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赏析秦洪亚七律(李爱忠)

七律·  颂书记杨善洲

文/秦洪亚(1959分院长)

任期竭力为民谋,晚岁仍当孺子牛。

六万林场家国系,一方福祉古今求。

不知黑发成银首,但见荒山变绿洲。

闪耀丰碑青史铸,辉煌业绩世间留。

接到评诗任务,我有点吃惊,作为学生,点评我院长大作,深感荣幸而又诚惶诚恐,由于学识肤浅,力不从心,恐难胜任;然面对我老师的鼓励,又给了我信心;心想即使不妥,也能谅解指正。故而鼓足勇气,班门弄斧,努力完成。

下面,就我个人的理解作一简要解析。

李爱忠点评:

这首诗以杨善洲书记的事迹为背景,讴歌了一名新时代党和人民的优秀党员干部,诠释了“杨善洲精神”。立意鲜明,选材紧扣命题,布局巧妙,结构严谨,语言朴实且富于表现力、感染力;诗人通过简洁而深刻的笔触,将这些动人的事迹转化为富有韵味和深度的诗篇。

首联,诗人以“任期竭力为民谋,晚岁仍当孺子牛”为开篇,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杨善洲书记在任期间,一心为民谋福祉;退休乃至晚年仍然甘当党和人民的“孺子牛”,运用了比喻的笔法,赞美主人公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勤勤恳恳的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这种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坚守一辈子的精神,正是他的一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真实写照,而且也是对自我价值的坚守和对革命事业的追求。诗人以“孺子牛”为喻,给以笔下主人公的高度评价;语句精炼,感情真挚,上下句形成对比,极为贴切。

颔联,“六万林场家国系,一方福祉古今求”这一联通过非常具体的事迹陈述,“六万林场家国系”体现了主人公的家国情怀;“一方福祉古今求”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为民谋福祉的好干部热切渴望。六万林场和一方福祉,家国系和古今求,句式相同,对仗工整。其中的两个动词“系”与“求”算是用活了,极具艺术性。

颈联,“不知黑发成银首,但见荒山变绿洲”,分别从不同维度描述了主人公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丰功伟绩;上句写时间,下句写空间;“不知”与“但见”,“黑发成银首”与“荒山变绿洲”,都是鲜明的对比,“不知”与“但见”,用词准确。

 这一联对仗尤工,做到了上下句词性相对,结构一致,句式相同。

尾联,“闪耀丰碑青史铸,辉煌业绩世间留”提了高度,进入高潮,这是点睛之笔;高度概括了主人公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精神的深远意义,“丰碑青史铸,业绩世间留”,用了夸张的修辞格,最具感染力。

  总之,全诗选材紧扣主旨,无一赘余词句,结构紧凑,起承转合自如。语言朴实且极具感菜染力,恰当地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并巧妙地运用具体事迹细节描写,来歌颂“心中有民、一心为民”的“杨善洲精神”。这些创作技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不妥之处,万望斧正,我将诚恳接受老师们的批评指正!

    已过午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承蒙厚爱,诚让不谦;如果把本作品作为范例,整体看不错,但非要在提升方面谈点个人建议,哪只能是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了。恭敬不如从命,细细品味,本作品应该还有提升的空间。

《颂书记杨善洲》这首诗在写作技法上还存在提升的空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意象运用:诗中虽然运用了一些意象,但整体上较为平淡,缺乏深度和独特性,可能导致诗词的表现力不够丰富。

2. 情感表达:诗歌在表达对杨善洲的赞美时,显得过于直白,缺乏含蓄和委婉,可能影响诗词的艺术感染力。

3. 对仗问题:虽然整首诗基本符合七律的格律要求,但在对仗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六万”与“一方”、“银首”与“绿洲”等对仗不够太工整(工对名词应该在小类内)。

4. 层次感:每一联之间的层次感和递进关系不够明显,导致整首诗的结构显得有些平淡,缺乏起伏和变化,缺乏妙转之效。

5. 创新性不足:整首诗在写作技法上较为传统,缺乏一些新颖的表现手法或独特的视角,可能使古典诗词显得较为平庸,缺点风韵之美。

以上是这首诗在写作技法上的一些不足之处。

当然,每个人对诗词,特别是歌颂人物的诗歌的评价都有主观性,这些不足也可能因个人喜好和风格而有所不同。

如果你能在这些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相信你的律诗创作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拙见,望海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规范《七律》的写作要求
古今七律第一——《登高》
格律诗的对仗(3)
七律·2019年九九消寒诗之七《腊夜随感》(前韵,偷春格)[七律]
【自动保存】七律辛丑年咏牛田桂春忠心耿耿孺子牛,不取...
[考试]格律诗讲座(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