追簋

春秋 钩兽形纹簋

春秋 镂空蟠夔纹铺

战国早期 菱形纹剑

战国中期 嵌孔雀石绿松石金属丝牺尊

秦汉时期扁壶

汉 连枝灯

西汉 “新莽铜嘉量”

新莽铜嘉量为公元9年王莽立号为“新”朝时制造的标准量器,由王莽国师刘歆等人设计制造。器通高25.6厘米,口径34厘米,以侖、合、升、斗、斛五量具备,故名嘉量。正中的圆柱体的上部为斛,下部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截为合,下截为禽。器外有汉代金文216字,分别说明各部分的量值及容积计算方法。

此嘉量铭文为工整垂脚的方正小篆,结构上紧下松,舒展挺拔,风格典雅俏丽,特别是下部夸张的拖长极具装饰性,与秦权量文字一脉相传。这种篆字韵味对后世书风影响颇大,可视为魏晋时期官、私印中悬针篆字体的滥觞。不仅如此,新莽嘉量设计巧妙,数据精确,体现了当时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它造型独特,铸艺精良,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高度发达的具体体现。作为王莽进行度量衡改革时颁行的标准器之一,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实物见证,在中国度量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视为度量衡制作的楷模。又因为新莽时期颁布天下郡国的嘉量仅此一完整器存世,海内孤品,当之无愧的国宝。

西周早期 双龙纹簋

双龙纹簋圆腹圈足,缩口以上承器盖,器身侧出双半环耳,双耳下有垂珥,腹底有铭文“作宝簋”三字。本件器物造型十分特殊,盖与器的纹饰连成一体,为双龙蟠绕。器盖为两龙首,分别为柱状角与锥状角,装饰着菱格纹的身躯则蟠绕于碗形器身,显现出商末周初的创新与巧思。足部则以夔纹装饰。

西周晚期 颂壶  

此壶为盛酒之器,因作器者为“颂”而得名。颂壶腹呈椭方形,颈部两侧有兽首衔环,此类形制硕大的方壶流行於西周晚期。器身上的花纹以环带纹、蛟龙纹为饰,圈足与壶盖则饰垂鳞纹及窃曲纹。西周晚期青铜器上的花纹一反主轴中线、两两对称的铺排,而喜用连续环接的纹饰。颂壶口沿内环壁上及盖口外壁四周铸铭151字,两处铭文的内容相同,记录着“颂”接受周王册命掌管成周洛阳仓库此一职务的过程。而这件壶则是典礼完成后,“颂”为颂扬天子的美意,及荣耀先父母龚叔、龚姒,表达未尽的孝思,并祈求家国康乐大福、周王万年长命而作。

颂壶铭文对西周的册命典礼记载详备,可以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传等文献上所叙,互相印证;“颂”纪念父母,这种慎终追远、父母同祀的情况,亦可以和《礼记·祭义》所言互相印证,所以颂壶为研究西周礼制的重要史料。

西周早期 素勺召卣

秋中期 子犯和钟

套编钟成组八件,各有刻铭,连读共132字,记载的就是著名的春秋故事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后返晋掌权,及晋楚城濮之战等重要史实。作器者是子犯,即晋文公之舅父狐偃。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2500年)白陶

白陶鬶(guī)高29.5厘米,高21.6厘米,最宽16.9厘米。白陶是用含有大量三氧化二铝的泥土烧制的陶器。大汶口文化的陶艺家,用泥土塑造一只抽象的,引颈鸣啼的鸟儿。然而,它却是可以盛装美酒的容器。

北魏 太和元年 铜鎏金释迦摩尼佛坐像

此器原为日本三井财阀益田孝收藏,1966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从华侨彭楷栋手中购回。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于双层台座之上,右手作无畏印,左手握衣角,身着袒右肩式僧衹支,外披大衣,双肩衣纹如火焰般外扬,面部神情庄严,气势雄伟。

背光内圈的四佛和头光中的三佛共同形成七佛,背光外圈 U 形火焰纹熊熊围绕,和主尊气势相映,益增雄浑气势。

背光后面布局错落有序,雕刻精巧,共分三层。

上层中央一塔,释迦和多宝佛并坐其间,塔外左右两侧文殊持如意与手握塵尾的维摩相对而谈,表现《维摩诘经.文殊问疾品》的场面。

中层中央为释迦牟尼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两侧各两比丘跪坐、菩萨胁侍。下层中央诞生佛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左侧摩耶夫人攀树而立,太子自右胁诞生,右侧龙王浴佛,帝释天和梵天跪坐两旁。

