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泄泻的中医辨治
 
            泄泻,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夏季更是泄泻的多发季节,了解相关常识,采用恰当的治理方法,降低泄泻对健康的损害,尤为重要。
泄泻的中医辨治
   主要内容:泄泻 经行泄泻 五更泻   治泄九法(《医宗必读》明·李忠梓著) 附:辨治要点、痛泻要方、便秘
 
一.   治泄九法 
                   读《医宗必读》学习李中梓治泄九法

【摘要】 泄泻是临床常见病证,泄泻的病机总以脾虚湿盛为关键,所以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原则,而结合具体的辨证则又可配合使用不同的治法。《医宗必读》为明代李中梓所著,其卷之七在总结前人治疗泄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 在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准确地应用各法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的病证[1]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下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为泄泻。 脾虚湿盛为其主要病因,脾为主脏,湿为主因,但往往挟风、挟寒、挟热、挟积、挟痰、挟瘀等,病变脏腑亦可涉及肝、肾等,而且常常与其他病证相关联,导致多重病因病机夹杂,形成复杂的因果关系 [2] 。《素问·标本病传论》云: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 强调的是治病求本。 李中梓对泄泻治疗的基本认识遵循了《内经》的这一原则,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治泄九法

1.1 渗利法

   李中梓云: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是也。即利小便以实大便。 本法主要适用于水湿壅盛,困脾伤中所致的水湿泄泻。 李氏据此将渗利之法列为治泄第一项,以六一散、五苓散、胃苓散等渗利小便,而使湿从小便而去,以实大便,常用白术、茯苓、砂仁、薏苡仁、车前子、泽泻、大腹皮等药物。

1.2 升提法

   李中梓云: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 又如地上淖泽,风之即干,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 李氏所论升提包括 2 层意思,一是升腾鼓舞胃气,二是以风胜湿。 升提法临床多与健脾、渗湿诸法配合应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清气下陷,或脾胃之气为寒湿所困,谷气下流之证。 李氏主张升提中气,用升麻、羌活、葛根、防风之类,取生发阳气、又风能胜湿之意。 临床常用益气举陷、健脾升提止泻之法,方如升阳除湿汤、补中益气汤等。

1.3 清凉法

    李中梓云:热淫所至,暴注下迫,苦寒诸剂,用涤燔蒸,犹当溽暑伊郁之时,而商飚飒然倏动,则炎熇如失矣,所谓热者清之是也。湿热之邪侵犯胃肠,而成暴注下迫 , 若用苦寒之品,更伤其阳,故用清凉之剂。本法适用于热淫湿邪或夏令暑湿蕴结肠胃,邪热交蒸,热迫肠道之热泻。 李氏善用清凉之剂,药如黄芩、黄连、黄柏、苦参、马齿苋等,方用黄芩芍药汤、薷苓汤等。

1.4 疏利法

    李中梓云:痰凝气滞,食积水停,皆令人泻,随证祛逐,勿使稽留,经云:实者泻之,又云:通因通用是也。 痰凝、气滞、食积、水停,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所谓疏利就是针对痰、食、气、水留滞的病机,通过疏利祛邪即燥湿化痰、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攻逐水饮、活血化瘀等以使泻止的方法,邪气不同,用药各异。 本法适用于因实因滞引起的腹满泄泻之证。

1.5 甘缓法

    李中梓云:泻利不已,急而下趋,愈趋愈下,泄何由止? 甘能缓中,善禁急速,且稼穑作甘,甘为土味,所谓急者缓之是也。 泄利急迫,泄泻不止或反复发作,耗伤正气,急施甘味药以缓之。 甘缓,就是以味甘补中之品,急固中焦,以缓下趋暴注之势。 方用大断下丸、浆水散。

1.6 酸收法

    李中梓云:泻下有日, 则气散而不收, 无能统摄,注泄何时而已? 酸之一味,能助收肃之权。 经云:散者收之是也。 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正气耗伤,用酸收之品,以止泄泻。酸收法,临床意义有二:一是收敛正气,复其统摄之权;二是病延过久,速以断下,收关门之功。 此法主要用于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甚至虚实难分、寒热莫辨之反复腹泻下痢,方用固肠丸、乌梅丸、真人养脏汤、五味子散,常用药物有诃子、乌梅、石榴皮、五倍子、五味子、肉豆蔻等。

