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仲景50味药证

桂枝 芍药 甘草 大枣 麻黄 附子干姜 生姜 细辛

柴胡 半夏 黄芪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滑石  

葛根 栝楼根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栝萎实 薤白 石膏 知母  人参 麦门 阿胶 地黄当归

川芎 牡丹皮杏仁五味子 桔梗 桃仁

桂枝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等地。其幼嫩而香气浓郁者,品质较佳。《神农本草经》谓桂枝“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伤寒论》入43方次,《金匮要略》入56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汤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这里的发汗过多,不仅指误用发汗药后出汗过多,也指患者自汗量多,或易汗出的体质特点。心下悸,主要指心脏的动悸感,但还包括胃脘部、脐腹部的跳动感,如腹主动脉的搏动感。凡含有桂枝甘草的处方,大多可用于治疗心动悸等病证,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脐下悸者”(65);茯苓甘草汤治“伤寒,厥而心下悸”(356);炙甘草汤治“脉结代,心动悸”(177);小建中汤治“心中悸而烦者”(102)。

    最大量方(5两):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汤治气从少腹上冲心者。原文为“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117)。奔豚,为古病名,《金匮要略》有记载:“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八)。“上冲心”及“上冲咽喉”,是说胸部有搏动感、撞击感、窒息感,并有突发性的特点。“发作欲死”,是说有精神障碍性症状,如一时性的昏厥等,亦指病人感觉相当痛苦。“复还止”,是说其病时发时止。“皆从惊恐得之”,不仅指外来的精神刺激,亦指患者内在的易惊易恐的素质。以上病证虽冠以“奔豚病”的病名,张仲景并用“气上冲”来表述,但从证候特点来看,与桂枝甘草汤证的“心下悸”是一致的。例如,桂枝汤治“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15);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67);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时复冒者”(十二)。以上处方中均含有桂枝甘草。

    加味方:理中汤、四逆散、防己黄芪汤  《伤寒论》理中汤条下有“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386)。筑,古时一指捣土的杵,一指古击弦乐器,两者均有敲击的意思。脐上筑,是脐腹部有搏动的意思。四逆散条下有“悸者加桂枝五分”(318)。《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条下有“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二)。可见,脐上筑、心下悸、气上冲,均为同一类症状,是对胸腹动悸感的不同表述。

    加减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伤寒论》中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原文为:“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28)。患者是心下满而非心下悸,是无汗而非发汗过多,此两证点出去桂的关键。

    ●仲景方根

    桂枝甘草茯苓:主治脐下悸、心下悸、气从小腹上冲胸、气冲、四肢聂聂动、呕吐等。方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脐下悸者”(65);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十七);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的“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身为振振摇者”(67);“胸胁支满,目眩”(十二);桂苓五味甘草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然如醉状,……时复冒者”(十二);茯苓甘草汤治“伤寒,厥而心下悸”(356)。防己茯苓汤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十四)。大凡悸动类疾病均用。

    桂枝甘草麻黄:主治发热恶寒、无汗,身痛。方如麻黄汤治“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35);“脉浮,无汗而喘者”(235);大青龙汤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五);桂枝麻黄各半汤治“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23);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发热恶寒”(27);桂枝二麻黄一汤治“形似疟,一日再发”;又云“汗出必解”(25)。

    桂枝甘草附子:主治身体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恶风汗出者。方如桂枝去芍药汤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若微寒者”,加附子(22);甘草附子汤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175);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174);桂枝加附子汤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20);乌头桂枝汤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十)。

    桂枝甘草芍药:主治自汗出、气上冲、腹痛、赢瘦而悸者。方如桂枝汤治“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15);“热自发、汗自出者”(12);“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13);“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54);治“太阴病脉浮者”(276);治“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234);治病人烦热“脉虚浮者”(240)。再如小建中汤治“腹中急痛”(100);“心中急而烦者”(102);“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妇人腹中痛”(六)。桂枝加芍药汤治“腹满时痛”(276);《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赢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饮食”(二十一)。

    桂枝甘草柴胡:主治发热或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关节疼痛、四肢冷而悸者。方如四逆散加桂枝治四肢冷而悸者(318);小柴胡汤去人参加桂枝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渴,外有微热者(96);柴胡桂枝汤主治“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者”(146);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往来寒热,心烦者”(147)。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主治惊狂、烦躁、失精、梦交、脉芤动等。方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加龙骨牡蛎救逆汤治“伤寒脉浮……惊狂,卧起不安者”(112);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治“烦躁”(118);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六);风引汤主治“热癫痫”(百).

    桂枝甘草人参阿胶:主治心动悸、汗出而闷、脉结代、少腹痛、妇人崩漏不孕、烦热、唇口干燥。方如炙甘草汤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177);“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六);“肺痿涎唾多”(七);温经汤主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以及“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二十二)。

    桂枝黄芪芍药:主治身体不仁疼痛、汗出、浮肿、小便不利、脉浮者。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主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十四);黄芪加桂枝汤主治黄汗、身重,汗出,身疼痛,烦躁、小便不利、脉浮者(十四,十五)。

    桂枝大黄桃仁:主治月经不来、少腹急结、其人如狂、癥瘕。方如桃核承气汤治“其人如狂……少腹急结”(106);鳖甲煎丸治“癥瘕……疟母”(四)。

    方  名    桂枝用量    主要配伍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4两    甘草茯苓大枣

桂苓五味甘草汤    4两    甘草茯苓五味子

防己茯苓汤    3两    甘草茯苓防己黄芪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3两    甘草茯苓白术

茯苓甘草汤    2两    甘草茯苓生姜    ·

茯苓泽泻汤    2两    甘草茯苓泽泻白术生姜

麻黄汤    2两    甘草麻黄杏仁

麻黄加术汤    2两    甘草麻黄杏仁白术

大青龙汤    2两    甘草麻黄杏仁  生姜  大枣石膏

葛根汤    2两    甘草麻黄葛根生姜大枣

葛根加半夏汤    2两    甘草麻黄葛根生姜  大枣半夏

续命汤    3两    甘草麻黄  当归  人参  石膏干姜杏仁川芎

桂枝二麻黄一汤    1两17铢甘草麻黄  芍药  杏仁  生姜大枣

桂枝麻黄各半汤    1两16铢甘草麻黄  芍药  杏仁  生姜大枣

桂枝二越婢一汤    18铢    甘草麻黄  石膏  芍药  生姜大枣

桂枝芍药知母汤    4两   甘草 附子芍药麻黄 生姜白术知母防风

甘草附子汤    4两    甘草附子白术

桂枝附子汤    4两    甘草附子生姜大枣

桂枝加附子汤    3两    甘草附子芍药生姜大枣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  3两    甘草  附子  生姜  大枣  麻附子汤 黄细辛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3两    甘草附子生姜大枣

乌头桂枝汤    3两    甘草乌头芍药生姜大枣

桂枝加桂汤    5两    甘草芍药生姜大枣

桂枝汤    3两    甘草芍药生姜大枣

小建中汤    3两    甘草芍药生姜大枣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3两    甘草芍药生姜大枣当归

桂枝加芍药汤    3两    甘草芍药生姜大枣

桂枝加大黄汤    3两    甘草芍药生姜大枣大黄

桂枝加葛根汤    2两    甘草芍药生姜  大枣  葛根麻黄

柴胡桂枝干姜汤    3两    甘草柴胡  半夏  干姜  牡蛎栝楼根黄芩

柴胡桂枝汤    1两半    甘草柴胡  半夏  芍药  黄芩人参大枣

四逆散(加减)    5分    甘草柴胡芍药枳实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两    甘草龙骨牡蛎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  3两   甘草龙骨牡蛎生姜大枣龙骨救逆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3两    甘草龙骨牡蛎  芍药  生姜大枣

风引汤    3两    甘草龙骨牡蛎大黄  干姜石膏

桂枝人参汤    4两    甘草人参干姜白术

新加汤    3两    甘草人参生姜大枣芍药

泽漆汤    3两    甘草人参生姜半夏  泽漆白前黄芩紫参

黄连汤    3两    甘草人参干姜  黄连  半夏大枣

炙甘草汤    3两    甘草人参 阿胶 麦门冬 生姜生地黄麻仁大枣

温经汤    2两    甘草人参  阿胶  麦门冬  生姜吴茱萸当归芎(劳) 芍药牡丹皮半夏

黄芪桂枝五物汤    3两    黄芪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3两    黄芪芍药

桂枝加黄芪汤    2两    黄芪芍药甘草 生姜 大枣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桃核承气汤    2两    大黄桃仁芒硝甘草

鳖甲煎丸    3分    大黄桃仁  鳖甲  黄芩  柴胡干姜芍药  葶苈石韦 厚朴牡丹瞿麦  紫葳 半夏人参廑虫  阿胶蜂窝    蜣螂桃仁
    ●药证发挥

    桂枝主治气上冲。所谓气上冲,是患者的一种自我感觉,主要有两个方面:①上冲感:气从少腹上冲胸,病人的咽喉、胸膺部、腹部有突发性的气窒感、胀痛感,甚至呼吸困难、喘促、出冷汗、烦躁乃至晕厥;②搏动感:自觉心悸,按压后舒适;或病人全身出现搏动感或感觉到明显的脐腹部的跳动感,甚至晕厥。此外,颈动脉的搏动感,也可以看做是气上冲。循环系统许多疾病如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低血压、心律衰竭等,以及消化道疾病等均可以出现气上冲样的综合征。

    桂枝证与出汗相关。《伤寒论》中经常有“发汗后”、""发汗过多”等说法,桂枝汤等也用于治疗''汗自出者,,(12);“汗出恶风者”(13);“自汗出而不愈者’’(54);''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234)。桂枝证的汗出,一种情况为服用麻黄等发汗药物以后,汗出如洗,并伴有心悸、烦躁不安、乏力等。一为自动出汗,即天气并不热,也未服用发汗药物,但尚微微汗出,而汗出又恶风畏寒,关节疼痛、烦躁不安等。前者,可用桂枝甘草汤,后者则用桂枝汤。由于误用麻黄常导致心悸、汗多厥逆,所以,配伍桂枝以防止汗多亡阳,是仲景的用药原则,如大青龙汤、麻黄汤、葛根汤等。

    气上冲与惊恐相关。这种惊恐,多伴有冷汗淋漓、心悸、入夜多梦或多恶梦,男子易出现性梦、早泄等,女子多为梦交、带下淋漓等。仲景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或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气上冲多还与腹痛相关。腹痛呈阵发性,也伴有多汗、心悸等,患者多消瘦、腹壁薄而无力,但按之表皮较硬,所谓“腹中急痛”(100)。仲景常用桂枝加桂汤或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等。

    桂枝证的脉象,张仲景没有明确,其类方中因配合的不同,其脉或浮,或沉迟,或浮虚,或结代,或芤动,但不见滑、数、促、疾等脉。所以,推断桂枝证的脉象以虚缓为多见。所谓虚,指脉无力;所谓缓,指但脉不数,有时相反较慢。

    桂枝证的舌象,张仲景未提及,根据笔者临床经验,桂枝证多见舌质淡红或黯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舌苔薄白,笔者称之为“桂枝舌”。如舌红而坚老者,或舌苔厚腻焦黄者,或舌质红绛无苔者,则桂枝一般不宜使用。

    使用桂枝,配伍极为关键。桂枝甘草是平冲定悸的主药,但配伍不同,主治也不同。桂枝甘草茯苓为动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是惊悸,桂枝甘草人参麦冬是虚悸,桂枝甘草五味子是咳逆而悸。同样是治疗自汗,桂枝汤治脉弱自汗,桂枝加附子汤治身痛自汗,桂枝加黄芪汤治身肿自汗。同样是治疗疼痛,桂枝附子甘草是汗出恶寒骨节痛,桂枝芍药黄芪是汗出身肿不仁痛,桂枝芍药甘草饴糖是虚劳里急腹中痛。再有,桂枝甘草配麻黄,则无大汗亡阳之忧,桂枝甘草配柴胡,则有发汗透邪之功。桂枝大黄桃仁活血,用于少腹急结、月经不利者,桂枝甘草人参麦冬阿胶理虚,用于虚赢短气、脉结欲绝者。
    仲景使用桂枝有三个剂量段,大剂量(5两)治疗心悸动、奔豚气等;中等剂量(3~4两)治疗腹痛或身体痛;小剂量(2两)多配伍麻黄治疗身体痛、无汗而喘等。所以,桂枝用于心脏病,必须量大,可用12~15g,甚至达30g。
    ●常用配方

    桂枝10g芍药lOg甘草5g生姜3片  大枣12枚(桂枝汤)

    应用:以心悸动、腹痛、自汗出、消瘦、脉弱诸证为特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免疫系统疾病等。此外,出汗异常、虚人感冒、过劳等应用较多。本方是古代的强壮剂,对于饥寒过劳久病导致的体质下降有效。服用桂枝汤宜温服,服后宜喝热粥,并避风盖被,以取微汗。

    适用桂枝汤的患者大多体质柔弱、体形消瘦者为多,肤白而缺乏红光,湿润而憔悴,腹部平,腹肌较硬而缺乏底力,如同鼓皮,严重者腹部扁平而两腹直肌拘急,如同纸糊灯笼状。其人脉浮易得,脉缓或有结代。舌质淡红或黯淡,舌体较柔软,舌面湿润,苔多薄白。其人常常易于惊恐、动悸、失眠、多梦,易于出汗、自觉发热而又恶风,对寒冷敏感,对疼痛敏感,常表现为关节痛、头痛、腹痛或少腹拘急,并易有脱发、昏眩、失血、咳喘等。这种体质与《金匮要略》“失精家”相似。笔者称为“桂枝(汤)体质”。

    桂枝10g芍药10g甘草5g生姜3片 大枣12枚炮附子10g(桂枝加附子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恶寒、身痛者。虚人感冒、腰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神经痛、肿瘤疼痛等可以使用。也有人根据原文“发汗遂漏不止”,而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清涕滂沱。

    桂枝10g芍药20g甘草3g生姜3片 大枣6枚大黄6~10g(桂枝加大黄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桂枝汤证见腹痛便秘者。如老人便秘、习惯性便秘、病后便秘、肿瘤便秘等见体瘦、脉弱、自汗者,均可使用本方。

    桂枝10g芍药10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10枚葛根20g(桂枝加葛根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项背强痛者。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等见腰背酸痛、头昏头晕者可以使用。如舌质黯紫者,方中芍药应使用赤芍药,量也宜加大。

    桂枝10g芍药10g甘草3g柴胡lOg黄芩6g半夏lOg党参12g生姜3片大枣10枚(柴胡桂枝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治胸胁苦满、寒热往来者。凡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胶原性疾病、胆道疾病等见低热或手足心热,但又怕风自汗,体质柔弱,病情缠绵不断,时发时止者。

    ⑥桂枝10~20g或肉桂5~10g芍药10~20g甘草3~6g生姜3片 大枣12枚  龙骨15~30g  牡蛎15~30g(《金匮要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桂枝汤证见胸腹动悸、脉芤动者。如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小儿胃肠痉挛、腹型癫痫、神经衰弱、佝偻病、肺气肿、肺心病等见体形柔弱、自汗盗汗、胸腹动悸者,此方取效甚速。脉象大而无力,是识证着眼点。笔者以本方加重芍药用量至30g以上,治疗那些皮肤清白、体形消瘦、舌质淡红而少苔的慢性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也有起到稳定病情的效果。如加五昧子6g、山萸肉20g、麦门冬20g,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气喘吁吁、舌质嫩红、脉象空大的肺气肿、肺心病患者,有平喘定悸的效果。

    ⑦桂枝10g芍药10g甘草5g生姜3片  大枣5枚杏仁12g厚朴10g(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应用:桂枝(汤)体质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多伴自汗、恶风、腹胀等。

    ⑧桂枝10g芍药10g甘草3g生姜3片  大枣10枚黄芪15g(《金匮要略》桂枝加黄芪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自汗而浮肿者。如消化道溃疡、骨关节病、贫血、老人感冒等。

    ⑨桂枝lOg芍药12g甘草5g生姜6片大枣12枚人参lOg或党参15g(新加汤)

    应用:桂枝汤证见消瘦、脉沉迟细者。如反复大量的发汗以后、大病以后体力明显下降、慢性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晚期全身疼痛等。

    ⑩桂枝10~20g茯苓12~30g大枣12枚  甘草6g(桂枝茯苓大枣甘草汤)

    应用:以心下动悸为特点的神经症、心血管疾病,如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房间隔缺损等。其舌质多淡红胖大。此方常加龙骨、牡蛎等。

    @桂枝lO-20g茯苓15g五味子lOg甘草5g(《金匮要略》桂苓五味甘草汤)

    应用:以咳喘上气而眩冒、自汗出为特点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神经衰弱。患者不仅有心悸、自汗等,并常常眼前发黑,冒金星等。加山萸肉、龙骨也佳。

    @桂枝10g附子10g细辛6g甘草3g(笔者经验方)
    应用:以身痛而自汗、脉弱为特点的疾病,如腰腿痛、头痛、神经痛、肿瘤疼痛等。此外,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也可使用,但舌质必定黯淡。

    ●附录:肉桂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主治与桂枝大体相同,临床多用于脐腹冷痛。药材以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香气浓,味甜微辛,嚼之无渣者为佳。有学者认为仲景方中的桂枝就是肉桂

芍药

    芍药为毛茛科植物川赤芍、芍药、草芍药的根。白芍药以产于浙江杭州以及东阳、磐安、缙云等地者品质最优,前者称杭白芍,后者称东白芍。赤芍药产地较多,大多以内蒙察哈尔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所产者品质最优,统称西赤芍。《神农本草经》谓芍药“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伤寒论》入34方次;《金匮要略》入35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芍药甘草汤、枳实芍药散

    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29、30)。《伤寒论》认为,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可见仲景对此汤的解除肌肉挛急的作用是相当肯定的。
    枳实芍药散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二十一),腹痛也是挛急性的症状。
    最大量方(6两):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

    小建中汤治“腹中急痛”(100);“心中急而烦者”(102);“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妇人腹中痛”(六)。

    桂枝加芍药汤治“腹满时痛”(276)。
    桂枝加大黄汤即桂枝加芍药汤加大黄,主治“大实痛者’,(279)。提示大剂量芍药治疗腹痛。
    加昧方:小柴胡汤、通脉四逆汤、白散、防己黄芪汤、桂枝加芍药汤

    小柴胡汤条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96)。通脉四逆汤条下:“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317)。白散方条下:“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141)。防己黄芪汤条下:“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二)。桂枝加芍药汤为桂枝汤加芍药,治“腹满时痛”。提示腹痛时,仲景必用芍药。

    减味方:通脉四逆汤、真武汤

    通脉四逆汤条下“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317)。真武汤条下:“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316)。反过来看,则芍药能用于便秘者,另外,咽喉疼痛者,不是芍药的应用指征。

    ●仲景方根

    芍药枳实:主治腹痛、便秘。方如枳实芍药散治产后腹痛(二十一);四逆散治四肢冷而腹痛或泄利后重(318);大柴胡汤治“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165);“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136);“按之心下满痛者”(十);麻子仁丸主治便秘(247)。

    芍药黄芩:主治下利伴心中烦、脉数者。方如黄芩汤治下利脉数(172、333);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303)。
    芍药甘草桂枝:主治自汗出、气上冲、腹痛、赢瘦而悸者。参见桂枝条。

    芍药甘草附子:主治脚挛急、腹痛、恶寒、脉微欲绝者。方如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芍药甘草汤证见“恶寒”者(68);通脉四逆汤主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317);“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见腹痛时。
    芍药桂枝黄芪:主治身体麻木疼痛、汗出、浮肿、小便不利、脉浮者。参见桂枝条。

    芍药当归川芎:主治腹痛、月经不调。方如胶艾汤治妇人崩漏腹中痛(二十);温经汤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月经不调(二十二);当归芍药散治“妇人怀娠,腹中疗痛”(二十);当归散用于妊娠保胎(二十);奔豚汤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八)。

    芍药附子白术茯苓:主治关节痛,腹痛、恶寒、眩悸、脉沉者。方如真武汤治头眩,心下悸、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316);附子汤治身体痛,手足寒,背恶寒、骨节痛,脉沉者(304、305)。

  方  名     芍药用量    主要配伍

 枳实芍药散   等分      枳实

芍药甘草汤    4两     甘草
四逆散       5分    枳实柴胡甘草
大柴胡汤     3两    枳实  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 大枣,大黄
麻子仁丸     半斤    枳实厚朴  大黄  麻子仁    杏仁

 黄芩汤       2两    黄芩 甘草 大枣
 黄连阿胶汤    2两    黄芩黄连阿胶

 小建中汤      6两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    6两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当归

 桂枝加芍药汤    6两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桂枝汤        3两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桂枝加大黄汤    3两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大黄

    芍药甘草附子汤    3两    甘草附子

  通脉四逆汤(加减)    2两    甘草附子干姜

  黄芪桂枝五物汤    3两    桂枝黄芪甘草生姜大枣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3两    桂枝黄芪

  桂枝加黄芪汤    2两桂枝黄芪甘草生姜大枣

  胶艾汤    4两    当归川芎  阿胶  甘草  艾    叶干地黄

当归芍药散    1斤    当归川芎茯苓白术泽泻

当归散    1斤    当归川芎白术黄芩

奔豚汤    2两    当归  川芎甘草  半夏  黄芩生葛生姜

温经汤    2两    当归  川芎  甘草  桂枝人 参阿胶麦门冬生姜吴
真武汤    3两    附子 白术 茯苓 生姜

附子汤    3两    附子 白术 茯芩 人参

    ●药证发挥

    芍药主治挛急,尤以脚挛急、腹中急痛、身疼痛为多。脚挛急,是张仲景明确的芍药证。《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脚挛急的专方。《朱氏集验方》称芍药甘草汤为去杖汤,用以治疗脚弱无力,行走困难。所谓的脚挛急,其表现为小腿屈伸不利,或经常出现下肢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痉挛。患者常诉说下肢肌肉疼痛,步履困难。对这一特征,笔者称之为“芍药足”。伴有脚挛急的疾病,都可以考虑使用芍药,比如肝硬化、糖尿病、支气管痉挛等病患者,见经常脚挛急者,配合芍药甘草汤常能提高疗效。

    其急痛,是指疼痛呈痉挛性,有紧缩感,并有阵发性的特点,也即张仲景所谓的“时痛”。胃痉挛、肠痉挛、腓肠肌痉挛、脏器平滑肌痉挛、躯干骨骼肌等导致的疼痛,均属于芍药证。腹中急痛,为腹痛呈痉挛性、阵发性,其部位有在上腹部者,有脐周者,也有下腹部者,或腹痛连及腰背者,或腹痛连及阴部者。另外,膈肌痉挛、尿道括约肌痉挛、阴道痉挛、面肌痉挛、支气管痉挛等虽没有明显的疼痛,但也可以考虑使用芍药,也就是利用芍药的“缓急”的功效。
    身疼痛,多为腰背酸痛、四肢疼痛,严重的可以导致步履困难,如坐骨神经痛也表现为痉挛性。
    芍药兼治便秘,腹急痛伴有大便秘结如栗状者,最为适宜。笔者经验,芍药量至30g以上,就有通大便的作用。《伤寒论》280条有“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可反证芍药这一作用。芍药通便,多与大黄并用。

    芍药证多见于一种痉挛性体质,患者易于腹痛,易于便秘,易于肌肉痉挛。其体形胖瘦皆有,但多肌肉坚紧,尤其是腹壁肌肉比较紧张,日本人吉益东洞提出了“腹皮挛急,按之不弛”的腹证,可以参考。临床上若见肌肉松柔者,大便不成形、日行多次而无腹痛者,就应慎用芍药。

    芍药配甘草,是缓急止痛的基本方。加枳实,可治腹痛而便秘者,是胃肠动力剂;加黄芩,可治腹痛而腹泻者,并能用于便血、痛经,是清热止痛剂。加桂枝或肉桂。可治中虚腹痛,其人动悸而脉弱;加附子,可治阳微身痛,其人恶寒而脉沉。芍药配白术、茯苓,是利水剂,如月经不调者配当归、川芎,如腹水、全身浮肿者配附子、干姜。
    张仲景使用芍药有两个剂量段:以腹中急痛为主证的,芍药要大量,4""--6两。如果配合附子,或配合黄芩等,或配合桂枝,或配合黄芪桂枝,则不必大量,2~3两即可。
    张仲景时代芍药不分赤白,宋代以后芍药有白芍药与赤芍药之分。根据传统用药习惯,痉挛性疾病用白芍药较多;如果舌质黯紫,或血液黏稠者,或为血管疾病者,使用赤芍药比较多。
    ●常用配方

    芍药12g炙甘草12g(芍药甘草汤)
    应用:本方是解挛急的基本方。各种肌肉痉挛性疾病以及以脚挛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均可使用,如腓肠肌痉挛、不安腿症、下肢周围血管病、坐骨神经痛、哮喘、癔症、消化道溃疡、习惯性便秘、痛经等均可使用。近代江苏常熟名医陶君仁先生有柔肝饮一方,即芍药甘草汤加生麦芽。用于治疗胃痛、肝病等。更有报道用芍药甘草汤加蜈蚣,可治疗阳痿。芍药甘草的比例,原方为1:1,用量为各四两,但后世应用则比例不一,有12:l~3:l不等,如《怪疾奇方》治疗大腿疼痛,用芍药3两,甘草为l两。《魏氏家藏方》称芍药甘草汤为六半汤,即芍药6两,甘草半两。

    芍药lO-30g枳实10-30g(《金匮要略》枳实芍药散)

    应用:本方是胃肠动力剂,可用于腹中满痛,大便干秘者。大柴胡汤、四逆散均有此组合。根据仲景经验,两者用量多取等量。原方为散剂,但现代临床多用汤剂。本方可配合其他复方治疗习惯性便秘、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尿道结石急性发作、肠痉挛、胃下垂、痛经等。

    ③芍药12g甘草12g附子15g(芍药甘草附子汤)

    应用:本方主治腰腿痛而恶寒、脉沉者。对于芍药甘草汤证见精神萎靡、脉弱、脉沉者,也可用本方。笔者多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关节痛、肿瘤疼痛、肝硬化等。
    芍药48g当归9g川芎9g·泽泻24g白术12g茯苓12g(《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作汤剂服)

    应用:以腹痛、月经痛、浮肿为特点的各种妇产科疾病均可使用。泌尿道结石出现腹痛时,也可使用,不过方中的当归、川芎等用量必须加倍。
    ⑤芍药18g桂枝9g或肉桂6g甘草6g生姜9片大枣12枚饴糖40ml(小建中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腹急痛,喜按,心悸动,舌苔薄者。本方是保肝药。笔者多用于慢性肝病,尤其是具有脚挛急、腹壁比较紧张者。赤芍、白芍均用,但用量宜大。根据汪承柏教授经验,治疗慢性肝炎、失代偿肝硬化见大量腹水、高血清胆红素者,可以大剂量使用赤芍,量至60g。

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主产于内蒙古、甘肃,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其体质结实,粉性足。《神农本草经》谓甘草“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馗,解毒”。《伤寒论》入70方次,《金匮要略》入88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5两):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汤治“哕逆者”(十七);“哕逆”,即呃逆、恶心呕吐之类。此方甘草与大枣、生姜、人参同用,所治的呃逆、呕吐,决非暴呃、暴吐,当属大病之后、或吐利之后,呃逆干呕频频而食欲不振、口干无津、赢瘦者。

    次大量方(4两):甘草泻心汤、芍药甘草汤、桂枝人参汤、甘草干姜汤、炙甘草汤、生姜甘草汤

    甘草泻心汤治“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158)。

    芍药甘草汤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29)。甘草干姜汤主治上述症状外,尚见“咽中干,烦躁吐逆者”(29)。

    桂枝人参汤治“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163)。

    炙甘草汤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177);“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七)。

    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七)。

    从以上原文可见,大剂量甘草与各主治药物合用,用于治疗下利不止、吐涎沫不止、小便数、自汗出等体液丢失以后出现的种种症状,如配黄连、黄芩治心下痞;配芍药治脚挛急;配干姜治吐逆烦躁;配桂枝、人参治心下痞硬;配桂枝、地黄、阿胶等治脉结代、心动悸。  最简方(1味):甘草汤 甘草汤治“咽痛”(311)。《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咽痛方有8,其中7方含甘草。如治少阴咽痛的甘草汤、桔梗汤、半夏散,治疗手足厥寒、脉微欲绝而咽痛的通脉四逆汤,治疗大逆上气、咽喉不利的麦门冬汤,治疗狐惑病蚀于咽喉的甘草泻心汤,以及治疗阴毒咽喉痛的升麻鳖甲汤等。可见甘草治疗咽喉痛。

    次简方(2味):芍药甘草汤、甘草干姜汤、桂枝甘草汤、桔梗汤、甘草麻黄汤、大黄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甘草干姜汤主治已述。

    桂枝甘草汤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是汗出过多以后出现的心悸。

    桔梗汤治“咽痛”(311),并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七)。

    甘草麻黄汤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的“里水”(十四)。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者”(十七)。麻黄为发汗峻药,大黄则为攻下峻药,为防止过汗、过下伤津液,仲景配伍甘草。

    再简方(3味):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调胃承气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栀子甘草豉汤、甘麦大枣汤、甘草粉蜜汤、茯苓杏仁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汤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为甘草与附子、干姜同用,其原文考证可见附子条下,主治皆为严重的腹泻、呕吐、大量出汗以后,患者出现:①脉沉微、脉不出、脉微欲绝、脉沉、脉弱、脉迟者;②四肢厥冷、拘急疼痛者。

    调胃承气汤为甘草与大黄、芒硝同用,主治“谵语,,(105),“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248),“发汗后,……不恶寒,但热者”(70),“伤寒吐后,腹胀满者”(249)。这是反复发汗呕吐以后津液受伤而肠胃燥结者。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68)。

  栀子甘草豉汤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少气者”(76)。

  以上诸方证均为汗、下、吐后诸证。

  甘麦大枣汤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二十二)。

  甘草粉蜜汤治“心痛发作有时”(十九)。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八)。

  以上诸方证是杂病中躁、急、痛、逆之证。

  麻黄附子甘草汤能“微发汗”(302)。

  麻黄附子汤即麻黄附子甘草汤加重麻黄用量,治“水之为病……脉沉者”(十四)。
  加甘草方: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产后下利虚极”(二十一)。产后亡血,复加下利,津液更为不足,故为“虚极”。古代所谓的虚,多指赢瘦,经常“虚赢”并称,如竹叶石膏汤证的“虚赢少气”,大黄廑虫丸证的“五劳虚极,赢瘦”,《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证的“妇人产后虚赢不足”等。可以推测,此处为何加甘草?就是因为赢瘦。

    ●药证发挥

    甘草主治赢瘦。兼治咽痛、口舌糜碎、心悸、咳嗽以及慢性病的躁、急、痛、逆诸症等。

    甘草用于瘦人,古时候就有这个经验。《神农本草经》记载甘草能“长肌肉”。《伤寒论》中凡治疗大汗、大下、大吐以及大病以后的许多病症的方剂,大多配合甘草。吐下汗后,气液不足,必形瘦肤枯。唐代的著名方书《外台秘要》就记载用小便煮甘草数沸服,治疗大人赢瘦。《证类本草》记载用甘草粉蜜丸,可以治小儿赢瘦。日本筑后市国立疗养所安德恭演医生研究证实甘草中的甘草甜素有延缓肌肉营养不良发展的效果。赢瘦,可以看做是使用甘草的客观指征之一。以赢瘦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如肺结核、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慢性肝炎、肝硬化、艾滋病等,可大量使用甘草。

    咽痛,张仲景多用甘草。《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咽痛有8张处方,其中7张方含有甘草。尤其是《伤寒论》明确提出:“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提示咽痛是甘草主治。这种咽喉的疼痛感,多伴有干燥感、热灼感,局部多充血、红肿。后世治疗咽痛的复方中,也大都含有甘草,如《圣济总录》以单味甘草治疗热毒肿,舌卒肿起,满口塞喉,气息不通,顷刻杀人。《小儿药证直诀》用甘草蜜炙,桔梗在米泔水中浸泡一夜,煎服,又加阿胶。治疗喉痛。后世的玄麦甘桔汤,用甘草、桔梗、玄参、麦冬同用,治疗慢性咽痛也有效果。岳美中先生曾治一患者咽喉痛如刀刺,曾用西药无效·局部不红不肿,与服生、熟甘草,服二日,其痛即失。其医案载于《岳美中医话集》。《伤寒论》有“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条)的记载,可知咽喉干燥疼痛者,必无作汗之资,由此可以推测其人与麻黄证不同,必定体形瘦削,身热易汗、肌肉坚紧、舌质红者。以咽喉、口舌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如急性咽喉炎、喉头水肿、口腔黏膜溃疡、白塞氏病等。

    甘草可治口腔黏膜病。《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的狐惑病的专方,现在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现代名中医赵锡武先生用此方加生地黄治疗口腔与外阴溃疡,甘草生用,量达30g(《赵锡武医疗经验》)。

    其实,不仅是口腔黏膜病,即其他黏膜溃疡,也可使用甘草。《千金要方》以蜜炙甘草治阴头生疮。肛裂用甘草水局部湿敷可减轻症状。有报道用甘草流浸膏或用甘草锌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对于尿道刺激症状,如尿痛尿急等,用甘草配合滑石等药物可缓解症状,方如六一散,加连翘30g,山栀10g更好。

    咳嗽,也是黏膜刺激症状,甘草同样适用。  《金匮要略》“大气上逆,咽喉不利,麦门冬汤主之”;“咳而胸满,……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千金》生姜甘草汤(甘草、生姜、人参、大枣)治疗肺痿咳涎沫不止,咽燥而闷。以上方中均有甘草。唐代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单味甘草治疗肺痿多痰的记载。宋代方书《圣济总录》中记载:用甘草2两,猪胆汁浸5宿,漉出炙香,研末为丸,内服治疗热性咳嗽。现代制剂甘草浸膏以及小儿止咳冲剂,包括川贝枇杷膏等市售止咳成药,都含有甘草。所以,以咳嗽为主诉的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肺结核等,甘草可配伍桔梗、柴胡、黄芩、麦冬等,方如桔梗汤、小柴胡汤、麦门冬汤。

    单味甘草治疗心悸,在《本草纲目》上就有记载。《伤寒论》中以甘草配合桂枝,治疗发汗过多以后,患者出现的心悸。所谓“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64条),是使用大量发汗药物以后,患者汗出过多以后出现的心悸。对“脉结代,心动悸”者,用甘草配伍桂枝、地黄、麦冬、阿胶等,方如炙甘草汤。以心动悸为主诉的疾病,如早搏、心动过缓、窦房结综合征、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等,常配桂枝、茯苓、人参等,代表方是炙甘草汤。其中甘草的用量有达90g者[治疗奎尼丁中毒.天津中医,1996,13(1):42]。由于麻黄常导致心悸,所以甘草常配伍麻黄。《伤寒论》中麻黄方14方次,麻黄甘草同用者13方次;《金匮要略》麻黄方23方次,麻黄甘草同用者18方次,比例很高。另外,龙骨、石膏可多用于动悸,所以,甘草与其配伍的机会也相当多。
    杂病多见躁、急、痛、逆诸证。此躁,为情绪不安定,变化无常、烦躁、多动,如甘麦大枣汤证的脏躁。此急,为急迫、挛急、拘急之证,如芍药甘草汤证的脚挛急。此痛,为一种挛急性、绞窄样、紧缩性的疼痛,如茯苓杏仁甘草汤证的胸痹、甘草粉蜜汤证的心痛等。此逆,为吐逆、冲逆、气逆,如橘皮竹茹汤证的哕逆、桂枝甘草汤的气上冲等。以上证候的发生,多见于形瘦肤枯、舌淡脉细者。如体胖浮肿、舌苔厚腻者.甘草应慎用,尤其不可过量,否则易于出现胸满、浮肿加重、头晕等。

    甘草还是古代救治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者的主要药物。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大豆解百药毒,尝试之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传统认为甘草能解乌头;附子、南星、半夏、马钱子以及一支蒿的毒。实验证明,甘草对组胺、水合氯醛、升汞、河豚毒、蛇毒、白喉毒素、破伤风毒,均有解毒作用。从张仲景用药来看,使用麻黄、附子、乌头等有毒中药,经常配伍甘草,这无疑是有道理的。
    另外,后世还将甘草用于外科感染性疾病。《证治准绳j  国老膏:甘草2斤,浓煎1夜,成膏,开水调服,主治痈疽丹  毒。清代名医王孟英治疗一例腹股沟疮毒·患者发热、呕吐、胯间痛不可当,用牛甘草一两,金银花六两、皂角刺五钱,水煎和酒服之,一剂减其势,再剂病若失(王孟英医案)。另外科常用的治疗脱疽的四妙勇安汤,即为甘草30g、当归30g、玄参90g、金银花90g。对于外科的应用,张仲景没有述及。