台座背面铭文:太和元年九月十日安,熹县堤阳,愿己身为,母造释加,闻佛,又为居家眷,属大小现世安隐,亡者生天,宣语诸佛,所愿如是,故记之耳。

本尊造像保存完整,台座背光均存,雕刻精湛,纪年清晰,内容深刻,兼具艺术性、历史性与宗教性,是世界上现存重要的金铜佛教造像。

五代 越窑秘色青瓷洗

秘色青瓷洗高10.3厘米, 口径30.7厘米,撇口、平折沿,弧形深腹,平底,外底心微向内凹陷。全器满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灰,底缘环绕一圈不规整的支烧痕,透过支痕,可见显露而出的灰色胎。出土此类青瓷洗的墓葬,墓主多数为吴越国王室成员,且至少皆陪葬一件青瓷洗。

从器内存在由清室善后委员会专家以墨书标记的“汝窑撇口果洗一件”一行字可知,这件作品曾被当作汝窑。

唐 灰陶加彩仕女俑

唐 三彩马球仕女俑

宋宣祖后坐像

宋宣祖赵弘殷的妻子,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之母。

宋仁宗后坐像

宋佚名,立轴绢本设色172.1x165.3厘米。

宋仁宗先后曾立两位皇后,其一为郭皇后,另一为慈圣光献曹皇后。由于郭后被废,故此像应系后者。

南宋《仙馆秋花图》

南宋佚名,册页绢本设色26.4x27.2厘米。

永乐大典

明成祖 永乐皇帝

明 青花山水鹿纹盘

明 青花绿彩刻花波涛龙纹梨形壶

明洪武 青花番莲纹玉壶春瓶

瓶高32.2c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11.9厘米。瓶撇口,细颈,垂腹,圈足。

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内口边绘青花卷草纹,颈部自上而下绘蕉叶纹、回纹、卷草纹,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上下分别以下垂如意云头纹和变形莲瓣纹做边饰,圈足外墙绘卷草纹。

玉壶春瓶是明代流行的瓶式之一。这件洪武玉壶春瓶纹饰层次分明,布局疏朗,青花色泽沉静,青料聚集处有凝滞的黑斑。

洪武官窑青花主要使用含铁量低、含锰量高且淘炼欠精的国产青料,呈色青中带有灰色调,偏浅灰色,有部分铁锈斑深入胎骨,这是由于钴料中含有金属锰、铁等杂质的缘故。一部分呈现淡蓝色,色泽稳定,无晕散,色泽浓密处常能见到散布着一些小杂质点,反倒表现出青花的层次。还有一部分是浅淡色中含深蓝点,有少量晕散。

明洪武 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碗

明永乐 翠青釉三繁盖罐

明永乐 甜白云龙高足碗

明永乐 青花描金卷草莲纹碗

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玉壶春瓶

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龙耳花浇

明永乐 青花波涛花卉纹折沿洗

明永乐 青花波涛龙纹爵杯、爵、托盘

青花爵杯搭配山形托盘首见于明代永乐时期。爵杯仿青铜爵器形,前有椭圆流,后带尖形,左右有双柱立于口沿,器腹下承三足。托盘折沿、平底,底有四如意形足,盘中央突起一座三山形支柱,三山之间略凹并有三孔隙,供瓷爵的腹部及三足歇放,所以也称“歇爵山盘”。

瓷爵外壁两侧各画一条五爪云龙,其下画海水江崖纹,三足各饰如意云纹及双线,器底有涩胎一圈,中央施釉并画莲花一朵,器内纯白无纹饰。盘中心除了三山形凸起外,四週绘饰双龙纹以及海水波涛纹,口唇上画勾云卷草纹、盘外画折枝番莲花二层,四足各有如意云及番莲一朵,盘底中心露出繳密洁白胎体。

