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3.【教师博览】走进名师——俞正强(六)


教学应该发生在恰当的地方

——对学困生问题的20年思考与感悟

感悟一:补课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1986年我中师毕业,在小学里教数学。班里有三个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我采用的办法是课上多提问,不让他们走神;课中多指导,不让他们掉太多;课后多补课,尽量讲懂今天学的东西。两年下来,花了十分多的力气,总算能考个七八十分送上初中了。

有一天上午十点多钟,我上街买块三角板,从店里出来,猛听得一声“俞老师”。循声一看,正是两年前亲密接触的一名学困生,问他:“你干什么呢?什么时间了,还在街上!”

“不是的,是我们老师让我出来遛一下。”他不好意思地说。

我突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从前花了很多时间给他补课,有意义吗?我补得了两年,补得了三、四年吗?

后来写过一篇论文,题目是:“情感淡漠与学困成因”。现在想想,学生可能也是十分讨厌补课的。重复着讲题目、做题目,学生也累,老师也累,累了的时候,淡漠是自然的了。

从此,我开始审视我的学困生,我相信补课不是改变学困生的正确选择。

那么,正确的选择是什么呢?

感悟二:学习的改变源于心的改变

后来有一次接班的时候,前任老师向我介绍了两位需要教师关注的学困生。我打定主意,绝不像从前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地给他们补课了。可是不补课,又能怎么样呢?在迷茫之中我不知道好办法是什么?但我已经知道不好的方法是什么了。补课,应该是帮助学生进步的辅助方法,而不是主要方法。在我没有用好办法之前,我至少可以停止使用坏办法。

两位学生的数学成绩真的不好,中间尝试过几次补课,不过是帮助他们完成当天的作业而已。这两位同学上课是基本不听的,不听的原因可能也是比较复杂。如果是从前,我发现他们不听,会义愤填膺地指责他们、批评他们。可是,现在我意识到大量的批评、指责、补课应该停止了。

我一直关注他们、观察他们,包括在课堂上和课外。有一天上数学课,我一边讲课,一边用眼睛观察着那位低头在抽屉里玩东西的男生,不经意间他突然抬了头,我感觉他的视线与我的视线对接在一起,他的眼珠动了一下,我突然有一种感觉:这个学生可能会好了!

奇怪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他真的渐渐好起来了。我发现他做很多题目是不用列出算式而可以直接报出得数的。于是,我让他参加当时我任教练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班。

就这样,中间也针对性地补过几次课,但很少。这位学困生的数学已是十分优秀了,当年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他拿了一等奖。

另一名学困生呢,效果还是不行,成绩依然不好。我一直观察她,一直想重觅视线对接而心灵相通的机会,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就这样,她也上了初中去了。

我想到《圣经》中曾经有句话:“治一个人的病,先抚摸他的心。”也许师生之间有时也需要一点心的沟通,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琐。

如果我不能改变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使他进步,我至少可以不以补课的名义伤害他,让他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等着可以改变他的人出现。

如果说从前我是理直气壮地以爱的名义给学生补课的话,那么,现在我觉得在补课之前,要先想想,是到补课的时候了吗?

关于学困生,我已不再急躁了。心的改变是需要条件的,这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缘”,但这“缘”一定来自教师持之以恒的关怀与守候。


感悟三:学习困难源于学习准备的缺失

有一年新接了一个四年级班,有一位学生解这样一道题目:

xx牌52型拖拉机,一天耕地150公亩,问12天耕地多少公亩?

这位学生的解答是:52×150×12=(略)

她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于是,我问:

“我们换一道题目,比如你每天吃两个大饼,5天吃几个大饼?”

“老师,我早上不吃大饼的。”

“那你吃什么的?”

“我经常吃粽子”

“好,那你每天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

“老师,我一天根本吃不下两只粽子。”

“那你能吃几个粽子?”

“吃半个就可以了。”

“好,那你每天吃半个(小数乘法没学)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

“两个半。”

“怎么算出来的?”

“两天一个,5天两个半。”

这位学生的问题在哪里呢?我想人学习数学,是从生活经验开始的,并于生活中养成了生活型的思维习惯。在他们学习数学的时候,需要养成数学的思维习惯的时候,却仍然保留着生活型思维。比如,当学生面对“每天吃两个粽子”这一材料时,有的学生首先会想:这可能吗?而有的学生首先会想:这是每份数。前者是一种极生活化的思考,关注材料的合理性;后者是一种数学思考,将材料抽象为一个“量”,从而进行形式化的演绎思考。

该生的问题就在于这种数学思考的方式尚未建立起来,需要一个特别的辅导。

然后。我跟她说:“我知道怎么跟你补课了。”

后来,在学习分数应用题的时候,她学得十分顺利。

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正源于学习准备的缺失。

感悟四:等待也是一种好办法

二年级学生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是有一位学生却一直写错,课上我以她的错例做讲评的时候,发现别的同学在笑,而她一点也不觉得好笑。

下课后别的同学去参加大课间活动了,我留下她补课,想想有20分钟也可以完成补课任务了。特别是现在自以为对数学学习的理解比较深的时候,但结果很奇怪,这位小朋友写来写去就写错。

既然补不起来,我就不补了,也没骂她笨,随她吧!反正期末考试还要三个月呢!

大约一个月后,我发现类似的题目,她已经写对。

我马上找她来问话:

“这段时间是不是有家庭教师了?”

“没有。”

“那这段时间有人给你补过课了?”

“没有。”

我静静地看了她一会,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是学生的“成熟”。

学习是基于一种成熟,就像小朋友学跳绳,一个月前怎么也学不会跳绳,一个月后自己就会跳了。其中的原因便是“成熟”。

而教师的等候,则给了学生成熟的时间。

因此,有些学习困难是暂时的,是由学生的暂时不成熟而引起的,等一等,不要急着下结论,可能是个好办法。

我想,这种情况可能在小学的低段比较常见。个体机能的成熟度真的是有差别的,由于这种差别引起学习困难的学生如果再被强化为“笨”,就会真的令学生个人表现为“笨”。

20年来的课堂教学中,我一直没有间断对学困生的思考。在浙江小学数学名师班学习期间,我做了一个课题,也是关于学习困难的,老师说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课题。

一个数学教师的价值便在于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其实一个优等生也会发生学习困难的,在发生学习困难之际,也是学困生。

面对学困生,我反思了自己的经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阶段:

体力劳动。拼时间花力气,大量补课,逼学生做作业,学生很累,我也很累。成绩真的有所提高,不会掉队很远,不管将来怎样。

价值追求。学困生也需要可持续发展。补课是为了不补课,补课是一种价值判断后的选择。首先在于改变孩子的心,而心的改变是不能急躁的,需要慢慢来。

方法求索。学习困难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大多数学生完成小学数学学习应该不会有太大困难,如果孩子学习发生了困难,一定是某个地方的准备出问题了,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与学生对话去找寻那个节点,只要节点解决了,学习也就解决了。

生命等候。有许多学习困难既不是方法问题,也不是态度问题,而是生命的成熟问题。有了这样的感悟,就会体会到人类的学习困难是如此的精彩有趣。

今天,如果要对学困生问题开出一剂药方,那只能是四味中药:体力劳动2分,价值追求3分,方法求索3分,生命等候2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学困生教育
俞正强:“怪”老师的神奇种子课
他从学生的叽叽喳喳中思悟为师之道(组图)
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两位明师如是说——
网红试卷背后的那群“老头儿”被我们挖出来了……
[学习交流] 名师访谈——景炎物理学科带头人罗坤光老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