    综上所述,甘草证以体形赢瘦为客观指征,主治病症以干枯性(赢瘦)、痉挛性(肌肉痉挛、绞痛)、刺激性(咽痛、黏膜溃疡)、躁动性(心悸、脏躁)、突发眭(中毒、外科感染)为特点。

    甘草的配伍非常复杂,但非常重要。合理的配伍有利于提高疗效。《本经疏证》说:“《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伤寒论》中凡治疗大汗、大下、大吐以及大病以后的许多病症的方剂,大多配合甘草。吐下汗后,气液不足,必形瘦肤枯,或口干咽痛,或筋肉拘急,或气逆上冲,或心下痞硬,或往来寒热,或动悸,或烦躁,或多汗,症状不一,故《伤寒论》中甘草常与石膏(100%——括号内为石膏剂中甘草的出现率,下同类推)、龙骨(100%)、桂枝(95%)、大枣(90%)、生姜(87.1%)、柴胡(85.7%)、芍药(81.8%)、半夏(77.7%)、人参(77.2%)、干善(70·8%)、茯苓(66.69/6)、附子(65.2%)等同用以主治各种复杂的病证,而与攻下通便、清热泻火的大黄(14%)、枳实(14-2%)、山栀(25%)、芒硝(33.3%)等则较少配伍使用。口J见,甘草不是调味品,不是所有方剂中均可应用的。如果需要使用大黄、芒硝或甘遂、大戟急攻时,或用黄连、山栀清利湿热时,甘草可以不用或少用,患者有腹胀时,甘草也应少用或不用,或者应当配伍理气的药物,如枳实、厚朴等。

    另外,甘草多配伍麻黄。《伤寒论》中麻黄方14方次,麻黄甘草同用者13方次;《金匮要略》麻黄方23方次,麻黄甘草l司用者18方次,比例很高。这是否甘草能够减少或缓和麻黄的某些毒副反应?值得研究。

    甘草的用量:甘草的用量有很大的变化空间,完全根据病情以及配伍而定。一般来说,对赢瘦之人、急证重证可以重用,量至30g或者更多。

    ●常用配方

    ①甘草6g桔梗3g(甘草桔梗汤)

    应用:本方是利咽方。对咽痛、咳吐浊痰,或胸痛者最为有效。笔者常加山栀lOg、连翘20g,治疗急性咽炎;加制半夏12g,厚朴lOg,治疗慢性咽炎、梅核气等。

    ②甘草6g桂枝12g(桂枝甘草汤)

    应用:本方是定悸方。多用于心动过缓、心脏瓣膜病、心功能不全、神经衰弱等见有明显动悸感的患者。方中桂枝多改用肉桂lOg,如果有惊恐不安、自汗者,加龙骨20g、牡蛎20g。

    ③甘草12g干姜6g(《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

    应用:以吐涎沫而不渴,苔滑为特征的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④甘草6g麻黄12g(《金匮要略》甘草麻黄汤)

    应用:本方是发汗利水方。对于浮肿而恶寒无汗者有效。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肾炎、关节病、风寒感冒、皮肤病等适用。

    ⑤甘草lOg黑豆50g(民间经验方)

    应用:本方是解毒方。适用于服麻黄、半夏、乌头、附子诸药后出现烦乱、悸动、舌麻者。

    ⑥甘草9g小麦30g大枣10枚(《金匮要略》甘草小麦大枣汤)
    应用:本方张仲景用于治疗脏躁。脏躁是古病名,其症状表现为悲伤欲哭,伸欠频作,多见于女性。本方可治疗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症、癔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癫痫、夜游症、小儿多动症等。神情恍惚,无故哭笑,消瘦、舌淡、脉细者为其见证。
    ⑦炙甘草12g人参6g或党参15g麦冬12g地黄24~4g阿胶6g桂枝9g或肉桂6g生姜9g麻仁12g大枣30枚(炙甘草汤)

    应用:过汗、失血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笔者多用于肿瘤化疗放疗以后、心肌病、肺气肿、,肺心病等。其人必赢瘦肤枯。

4 大枣
    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神农本草经》谓甘草“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伤寒论》入40方次,《金匮要略》入43方次。

    ●原文考证

    甘草、大枣同用者,《伤寒论》中35方,《金匮要略》中36方;人参、甘草、大枣同用者,《伤寒论》9方,《金匮要略》8方;姜、枣同用者,《伤寒论》中37方,《金匮要略》中36方。可见仲景使用大枣最多的是以上两种方法。  ①大枣甘草剂  最大量方(30枚、3两):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177);“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六);“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七)。

    最简方(3味):甘麦大枣汤
    甘麦大枣汤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二十二)。

    以上两方所治之症为动悸、为躁。

    ②大枣生姜剂

    最大量方(30枚、半斤):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汤治“哕逆者”。方解见甘草条下。

    次大量方(25枚、半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其人内有久寒者”(352)

    最简方(4味):生姜甘草汤、吴茱萸汤

    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七)。

    吴茱萸汤治“呕而胸满者”(十七);“食谷欲呕’’(243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378)。

    以上四方所治之症为呕、为逆。
    ③其他

    葶苈大枣泻肺汤、十枣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治“肺痈,喘不得卧”(七);“肺痈胸胀满,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七);“支饮不得息”(十二)。

    十枣汤治“其人浆浆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152)''病悬饮者”(十二)。

    葶苈大枣泻肺汤中的葶苈子以及十枣汤中的芫花、大戟、甘遂均有猛烈的泻下作用,大枣与之相配,可减轻毒副反应。尤其是瘦弱之人,大枣尤为必须。

    ●药证发挥

    大枣配甘草主治动悸、脏躁;配生姜主治呕吐、咳逆;配泻下药可保护胃气。所谓动悸,指胸腹部的搏动感,既有心悸动,也有脐下动悸。脏躁是《金匮要略》上的病名,与癔症相似,表现为无故悲哭而不能自制。临床所见,凡动悸者,脏躁者,多形体瘦弱,舌淡脉细,故使用大枣、甘草为主药的方剂,要注意辨清脉舌。而大枣、生姜所治者甚广,不必拘泥于形瘦舌淡,只要有呕吐、咳逆者,食欲不振者,均可使用。至于而用葶苈、大戟、甘遂等猛烈的泻下药时,必配大剂量的大枣。
    大枣一般不配麻黄。如治“无汗而喘”的麻黄汤,治“汗出而喘”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咳而微喘”的小青龙汤,治“咳而脉浮”的厚朴麻黄汤,均不用大枣,治“咳逆上气,喉中水鸡声”的射干麻黄汤也仅仅用了7枚大枣。可见张仲景治疗胸闷气喘一般不用大枣,这恐怕与“甘能令人中满”有关。不过,葶苈大枣泻肺汤汤除外。另外,治疗关节痛的麻黄方也少用大枣。麻黄汤、麻黄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芍药知母汤均不用大枣。可能大枣大量服用能妨碍麻黄发汗功效的发挥。

    大枣甘甜,含糖量很大,作为能量补充,张仲景对体质瘦弱的虚劳患者,常常大量使用大枣,最大量达30枚,方如炙甘草汤、橘皮竹茹汤,另外,治疗“虚劳诸不足”(六)的薯蓣丸,大枣用百枚,也是大剂量使用。

    ●常用配方

    ①大枣10枚  甘草9g小麦30g(《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

    应用:适用于惊恐动悸,虚烦不得眠,悲伤欲哭,舌淡红者。神经症、癔症、心脏病、慢性肝病等均有使用机会。但腹胀、肥胖者以及糖尿病者不宜使用。

    ②大枣10枚  生姜5片(民间经验方)

    应用:此方简便易得,是民间食疗方。可用于恶寒、恶心、食欲不振而不渴者。感冒、消化道疾病多用之。另外,本方有养胃的作用,凡服药后胃部不适者,可在药液中兑人姜枣汤。

    ③大枣15枚茯苓24g桂枝12g甘草6g(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应用:神经症、心脏病、胃肠道疾病等见有胸腹部明显悸动感时适用。患者多瘦弱,舌多齿痕。

麻黄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莘.主产于山西、河北、甘肃、辽宁、内蒙古、新疆、陕西、青海、吉林等地,以产于山西、甘肃、陕西、青海等地者品质为佳,称西麻黄。麻黄药材分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三种,三者均以干燥、茎粗、淡绿色、内心充实、昧苦涩者为佳。《神农本草经》谓麻黄“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伤寒论》入14方次,《金匮要略》入23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甘草麻黄汤、半夏麻黄丸

    甘草麻黄汤治“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脉沉”的“里水,,(十四),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提示全身性的浮肿是使用麻黄的重要指征。根据条下有“不汗再服”的提示,则可见患者并有无汗或皮肤干燥的症状。

    半夏麻黄丸治“心下悸”(十六),主证不明。

    最大量方(6两):大青龙汤、越婢汤

    大青龙汤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38),其禁忌证为“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服之则厥逆,筋惕肉闰,,(38),此原文提示,大剂量使用麻黄的大青龙汤,发汗作用非常强烈。既然脉微弱、汗出恶风是禁忌证,则无汗、脉象有力就是必见证了。脉浮紧,就是脉象有力的一种表述。

    越婢汤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十四)。一身悉肿,为全身性浮肿,提示麻黄用于浮肿,与甘草麻黄汤主治相同。不过,本方证不是无汗,而是“自汗出”,为何也可使用麻黄呢?这提示麻黄配伍的技巧。张仲景治疗肿而汗出时,麻黄配石膏,这就是越婢汤;治“汗出而喘”(63)时,麻黄、杏仁配石膏,方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可见麻黄与石膏同用时,不必拘于无汗一证。

    加味方: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条下有“喘者加麻黄半两”(二),联系麻黄汤治“无汗而喘”,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汗出而喘”,则麻黄平喘无疑。

    ●仲景方根

    麻黄桂枝甘草:主治发热恶寒、无汗,身痛。方如麻黄汤、麻黄加术汤、大青龙汤、葛根汤等。参见桂枝条下。

    麻黄附子甘草:主治无汗脉沉、关节疼痛者。方如麻黄附子甘草汤能“微发汗”(302)。麻黄附子汤即麻黄附子甘草汤加重麻黄用量,治“水之为病……脉沉者”(十四)。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诸肢节疼痛,身体虺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五)。乌头汤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第五)。

    麻黄杏仁甘草:主治咳喘胸满,方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并可用于湿家身痛和发黄,方如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治湿家“一身尽疼”(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治“瘀热发黄黄”,(262)

    麻黄石膏甘草:主治汗出烦躁而喘,或汗出而一身尽肿,或发热无汗而烦躁者。方如越婢汤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汗出而喘,无大热”(63);大青龙汤主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38)小青龙加石膏汤主治“肺胀咳逆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七)。

    麻黄附子细辛:主治无汗、恶寒、脉沉微者。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发热、脉沉微者(302);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治水饮病、心下坚、无汗(十四)。

    麻黄干姜细辛五昧子半夏:主治咳喘而恶寒不渴者。方如射干麻黄汤主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七);厚朴麻黄汤治“咳而脉浮者”(七);小青龙汤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4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41)。

    麻黄黄芪:主治关节疼痛、汗出身重而肿者。方如乌头汤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ti2);防己黄芪汤加麻黄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见喘者;千金三黄汤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五)。

    方  名    麻黄用量    主要配伍

  麻黄汤        3两    桂枝甘草杏仁

  麻黄加术汤    3两    桂枝甘草杏仁白术

  大青龙汤    6两    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    石膏

  葛根汤    3两    桂枝甘草葛根生姜大枣    芍药

  葛根加半夏汤    3两    桂枝甘草葛根生姜大枣  半夏 芍
续命汤    3两    桂枝  甘草  当归  人参石    膏干姜杏仁川芎

桂枝二麻黄一汤    16铢  桂枝甘草  芍药  杏仁  生    姜大枣

桂枝麻黄各半汤    1两    桂枝  甘草  芍药  杏仁  生    姜大枣

桂枝二越婢一汤    18铢  桂枝  甘草  石膏  芍药  生    姜大枣

麻黄附子汤    3两    附子甘草

麻黄附子甘草汤    2两    附子甘草

桂枝芍药知母汤    2两    附子甘草  桂枝  芍药  知母白术防风生姜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4两    杏仁甘草石膏

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    半两    杏仁甘草苡仁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2两    杏仁  甘草  连翘(代连轺) 生姜大枣赤小豆

越婢汤    6两    石膏甘草生姜大枣

小青龙加石膏汤    3两  石膏 甘草 杏仁 芍药桂枝细辛 干姜五味子半夏
麻黄附子细辛汤    2两    附子细辛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  2两    附子细辛  桂枝  生姜  大附子汤 枣甘草

射干麻黄汤    4两    生姜细辛  五味子  半夏射干紫菀款冬花大枣

厚朴麻黄汤    4两    干姜细辛  五味子  半夏 石膏厚朴杏仁小麦

小青龙汤    3两    干姜细辛  五味子半夏 芍药桂枝甘草

乌头汤    3两    黄芪甘草芍药乌头

防己黄芪汤(加减)   半两    黄芪甘草防己  白术

千金三黄汤    5分    黄芪独活细辛黄芩

    ●药证发挥

    麻黄主治黄肿,兼治咳喘及恶寒无汗而身痛者。

    黄肿是指面色黄黯而浮肿者。临床所见浮肿的程度不一,有一身悉肿者,有晨起眼睑肿,下午下肢肿者,也有无明显水肿,而是面色黄黯,如浮肿貌者。黄肿,是仲景使用麻黄的重要客观指征。

    咳喘,是咳嗽加上呼吸困难,张仲景所谓的“咳逆上气”、“肺胀”。咳喘的临床特征是咳喘相关,或咳而喘,或因咳而喘。因临床多见咳喘而多痰,又称为痰喘。咳喘多伴有喉中痰声,或有哮鸣音,张仲景所谓“喉中水鸡声”(七)。黄肿者的咳喘,用麻黄最为适宜。

    恶寒无汗而身疼痛者,是一组症状。恶寒,是不当风而有寒冷感;无汗,指皮肤干燥;身疼痛,是指全身性的疼痛感、困重感、拘紧感。临床有恶寒而体痛气喘者;有恶寒而体倦,息微而脉沉迟无力;有始虽恶寒,后必肌肤发热者,有无汗而面目黄肿、精神困顿者。由于恶寒与身疼痛均为自觉症状,所以,无汗一症的鉴别很重要。患者多无汗或少汗,并且平素不易出汗,故皮肤多干燥而粗糙,或如粟粒,或如鱼鳞。肤色多黄黯,缺乏光泽。张仲景判定用药的效果,也常常以有无出汗作为标准。

    仲景使用大剂量麻黄强调脉象,如大青龙汤证的脉象为浮紧。浮紧即有力,是患者心肺功能较好的一种反映。

    黄肿不是即时的一过性的症状,而应当理解为一种体质状态。《金匮要略》有“湿家”之说,所谓“湿家病,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复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渴欲得饮而不能饮”。“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熏黄也”;“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参照“湿家”的特征,笔者提出“麻黄体质”的概念。所谓“麻黄体质”,即容易出现麻黄证的体质类型:患者体格粗壮,面色黄黯,皮肤干燥且较粗糙。恶寒喜热,易于着凉,着凉后多肌肉酸痛,无汗发热;易于鼻塞、气喘;易于浮肿,小便少,口渴而饮水不多。身体沉重,反应不敏感。舌体较胖,苔白较厚,脉浮有力。临床使用麻黄或麻黄剂,应注意麻黄体质是否存在。如果体格赢瘦、唇红咽肿,脉象数促者,虽无汗也不能适用麻黄。否则会导致心悸动、汗出过多甚至虚脱等毒副反应。

    麻黄配石膏能调节发汗的强弱。越婢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8,石膏量大于麻黄,则不发汗而退肿。大青龙汤中麻黄石膏的比例为6:4(注:原书石膏无剂量,仅为“鸡子大”,50克左右。据柯雪帆先生考证,  《伤寒论》一两等于15.625克,则鸡子大的石膏折合为四两左右),麻黄量大于石膏,则重在发汗。麻黄配桂枝则可减轻麻黄让人烦乱、心悸等副反应。桂枝甘草汤所治的“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与过服麻黄的反应是一致的,所以,配伍桂枝的麻黄剂应该是较为安全的,尤其是桂枝量大于麻黄的处方,比如《伤寒论》中对麻黄桂枝比例为3:l的大青龙汤反复叮嘱服药不宜过量,而对比例为3:2的麻黄汤则未作如此交代。此外,麻黄配黄芪可能有助于退肿和治疗身痛。如浮肿而喘者,黄芪、白术、甘草配麻黄,方如防己黄芪汤;身痛而肿者,黄芪、乌头、芍药配麻黄,方如乌头汤。

    仲景使用麻黄有多个剂量段。6两:用于浮肿及无汗,但多配石膏,方如大青龙汤、越婢汤。3~4两:用于咳喘、无汗身痛,方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麻黄汤、葛根汤、乌头汤等。2两:或与附子、细辛配伍,治疗脉沉的无汗、浮肿等,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汤等;或与连翘、杏仁等同用,治疗发黄,方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等。至于用于湿家的肤痒或身体痛等,则麻黄用量更少,只有半两或1两。可以说,麻黄的用量很难统一。有人认为麻黄成人不能超过15g,尤其是苏南的用量,仅在3~10g之间。但有人则用量大大超过15 g,如近代名医范文虎先生退黄,用麻黄六钱(18g),甚至小孩麻疹肺炎,麻黄也用四钱(12g)。由于麻黄的用量与配伍、煎服法、体质、季节等均有关系,所以临床使用应细细斟酌,不要盲目大量使用。
    麻黄有毒副反应。麻黄用量过大或误用,易引起心悸、气促、失眠、烦躁、汗出、震颤及心绞痛发作、血压升高等,严重中毒时可引起视物不清、瞳孔散大、昏迷、呼吸及排尿困难,惊厥等,可死于呼吸衰竭和心室纤颤。麻黄的中毒量为30~45g。但久煎可减轻毒副反应。仲景用麻黄多先煎并去上沫,值得研究。
    ●常用配方

    麻黄9g杏仁10g甘草3g(《和剂局方》三拗汤)

    应用:此为止咳平喘的基本方。虽非仲景方,但确是仲景常用配伍,故应作经方看待。本方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多用之。咳喘而咽喉充血、身热有汗者,加生石膏30g、连翘30g、黄芩12g。腹胀、恶心者,加姜半夏12g、厚朴10g。如痰多呈泡沫样者,加干姜10g、细辛5g、五味子6g。

    麻黄9g杏仁10g甘草3g桂枝6g(麻黄汤)

    应用:麻黄汤是比较安全的发汗剂。可用于流行性感冒、关节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见无汗而喘或无汗身痛、脉浮有力者用之。患者体形比较壮实,心功能无异常者比较安全。

    麻黄6g附子10g细辛6g(麻黄附子细辛汤)

    应用:本方是温性止痛兴奋剂,适用于感冒、坐骨神经痛、关节痛、心血管病见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脉沉者。本方可提高心率,可用于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加干姜、黄芪、肉桂、甘草等。也可用于治疗虚人感冒,多见恶寒无汗、发热、周身疼痛而精神萎靡、面色灰黯者,服药后常可微微汗出,病情可迅速缓解。本方有兴奋性功能作用,可用于阳痿。本方治疗腰痛最有效果。但以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脱出为适宜,麻黄量在10g以上,芍药30g以上,服用以后须避风,服第一服时常常会周身出汗,腰痛随之减轻,以后再服就不一定会出汗,有效者常常三五剂内见效。笔者经验,本方加干姜、甘草、大枣等,使用更安全,汤液的口感也较好。
    麻黄12g杏仁10g甘草6g石膏24g(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应用:本方是清热平喘剂,也能用于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临床应用多加黄芩、连翘、山栀子等。其辨证要点在舌红、有汗。
    ⑤麻黄6g连翘6g杏仁12g赤小豆30g桑白皮10g甘草6g生姜6g大枣12枚(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应用:身黄、浮肿、小便不利者可用之。皮肤病见瘙痒、分泌物较多者;肾炎见伴有浮肿、有脓疱疮、扁桃体脓肿者;风湿性关节炎见关节肿痛、浮肿者均可使用。

    ⑥麻黄18g桂枝6g甘草6g杏仁10g石膏20g生姜9片大枣10枚(大青龙汤)

    应用:本方具有较强烈的发汗作用,常用于病毒性感冒出现的恶寒发热、皮肤干燥,患者体质较壮实者。

    ⑦麻黄9g乌头10g黄芪9g芍药9g甘草3g(《金匮要略》乌头汤)

    应用:骨节肿痛甚剧,四肢厥冷而脉沉者,多用于关节炎、神经痛、寒疝腹痛。

    ⑧麻黄10g大黄10g防风10g连翘20g薄荷6g芒硝6g山栀10g黄芩12g石膏3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2g荆芥10g桔梗6g滑石15g甘草3g生姜5片(《宣明论方》防风通圣散)

    应用:本方是表里双解剂,即既有发汗作用,又有通便作用。多用于皮肤病。往往汗出而大便通畅,皮肤的痒疹也随之消散。除痒疹以外,还可用于面部蝴蝶斑、扁平疣、湿疹等皮肤病。日本尚用本方减肥。本方有成药出售。

6   附子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而以四川所产者为优,有川附子之称。《神农本草经》谓附子“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蹙,拘挛膝痛,不能行走”。《伤寒论》入23方,《金匮要略》入26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干姜附子汤、薏苡附子散

    干姜附子汤治“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61)。“无表证”,即无身痛;“身无大热”,即肌肤湿润,扪之不觉烙手。此两证可排除病非麻黄汤证。而“不渴”“脉沉微”,点出干姜附子的关键指征,不可轻易读过。

    薏苡附子散治“胸痹缓急者”(九)。胸痹,为古病名,表现为胸背痛。

    次简方(3味):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大黄附子汤

    干姜附子汤加甘草,即四逆汤,治“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225);“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  (353);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354);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者”(377);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388);“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389);“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者’’(92);“少阴病,脉沉者”(323);“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372)。

    通脉四逆汤组成与四逆汤相同,仅附子重用,干姜倍之,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317);“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伤寒论》谓“其脉即出者愈”,可见其证尚有“脉不出’’(370)。又《金匮要略》治“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为微热,见厥者,难治”者。从上可见,附子、干姜、甘草同用的主治皆为严重的腹泻、呕吐、大量出汗以后,患者出现①脉沉微、脉不出、脉微欲绝、脉沉、脉弱、脉迟者;②四肢厥冷、拘急疼痛者。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301)。麻黄附子甘草汤主治少阴病,谓能“微发汗”(302)。可见附子与麻黄同用,主治无汗发热而脉沉者。

    芍药甘草附子汤为芍药甘草汤加附子,主治“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68)。麻黄汤证或桂枝汤证的恶寒,一般经发汗以后可以解除,但恶寒不仅不减轻,反而比以前严重,这种情况多出现于阳虚证患者,恶寒同时,常常汗漏不止,身体湿冷,精神萎靡,是使用附子的指征。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因恶寒而加附子,想必尚有四肢拘急冷痛诸证。

    最大量方(3枚):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大黄附子汤

    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174)。

    去桂加白术汤治桂枝附子汤证再见“大便坚,小便自利者’’(174)。两方主治身体烦疼,皆用附子3枚,且与桂枝同用。

    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十)。附子亦3枚,与大黄、细辛同用,主治胁腹痛。

    以上三方原文提示大剂量附子多用于痛症。另外,三方均用炮附子。

    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若微寒者”,加附子(22),而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此方附子与桂枝同用,想必“微寒”之外,有身体冷痛。又附子、生姜、甘草同用,证同四逆汤,必有脉弱而沉之证。

    桂枝加附子汤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20),桂枝汤证本有汗,再以麻黄剂发汗,以致汗出不止,恶风,且有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仅用桂枝、芍药、甘草等就不够了。附桂同用,可治身体烦疼,合芍药,又能治汗出不止、四肢挛急。

    加味方:四逆散、理中汤、小青龙汤

    四逆散条下有“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318)。四逆散本治腹痛,加附子,想必腹痛剧烈,与大黄附子汤证相近。理中汤条下有“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386)。理中汤加附子去白术,即四逆汤加人参,故腹满的同时,当有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沉微等证。小青龙汤证见“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40),去麻黄,相必脉微,附子用炮,可能尚有痛证。

    ●仲景方根

    附子干姜:主治下利、脉微、胸背剧痛。方如白通汤治下利脉微者(315);白通加猪胆汁汤治“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315);干姜附子汤治''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61);赤石脂丸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九);九痛丸治''九种心痛,,(九)。

    附子(乌头)细辛:主治腹痛、脉沉者。方如赤丸主治寒气厥逆的胸腹痛(十);大黄附子汤主治胁腹偏痛,脉紧弦(十);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少阴病,发热脉沉(301)。三方均用炮附子。

    附子大黄:主治心下痞而恶寒自汗者,或胁腹偏痛者。方如附子泻心汤主治“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155);大黄附子汤主治胁腹痛、脉紧弦(十)。

    附子薏苡仁:主治胸痛不止及肠痈腹痛。方如薏苡仁附子散治“胸痹缓急”(九);薏苡附子败酱散治''肠内有痈脓”(十八)。
    附子甘草桂枝:主治身体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恶寒自汗。参见桂枝条下。

    附子干姜甘草:主治吐下后脉沉细微、四肢厥冷者。方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茯苓四逆汤、茯苓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理中汤(加减)。

    附子白术甘草:主治头重眩身体痛而脉虚者。方如术附汤、去桂加白术汤。

    附子芍药甘草:主治腹痛身痛。方如芍药甘草附子汤,治“发热病不解,反恶寒者”(68),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腹痛、脚挛急的验方,则加附子以后,其止痛效果将更为明显。四逆散加附子治少阴病四肢冷而“腹中痛”者(318)。以上两方,仲景均用炮附子。

    附子白术茯苓芍药:主治头眩、心悸、身体痛、自利、腹痛、脉沉者。方如附子汤主治“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304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305条);真武汤主治“心下悸,头眩,身闰动,振振欲擗地者”(82条);“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316条)。

    附子麻黄甘草:主治恶寒无汗、或自汗恶风,关节疼痛、浮肿、脉沉者。方如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桂枝芍药知母汤、越婢汤(加减)、乌头汤。

方  名    附子用量    主要配伍

干姜附子汤    1枚    干姜

赤石脂丸    半两    干姜蜀椒赤石脂乌头

九痛丸    3两    干姜生狼牙  巴豆  人参    吴茱萸

白通汤    1枚    干姜葱白

白通加猪胆汁汤    1枚    干姜葱白猪胆汁

四逆汤    1枚    干姜甘草

四逆加人参汤    1枚    干姜甘草

通脉四逆汤    1枚    干姜甘草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1枚    干姜甘草猪胆汁

茯苓四逆汤    1枚    干姜甘草人参茯苓

理中汤(加减)    1枚    干姜甘草人参

乌梅丸    6两    细辛  干姜  乌梅  黄连 当归蜀椒桂枝人参黄柏
赤丸    2两    细辛茯苓半夏

麻黄附子细辛汤    1枚    细辛麻黄

大黄附子汤    3枚    细辛大黄

附子泻心汤    1枚    大黄黄连黄芩

薏苡附子散    10枚  薏苡仁

薏苡附子败酱散    2分    薏苡仁败酱

桂枝附子汤    3枚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桂枝芍药知母汤    2两    甘草  桂枝  芍药  麻黄  生姜白术知母防风

甘草附子汤    2枚    甘草桂枝白术

桂枝加附子汤    1枚    甘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  1枚    甘草 桂枝 生姜大枣  麻附子汤   黄细辛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1枚    甘草桂枝生姜大枣

乌头桂枝汤    1枚    甘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术附汤    1枚半  白术甘草

去桂加白术汤    3枚    白术甘草生姜大枣

附子汤    2枚    白术茯苓芍药人参

真武汤    1枚    白术茯苓芍药生姜

黄土汤    3两    白术阿胶  干地黄  甘草    黄芩灶中黄土

麻黄附子甘草汤    1枚    麻黄甘草

麻黄附子汤    1枚    麻黄甘草

越婢汤(加减)    1枚    麻黄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麻黄附子汤    1枚    麻黄甘草

    ●药证发挥

    附子主治脉沉微与痛症。

    脉沉微,指脉形极细极微,按之如游丝,似有若无;或脉沉伏不出,重按至骨方得,或脉突然变得浮大而空软无力,此为附子证的特征,笔者称为“附子脉”。这种脉多见于大汗、大下、大出血或者极度疲劳、寒冷刺激之后,体质相当虚弱的患者,也可见于经过长期疾病折磨,或年高体弱的患者。与这种脉象相伴而来的症状如下:

    ①精神萎靡、极度疲劳感,声音低微;

    ②畏寒,四肢冰冷;

    ③大便溏薄或泄泻,泻下物多为不消化物,并伴有腹满腹痛等;

    ④浮肿,尤其是下肢的凹陷性水肿,有时可以出现腹水。如果检测血压,多见血压偏低,心功能与肾功能可能低下。所以,“脉微细”不能仅仅理解为一个症状,而应当理解为是一种体质状态,这就是中医所谓的“阳虚”或“少阴病”。

    附子脉也有特殊情况,不见细弱,反见有力者,但同时必须具有其他症状。如《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证的脉象就是“脉紧弦”,桂枝附子汤证的脉象为“脉浮虚而涩”。不过两者所伴有的症状为剧烈的疼痛,所谓“胁下偏痛”,“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从临床看,附子证出现脉紧或弦的,还包括伴有出汗。如近代名医恽铁樵认为“脉硬有汗”是应用附子的特征之一。脉紧应无汗,是使用麻黄桂枝的指征,而脉紧甚至脉硬而反汗出,就是亡阳的危证,可以考虑使用使用附子。恽氏这个经验,与《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证是相符的,对于“发汗,遂漏不止”的患者,张仲景是主张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上附子的。

    附子还主治痛证。一是身体烦痛。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应用较多,如桂枝附子汤主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第二)。二是胁下偏疼。大黄附子汤主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第十)。胁下,包括了胁肋部、上腹部和腰胯部。三是胸痛。薏苡附子散主治“胸痹缓急者”(第九)。胸痹,’为古病名,表现为胸背痛。四是腹痛。四逆散条下有“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318条)。《金匮要略》中的附子粳米汤,主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均是剧烈的腹痛。唐代《千金方》温脾汤(大黄、附子、干姜、肉桂、人参)治疗冷积,就是以腹痛、四肢冷、舌苔白腻为特征的疾病。此外后世也将附子用于治疗头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用姜炙附子与高良姜为末,茶调服,方名必效散。《澹寥方》用附子配全蝎、钟乳粉,研末为丸,治疗头痛。《传家秘宝方》则用附子石膏为末内服。均用附子。妇人痛经也可使用附子。《简易方论》用附子配当归,研粗末煎服,治疗经候不调,血脏冷痛,是治疗痛经。

    附子所主治的痛证,其痛势剧烈,并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患者虽苍白虚弱,反而烦躁不安,全身疼痛而痛无定处,如一些肿瘤引起的疼痛、中枢性疼痛等;

    ②关节疼痛、拘急而冷汗直冒,如某些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脱出、痛风等;

    (D胁腹大痛而腹部按之无硬满拒按、而且舌不红苔不黄腻者。

    ④胸痛彻背,四肢冰冷过肘及膝,如心绞痛等。

    附子主治的二证之中,脉象沉微最为重要。虽然《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证的胁腹偏痛时,其脉紧弦,但这是疼痛之脉,待痛止则脉必沉。身体烦疼者,脉虽浮而按之多软。

    另外,《伤寒论》加附子多次提到“恶寒”、“微寒”、“不渴”,说明附子证决无恶热、口渴诸证。患者多面色晦黯或有轻度浮肿,目睛无神,言语无力,多思卧困重,即《伤寒论》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所描述的状态。无以上指征时,附子的使用要谨慎,不可过量。

    仲景用附子,止痛多与细辛同用,温阳止泻则与干姜同用。与白术茯苓白芍同用利水,与麻黄芍药桂枝甘草同用治疗身痛。配人参治大泻而脉微不出,配大黄治腹痛而大便不通。此外,仲景方中,附子、甘草、生姜同用者甚多。陶宏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俗方每用附子需甘草、人参、生姜相互配合者,正制其毒也。”有实验表明,单用附子具有较大毒性,而四逆汤(附子9~12g,干姜6~9g,炙甘草12g)毒性大为减轻,二者口服量相差4.1倍。其原因为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可与附子中所含的生物碱结合成难溶的盐类。

    仲景所用的附子有生、炮的不同。生附子用于回阳救逆,方如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白通汤等;炮附子用于温经止痛,方如附子汤、甘草附子汤、大黄附子汤等。用生附子,仲景必去皮,现代研究发现附子皮中有毒成分乌头碱的含量较大,所以,去皮有利于解毒。仲景时代的炮附子的加工工艺,笔者无考。但根据目前临床所用的制附子,多采用高浓度盐水腌制的办法,附子的毒性大大降低。

    张仲景用附子有两个剂量段。大剂量为3~5枚,多用于治疗关节疼痛或心腹大痛;小剂量为1~2枚,多用于治疗脉沉微、四肢逆冷等。后世在附子的用量上悬殊极大。根据笔者主持的对全国330位国家级名中医临床用药经验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每剂最少3g,最多达150g,一般在5~15g。尽管大剂量附子的有效报道很多,但因为附子采集时间、炮制、煎煮时间等各地不同,毒性的差别很大,据报道,不同地区附子的毒性相差8倍之多(云南医学杂志,1963,2:40。所以,临床使用附子,仍宜从小剂量开始,而后根据病人的反应及病情需要,逐渐增加用量。

    附子煎服法很有讲究。如果用于回阳救逆时,则宜久煎,可增效解毒。笔者经验用10g者,宜先煎15分钟;20g者,则先煎30分钟;30g者,则先煎45分钟。即每增加10g,先煎的时间增加15分钟。但用于止痛时,煎煮时间不宜过长。有人提出附子煎煮新法,即将附子捣为粗末,开水煎煮10分钟以后,尝无麻味即可。煎煮附子时水一定要一次放足,不能中途再添加冷水进去,这是南通朱良春老中医的经验。另外,云南老中医吴佩衡先生也主张用大锅大水长时间煎煮附子,也是这个经验。

    附子中毒,古时候用甘草、黄连、肉桂、绿豆、黑豆汤解之。现代多注射阿托品、普鲁卡因等,并用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活性炭以及保温、吸氧等。口服浓茶也有解毒作用,目的是沉淀生物碱。
    ●常用配方

      附子10g干姜3g甘草3g(四逆汤)

    应用:伴有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的脉微欲绝,四肢厥冷者。对休克、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关节炎多用之,从临床报道来看,小儿腹泻应用效果较好。临床更多四逆汤加味使用。合茵陈五苓散,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胰头癌见面色晦黄者;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心动过缓;合四君子汤,治疗肿瘤患者食欲不振者;加黄连,治疗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加肉桂,治疗腹冷痛、心动悸者;加龙骨、牡蛎、肉桂,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伴有循环障碍者。
    附子10g 芍药12g甘草12g(芍药甘草附子汤)
    应用:腰椎间盘脱出、坐骨神经痛以及消化道疾病等见有恶寒、四肢拘急,难以屈伸者。

    附子10g 麻黄6g 细辛6g(麻黄附子细辛汤)

    应用:参见麻黄条下。

    附子30g大黄9g 细辛6g(《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

    应用:本方是通下止痛剂。多用于胁腹痛剧,便秘、舌苔白者。肿瘤疼痛、神经痛、习惯性便秘、胆道疾病、泌尿道结石、咽喉炎、疝气、副睾炎等病多用之。
    ⑤麻黄6g附子10g甘草6g(麻黄附子甘草汤)

    应用:本方是温阳散寒祛湿剂。感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病、精神病等见有恶寒无汗、微发热,精神萎靡、脉沉者多用之。

    ⑥附子10g桂枝9g芍药9g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桂枝加附子汤)

    应用:原用于恶寒、汗多、心悸动、四肢拘急疼痛者。现可用于感冒、关节痛、过敏性鼻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见有以上表现者。