瓷爵的烧製始于元代。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在谈论太庙祭器时,说:"共设酒尊三、金爵八、瓷爵十六于殿东西",可以看出瓷爵在明初已是重要祭器。明英宗时,礼部尚书蒋守约也曾提到"大祀天地、社稷,旧制皆用瓷爵",可以推想带有五爪云龙纹和海水江崖纹组合的瓷爵和爵盘,应该是永乐时期重要的家国重器。

明永乐至宣德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明宣德 天蓝釉碗

明宣德 宝石红釉双龙纹盘

明宣德 祭红釉僧帽壶

通盖高19.2厘米 口径长16.1厘米 口径宽11.2厘米 足径7.6厘米 深16.6厘米 重880克。壶口沿呈三阶渐高边,形似僧伽帽,故名。尖流,扁把,把两端刻如意形饰,一端贴于腹间,一端贴于帽沿并有突棱竖起与口沿平立。直颈,硕腹,圈足,附宝珠钮盖,盖面三层呈伞状,一边有系孔,一边凸出与流口密合。器外通体施红釉,釉色鲜红并带类似橘皮上的针孔气泡眼,口、足、帽沿边等出筋处,呈现白边,内部及底白釉泛青。胎骨匀细,圈足露胎,细腻洁白,间带铁质斑点。器无款,底刻乾隆御制诗“宣德年中制,大和斋里藏。抚摩钦手泽,吟咏识心伤。润透朱砂釉,盛宜沆瀣浆。如云僧帽式,真幻定谁常。”“乾隆乙未仲春御题”钤印二:“古香太璞”。另僧帽壶座上亦刻有“雍邸清玩”款识,可见其受雍正、乾隆两位皇帝的赏爱。

宣德宝石红为世所称,口、足或转折棱边常见留一道“灯草边”白边,为红釉普见现象。宝石红僧帽壶,深受清宫帝后喜爱。

明宣德 霁青与红釉刻花莲瓣纹油壶

明宣德 青花花卉纹灯

明宣德 青花龙凤纹葵式洗

明成化 青花秋葵纹碗

秋葵又名黄蜀葵,早在宋代秋葵花就已经被用在了瓷器装饰上。古人曾说:“葵之为物,倾心向阳。”寓意秋葵向阳,隐喻日出东方,向阳而生。而秋葵作为瓷器纹饰,最为经典就是明成化御窑青花秋葵纹宫碗。从青花艺术层面来看,成化窑的青花宫碗,堪称青花瓷静雅的极致。

成化官窑瓷的瓷胎、白釉、成型、青料、画工,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雪白细腻的瓷胎经过反复凝练,显得轻盈纯洁,釉汁温润透亮,其玻化程度已臻完美,微闪蜡质光,有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亲切的触感,如羊脂美玉,甜美甘醇。

釉料采用国产的“平等青”钴料,或单独或配合进口钴料,创制出清丽淡雅、烂漫天真的青花面貌,与雄浑浓重的永宣青花形成鲜明对比。

在题材和描绘风格上,已知传世成化宫碗皆选用永宣时期即流行一时的缠枝花卉纹,大约共有十二种花型样式,此为其一。

明成化 斗彩葡萄纹杯

“斗彩”的制作方法是先用青花勾勒出花纹轮廓或部分花纹,在1300°C的高温下第一次烧制,然后在轮廓线内用红、黄、绿、紫等彩料填色,700°C~800°C低温二次烧成。釉下青花与釉上多彩争妍斗奇,因此得名“斗彩”,亦名“逗彩”。

斗彩的产生和发展历经了一段漫长的过程,即斗彩萌发于宣德,发展成长于正统,成熟于成化。成化斗彩,小巧玲珑,胎体轻薄,胎质洁白细腻釉色青白或乳白,釉质莹润。纹饰精美、画技高超,色彩艳丽不躁,柔和悦目。其总体风格轻盈秀丽,恬淡素雅,玩赏性大于实用性。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

有史书上说,成化皇帝热衷书画,有一次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非常有感触,就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七言诗,表达了母鸡对小鸡的呵护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成化皇帝萌发了要做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心愿。另有学者分析说,画鸡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成化元年是鸡年;再一个就是“鸡”和“吉祥”的“吉”谐音。

