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法自然 道出自然 画道亦然────漫谈乾坤之理即笔墨之法
从宏观上讲,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物质世界;从微观上讲,宇宙又是由无穷个微小的分子个体乃至微分子组成。所以我们说宇宙其大无边,其小无内。在这浑茫的太空,无边的宇宙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古人称之为混沌。而这虚空却又是万物之源泉、万动之根本,具有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世间万物皆从虚空中来,又向虚空中去。绘画创作亦然。画家创作之初处于虚静状态,而最终走向物我两忘的境界——从一种无形物的虚走向一种忘物忘我的虚。因为中国画艺术讲究清心寡欲而直舒灵性,讲究艺术所呈现的空灵动荡,深沉幽渺之意境。画前的虚静是为了排出不利于创作思维的干扰,绘画创作过程仍是一个愉悦身心、沐浴灵魂、放松精神的过程。唯有虚静才能容纳世间万物,唯有虚静才能映现清晰物象,才能酝酿创作之灵感。画家在创作中投入的程度,也就是动情的程度,决定了画家最终是否能够走向忘物忘我的天人合一。当然,这需要画家精湛的技艺和丰厚的学识修养的支持。

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艺术家的自我精神与宇宙世界的生命意识融合,从而达到忘我或无我的超自然境界。画家不是纯粹在画自然,而是借画自然来传达画家的自我修养、审美意识,是画家的精神世界与被画的物质世界融为一体、画家与自然融为一体。像庄周梦蝶一样,不知我是蝶、还是蝶是我,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所画出来的作品就有望达到逸品。真正的艺术家是把他的心灵特性完全融化在笔墨里,或寄托于画中人物、花鸟、山水之中。浑然忘我于其中,如花如水如云……俨然是大自然的一体、画中的一体,其作品就是精神的高度写实,同时也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及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的作品。画家自己此时的精神正好处于忘物忘己的虚静状态,从而进入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天人关系是中华文明自成独特体系的基本背景,亦是中国画艺术自成独特体系的基本背景,在中国画艺术连续几千年的发展中,它积淀为文化的深层核心,成为艺术家体验自然、升华自我审美情趣,使之与自然冥合达到忘己忘物境界的悟艺、悟性之道。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的过程与宇宙创造生命的过程一样,是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这个自然规律也是艺术的规律,即画之理。

绘画艺术的思想亦来源于与自然冥合的“道”的精神。这个“道”既是宇宙万物的哲学道理、规律和法则,亦是绘画艺术的道理、规律和法则。然而绘画艺术还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法则,因此自然之道与绘画之道又有所不同。自然之道的规律、法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而绘画之道,在伸张画家个性,强调艺术风格的时候是非常道,是画家自我个性伸张形成的反常规、反常理、反常法之道,是画家自己所主张的天地万物在规律上的统一,也是画家认为的绘画一般规律与具体规律的统一,二者的冥合形成了统一的画家自我艺术之道。

体现道的思想的中国画艺术,追求具有无限生意和无边深情的深邃空灵意境和苍茫宇宙意识,使之在作品精神空间中流溢着物我浑一的梦幻之光。宇宙万物在哲学范畴中的道理、规律和法则,与绘画艺术的道理、规律和法则是相通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的原始状态是混沌的,法则被隐含在这混沌之中。随着原始状态的分解、发展,开始产生了物,隐含着的自然生命进化法则被显露出来,伴随宇宙在发展中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化,自然法则也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进化成了今天的形式。自然界自身的法则你不去认识它、发现它,它也依然存在,并按照自己的客观规律去运行、发展。绘画艺术的法则规律亦是如此。从有自然物质的一天起,绘画艺术的法则也就隐含在其中了,你不去认识它、开发它,把它从自然形物中揭示出来、解放出来,它就永远隐藏着、等待着,直到我们的先人挥洒笔墨去表现它们的时候,才渐渐地从自然中发掘出隐藏在其中的绘画技法和规律。

“道”无处不在,狭则限于丹青之中,广则及于宇宙之中。“道”不仅为社会之道,也为自然之道,亦为丹青之道。这样,“道”在画中,又在画外。 古之道甚难明了,正如苏东坡所说:“论其著者,鄙滞而不通;论其微者,污漫而不可考。其弊始于昔之儒者,求为圣人之道而无所得,于是误为不可知之文……而圣人之道日以远矣。”现在,我所阐释的道是通俗易懂的道,是揭去面纱之道,它近在咫尺,远在天边,平易近人而又深奥广博。

有造诣的画家,在其开拓的艺术天地里,以其领悟的自然之“道”和自然之“真”,给人们展示了二者结合的最高艺术境界。画家所描绘的形物世界,从宏观上讲,就是“道”的世界,因为道既有精神的存在,又有物质的存在,它包容了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从微观上讲,是探求形物之“真”的世界。因为形物的真,就是形物的内在生命,内在精神和形物生长的组织规律。所以我们常说“宏观探道,微观探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中国画欣赏方法
画山水须明了自然理法
文艺鉴赏:浅谈石涛绘画的法理之辨——“一画论”,涨知识!
中国绘画的笔墨有形与质的关系
范曾画道
浅谈工笔人物画的线|漫谈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