    附子10g  白术6g芍药9g茯苓9g生姜9g(真武汤)
    应用:本方是温阳利水剂。可用于心功能不全、肾病、肝硬化腹水等病。对于洋地黄类药物效果不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用该方以后能缓解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我的经验,宜在真武汤的基础上加上肉桂、甘草更好。笔者治疗1例再障、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经常因气促、浮肿而急救住院,后坚持服用中药,用黄芪建中汤加合真武汤加味,附子用量在30~40g之间,症状明显改善,已经服用附子4年余,住院次数明显减少。


干姜
    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湖南等地,旧时将产于湖南均州者,奉为道地药材,称为均姜,现时多将产于四川建版场者,视为佳品,其块大、肥壮、皮细、肉白多粉,称为川干姜。《神农本草经》谓干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下利”。《伤寒论》入24方次,《金匮要略》入32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甘草干姜汤、栀子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半夏干姜散

    甘草干姜汤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肺痿之病,从何得之?《金匮要略》谓:“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其临床表现如何?“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必眩,多涎唾”(七)。此外,本方又治“咽中干,烦躁吐逆者”(29)。

    栀子干姜汤治大下以后,“身热不去,微烦者”(80)。

    干姜附子汤治“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61)。

    以上三方主治,多为大下之后诸证。或吐涎沫、或烦而不渴,或虽烦而吐逆,或身虽热而有微烦,其中干姜附子汤证的“脉沉微”,甘草干姜汤证的“其人不渴”“多涎唾”为客观指征,尤为重要。

    半夏干姜散治“干呕吐逆,吐涎沫”(十七)。涎沫,即清稀的唾液及痰涎。

    次简方(3味):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桃花汤、干姜半夏人参丸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见附子条下。干姜与附子、甘草同用主治下利清谷、汗出而厥冷、脉沉微者,其人亦必不渴而多清涎。

    桃花汤治“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306);“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307)。下利脓血而用干姜、赤石脂,原文主证不明,以药测证,当有腹冷痛,四肢厥冷,口内多清涎等证。

    干姜半夏人参丸治“妊娠呕吐不止”(二十)。半夏干姜本治“干呕吐逆,吐涎沫”,其呕吐必多清涎。因久吐不止,体液丢失,精神疲惫,故加人参。

    最大量方(4两):甘草干姜苓术汤、大建中汤

    甘草干姜苓术汤以重用干姜与茯苓,配伍甘草、白术,主治。肾著病。其表现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以及“腰以下冷痛,腹重若带五千钱”(十一)。腰冷痛而不渴是其特征。

    大建中汤为干姜配人参、蜀椒、胶饴,主治“心胸中大寒痛”,其症状为“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近”(十)。是腹中寒痛而呕者,既是腹中寒,必无烦渴,当有不渴而口内多清涎。

    加味方:小柴胡汤、真武汤、理中汤、四逆散

    小柴胡汤条下有“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96)。真武汤条下有“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82);以及“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316)。理中汤条下有“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386)。有寒,必有不渴多涎。四逆散条下有“咳者,加五昧子、干姜各五分”(318)。可见干姜用于咳而寒者,其咳必有痰多涎沫多,且不渴。入柴胡剂,则配五味子;人麻黄剂或附子剂,则配五味子、细辛,如真武汤、小青龙汤。另外,下利而不渴者也常用干姜。

    ●仲景方根

    干姜甘草附子:主治吐下后脉沉细微、四肢厥冷者。参见附子条。

    干姜甘草人参白术:主治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喜唾。方如理中汤主治“大病差后喜唾”(396);桂枝人参汤主治“利下不止,心下痞硬”(163)。

    干姜甘草半夏人参大枣黄连黄芩:主治心下痞满、干呕、下利而心烦者。方如半夏泻心汤主治心下“满而不痛者”(149);生姜泻心汤主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157);甘草泻心汤主治“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158)。

    干姜细辛五味子:主治咳喘气逆。方如厚朴麻黄汤主治咳而脉浮(七);小青龙汤主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十二);“咳而微喘,,(41);苓甘五味姜辛汤主治“咳满”(十二)。

方  名    干姜用量    主要配伍

通脉四逆汤    3两    附子甘草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3两    附子甘草猪胆汁

四逆汤    1两半    附子甘草

四逆加人参汤    1两半    附子甘草

茯苓四逆汤    1两半    附子甘草人参茯苓

白通汤    1两    附子葱白

白通加猪胆汁汤    1两    附子葱白猪胆汁

人参汤(理中丸)    3两    人参甘草白术

桂枝人参汤    3两    人参甘草白术桂枝

半夏泻心汤    3两    黄连黄芩半夏甘草人参大枣

生姜泻心汤    1两    黄连黄芩半夏甘草人参大枣生姜

甘草泻心汤    3两    黄连黄芩半夏甘草人 参大枣

厚朴麻黄汤    2两    细辛五味子麻黄厚朴石膏杏仁半夏小麦

小青龙汤    3两    细辛五味子半夏麻黄芍药桂枝甘草

苓甘五味姜辛汤    2两    细辛五味子茯苓甘草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4两    甘草茯苓白术

大建中汤    4两    蜀椒人参

    ●药证发挥

    于姜主治多涎唾而不渴者。涎唾即涎沫,即唾液及痰涎。多涎Ⅱ垂者,即口内唾液较多,或咳吐痰涎较多,干姜所主的涎唾,多清稀透明,或多泡沫,患者多无口渴感,或虽渴而所饮不多。临床见此等证,其舌苔必白厚或腻,或白滑,舌面若罩一层黏液,可称此种舌为“干姜舌”。干姜证可出现于下列情况:

    ①反复的服用攻下药物后(凡经误下者,仲景皆用于姜);

    ②以腹泻、呕吐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以及伴有的脉微肢冷;

    ③以咳嗽气喘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

    ④腰部冷痛、骨关节疼痛等;

    ⑤部分出血性疾病。

    仲景使用干姜多配伍。干姜甘草治呕吐腹泻,加附子为四逆汤,加人参、白术为理中汤。干姜配半夏治呕吐,配栀子治下利以后身热烦躁,配桂枝治腹痛,配附子治下利厥冷脉微,配蜀椒治腹满腹痛,配赤石脂止下利脓血,配细辛、五味治咳,配白术、茯苓治腰冷痛,配人参、半夏治呕吐不止,配黄连黄芩治心下痞而吐利。所用范围较广。

    干姜主治与附子相似,其区别在于:附子证多见于心血管循环系统的症状,如脉象沉微,干姜证多见于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舌苔白腻等。附子能止身疼痛,而干姜则能除腹胀满,两者有内外之别。

    ●常用配方

    ①干姜6g甘草12g(甘草干姜汤)

    应用:消化道疾病见腹泻、呕吐或吐清水清涎者,呼吸道疾病见痰液清稀如水者,均可使用。本方是温中的祖方,四逆汤、理中汤等均从本方而来。本方原书剂量为甘草倍于干姜。临床也有两者相等者。

    ②干姜6g栀子15g(栀子干姜汤)

    应用:本方可用于胃炎、食管炎、神经症、结肠炎等见烦热、胸中窒闷而痛,苔白者。临床很少单独使用,多配伍半夏厚朴汤、黄芩汤、栀子厚朴汤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有越桃散一方,为栀子、高良姜,两药研末内服,治下利后,腹中虚痛不可忍。

    ③干姜10g细辛6g五味子10g 肉桂6g甘草5g茯苓20g大枣12枚(著者经验方)

    应用:过敏I生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见咳喘心悸,痰清稀量多起泡沫者。患者体形以瘦弱为宜。

    ④干姜12g  白术6g茯苓12g甘草6g(《金匮要略》甘姜苓术汤)

    应用:以腰腹冷痛、恶寒、小便少、下肢浮肿为应用特征,关节痛、腰椎病、妇人带下、胃肠炎等多用之。

    ⑤干姜9g白术9g党参9g甘草9g(理中汤)

    应用:本方是治疗虚寒型腹泻的基本方。如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痉挛、消化不良、胃神经衰弱症、胃肠痉挛、妊娠呕吐、慢性结肠炎、化疗后毒副反应等,常与半夏、党参、桂枝、附子、甘草、大枣、黄连、黄芩等配伍。《类证治裁》治中汤,用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青皮、陈皮、半夏、生姜,主治脾胃虚弱,腹痛,呕吐泄泻。现代名医岳美中用人参、白术、生姜、炮干姜、吴茱萸、细辛,治疗五更泄泻,食谷不化,四肢不温,舌淡脉弱者。此外,本方还可用于以恶心呕吐、口流清涎为特征的疾病,如儿童遗尿症、小儿口腔溃疡、小儿消化不良等。笔者曾用本方加黄连、附子治愈数例反复发作的小儿口腔溃疡。有人报道治疗一例胆道术后T型管引流量过多的病例。患者24小时5 000~6 000ml,经抗菌治疗不减。患者面色青黄,精神疲倦,用本方后效果明显。本方还用于以精神萎靡、口不干渴的吐血、便血等出血证,如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出血、消化道肿瘤出血等,常配伍附子、党参、甘草、龙骨、阿胶、赤石脂等。方如附子理中汤、桃花汤等。

生姜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神农本草经》谓''去臭气,通神明”。《伤寒论》入39方次,《金匮要略》入51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生姜半夏汤、小半夏汤、橘皮汤

    生姜半夏汤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心中愦愦然无奈者”(十七)。

    小半夏汤治“呕家……反不渴,心下有支饮’’(十一)。

    橘皮汤主治“干呕哕”(十七)。

    以上三方用于呕逆。

    最大量方(半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汤、橘皮竹茹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小半夏汤治呕家不渴。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十二)。

    橘皮汤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十七)。橘皮竹茹汤治“哕逆者”(十七)。

    以上四方均主治呕逆。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腹胀满者”(66)。本方中厚朴量最大,达半斤,则腹胀满,当属厚朴证。但方中用生姜、半夏,则推测本方证当有干呕、呃逆等证。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其人内有久寒者”(352)。寒者,必不渴,据小半夏汤证“呕家,反不渴,心下有支饮”的条文,则不渴者,呕吐者为多。

    真武汤原方生姜用三两,但条下加减法中记载:“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提示生姜用于呕吐。

    次大量方(六两):吴茱萸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吴茱萸汤治“呕而胸满者”(十七);“食谷欲呕”(24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378)。均是剧烈的呕吐。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身体不仁”(六)

    再次大量方(五两):旋覆代赭汤、大柴胡汤、栀子生姜豉汤、厚朴七物汤、半夏厚朴汤

    旋覆代赭汤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161)。

    大柴胡汤治“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165)。

    栀子生姜豉汤治“虚烦不得眠”而见“呕者”(76)。

    以上三方主治均有呕吐。

    厚朴七物汤治“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十)。

    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二十二)。

    以上两方均配厚朴,前者治腹满,后者治咽喉异物感。

    加昧方:理中丸、通脉四逆汤

    理中丸条下有“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386)。通脉四逆汤条下有“呕者,加生姜二两”(317)。

    ●药证发挥

    生姜主治恶心呕吐。因其干燥后即为干姜,故干姜主治的多涎唾而不渴,同样适用于生姜。生姜所主治的恶心呕吐,多伴有口内多稀涎,或吐出清水,患者口不干渴,甚至腹中有水声漉漉,就如《伤寒论》生姜泻心汤条下所谓的“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

    恶心呕吐可出现在许多疾病过程中。能食者有之.不能食者也有之;腹痛者有之,心下痞者有之;发热者有之,往来寒热者有之;脉微下利者有之,脉弱悸动者有之;强壮者有之,柔弱者也有之。所以,生姜的使用,很少单独应用,仲景配伍很多。生姜配桂枝健胃止痛,心悸赢瘦而胸腹痛者多用之。配半夏止呕,吐水者多用之。配橘皮亦止呕,对嗳气腹胀者宜之。配厚朴除满,恶心腹胀满者用之。配吴茱萸止痛,腹痛、头痛而吐涎沫者多用之。配大枣理虚和胃,一可增加食欲,以恢复体力,如桂枝汤类方必用姜枣;二可防止苦药败胃,故仲景方中用之甚频,不仅使用黄连黄芩的三泻心汤使用以外,就是泻下剂的大柴胡汤及厚朴七物汤,姜枣依然不忌。

    生姜的用量,凡专用于呕吐者,量宜大,仲景常用5两至半斤;若用于健胃理虚,则常用3两;若用于治疗腹痛热利或黄疸,则仅用2两以下。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2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用1两半。

    生姜与干姜虽同属一物,但使用上稍有不同。生姜偏于呕吐,干姜偏于腹泻,两者有上下不同;生姜可发汗,如民间对冒雨受寒者,常饮用生姜汤,可一汗而解;干姜可化饮,如干姜配合五味子、细辛,对与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如水者,也常取消甚速,两者又有散守之殊。

    ●常用配方

    ①生姜一大块切片红糖适量(民间经验方)

    应用:此为民间流行的祛寒发汗方。凡感冒风寒,或涉冷水,或过食冰冷,导致腹部不适疼痛,腹呜,大便稀,恶寒,鼻塞流清涕者,可趁热服用生姜红糖汤,然后避风睡觉,待汗出身热,诸证可解。

    ②生姜10片大枣20枚(民间经验方)

    应用:消化道疾病见恶寒、恶心、食欲不振而不渴者多用之。汤药中加入本方,可以矫昧,更不伤胃。

    ③生姜5片  白蜜5匙人参10g(《太平圣惠方》)

    应用:久呕不止,食欲不振者。妊娠呕吐、化疗呕吐、胃肠功能失调可用之。
    ④生姜24g橘皮48g枳实9g(《金匮要略》橘枳姜汤)

    应用:多用于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见胸腹胀痛、恶心嗳气者。本方较少单独使用,多配合温胆汤或半夏厚朴汤或栀子厚朴汤同用。

    ⑤生姜12g黄连3g黄芩9g党参9g干姜3g半夏12g甘草9g大枣12枚(生姜泻心汤)

    应用:可用于消化不良、胃炎、肠炎、神经症等消化道疾病见上腹部不适,恶心或呕吐,嗳气或有酸腐味,肠鸣、腹泻,舌苔白厚或白滑者。

细辛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有北细辛与南细辛之分。北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根灰黄色,叶绿色,气甚芳香,味辛辣而麻舌,习惯以此为通用正品。《神农本草经》谓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伤寒论》入6方次,《金匮要略》入16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3两):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苓甘五味姜辛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七)。

    小青龙汤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4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41);“咳逆倚息,不得卧”(十二)。

    小青龙汤加石膏汤治“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七)。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咳、胸满”者(十二)。

    当归四逆汤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35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若其人内有久寒者”(352)。

    以上六方,“咳”者4方,“寒”者2方。凡治“咳”方,细辛配姜、五味子。治“寒”方,细辛配当归、桂枝、芍药、甘草。所谓“寒”,除表示局部寒冷以外,尚是仲景对一种特定证候的概括,如“服汤(小青龙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41);“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277);“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2);“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十)。提示“寒”必有口不渴、小便色清、大便自利、腹痛身痛或骨节冷痛等。而“口不渴”一证尤为重要。

    最简方f3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301)。所谓少阴病,即“脉微细,但欲寐”(281);“恶寒而蜷”(289);“小便色白”(282)者。

    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十)。据《金匮要略》“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十)之说,可见本证尚有“恶寒”和“不欲食”等证。可见,“恶寒”也是细辛的主要主治。  次简方(4味):赤丸  赤丸治“寒气厥逆”  (十)。“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337)。所谓“寒气”,是胸腹冷痛之谓。其理由有二,第一,赤丸中的细辛、乌头多用于疼痛。如治胁下偏痛的大黄附子汤中就有细辛、附子。第二,赤丸方后服法有“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四),所谓的“知”,就是疼痛缓解之谓。《金匮要略》中因“不知”而稍增加的方剂,尚有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九)的赤石脂丸与治疗“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十)的乌头桂枝汤,此两方的适应证都是疼痛。于此可以推测,赤丸所治之证除手足厥冷外,应有胸腹疼痛。同时提示细辛配附子乌头等可用于剧痛。

    加昧方:真武汤、桂苓五味甘草汤、白术散、防己黄芪汤

    真武汤条下有“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316)。桂苓五味甘草汤条下有“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十二)。可见干姜、细辛、五味子用于“咳”。此与最大量方中的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证用法相同。

    白术散条下有“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二十)。吐为半夏主治,痛为细辛主治。

    防己黄芪汤条下有“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二)。陈寒,即久寒;下,指腰以下。下有陈寒,即腰以下经常冷痛的意思。

    ●仲景方根

    细辛附子:主治身体痛或腹痛见恶寒者。如恶寒无汗者,加麻黄,方如麻黄细辛附子汤;如腹痛而大便秘、食欲不振时,加大黄,方如大黄附子汤;如胸腹痛甚剧时,附子改用乌头,加半夏,方如赤丸;恶寒、全身困重、心悸气短而脉缓者,加麻黄、桂枝、甘草等,方如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

    细辛干姜五昧子:主治咳逆上气而痰多清稀者。如喘而胸满,恶寒者,配麻黄、半夏等,方如小青龙汤;如喘而腹胀、舌红有汗者,配麻黄、石膏、厚朴等,方如厚朴麻黄汤。如咳逆上气而心悸动者,配茯苓、甘草,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汤;如全身困重、腹痛、腹泻、浮肿而兼见咳逆上气者,则配附子、白术、茯苓、芍药等,方如真武汤(加减)等。

    细辛桂枝当归芍药甘草:主治恶寒不渴而四肢骨节冷痛或头痛、胸痛、腹痛者。方如当归四逆汤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  名    细辛用量    主要配伍

  麻黄细辛附子汤    2两    附子麻黄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    2两   附子麻黄桂枝 生姜 甘 辛附子汤   草大枣

  赤丸    1两    乌头茯苓半夏

  小青龙汤    3两    干姜 五味子 麻黄 半夏 芍药 桂枝 甘草

  苓甘五味姜辛汤    3两    干姜 五味子 茯苓 甘草

  射干麻黄汤    3两    生姜五味子  麻黄半夏    射干紫菀款冬花大枣

  厚朴麻黄汤    2两    干姜五味子麻黄半夏    厚朴石膏杏仁小麦

  真武汤(加减)    1两    干姜五味子  生姜  茯苓    附子芍药白术

  当归四逆汤    3两    桂枝  当归  芍药  甘草  通草 大枣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  3两  桂枝 当归 芍药 甘草 通草 枣吴茱萸 生姜

    ●药证发挥

    细辛主治恶寒不渴,兼治咳、厥冷、疼痛者。所谓恶寒,指患者恶寒喜暖,四肢厥冷,患者往往虽夏日而厚衣,或稍受风寒则冷气人骨、全身拘急不适。所谓不渴,指口不干渴,唾液清稀且量多,甚或自觉口内有冷气,唾液咽下也觉冰冷。凡恶寒不渴之人,多精神不振,喜卧懒言,小便清长,脉象或缓或迟。其舌质淡红,舌苔白滑,上罩一层稀滑黏液,笔者称为“细辛舌”。以上为使用细辛的必见证。或咳者,痰液清稀量多,或多泡沫,或有清涕如水;或厥冷者,则四肢冷且痛,遇冷尤剧;或痛者,多为头痛、身痛、腹痛、胸背痛以及咽痛、齿痛、目痛等。

    细辛治咳逆上气,多配干姜、五味子,其痰液必清稀;治疗四肢厥冷,多配当归、桂枝,其舌质必淡红;治疗疼痛,多配附子、乌头、肉桂、干姜等,其疼痛必剧。

    细辛主治与附子相似,两者均用于恶寒而疼痛者,但附子能回阳救逆,用于脉伏不出时,而细辛只能化饮,不能救人于危难之际。细辛证必有水,如痰涕清稀,或舌苔水滑,精神状态较好;附子证则必有寒,如关节拘急疼痛、恶寒、精神状态较细辛更萎靡。

    细辛与干姜均用于不渴而苔滑者,但细辛能止痛,干姜能止吐利,前者偏于神经系统,后者偏于消化系统。

    仲景用细辛,入汤剂量大,多用2~3两。人丸散剂量小,仅1两。后世有细辛不过钱的说法,源于宋代陈承著的《本草别说》,其所指者也是细辛末。但对此,后世许多医家也有不同意见,如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中有这么一段话:“宋元{;占陈承谓细辛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不通而死。近医多以此语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可多用?方书之言,类此者不少。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伊黄之门,终身不能入矣”。但从仲景用药来看,细辛粉末不可大剂量,量大必须入汤药。另外,从仲景细辛配伍来看,配附子、乌头量小,多在2两以下,如真武汤仅1两;配干姜、桂枝等则量大,多为3两。

    细辛适用于恶寒口不渴者,如身热汗出口渴者,舌红少苔者,干咳无痰咽痛者,四肢厥冷而心胸烦热者,细辛当慎用。

    ●常用配方

    ①细辛9g  干姜9g  五味子6g  茯苓12g  甘草9g(《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

    应用: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等见恶寒不渴而咳喘、痰多清稀者。大便溏、舌苔白滑有齿痕者尤为适宜。

    ②细辛6g川芎lOg麻黄6g附子10g(《普济方》细辛散)

    应用:本方主治头痛如劈,无汗恶寒,脉沉紧者。一些神经性头痛、脑病可用之。

    ③细辛9g当归9g桂枝9g 白芍9g甘草6g通草6g大枣15枚(当归四逆汤)
    应用:头痛、关节病、冻疮、雷诺病、痛经、心血管病等见局部疼痛、遇寒冷加重、舌淡苔白、脉细者。
    ④细辛9g干姜9g五味子9g麻黄9g甘草9g桂枝9g半夏12g芍药9g(小青龙汤)
    应用:本方是温性平喘剂,适用于咳喘而浮肿,且痰涎量多而清稀者。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花粉证等可用之。如患者瘦弱、心悸者,可去麻黄。

10 柴胡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根或全草,饮片有北柴胡、南柴胡之分。北柴胡主产于辽宁、甘肃、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以根入药,常于秋季采集,又有秋柴胡之名;又其药材根头膨大,少弯曲而质较韧,不易折断,故称硬柴胡。《本草汇言》说:“如《伤寒》方有大、小柴胡汤,仲景氏用北柴胡也”。南柴胡主产于我国南方的四川、湖北、江苏等地,其根与北柴胡相比较细,多弯曲不直,质地较软,故称软柴胡、细柴胡。《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出新”。《伤寒论》入7方次,《金匮要略》入7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半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8两)

    小柴胡汤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96);“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以及“呕”(97);“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99);“腹中急痛”(100);妇人寒热“如疟状,发作有时”(144);“呕而发热者”(379,149);“伤寒差以后,更发热”者(894);“胸满胁痛者”(37);“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230);“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月,耳前后肿”(231);“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无吐下,脉沉紧者”  (266);“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104);“诸黄,腹痛而呕者”(十五);“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二十一);“产妇喜汗出者……大便坚,呕不能食”(二十一)。

    大柴胡汤治“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165);“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136);“按之心下满痛者”(十)。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147);“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四)。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四)。

    以上23条中,有发热性症状者17条,或往来寒热、寒热如疟状、或疟病、或呕而发热、或潮热、或身热恶风,其中往来寒热尤为特点。胸胁及上腹部症状13条,或胸胁苦满,或胸满胁痛,或胁下硬满,或心下满痛,或心中痞硬等,其中又以胸胁苦满为特点。呕者1l条,或呕而发热,或呕不能食,或呕吐而下利,或腹痛而呕等。从上可见,柴胡类方主要用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而呕者。而其中往来寒热与胸胁苦满为柴胡主治所特有。《伤寒论》中“往来寒热”见于6处,1处无方,5处分别为小柴胡汤三、柴胡桂枝干姜汤一、大柴胡汤一。又《伤寒论》中发热恶寒并见者,属太阳病,为麻黄桂枝证;不恶寒反恶热,身热汗自出者,属阳明病,为石膏大黄证;惟独寒已而热,热已而寒的往来寒热,属少阳病,为柴胡证。

    最简方(4味):四逆散
    四逆散治“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318)。四逆,即四肢发冷,特别是手冷,患者自觉明显冷感,而他人扪之则或明显或并不明显,患者心胸则觉烦热不安。这种情况可以看做是“往来寒热”的又一种类型。

    需要指出,小柴胡汤药虽7味,但从条下加减法可见,方中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均可去,惟柴胡、甘草不可去,故也可将小柴胡汤作为最简方看。因半夏主治呕吐,黄芩主治烦热,则小柴胡汤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应视为柴胡甘草的主治。

    ●仲景方根

    柴胡甘草: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小柴胡汤加减法甚多,但方中柴胡甘草两味药不可去,可见此为小柴胡汤的核心。

    柴胡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主治柴胡证见虚赢少气、食欲不振者。方如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

    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主治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而心烦喜呕者。方如小柴胡汤。以此为中心的类方颇多,有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等。后世的柴陷汤、柴平煎、柴苓汤、柴朴汤等。

    柴胡芍药枳实:主治往来寒热、四肢冷、上腹部满痛,或腹中痛,或里急后重。方如四逆散、大柴胡汤。

    柴胡黄芩甘草栝楼根:主治往来寒热而口干渴者。方如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柴胡桂枝甘草:主治发热或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关节疼痛、四肢冷而悸者。方如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四逆散(加减)。参见桂枝条下。

方  名     柴胡用量     主要配伍

小柴胡汤    半斤    黄芩半夏人参  生姜  大枣甘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4两   黄芩半夏人参生姜枣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铅丹

柴胡桂枝汤    4两    黄芩半夏人参生姜  大枣甘草桂枝芍药

柴胡加芒硝汤    2两16铢  黄芩半夏  人参  生姜  大枣甘草芒硝

大柴胡汤    半斤    芍药枳实  黄芩  半夏  生  姜大枣

四逆散      等分    芍药枳实甘草

柴胡桂枝干姜汤    半斤    黄芩甘草  栝楼根  干姜    桂枝牡蛎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8两    黄芩甘草栝楼根人参    生姜大枣

鳖甲煎丸    6分    黄芩半夏人参甘草  干姜桂枝芍药大黄阿胶廑虫

    ●药证发挥

    柴胡主治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者。凡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而兼呕者,或兼四肢逆冷者,或兼默默不欲饮食者,均为柴胡主治范围。

    所谓往来寒热,主要指患者的自我感觉,即一种寒热交替感。或忽而恶风怕冷,肌肤粟起,忽而身热而烦;或心胸热而四肢寒,或上部热而下体寒,或半身寒,半身热。这种寒热交替感还包括对温度变化的自我感觉过敏,如特别畏风、怕吹空调等。再推而广之,对湿度、气压、光照、气候、居住环境、音响、气味的变化过敏乃至心理的过敏都可以认为是往来寒热的延伸。所以,临床上可见许多病毒感染性疾病、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女性月经病等出现往来寒热的症状。需要说明,往来寒热与体温高低不成正相关,其中有体温高者,如感冒发热、疟疾,但也有体温正常者,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寒热理解为发烧。

    往来寒热中,“往来”也有特殊意义。第一,是指有节律性,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比如失眠,常常到深夜则无睡意,都表现为日节律;目前城市常见的星期一综合征,则表现为周节律;如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乳腺小叶增生症等,表现为月节律;而有些过敏性疾病的支气管哮喘、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等,则表现为季节性,这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节律性。第二,是指没有明显的节律,时发时止,不可捉摸,比如癫痫以及一些神经症、过敏性疾病等。对以上所说的具有“往来”、“休作有时”特征的疾病,中医常使用柴胡类方。如清代名医费伯雄曾用含有柴胡的处方治疗1例隔日彻夜不眠的奇症(《医醇媵义》);近代名中医岳美中先生用小柴胡汤治愈每日正午全身无力的小儿(《岳美中医案集》);日本有报道用柴胡桂枝汤治疗癫痫,都是以“往来”与“休作有时”为辨证依据的。所以,临床上具有发病呈周期性或时发时止特征的疾病,经常使用柴胡类方。

    所谓胸胁苦满,一指患者有自觉的胸膈间的气塞满闷感和胁肋下的气胀填满感,患者常常以“胸闷胸痛”、“无法呼吸”、“要想深呼吸”、“腹胀”、“心里不舒服”等为表述。患者常常伴有上腹部不适感、腹胀、嗳气等躯体症状。胸胁苦满也有他觉指征,如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患者也诉说有胀痛不适感。日本学者细野史郎先生有一“捏诊法”,即医生以大拇指与食指、中指轻轻提捏胁肋的皮肤,病人感到明显疼痛,医生用手指捻动时,指下有抄沙的摩擦感者,为胸胁苦满阳性。此外,胸胁部的肿块也属于胸胁苦满的范畴,如乳房的胀痛与结块、分泌异常,腋下的肿块等,均有使用柴胡剂的机会。

    根据临床经验,胸胁苦满所谓胸胁的部位来说,还可作适当延伸,如头面肩颈身体两侧部位的疼痛、肿块等,也可归属于胸胁苦满的范畴。如偏头痛、耳部疾患、肩颈部的酸痛、胸锁乳突肌的疼痛、甲状腺的肿胀、耳疾以及腰胯部的疼痛、腹股沟的肿块、疼痛等,临床可以考虑使用柴胡类方。所以,笔者将胸胁部、身体的侧面、腹股沟等部位称之为“柴胡带”。

    需要指出,胸胁苦满的“苦”字,除表示患者胸胁部的不适感比较明显或持久化以外,还指患者的心理处在一种抑郁痛苦的状态,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神情漠然,可以出现食欲不振,《伤寒论》所谓的“默默不欲饮食”;也可以出现烦躁、恶心、口干口苦、咽喉异物感等,所谓的“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等。有的患者还有睡眠障碍、疑病心理等。

    经常伴随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而出现的,是呕、四肢冷、默默不欲饮食、发黄等临床表现。《伤寒论》中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经验之谈。这里的“柴胡证”,即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也就是说,在有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的同时,只要见有呕、四肢冷、默默不欲饮食、发黄中一证者,即可使用柴胡剂。

    柴胡证的或然证较多。如小柴胡汤的“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四逆散“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等,这提示柴胡证的覆盖面很大,其所主治的不仅仅是一个症状,而是一种体质状态。笔者发现以下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柴胡证,使用柴胡类方也比较有效。其特征如下:外观体形中等或偏瘦,面色微黯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坚紧,舌质不淡胖,舌苔正常或偏干,脉象多弦细。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的反应敏感,或时有寒热感,情绪的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胸胁部时有气塞满闷感,或有触痛,四肢常冷。女性月经周期不齐,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烦躁、腹痛腰酸、经血黯或有血块。笔者将此类患者称为“柴胡体质”。

    小柴胡汤中柴胡用半斤,如以一两3克计算,则为24g。现代许多报道用于退热,柴胡常使用30g甚至45g。笔者经验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发热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柴胡在20g以上方有效。由于柴胡有南北之分,而据报道,北柴胡所含的柴胡皂甙是软柴胡的7倍。所以,在使用软柴胡时,柴胡的量要大于北柴胡。需要说明笔者因在江苏行医,所用大多是软柴胡。

    柴胡使用的剂型,以汤剂为好。宋代名医朱肱曾治疗当时太守盛次仲疾,诊断为小柴胡汤证,但仆人给以小柴胡散,不仅病不愈,反而有胸满,后朱肱亲自煎煮,进二服,是夕遂安。

    关于柴胡的毒副反应,有人报道过量服用柴胡可以导致血压升高、恶心呕吐、水肿、少尿或无尿。笔者在使用柴胡及其类方多年,尚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偶见有些患者服用柴胡后出现轻度腹泻。中医界有“柴胡竭肝阴”的传言,这是不符合临床实际的。

    ●常用配方

    柴胡10g甘草10g芍药10g枳实10g(四逆散)

    应用:本方是止痛升压剂,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四肢冷、腹痛为特征的疾病,如低血压、抑郁症、神经症、围绝经期综合征以及消化道疾病、泌尿道结石等,用本方加味多有效果。四逆散证大多有比较明显的腹证,即上腹部及两胁下腹肌比较紧张,按之比较硬。日本古代医家和田东郭也认为“其腹形专结于心不及两胁下,其凝及于胸中,而两胁亦甚拘急”。

    柴胡24g黄芩9g半夏10g甘草6g人参6g或党参12g生姜6g大枣10枚(小柴胡汤)

    应用:具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特征的疾病,如各种发热性疾病、胶原性疾病、慢性肝炎、支气管炎、过敏性疾病、艾滋病、甲状腺病等,均可使用。用于发热性疾病,柴胡用量宜大,用于慢性肝炎,柴胡取小剂量。

    ③柴胡12g桂枝5g芍药5g黄芩5g半夏6g甘草3g人参5g或党参10g生姜5片大枣6枚(柴胡桂枝汤)

    应用:以形体消瘦、自汗恶风、对风冷过敏的疾病,如免疫功能低下性疾病、精神神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等。

    ④柴胡24g桂枝lOg干姜6g甘草6g黄芩10g栝楼根12g牡蛎6g(柴胡桂枝干姜汤)
    应用:本方是精神疲劳恢复剂。尤其适合于过度疲劳、大量出汗、饮食睡眠无规律的中青年女性。神经症、慢性肠胃炎、失眠、甲状腺疾病等多用之。

    柴胡24g大黄6g枳实12g黄芩lOg半夏10g芍药9g生姜15g大枣12枚(大柴胡汤)
    应用:以胸胁苦满、腹痛为特征的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胰腺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哮喘等,均可使用。某些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等,本方也有效果。大柴胡汤的应用范围很广,关键是一看体形,即体格壮实者。大多颈部较短、肩宽、胸围与肋弓角较大,一般中老年较多。二触腹部,上腹部胀痛,按之尤甚;轻则仅为抵抗感,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压痛,肌紧张;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三看舌质,舌质坚老,苔薄黄或黄厚。四为情绪抑郁、紧张、睡眠不好等。

    ⑥柴胡6~12g  当归10g  芍药12g  白术10g  茯苓12g甘草3g薄荷3g生姜3片(《和剂局方》逍遥散)

    应用:本方是女性专用方。适用于各种与月经相关的疾病,如经前乳房胀痛、经前浮肿、经前头痛、经前发热、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经前乳房胀痛,逍遥散加枳壳、青皮、连翘、黄芩等。经前浮肿,逍遥散必重用茯苓、白术,并加泽泻、牛膝等。经前头痛则可加川芎、黄芩等。经前发热,则必重用柴胡。还有经期烦躁不安者,或加山栀、黄芩、连翘,或加大黄、桃仁、桂枝。需视具体情况而定。逍遥散证的特点是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而有腹痛、腹泻、浮肿者。有些男性的泌尿道结石,也可使用本方,但当归、白芍的量要加大。笔者经验,使用本方,除有腹痛等症状外,还要看舌头,舌头要胖,边有齿痕,大便要不成形,患者常有浮肿,尤其是晨起脸肿。

    ⑦柴胡12g黄芩5g半夏9g人参5g或党参9g大黄6g龙骨5g牡蛎5g桂枝5g或肉桂3g茯苓5g大枣6枚生姜5g铅丹(药房无售可不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古代治疗癫痫的效方。清代医学家徐灵胎说:“此方能下肝胆之惊痰,以之治癫痫必效”。本方证的特点是患者具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如动悸感、幻觉、失眠、易于惊吓等。除癫痫以外,精神分裂症、焦虑症、抑郁症、癔症等也可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没有甘草,但笔者应用经验,加甘草更好。从处方结构来看,加入甘草以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就成为小柴胡汤与桂甘龙牡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的合方。桂甘龙牡汤原治疗“烦躁”,与此组成基本相同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则治疗“惊狂、卧起不安”,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则主治“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所以,加人甘草后,本方的“安神潜阳”功效显然要明显。不过,如患者体形肥胖、腹胀、苔厚者,甘草也可以不用。

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根茎,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等地,以四川者所产者质量为好。半夏药材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神农本草经》谓半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伤寒论》入18方次,《金匮要略》入36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2升):大半夏汤

    大半夏汤治“胃反呕吐者”(十七)

    次大量方(1升):麦门冬汤、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汤

    麦门冬汤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者(七)。

    小半夏汤治“呕家……不渴”(十二)。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十二)。

    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胸满心下坚,咽中帖帖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千金》)。

    从上可见,大剂量半夏用于治疗呕吐以及咽喉部症状。

    最简方(2味):小半夏汤、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半夏麻黄丸

    小半夏汤治“呕家……不渴”(十二);''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十七)。

    半夏干姜散治“干呕吐逆,吐涎沫’’(十七)。

    生姜半夏汤治“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十七)。

    以上3方均为半夏配姜,用于治疗呕吐而不渴或吐涎沫者。

    半夏麻黄丸主治“心下悸者”(十六)。

    次简方(3味):苦酒汤、半夏汤

    苦酒汤为半夏与苦酒、鸡子白同用,治“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312)。

    半夏汤为半夏与桂枝、甘草同用,治“少阴病,咽中痛,,(313)。

    以上两方均治咽痛。

    加半夏汤:葛根加半夏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茯苓甘草五味姜辛加半夏汤、越婢加半夏汤