1.7 燥脾法

    李中梓云: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仓廪得职,水谷善分,虚而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 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浊清不分而致泄泻,当补脾祛湿而止泄。 此法适用于脾虚湿胜之泄泻, 治以燥湿健脾之品,临床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等。

1.8 温肾法

    李中梓云:肾主二便,封藏之本,况虽属水,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熟腐五谷乎,故积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母。经曰:寒者温之是也。本法主要用于脾肾虚寒证。虚寒证有新久之别,猝然而发,下利清谷者为寒邪直中,阳气暴伤,治当温阳散寒,多用干姜、附子之类,方如四逆汤、真武汤、茱萸断下丸等。 李氏认为:久泻常属下元无火,治当温补脾肾、补火生土,常用干姜、乌药、肉桂等温补肾阳的药物达到治本的目的,方如四神丸、附子理中汤、八味丸等。

1.9 固涩法

    李中梓云:注泄日久,幽门道滑,虽投温补,未克奏功,须行涩剂,则变化不愆,揆度合节,所谓滑者涩之是也。 固涩法主要针对泄泻日久,脾肾虚寒,邪少虚多,关门不固,滑脱不禁之证,临床常与燥脾法、温肾法配合运用,常用赤石脂、禹余粮、炒诃子、石榴皮、肉豆蔻、粟壳等药物,方如赤石脂粮丸、桃花汤、真人养脏汤等。若久痢而脾肾虚寒甚之证,宜加入人参、附子;滑泄不禁者,酌加肉豆蔻、诃子肉、五倍子、乌梅。

学习体会

2.1 治病求本

    泄泻与肝、脾、肾三脏病变相联系。 三脏功能正常对泄泻的发生与转归起着关键作用。针对脾虚、肝郁、肾虚 3 个主要病因,李中梓提出了升提、燥脾、温肾 3 法以治本。 升提法主要通过益气提升、 补益脾气、提升中气达到升阳止泻的目的,用于症见泄泻脱肛、腹痛肠鸣、脘闷纳少、舌苔白腻、脉濡缓者;另外也可条达肝气,用于临床症见腹痛肠鸣、泻后痛减、舌质淡红、 脉弦, 每因情绪变化而诱发之肝郁乘脾者。 燥脾法通过应用燥湿健脾的药物培土祛湿达到止泻的目的,用于症见大便溏泄、脘腹胀满、不欲饮食、倦怠乏力、苔白腻厚、脉缓者,温肾法应用温补脾肾的药物治病求源,治疗泄泻日久,脾病及肾,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而泄,症见完谷不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2.2 祛除标实

    泄泻外邪多为风、寒、湿、热等,而以湿邪为主,故临床常应用淡渗法淡渗利湿以治泻;湿多夹热,清凉法以清热利湿的药物为主,治疗湿热并存的泄泻之症;疏利法主要用于实邪留滞引起的泄泻,使用理气、导滞、消导、化瘀等药物为主,用于食滞肠胃者、肝气犯胃者、痰凝气滞者、气血瘀滞者。

2.3 急则治标

    甘缓、酸收、固涩 3 法主要是泄泻发生的某个病症阶段的治疗法则,以治标为主。甘缓法在急病之时使用甘缓的药物达到急者缓之的目的,缓解泄泻急迫的症状。酸收法用于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正气耗伤,症见形体消瘦、皮肤干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用酸收之品以收敛正气而止泄泻。 固涩法更多地应用于久泄不愈、滑脱不禁的病症。

病案举例

    患者,男, 46 岁,诉腹泻半年余,晨起腹痛肠鸣,大便急迫,便前腹痛,便后缓解,大便溏泻,每日 3~4 次,饮凉后加重,乏力,时有胸闷气短,纳呆,舌淡红少苔,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中气不足;治宜温肾健脾,补益中气,运用燥脾、温肾、升提、固涩、疏利之法。 处方:补骨脂 30 g ,肉豆蔻 12 g ,吴茱萸 12 g ,五味子 10 g ,炒白术 30 g ,石榴皮 30 g ,炙甘草 15 g,炙升麻 10 g ,柴胡10 g ,生黄芪 30 g ,大枣 10 g ,焦三仙30 g ,淮山药 20 g ,白扁豆 15 g  服药 7 剂,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晨起腹痛肠鸣减轻,时有呕恶,加生姜 3 片温中止呕,再服剂,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每日 1~2 次,成形,无明显腹痛。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 . 中医内科学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151.