最早载有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价值的明代万历《神宗实录》中写道:“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另据明代万历沈德符《野获编》中称:“成窑酒杯,每对至博银百金。”其中十万之值与白银百金相近,“值钱十万”应指鸡缸杯的价值等于当时流通用的铜制十万枚制钱,“十万”是形容多的虚数。

2014年4月8日,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以2.8124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

明成化 五彩莲塘鸳鸯纹盘

明成化 天字款斗彩天马盖罐

天字罐为成化特有,总体分为青花器和斗彩器,所绘图案纹饰主要为海水飞马、变形莲瓣纹、夔龙纹或山水纹饰等。

明成化 天字款青花斗彩夔龙纹盖罐

此器通盖高11.3厘米,高10.3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9厘米。口宽直,短颈,罐肩稍宽,顺腹而下呈微弧圆,至足内收,足为内圈足。盖及壶身皆由青花勾画纹饰之轮廓线、再填彩,在壶腹两侧各画一夔龙,在走龙的周间画如意云。器物图饰生动,色彩柔美。

明正德 青花番莲七孔花插

明万历青花梵文莲花式盘

明万历 五彩仙人纹碗

五彩是彩绘瓷发展的新阶段,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自元代开始,五彩瓷器逐渐流行,成熟于明代尤以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和清代顺治、康熙时期的五彩瓷器最为著名。

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陶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明代的五彩瓷有青花五彩和釉上五彩两种,前者先以釉下青花描绘纹饰,高温烧成,再在釉上施以红、绿、黄等色,对比强烈,显得翠浓红艳;后者是在烧好的白瓷上直接施加各种颜色进行彩绘。

由于当时没有发明釉上蓝彩,所以需用蓝色表现之处,皆以青花代之,称“青花五彩”,成为独特的时代特征,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

明万历 五彩百鹿罐

清 镀金金嵌松石珊瑚火镰盒

清雍正 金胎掐丝珐琅凤耳豆

此器器形是仿自东周青铜器中盛食物的“豆”,覆盘式的盖,盖顶有圆盘式的环钮,盖与器身合组成球状器腹,器侧镶浮雕凤首衔环耳装饰,作为陈设器或盖盒;

将盖子打开仰置,与器腹一样,可当盛物的盘子。全器的装饰纹样,除盖、腹与圈足上有六圈掐丝回纹外,掐丝工整。

清乾隆 掐丝珐琅天鸡尊

天鸡作为一种传说中的神鸟由来已久,具有吉祥之意,但其具体形象的塑造则在清代乾隆朝才开始成熟。乾隆时期造办处曾以不同的工艺制造天鸡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掐丝珐琅天鸡尊通高18.9cm,身长13.4cm,口径4.5cm,铜胎。天鸡作立身翘首状,背负螭耳尊,双翅扬起贴于尊身,足登镂空双轮,长尾下垂内卷,尾羽内侧立一铜镀金小天鸡。螭耳尊椭圆体,撇口,螭耳镀金。天鸡胸前贴饰片状彩云,中间嵌长方形铜镀金片,其上阴刻“乾隆年制”单行楷书款。整器以红铜作胎体,掐丝花纹内填入珐琅彩釉,露铜处镀金。天鸡身上随形作出羽毛状饰纹,尊表面饰缠枝莲纹。

清乾隆 金珐琅万寿齐天高足盖碗

清乾隆 金胎内填画珐琅西洋仕女执壶、杯、盘

清 雕金八仙

清 三多如意

三多纹叫三果纹,三果分别是佛手、桃、石榴。在古代这三果分别代表着福、寿、子,三多纹的寓意就是多福、多寿、多子,体现了古人的一种美好期盼。

战国 龙凤佩

西汉 玉角杯

西汉早中期 玉高足杯

玉杯高度为12.3厘米,口径为4.7厘米,由整块玉料雕刻而成,玉质莹润半透明,色泽为青白色。杯体略呈细长的圆锥体,有高足与单柄。口缘至高足上设置了五条横饰带围绕器物表面,饰带中则雕有浅浮雕各式云纹、四瓣叶纹等图案。玉杯口缘处、柄之外侧以及高足至器腹下端,这些地方因铜锈的接触而染上了绿沁。而在所有的染色中,以口缘处的沁色最为显著,映照着绿中带蓝的特色,甚为醒目。