    葛根加半夏汤治“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33)。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若呕者”(172)。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加半夏汤治“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十二)。

    以上3方因呕加半夏。

    越婢加半夏汤治“咳而上气,……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七);而无半夏的越婢汤则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十六)。可见,因咳喘而加半夏。考仲景治咳喘的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射干麻黄汤中均有麻黄半夏,则提示半夏配麻黄治咳喘。

    去半夏方: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治“疟病发渴者”(四)。因渴,而去半夏,则适用半夏的患者必无口干舌燥这一点就能明确了。

    加味方:厚朴七物汤、竹叶汤、白术散

    厚朴七物汤条下有“呕者加半夏五合”(十)。竹叶汤条下有“呕者,加半夏半升”(二十一)。白术散条下有“心烦吐痛不能食饮,加细辛一两,半夏大者二十枚”(二十)。3方均因呕吐加半夏。

    ●仲景方根

    半夏生姜或干姜:主治恶心呕吐而不渴者。方如生姜半夏汤、小半夏汤、半夏干姜散。半夏与姜的主治相似,两者同用,不仅可以增效,而且能解半夏毒。现药方所售制半夏,多为姜制。
    半夏茯苓:主治恶心呕吐而眩悸者。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汤。所谓眩悸者,即为眩晕、恍惚感、心悸、肉跳动,易惊恐,失眠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
    半夏栝蒌实:主治胸闷胸痛者。方如小陷胸汤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138);栝蒌薤白半夏汤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九)。如此配合,多用于肺部感染、心脏病以及上消化道疾病。
    半夏附子(乌头):主治腹大痛而呕吐者。方如附子粳米汤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十);赤丸治“寒气厥逆”的腹痛(十)。半夏附子有止痛作用。

    半夏麻黄:主治咳喘而呕者。方如半夏麻黄丸、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厚朴麻黄汤、越婢加麻黄汤等。

    半夏厚朴生姜:主治腹满而呕或咽喉异物感。方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腹胀满者”(66);半夏厚朴汤治“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厚朴七物汤主治“病腹满”而呕者(十)。

    半夏人参:主治呕吐或噫气不止,心下痞硬者。方如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妇人呕吐不止”(二十);旋覆代赭汤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161);大半夏汤治“胃反呕吐”(十七);“呕,心下痞硬者”(《外台秘要》)。

    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主治咳逆呕恶而虚赢少气者。方如竹叶石膏汤主治“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397)。麦门冬汤主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七)

   方  名    半夏用量     主要配伍

  生姜半夏汤   半斤        生姜汁
  小半夏汤      1升        生姜
  半夏干姜散    等分      干姜

  小半夏加茯苓汤    1升    茯苓生姜

  半夏厚朴汤    1升    茯苓生姜厚朴干苏叶

  小陷胸汤    半升  栝蒌实黄连

  栝蒌薤白半夏汤    半斤    栝蒌实薤白  白酒

  附子粳米汤    半升  附子甘草大枣粳米

  赤丸    ;    4两    乌头茯苓细辛

  半夏麻黄丸    等分  麻黄

  射干麻黄汤    8枚    麻黄生姜  细辛  五味子

    紫菀款冬花射干

  小青龙汤    半升,麻黄干姜  细辛  五味子 甘草桂枝芍药

  厚朴麻黄汤    半升  麻黄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厚朴  石膏  杏仁  小麦
  越婢加半夏汤    半升  麻黄石膏  生姜  大枣  甘    苴

  葛根加半夏汤    半升  麻黄葛根  甘草芍药桂枝生姜大枣  厚朴生姜半夏

  甘草人参汤    半升  厚朴生姜甘草人参

  厚朴七物汤(加减)    5合    厚朴  生姜  大黄  甘草  枳实桂枝大枣

  大半夏汤    2升    人参白蜜

  旋覆代赭汤    半升  人参生姜  旋覆花  代赭  甘草大枣

  干姜人参半夏丸    2两    人参干姜

  竹叶石膏汤    半升  麦门冬  人参  甘草  竹叶    石膏粳米

  麦门冬汤    1升    麦门冬  人参  甘草  粳米    大枣

  半夏泻心汤    半升  黄连  黄芩  干姜  甘草  人    参大枣

  生姜泻心汤    半升  黄连  黄芩  干姜  甘草  人    参大枣生姜

  甘草泻心汤    半升  黄连  黄芩  干姜  甘草  人参

    ●药证发挥

    半夏主治呕而不渴者,兼治咽痛、失音、咽喉异物感、咳喘、心下悸等证。

    呕有恶心、干呕、喜呕、胃反之分,均为半夏主治,但患者大多不渴。所谓的不渴,为口腔无明显干燥感,也没有明显的口渴感,甚至经常泛吐清稀的唾液或胃内水液,其舌面也可见湿润的黏腻的舌苔。相反,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口渴感,或者舌面干燥无津,虽然有呕吐,也不宜使用半夏。

    呕,不仅仅是即时性的症状,应当将其看做是一种体质状态。仲景有“呕家”的提法,是指某种经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体质。可见呕家易于出现半夏证。呕家的具体特征,张仲景没有详细解释,笔者试述如下:营养状况较好,目睛有光彩,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黯,或有浮肿貌,但缺乏正常的光泽;形体蓝不赢瘦,肥胖者居多。主诉较多而怪异,多疑多虑,易于精神紧张,情感丰富而变化起伏大,易于出现恶心感、咽喉异物感、黏痰等。脉象大多正常,或滑利。舌象多数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干腻,或滑苔黏腻,或舌边有两条由细小唾液泡沫堆积而成的白线,或有齿痕舌。这种体质,笔者称之为“半夏体质”。

    凡半夏体质患者的咽痛、失音、咽喉异物感、咳喘、心下悸等,均可使用半夏。其中咽喉异物感最有特点。“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这是对咽喉异物感的形象描述。此外,胸闷、压迫感、堵塞感、痰黏感等,也可归于咽喉异物感。咽喉异物感常常导致恶心呕吐。这成为使用半夏的重要特征。

    从半夏主治及兼治的病症来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感觉异常样症状。半夏所主治的呕吐,本是一种异常的反射。半夏厚朴汤主治咽中如有炙脔,实无炙脔,纯属一种感觉异常。此外,麻木感、冷感、熟感、堵塞感、重压感、痛感、痒感、悸动感,失去平衡感、恐怖感、音响感。由感觉异常导致的异常的反射和行为,如恶心、呕吐、食欲异常、性欲异常、语言异常、睡眠异常、情感异常等,都有使用半夏的可能。二是咽喉部症状。恶心、呕吐、咽痛、失音、咽中如有炙脔等,均为咽喉部的症状。在精神紧张、抑郁、焦虑、恐惧时,以上症状极易出现。

    半夏与甘草均治咽痛,但甘草所治的咽痛以红肿干痛为主,而半夏所治的咽痛,咽喉常有异物感或黏痰、多恶心。半夏与干姜均治不渴而呕吐,舌苔多腻,但两者主治有上下之别,半夏主治以咽喉部的异物感,胸部的重压感为主,而干姜主治以呕吐涎水、腹泻呈水样便为主。

    张仲景用半夏有两个剂量段,大量(2升)主治呕吐不止,小量(半升)主治咳喘、失音、心悸、恶心等,或配麦冬。现代有人则认为小量(15g左右)止呕,中量(20~30g)催眠,大量(40g)止痛。

    ●常用配方

    ①半夏25g生姜24g(《金匮要略》小半夏汤)

    应用:本方是止呕专方。凡呕吐而不渴者多用之。

    ②半夏50g人参9g或党参15g 白蜜40m1(《金匮要略》大半夏汤)

    应用:呕吐呈慢性化,患者全身状况差的疾病,如肿瘤、慢性胃病、神经性呕吐等。

    ③半夏25g生姜24g茯苓12g(《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应用:以恶心呕吐为主诉的疾病,如神经性呕吐、肠粘连、幽门梗阻、十二指肠壅积症、妊娠呕吐、肿瘤化疗毒副反应等。对于恶心吐水者,以及呕吐、心下悸、失眠多梦者,本方最为适宜。

    ④半夏12g  陈皮6g  茯苓12g  甘草3g  生姜3片(《和剂局方》二陈汤)

    应用:适用于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咳嗽、胀满、头眩心悸者。广泛用于精神神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⑤半夏25g  厚朴9g  茯苓12g  苏叶6g  生姜15g(《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
    应用:以咽喉异物感、恶心呕吐、胸闷腹胀为特征的疾病,广泛用于精神神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笔者经验,在全身体征无明显病理改变,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患者出现的以上异常感觉,可以使用本方。神经症、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咽喉炎、声带疾病、哮喘、小儿厌食症、结肠炎、帕金森病、胃肠型感冒等,均用使用本方的机会。

    ⑥半夏12~20g茯苓20g 陈皮10g甘草5g  枳实lOg姜竹茹10g生姜3片  大枣12枚(《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温胆汤)

    应用:以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失眠、易惊为特点的疾病,如内耳眩晕症、偏头痛、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症、恐惧症等。临床对有强烈精神刺激诱因,见失眠多梦,且多噩梦者,本方最有效果。如果面红、口苦者,可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悸烦闷,坐卧不安等,加酸枣仁、远志、五昧子、地黄、人参,去竹茹,名十味温胆汤。

    ⑦半夏12g白术12g天麻1Dg茯苓12g陈皮5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10枚(《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

    应用:以眩晕头痛、腹胀呕吐、腹泻为特征的疾病,如内耳眩晕、脑血管疾病。

    半夏12g黄连3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或党参15g甘草9g大枣12枚(半夏泻心汤)

    应用:以恶心呕吐、心下痞、烦热、腹泻为特点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食道炎、口腔溃疡、神经症等。

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绵山者,条短质柔而富有粉性,称为绵黄芪.奉为道地药材。山西浑源为中心的阳交、天填、山阴等县出产者,称西黄芪,品质亦佳。此外,产于黑龙江、内蒙古者,皮松肉紧,味甘香,亦为佳品。《神农本草经》谓黄芪“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金匮要略》入8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5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十四)。本方既是黄芪的最大量方,又是配伍最简方,故分析黄芪证的可靠性较大。从原文可见,其证之一为身体肿,从“状如风水”句,可见其浮肿是全身性的,因风水为“一身悉肿”。其证之二为汗出,且汗出的量较多,汗出可以使衣服沾在身上,汗或黄色。所以,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者。

    次大量方(3两):防己茯苓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

    防己茯苓汤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十四)。水在皮肤中,故四肢肿,为黄芪主治;聂聂动者,属动悸类,为茯苓主治。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六);“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日: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尊荣人骨弱,指其人养尊处优,缺少运动,肌肉松软无力,故称骨弱;肌肤盛,即是指肥胖。可见黄芪用于体形偏胖、肌肉松软无力者。

    乌头汤方中有黄芪、麻黄、白芍、甘草、川乌等,主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五)。《金匮要略》中黄芪与麻黄同用者尚有三黄汤,主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五),也是手足拘急,骨节疼痛。可见黄芪可与麻黄同用,治疗关节疼痛。

    次简方(4味):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二)。《外台》“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腰以下肿、难以屈伸、下重,均指下半身有浮肿。  加昧方: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原文为“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荣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闰,闰即胸中痛,有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十四)。本条文字较多,但其所述的症状有:①出汗,以腰以上为多,或进食后出汗,或盗汗,汗色发黄;②身重,甚至疼痛,尤其是腰髋部疼痛;③小便不利;④皮肤粗糙如鱼鳞,或易生恶疮。桂枝汤本可治疗自汗,但汗出程度较严重者,当加黄芪;自汗而有小便不利而身体重者,当加黄芪。另外,有皮肤粗糙、有痈疽败疮者,当加黄芪。这与《神农本草经》“主痈疽久败疮”的记载相似。

    ●仲景方根

    黄芪桂枝芍药:主治汗出而肿,关节疼痛者。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身体不仁,黄芪建中汤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六)。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治黄汗、身肿,桂枝加黄芪汤治黄汗出而小便不利、身体重及恶疮。

    黄芪防己:主治四肢肿。方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

    黄芪白术:主治汗出而肿,肌肉无力。方如防己黄芪汤。如加防己,为防己黄芪汤的基本配伍,多用于下肢浮肿。加防风,即为后世名方玉屏风散。可用于虚人感冒、恶风自汗等。

    黄芪麻黄:主治身体重汗出而喘,或关节疼痛。方如防己黄芪汤(加减)、乌头汤、《千金》三黄汤。

方  名        黄芪用量    主要配伍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5两    桂枝芍药苦酒

黄芪桂枝五物汤    3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桂枝加黄芪汤    2两    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黄芪建中汤    1两半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甘草胶饴

防己茯苓汤    3两    防己桂枝茯苓甘草

防己黄芪汤    1两1分  防己  白术甘草

防己黄芪汤(加减)    l两1分  麻黄防己  白术甘草

乌头汤    3两    麻黄芍药甘草川乌

《千金》三黄汤    2分    麻黄独活细辛黄芩

    ●药证发挥

    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肌无力者。

    黄芪证的汗出,程度比较严重,常常衣被尽湿,有的可以见到汗渍发黄,有的进餐时出汗甚多,以上半身为显著。有的白天自汗以外,入夜也出汗,表现为一觉醒来,周身如浸在水中。临床上有些患者并不以汗出为主诉,但通过问诊,可以了解到患者平时汗出比较多,稍有体力活动,就容易出汗。

    黄芪证的肿,主要为全身性的浮肿,但以下肢为明显。由于体位的变化,早晨面部有浮肿,而下午则下肢浮肿。有些人虽无明显的浮肿,但肌肉松软,犹如浮肿貌。由于浮肿,患者常常自觉身体沉重,活动不灵活,关节重痛。

    肌无力,既是一种症状,更是一种体质状态。《金匮要略》中的“尊荣人”就是肌肉松软无力,比较适用黄芪的体质。其外观特征为:面色黄白或黄红隐隐,或黄黯,都缺乏光泽。肌肉松软,浮肿貌,目无精彩。腹壁软弱无力。舌质淡胖,舌苔润。平时易于出汗,畏风,遇风冷易于过敏,或鼻塞,或咳喘,或感冒。大便稀溏,不成形,或先干后溏。易于浮肿,特别是足肿,手足易麻木,皮肤黄黯,易于感染或溃疡。另外,此类患者多能食、贪食,但依然无力。这种患者,笔者称之为“黄芪体质”。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衰老,均可导致“黄芪体质”多见的原因。中老年中这种体型尤为多见。因此中老年人应用黄芪的机会较多。

    作为成人黄芪证的鉴别关键,在于腹证。其腹部松软,腹肌萎缩而脂肪堆积,肚脐深陷,按之无抵抗感以及痛胀感,可称之为“黄芪肚”。

    黄芪证反映在脉象上并无特异性。《金匮要略》中防己黄芪汤用于脉浮者,而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则主治脉沉者,所以,黄芪证对脉象不作明确的规定。

    黄芪证与桂枝证都有汗出,但黄芪证是汗出而肿,常有身困重,而桂枝证是汗出而不肿且气上冲,常有关节冷痛。如汗出而肿、肢体麻木疼痛者,黄芪桂枝可同用,方如《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麻黄证与黄芪证均有肿,区别在于有汗与无汗的不同。治疗关节疼痛而浮肿者,两者也可同用,方如《金匮要略》的乌头汤。

    仲景使用黄芪有三个剂量段,大量治疗水气、黄汗、浮肿(5两),中量治疗风痹、身体不仁(3两),小量治疗虚劳不足(1两半)。现代应用可以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经验适当变化。如用于治疗浮肿,量可达60~1。0g;治疗半身不遂,骨质增生疼痛等,可用30~60g;用于上消化道溃疡,可用15~30g。此外,《伤寒论》不用黄芪,《金匮要略》罕见四逆,可见黄芪是内伤杂病的用药。黄芪须久服方能见效。

    面白形瘦、肌肉坚紧、平时咽喉易于红肿疼痛、大便秘结者,黄芪慎用,尤其不可大剂量使用,使用不当,可有腹胀气等副反应。

    ●常用配方

    ①黄芪30~120g糯米30~50g(民间经验方)

    应用:此为民间药粥,多用于治疗全身性浮肿,也可以治疗脱力多汗等。现代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残余的浮肿,疗效较高,消除蛋白尿也有效果。其制作方法是,先煎黄芪,取汁,后人糯米,熬粥,每日食用。
    ②黄芪15~30g  白术12g  防风6~12g(《丹溪心法》玉屏风散)

    应用:以自汗恶风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常用本方加昧。如过敏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老人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

    ③黄芪15~30g防己12g 白术12g甘草3g生姜4片大枣5枚(《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

    应用:以下肢浮肿、肌肉松软无力为特征的慢性疾病适用之,如中老年人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腰椎病、肾病等。笔者经验,治疗高血压浮肿,可重用黄芪30g以上,并配相同剂量的葛根。糖尿病肾病可加石斛、赤芍、怀牛膝。脑梗死可加葛根、丹参、川芎。

    ④黄芪15g桂枝9g芍药9g生姜18片  大枣12枚(《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

    应用:以肢体麻木、自汗而浮肿为特征的疾病。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消化道溃疡、腰椎病、颈椎病、糖尿病并发症、皮肤病、外科感染性疾病等。如果舌质紫黯者,芍药用赤芍。
    黄芪15g桂枝9g芍药18g甘草6g饴糖40ml生姜9片大枣12枚(《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

    应用:以慢性腹痛为特征的疾病,如消化道溃疡、胃神经衰弱症等,也可用于手术后创口久不愈合者。还可以用于消瘦而浮肿的某些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

    黄芪30~60g当归6g赤芍12~30g川芎12g桃仁12g红花6g地龙10g(《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

    应用:本方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专方。大剂量使用黄芪的时候必须看体型,有无黄芪体质的存在。肌肉松软无力、四肢麻木、活动不利,下肢浮肿,自汗,舌质紫黯、面色黄黯者最为适合。不仅中风后遗症可用,即糖尿病、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形成、肾病综合征、皮肤病、眼底病等也可使用。

白术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主产于浙江、安徽。白术原以浙江于潜天目山的野生术品质最佳,其外皮红润光泽,味极清,视为道地正品,但目前市场上几乎绝见。现售之于术,系将新昌的白术种子播种于于潜山区的栽培品,折断面黄白色,有黄色放射状纹理,气清香,甜味强而辣味少。《神农本草经》谓白术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伤寒论》入10方次,《金匮要略》入25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枳术汤、泽泻汤

    枳术汤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十四)。

    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十二)。

    两方所主均有心下及水饮有关。根据《金匮要略》“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十二)的记载,提示白术可治短气、咳逆不得卧、浮肿等。配枳实治心下坚,配泽泻,治冒眩。所谓冒,指眼前发黑;眩,指眩晕。  次简方(3味):茯苓戎盐汤、猪苓散 茯苓戎盐汤治“小便不利”(十三)。  猪苓散治“呕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十七)思水,即口渴的互词。

    以上两方均有白术茯苓,提示白术配茯苓可治小便不利及渴。

    再简方(4味):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理中汤、甘姜苓术汤、防己黄芪汤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身为振振摇者”(67);“胸胁支满,目眩”(十二)。

    理中汤治“大病差后喜唾”(396)。

    甘姜苓术汤治“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十一)。

    防己黄芪汤治“身重汗出恶风”(二);“腰以上当肿及阴,难以屈伸”(十四)

    以上四方治有心下逆满、眩、喜唾、身重、浮肿等。

    5昧方:五苓散、真武汤、附子汤、桂枝人参汤

    五苓散治“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脉浮数,烦渴者”(72);“汗出而渴者”(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386)。以上6条,均不离“渴”。五苓散去猪苓,加甘草、生姜,名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十七)也治渴。而没有白术的茯苓甘草汤则用于“不渴者”。所谓“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提示白术配桂枝、泽泻、茯苓、猪苓治渴。

    真武汤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闰动,振振欲擗地者”(82);“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316)。

    附子汤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305)。本方与真武汤的组成大致相似,但白术、附子的用量则倍于真武汤,本方白术四两、附子二枚,而真武汤为二两、附子一枚。可见,大量白术配附子主治关节疼痛。

    桂枝人参汤治“利下不止,心下痞硬”(163)

    以上四方,主治口渴、小便不利、下利、身体痛等。提示白术配桂枝治口渴、小便不利、下利;配附子治身体沉重而骨节痛。

    最大量方(5两):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诸肢节疼痛,身体顽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五)。提示大剂量白术配附子、麻黄、桂枝可治脚肿、关节疼痛。

    加白术方:麻黄加术汤、越婢加术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麻黄加术汤治“湿家,身烦疼”(二)。

    越婢加术汤治“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的“里水”(十四),以及“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五),下焦脚弱,即下肢肿痛之谓。厉风气,则为痛引肩背不可动转,故厉风气与下焦脚弱,均为身体疼痛的同义词。提示白术配麻黄治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而身体疼痛。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28)。提示白术、茯苓治小便不利。  加减方:理中汤

    《伤寒论》理中汤条下白术的加减最多,其指征最为重要。有''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386);“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可见仲景用白术治渴,下多者多渴,故还用术,由此可见,口渴而下利者,是白术证。脐上筑者、吐多者、腹满者,要慎用术。

    ●仲景方根

    白术泽泻:主治冒眩。方如泽泻汤、五苓散、茯苓泽泻汤等。泽泻汤所治的“苦冒眩”,可能是一种慢性化的眩晕症,多表现为头晕眼花,经常眼前发黑。

    白术枳实:主治心下坚、口渴而不欲饮水,或上腹部有振水音,或下利。方如枳术汤、《外台》茯苓饮。

    白术黄芪:主治汗出而肿、口渴而下利。配防己、甘草,为防己黄芪汤,配防风,为后世玉屏风散。

    白术附子:主治骨节疼痛不得屈伸以及头重眩。方如术附汤、甘草附子汤、黄土汤等。

    白术茯苓:主治口渴、小便不利、目眩、心下胀满者。方如五苓散、茯苓泽泻汤、苓桂术甘汤等。渴甚配泽泻、猪苓,悸加桂枝、甘草。

    白术川芎:主治妊娠期的腹痛、胎动。方如当归芍药散治“妇人妊娠腹中疚痛”(二十);当归散用于妊娠常服,白术散养胎(二十一),多配当归芍药。

    白术麻黄甘草:主治浮肿而身体疼痛。方如麻黄加术汤、越婢加术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有汗配石膏,痛剧配附子、桂枝。

    白术附子茯苓芍药:主治四肢沉重疼痛、头眩、小便不利、大便溏泄者。方如附子汤、真武汤。

    白术人参干姜甘草:主治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喜唾。方如理中汤、桂枝加人参汤。

  方  名    白术用量    主要配伍

  泽泻汤    2两    泽泻
  五苓散    18铢    泽泻茯苓桂枝猪苓

  枳术汤    2两    枳实

  茯苓饮    3两    枳实人参茯苓橘皮生姜

  术附汤    2两    附子甘草

  甘草附子汤    2两    附子甘草桂枝

  去桂加白术汤    4两    附子甘草生姜大枣

  黄土汤    3两    附子甘草  干地黄  阿胶    黄芩黄土

附子汤    4两    附子茯苓芍药人参

真武汤    2两    附子茯苓芍药生姜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3两茯苓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猪苓散    等分    茯苓猪苓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2两    茯苓桂枝甘草

茯苓泽泻汤    3两    茯苓桂枝泽泻甘草生姜

甘姜苓术汤    2 N    茯苓干姜甘草

当归芍药散    4两    芍药川芎当归茯苓泽泻

当归散    半斤    芍药川芎当归黄芩

白术散    3分    川芎蜀椒牡蛎

麻黄加术汤    4两    麻黄甘草桂枝杏仁

越婢加术汤    4两    麻黄甘草石膏生姜

桂枝芍药知母汤    5两    麻黄甘草  桂枝  芍药  附子生姜知母防风

    ●药证发挥

    白术主治渴而下利者,兼治冒眩、四肢沉重疼痛、短气、心下逆满、小便不利、浮肿。

    所谓渴,指自觉的渴感,想饮水,想饮热开水,但喝不多,或漱口而已。心下部常常痞满不适,喝水后更难受,胃内发胀,有水声,甚至吐水,或多喝水以后常常出现面部轻度浮肿。舌面并不象白虎加人参汤证那样干燥无津或毛糙起裂,而是舌面常有薄白苔,舌质也不红,舌体较大而且胖,常常舌边有齿痕。下利,即腹泻,大便呈水样,或大便溏薄不成形、粪体松散而不黏臭,或先干后溏。渴而下利,是使用白术的必见证。如口渴而大便干结如栗,或烦渴引饮,均非白术主治。

    冒眩,即身体困重,头晕眼花,常常眼前发黑。四肢沉重,或腰腹沉重,或有关节疼痛。患者肌肉松软,常诉说身体困重,懒于活动,动则易出汗。短气,即气短无力,易于疲乏倦怠,稍动则气喘吁吁。心下逆满,指上腹部发胀,尤其是在喝水以后,食欲不振,甚至吐水或清涎。

    小便不利,是指小便的量少及排泄不畅。

    白术与黄芪的主治相似,均能利水,均可治疗浮肿、小便不利、口渴、眩晕等证,其区别在于,黄芪主治在表之水,故浮肿、汗出比较明显,而白术主治在里之水,故以口渴、眩晕、身重、大便性状改变为明显。

    使用白术不论体形胖瘦,但患者多呈黄肿貌,肌肉松软,容易浮肿,特别是早晨尤为明显,如眼睑浮肿。另外,必见舌体胖大而淡,或有齿痕,或舌面白苔,或舌面水滑。

    ●常用配方

    ①白术30g泽泻60g(《金匮要略》泽泻汤)

    应用: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内耳眩晕症、单纯性肥胖等见眩晕、身体困重、自汗、少气、口渴而小便不利者。本方多与防己黄芪汤、玉屏风散、黄芪桂枝五物汤、葛根汤等配合适用。

    白术18g茯苓18g猪苓18g泽泻30g桂枝12g(五苓散本方原为散剂,现在因临时加工不方便,一般改作汤剂。两种剂型究竟何者更好,需待研究。)
    应用:本方多用于LI渴、腹泻、头晕、浮肿者。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肠炎、脂肪肝、尿崩症、垂体肿瘤、库欣综合征、急性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视神经乳头水肿、青少年假性近视等均有机会使用本方。笔者较多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见大便不成形或腹泻,下肢有浮肿并有明显El渴感者。对夏季潮湿地区常见的急性肠炎、夏季感冒、空调病也有效果。笔者还用本方治疗欧美人来华以后的水土不服或过量服用味精饮食以后出现的El渴、头痛、腹胀等。作为本方的客观应用指征,是患者大多舌体胖大而有明显齿痕。

    ③白术10g茯苓lOg人参6g或党参lOg甘草3g葛根15g藿香6g木香6g(《小儿药证直诀》七味白术散)

    应用:本方多用于泄泻而口渴、小便不利者。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小儿泄泻、酒积等可用之。

    ●附:苍术

    苍术为菊科植物南苍术或北苍术等的根茎,以江苏茅山所产者质量最好,称茅术。主治与白术大致相同,但苍术对消除腹胀肿满、关节肿痛、舌苔厚腻者,效果较白术为佳。如后世平胃散一方,就用苍术与厚朴等同用,治疗腹胀苔白腻,心下有水声者。《本草崇原》谓:白术苍术“品虽有二,实则一也。《本经》未分苍、白,而仲祖《伤寒》方中,皆用白术,《金匮》方中,又用赤术,……赤术,即是苍术”。

茯苓
    茯苓为多孔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产地颇广,以云南所产者质量较佳,视为道地药材,称为云茯苓。《神农本草经》谓茯苓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伤寒论》入15方次,《金匮要略》入30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半斤):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泽泻汤、茯苓戎盐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65)。桂枝甘草本治“心下悸”(64),此条系脐下悸动,并有严重的上冲感,则需要大剂量的茯苓、大枣与之相配。

    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十七)。

    茯苓戎盐汤治“小便不利”(十三)。

    最简方(2味):葵子茯苓散

    葵子茯苓散治“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二十),水气,即浮肿之谓,故身重、小便不利,并有头眩。

    次简方(3味):小半夏加茯苓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猪苓散、茯苓戎盐汤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十一)及“先渴后呕”(十二)。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九)。短气,为气不相续,似喘非喘。凡胸胁满、短气者,多伴有小便不利、目眩等证。如“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十二);“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十二);“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十二)。可见本方证当有小便不利、眩悸。

    茯苓戎盐汤为茯苓白术同用,治“小便不利”(十三)。猪苓散为茯苓、白术加猪苓,治“呕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十七)。可见茯苓、猪苓、泽泻同用,治小便不利而渴。

    加减方:小柴胡汤、小青龙汤、四逆散、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真武汤

    小柴胡汤条下(96)有“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小青龙汤条下(40)有“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四逆散条下(318)有“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理中丸条下(386)有“悸者,加茯苓二两”。黄芪建中汤条下(五)有“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可见有悸而小便不利时,加茯苓。另外,真武汤条下有“若小便利者,去茯苓”。亦证明悸、小便不利是使用茯苓的主要指征。

    ●仲景方根

    茯苓甘草:主治动悸不安。此配伍甚多,配桂枝治疗心下悸、脐下悸等,配酸枣仁治疗不得眠,配知母除烦,配杏仁治短气。

    茯苓白术:主治口渴、小便不利、目眩、心下胀满者。方如五苓散、茯苓泽泻汤、苓桂术甘汤等。渴甚配泽泻、猪苓,悸加桂枝、甘草。参见白术条下。

    茯苓半夏:主治眩悸、小便不利而恶心呕吐者。方如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厚朴汤。参见半夏条下。

    茯苓泽泻: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如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十七);肾气丸治妇人转胞,不得溺(二十二)。猪苓汤、五苓散治口渴而小便不利。

    茯苓猪苓泽泻:主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方如猪苓汤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223);五苓散治“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脉浮数,烦渴者”(72);“汗出而渴者”(73);“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386)。大便不成形者,加桂枝、白术;尿频尿急尿痛者,则加滑石、阿胶、山栀。

    茯苓桂枝甘草:主治脐下悸、心下悸、气从小腹上冲胸、气冲、四肢聂聂动、呕吐等。方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茯苓甘草汤、桂苓五味甘草汤、防己茯苓汤。参见桂枝条下。

    方  名    茯苓用量    主要配伍

  小半夏加茯苓汤    3两    半夏生姜

  半夏厚朴汤    4两    半夏生姜厚朴苏叶

  茯苓泽泻汤    半斤    泽泻白术桂枝甘草生姜

  当归芍药散    4两    泽泻白术芍药当归川芎
肾气丸    3两    泽泻干地黄薯蓣山茱萸牡丹皮桂枝附子

猪苓汤    1两    泽泻猪苓阿胶滑石

五苓散    18铢    泽泻猪苓桂枝白术

猪苓散    等分    猪苓白术

五苓散    18铢    猪苓泽泻桂枝白术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半斤    桂枝甘草大枣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4两    桂枝甘草白术

茯苓甘草汤    2两    桂枝甘草生姜

防己茯苓汤    6两    桂枝甘草防己黄芪

桂苓五味甘草汤    4两    桂枝甘草五味子

    ●药证发挥

    茯苓主治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者。眩,其义有二,一为眩晕,指患者出现旋转感、上下或左右晃动感、倾斜感、地动感、如坐舟中感等,多伴有恶心呕吐;一为幻觉,因眩古时候又读作HUAN,通“幻”,所以目眩还有视物怪异感、恐怖感、恍惚感等,多伴有惊悸、多恶梦等。悸,指跳动,如心慌、心悸、脐腹动悸、肌肉跳动等。眩悸者,常常伴有心神不安、多梦易惊、恍惚健忘等精神神经症状。

    茯苓尚治口渴及小便不利。其渴感并不严重,惟口内少津而思饮,虽饮而不多,多饮则觉得胸腹胀满而短气。或口渴与呕吐并见。所谓小便不利,即小便的量、排尿次数等发生异常,如小便量少,尿次减少或小便不畅,出现尿痛、尿急等症状,并可伴有浮肿。小便次数不多且量少,同时大便多溏薄或如水样,或虽便秘而先干后溏。患者常见浮肿,或浮肿貌。

    使用茯苓,可不问体形胖瘦,但须察舌。其人舌体多胖大,边有齿痕,舌面较湿润,笔者称之为“茯苓舌”,胖人舌体大,固然多茯苓证,瘦人见舌体胖大者,茯苓证更多见。其舌有齿痕,舌体胖大伴有浮肿、腹泻者多为五苓散证、苓桂术甘汤证;舌体瘦小而有齿痕,伴有腹胀、失眠、咽喉异物感者,多为半夏厚朴汤证。

    茯苓证与白术证颇多相似之处,故仲景使用茯苓多与白术同用。所不同之处,白术重在治渴,而茯苓重在治悸。故前人称白术能健脾生津,而茯苓则能安神利水。

    仲景使用茯苓多人复方。配半夏治眩悸,配白术治疗口渴,配猪苓泽泻治疗小便不利,配桂枝甘草治疗脐下悸。

    仲景使用茯苓,汤剂量较大,尤其是用于悸、口渴吐水以及四肢肿等,如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用至半斤,茯苓泽泻汤也用至半斤,防己茯苓汤则用至6两。而用于散剂,则用量甚小。
    ●常用配方

    ①茯苓9g半夏25g生姜24片(《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应用:精神神经疾病、消化道疾病、内耳眩晕见呕吐清水而眩悸者多用之。

    茯苓12g桂枝9g白术9g甘草6g(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应用:以眩悸为特征的疾病,如眩晕症、心脏病、心律失常、神经症、眼疾等。苓桂术甘汤证有发作无定时,时好时坏的特征,即发作时各种症状甚剧,来势颇猛,但去后则相安无事,精神刺激、身心疲惫常常是诱发本证的诱因。如伴有呕吐者,可配小半夏加茯苓汤。

    茯苓18g  白术18g  猪苓18g  泽泻30g桂枝12g(五苓散)  应用:见白术条下。
    ④茯苓20g泽泻12g猪苓15g 白术12g  肉桂5g滑石12g甘草3g石膏15g寒水石15g(《宣明论方》桂苓甘露饮)

    应用:本方是五苓散加味方。可用于头痛、烦渴、汗出而小便不利黄短者。发热性疾病、夏天感冒、中暑等常用。寒水石临床不常用,可去。

    ⑤半夏25g厚朴9g  茯苓12g  苏叶6g  生姜15片(《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

    应用:见半夏条下。

猪苓

    猪苓为多孔科植物猪苓的干燥菌核,产地较多,以陕西产者质量较佳。《神农本草经》谓猪苓“主痃疟,解毒,蛊疰不祥,利水道”。《伤寒论》入2方次,《金匮要略》入3方次。

    ●原文考证

    猪苓汤治“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223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319条)。从《伤寒论》原文来看,猪苓汤主治与白虎加人参汤证极为相似,两者皆有渴欲饮水、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腹满、口苦咽燥等证,但临床上两方证的区别相当大。白虎加人参汤证为“口干舌燥”,猪苓汤证为“小便不利”。前者是津液不足,后者是水湿内蓄,性质相反,不可误用。此外,仲景有“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224条)的说法,阳明病的外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183条),由此可见,身热、汗出少或无汗而渴、小便不利者,可使用猪苓汤。

    猪苓散治“呕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思水,即口渴。

    五苓散治“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条);“伤寒,汗出而渴者”(73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74条);“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条)。以上5条,口渴者五,发热者三(伤寒也属发热之列),脉浮者二,汗出者二,小便不利者二。则可见口渴发热、汗出、小便不利是五苓散的主治。

    猪苓与茯苓均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其区别在于,茯苓治眩悸,猪苓治热淋。

    ●仲景方根

    猪苓茯苓:主治小便不利。方如猪苓汤、猪苓散、五苓散。

    茯苓猪苓泽泻:主治小便不利,渴欲饮水者。参见茯苓条下。

    方名    猪苓用量    主要配伍

    猪苓汤    1两    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猪苓散    等分    茯苓白术

    五苓散    18铢    茯苓泽泻桂枝白术

    ●药证发挥

    猪苓主治小便不利者。小便量少,次数或多或少,颜色或浓或淡,大多伴有排尿涩痛,或排不爽等不适感。这种病证,亦称为“淋”。后世《小品方》用单味猪苓治子淋,《子母秘录》用单味猪苓治妊娠从脚上至腹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可见猪苓主治的小便不利,多有浮肿及小便淋痛。