[2] 李永乐 . 李中梓治疗泄泻学术思想探析 [J]. 河南中医,

2007  21  11 ): 21-22.


 二.   泄泻
           本词条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医生科普项目/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一般根据病因病机运用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的方法治疗。
英文名称 diarrhea
就诊科室 内科,消化内科
常见病因 感受外淫,饮食所伤,情志不舒,脾胃虚弱,脾肾阳虚,中气下陷
常见症状 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
疾病概况

目录
1病因病机
2辨证施治
3其他疗法
4预防调护

1.病因病机
        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
1.1.  感受外淫
       六淫外邪伤人,主要以湿为主,常夹杂寒、暑、热等病邪,导致肠胃功能失调,皆使人发生泄泻,脾脏喜燥而恶湿,外来之湿入侵则最容易困遏脾阳,从而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导致泄泻。寒邪或者暑邪也能直接影响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1.2.  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和水液;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故饮食不当,如饮食过量导致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厚味,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或过食生冷,导致寒湿交阻等,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脾胃的传导失司,升降失调,水谷停滞而导致泄泻。
1.3.  情志不舒
        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运化失常,或忧思气结,脾运阻滞,均致水谷不化,下趋肠道为泻。若素体脾虚湿盛,运化无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均可致肝脾失调,易形成泄泻。
1.4.  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若因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1.5.  脾肾阳虚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1.6.  中气下陷
        久病失治误治,导致中气被损伤引起中气下陷,不能提升阳气,故而不能温煦腐熟水谷,水谷不化,成为泄泻。

2.    辨证施治
2.1. 寒湿停滞
     (1)证候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状既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2)治则芳香化湿,疏表散寒。
      (3)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2.2.  湿热壅滞
      (1)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2)治则清热利湿。
      (3)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2.3.  暑湿壅滞
      (1)证候发于盛夏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伴见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自汗面垢,口渴尿赤。
     (2)治则清热化湿。
     (3)主方黄连香薷饮加减。
2.4.   饮食停滞
     (1)证候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伴见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2)治则消食导滞。
     (3)方药保和丸加减。
2.5.   肝气乘脾
     (1)证候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
      (2)治则抑肝扶脾。
      (3)主方痛泻要方加减。
2.6.  脾胃虚弱
     (1)证候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多,夹见不化水谷,伴见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
     (2)治则健脾益胃。
     (3)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2.7.  肾阳虚衰
   (1)证候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伴见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软。
   (2)治则温肾键脾,固涩止泻。
   (3)主方四神丸加减。
2.8.  中气下陷
   (1)证候多由久泻或大病或久病导致的久泻不止,甚者脱肛,伴见小腹坠胀,纳呆,少气懒言,体倦肢软,渴喜温饮,消瘦等。
   (2)治则升阳举陷止泻。
   (3)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2.9.    上热下寒
   (1)证候肠鸣下利,干呕呕吐,伴见心下痞满,口渴喜饮,偶有口苦,心中烦闷,小腹喜温等。
   (2)治则和胃开脾止泻。
   (3)主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3.     其他疗法
3.1.  针灸分型治疗
     (1)急性泄泻  
        ①治则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②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中脘。
        ③配穴寒湿者,加神阙;湿热者,加内庭、曲池;食滞者,加中脘、梁门。
        ④操作毫针泻法。神阙用隔姜灸法。
     (2)慢性泄泻 
        ①治则健脾温肾,固本止泻。以任脉及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②主穴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三阴交。
        ③配穴脾虚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冲,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命门、关元。④操作神阙用灸法;天枢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公孙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3.2.    穴位注射法
        选天枢、上巨虚。用黄连素注射液,或用维生素B1、B12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3.3.   耳针法
        选大肠、胃、脾、肝、肾、交感。每次以3~4穴,毫针刺,中等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4.  拔火罐
   (1)取穴天枢关元大肠俞小肠俞。
   (2)方法留罐10分钟,日二次。

