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品诗词《五律·禅殿寺》鉴赏(李爱忠)

精品诗词《五律·禅殿寺》鉴赏

鉴赏者:李爱忠

作品:

五律·禅殿寺

文/包元福(1988分院长)

才上铁笼山,又朝禅殿寺。

荒途日下衰,残佛崖前弃。

风雪净尘浮,信徒怜慭置。

繁华尽付空,寂寞伤心地。

禅殿寺,地址在天水市武山县,北侧有铁笼山,传说为古战场,在天水市武山县西南70里处的高楼乡境内,姜维围困司马昭于此,因此得名铁笼山。

一、这首《五律·禅殿寺》通过描绘禅殿寺的荒凉和寂寞,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繁华落尽的感慨。

首联“才上铁笼山,又朝禅殿寺”通过“才”和“又”两个关联词,表现出诗人行踪的辗转,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疲惫和迷茫。

颔联“荒途日下衰,残佛崖前弃”则直接描写了禅殿寺的荒凉破败,道路荒芜,日薄西山,佛像残缺,被遗弃在山崖之前。这句话通过具象的描写,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禅殿寺的衰落。

颈联“风雪净尘浮,信徒怜慭置”则将视角从物质的破败转移到精神的层面。风雪扫除了尘埃,但也让这片曾经繁华的地方更加清冷。信徒们虽然怜悯,但也无法挽回它的衰败。这一联,转的非常巧妙,体现出作者的写作功力之高。

尾联“繁华尽付空,寂寞伤心地”则是整首诗的总结和点睛之笔。曾经的繁华已经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一片寂寞和伤心之地。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也让整首诗的氛围更加深沉,留下了意犹未尽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禅殿寺的衰败和寂寞,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去繁华的怜惜与怀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世事变迁的不可捉摸。

二、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写作手法:

1. 对仗工整:使得整首诗在形式上更加整齐、优美。

2. 情景交融:作者通过描写禅殿寺的荒凉和寂寞,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情景交融,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3.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绘禅殿寺的破败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繁华落尽的哀伤之情。

4. 以景衬情:用禅殿寺的衰落和清冷来衬托作者内心的孤独和伤感。

5. 对比手法:首联“才上铁笼山,又朝禅殿寺”通过“才”和“又”的对比,表现出作者行踪的辗转,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疲惫。

6. 象征手法:诗中的“风雪”、“残佛”等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时光的侵蚀和世事的无常。

7. 虚实结合:作者在描写禅殿寺的现状时,既写了眼前的实景,如“荒途”、“残佛”等,又通过想象和联想,写出了曾经的繁华,如“信徒怜慭置”,虚实结合,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这些写作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名句好句(明·冯梦龙)
「诗词鉴赏」一场雪 一倾城
十五首诗词中的理想生活,一半诗意,一半洒脱
【五律】忆风雪夜备课
文征明书五律(世事有千变,人生无百年)诗轴
中华诗词鉴赏 诗中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