    仲景猪苓方仅三方,三方均有猪苓、茯苓,主治小便不利。茯苓配伍面较广,可与黄芪、白术、桂枝、附子、半夏、厚朴、柴胡、茯苓、泽泻、人参、甘草、干姜、芍药等药物同用,可治眩悸、下利;但猪苓配伍面窄,仅与茯苓、泽泻、滑石、阿胶、桂枝、白术同用,多用于治疗小便不利。

    猪苓治发热、小便不利而黄短,多配滑石;尿血配阿胶;口渴、小便不利,配茯苓、泽泻。

    ●常用配方

    ①猪苓15g茯苓15g  泽泻15g  滑石15g  阿胶15g(猪苓汤)

    应用:本方主治小便不利、涩痛、尿血而渴欲饮水者。现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膀胱炎、肾盂肾炎、肾盂积水、泌尿道结石、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糜烂等。也可用于特发性水肿、急性肠炎、尿崩症等。对尿液黄、带下色黄者,应加山栀子、黄柏、连翘等。

    ②白术18g茯苓18g  猪苓18g  泽泻30g桂枝12g(五苓散)

    应用:本方多用于口渴、腹泻、头晕、浮肿者。方中剂量为改散为汤的用量。参见白术条下。

泽泻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主产于福建、四川、江西、贵州、云南等地,产于福建、江西者称福泽泻或建泽泻,其个大,圆形而光滑,奉为道地药材。《神农本草经》谓泽泻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伤寒论》入3方次,《金匮要略》入7方次。

    ●原文考证

    泽泻汤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十二)。冒,指若布蒙蔽;眩,指眼花目不明。冒眩,即头目眩晕冒明,眼前发黑不能站立。又根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十二)的原文,可见泽泻汤证除冒眩以外,当有浮肿、心悸、身体困重、气短等证。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73)。五苓散有白术、泽泻、桂枝、茯苓、猪苓,茯苓甘草汤为桂枝、茯苓、甘草、生姜。两方的差别,就在白术、泽泻上,两方均能治疗汗出,但区别是在渴与不渴上。按方证相应的原则,则泽泻汤证当有口渴。

    茯苓泽泻汤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十七)。因本方为泽泻汤加茯苓甘草汤,则本方证除有渴欲饮水之外,当有泽泻汤的“苦冒眩”(十二);以及茯苓甘草汤的“汗出,厥而心下悸”(356)等。

    牡蛎泽泻散治“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395)。

    肾气丸治妇人转胞,不得溺(二十二)。

    ●仲景方根

    泽泻白术:主治冒眩、身重、口渴而小便不利,方如泽泻汤。如口渴、动悸者,合茯苓、桂枝同用,方如茯苓泽泻汤、五苓散。腹痛者,配当归、芍药、川芎,方如当归芍药散。

    泽泻茯苓:主治口渴而小便不利。如茯苓泽泻汤、肾气丸、猪苓汤、五苓散。参见茯苓条下。

    泽泻茯苓猪苓:主治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方如猪苓汤、五苓散。参见茯苓条下。

方  名      泽泻用量    主要配伍

  泽泻汤       5两    白术

  当归芍药散   半斤    白术茯苓当归芍药川芎

  茯苓泽泻汤   4两    白术茯苓甘草桂枝生姜

  猪苓汤       1两    茯苓猪苓滑石阿胶

  五苓散       1两6铢  茯苓猪苓桂枝白术

  肾气丸       3两    茯苓干地黄薯蓣  山茱萸  牡丹皮桂枝附子

  牡蛎泽泻散    等分    牡蛎蜀漆葶苈子  商陆根海    藻栝楼根
    ●药证发挥

    泽泻主治冒眩而口渴、小便不利者。冒,为帽的古字,有戴、覆、盖、罩、蒙等意义在内。眩冒,即头晕目眩,并觉有帽在头,有重压感、沉重感,也有如物蒙罩,眼前发黑等。口渴,即有渴感,但不能多饮水,或只能饮热水,否则,上腹部发胀。小便不利,为小便量少,患者多见面目虚浮,或下肢浮肿。其人面色多黄黯,肌肉松软,体形肥胖,动则气短。其舌体多偏大,质淡红。

    仲景用泽泻,多与白术、茯苓、猪苓合用,主治小便不利。四药的区别在于:泽泻主冒眩,白术主渴,茯苓主悸,猪苓主淋。泽泻配白术主治眩冒而渴,配茯苓治冒眩而悸,配茯苓猪苓治小便不利、眩悸而渴。

    ●常用配方

    ①泽泻60g  白术30g(《金匮要略》泽泻汤)

    应用: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见浮肿者。一般配合复方,如果单独使用,剂量还应加大。

    ②泽泻9g茯苓9g丹皮9g山萸肉12g  山药12g地黄24g附子3g肉桂3g(《金匮要略》肾气丸)

    应用:本方是温阳利水剂,适用于浮肿久治不愈者。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多用之。方中剂量为改丸为汤的用量。


葛根
    葛根为豆科植物葛的块根,以春季采集,块肥质硬,切面粗糙,充满粉状者为质佳。《神农本草经》谓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伤寒论》入4方次,《金匮要略》入3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半斤)与最简方(4味):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的用量最大,达半斤,组合也最简单,仅4味,本方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34)。利遂不止,指泄泻不止。

    次最大量方(4两):葛根汤

    葛根剂中用于下利的还有葛根汤。原文为“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32),自下利,为未经攻下而大便自然溏薄者,其程度要比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利遂不止’’为轻,故用量仅为4两。可见葛根用于下利。

    加葛根方: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加葛根汤葛根为桂枝汤加葛根,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14),汗出恶风,本属桂枝汤证,而此处的“反”字,是与葛根汤证相鉴别而言。葛根汤为本方加麻黄而成,故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31);“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二)者。可见桂枝加葛根汤“汗出恶风”和葛根汤证的“无汗恶风”,是与麻黄的有无相对应的。而“项背强几几”,为两方共有证,则葛根主治于此可见。“几”(shu,一说为jin)是古语,意为紧固拘急貌。项背强几几,即项背部有疼痛拘急不适感。

    其他方:竹叶汤竹叶汤治“产后中风”的“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二十一),其头痛,也可视为葛根证。

    ●仲景方根

    葛根甘草:仲景使用葛根必配甘草,主治头项腰背强痛拘挛。如有烦热下利者,配黄连、黄芩;如有恶寒无汗,则配麻黄、桂枝,如有肌肉痉挛严重,则配芍药。

    葛根芍药甘草:主治项背强痛、头痛、下利。如恶寒无汗,身体疼痛,合麻黄、桂枝,如汗出恶风、气上冲胸,合桂枝。

    方  名    葛根用量    主要配伍

葛根黄芩黄连汤    半斤  甘草黄芩黄连

葛根汤    4两    甘草芍药麻黄  桂枝  生姜    大枣

葛根加半夏汤    4两    甘草芍药麻黄  桂枝生姜  大枣半夏

桂枝加葛根汤    4两    甘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竹叶汤    3两    甘草  桂枝  芍药  竹叶  防风桔梗人参附子大枣生姜

奔豚汤    5两    甘草  芎穷  当归  半夏  黄芩 芍药生姜甘李根白皮

    ●药证发挥

    葛根主治项背强痛、下利而渴者。

    古代用葛根是用来治疗项背部的强痛症状的。《伤寒论》的葛根汤就是治疗“项背强几几”的。“项背强几几”,即为项背强痛的古代通俗说法。用现代语言描述,这是一种从后头部至后背部的肌肉拘急疼痛感,有时范围可达到腰部。同时多伴有头痛头昏头晕等证。患者有主诉头项强痛者,有主诉肩颈部酸重者,有主诉腰背酸痛者,也有但诉说头昏头重头痛者,甚至仅诉说全身困重者。医生可用手指沿其风池穴往下向脊柱两侧用力按压,两夹脊肌肉有抵抗感,患者可诉说疼痛感或酸重感。这种项背强痛感,一般多见于肌肉较厚实的患者。另外,头面部的乃至五官的许多病症所出现的头痛、头昏、头晕、耳鸣等不适感,也可以看做是项背强痛的延伸。

    项背强痛一证,非葛根证所独有。栝蒌桂枝汤证为“身体强几几然”,麻黄汤证为“身疼腰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为“头项强痛”,然皆无“下利”。下利一证,更非葛根证所独有,然而下利而项背强痛者,为葛根证所独有。笔者临床观察,葛根证多见于体形较胖,面色黄黯、四肢肌肉松软而项背部肌肉厚实拘紧的患者。如体形瘦长,肤色柔白、胸背扁平者,则应慎用。

    除用于项背强痛以外,葛根还用于腹泻。腹泻,古语称为下利。《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自下利,用葛根汤,葛根量为4两,但用于利遂不止的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则用至8两。可见下利的程度越严重,葛根的用量越大,所以,葛根证的识别必须看下利的有无。下利有轻重之分,轻者,仅为大便溏薄,次数增多;重者,为泄泻不止。

    葛根还是治疗口渴的重要药物。《圣惠方》单用葛根捣汁饮服,治疗消渴烦躁,皮肤干燥。又方取葛根粉同粟米煮粥食,治疗胸中热闷,渴而烦躁。《古今医统》用葛根配天花粉等治疗消渴肾渴,日饮石水者。《普济方》单用葛根煮散频服,治小儿热渴不止。张元素认为“脾虚作渴者,非此不除”。《医学衷中参西录》以本品配生黄芪、生山药、生鸡内金等,治疗消渴。口渴,是无汗而渴。无汗,指体内无内热,即患者的口渴,不是因高热出汗致渴,不是便秘肠燥而渴,也没有目凹皮枯脱水而渴。这种渴感,多为口干而不能多饮。多见于慢性疾病或内伤杂病,患者营养状态较好,肌肉比较丰满,平时不易出汗。所以,《伤寒论》用葛根配麻黄桂枝,治疗无汗恶风者。后世医家认为葛根具有解表的功效。

    以上项背强痛、下利以及口渴三证,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合为一体的,只是三者的程度各有偏重而已。例如,或仅头痛项强而下利,或仅下利而渴,而头项强痛不明显,或口渴而项背强痛等。

    葛根证的舌质多黯。如黯淡者,配黄芪、桂枝、麻黄、赤芍药,方如葛根汤等。如黯红者,则配黄芩、黄连、甘草,方如葛根黄芩黄连汤。如舌质红绛者,葛根就不适宜了。正如近代名医恽铁樵在谈其治疗麻疹的经验时说:“无论麻痧,舌绛且干者,为热入营血,非犀角、地黄不可,误用葛根,即变证百出,是不可不知也”。

    葛根的剂量问题:葛根属于食品,成人剂量以20g以上为宜。笔者经验用量范围在20~80g之间。
    ●常用配方  ①葛根30g黄芪30g川芎12g桂枝10g赤芍20g生姜3片红枣12枚(笔者经验方)

    应用:多用于中老年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其证多见头痛头晕,舌质紫黯,下肢浮肿、肌肉松软者。不少糖尿病患者、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腰椎病、突发性耳聋、神经性耳聋耳鸣、视网膜动脉阻塞、血管神经性头痛等患者也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葛根12g桂枝6g芍药6g麻黄9g甘草6g生姜9片大枣12枚(葛根汤)

    应用:本方是温柔发汗剂。对项背强痛而无汗恶寒、大便溏薄者尤为适合。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痢疾、咀嚼肌痉挛症、颞合关节症、颈肌风湿症、肩凝症、梨状肌综合、周围性面瘫、颈椎病、鼻炎、中耳炎、牙痛、皮肤病有应用机会。本方还具有轻微的兴奋作用,对于感冒等导致的精神不振、思睡等有效。

    葛根24g黄连9g黄芩9g甘草6g(葛根黄芩黄连汤)

    应用:本方多用于治疗糖尿病腹泻以及急性肠炎、痢疾等。加大黄,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头痛、早搏、颈椎病等,也可用于牙周脓肿、口腔溃疡等。笔者尚用于醉酒酗酒后出现的腹泻、头昏、口苦口渴等。本方的应用以体格壮实而头昏痛、项背强、面红、烦躁、失眠、脉滑数、舌黯红苔黄者。此外,大多患者伴有腹泻或大便不成形。

    ④葛根15g  白术10g  茯苓10g  人参6g或党参10g甘草3g藿香6g木香6g(《小儿药证直诀》七味白术散)

    应用:本方多用于泄泻而口渴、小便不利者。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小儿泄泻、酒积等可用之。

黄连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峨嵋野连或云连的根茎。主产于四川东部者品质最佳,称川连。因其根茎多分枝,形似鸡爪,故又称为鸡爪连。产于云南省德钦、维西、腾冲等地者,品质稍次于川连,称云连。《神农本草经》谓黄连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辟,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伤寒论》入12方次,《金匮要略》入7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4两):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303)。心中烦,即心中烦乱不宁,欲起不安,欲睡不稳,欲吐不得吐,即所谓“心烦意乱,不能自主,病人自知其苦,外无形象可见也”(吴坤安《伤寒指掌》)。

    次大量方(3两):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连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白头翁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治“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34)。脉促,一说脉来急促,与脉数同义,如徐灵胎说:  “促为数意,邪犹在外”(《伤寒论类方》卷一);王邦傅说:“促者,阳也,指下寻之极数,并居寸口”(《脉诀乳海》卷四)。另一说为数中有歇止,王叔和:“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脉经》卷一)。这里的促脉,两种情况均有。根据附子、干姜条下原文考证,若利不止时.脉本不应促而应沉微,今反促者,则非干姜、附子证可知。

    黄连汤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173条)。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人口即吐”者(359条),以上两方皆有黄连、干姜、人参,所治亦大致相似,以腹痛、呕吐为主。黄连汤证的“胸中有热”,即为心中烦热、起卧不安的互词。

    白头翁汤治“热利下重者”(371);“下利欲饮水者”(373)。热利,即身热而下利;下重,即里急后重,大便时腹痛窘迫,急不可待,但又肛门重坠,努责难出;欲饮水,为口干渴。
    最简方(2味):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154)。心下,指胃脘部;心下痞,是指胃脘部如物填塞,胀闷不舒。按之濡,是指以手按压,腹肌尚柔软不硬。痞证,《伤寒论》中论之颇详,所列之方尚有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方证各别,但方中均有黄连,可见黄连用于治痞。
    次简方(3味):小陷胸汤、泻心汤

    小陷胸汤治“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142)。

    泻心汤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十六)。心气不足,疑为心气不定之误。心气不定,则心中烦躁,不得安宁。吐血,多指胃中出血;衄血,多指五官出血。

    ●仲景方根

    黄连黄芩:主治烦热而心下痞,亦治热利。此为黄连最主要的配伍,也是诸泻心汤之祖方。黄连黄芩加大黄,为泻心汤,治烦热而出血者;泻心汤再加附子,即为附子泻心汤,治疗心下痞而恶寒汗出者。黄连黄芩配治人参、干姜、甘草、半夏、大枣,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基本组合,治疗烦热而心下痞并见或干呕,或下利,或干噫食臭,或腹中雷鸣,或喉舌阴部糜烂者。黄连、黄芩配葛根、甘草,治疗脉促而下利不止者,方如葛根芩连汤;配芍药、阿胶、鸡子黄,为黄连阿胶汤,治疗心中烦不得卧的便血等。

    黄连桂枝:主治烦热而腹痛者。方如黄连汤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173)。乌梅丸治“蛔厥”(338)。

    黄连黄柏:主治烦热而下利或便血者。方如白头翁汤、乌梅丸。

    黄连阿胶:主治烦热而便血者。方如黄连阿胶汤:

    黄连半夏:主治烦热而心下痞痛者,方如小陷胸汤。

    方  名    黄连用量    主要配伍

黄连阿胶汤     4两    黄芩阿胶芍药鸡子黄

葛根黄芩黄连汤  3两    黄芩葛根甘草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3两    黄芩干姜人参

半夏泻心汤    1两    黄芩干姜  甘草半夏  人参    大枣

生姜泻心汤    1两    黄芩干姜  甘草半夏  人参 生姜大枣
甘草泻心汤    1两    黄芩干姜  甘草半夏  人参    大枣

泻心汤        1两    黄芩大黄

附子泻心汤    1两    黄芩大黄附子

  黄连汤    3两    桂枝干姜  人参甘草  半夏    大枣

  乌梅丸    16两    桂枝黄柏  干姜人参  乌梅细辛当归附子蜀椒

  白头翁汤    3两    黄柏白头翁秦皮

  小陷胸汤    1两    半夏栝蒌实

  大黄黄连泻心汤    1两    大黄

    ●药证发挥

    黄连主治心中烦。兼治心下痞、下利。

    心中烦,主要是指精神障碍,如烦躁不安、焦虑、紧张、强迫症状、注意力不能集中,头昏头痛,甚至出现神志错乱和昏迷等,同时,患者有身体的燥热感、胸中苦闷感、心脏悸动感等,即所谓的烦热、烦闷和烦悸。与心中烦相伴的是“不得卧”,即睡眠障碍。或为入睡困难,或为多梦易醒,或为过早觉醒等。心中烦,是黄连证的关键。

    心下痞,指上腹部的不适感、似痛非痛、似胀非胀,按压上腹部可有轻度弥漫性压痛,但无肌紧张或肌卫现象。即所谓的“心下痞,按之濡”(154)。常伴有口苦、嗳气、恶心、呕吐,甚至便血吐血等证。

    所谓下利,即腹泻,或腹中痛,或里急后重,或肛门灼热,大便黏腻臭秽,或有便下黏液或血液。《伤寒论》葛根黄芩黄连汤,就是治疗“利遂不止”的方,黄连与黄柏、秦皮、白头翁配伍的白头翁汤,主治“热利下重”。《外台秘要》《千金要方》等古代方书中,治疗痢疾方中多有黄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下利腹泻均用黄连,黄连所治疗的是“热利”,其表现在,葛根黄芩黄连汤证是“喘而汗出”“脉促”(34);白头翁汤证是“下利欲饮水者”(373),均有热证可凭。

    综上所述,黄连主治烦,兼治痞、利。烦是全身症状,痞与利是局部症状,但三者往往相兼而现。心中烦,不得卧者,多有心下痞和下利;痞利者。多有卧不安而烦热。临床上凡发热者、失眠者、出血者、腹痛者、心悸者,只要见有烦而痞,烦而利者,都可使用黄连。

    作为黄连证的客观指征,舌象与脉象十分重要。舌质坚老,舌色红或黯红、舌苔黄腻而厚。所谓坚老,为其质地苍老坚敛,舌边无光泽。笔者称此为“黄连舌”。相反,若舌质淡红胖嫩,舌苔薄白或无苔者,黄连就应慎用了。黄连脉多滑数或数促,如脉迟身凉者,黄连也应慎用了。

    仲景使用黄连有两个剂量段,大剂量除烦(4两),小剂量除痞(1两)。笔者使用黄连,用于除烦在6g,用于除痞以及止利,则在2~3g。

    黄连极苦,所以,应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则,如服药后烦热消失,心下舒适,舌苔净者即可减药。如果口感极苦,难以下咽者,也应减量或停药,多服易倒胃口。

    ●常用配方

    黄连3g黄芩3g大黄6g(《金匮要略》泻心汤)

    应用:本方是经典的止血剂、抗炎剂、解毒剂、健脑剂以及通补性的保健剂。本方可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出血、肺结核咯血、鼻衄、上消化道出血、眼底出血、颅内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种出血性疾病。也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脑梗死、高脂血症、高黏血症、肥胖等心脑血管疾病及代谢病。还可以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等消化道疾病。对牙周脓肿、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前列腺炎、盆腔炎、性病、寻常性银屑病以及外科感染,本方也有较好的疗效。

    ②黄连6g黄芩12g黄柏10g山栀10g(《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

    应用:本方是经典清热解毒剂。虽非仲景方,但其配伍严谨,也是千古良方。《肘后方》用黄连解毒汤治疗伤寒温病“若已六、七日,热极,心下烦闷,狂言见鬼,欲起走”,又治“烦呕不得眠”。《外台秘要》用黄连解毒汤治疗“时疾三日已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谵语、不得卧”。均为急性传染病的极期并见中毒性脑病者。现代本方依然是各种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常用的处方。目前在慢性疾病中也常常使用本方,如高血压、脑出血、中风后遗症、脑血管性痴呆以及出血性疾病等,黄连解毒汤证出现的机会也较多。本方的应用以烦热、心下痞、吐血衄血及热甚发斑出血者为指征。

    黄连9g黄柏9g 白头翁6g秦皮9g(白头翁汤)

    应用:本方是治疗阿米巴性痢疾的专方,对急性菌痢也有效果。

    黄连9g黄芩9g葛根24g甘草6g(葛根黄芩黄连汤)

    应用:本方多用于治疗糖尿病腹泻以及急性肠炎、痢疾等。加大黄,可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头痛、早搏、颈椎病等,也可用于牙周脓肿、口腔溃疡等。笔者尚用于醉酒酗酒后出现的腹泻、头昏、口苦口渴等。本方的应用以体格壮实而头昏痛、项背强、面红、烦躁、失眠、脉滑数、舌黯红苔黄者。此外,大多患者伴有腹泻或大便不成形。

    ⑤黄连9g甘草9g干姜9g桂枝9g或肉桂6g党参6g制半夏10g大枣12枚(黄连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腹痛、恶心呕吐、心下痞而烦悸、舌红苔厚者。一些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以及心肌炎、感冒发热等有可能出现本方证。

    半夏10g黄连3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或党参20g甘草9g大枣12枚(半夏泻心汤)

    应用:以恶心呕吐、心下痞、烦热、腹泻为特点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口腔溃疡、神经症等。

    ⑦黄连12g黄芩6g  阿胶9g芍药6g鸡子黄2枚(黄连阿胶汤)

    应用:本方用于心烦不得眠,心下痞、腹痛、舌红,或下利便脓血者。以下利便血为特征的痢疾便血、肠伤寒肠穿孔出血、出血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以心烦失眠为特征的神经症、老年性痴呆、精神病等,以及以心下痞、腹痛为特征的上消化道溃疡、结肠炎等,还有以心悸为特征的心肌炎及其后遗症等,以出血为特征的月经过多等,均可出现本方证。

黄芩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地,以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尽外皮者为佳。《神农本草经》谓主“诸热,黄疸,肠辟,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伤寒论》入16方次,《金匮要略》入20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3味):黄芩汤、三物黄芩汤、泻心汤。

    黄芩汤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  (172)。又据“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333)之条文。可见,黄芩汤证当见脉数。

    三物黄芩汤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不痛但烦者”(二十一)。

    泻心汤治“心气不足,吐血、衄血”(十七)。

    综上所述,黄芩主治烦热、下利、出血、脉数者。

    最大量方(3两):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芩汤、黄土汤

    小柴胡汤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大柴胡汤治发热、呕吐、下利而心下按之满痛等,柴胡桂枝干姜汤治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等。大多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呕吐为主治。黄芩配柴胡、半夏等。详见柴胡条下。

    半夏泻心汤治心下“满而不痛者”(149);生姜泻心汤治“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157);甘草泻心汤治“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158);附子泻心汤治“心下痞”(155);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食入口即吐”者(359)。以上诸方心下痞、呕吐、下利而心烦为主治,黄芩配黄连、干姜、人参等。

    葛根黄芩黄连汤治“利遂不止,脉促者”(34)。

    黄芩汤治“自下利”(172)。

    黄土汤治“先便后血”(十六)。

    次大量方(2两):黄连阿胶汤、《外台》黄芩汤

    黄连阿胶汤治“心中烦,不得卧”(303)。

    《外台》黄芩汤治干呕下利(十七)。

    加减方: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条下有“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黄芩、芍药本治下利腹痛,此条腹中痛而去黄芩者,想必无下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96),茯苓主治眩悸、口渴而小便不利,其人必面虚浮,舌体胖大淡红且脉不数,今加茯苓而去黄芩,则可推测黄芩’iiE,~、无上述诸证,相反,其人必面红、肌肉坚紧、舌红脉数。  其他方:当归散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二十),并谓“妊娠常服,即易产,胎无苦疾,产后百病悉主之”。提示黄芩与白芍、当归、白术、川芎同用可用于妊娠保胎。

    ●仲景方根

    黄芩芍药甘草:主治腹痛、下利而脉数者。方如黄芩汤治下利而脉数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干呕而利者”(十七);奔豚汤治“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八)。

    黄芩阿胶:主治吐血、衄血、便血而心烦不得眠者。方如黄土汤治“下血”“吐血、衄血”(十六);黄连阿胶汤治“心中烦,不得卧”(303)。

    黄芩白术:主治便血及胎动不安。方如黄土汤。

    黄芩黄连半夏干姜人参甘草:主治心下痞满、下利而心烦者。参见黄连条下。

    黄芩柴胡半夏生姜人参大枣: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参见柴胡条下。

    方  名    黄芩用量    主要配伍

小柴胡汤    3两    柴胡半夏  甘草人参  生姜大枣

柴胡桂枝汤    1两半    柴胡  半夏  人参  甘草  生    姜大枣桂枝芍药

柴胡加芒硝汤    1两    柴胡  半夏  人参  甘草  生姜大枣芒硝

柴胡桂枝干姜汤   3两    柴胡  桂枝  干姜  牡蛎  栝  楼根甘草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3两    柴胡人参甘草栝楼根生   姜大枣

大柴胡汤    3两    柴胡  半夏  芍药  生姜  枳实  大黄  大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两半  柴胡半夏人参龙骨生姜铅丹桂枝茯苓大黄
半夏泻心汤    3两    半夏  干姜  人参  甘草  黄    连大枣

生姜泻心汤    3两    半夏干姜  人参  甘草  黄    连大枣

甘草泻心汤    3两    半夏  干姜  人参  甘草  黄    连生姜大枣

黄芩汤    3两    芍药甘草大枣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3两    芍药甘草大枣半夏生姜

奔豚汤    2两    芍药甘草  生姜  川芎  当    归半夏生葛甘李根白皮

当归散     1斤    芍药当归川芎白术

葛根黄芩黄连汤    3两    黄连  葛根  甘草  干姜  黄    芩黄连

人参汤    3两    黄连干姜人参

黄连阿胶汤    2两    阿胶黄连芍药鸡子黄

黄土汤    3两    阿胶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灶中黄土

外台黄芩汤    2两    半夏人参桂枝干姜大枣

泽漆汤    3两    半夏人参桂枝  生姜  紫    参泽漆白前甘草

千金三物黄芩汤    1两    苦参干地黄

泻心汤    1两    大黄黄连
附子泻心汤    1两    大黄黄连附子

麻黄升麻汤    18铢    麻黄升麻 当归 知母 萎蕤芍药 天门冬 桂枝  茯
侯氏黑散    5分    菊花  白术  细辛  茯苓  牡 蛎桔梗防风人参矾石
千金三黄汤    3分    麻黄细辛独活黄芪

    ●药证发挥

    黄芩主治烦热而出血者,兼治热利、热痞与热痹等。

    所谓烦热,是一种难以解除的发热或发热感。患者胸闷不安、躁动、焦虑、睡眠障碍乃至精神障碍,同时具有身体的热感、或汗出,或心悸、或胸闷呼吸不畅感、或小便灼热感,或口干苦,或舌红脉滑数等(参见黄连条下)。黄芩证中烦热极为重要,张仲景书中有明文,后世方书也有记载。如三物黄芩汤主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不痛但烦者”(二十一),黄连阿胶汤中黄芩配伍黄连,治疗“心中烦,不得卧”。后世《圣济总录》的黄芩散,以黄芩与人参相配,竹叶汤调下,不拘时服,治小儿心热惊啼。《伤寒总病论》黄芩栀子汤,治伤寒头痛壮热,心烦不安。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李时珍二十岁时患咳嗽,“骨蒸发热,服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俱废”,后其父亲嘱用黄芩一两,水二盅煎一盅,顿服,“此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本草纲目》),也以烦热为特征。综上所述,烦热是使用黄芩的重要指征。黄芩所主的烦热,与黄连证大致相似,不同之处是,黄芩证的烦热为手足心烦热、胸中闷热为明显。

    黄芩本是止血良药。张仲景用黄芩、大黄、黄连治疗“吐血、衄血”,后世则用单味黄芩治疗出血。如《圣惠方》黄芩散,即以黄芩捣细为散,内服治吐血衄血,或发或止。《圣济总录》独圣汤,将黄芩为粗末,水煎温服,治鼻衄或汗孑L出血。《本事方》单用黄芩为末,治崩中下血。《伤寒总病论》黄芩汤,治鼻衄、吐血、下血,及妇人漏下血不止。《瑞竹堂经验方》芩心丸,治妇人49岁以后,天癸却行,或过多不止。以上5方均是单味黄芩。黄芩所主的出血,除有烦热外,尚多血块。《经方例释》有黄连黄芩汤一方,治“暴赤白痢,如鹅鸭肝者,痛不可忍”。“如鹅鸭肝”就是指血块。笔者经验,黄芩所主的出血,有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等,适应面较宽。不过,其血色多黯红,质粘稠或有血块,应是黄芩证的特点。

    黄芩所治的下利,以热利为主。所谓热利,多为腹泻的同时,伴有身热烦躁,或便下脓血,或腹痛如绞,或肛门如灼,或见舌红唇红,或见脉滑数等。许多急慢性的肠道感染及消化道炎症多见此证。对此,黄芩是首选之药。《伤寒论》黄芩汤是治疗热利的祖方,后世治疗腹痛下利的处方.大都从此方演变而来。

    所谓热痞,即心下痞而伴有烦热或出血者。其人多唇舌红、口干腻,上消化道的炎症、溃疡等多见此证。治疗热痞,黄芩可与黄连同用,《伤寒论》中凡治疗痞证的处方,大多如此配伍,如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附子泻心汤、泻心汤等。张仲景治疗心下痞,有黄连、黄芩、大黄等,然对心下痞而吐血衄血者,则非黄芩不可。如《伤寒论》中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大黄)仅仅用于心下痞,方中无黄芩,但《金匮要略》治吐血衄血的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则非黄芩不可。目前临床上泻心汤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包括脑外伤导致的颅内出血等,其中黄芩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热痹,为烦热而关节疼痛,《金匮要略》所谓的四肢烦热。患者多见关节肿痛入夜尤甚,并见晨僵、盗汗、小便黄短等。所以,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型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系统疾病,可以使用黄芩,方如小柴胡汤等。

    张仲景应用黄芩,随配伍的不同而其主治范围发生变化。同样用于止血,黄芩、黄连、大黄治疗心下痞而吐血衄血,黄芩、生地、阿胶治疗便血及子宫出血,其部位有上下的不同。同样用于止利,黄芩、黄连、葛根、甘草治疗脉促而利不止,黄芩、黄连、阿胶、白芍治疗腹痛而便血,其病种是泄泻、痢疾的不同;同样用于治疗烦热,黄芩、黄连、甘草治疗心下痞而烦热,黄芩、柴胡、甘草则治疗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而烦热,两者有内外之别。

    笔者经验,凡适用于黄芩者,其人亦必肌肉坚紧,面红唇黯红,舌质坚老,脉象滑数。如女性必见月经色暗红黏稠,并有血块,可以此鉴别。
    ●常用配方

    黄芩9g芍药6g甘草6g大枣12枚(黄芩汤)

    应用:腹痛、大便黏液脓血为特征的疾病,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炎等。也可用于治疗痛经而伴有月经量多、色黯红而有血块者。腹痛如绞,舌质红者,最为有效。

    黄芩3g黄连3g大黄6g(《金匮要略》泻心汤)

    应用:参见黄连条下。

    ③黄连6g黄芩12g黄柏10g山栀10g(《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应用:参见黄连条下。
 ④黄连9g黄芩9g葛根24g甘草6g(葛根黄芩黄连汤应用:参见黄连条下。  ⑤半夏10g黄连3g黄芩9g干姜9g人参9g或党参15g甘草9g大枣12(半夏泻心汤应用:参见黄连条下。
 ⑥黄连12g黄芩6g  阿胶9g芍药6g鸡子黄2(黄连阿胶汤应用:参见黄连条下。
 柴胡24g黄芩9g半夏10g甘草9g人参9g或党参15g生姜9g大枣12(小柴胡汤应用:参见柴胡条下。

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落叶乔木黄柏的树皮。四川所产者皮厚、色鲜黄,药效较佳,视为道地药材。《神农本草经》谓黄柏''治五脏肠胃中热结,黄疸,肠痔,止泻痢”。《伤寒论》入3方次;《金匮要略》入4方次。

    ●原文考证

    栀子柏皮汤治“伤寒,身黄,发热”(261)。

    大黄硝石汤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十五)。

    白头翁汤治“热利下重者”(371);“下利欲饮水者’’(373)。所谓热利,是身体热而下利,必有烦躁、便下脓血、脉数等证。

    乌梅丸治“蛔厥”、“久利”(338)。

    ●仲景方根

    黄柏山栀:主治身热、黄疸、小便黄短者。方如栀子柏皮汤。

    黄柏黄连:主治热利。方如白头翁汤、乌梅丸等。
   
   方  名    黄柏用量    主要配伍

白头翁汤    3两    黄连白头翁秦皮

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汤    3两    黄连  白头翁  秦皮  甘草    阿胶
  栀子柏皮汤    2两    栀子甘草

  大黄硝石汤    4两    栀子大黄硝石
    ●药证发挥

    黄柏主治身黄、发热而小便不利且赤者。兼治热利。身黄首先是指皮肤、黏膜、巩膜黄染之类。发黄有阴阳两类,阴黄者黄色晦黯如烟熏,并有恶寒身冷,舌淡苔白腻;阳黄者黄色鲜明如桔色,并有身热汗出、舌红苔黄腻,黄柏所主者,显是后者。临床也有无身体发黄而汗出衫黄者,或小便不利而黄者,或妇人带下淋漓色黄者,或下肢皮肤溃烂或脚癣而流黄水者,或下肢浮肿,舌苔黄腻者,也可视作黄柏主治。发热者,主要指身体恶热,汗多,或皮肤红肿热痛。小便不利,指小便量少黄短,甚至如红茶色,常有尿频尿急尿痛,或尿道分泌物色黄等表现;小便不利常伴口渴、浮肿等证。后世凡身体下部之病,如阳痿、遗精、淋浊、带下、经漏、痿痹、便血、泻痢、痔瘘、丹毒流火、湿疹等病见上述诸证者,使用黄柏很多。

    ●常用配方

    ①黄柏6g山栀9g甘草3g(栀子柏皮汤)

    应用:本方是清利湿热的基本方,适用于身热、黄疸、小便不利者。胆道感染、尿路感染、肝炎、关节炎、皮肤病等多用本方加味。笔者治疗胆道感染,多配大柴胡汤,治疗尿路感染、盆腔炎等,多配猪苓汤,再加连翘;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多配茵陈蒿汤;治疗痛风,多配五苓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配小柴胡汤等。

    ②黄柏9g黄连9g  白头翁6g秦皮9g(白头翁汤)

    应用:本方原用于热利下血,心中烦,欲饮水者,现可用于阿米巴痢疾、菌痢、肠炎以及滴虫性阴道炎等。
    ③黄连解毒汤  应用:参见黄连条下。
    ①黄柏lOg苍术log(《丹溪心法》二妙散)
  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下肢关节肿痛,不能步履。也可治疗黄疸、皮肤湿疮。笔者常配五苓散治疗痛风。

栀子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成熟果实,产地较广,一般以江西所产者为通用正品,饮片以个小完整、仁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干燥果实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深红色或红黄色。果实薄而脆,内有多数种子,黏结成团。栀子浸水后可使水染成鲜黄色。《神农本草经》谓栀子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施鼓鼻,白癞、赤癞、疮疡”。  《伤寒论》入8方次;《金匮要略》入4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栀子豉汤、栀子干姜汤

    栀子豉汤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76);“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77);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78);t·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下之。心中懊侬,舌上苔者”(221);''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228);“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375)。

    栀子干姜汤治“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80)。

    以上原文,心中懊侬3条,身热2条,更烦、虚烦、烦热、微烦各1条,胸中窒1条,心中结痛1条。

    次简方(3味):栀子生姜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厚朴汤、枳实栀子豉汤、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

    栀子生姜豉汤治栀子豉汤证见“呕者”(76)。

    栀子甘草豉汤治栀子豉汤证见“少气’’者(76)。

    栀子厚朴汤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79)。

    枳实栀子豉汤治“大病后差后劳复者”,条下有''有宿食者,纳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语(393),可见当有腹痛便秘等证。

    以上均为栀子豉汤的加味方,除栀子厚朴汤外,其余三方的主治主要为加味药证。

    栀子柏皮汤治“伤寒身黄,发热”(261)。

    茵陈蒿汤治“阳明病,发热,-.…·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236);“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260);“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十五)。