4.预防调护
4.1.  饮食
        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喝生水、冷水等;泄泻病人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不宜吃甜、冷、肥腻的食物;某些食物进食后会引起泄泻者,应忌食。
4.2.   增强体质
        慢性泄泻病人,应加强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如体操、太极拳、气功等。
4.3.  预防
        平素注意天气变化而增减衣物以防外感引起泄泻。

       泄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在中医治疗上应明确证型,正确的辨证论治从而选方用药,针灸治疗急慢性泄泻效果较好,但对严重失水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泄泻,则应采用综合性治疗。
                                                                                     ·本文完·
  附1:泄泻辨治九种(2013-07-16 12:41:04)转载▼标签: 杂谈  ·宏仁堂·
     1.寒湿泄泻(肠呜便腥)一藿香正气散.
     2.湿热泄泻(灼热泻急)一葛根芩连汤.
     3.食滞泄泻(便酸臭粘)一木香槟榔丸、保和丸.
     4.肝郁泄泻(腹痛即泻)一痛泻要方.
     5.脾虚泄泻(时溏时泻)一参苓白朮散.
     6.肾虚久泻(五更泻)一四神丸.附子理中丸.
     7.急痢(阿米巴痢)一白头翁汤.
     8.痢疾腹痛一黄芩汤.
     9.急痢(菌痢)一芍药汤、小檗碱片。

附2:痛泻要方
  ·百度百科·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提供内容。

        痛泻要方,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肝旺之泄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属于肝旺脾虚者。

中 文 名  痛泻要方
功    用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    治  脾虚肝旺之泄泻
分    类  和解剂-调和肝脾
出    处 《丹溪心法》
目录
1歌诀
2组成
3用量
4用法
5功用
6主治
7方义
8配伍特点
9运用
10加减化裁
11重要文献摘要

1. 歌诀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之痛,治在泻肝又补脾。
2. 组成  陈皮、白术、白芍、防风。
3. 用量  陈皮45g,白术 90g,白芍 60g,防风30g。
4. 用法  上四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5. 功用  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6. 主治
        脾虚肝旺之泄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7.   方义
        本证多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所致。治疗以补脾柔肝,祛湿止泻为主。《医方考》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则之实,脾则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1] 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方中白术苦温,补脾燥湿,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配伍,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防风燥湿以助止泻,为脾经引经药,故为佐使药。
8.  配伍特点
        白术补脾,白芍柔肝缓急,二者相配,土中泻木,共奏补脾柔肝之功,防风具有升散之性,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
9.  运用
        本方用于脾虚肝旺之泄泻。临床应用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左弦右缓为辨证要点。
10.    加减化裁
      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
      舌苔黄腻者,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11.  重要文献摘要
      《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太阴、厥阴药也。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芍药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2]
[3-4]  
参考资料
1.  吴昆 .《医方考》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年8月 .
2.  汪昂 .《医方集解》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年11月 .
3.  邓中甲 .《方剂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年9月 .
4.  汪昂 .《汤头歌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9月 .
                                                                                                                  · 本文完 ·

三.  经行泄泻的中医辨治
--中国中医药报社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
        妇人每值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经净自止者,称为“经行泄泻”,亦称“经来泄泻”。本病属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以下三型辨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
       脾胃虚寒型
       症见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冷痛,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气,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治宜补脾温中,除湿止泻,方用理中丸加减。药用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等。
       肝郁脾虚型
       症见经行之际腹痛即泻,泻后痛止,或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舌淡红,苔白腻,脉细弦。
       治宜柔肝扶脾,理气止泻,方用痛泻要方化裁。药用炒白术、炒白芍、陈皮、炒防风、益母草等。
        脾肾阳虚型
        症见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晨起尤甚,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月经量少,色淡,平时带下量多,质稀,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宜温肾健脾,除湿止泻。方用四神丸出入。药用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生姜、大枣等。

