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连载(169)《述而篇》第19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rǔ)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lè)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原文朗读】

【注释】

叶公:楚国的大夫,姓沈名诸梁。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故称“叶公”。成语“叶公好龙”说的就是他,但这个故事是经过演绎的,叶公是一个贤大夫。
:下回答上、臣回答君,称之“对曰”,因叶公为大夫,故称“”。
:何,为什么。
云尔:如此而已。 

【白话翻译】

在不熟悉人的眼中,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孔子自己做了回答。
孔子师徒周游列国往南走到了楚国边界,到了楚国叶城这个地方,当地的主官叶公虽然对孔子仰慕已久,但不清楚孔子到底是一个什么人,好不好打交道。便私下里先向子路打听一下,子路不知道他为何发问,所以没有贸然回答。
子路回过头告诉了老师这件事,孔子说:“你何不这样回答:‘他这个人呀,发奋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乐观快乐到连忧愁都忘了,忙忙碌碌连自己老了都浑然不知’,你何不这么说呀!”

【解读】

1.孔子的一生是充实的一生,与《论语》其它篇章相互参照。

本章可以看成是孔子的自我评价,孔子唯一对自己赞赏的就是“好学”,那么他好学到什么程度?孔子自己总结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学而未得之时,废寝忘食。当其学而有成,又快乐地忘记了忧愁。孔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孜孜追求,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年龄,虽老态龙钟仍觉得自己的心像年轻人那样朝气蓬勃,这就是孔子为自己所绘制的“自画像”。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中有很多处描述孔子的好学和废寝忘食,举例如下。在《学而篇第一》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公冶长篇第五》中,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述而篇第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叶公是什么人,《论语》中共三次提到叶公。 

这件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的中后期,孔子师徒经历“陈蔡之难”后到了楚国边疆,见到了楚国叶城的叶公。中国人都熟悉一个成语“叶公好龙”,就是以这个叶公为原型,只不过这个典故是经过演绎的。叶公是一个贤大夫,短短的一段时间,就跟孔子问过两次“”,要知道在整个周游列国的14年中,没有几个人向孔子问过政,所以《论语》中三次提到了叶公。
在《子路篇第十三》中,有两章提到了叶公。其一,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yue),远者来”。其二,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3.“不知老之将至”,后世的书圣王羲之在他的《兰亭序》中引用了这句话。

不知老之将至”形象地描绘了孔子快乐充实的一生,激励了无数人。只要心中有追求,就会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既延缓衰老,还能发挥余热生活得有尊严有价值。
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他的《兰亭序中》引用了孔子的这句话,其中一段写道“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大意是,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兴趣和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大不同,但每当遇到欢欣的事情时,都会感到暂时的志得意满,只顾得欢欣鼓舞喜悦满足,没察觉到垂暮之年已到眼前。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我们虽然不能像孔子那样一辈子都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但起码可以试试能不能过好充实的一整天。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叶公问孔子于子路(7-19)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请看孔子如何描述自己(7—18,讲于2021年11月13日 )
孔子晚年的养生之道
从《论语》中解读孔子仕途辛酸史
【共读】《论语》述而篇第十九
《论语》千古薪火依旧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