    I.以上两方提示,栀子配黄柏用于身热发黄,配大黄、茵陈蒿治发黄而心胸不安者。

    再次简方(4味):栀大黄汤、大黄硝石汤

    栀子大黄汤治“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I-51)。

    大黄硝石汤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十五)。

    两方提示栀子配大黄治黄疸,并兼见心中懊依或热痛、小便不利而赤等症者。

    ●仲景方根  栀子豆豉:主治烦热而胸中窒,不得眠等。方如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等。

    栀子厚朴:主治心烦腹满,方如栀子厚朴汤。

    栀子枳实:主治心烦腹痛。方如枳实大黄汤、枳实栀子豉汤。

    栀子大黄:主治发黄、心烦热、腹满痛。方如枳实大黄汤、茵陈蒿汤、大黄硝石汤。

    栀子黄柏:主治身热发黄。方如栀子柏皮汤。

栀子干姜:主治腹泻以后烦热胸闷者。方如栀子干姜汤。

方  名    栀子用量    主要配伍

    栀子柏皮汤   15  个    黄相

    栀子干姜汤    14个    干姜

    栀子豉汤    14个    豆豉

    栀子甘草豉汤    14个    豆豉甘草

    栀子生姜豉汤    14个    豆豉生姜

    栀子厚朴汤    14个    枳实厚朴

    枳实栀子豉汤    14枚    枳实豆豉

    栀子大黄汤    14枚    枳实豆豉大黄

    茵陈蒿汤    14枚    大黄茵陈

    大黄硝石汤    15枚    大黄黄柏硝石

    ●药证发挥

    栀子主治烦热而胸中窒者。

    “心中懊侬”一词,各家解释不一,有谓“心中欲吐不吐,烦扰不宁之象(吴谦);有谓’’烦心,热燥,闷乱不宁也“(刘完素),有谓''比之烦闷而甚者’’(成无己),有谓“若有所忧闷悔恨然,,(钱潢),其实,各家的解释都不如仲景的原话“烦热、胸中窒,,明了。烦热,即心烦不安,卧起不宁,往往伴有睡眠障碍。胸中窒,即胸部有重压感、窒塞感、呼吸不畅感甚至疼痛感等。如《名医类案》记载江应宿治都事靳相庄伤寒十余13,身热无汗·怫郁不得卧,非躁非烦,非寒非痛,时发一声,如叹息之状,医者不知何证,江诊视日:懊侬怫郁证也。投以栀子豉汤一剂,十减二三,再以大柴胡汤下燥屎,怫郁除而安卧,调理数日而起。《伤寒论诠释》记载,有一董姓妇女,心烦懊侬,昼轻夜重,夜间常欲跑到野外空旷之处,方觉舒适,并有脘腹胀,如有物阻塞感,用栀子、厚朴、枳实煎汤服后而愈。所以,烦热、胸中窒以及心中懊侬等症状均为一种自觉症状,相当于胸闷、焦虑、强迫、失眠等。与此相伴的症状为身体的热感、出汗等,临床常见的焦虑症、强迫症等多有以上的症状。临床所见,烦热而胸中窒者,多易患咽痛、目赤、鼻衄、小便短赤涩痛、舌红等证,其舌苔黏腻较厚,故211条提及“舌上苔”。可注意询问和观察。

    栀子兼治黄疸、腹痛、咽喉疼痛、衄血、血淋、目赤。其黄疸多色鲜明如橘子色,多配伍茵陈蒿、大黄、黄柏等;其腹痛多为上腹部或剑突下持续性的胀痛或灼痛,多配黄连、连翘等;其咽喉疼痛多局部充血或肿大,可配伍桔梗、甘草。山栀子治疗鼻衄尤为擅长。《鸡峰普济方》有柏皮汤,即伤寒栀子柏皮汤,治疗衄血,或从口出,或从鼻出,暴出而色鲜,衄至一二斗,闷绝者。《医林纂要》有栀连四物汤,为四物汤加栀子、黄连,治血逆上出。对尿血、血淋,栀子可配滑石、甘草、阿胶。目赤,多指结膜充血、疼痛等,《圣济总录》栀子汤,用山栀七枚,入塘灰火煨透,水煎,去滓,人大黄末三钱,食后旋旋温服,治目赤。《仁宅直指》泻肝散,以山栀、大黄、甘草、荆芥各等分,每服五钱,治疗眼目红肿疼痛。

    栀子、黄连、连翘均可治烦,但黄连之烦是烦悸,栀子之烦是烦闷、连翘之烦是烦而汗。黄连烦悸而心下痞,栀子烦闷而胸中窒,连翘烦汗而咽中痛。此为鉴别点。不过,临床三药

    ●常用配方

    ①栀子15g厚朴12g枳实12g(栀子厚朴汤)

    应用:本方多用于焦虑症、强迫症、围绝经期综合征、胃炎、食管炎、胆囊炎、结肠炎、支气管哮喘等见烦热、腹满而痛者。服药以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烦躁、胸闷、腹胀等症状,同时,有利于睡眠。临床上见服用大量的养心安神药无效的情况下,可改用本方加昧。笔者常常与半夏厚朴汤、大柴胡汤等同用。另外,连翘、黄芩等清热除烦,也是常用配伍。

    ②栀子15g柏皮6g甘草3g(栀子柏皮汤)

    应用:详见黄柏条下。

    ③栀子15g大黄6g茵陈蒿18g(茵陈蒿汤)

应用:本方是利胆退黄的专方,适用于阳黄。多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新生儿溶血、钩端螺旋体病,肝损伤性黄疸、过敏性皮炎、牛皮癣、荨麻疹、蚕豆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小儿胆汁黏稠症、胆石症等。笔者用本方配大柴胡汤治疗胆道急性感染屡效。

大黄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南大黄的根茎。四川的南大黄产量较大,为通用正品,故有川大黄之称。但道地药材应推青海所产的西宁大黄。其表面呈黄棕红色,可见到类白色菱形的网状纹理,有灰白色薄壁组织与棕红色射线交错而成,内部花纹排列整齐,极似缎面的织锦,故名锦纹大黄。本品疗效特佳而少毒副反应,为大黄中的珍品。《神农本草经》谓大黄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伤寒论》入14方次,《金匮要略》入23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6两):大陷胸汤、厚朴大黄汤

    大陷胸汤治“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135);“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137);“心下满而硬痛者”(149)。提示大黄配芒硝、甘遂用于心下至少腹硬痛、便秘者。

    厚朴大黄汤治“支饮胸满者”(十二)。支饮,为咳喘类疾病,《金匮要略》所谓“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十二)。

    次大量方(4两):大黄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桃核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黄硝石汤、大黄牡丹汤、大黄甘遂汤、厚朴三物汤

    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者”(十七)。

    调胃承气汤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105);“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248);“胃气不和,谵语者”(29);“发汗后。……不恶寒,但热者”(70);“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207)。内实,即里实。仲景有“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十);“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以及“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之说,则可见内实的症状为按之腹部满痛而大便不通。据此,大黄配芒硝、甘草主治谵语、汗后发热而心下满痛而大便难者。

    小承气汤治“阳明病,其人多汗,……大便必硬,硬则谵语”(213);“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214);“下利谵语者”(374);“腹大满不通者”(208);“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250);“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251条)。以上原文提示,大黄配枳实、厚朴主治烦热多汗、谵语而腹大满痛、心下硬、脉滑数者。考栀子厚朴汤,为本方大黄易栀子,主治“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79);栀子主治烦热而胸中窒,则可见腹满为枳实、厚朴证。以此推之,小承气汤主治中大黄证当为“谵语”,“心下硬”。

    大承气汤治“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212);“阳明病,谵语,有潮热”(215);“汗出谵语者”(217);“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絷絷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220);“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238);“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241);“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242);“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252);“阳明病,发热汗多者”(253);“发汗不解,腹满痛者”(254);“腹满不减,减不足言”(255);“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脉滑而数者”(256);“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320);“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321);“腹胀不大便者”(322);“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56);“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发热,……脉实者”(240);“脉数而滑者”;“下利不欲食者”(十);“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二);“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十七);“下利脉迟而滑者”(十七);“下利脉反滑者”(十七);“下利已差,至七年月日复发者”(十七);“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二十一);“产后……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二十一)。综上所述,大黄配芒硝、厚朴、枳实主治潮热汗出、烦、谵语、长时问不大便、腹满痛、按之心下坚、口干燥、脉滑实者。又根据原文禁忌证:“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无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208);“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209)。可见使用大承气汤必有汗多潮热及大便干燥。

    桃核承气汤治“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者”(106)。大黄牡丹汤治“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十八)。两方均有大黄、芒硝、桃仁,其主治中均有少腹硬痛的腹证。

    大柴胡汤治“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165);“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103);“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136);“按之心下满痛者”(十)。

    大黄硝石汤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十五)。仲景方中大黄与栀子多用于身热发黄,且都有腹证可凭。本方证为“腹满”,茵陈蒿汤证为“腹微满”,大黄栀子汤证为“热痛”。

    大黄甘遂汤治“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二十二)。

    厚朴三物汤治“痛而闭者”(十)。

    最简方(2味):大黄甘草汤、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者”(十七)。

    大黄黄连泻心汤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154)。心下,指胃脘部;心下痞,是指胃脘部如物填塞,胀闷不舒。按之濡,是指以手按压,腹肌尚柔软不硬。本方加黄芩,为泻心汤,用于吐血衄血(十六)。

    加减方:桂枝加大黄汤、《千金》三黄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桂枝加大黄汤治“大实痛者”(279)。《金匮要略》有“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十),则可知腹痛剧烈,按之满痛。《千金》三黄汤条下有“心热加大黄二分”(五),心热,必有烦,谵语、如狂等证。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条下有“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十二)。可见面红,亦为大黄证之一。

    ●仲景方根

    大黄芒硝:主治身热汗出,大便五六日不解,腹部板实,按之燥屎累累如卵石,口干舌燥者。方如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陷胸汤。

    大黄厚朴枳实:主治腹大满痛,视之如覆瓦,按之硬痛者。方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

    大黄桃仁:主治少腹急结硬满、其人如狂。多加芒硝,方如桃仁承气汤治少腹急结、其人发狂,大黄牡丹皮汤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抵当汤治“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124);“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125);“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二十二);抵当丸主治“少腹满”(126)。加廑虫或水蛭也治产后腹痛、妇人月经不畅。方如下瘀血汤治“产妇腹痛”(二十一);抵当汤治“妇人经水不利下”(二十二)。

    大黄栀子:主治身热发黄,腹微满者。方如栀子大黄汤、茵陈蒿汤、大黄硝石汤。

    大黄黄连:主治心下痞、吐血衄血,方如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也可加黄芩,如泻心汤。

    大黄甘遂:主治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者。方如大陷胸汤、大黄甘遂汤。
    大黄附子:主治腹大痛而精神萎靡,恶寒自汗者。方如大黄附子汤、附子泻心汤。

    方  名     大黄用量    主要配伍

    大黄甘草汤    4两    甘草

    大陷胸汤     6两    芒硝甘遂

    大陷胸丸     半斤    芒硝葶苈子杏仁

    调胃承气汤    4两    芒硝甘草

大承气汤    4两    芒硝厚朴枳实

小承气汤    4两    厚朴枳实

厚朴三物汤    4两    厚朴枳实

麻子仁丸    1斤    厚朴枳实麻子仁芍药杏仁

厚朴大黄汤    3两    厚朴 枳实 甘草 桂枝 生姜  大枣

桃核承气汤    4两    桃仁桂枝甘草芒硝

抵当汤    3两    桃仁水蛭虻虫

抵当丸    3两    桃仁水蛭虻虫

大黄廑虫丸    10分  桃仁水蛭廑虫黄芩甘草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 蛴螬

大黄牡丹皮汤    4两    桃仁牡丹芒硝瓜子

下瘀血汤    3两    桃仁廑虫

桂枝加大黄汤    2两    芍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大柴胡汤    2两    芍药柴胡黄芩半夏生姜    枳实大枣

大黄黄连泻心汤    2两    黄连

泻心汤    2两    黄连黄芩

附子泻心汤    2两    黄连黄芩附子

大黄附子汤    3两    附子细辛

茵陈蒿汤    2两    栀子茵陈蒿

栀子大黄汤    1两    栀子枳实豆豉

大黄硝石丸    4两    栀子黄柏硝石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    l两    防己葶苈椒目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3两    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

黄汤    半夏杏仁

大黄甘遂汤    4两    甘遂阿胶
    ●药证发挥

    根据原文考证,大黄诸方主治有以下四方面:

    ①腹证:如心下硬、按之心下满痛、按之心下坚、心下痛按之石硬、心下急、心下必痛、心下痞、少腹急结、少腹满、腹胀、腹微满、腹满不减、大实痛、痛而闭、胸满等;

    ②精神症状:如谵语、心热、其人如狂、烦、烦躁、独语如见鬼状、目中不了了等;

    ③大便症状:如大便难、不大便六七日、大便乍难乍易、大便硬或下利脉反滑、自利青水而心下必痛等;

    ④脉证:如脉滑而疾、脉数而滑、脉迟而滑、脉实、脉沉而紧、下利而脉反滑等。以上诸证.虽非大黄一药主治,但也不离大黄主治,临床则是各证的程度不一罢了。为便于记忆,大黄主治的以上诸证,可概括为痛而闭、烦而热、滑而实三证。

    痛而闭,指腹满痛而大便不通,或泄下臭水而腹痛更甚,按之腹部有充实抵抗感,重压之下患者可感到腹部不快的压痛感和胀痛感,是里实证;大陷胸汤主治“心下痛,按之石硬者”“不大便五六日,……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这是比较典型的大黄证。但是,腹痛和大便秘结,不一定两者俱全或两者俱重。以下两种情况都可以使用大黄:

    一种是腹痛剧烈而且按之满痛者。举例而言,大实痛。《伤寒论》“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实,指腹部按之疼痛胀满,如《金匮要略》有“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痛,指腹痛。大,表示疼痛的程度剧烈。张仲景中对便下脓血、或泻下青水者,只要腹痛剧烈,按之腹部硬满的,仍可使用大黄。如大柴胡汤中有大黄,主治“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165)。大承气汤主治“自利青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321),成为少阴三急下的变法之一。这种情况,张仲景称为“内实”,并将与没有大便或大便干结困难视为同一类病症。所谓“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再举例,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腹满而痛,虽有缓解,但仍痛苦非常。可见程度相当严重。张仲景认为“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第二种情况,是大便不通日久者,也可使用大黄。如不大便六七日,甚至十余日,出现神昏谵语、发潮热者。如大承气汤主治“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212条);“伤寒六七El,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252)。

    烦而热:烦为精神症状,如其人如狂、烦躁、谵语、心热、目中不了了等。临床常见的焦虑忧郁、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头昏晕,思维减慢、思维错乱等,都可以归属为··烦”。热,为自觉身热,或潮热,发热等。临床常见的面红升火,躁动燥热,头部多汗,以及出血等,均可认为是“热”。

    滑而实:为脉证,滑,一指脉来流利,圆滑鼓盛,二也指脉搏相对较快,如脉滑而疾,脉数而滑等。实,指脉象有力,如脉实、脉滑等。脉之真有力,真有神,方是真实证。假有力,假有神,便是假实证。就此脉象而言,患者的心功能较好,血压较高。体格比较壮实。

    相反,以下三类症状则必须慎用大黄:①腹痛而喜按者,或数日不大便而无所苦、腹部松柔者,或腹皮虽急而按之中空无力者;②精神萎靡、身重浮肿、懒言喜睡、畏寒无汗者;⑧脉沉微、沉迟、虚浮、沉细无力者。

    大黄兼治心下痞、吐血衄血、经水不利、黄疸、呕吐、痈疽疔疮等。兼治虽多,但必有烦热、腹痛、脉滑等证。同时,必须配伍其他药物。如心下痞、吐血衄血多配黄连、黄芩;痛经、闭经多配桂枝、桃仁、丹皮;黄疸多配茵陈蒿、山栀子;呕吐多配半夏、柴胡、黄芩等;痈疽疔疮多配黄连、黄芩、连翘、赤芍、天花粉等。

    根据承气汤证“口干燥”、  “口燥咽干”,大陷胸汤证的“舌上燥而渴”以及《金匮要略》“舌黄未去者,下之黄自去,,的记载,可见大黄证的客观指征为口燥舌黄。其舌质坚老,舌苔黄厚干糙,或如干焦锅巴状,笔者称之为“大黄舌”。对舌面润滑,口不燥渴者,大黄当慎用,所以仲景有“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130条)之训。
    使用大黄要注意患者的整体状态。适用于大黄者,尤其是较长期使用大黄者,大多体格健壮,肌肉丰满,食欲旺盛,容易腹胀,或大便秘结,口唇黯红,皮肤易生疮痘。血压偏高,或血脂偏高,或血黏度偏高。笔者称之为“大黄体质”。大黄体质多见于中老年人。

    大黄用量有大、中、小三个剂量段:大量(6两,18g以上)攻下,中量活血通经(3~4两,10~12g),小量(1~2两,3-6g)除痞退黄。

    ●常用配方

    ①大黄12g甘草3g(《金匮要略》大黄甘草汤)

    应用:本方是通便剂,多用于习惯性便秘、反胃呕吐。

    大黄6g黄连3g黄芩3g(《金匮要略》泻心汤)

    应用:参见黄连条下。

    大黄12g芒硝10g甘草6g(调胃承气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便秘而腹硬,但不满,腹如仰瓦,腹中放屁极臭,腹部按之有燥屎磊磊,时有谵语或精神亢奋者、舌黄燥者。肠梗阻、习惯性便秘、自家中毒、胆结石多用之。

    ④大黄12g枳实10g厚朴12g(小承气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身热汗出、谵语、腹痛胀满,便秘、舌苔黄腻而厚,脉滑数有力者。病毒性肝炎、胆道感染、胃肠手术后肠胀气、顽固性呃逆、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感染性疾病、各种发热性疾病,多用之。

    ⑤大黄6g栀子15g茵陈蒿18g(茵陈蒿汤)

    应用:参见山栀子条下。

    ⑥大黄9g附子15g细辛6g(《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

    应用:参见附子条下。

    ⑦大黄10g桃仁15g廑虫lOg(《金匮要略》下瘀血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腹痛腹胀、便秘、肌肤甲错、形瘦,女子月经不调者。妇科疾病、腹腔肿瘤或炎症、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等可用之。
    大黄12桃仁12桂枝9芒硝10甘草6(桃核承气汤)

    应用:本方原治少腹急结拒按,其人如狂者,现多用于具有精神症状或下腹部疼痛、二便不畅为特征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暴发性菌痢、糖尿病、急性坏死性肠炎、肝性血卟啉病、特发性血尿、慢性肾盂肾炎、睾丸炎、前列腺炎、挤压综合征、肛周脓肿。

    柴胡24g大黄6g枳实9g黄芩9g半夏15g芍药9g生姜15g大枣12枚(大柴胡汤)  应用:参见柴胡条下。  ⑩大黄6g桂枝9g芍药9g甘草6g生姜9g大枣12枚(桂枝加大黄汤)

应用:腹痛、便秘而自汗、气上冲者多用之。如痢疾、顽固性荨麻疹、胃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肠梗阻等

芒硝
    芒硝为含有硫酸钠的天然矿石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的碱土地区。将天然产品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析出结晶,称朴硝或皮硝。再取萝卜洗净切片,与朴硝同置锅内加水共煮,取上层液,放冷析出结晶,即芒硝。芒硝经风化失去结晶水而成白色粉末,称玄明粉。《神农本草经》谓“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伤寒论》6方次,《金匮要略》4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1升):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治“膈内拒痛……心下因硬”(138);“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139);“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141);“心下满而硬痛者”(154)。

    最简方(3味):大陷胸汤、调胃承气汤

    大陷胸汤主治见前。调胃承气汤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105);“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248);“胃气不和,谵语者”(29);“发汗后,……不恶寒,但热者”(70);“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207)。内实,即里实。仲景有“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十);“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以及“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之说,则可见内实的症状为按之腹部满痛,且多伴大便不通。据此,大黄配芒硝、甘草主治谵语、汗后发热、心下满痛而大便难者。

    加芒硝方:己椒苈黄汤

    己椒苈黄汤条下有“渴者加芒硝半两”(十二),渴者,指口内干燥,与白术茯苓证的自觉渴感是不同的。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微利则愈”(十二),可见芒硝适用于大便秘结者。

    ●仲景方根

    大黄芒硝:主治身热汗出,大便五六日不解,腹部板实,按之燥屎累累如卵石,口干舌燥者。方如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陷胸汤、桃核承气汤等。

    方  名    芒硝用量    主要配伍

  大陷胸汤    1升    大黄葶苈子杏仁

  调胃承气汤  半升    大黄甘草

  大陷胸丸    半升    大黄葶苈子杏仁

  大承气汤    3合    大黄厚朴枳实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    3合    木防己桂枝人参茯苓

  柴胡加芒硝汤    2合    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  姜半夏大枣

  桃核承气汤    2两    大黄桃仁桂枝甘草
    ●药证发挥

    芒硝主治便秘、舌面干燥而谵语者。其证与大黄证相似,《伤寒论》中6方,芒硝与大黄同用者5方;  《金匮要略》4方,芒硝与大黄同用者3方。所不同的,是大黄证有腹痛、烦躁,而芒硝证则腹中有燥屎,按之累累如卵石,且舌苔厚而干燥无津,说话常舌难转动。
    ●常用配方

    ①大黄12g芒硝10g甘草6g(调胃承气汤)

    应用:参见大黄条下。

    ②大黄12g芒硝10g枳实12g厚朴12g(大承气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痞满燥实俱全的里实热证,如肠梗阻。

    ③柴胡9g黄芩3g制半夏6g党参3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4枚芒硝6g(柴胡加芒硝汤)

    应用: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等见胸胁苦满、大便干结者。临床多与大黄同用。
    ④大黄12g桃仁12g桂枝6g芒硝6g甘草6g(桃核承气汤)

应用:参见大黄条下。

厚朴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树皮或根皮。我国四川、湖北、浙江、贵州、湖南等地均产厚朴,但以四川所产者质量为优。但湖北恩施地区所产的厚朴,断面深紫色,油足,香味浓,品质尤佳,故有紫厚朴、油厚朴之名。《神农本草经》谓厚朴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伤寒论》入6方次;《金匮要略》入11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半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七物汤、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腹胀满者”(66)。

    厚朴七物汤治“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十)。

    大承气汤治“腹满不减”,“腹满痛”,“腹胀不大便”。

    从上可见大剂量厚朴主治腹胀满。

    厚朴三物汤治“痛而闭”(十)。痛指腹痛,并必有胀满;闭,指便秘。

    次大量方:厚朴麻黄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厚朴大黄汤

    厚朴麻黄汤(5两)治“咳而脉浮”(七)。

    枳实薤白桂枝汤(4两)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者(八)。

    厚朴大黄汤(1尺)治“支饮胸满者”。支饮的主要表现为“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4-二),则可见厚朴尚用于胸满而咳逆者。

    最简方(3味):厚朴大黄汤、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栀子厚朴汤

    厚朴大黄汤治“支饮胸满者”(十二)。

    厚朴l一物汤治“痛而闭”(十)。

    小承气汤治“腹大满不通者”、“心下硬”、“下利谵语”等。

    栀子厚朴汤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79)。

    以上主治不外是胸满腹满。

    加减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喘家”(18),“下之微喘”(43)。喘家,多伴有胸满,甚至腹胀。所以可以使用厚朴。

    ●仲景方根

    厚朴枳实:主治胸腹满痛。方如栀子厚朴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厚朴杏仁:主治咳喘而腹满便秘者。方如厚朴麻黄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厚朴枳实大黄:主治胸腹满痛而便秘者。方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大承气汤、麻子仁丸、

    厚朴枳实栀子:主治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方如栀子厚朴汤。

    厚朴半夏生姜:主治腹满而或咳、或呕、或咽喉不利者。_----方如厚朴麻黄汤治咳、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腹胀满、厚朴七物汤(加减)治腹满而呕、半夏厚朴汤治“咽中如有炙脔”  十)。

  方  名    厚朴用量    主要配伍

  小承气汤    2两      枳实大黄

  厚朴三物汤  8两      枳实大黄

  厚朴大黄汤    l尺    枳实大黄

  大承气汤    半斤    枳实大黄芒硝

  厚朴七物汤    半斤    枳实大黄甘草桂枝大枣生姜

  麻子仁丸    1尺    枳实大黄杏仁麻子仁芍药

  栀子厚朴汤    4两    枳实栀子

  枳实薤白桂枝汤    4两    枳实薤白桂枝栝蒌实

  厚朴麻黄汤    5两    半夏干姜杏仁麻黄石膏细辛 小麦五味子

半夏厚朴汤    3两    半夏生姜茯苓干苏叶

厚朴生姜半夏甘    半斤    半夏生姜甘草人参

桂枝加厚朴杏子    2两    杏仁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药证发挥

    厚朴主治腹满、胸满,兼治咳喘、便秘。

    腹满,即自觉腹部胀气,按之有抵抗感,如按捺橡胶气枕的感觉差不多,叩之有鼓声。嗳气或放屁以后,患者常常觉得轻松一些。《斗门方》记载,用厚朴放火上烘烤,然后蘸生姜汁再炙烤,直至焦黑,研细末,调服,可以治疗心腹胀满,还能止泻和治疗反胃。《博济方》有方用厚朴、甘草、苍术、陈皮为散,和生姜、红枣同煎,治疗脾胃气不和,不思饮食。这就是著名的平胃散。清代沈金鳌有香朴丸一方,用厚朴四钱,附子二钱,木香一钱,研末为丸,主治老人脾胃虚寒,气滞腹胀,食欲不振而恶寒者。清代的温病学家在治疗一些发热性疾病过程中的胸闷腹胀,常常使用厚朴,如和黄连同用为连朴汤,与苡仁、杏仁、白蔻仁同用为三仁汤。近代名医张锡纯介绍,他年轻时每午后3~7点腹胀,后单独嚼服厚朴2g后,两天即消失。现代名医岳美中先生治疗l例顽固性腹胀,自诉心下胀满,日夜有不适感,投《伤寒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原方,厚朴用12g,2诊而愈。

    胸满。即胸膈间有一种气塞满闷感,多伴有咽喉异物感,咳逆、气喘痰呜等。胸满多伴有咳喘。厚朴大黄汤(厚朴、大黄、枳实)主治“支饮胸满”。支饮是一种古病名,其主要表现为“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与现代所谓的支气管哮喘十分相似。所以,厚朴是可以治疗咳喘的。正如元代名医王好古所说,厚朴“主肺气胀满,膨而喘咳”。治疗咳喘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厚朴麻黄汤,也必用厚朴。特别是咳喘兼有腹满便秘、舌苔厚、脉实而滑等症状者,效果尤为明显。但如果咳喘而大便溏薄,冷汗淋漓,头昏眼花、心悸脐跳、脉虚浮无力者,则厚朴就不适合了。

    从临床可见,胸满与腹满是难以截然划分的,两者常常同时出现。咳喘者常常腹胀而大便不通,腹胀饮食不化者又常常诱发咳喘,而导致胸满。

    总之,厚朴是消胀除满药。明代《本草汇言》说得很全面:“一切饮食停滞,气壅暴胀,与夫冷气、逆气,积年冷气入腹,肠鸣,虚吼,痰饮吐沫,胃冷呕逆,腹痛泄泻,及脾胃壮实之人偶感风寒,气实人误服参芪致成喘胀,诚为要药。”

    厚朴大剂量用于治疗腹满。张仲景常用至半斤。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人参与厚朴的比例为1:8,如以一两为3g计算,则厚朴的剂量应达到24g为宜。而小剂量则用于治疗咳  逆胸满、咽喉不利,量仅2~4两,方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常用配方

    ①厚朴24g生姜24片  半夏24g  甘草6g  党参3g(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应用:适用于经过反复吐利以后的腹胀满。如慢性肠炎、慢性胃炎、中毒性肠麻痹、小儿消化不良等。

    ②厚朴15g半夏10g麻黄12g干姜6g细辛6g五味子10g石膏12g杏仁12g小麦20g(《金匮要略》厚朴麻黄汤)

    应用:本方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花粉症等,其人多见咳喘胸满、倚息不得卧、喉中唏吼有声,腹胀、脉浮者。患者一般体质较好,舌苔较厚。

    ③厚朴9g  半夏25g  茯苓12g  苏叶6g  生姜15g(《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

    应用:本方对情怀不畅,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闷腹胀,苔腻者最有效果。现多用于咽部异物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帕金森病、食管憩室、食管痉挛、慢性咽炎、慢性胃炎、小儿厌食症、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

    ④厚朴6g杏仁12g桂枝9g芍药9g甘草6g生姜9片大枣12枚(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应用:适用于体质虚弱的咳喘,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见患者心悸、腹胀者。

    ⑤栀子15g厚朴12g枳实12g(栀子厚朴汤)

枳实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枸橘或香橼的果实。产地较多,以产丁江西者品质较佳,称江枳实。《神农本草经》谓枳实主“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伤寒论》入7方次;《金匮要略》入16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7枚):枳术汤

    枳术汤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十四)。心下坚,即心下硬满,白术主治水饮在心下的目眩、小便不利。本不治心下坚,则心下坚为枳实主治。又方后有“腹中软即当散也”语,可见腹中坚硬。

    次大量方(5枚):桂枝生姜枳实汤、厚朴七物汤、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栀子大黄汤

    桂枝生姜枳实汤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九)。心中痞,即胸脘部有痞塞不通之感;诸逆,即气上逆,如气逆抢心,干呕气塞;心悬痛,《医宗金鉴》谓“如空中悬物动摇而痛”,可理解为心窝部分向上牵引而痛。桂枝治气上冲,生姜治呕,则枳实主治心中痞而牵引痛。

    厚朴七物汤治“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十);大承气汤治“腹满不减”“腹满痛”,“腹胀不大便”;厚朴三物汤治“痛而闭”(十)。3方均为枳实与大黄、厚朴同用,主治腹满而痛。

    栀子大黄汤为枳实与大黄、栀子、豆豉同用,主治“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十五),据原文“酒黄疸,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可见栀子豆豉主治心中懊侬,大黄、枳实用于心中烦热而腹满痛。

    最简方(2味):枳实芍药散、枳术汤

    枳实芍药散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二十一)。

    枳术汤主治见前。

    次简方(3味):栀子厚朴汤、枳实栀子豉汤、橘枳姜汤、桂枝生姜枳实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小承气汤。

    栀子厚朴汤治“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79)。卧起不安,说明腹胀满的程度较重,故方中枳实厚朴同用。

    枳实栀子豉汤与栀子厚朴汤仅为厚朴豆豉之别,主治“大病差后劳复”(393),其条下有“若有宿食者,纳大黄如棋子五六枚”之语,则可见此证必有腹满,只是程度较栀子厚朴汤证为轻。

    橘枳姜汤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十);桂枝生姜枳实汤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九)。两方均有枳实、生姜,治胸中痞塞而痛。

    厚朴大黄汤治“支饮胸满者”(十二)。

    厚朴三物汤治“痛而闭”(十)。

    小承气汤治“腹大满不通者”,“心下硬”,“下利谵语”等。

    加昧方:《千金》三黄汤条下有“腹满加枳实一枚”(五)。

    ●仲景方根

    枳实芍药:主治腹痛大便硬。方如枳实芍药散治产后腹痛;大柴胡汤治''按之心下满痛”(十);麻子仁丸治大便硬(247)。

    枳实栀子:主治烦热而胸腹痛者。方如栀子大黄汤、枳实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

    枳实白术:主治腹胀食不下,腹中有水声者。方如枳术丸治心下硬满水饮者,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消食”(十二)。

    枳实薤白栝蒌实:主治胸闷痛而大便结者。方如枳实薤白桂枝汤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九)。

    枳实厚朴大黄:主治胸腹满痛而便秘者。参见厚朴条下。

  方  名    枳实用量    主要配伍

  枳实芍药散    等分    芍药

  四逆散    10分    芍药柴胡甘草

  大柴胡汤    4枚    芍药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黄    大枣

  麻子仁丸    半斤    芍药大黄厚朴麻子仁杏仁

  小承气汤    3枚    厚朴大黄

  大承气汤    5枚    厚朴大黄芒硝

  厚朴七物汤    5枚    厚朴大黄甘草大枣桂枝生姜

  厚朴三物汤    5枚    厚朴大黄

  厚朴大黄汤    4枚    厚朴大黄

  栀子大黄汤    5枚    栀子大黄豆豉

  栀子厚朴汤    4枚    栀子厚朴

  枳实栀子汤    3枚    栀子  豆豉

  枳实薤白桂枝汤    4枚    厚朴薤白桂枝栝蒌实

  千金三黄汤(加减)    1枚    麻黄独活细辛黄芪黄芩

  橘皮枳实生姜汤    3两    橘皮生姜

  桂枝生姜枳实汤    3两    桂枝生姜

  枳术汤    7枚    白术

  外台茯苓饮    2两    白术茯苓人参橘皮生姜
    ●药证发挥

    枳实主治胸腹痞满而痛且大便不通者。痞是不适感,满为胀满。即患者感觉胸腹部胀闷感、疼痛感、堵塞感;用手按压剑突以下,可以明显地感到腹壁有抵抗感,患者可诉说不适感或气塞感。这就是张仲景所谓的“心下坚”“心下硬”。大便干燥难解,或数日一行,所谓“腹大满不通”、“脾约”,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等。后世用枳实枳壳治疗便秘,如《传信适用方》用枳壳粗末,生姜、葱白煎服,加阿胶2片,治疗老人大便风秘不通,或用蜜煎导不能通者。

    枳实与厚朴经常同用,两者均能治胸腹满,但厚朴除满,是除胀满;枳实除满,是除坚满。厚朴除满不治痛,枳实除满且治痛。

    古今枳实同名而异物,仲景所用枳实,即今之枳壳。对此,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他说:“六朝以前医方,惟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惟枳实,大者惟枳壳,主疗各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此说可以存考。按照目前临床的习惯用法,大便秘结者用枳实,腹胀者用枳壳。

    凡结胸、腹满、舌苔厚腻者,必用枳实,如果舌苔厚腻渐退,枳实用量宜逐渐减少。其用量范围为5~20g。

    ●常用配方

    ①枳实10-30g芍药10~30g(《金匮要略》枳实芍药散作汤剂用)

    应用:参见芍药条下。

    柴胡10g甘草lOg芍药log枳实lOg(四逆散)

    应用:参见柴胡条下。

    柴胡24g大黄6g枳实lOg黄芩9g半夏10g芍药9g生姜15g大枣12枚(大柴胡汤)

    应用:参见柴胡条下。

    ④枳实15g  白术6g(《金匮要略》枳术汤)

    应用:本方可用于心下坚、腹满、胸胁痞满、胃中有水声、昏眩、便结者,病如胃下垂、消化不良、胃石症、子宫下垂等。

    ⑤枳实10g薤白24g桂枝3g厚朴12g栝蒌实12g(《金匮要略》枳实薤白桂枝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胸腹满、心下痞塞、胁下气逆上冲胸,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者。如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胸痹、心功能不全、气胸、胃肠功能紊乱、肋间神经痛等。

栝萎实

    为葫芦科植物栝蒌的成熟果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后改称瓜蒌。栝蒌成熟果实经去柄洗净,置笼内蒸至稍软,压扁切块入药者。以成熟、橙黄、肥大者为上品。《伤寒论》入2方次,《金匮要略》入3方次。

    ●原文考证

    小陷胸汤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根据仲景原文所述,结胸病以心下痛、按之硬满、大便不通为特征,如大结胸病为“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Et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137)。一般来说,若不按而痛者,为大结胸,按之而痛者,为小结胸。小陷胸汤条文未明确提示大便不通,但“脉浮滑”一句有所提不。《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凡“脉滑”者,多有大便不通、腹痛拒按等证。如“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256);“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十)。

    栝蒌薤白白酒汤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九)。本方减薤白用量,加半夏,为栝蒌薤白半夏汤,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九)。如去白酒,加桂枝、枳实、厚朴,名枳实薤白桂枝汤,主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九),可见栝蒌实与薤白同用主治胸痹病,其症状为胸背痛。

    小柴胡汤条下有“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半夏人参可治呕,不呕故去之;胸中烦,必有闷痛,否则不会用栝蒌实。

    ●仲景方根

    栝蒌实薤白:主治胸痛彻背、咳吐黏痰者。方如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桂枝汤。

    栝蒌实半夏:主治胸闷痛。方如小陷胸汤、栝蒌薤白半夏汤。参见半夏条下。

    栝蒌实枳实:主治胸闷、腹满而痛、便秘者。方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方  名    栝蒌实用量    主要配伍