四.  五更泄   ·百度知道·
  概述
  病证名。清晨五更时即泄。每天早晨天末亮之前即肠鸣泄泻,故名“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故又名“肾泄”。又名五更泻、五更溏泄、晨泄、瀼泄。多因肾虚所致。《病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数种。
  病因
  致病原因主要是肾阳虚,命火不足,不能温养脾胃。
  症状
  病人腹泄具有明确的时间性,也就是在上午的五更,也叫五更,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凌晨五点到七点的时候。肠鸣脐痛,泄后痛减,大便稀薄,混杂不消食物,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漆酸冷,疲乏无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淡,舌体胖、多有齿印,脉沉细无力。
  鉴别
  1. 急性泄泻
  主症   发病势急,病程短,大便次数显著增多,小便减少。   
        兼见   · 大便清稀,水谷相混,肠鸣胀痛,口不渴,身寒喜温,舌淡,苔白滑,脉迟者,为感受寒湿之邪;
                   · 便稀有粘液,肛门灼热,腹痛,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者,为感受湿热之邪;
                   · 腹痛肠鸣,大便恶臭,泻后痛减,伴有未消化的食物,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者,为饮食停滞。
  2. 慢性泄泻
  主症  发病势缓,病程较长,多由急性泄泻演变而来,便泻次数较少。
        兼见  · 大便溏薄,腹胀肠鸣,面色萎黄,神疲肢软,舌淡苔薄,脉细弱者,为脾虚;
                  · 嗳气食少,腹痛泄泻与情志有关,伴有胸胁胀闷,舌淡红,脉弦者,为肝郁;
                  · 黎明之前腹中微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者,为肾虚。
  治疗
  1.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五更泻是中医的一种说法。西医认为,五更泻只是老年慢性腹泻的一种症状,其本身并不是病因,可以由其他多种病因引起,如慢性结肠炎、肠结核、过敏性肠炎、肠功能紊乱等。因此,患了五更泻,首先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2.中药治疗
  有许多五更泻患者各项检查都正常,没有细菌性感染因素,多数为肠功能紊乱,西医叫功能性腹泻。对于这种腹泻,服中药效果一般比较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大都可以好转或治愈。  
    中药治五更泻的首选药物是“四神丸”,这种中成药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等6味中药组成。不仅善补命门之火,而且具有温肾暖脾、固肠止涩之功效。每天中午晚上各服6g,可以获得良好疗效,但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食疗法
  ①取3~5个核桃的果仁,生食或炒食,每日2~3次,服用数日后,晨间腹鸣、腹痛及泄泻会逐渐好转,连服20天左右可望痊愈。此方对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者尤为适宜。  
    ②取适量生姜,洗净切成薄片,用米醋浸泡24小时即可。使用时,每次用3片生姜加适量红糖,以开水冲泡代茶,经常饮用。
    ③取芡实、百合、粳米各50g,加水适量煮粥,食用时加少许食盐调味;或用荔枝肉50g,山药、莲子各10g,三者混和捣碎加水煎至烂熟后,再取大米50g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煮成稀粥。经常于每晚配餐食用,有止泻之效。
    ④取补骨脂60g,浸泡在500ml白酒中,约一周后,每晚可饮用一小盅;或用补骨脂10g,猪腰子一对(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煎煮一小时,调味后分2~3次食用,隔日一次,连用数次,对止泻也有一定疗效。
  4.艾灸法
  选命门、天枢(双)、关元、足三里(双)等穴位进行艾灸。艾叶性味辛温,能回阳救逆、通行经脉、调理气血、祛除阴寒。在点燃时气味芳香,热力温和,善于窜透,能使热力达到深部。由于艾叶性热,不宜多用,每次灸半根或一根艾条即可,每穴5~10分钟,隔日一次或三日一次。以10次为一个疗程。注意艾条火焰与皮肤的距离,避免出现烫伤、起泡等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大便成形或出现便秘应停用。
                                                                             · 本文完 ·
附:便秘
    便秘辨治七种(2013-07-16 11:56:36)转载▼标签: 杂谈·宏仁堂· 
    1.热秘(口臭唇疮)一麻仁丸.
    2.气秘(欲便不得)一六磨汤.
    3.冷秘(便涩肢冷)一济川煎、温脾汤.
    4.气虚便秘(排无力)一补中益气汤.
    5.血虚便秘(便结如粟)一润肠丸,
    6.脾阳虚便秘一温脾汤.
    7.湿性便秘一升阳除湿防风汤。
                                                                          ·  全文完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韦绪性诊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泄泻
【肠易激综合征:泄泻、便秘、腹痛】
中药方辨证治疗腹泻
泄泻4
高人的临床证治经验!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