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连载(171)《述而篇》第21章,“子不语怪、力、乱、神。”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原文朗读】

【注释】

怪、力、乱、神:怪,怪异之事,稀奇古怪。力,施暴逞强,崇尚武力。乱,惑乱人心,乱七八糟。神,神鬼莫测,故弄玄虚。 

【白话翻译】 

世俗之人常常津津乐道于诸如怪异、暴力、惑乱和鬼神的话题,既然有市场,那么就有一些人靠这些东西蛊惑人心妖言惑众,或者哗众取宠吸引眼球,或者还有其它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东西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是有害的。孔子是一个圣人,他的教育理念是让人走上正道,传播的都是正能量,很少讲“怪力乱神”这些东西。

【解读】

1.孔子传播的都是正能量。

孔子是一个圣人和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是引人走正道,传播的都是正能量。而世俗之人往往热衷于一些怪异暴力惑乱和鬼神的话题。
哪些东西是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本章列举了“怪力乱神”这四种内容。 
什么是“”?奇怪,怪异,不同于常理。孔子语常不语怪,如木石之怪,水怪山精之类。什么是“”?暴力,武力。孔子崇德不崇力,如荡舟、扛鼎之类,不提倡打打杀杀的暴力。什么是“”?引起人心的混乱,引起社会的动乱,历朝历代蛊惑人心者大有人在。什么是“”?神鬼莫测之事,虚无缥缈的理论等等。
既然世俗之人对“怪力乱神”之类的话题很感兴趣,那么就会有人利用人性的这个弱点,或者哗众取宠吸引眼球抬高自己身价,或者有意扰乱民心扰乱社会。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人存在,而孔子不会这么做,他也很少谈及这些话题。

2.历朝历代都有靠“怪力乱神”扰乱民心和社会的人,孔子斩杀了少正卯。

既然世俗之人热衷于“怪力乱神”这些话题,那么就会有人借机兴风作浪。我们举一个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物,他叫“少正卯”,才高八斗,但被孔子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斩杀了。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代,官至鲁国的大夫,很有才华,学识渊博,能言善辩,和孔子一样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因为他讲的内容太吸引人了,所以聚集了非常多的门徒,连孔子的很多学生都跑去听他讲学,曾使“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只有颜回一个人没去过。如此看来,少正卯是鲁国当时的一个名人,既有官职,又有学问,还是孔子的竞争对手。
孔子50多岁当了鲁国的最高司法长官大司寇,不久后又代行总理大臣之职。在他“摄相事”上朝听政的第七天,就以乱政的名义诛杀了身居大夫之位的少正卯。弟子们都不明白孔子为什么杀少正卯,子贡忍不住去质问老师道:“少正卯是鲁国的名人啊,先生刚开始当政,就先把他杀了,应该没有弄错吧。

孔子诛少正卯

孔子并没有因为子贡兴师问罪而生气,只是指了指位子,说:“你先坐下,我会详细告诉你缘由。人有五种恶劣的品行,它们分别为,一是通今达古却用心险恶,二是行为邪僻却又顽固不化,三是花言巧语且虚伪矫饰,四是见识广博却专记丑恶之事,大肆宣扬,蛊惑人心。五是顺从错误言行,并加以修饰维护。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却兼具这五种罪恶于一身,他的学识广博足以聚集大批门徒,他的言谈足以袒护邪恶而迷惑众人,他强横的性格足以颠倒是非而开宗立派,他是小人中的奸雄,不可不杀。昔年商汤诛尹谐,周文王诛潘止,周公旦诛管叔,姜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这七个人,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却有同样的邪恶心肠,不能不杀。”在给出了历史上的先例之后,孔子还进一步引经据典:“《诗经》上说:‘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大意是,忧愁之心多凄楚,被众小人所怨怒。如果小人成群结党,那就值得忧虑了。
孔子解释为什么诛杀少正卯的这段话没有收录到《论语》中,可能是担心有人认为这是孔子在公报私仇。

3.对我们当代中国社会的警示,很多网络“大咖”妖言惑众抹黑祖国。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社会巨大变革的转折期,也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关键时期,欧美列强必然对中国采取围追堵截的高压围攻,这时候民心的凝聚和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大家都能看到形势的严峻性,为了抹黑和扼杀中国,不仅欧美列强打压中国,而且还在中国国内培养了很多代言人,这些人有很多是所谓的社会名人和网络“大咖”,他们学识广博,能言善辩,专门抹黑中国,粉丝响应者动不动就百万千万,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
今年全球又发生了“冠状病毒”的瘟疫大流行,欧美国家为了转嫁国内矛盾和经济损失,必然会对中国进行更加出格的压制,我们该怎么办?对那些还在妖言惑众的帝国主义代理人,我们该如何处置?

4.教育的目的是“养正”,与《周易》的蒙卦相互参照。

《周易》的第4卦叫“蒙卦”,“”字顾名思义就是蒙昧启蒙,蒙卦全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启蒙教育,可以当做一本中国人教育的指导书。在蒙卦的《彖传》中,孔子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孔子说教育的目的是让人走正道,而不能教人走歪门邪道,启蒙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功绩和作用可以跟圣人相提并论了。    
一是坚决打击和遏制,二是加强正面宣传,不能丢失宣传的阵地。

5.与老子的《道德经》相互参照。

在如何引导民众的问题上,老子也提倡要正向教育,圣人们的思想是一致的,《道德经》中有几章谈到了这个问题。
《道德经》第3章云“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中的“”字明显带有贬义,与知晓天地大道的“知”不一样,主要指人的小智慧小聪明。其中提到的“智者”,我们可以把他们比作是“靠卖弄智巧心机而谋利之人”。老子说,民风复归淳朴,使那些想依靠卖弄智巧谋利之人无机可乘,他们也就不敢恣意妄为了,故称“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道德经》第12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a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说,缤纷的五色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五音使人震耳欲聋,丰盛的五味使人味觉失灵,驰骋狩猎使人心放荡发狂,难得的货物使人品行受伤。要摒弃那些万有物欲的诱惑,不为这些声色之娱所动。
《道德经》最后一章第81章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说,真实可信的话不那么美妙动听,信口开河的甜言蜜语经不起推敲印证。悟道体道行道的真善之人不会与众生去争辩,他只是默默地行无言之教,而喜欢到处争辩逞强的人并没有得到道的真善美。真正悟得天道核心本质的人称为“知者”,他不会去展现炫耀自己的博学多闻。如果天花乱坠夸夸其谈,其实讲的都是些具体知识技能的细枝末叶,充其量是个智者。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本段话可以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其一,作为学生,要看正能量的书籍,学习正向的东西。其二,作为老师,要教人走正道,不要教歪门邪道。其三,上升到社会层面,要占领宣传阵地,引导全社会的正能量。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子不语怪、力、乱、神”?
读懂孔子不容易:“子不语怪力乱神”如何理解?学人们争论不休!
弘扬正气
论语7.21
论语启示录149:孔子为啥不八卦
《老子》与《周易》全新对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