栝蒌薤白白酒汤    1枚    薤白  白酒

栝蒌薤白半夏汤    1枚    薤白半夏白酒

枳实薤白桂枝汤    1枚    薤白枳实厚朴桂枝

小陷胸汤    1枚    半夏黄连

小柴胡汤(加减)    1枚    柴胡黄芩甘草生姜大枣
    ●药证发挥

    栝蒌实主治胸中至心下闷痛而大便不通者。其证为胸部以及上腹部的窒闷感,疼痛感,并常常涉及背部。可伴有咳吐黏痰,以手按之,剑突下或上腹部可见压痛。大便干结,或数日一解。其舌苔可见干腻较厚。

    栝蒌实证与枳实证相似,其区别在于:栝蒌实证偏于胸闷,而枳实证偏于腹痛,故咳吐黏痰者多用栝蒌实,而腹痛腹满多用枳实。

    ●常用配方

    ①栝蒌实20g薤白12g白酒适量(《金匮要略》栝蒌薤白白酒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胸背痛、咳吐黏痰、大便秘结者。可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等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冠心病、心绞痛等。但临床较少单独应用本方的报道。

    ②黄连5g半夏12g栝蒌实20g(小陷胸汤)

    应用:本方是清热通便止痛化痰剂,多用于胸闷痛、心下痞痛、咳嗽痰黏、恶心、大便秘结者。一些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炎症以及一些心血管疾病可以见到本方证。

薤白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地下鳞茎。原植物均系野生,习惯以产于江、浙等南方地区者为良,故有南薤白之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金疮疮败”。《伤寒论》入l方,《金匮要略》入3方次。

    ●原文考证

    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均为薤白与栝蒌同用,主治胸痹病,其症状为胸背痛,其考证详见栝蒌实条下。

    四逆散加减法:“泄利后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纳汤中,煮取一升半”(318)。四逆散本可治疗胸腹痛,胸腹痛剧烈而且伴有里急后重者,当加薤白。

    仲景薤白方共四,薤白与栝蒌同用者三,与枳实同用者二,可见其主治与栝蒌实、枳实相似,用于痛证为多。

    ●仲景方根

    薤白枳实:主治下利腹痛、里急后重。方如四逆散加减法。

    方  名    薤白用量    主要配伍

  栝蒌薤白白酒汤    半斤    栝蒌实白酒

  栝蒌薤白半夏汤    3两    栝蒌实半夏白酒
  枳实薤白桂枝汤    半斤    栝蒌实枳实厚朴桂枝

  四逆散(加减)    3升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药证发挥

    薤白主治胸腹痛,兼治咳唾喘息、里急后重。其证与枳实证、栝蒌实证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枳实证偏于腹痛.而薤白证偏于胸痛,而且多伴背痛。栝蒌实证偏于心下按之痛,而薤白则胸闷痛而无按处。其舌象必有厚腻苔。其人肌肉坚紧,平时大便难解,常有胸满腹痛等证。如其人肥满,肌肉松软者,虽有胸中气塞,短气等证,也不可使用薤白、栝蒌实等药,当用桂枝、干姜、白术、茯苓、杏仁等为宜。

    ●常用配方

    ①薤白12g栝蒌实12g枳实10g厚朴10g半夏12g茯苓12g苏叶10g(笔者经验方)

    应用:凡以胸腹闷痛,欲嗳不能,大便秘结,舌苔厚腻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均可以本方治疗。临证治疗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神经症、气管炎、哮喘等。

    ②薤白12g  柴胡10g  芍药12g  枳实10g  甘草3g(四逆散加味方)

    应用:治疗腹痛下利,里急后重,舌苔后腻者,如胃肠炎、痢疾、胆囊炎等都有明显效果。

石膏
    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石。《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伤寒论》入7方次,《金匮要略》入13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1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竹叶石膏汤

    白虎汤既是最大剂量方,又是最简方,治“伤寒,脉浮滑”(176);“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若自汗出者”(219);“伤寒,脉滑而厥者”。可见脉滑而厥,汗自出,是仲景使用白虎汤的主要指征。其脉浮滑而厥,为脉来流利、动数圆滑而易得,且伴四肢厥冷,这与四逆汤证的脉来沉迟或沉微而四肢厥冷者截然相反。根据“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170)的记载,则其证必有身热有汗,且无恶寒。

    白虎加人参汤治“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26);“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168);“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169);“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表证者”  (170);“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渴饮水,口干舌燥者”(222);“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二)。可见白虎加人参汤可治身热、自汗出,大渴、欲饮水数升、口干舌燥、心烦、脉浮洪大者。

    白虎加桂枝汤治“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四),身无寒但热,并有烦躁,与白虎汤证同。

    以上三方,.均用石膏、知母,主治身热汗出,烦躁,脉浮滑等证。

    竹叶石膏汤治“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397)。虚赢,为形体消瘦、肌肤枯燥;少气,指因气逆而呼吸微弱、气力不足;气逆,指咳、呕、虚里跳动之证。此为石膏配合麦门冬、人参的主治。

    次大量方(半斤、鸡子大):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大青龙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厚朴麻黄汤、木防己汤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63);若以石膏易桂枝,为麻黄汤,治“无汗而喘”(35、235),可见石膏证有“汗出”。

    大青龙汤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若去石膏、生姜、大枣,减麻黄、甘草用量,即为麻黄汤,其主治为“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46);或“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35)。大青龙汤证与麻黄汤证的不同点就在烦躁有无上,可见石膏证有“烦躁”。

    越婢汤治“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十四)。越婢加术汤治“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的“里水”(十四);以及“肉极热,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五)。越婢加半夏汤治“咳而上气,……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七)。厚朴麻黄汤治“咳而脉浮”(七)。可见石膏配麻黄治汗出而一身尽肿者,又治咳喘而脉浮大者(七)。

    木防己汤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十二)。此方证中石膏证不明。

    加昧方: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青龙加石膏汤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七);小青龙汤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4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41);因有烦躁而喘,故加石膏(2)。可见石膏入麻黄剂主治咳喘而烦躁。

    ●仲景方根

    石膏甘草粳米知母:主治身热、自汗出,烦躁、脉滑。方如白虎汤。

    石膏甘草粳米人参麦冬:主治身热、口舌干燥。方如竹叶石膏汤。

    石膏甘草麻黄桂枝:主治无汗身体痛而烦躁者,或咳喘而烦躁者。方如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

    石膏甘草麻黄杏仁:主治汗出而喘。方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石膏甘草麻黄生姜大枣:主治汗出而肿,方如越婢汤。亦主恶风寒,脉紧、头痛,方如文蛤汤(十七)。

    石膏甘草龙骨牡蛎:主治心悸、惊狂、汗出而脉浮大者。方如风引汤治“热癫痫”,“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瘼疚,日数十发,医所不疗”(五)。

    方  名    石膏用量    主要配伍

白虎汤    1斤  甘草粳米知母

白虎加人参汤    1斤  甘草粳米知母人参

白虎加桂枝汤    1斤  甘草粳米知母桂枝

竹叶石膏汤    1斤  甘草粳米人参竹叶麦冬半夏

桂枝二越婢一汤  24铢  甘草麻黄桂枝芍药大枣生姜

麻黄杏仁甘草石  半斤  甘草麻黄杏仁
大青龙汤    鸡子大甘草麻黄桂枝杏仁生姜大枣

麻黄升麻汤    6铢  甘草麻黄桂枝升麻当归知母
续命汤    3两  甘草麻黄桂枝  当归人参干姜
越婢汤    半斤  甘草麻黄生姜大枣

越婢加术汤    半斤  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白术

越婢加半夏汤    半斤  甘草麻黄生姜大枣半夏

文蛤汤    5两  甘草麻黄生姜大枣杏仁文蛤

小青龙加石膏汤  2两  甘草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

    五味子半夏

竹皮大丸    2分  甘草生竹茹桂枝白薇

风引汤    6两  甘草大黄干姜龙骨桂枝牡蛎

    寒水石赤石脂紫石英白石脂

厚朴麻黄汤    鸡子大麻黄杏仁厚朴半夏干姜细辛

    五味子小麦

木防己汤    12枚  木防己桂枝人参

    ●药证发挥

    石膏主治身热汗出而烦渴、脉滑数或浮大、洪大者。

    身热,有高热,也有身体自觉发热,还有畏热喜凉,喜饮冰凉食物者。

    汗出,即张仲景所谓的“自汗出”(219),其特点一是量多,常常汗出湿衣,或者反复出汗;二是身体伴有热感,患者不恶寒反恶热  同时,患者伴有烦躁不安以及强烈的渴感,脉象必定滑或洪,。张仲景特别指出,“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170)。汗出,也是古代许多石膏方的主治病证,如《肘后方》石膏甘草散,两药等分为末,以米浆送服,治大病愈后多虚汗。《伤寒总病论》则用于治疗湿温多汗,妄言烦渴。《普济方》也用石膏、甘草治疗“暴中风,自汗出如水者”。

    烦渴,也称大渴。石膏多配知母、人参。《伤寒论》形容这种所谓的“大烦渴”时这样描述:“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168)。舌上干燥,为舌苔干燥缺乏津液,有的如砂皮,或干焦,是渴感的客观指征;欲饮水数升,为患者能大量喝水,提示渴感的强烈程度。与大渴相伴的,是大汗以及脉象洪大。如白虎加人参汤就主治“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26)。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认为石膏的主治是烦渴。他说:“凡病烦躁者,身热者,谵语者,及发狂者,齿痛者,头痛者,咽痛者,其有烦渴之证也,得石膏而其效核也”(<药徵》)。《圣惠方》石膏粥(石膏半斤、粳米一合)治疗风邪癫痫,口干舌焦,心烦头痛,暴热闷乱。也将I=1舌干燥、舌苔焦作为客观指征。

    脉滑数,为脉来流利,动数圆滑易得,脉率快,多见于高热病人;浮大、洪大,为脉来浮露易得,多见于赢瘦之人或汗  出过多或出血之时。

    使用大剂量石膏的客观指征有如下三点:

    ①面白而皮肤憔悴:虽身热汗出,但无健康时的红光,而现憔悴之态。临床可见,黄胖人则多身体困重、脉象沉迟,黑胖人则不易汗出,均少石膏证,可以鉴别。

    ②舌面干燥,舌苔薄:大量的出汗,导致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故出现舌面干燥;患者肠胃内无有形的积滞物,故舌苔薄。如舌苔湿润或厚腻,均非石膏主治。

    ③脉形浮大、洪大:因为只有这种脉象的人,才能出现大渴、大汗出,并出现烦躁不安,易于兴奋等证。如果脉象沉微,则必精神萎靡、畏寒无汗,与石膏证恰恰相反。

    另外,《伤寒论》在白虎汤主治中两次提到''腹满”,此腹满与大黄、厚朴、枳实所治的腹满是完全不同的。彼为肠胃有形积热,而此为无形气热,故腹皮较急而按之缺乏底力。

    石膏所治的多汗,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不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浮肿、面色黄;石膏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烦渴感和身热感。简单地说,黄芪治汗出而肿,石膏治汗出而渴。黄芪证的汗出不烦,石膏证的汗出必烦。石膏所治的多汗,与桂枝所治疗的多汗也不同。桂枝所治的多汗多伴有心悸、腹痛等,是悸汗、虚汗;石膏所治的多汗多伴有烦渴、身热等,是烦汗、热汗。而且,两者在脉象上有明显的区别。石膏证脉滑而数,桂枝证脉缓而迟。

    石膏的大渴,与白术茯苓所治的口渴不同。石膏所主治的口渴,其渴感不仅仅是自我感觉,而且并能大量喝水,甚至喜渴冷饮,而不是像白术、茯苓、泽泻证的口渴,为渴而不欲饮水,或虽饮不多且喜热饮。另外,舌象也不同。石膏舌苔干燥或焦,白术、茯苓舌苔薄白而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石膏方的使用,必须坚持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温病条

    ●药证发挥

    石膏主治身热汗出而烦渴、脉滑数或浮大、洪大者。

    身热,有高热,也有身体自觉发热,还有畏热喜凉,喜饮冰凉食物者。

    汗出,即张仲景所谓的“自汗出”(219),其特点一是量.多,常常汗出湿衣,或者反复出汗;二是身体伴有热感,患者不恶寒反恶热  同时,患者伴有烦躁不安以及强烈的渴感,脉象必定滑或洪大。张仲景特别指出,“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170)。汗出,也是古代许多石膏方的主治病证,如《肘后方》石膏甘草散,两药等分为末,以米浆送服,治大病愈后多虚汗。《伤寒总病论》则用于治疗湿温多汗,妄言烦渴。《普济方》也用石膏、甘草治疗“暴中风,自汗出如水者”。

    烦渴,也称大渴。石膏多配知母、人参。《伤寒论》形容这种所谓的“大烦渴”时这样描述:“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168)。舌上干燥,为舌苔干燥缺乏津液,有的如砂皮,或干焦,是渴感的客观指征;欲饮水数升,为患者能大量喝水,提示渴感的强烈程度。与大渴相伴的,是大汗以及脉象洪大。如白虎加人参汤就主治“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26)。日本古方家吉益东洞认为石膏的主治是烦渴。他说:“凡病烦躁者,身热者,谵语者,及发狂者,齿痛者,头痛者,咽痛者,其有烦渴之证也,得石膏而其效核也”(《药徵》)。《圣惠方》石膏粥(石膏半斤、粳米一合)治疗风邪癫痫,口干舌焦,心烦头痛,暴热闷乱。也将口舌干燥、舌苔焦作为客观指征。

    脉滑数,为脉来流利,动数圆滑易得,脉率快,多见于高热病人;浮大、洪大,为脉来浮露易得,多见于赢瘦之人或汗出过多或出血之时。

    使用大剂量石膏的客观指征有如下三点:

    ①面白而皮肤憔悴:虽身热汗出,但无健康时的红光,而现憔悴之态。临床可见,黄胖人则多身体困重、脉象沉迟,黑胖人则不易汗出,均少石膏证,可以鉴别。

    ②舌面干燥,舌苔薄:大量的出汗,导致体内水分的大量丢失,故出现舌面干燥;患者肠胃内无有形的积滞物,故舌苔薄。如舌苔湿润或厚腻,均非石膏主治。

    ③脉形浮大、洪大:因为只有这种脉象的人,才能出现大渴、大汗出,并出现烦躁不安,易于兴奋等证。如果脉象沉微,则必精神萎靡、畏寒无汗,与石膏证恰恰相反。

    另外,《伤寒论》在白虎汤主治中两次提到“腹满”,此腹满与大黄、厚朴、枳实所治的腹满是完全不同的。彼为肠胃有形积热,而此为无形气热,故腹皮较急而按之缺乏底力。

    石膏所治的多汗,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不同。黄芪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浮肿、面色黄;石膏所治疗的多汗多伴有烦渴感和身热感。简单地说,黄芪治汗出而肿,石膏治汗出而渴。黄芪证的汗出不烦,石膏证的汗出必烦。石膏所治的多汗,与桂枝所治疗的多汗也不同。桂枝所治的多汗多伴有心悸、腹痛等,是悸汗、虚汗;石膏所治的多汗多伴有烦渴、身热等,是烦汗、热汗。而且,两者在脉象上有明显的区别。石膏证脉滑而数,桂枝证脉缓而迟。

    石膏的大渴,与白术茯苓所治的口渴不同。石膏所主治的口渴,其渴感不仅仅是自我感觉,而且并能大量喝水,甚至喜渴冷饮,而不是像白术、茯苓、泽泻证的口渴,为渴而不欲饮水,或虽饮不多且喜热饮。另外,舌象也不同。石膏舌苔干燥或焦,白术、茯苓舌苔薄白而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石膏方的使用,必须坚持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温病条辨》提出的白虎汤“四禁”可以供参考。“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这对正确使用白虎汤提出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张仲景使用石膏由两个剂量段。1斤的大剂量和半斤以下的小剂量段。两者的主治是不同的。小剂量石膏多配麻黄,治汗出而喘,或无汗而烦躁,或汗出而一身尽肿。因配伍的不同,临床可不受上述客观指征的限制。

    石膏目前的常用量多在15~50g之间,但也有远远超出此范围的。张锡纯先生常用两许,对热重的,常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更有治疗一毛姓患者的喘证,生石膏用到斤余。

    张仲景用石膏多配粳米。张锡纯先生有石膏粳米汤,用生石膏二两轧细,生粳米二两半,用水三大碗,煎至米烂熟,可得清汁两大碗。趁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笔者则多配山药。

    生石膏的服法以汤剂为多,也可使用散剂。如张锡纯先生对热病中儿童不肯服药,或闻药即吐者,均用生石膏细末煎取清汤,徐徐温服,多次服用。对于温病壮热,呕吐不能服药,甚至饮水也呕吐者,为避药味,将梨切片,蘸生石膏末,细细嚼之。

    ●常用配方

    石膏48g知母18g甘草6g粳米20g或山药30g(白虎汤)
    应用:白虎汤是历来治疗温病的主要方剂。《伤寒论》中将白虎汤用于治疗伤寒病的极期,明代温疫大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明确指出白虎汤治疗“温疫脉长洪而数,大渴复大汗。通身发热”。明代名医缪希雍治疗温病的处方大半出入于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之间。其中的生石膏的用量常在30g左右。重者一次量达1。0g。甚至有一昼夜连服近5()0g的。清代名医余霖所创制的清瘟败毒饮(石膏、知母、犀角一今用水牛角代替、生地、丹皮、赤芍、黄连、黄芩、连翘、栀子、玄参、竹叶、桔梗),即是白虎汤和清热地黄汤(原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加减而成。其中石膏有大剂、小剂之分,大剂180~240g,小剂也有24~36g之多。现代应用白虎汤治疗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无名高热、皮肤病有许多报道。其应用指征以恶热自汗、大渴、烦躁、脉滑而厥为主。笔者在血液病出现汗出、口渴、脉洪大时,可以考虑使用白虎汤加水牛角、生地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中出现严重渴感、出汗等症状时,白虎汤可配合人参同用,方如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加苍术,为白虎加苍术汤,可用于恶热自汗、大渴而小便不利者,某些风湿热、糖尿病,皮肤病可用之。

    ②石膏48g人参6g或北沙参20g麦冬12g甘草6g竹叶12g半夏10g粳米20g(竹叶石膏汤)

    应用:本方清热养阴剂,适用于赢瘦干枯、口干燥、心动悸、干呕或咳逆者。各种发热性疾病的恢复期、日射病、糖尿病、口疮等可用之。

知母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伤寒论》入3方次,《金匮要略》入5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味):百合知母汤

    百合知母汤治“百合病发汗后者”(三)。此证不详,但百合病本“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其心烦意乱之状可想而知,“发汗后”,则其人有汗可知。《金匮要略》中酸枣仁汤含知母2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六)。

    最大量方(6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

    从石膏条下3方原文可见,知母配石膏用于身热有汗,烦躁、脉浮滑而厥者;加人参则主治身热而渴、欲饮水数升、口干舌燥、心烦、脉浮洪大者。加桂枝则主治“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可见知母用于身热汗出而心烦、脉浮之证。

    次大量方(4两):桂枝芍药知母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诸肢节疼痛,身体顽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五),此证又名历节。《金匮要略》原文“身体赢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五),可见此证也有发热汗出,“温温欲吐”的“温”,通“蕴”,为闷热的意思。故“温温欲吐”,即心中烦闷而欲吐。

    ●仲景方根

    知母石膏甘草:主治身热、自汗出,烦躁、脉滑。方如白虎汤。

    知母百合:主治烦热恍惚。方如百合知母汤。

    知母酸枣仁:主治虚烦不得眠。方如酸枣仁汤。

    方  名    知母用量    主要配伍

白虎汤    6两    石膏甘草粳米

白虎加人参汤    6两    石膏甘草粳米人参

白虎加桂枝汤    6两    石膏甘草粳米桂枝

百合知母汤    3两    百合

桂枝芍药知母汤    4两    桂枝芍药附子麻黄甘草

    白术防风生姜

酸枣仁汤    2两    酸枣仁甘草茯苓川芎

    ●药证发挥

    知母主治汗出而烦。身热口燥渴,脉浮大者,配石膏、人参;骨节疼痛,配桂枝、石膏;身体赢瘦、独足肿大者,配桂枝、芍药、附子、麻黄等;身体赢瘦;心烦意乱者,配百合;虚烦不得眠,配酸枣仁、甘草。所谓汗出而烦,指其人或自汗,或盗汗,或出黄汗,同时心烦不安,甚至不得眠。知母所治的此种心烦,与大黄、黄连、栀子所主的烦不同,大黄之烦,因腹中结实,痛闭而烦;黄连之烦,因心下痞痛。悸而烦;栀子之烦,因胸中窒塞、舌上有苔而烦,皆有结实之证。而知母之烦,肠胃之中无有形邪气,临证无痛窒症状,故称之为“虚烦”。

    使用知母,可注意以下的客观指征,①身体赢瘦。桂枝芍药知母汤证比较强调这个指征。身体赢瘦而脚肿如脱,肿在一处,全身反瘦,所谓“独足肿大”,就可以使用知母。酸枣仁汤证的虚劳,本有“面色薄”“酸削不能行”等证,故也属赢瘦之列。②舌红苔薄。瘦人舌本红,加有汗出而心烦,则更当红;苔薄,示肠胃中无有形积热。

    ●常用配方

    石膏48g  知母18g甘草6g粳米20g或山药30g(白虎汤)  应用:详见石膏条下。
    酸枣仁20g 川芎6g 茯苓6g 知母6g 甘草3g(《金匮要略》酸枣仁汤)
    应用:本方是安神方,适用于神情恍惚、多疑虑,睡眠不安者。对于神经症、围绝经期综合征、血管神经性头痛、失眠等见舌苔不厚腻者可用。笔者临床常与温胆汤合用治疗上述病证。


人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主产于我国东北吉林省的长白山区,常称吉林人参。《神农本草经》谓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伤寒论》入22方次,《金匮要略》入29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3味):大半夏汤、干姜人参半夏丸

    大半夏汤治“胃反呕吐者”;“呕,心下痞硬者”(十七)。

    干姜半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者(第二十)。

    两方皆用于呕吐,皆有人参与半夏。

    次简方(4味):理中汤、吴茱萸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理中汤治“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386);以及''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者(396)。

    吴茱萸汤治''食谷欲呕”(24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309);“干呕,吐涎沫,头痛者”(378);“呕而胸满者”(十七)。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者(359)。

    以上三方皆用于吐利,皆为人参配姜。

    最大量方(4两):木防己汤

    木防己汤治“膈问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十二)。经过吐下,津液不足,故心下痞坚。

    次大量方(3两):桂枝人参汤、理中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桂枝人参汤治“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163)。

    理中汤治“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386);以及“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者(396)。

    生姜泻心汤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157)。

    半夏泻心汤治“呕而肠呜,心下痞者”(十七);“心下满……而不痛者”(149)。

    以上四方人参与干姜、甘草同用,皆用于吐利。四方中心下痞硬2方,心下痞l方。此外,有人参、生姜、甘草的旋覆代赭汤,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其中也有心下痞硬。

    加人参方: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白虎加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治“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62)。

    白虎加人参汤治“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26);“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168);“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169);“伤寒,脉浮,发热无汗。……渴欲饮水无表证者”(170);“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渴饮水,口干舌燥者”(222)。

    四逆加人参汤治“恶寒脉微而复利”者(385)。

    以上三方皆主治汗、吐、下之后诸证,若身痛,脉沉迟者,人参配桂枝、芍药、甘草;若恶寒脉微者,人参配附子、干姜、甘草;若发热、心烦、大渴而舌面干燥者,人参配石膏、知母、甘草。

    加昧方:通脉四逆汤、小柴胡汤、理中汤

    通脉四逆汤条下有“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317)。脉不出,即脉微、脉沉之谓。

    小柴胡汤条下有“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96)。此渴,必是大汗后之渴,舌面必干燥。

    理中汤条下有“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386)。腹中痛而非腹中急痛,故此痛非芍药证,而是心下痞硬而痛的意思。

    ●仲景方根

    人参半夏:主治呕吐不止、心下痞硬。方如大半夏汤治胃反,旋覆代赭汤治“心下痞硬,噫气不除”(161)。

    人参麦门冬甘草:主治虚劳赢瘦少气,兼气逆呕吐、咽喉不利者。方如麦门冬汤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七)。竹叶石膏汤治“虚赢少气,气逆欲吐”(397)。如见心动悸,脉结代,汗出而闷者,当加桂枝、重用甘草,方如炙甘草汤。如妇人月经不调、腹痛、崩漏者,当加阿胶、地黄、当归、芍药等,方如温经汤。

    人参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主治身体热,大汗出,口大渴,舌面干燥者.方如白虎加人参汤。

    人参干姜甘草半夏:主治心下痞硬,呕吐、下利者。方如半夏泻心汤治心下“满而不痛者”(149);生姜泻心汤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157);黄连汤治“腹中痛,欲呕吐者”(173);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发汗后,腹胀满者”(66)。如心烦而心下痞满,加黄连黄芩;腹痛胸闷加黄连桂枝;腹满加厚朴。

    人参干姜甘草白术:主治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喜唾。方如理中汤主治“大病差后喜唾”(396);桂枝人参汤主治“利下不止,心下痞硬”(163)。

    人参生姜甘草大枣:主治干呕、哕逆。方如生姜甘草汤治“干呕,哕,若手足厥者”(十七);橘皮竹茹汤治“哕逆者”(十七)。

    人参附子干姜甘草:主治反复汗吐下以后,脉微细欲绝.四肢厥冷者。方如四逆加人参汤治“恶寒,脉微而复利”(385);茯苓四逆汤治“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69);通脉四逆汤治“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而“利止脉不出者”(317)。

    人参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方如新加汤、柴胡桂枝汤。主治汗出以后,短气,身体疼痛,脉沉迟者。

    人参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生姜大枣: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方如小柴胡汤。

    方  名    人参用量    主要配伍
大半夏汤    3两  半夏白蜜

旋覆代赭汤    2两  半夏生姜甘草大枣旋覆花代赭石

炙甘草汤    2两  麦门冬甘草地黄阿胶桂枝麻仁
麦门冬汤    2两  麦门冬甘草半夏粳米大枣

竹叶石膏汤    2两  麦门冬甘草半夏粳米竹叶石膏

温经汤    2两  麦门冬甘草半夏吴茱萸  当归
白虎加人参汤    3两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半夏泻心汤    3两  干姜甘草半夏黄连黄芩大枣

黄连汤    2两  干姜甘草半夏黄连桂枝大枣

生姜泻心汤    3两  干姜甘草半夏黄连  黄芩生姜  大枣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  1两  生姜甘草半夏厚朴
理中汤    3两  干姜甘草  白术

桂枝人参汤    3两  干姜甘草白术桂枝

生姜甘草汤    3两  生姜甘草大枣

橘皮竹茹汤    1两  生姜甘草大枣橘皮竹茹

四逆加人参汤    2两  附子干姜甘草

通脉四逆汤(加减)  2两  附子干姜甘草

茯苓四逆汤    1两  附子干姜甘草茯苓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  3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小柴胡汤    3两  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柴胡桂枝汤    1两半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柴胡加芒硝汤    1两  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两半  柴胡黄芩半夏龙骨生姜铅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3两  干姜黄芩黄连
吴茱萸汤    3两  吴茱萸大枣生姜

木防己汤    4两  木防己石膏桂枝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  4两  木防己桂枝芒硝茯苓

外台茯苓饮    3两  茯苓白术枳实橘皮生姜

附子汤    2两  茯苓白术附子芍药

外台黄芩汤   2两  黄芩干姜桂枝大枣半夏

乌梅丸    6两  附子桂枝乌梅细辛干姜 黄连当归蜀椒黄柏

竹叶汤    1两  附子桂枝竹叶葛根防风    桔梗甘草大枣生姜

续命汤    3两  麻黄桂枝当归石膏干姜    甘草杏仁芎穷
    ●药证发挥

    人参主治气液不足。多用于汗、吐、下之后出现以下四种情况者:

    ①心下痞硬、呕吐不止、不欲饮食者:心下痞硬,为上腹部扁平而按之硬,且无底力和弹性。呕吐不止者,指呕吐的程度比较严重,时间长。患者体液和体力的消耗都相当严重,尤其在无法补液的古代,反复的呕吐对机体造成的伤害是相当严重的。故患者必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消瘦明显;

    ②身体疼痛、脉沉迟者:在汗、吐、下以后体液不足的状态下,其疼痛多为全身的不适感,似痛非痛,烦躁不安。其脉多沉迟而无力;

    ③烦渴、舌面干燥者:大汗出后其人必精神萎靡,头昏眼花,气短乏力,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其舌质必嫩红而不坚老,舌色不绛;

    ④恶寒、脉微者:其人多有呕吐、食欲不振、下利不止等症。虽恶寒而身凉有汗,脉象微弱或沉伏,精神萎靡不振,反应迟钝。

    根据典籍应用人参的经验,使用人参的客观指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脉象,由大变小,由浮转沉,由弦滑洪大转为微弱;第二是体形,逐渐消瘦,古人所谓的虚赢,就是对身体极度消瘦的一种描述。消瘦之人,其上腹部才变得扁平而硬。所谓“心下痞硬”;第三是舌面。舌面多干燥,患者有渴感。根据笔者经验,其舌苔多见光剥,舌体多瘦小而红嫩。再就是面色,面色萎黄或苍白,并无光泽,即为枯瘦。

    总的来看,人参多用于消瘦或枯瘦之人。瘦人腹肌本偏紧张,又兼心下部疼痛不适;瘦人本不干渴,而反见烦渴而舌面干燥;瘦人的脉搏本来应该浮大,而反沉伏微弱者,则应当考虑人参证。其人不仅肌肉萎缩,而且肤色干枯而缺乏弹性,没有健康人的红光。若是肥胖体型,舌体大而舌苔厚腻、面色红润或晦黯或腻滞者,虽有心下痞硬、口干渴、脉沉迟者,亦非人参证。

    ●常用配方

    人参12g或党参20g干姜12g  白术12g甘草12g(理中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见反复腹泻、呕吐者,其证为面色黄黯,舌苔厚白,食欲不振,呕吐物、排泄物均呈水样者。如口渴、小便不利者,加茯苓;如舌尖红、心下痞、烦热者,加黄连;如脉沉微、四肢冷者,加附子。

    ②人参9g或党参20g桂枝9g或肉桂6g芍药12g甘草6g生姜12片大枣12枚(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应用:适用于大汗出后,形瘦弱干枯而身疼痛,脉沉迟者。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肿瘤放化疗期间、大手术、创伤等均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③人参3g或党参6g附子15g干姜5g甘草6g(《伤寒论》四逆加人参汤)

    应用:适用于腹泄而恶寒、脉沉微者。消化道疾病见反复腹泻、精神萎靡者,心血管疾病见面色灰黯、四肢厥冷者,休克患者见血压不稳、冷汗、脉微欲绝者。

    ④人参9g或党参15g石膏48g知母18g甘草6g粳米20g(白虎加人参汤)

    应用:适用于烦渴、恶热而舌面干燥者。现代临床多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对舌面干燥,大便干结如栗者,本方可加芍药30g、石斛30g。

    人参10g或党参20g麦冬12~30g五味子6~20g(《内外伤辨惑论》生脉散)

    应用:本方虽非仲景方,但其组方原则与经方一致,且流传千年,其疗效可靠。本方主治汗出而短气、头昏眼花、心悸、口干、食欲不振、心下痞硬、足膝无力而赢瘦、脉虚弱者。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心血管疾病、肺气肿肺心病、神经衰弱等,常用本方。

麦门冬
    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入药以肥状多肉、粗大者为佳,其中杭州苋桥一带所产者品质最优。《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赢瘦短气”。《伤寒论》入2方次,《金匮要略》入4方次。

    ●原文考证

    麦门冬汤治“大逆上气,咽喉不利”(七)。

    炙甘草汤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177);“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六);“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七)。

    竹叶石膏汤治“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397)。    温经汤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二十二)。

    薯蓣丸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六)。

    《伤寒论》、《金匮要略》用麦门冬者共5方,与人参、甘草同用者5方,可见麦门冬的主治与人参、甘草相同。人参、甘草主治经汗吐下后气液不足、心下痞硬不食者,则麦门冬主治亦不外如此,且外见枯瘦少气。如麦门冬汤主治的“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是指干呕、咳嗽、气促、心悸动、咽喉干燥,痰涎胶着者;炙甘草汤证则是虚劳赢瘦者的心动悸与脉结代,所谓“心中温温液液’’者,与竹叶石膏汤证的“气逆欲吐”同类。竹叶石膏汤证明确其人“虚赢少气”,温经汤证见于“病下利数十日不止”的老妇人,则其人赢瘦可想而知。薯蓣丸主

治虚劳诸不足,可见其人决非形体丰腴者。所以,麦门冬证必见于赢瘦者。至于其主治。因麦门冬汤为最大量方(7升)与最简方(6味)。故其方证的“大逆上气,咽喉不利”可视为麦门冬证。

    ●仲景方根

    麦门冬半夏:主治咳呕气逆,咽喉干燥疼痛者。方如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

    麦门冬人参甘草:主治虚劳赢瘦少气。参见人参条下。

  方  名    麦冬用量    主要配伍

炙甘草汤     半升    人参甘草地黄阿胶桂枝麻仁    生姜大枣

竹叶石膏汤    1升    人参甘草半夏竹叶石膏粳米

麦门冬汤      7升    人参甘草半夏粳米大枣

温经汤       1升    人参甘草半夏阿胶吴茱萸当归芎芍桂枝牡丹皮生姜

薯蓣丸    6分    人参甘草阿胶薯蓣 当归桂枝曲干地黄豆黄卷川芎芍药白术
    ●药证发挥

    麦门冬主治赢瘦而气逆、咽喉不利者。气逆,有咳喘者,有气促者,有心动悸者,还有干呕不欲食者。咽喉不利,有咽干者,有咽痛者,有黏痰胶着难咯者。其人赢瘦,皮肤枯瘁,脉多见数而无力,其舌则多红而嫩,舌苔少,甚或无苔。相反,口中多清涎而不渴者、恶寒肢冷者,舌质黯淡者,舌质淡胖者以及舌苔厚腻者,都不宜使用麦门冬。
    ●常用配方

    ①麦门冬70g半夏6~10g人参10g或党参15g甘草3~10g大枣12枚粳米20g(《金匮要略》麦门冬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咳逆上气、干呕、食欲不振、咽喉不利而赢瘦者。慢性咽喉炎、慢性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肌肉萎缩性疾病等可用之。

    ②麦冬10g石膏48g人参6g或北沙参10g甘草6g竹叶12g半夏10g粳米20g(竹叶石膏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赢瘦干枯、动悸、自汗盗汗、口渴、干呕或咳逆者。多用于各种发热性疾病的恢复期、呼吸系统疾病、日射病、糖尿病、口疮、肌肉萎缩性疾病等。

阿胶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的加工品,以山东省东阿县所产者品质最佳。《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伤寒论》入3方次;《金匮要略》入11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3两):黄土汤、黄连阿胶汤

    黄土汤治“下血、先便后血”(十六),虽主证不明,但用于便血是肯定的。

    黄连阿胶汤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303)。心中烦,不得卧,为黄连、黄芩主治,阿胶证不明,但方中既用大量阿胶,则可推测当有便血或下利脓血等证。

    次大量方(2两):胶艾汤、温经汤、炙甘草汤、大黄甘遂汤

    胶艾汤治“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腹中痛,为胞阻”(二十)。

    温经汤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以及'·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二十二)。

    两方皆可用于子宫出血.