西周晚期 玉项饰

西汉晚期至东汉玉神兽

东汉 “长乐”壁

这块玉璧呈青绿色,有红紫色沁斑。形状呈扁圆形,上部有出廓,两面雕刻有谷粒纹,内外边缘各饰凸弦纹一周。出廓部分镂刻 “长乐”二字,字体圆润浑厚。字两侧对称用透雕手法雕刻独角螭龙,龙嘴部连接“长”字的两侧,螭龙身体翻卷有致,身下饰卷云纹。

此璧深得乾隆帝珍爱,一直为宫廷陈设品。

宋真宗 祥符元年 禅地玉册

民国二十年,马鸿逵将军率领军队驻扎于山东泰安,无意间发现一座五色土坛,并从其中得到两套玉册。

玉册上分别镌刻着唐玄宗及宋真宗禅地之祝祷文。此为宋真宗禅地玉册。

所谓“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而“禅”则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间太平。封禅后将帝王所求叙入手绢或玉中,即为玉册。

封禅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

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认为,这纯粹是战国至秦汉间,齐儒凭空杜撰,并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来巩固政权、夸侈政绩的活动。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

明 玉御马人物陈设

清 海蓝宝石坠饰

清 青金石山子

清 青金石摆件

清 紫晶山人

清 木镂雕镶碧玉屏风

此屏风是1941年汪精卫访问日本时送给日本天皇的礼物。抗战结束后,中国向日本追讨劫掠文物,这件就是追讨回来中的一件。

屏风原名为“翠玉屏风”,以红木为框架,上面镶嵌着许多碧玉薄板。从色泽上来看,它很像在缅甸矿区开采出来的辉玉,所以一直被称为“翠玉”。但在此物运到台湾后,有关专家通过光学鉴定发现,此玉料是从新疆地区开采出的闪玉,故将其更名为“碧玉”。

清 红白玉髓笔洗

清 黄玉髓三连章

清 粉晶原石(左)碧玺料(右)

1.粉晶围棋子,2.紫晶围棋子,3.发晶围棋子。

清 碧玉鳌鱼花插

清 乾隆

清乾隆玉熊尊

清 嘉庆 翡翠盖碗

清象牙工艺

清乾隆 御制四季花卉诗玉杯

玉杯全高6.45厘米,口径11.3厘米,足径5.45厘米。玉质,泛浅黄色。口沿微向外撇,深腹,腹微鼓,圈足。口沿下饰阴线花纹,其下覆以云纹以为底,四面开光,两面浅浮雕水仙及菊,两面刻乾隆御题五言绝句两首与“乾”、“隆”两印,下缘琢莲瓣纹一周。底有“乾隆御用”四字隶书。附木匣。

清 玉锦荔枝

清 玛瑙水丞

清中晚期 玉嵌宝石浣花溪舟圆插瓶

浣花溪又称百花潭,在成都西部,唐朝大诗人杜甫曾卜居于此,并在溪畔建有草堂。

清晚期雕·珊瑚魁星点斗独占螯头盆景

魁星又称魁斗星君或奎星,相传居北斗七星之首,职司掌理人门考选文运。

此件以玉盆为基座,花石造景的作品,呈现波涛叠涌,鳌鱼浮沉,巍然独立于鳌首上的魁星形象。

以朱红色珊瑚雕造的魁星头上长角、粗眉凸眼,身绕飘带,手持北斗七星和嵌有红白色宝珠的梅枝,单脚站立在龙头鱼身、涌现于波浪间的翠玉鳌鱼头上,隐含着“梅为花魁、独占鳌头”的意味。

他的另一只脚向后踢起,刚好对应到北斗七星里斗状的主星;这种魁星踢斗的姿态,则寓意着高中魁首、金榜题名。

花盆四面都有五只蝙蝠环绕寿字的图案,象征着福寿及五福临门;盆里太湖石上的灵芝,则代表芝生祥瑞。

民国 翡翠雕花鸟瓶

民国 白玉花鸟瓶

举报

评论 6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赏瓶:清朝官员的最爱
极品中国古玩艺术
四招辨别真假元釉里红瓷
鉴赏之 明清官窑瓷器补篇(四十)
台北故宫博物院瓷器类
瓷器“尊”近年来的成交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