    炙甘草汤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177);《千金翼方》用于治疗“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者(八)。虚劳病,本有出血症状,如“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少腹满”;“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失精”“虚劳里急、悸、衄……”(六)。可见,炙甘草汤证与大黄甘遂汤证本当有血证,不过原文未直接点明罢了。

    大黄甘遂汤治“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二十二)。  最小量方(1两):猪苓汤 猪苓汤治“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223);“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319)。又原文有“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224),可见身热,汗出少或无汗而渴、心烦、小便不利者,方可使用猪苓汤。既用阿胶,则当有尿血。“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84),说明仲景在临床上已经观察到淋家易于尿血。

    加减方: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内补当归建中汤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治“产后下利虚极”(二十一)。产后本亡血,复加便下脓血,则必用阿胶。

    内补当归建中汤条下有“若取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阿胶二两”(二十一)。是阿胶证最为明白的指示。

    ●仲景方根

    阿胶黄连:主治血痢。方如黄连阿胶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阿胶地黄甘草:主治虚劳出血、崩漏、便血。方如炙甘草汤、黄土汤、内补当归建中汤、胶艾汤、温经汤。

    阿胶人参麦门冬甘草:主治虚劳赢瘦少气,唇口干燥,咳血、衄血、崩漏。方如炙甘草汤、温经汤。

    阿胶猪苓茯苓泽泻滑石:主治小便不利而尿血。方如猪苓汤。

    方  名    阿胶用量    主要配伍
黄连阿胶汤    3两    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

白头翁加甘草阿    2两    黄连  白头翁黄柏秦皮甘草  胶汤
猪苓汤    1两    猪苓茯苓泽泻滑石

炙甘草汤    2两    地黄甘草人参麦冬桂枝麻    仁生姜大枣

黄土汤    3两    地黄甘草  白术附子黄芩灶 中黄土

芎归胶艾汤    2两    地黄甘草当归芍药川芎艾叶

内补当归建中汤    2两    地黄甘草  当归  芍药桂枝  生姜大枣

薯蓣丸    7分    地黄甘草  当归芍药人参麦门冬薯蓣桂枝曲豆黄卷川
温经汤    2两    当归芍药人参麦门冬甘草川芎吴茱萸桂枝牡丹皮生姜
大黄甘遂汤    2两    大黄甘遂
    ●药证发挥

    阿胶主治血证,又以便血、子宫出血、尿血为主。其血色或淡红,或鲜红,但其质多淡多稀。便血或先便后血,或为血痢,多配黄芩、黄连,用量宜大;治子宫出血,多配当归、地黄;治尿血多配滑石、猪苓,用量不宜过大。如咳血、虚赢,多为配人参、麦门冬、甘草、地黄。总之,仲景使用阿胶,必见血证。临床上,患者有以出血为主诉者,也有不以出血为主诉者,可以询问其有无出血倾向,如女子月经过多者,碰撞后皮下极易出血者,小便化验有隐血,有鼻衄、咳血等。又其人多面色萎黄或苍白,皮肤枯焦,爪甲无血色是其客观指征。阿胶为“衄家”之专药。

    ●常用配方

    ①阿胶6g艾叶9g当归9g川芎6g芍药12g干地黄20g甘草6g(《金匮要略》芎归胶艾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子宫出血而见腹中痛者。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妊娠出血等见面色萎黄、唇舌淡者最为适宜。
 ②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 滑石15g  阿胶15g(猪苓汤)
应用:详见猪苓条下。
 ③黄连12g黄芩6g阿胶9g芍药6g鸡子黄2枚(黄连阿胶汤)
应用:详见黄连条下。
 ④炙甘草12g人参6g或党参15g麦冬12g地黄24~48g阿胶6g桂枝9g或肉桂6g生姜9片  麻仁12g大枣30枚(炙甘草汤)

    应用:详见甘草条下。

地黄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河南怀庆地区所产者油性大,皮细且有菊花心,品质最优,奉为道地药材。干地黄为新鲜地黄根茎用水稍泡洗净,闷润切片晒干或烘干的生用饮片。《神农本草经》谓干地黄“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脉,填骨髓,长肌肉,……除寒热、积聚,除痹。”生地黄即鲜地黄,为新鲜根茎,不入煎剂,多捣汁冲服。干地黄《金匮要略》入8方次。鲜地黄《伤寒论》入1方次,《金匮要略》入3方次。

    ●原文考证
    干地黄    最大量方(6两):胶艾汤

    胶艾汤治“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二十)。主治妇人子宫出血。

    最简方:三物黄芩汤

    三物黄芩主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不痛但烦者”(二十一)。产后多血证,则此方主治当有出血。

    加减方:内补当归建中汤

    内补当归建中汤条下有“若去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六两、阿胶二两”(二十一)。明示地黄用于出血。内补当归建中汤主治“妇人产后虚赢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饮。”可见患者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瘦赢,皮肤干枯憔悴。

    其他方:黄土汤等

    黄土汤治“下血,先便后血”“吐血衄血”(十六)。

    地黄除用于汤剂以外,《金匮要略》大黄廑虫丸、薯蓣丸、肾气丸等治疗虚劳病的丸剂也采用干地黄。生地黄

    防己地黄汤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五)。

    炙甘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六)。

    百合地黄汤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三)。

    ●仲景方根

    地黄阿胶: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及子宫出血。方如芎归胶艾汤、内补当归建中汤、黄土汤、炙甘草汤。

    地黄黄芩:主治便血、子宫出血以及四肢烦疼。方如三物黄芩汤、黄土汤。

  方  名    地黄用量    主要配伍

芎归胶艾汤    6两    阿胶川芎甘草艾叶当归芍药

内补当归建中汤    6两    阿胶桂枝芍药当归生姜甘草    大枣

黄土汤    3两    阿胶黄芩甘草  白术附子灶中黄土
炙甘草汤    1斤    阿胶炙甘草人参麦冬桂枝麻仁    生姜大枣

薯蓣丸    10分    阿胶薯蓣当归桂枝曲豆黄卷甘草人参川芎芍药白术麦门冬
三物黄芩汤    4两    黄芩苦参

百合地黄汤    1升    百合

防己地黄汤    2斤    防己桂枝防风甘草

肾气丸    8两    山茱萸薯蓣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附子

大黄廑虫丸    10两    大黄廑虫水蛭黄芩甘草桃仁
    ●药证发挥

    干地黄主治血证,尤其以妇人的子宫出血为多。其出血量较多,而且难止,色鲜红。其人必赢瘦、皮肤干枯憔悴而少光泽·舌质红。仲景用干地黄多配阿胶,但也不尽然,血痢、尿血用阿胶而不用干地黄;虚劳赢瘦、腰痛、诸不足而出血不明显者,则用干地黄而不用阿胶。

    生地黄主治不很明确,可参照干地黄主治,还当参照后世用药经验。如清热地黄汤(原犀角地黄汤)是治疗出血的专方·多用于吐血、衄血及温病发斑,《千金方》用生地黄汁与大黄粉同用治疗吐血。

    ●常用配方

    ①生地黄30~60g水牛角30~120g赤芍药10~20g丹皮6~12g(《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应用:本方虽非仲景方,但为唐代经验方,也属经方范畴。本方是传统的止血方。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皮下出血、舌质红绛者。临床多用于急性DIC、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以及多种急性传染病。方中生地黄量需大,笔者常用至60g。

    ②地黄48g炙甘草12g人参6g或党参15g麦冬12g阿胶6g桂枝9g或肉桂6g生姜9片麻仁12g大枣30枚(炙甘草汤)

    应用:过汗、失血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的脉结代、心动悸。笔者多用于肿瘤化疗放疗以后、心肌病、肺气肿、肺心病等。其人必赢瘦肤枯。

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我国甘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均有出产,其中产于甘肃岷县者称西当归、秦当归,品质最佳。《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洒洒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伤寒论》入4方次,《金匮要略》入15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4两):内补当归建中汤

    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赢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饮”(二十二)。

    次大量方(3两):胶艾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生姜羊肉汤

    胶艾汤治“妊娠腹中痛”(二十)。

    当归四逆汤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351)。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若其人内有久寒者”(352)。内有久寒,指腹中经常反复性的疼痛,其考在吴茱萸条下。

    当归生姜羊肉汤考证如下。

    最简方(2味):当归生姜羊肉汤、赤小豆当归散

    当归生姜羊肉汤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十);“产后腹中疗痛”,“腹中寒疝虚劳不足”(二十二)。

    赤小豆当归散治“下血,先血后便”(十六);“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三)。

    其他方:当归芍药散、温经汤、奔豚汤

    当归芍药散治“妇人怀娠,腹中疗痛”(二十)。

    温经汤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二十二)。“少腹寒”即为少腹冷痛。

    奔豚汤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八)。

    乌梅丸治“蛔厥”、“久利”(338)。

    综上所述,当归诸方大多用于腹痛,尤其是妇人腹痛。此外,如外科疮毒见脓血者,亦用之。

    ●仲景方根

    当归芍药:主治腹中急痛。方如当归芍药散、内补当归建中汤、温经汤。

    当归桂枝细辛:主治腹痛、四肢厥冷、脉细。方如当归四逆汤、乌梅丸。

    当归芍药川芎:主治腹痛、胸腰背疼痛。方如当归散、温经汤、当归芍药散、胶艾汤、奔豚汤。

    方  名    当归用量    主要配伍

当归四逆汤    3两    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大枣通草

当归四逆加吴茱    3两    芍药桂枝细辛甘草  大枣
内补当归建中汤    4两    芍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当归散    1斤    芍药川芎黄芩白术

胶艾汤    3两    芍药川芎  阿胶甘草  艾叶  干    地黄

当归芍药散    3两    芍药川芎茯苓白术泽泻

温经汤    2两    芍药川芎桂枝吴茱萸人参  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
奔豚汤    2两    芍药川芎甘草半夏黄芩  生姜甘李根白皮

麻黄升麻汤    1两1分  芍药桂枝麻黄升麻知母
乌梅丸    4两    细辛桂枝  乌梅干姜  黄连  附子蜀椒人参黄柏

当归生姜羊肉汤    3两    生姜羊肉

赤小豆当归散    剂量不明  赤小豆

当归贝母苦参丸    4两    贝母苦参
    ●药证发挥

    当归主治腹痛,兼治崩漏、疮毒脓血。其腹痛的部位多在少腹,其疼痛多为刺痛、绞痛、急痛,而且疼痛的程度较重,前人常常用“刺痛不止”“不可忍”等词语来表述。其腹痛可牵引到腰背,且多与妇人的月经、胎产有关,即月经期、围生期、产后的少腹痛,大多属于当归证。以腹痛为特点的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失调、经前期综合征、先兆流产、胎位不正、盆腔炎、子宫肌瘤、不孕症、产后恶露不尽、上环或取环出血等,可以考虑使用当归。

    适用于当归者,可见赢瘦状,皮肤多干枯,或如鱼鳞状,所谓的肌肤甲错,甚至有脱屑,其脉多细。如果体形肥胖丰腴,或无腹痛而腹满便溏者,则当归慎用。
    根据后世应用经验,当归也可用于痢疾腹痛及疮毒脓血。《太平圣惠方》用当归、黄连、炮姜、阿胶蜜丸,治腹痛,下痢不止,方名内补丸。《圣济总录》用当归、黄连、干姜、黄柏各一两,为细末,每服三钱匕,治疗里急后重、下痢赤白及下部疗痛。《串雅内编》治疗无名肿毒,用当归八钱、黄芪五钱、甘草二钱、金银花一两,用水一大碗,陈酒一碗,合煎,空腹服,名“四金刚”。《验方新编》治疗脱疽,见患肢黯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相当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用当归二两、金银花三两、玄参三两、甘草一两,水煎服,一连十剂。

    治腹痛多配芍药;手足厥冷,多配桂枝、细辛;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者,可配桃仁、红花,崩漏者,多配阿胶、地黄;血痢腹痛者,多配黄连、黄芩、芍药、阿胶。

    ●常用配方

    ①当归9g生姜15g羊肉48g(《金匮要略》当归生姜羊肉汤)

    应用:本方为食疗方。可用于营养不良女性的日常滋补,也可用于治疗痛经、月经不调、闭经、产后恶露不尽、乳汁不通、营养不良等,即对于男子赢瘦腹痛,胃寒胃痛,也有效果。煎服法:生姜切片,羊肉洗净,与当归一起置沙锅内,放足清水,待水开后撇去血沫,倒入黄酒、并可放入葱结、胡椒、食盐适量,文火煨至羊肉熟烂。吃肉喝汤。

    芍药48g当归9g川芎9g泽泻24g  白术12g茯苓12g(《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应用:本方适用于腹痛、浮肿、头眩心悸、口渴而小便不利者。现多用于滑胎、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痛经、特发性水肿、经前期紧张症、不孕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妇科疾病。此外,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尿路结石、心脑血管病等也可用之。
    当归9g桂枝9g芍药9g细辛9g甘草6g大枣25枚通草6g(当归四逆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腹痛、头痛、关节痛而手足冷、脉细者。临床多用于周围血管病、神经痛、各种头痛、关节病。

    ④阿胶6g艾叶9g当归9g川芎6g芍药12g干地黄20g(原书未载剂量)  甘草6g(《金匮要略》芎归胶艾汤)

    应用:详见阿胶条下。

    ⑤当归6g吴茱萸9g川芎6g人参6g麦门冬20g炙甘草6g桂枝6g或肉桂3g半夏6g白芍6g牡丹皮6g生姜6g阿胶6g(《金匮要略》温经汤)

    应用:本方是女性的美容方及调经方。对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以及女性的皮肤枯黄、唇干、脱发、贫血、性欲低下等,也有效果。

川芎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川芎原名芎,因产于四川者个大肉多,油足气香,品质最佳,故称川芎。《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中风人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金匮要略》入11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3两):胶艾汤 胶艾汤治“妊娠腹中痛”(二十)。  最简方(4味):白术散 白术散主“妊娠养胎”(二十)。该条下有“心下毒痛,倍加芎劳”。

    其他方:当归散、当归芍药散、温经汤、奔豚汤、酸枣仁汤、薯蓣丸

    当归散是古代养胎方,《金匮要略》谓“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二十)。
    当归芍药散治“妇人怀娠,腹中疗痛”(二十)。

    温经汤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二十二)。

    以上5方均用于妇人病,而腹中痛者居其4。根据白术散条下的“心下毒痛”句,可见其疼痛的程度是较严重的。

    奔豚汤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八),其证亦有腹痛。

    酸枣仁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六)。

    薯蓣丸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六)。

    加味方:内补当归建中汤

    内补当归建中汤条下有“若无当归,以芎劳代之’’(二十一)的说法。内补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赢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饮’’(二十二),其证亦是妇人腹痛。

    ●仲景配伍

    川芎当归芍药:主治腹痛。方如当归散、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

    川芎酸枣仁:主治头痛不得眠。方如酸枣仁汤。

    川芎桂枝:主治腹痛、身痛。方如内补当归建中汤、温经汤、侯氏黑散等。

    方  名    川芎用量    主要配伍

当归散    1斤    当归  芍药黄芩  白术
胶艾汤    2两    当归芍药阿胶甘草艾叶干地黄

当归芍药散    半斤  当归芍药茯苓白术泽泻

温经汤    2两    当归芍药桂枝吴茱萸人参  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
内补当归建中汤  (加减)  当归芍药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饴糖

奔豚汤    2两    当归芍药甘草半夏黄芩生葛生姜  甘李根白皮
白术散    1斤    当归芍药  白术黄芩

薯蓣丸    6分    当归芍药白术薯蓣桂枝曲 干地黄豆黄卷甘草人参麦门冬
侯氏黑散    3分    当归菊花白术细辛茯苓牡蛎
酸枣仁汤    2两    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
    ●药证发挥

    川芎主治腹痛,其使用指征与当归相似。《金匮要略》中用川芎者11方,芎归同用者8方,可见于此。川I芎所治腹痛的范围较广,不仅为少腹痛,上腹部也有疼痛,甚至涉及胸胁、腰背,其疼痛的程度多为胀痛、刺痛,有时比较剧烈,甚至会令人暴亡,所谓“心下毒痛”。医生以手按之,患者的胸胁部、少腹部可有压痛或抵抗感。后世将川芎用于头痛,如《局方》川芎茶调散(JII芎、细辛、白芷、羌活、甘草、荆芥、防风、薄荷)、《斗门方》治偏头痛单方、《卫生宝鉴》川芎散(川芎、石膏、白僵蚕、甘菊花)、《宣明论方》川芎丸(川芎、天麻)皆是。各方虽以头痛为主治,但应有腹证为凭。

    ●常用配方

    酸枣仁20g川芎6g茯苓6g知母6g甘草3g(《金匮要略》酸枣仁汤)

    应用:本方是安神方,适用于神情恍惚、多疑虑,睡眠不安者。对于神经症、围绝经期综合征、血管神经性头痛、失眠等见舌苔不厚腻者可用。笔者常与温胆汤同用治疗上述病证。

    芍药48g当归9g川芎9g泽泻24g  白术12g茯苓12g(《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应用:详见当归条下。

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根皮。丹皮以条状皮厚、粉性较足者为佳,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者品质最佳,奉为道地药材,称为凤丹皮。《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寒热中风,瘼疯,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金匮要略》入5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2两):温经汤

    温经汤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二十二)。

    最简方(5味):大黄牡丹皮汤、桂枝茯苓丸

    大黄牡丹皮汤治肠痈,其表现为“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沉紧者”。少腹肿痞,肿为外形肿满,痞为或痛或胀,按之即痛,可见少腹证是明确的。

    桂枝茯苓丸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二十)。  次简方(8味):肾气丸 。肾气丸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六);“脚气上人,少腹不仁”(五);虚劳者,其人多赢瘦,其腰痛且连少腹,少腹拘急,即少腹部或痛或胀,拘挛急迫,痛苦不可名状。少腹不仁,即少腹部松软麻木,感觉减退,同时伴排尿无力。小便不利,即小便艰涩而不畅。

    以上4方,均有少腹证,则丹皮用于少腹部的病症这一点可以明确。又温经汤治月经不调、桂枝茯苓丸治漏下,大黄牡丹皮汤治脓血,则提示牡丹皮可用于血证。

    ●仲景方根

    牡丹皮桃仁:主治少腹痛、脓肿包块。方如大黄牡丹汤、桂枝茯苓丸。

    牡丹皮芍药:主治少腹痛。主治温经汤、桂枝茯苓丸。

  方  名    牡丹皮用量    主要配伍

大黄牡丹皮汤    1两    大黄桃仁芒硝瓜子

温经汤    2两    吴茱萸  当归川芎芍药人参
肾气丸    3两    干地黄山茱萸薯蓣泽泻茯苓桂枝附子
桂枝茯苓丸    等分    桂枝茯苓桃仁芍药
    ●药证发挥

    牡丹皮主治少腹痛而出血者。少腹部按之较硬且疼痛,其出血多为下部出血,如便血、尿血,尤其是与妇人的月经有关,或崩中,或漏下。出血多与少腹痛相关。如出血而少腹不痛者,则有黄土汤、胶艾汤等,多用阿胶、地黄;而少腹痛而无出血者,则又有它药,如芍药、枳实、当归等。据笔者经验,适用丹皮剂者,大多赢瘦而肤色黯红,少腹经常疼痛,女性则多月经不畅,多血块、少腹痛。其舌质多黯红坚老。

    ●常用配方

    ①丹皮3g大黄12g桃仁15g冬瓜子30g芒硝lOg(《金匮要略》大黄牡丹皮汤)

    应用:本方适用于腹腔的化脓性疾病,如阑尾炎、阑尾脓肿、盆腔炎等。

    丹皮15g赤芍药15g桃仁15g桂枝15g茯苓15g(《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

    应用:本方适用于少腹部疼痛,漏下,或有包块,头痛昏晕、失眠、烦躁、动悸,肌肤甲错者。临床多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子宫炎、附件炎、子宫肌瘤、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等妇科疾病以及前列腺肥大、阑尾炎、周围血管疾病等。

杏仁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辽杏、西伯利亚杏的成熟种子。《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贲豚”。《伤寒论》入10方次,《金匮要略》入15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70枚):麻黄汤、麻黄加术汤

    麻黄汤治“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35);“喘而胸满者”(55);“脉浮,无汗而喘者’’(237)。

    麻黄加术汤治湿家的“身烦疼”及“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二)。

    次大量方(50枚):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汗出而喘,无大热者”(63)。

    以上三方均治喘,处方中均有杏仁、麻黄、甘草。

    最简方(2味):《外台》走马汤

    《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十一)。本方为杏仁与巴豆同用,杏仁的药力显然没有巴豆猛烈,但其用于腹胀与大便不通是可以肯定的。杏仁与泻下药同用的尚有大陷胸丸。该方治“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131),条下谓“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次简方(3味):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杏仁甘草汤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九)。短气,为呼吸短促,而不能相续,与喘类似。但程度上较喘为轻,大多伴有胸腹部的闷胀感。因茯苓主治眩悸而小便不利者,则此方证的胸中气塞、短气当为杏仁、甘草主治。

    加昧方: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苓甘五昧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条下有“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又云“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十二)。形肿,即面目浮肿貌。浮肿,本应使用麻黄,而反用杏仁者,是因为其人有手足痹。所谓手足痹即手足麻木、身体不仁,如血痹、风痹状(见六)。而血痹、风痹当用黄芪桂枝之类,与麻黄主治相远,所以可以推测,其人本不是麻黄的适应证,其形体当偏瘦,肌肉当偏紧,故虽有面部浮肿貌,亦非真肿,而是气机壅滞所致。其人当有胸满腹胀等证,所以,《金匮要略》用本方再加大黄治“面热如醉”者(十二),就是这个原因。

    又小青龙汤条下“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40)。喘,本应使用麻黄,今不用麻黄,而用杏仁,其理何在?推想这种喘属于微喘短气之类,患者当有胸闷痛。如茯苓杏仁甘草汤的“胸痹,胸中气塞,短气”(九),就属于此类。还有,杏仁配厚朴可治喘,如《伤寒论》谓“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仁佳”(1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43)。但这种喘的程度也是比较轻的,而且伴有胸腹胀满等证,否则,不会用除满的厚朴。所以,杏仁主治胸满而喘。

    ●仲景方根

    杏仁麻黄甘草:主治湿家之喘、身痛、发黄等。加桂枝,为麻黄汤,治恶寒身痛、头项强痛,无汗而喘;加石膏,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汗出而喘;加薏苡仁,为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湿家汗出当风,致一身尽疼、发热的风湿病(二)。加连翘,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瘀热发黄(262)。

    杏仁厚朴:主治腹满便秘或喘或咳。方如麻子仁丸治大便硬(262);厚朴麻黄汤治咳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喘(18、43)。

    杏仁大黄:主治胸腹痛而便秘者。方如大陷胸丸治胸痛便秘(131);大黄廑虫丸治“赢瘦腹满……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六)。

    杏仁茯苓甘草:主治胸中气塞,悸动而便秘者。方如茯苓杏仁甘草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

    方  名    杏仁用量    主要配伍    .

麻黄汤    70个  麻黄甘草桂枝

麻黄加术汤    70个  麻黄甘草桂枝白术

续命汤40个  麻黄甘草桂枝  当归人参石    膏干姜川芎

桂枝麻黄各半汤    24枚  麻黄甘草桂枝芍药大枣生姜

桂枝二麻黄一汤    16个  麻黄甘草桂枝芍药大枣生    姜石膏

小青龙汤    半升  麻黄甘草桂枝芍药细辛  干    姜五味子半夏石膏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10个  麻黄甘草薏苡仁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50个  麻黄甘草石膏

大青龙汤40枚  麻黄甘草石膏桂枝生姜大枣

文蛤汤    50个  麻黄甘草石膏生姜文蛤大枣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40个  麻黄甘草连轺赤小豆大枣 生姜生梓白皮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50个  厚朴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厚朴麻黄汤    半升    厚朴麻黄  石膏  半夏  干姜

    细辛五味子小麦

麻子仁丸    1升    厚朴大黄麻子仁芍药枳实

大陷胸丸    半升    大黄葶苈子芒硝

大黄廑虫丸    1升 大黄廑虫黄芩甘草桃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廑虫蛴螬

《外台》走马汤    2枚    巴豆

茯苓杏仁甘草汤    50个    茯苓甘草

苓甘五味加姜辛    半升    茯苓甘草  五味  干姜  细辛

半夏杏仁汤    半夏

苓甘五味加姜辛    半升    茯苓甘草  五味  干姜  细辛

半杏大黄汤    半夏大黄

薯蓣丸    6分    薯蓣当归桂枝  曲  干地黄白术麦门冬柴胡桔梗茯苓
    ●药证发挥

    杏仁主治胸满而喘,兼治腹胀便秘。配麻黄、桂枝、甘草治无汗身痛而喘;配桂枝、芍药、厚朴治汗出腹胀而喘;配茯’苓、甘草治眩悸胸满短气。胸满为自觉证,是胸部的满闷感。常伴有咳嗽、气喘以及腹胀、便秘。所以杏仁配大黄、巴豆治大便不通而胸腹胀痛者。如气喘胸满腹胀较厉害者,患者可以见到面目浮肿。

五味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部地区。故称北五味子。《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赢瘦”。《伤寒论》入4方次,《金匮要略》入8方次。

    ●原文考证

    桂苓五昧甘草汤为最简方(4味),治“咳逆倚息不得卧,……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然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十二)。

    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十二);“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4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41)。

    射干麻黄汤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七)。

    厚朴麻黄汤治“咳而脉浮者”(七)。

    苓甘五味姜辛汤治“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十二)。

    以上四方均用于咳逆上气。桂苓五味甘草汤证描述比较具体。其证的要点有三:①气从少腹上冲胸咽;②面如醉状;③时复冒。前①、②证为桂枝甘草汤证,时复冒为五味、茯苓主治。冒为眼前发黑,与眩同类,故常眩冒同称。咳逆上气而致眩冒,想必上气的程度比较严重。此时,不可使用麻黄,误用麻黄则有厥逆、筋惕肉闰、心动悸等变证。故改小青龙汤为桂苓五味甘草汤。

    加昧方:四逆散、小柴胡汤、真武汤

    四逆散条下有“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318)。

    小柴胡汤条下有“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96)。

    真武汤条下有“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316)。

    以上三方均因咳而加五味子。

    ●仲景方根

    五昧子干姜细辛:主治咳喘气逆。入麻黄剂,多配半夏:主治咳喘、倚息不得卧,痰多如水者。方如小青龙汤、厚朴麻黄汤、射干麻黄汤。入附子剂,主治心下悸、头眩、小便不利而咳者,方如真武汤。入茯苓甘草剂,主治胸满气冲而咳者,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汤。

    五昧子干姜柴胡甘草:主治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而咳者。方如小柴胡汤(加减)、四逆散(加减)。

    五昧子桂枝茯苓甘草:主治咳逆上气时冒者。方如桂苓五味甘草汤。

    方  名        五味子用量      主要配伍

    小青龙汤        半升         干姜细辛麻黄半夏芍药桂枝甘草石膏

    厚朴麻黄汤      半升         干姜细辛麻黄半夏厚朴石膏 杏仁小麦

    射干麻黄汤      半升         生姜细辛麻黄半夏射干紫菀 款冬花大枣

    苓甘五味姜辛汤  半升         干姜细辛茯苓甘草

    真武汤          半升         干姜细辛茯苓  芍药  白术  附子生姜

    小柴胡汤(加减)  半升         干姜柴胡甘草黄芩半夏

    四逆散(加减)    5分          干姜柴胡甘草芍药枳实

    桂苓五味甘草汤  半升         桂枝茯苓甘草
    ●药证发挥

    五味子主治咳逆上气而时冒者。咳逆上气者,即呼吸困难,患者或倚息而不能平卧,或胸满气上冲,或张口抬肩,喉中有哮鸣声,或静坐尚平,动辄气喘吁吁。严重者可见虚汗淋漓、头昏眼花,如有物蒙蔽其头目,即所谓“冒”。这种病人常常伴有夜寐不安,或乱梦纷纭,或心慌心悸,或遗泄,或腰膝酸软,或大便滑泄,故五味子常与许多药物配伍应用,如小青龙汤、桂苓五味甘草,以及后世的生脉散、四神丸、麦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黑地黄丸等均是。

    五味子与泽泻均可治“冒”,但两者的适应证不同。泽泻治浮肿而冒且眩,伴有小便不利;五味子治气逆头昏而冒,伴有汗出心慌失寐。

    五味子治咳,入柴胡剂合干姜,入麻黄附子剂合细辛、干姜。

    ●常用配方

    ①五味子10g桂枝12g甘草9g茯苓12g(《金匮要略》桂苓五味甘草汤)

    应用:主治:咳逆上气、心悸、头昏、多汗者。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多用之。临床尚可加山萸肉、龙骨、牡蛎、党参、麦门冬等,效果更好。

    ②柴胡24g黄芩9g半夏10g党参9g甘草6g干姜6g五味子10g红枣12枚(小柴胡汤加减)

    应用:本方多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见病情迁延不愈,遇风冷更甚,痰色清稀者。如肤色白,易出汗,唇舌红者,加生石膏30g、连翘20g;如唇舌淡者,加肉桂6g或桂枝12g。

    ③五味子lOg人参10g麦冬15~30g(《内外伤辨惑论》生脉散)

    应用:本方虽非仲景方,对组合严谨,并久经后世临床检验,疗效可靠,也属经方范畴。本方适用于汗出而短气、头昏眼花、心悸、口干无津、食欲不振、心下痞硬、足膝无力而赢瘦、脉虚弱者。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心血管疾病、肺气肿、神经衰弱、日射病、高原病等均可用之。临床配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更好。

桔梗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神农本草经》谓本品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伤寒论》入3方次,《金匮要略》入7方次。

    ●原文考证

    最简方(2昧):桔梗汤

    桔梗汤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311)。甘草汤不效,复加桔梗,而为桔梗汤,咽痛之外尚有何证?《伤寒论》不明,《金匮要略》条文可补其不足。从“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此为肺痈,桔梗汤主之”(七)的条文可见,桔梗汤证除咽痛外,当有咳、咽干、胸满等。不渴,是其人体内无水气,必无小便不利、身重等证,与白术证、茯苓证相差甚远。  最大量方(3两):排脓汤 排脓汤主治不明。其组成为桔梗汤加生姜、大枣,故主治可参见桔梗汤。  加昧方: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汤条下有“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317),可见桔梗专治咽痛。若大病之后,见脉沉伏、心下痞硬、食欲不振等证者,桔梗不可用,当用人参。

    ●仲景方根

    桔梗甘草:主治咽痛及咳吐脓痰。方如桔梗汤。

    方  名      桔梗用量    主要配伍

    桔梗汤      1两         甘草

    通脉四逆汤  1两         甘草附子干姜

    排脓汤      3两         甘草生姜大枣

    排脓散      2分         枳实芍药

    白散        3分         巴豆贝母

    侯氏黑散    8分        菊花白术细辛茯苓牡蛎桔梗防风人参黄芩
    ●药证发挥

    桔梗主治咽痛、咽干或咳者。其咽痛常为干痛,可伴音哑声嘶;其咳不伴喘,常为干咳,或为浊痰如脓,患者有诉说胸闷胸痛者。桔梗所治的咽痛,多为咽喉疼痛干燥,而无明显渴感,亦无小便不利、身重等证。患者的全身状态比较好,无脉沉伏或脉微细,也无心下痞硬、食欲不振等证。另外,桔梗不可大量使用,因对咽喉有刺激,会引起恶心或呕吐。

    ●常用配方

    桔梗3g甘草6g(桔梗汤)

应用:以咽干咽痛为特征的疾病,如急慢性咽喉炎、声带疾病、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可用之。临床多加味使用,如加玄参、麦冬,为玄麦甘桔汤,多用于咽干咽痛、局部红肿糜烂、便秘者;配合半夏厚朴汤,可用于治疗咽喉异物感的疾病,如咽喉炎、食管炎、梅核气。咽喉肿痛,淋巴结肿大者,可配合连翘、黄芩、山栀等。

桃仁

    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仁。《神农本草经》谓主“瘀血,血闭瘕,邪气,杀小虫”。《伤寒论》入3方次,《金匮要略》入7方次。

    ●原文考证

    最大量方(50枚):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苇茎汤

    桃核承气汤与大黄牡丹皮汤两方均为桃仁与大黄、芒硝同用,其主治相同者为少腹疼痛。桃核承气汤治“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者”。大黄牡丹皮汤治肠痈,其表现为“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沉紧者”。少腹急结,即少腹部或痛或胀,拘挛急迫,痛苦不可名状;少腹肿痞,肿为外形肿满,痞为或痛或胀,按之即痛,可见少腹证是明确的。

    大黄牡丹皮汤证的“小便自调”一证,也可视为桃仁证之一。根据仲景原文,凡有瘀血者,其人当小便自利,所谓“少腹满,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125);“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126)。故抵当汤治“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124);“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  (125);抵当丸治“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126)。小便自利,为小便通畅尿量较多,无浮肿、身重等。

    苇茎汤治肺痈,其证为“咳而微热.烦满,胸中甲错”。胸中甲错,为皮肤粗糙不平。而皮肤粗糙者.大多赢瘦而黯黑,则此方应适用于赢瘦、肌肤甲错之体的肺痈。  最简方(3味):下瘀血汤 下瘀血汤治“腹中有干血着脐下”的产妇腹痛。干血为瘀血之一。《金匮要略》中主治干血的处方还有大黄廑虫丸,其证为“赢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六),药物组成有下瘀血汤全方,’则上述主治可作为下瘀血汤证的补充。又《金匮要略》主治疟母瘕瘕的鳖甲煎丸中也含下瘀血汤全方,则下瘀血汤可治腹中的肿块。另下瘀血汤并主“经水不利”,则妇人的干血当有闭经、痛经、月经不调等证。“干血着脐下”,是指少腹部硬满疼痛,按之痛甚。

    其他方: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治“妇人宿有瘕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十二),此病为瘀血成虾块,与“干血着脐下”的病状相似。

    ●仲景方根

    桃仁大黄:主治少腹硬满疼痛。加水蛭,治发狂,方如抵当汤、抵当丸;加廑虫,治经水不利,方如下瘀血汤。

    桃仁牡丹皮:主治少腹疼痛、脓肿包块,方如大黄牡丹皮汤、桂枝茯苓丸。

    方  名      桃仁用量    主要配伍

    桃核承气汤    50个      大黄桂枝甘草芒硝

    抵当丸        25个      大黄水蛭虻虫

    垫当汤        20个      大黄水蛭虻虫

    大黄牡丹皮汤  5O个      大黄牡丹芒硝瓜子

    下瘀血汤      20枚      大黄廑虫

    大黄廑虫丸    1升       大黄廑虫黄芩甘草杏仁芍药 干地黄干漆
    桂枝茯苓丸    等分      桂枝茯苓牡丹芍药

    苇茎汤        50枚      苇茎薏苡仁瓜瓣


    ●药证发挥

    桃仁主治肌肤甲错者。所谓肌肤甲错,指皮肤干燥、粗糙、脱屑如有鳞甲,或增厚、色素沉着。肌肤甲错者,大多形体赢瘦、面色黯黑,尤其是两目眶发黑发青,口唇多黯紫,舌质黯红坚老,并且多伴情绪不安定或狂乱、小腹疼痛、月经不调、大便干结等。

    小便自利与否,是鉴别桃仁证的指征之一。小便不利者,多属白术证、茯苓证、泽泻证,其舌多体胖而淡红,其形体多浮肿貌,与桃仁证显然不同。小便自利,为体内无水,则其人必赢瘦。

    桃仁证与杏仁证均有大便干燥,但杏仁疗喘,多配麻黄治脉浮气喘便秘,而桃仁治狂,多配大黄治脉沉发狂便秘,此为区别。桃仁与人参、麦门冬、甘草等均用于赢瘦之人,但桃仁证的皮肤干糙如鱼鳞,口唇黯红;而后者的皮肤干枯而无油光。口唇淡红而无华。

    桃仁多配伍其他药物同用,如少腹硬满疼痛、肌肤甲错者,配大黄、芒硝、廑虫;肌肤甲错、咳嗽胸满者,配苇茎、苡仁、瓜瓣;妇人月经紊乱,腹中有瘢块.配桂枝、芍药、牡丹皮、茯苓。

    ●常用配方

    ①桃仁12g大黄12g芒硝10g桂枝6g甘草6g(桃核承气汤)

    应用:本方多用于精神不安、少腹硬痛、大便秘而肌肉坚紧者。精神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盆腔炎症、睾丸炎、前列腺炎、外伤可用之。

    ②桃仁12g大黄9g廑虫10g(《金匮要略》下瘀血汤)

    应用:本方多用于妇科疾病、骨伤科疾病、精神病等见少腹硬满疼痛、大便秘而肌肤甲错者。

    桃仁15g丹皮15g赤芍药15g桂枝15g茯苓15g(《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

    应用:本方适用于少腹部疼痛,漏下,或有包块,头痛昏晕、失眠、烦躁、动悸,肌肤甲错者。临床多用于月经不调、痛经、子宫炎、附件炎、子宫肌瘤、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等妇科疾病,并可用于前列腺肥大、阑尾脓肿、周围血管疾病、皮肤病等。

    ④桃仁12g红花10g地黄15g当归10g川芎10g芍药12g(《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

    应用:本方从芎归胶艾汤演变而来,适用于形体赢瘦、面目黯黑、肌肤甲错、舌紫黯者。临床多用于月经不调、头痛、腹痛等疼痛性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治疗各类感冒简易图表
呼 吸 科 常 用 方 剂 100 首
经方入门三书】苏方达
张仲景《伤寒论》经典配伍50味药证名方
中医经方杂谈
三味药小方,你值得拥有(更新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